城市地质调查典型案例分析---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共84页
徐州岩溶地质调查及其发育特征分析
徐州岩溶地质调查及其发育特征分析缪世贤;黄敬军;武鑫;姜国庆;王艺霖【摘要】Based on the projects of Xuzhou urban geological survey and Xuzhou karst collapse investigation,stuck to kars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urban construction demand for karst geological survey with full use of the previous data,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bare karst area and covered karst area has been respectively carried out,which is aimed to find out the karst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in urban planning area.At the same time,the geophysical exploration,drilling and some other methods have been used for exploration and validation.Then the accuracy of karst geological survey in this area has been improved effectively.As well,the author has analyzed the karst formations,karst exposed conditions and development degree.The karst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is mainly superficial karst since the Cenozoic and the degree is generally controlled by geological structure which is distributed with the type of "strong-weak" in the northeast direction.Along the Old Yellow River fault zone,the karst of O2m and ∈ 2z develops very well.%基于徐州城市地质调查与徐州地区岩溶塌陷调查的平台,紧扣徐州岩溶地质特征和徐州城市建设对岩溶地质调查的需求,以查明城市规划区岩溶发育特征为目标,在充分利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分别针对裸露型岩溶区和覆盖型岩溶区展开地质调查,并辅以物探及钻探等进行勘察验证,有力地提高了区内岩溶地质调查成果的精度.同时,对徐州城市规划区岩溶层组、岩溶出露条件以及发育程度等进行了分析,区内岩溶发育主要为新生代以来的浅表性岩溶,岩溶发育程度总体受构造控制呈北东向“强-弱”相间展布,废黄河断裂带沿线,奥陶系马家沟组和寒武系张夏组碳酸盐岩分布区岩溶极为发育.【期刊名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年(卷),期】2017(044)002【总页数】6页(P172-177)【关键词】裸露型岩溶;覆盖型岩溶;岩溶层组;岩溶发育程度;徐州【作者】缪世贤;黄敬军;武鑫;姜国庆;王艺霖【作者单位】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9;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9;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9;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5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处,属于中温、暖温带亚干旱-半湿润气候型溶蚀侵蚀区,是江苏岩溶最发育的城市。
XXX省XXX市城市地质调查总体设计
(A卷技术部分)XXX省XXX市城市地质调查总体设计提交单位:XX省地质矿产勘查局XXX地质队提交时间:2011年12月30日XXX省XXX市城市地质调查总体设计(A卷技术部分)下达任务单位:XXX省国土资源厅、XXX省财政厅任务书文号:XXX国土资[2009]259号提交单位:XX省地质矿产勘查局XXX地质队队长:总工程师:项目负责:编写人:审查人:提交日期:目录第一章绪言第一节项目概况一、任务来源二、任务书编号及项目编码三、项目的目的、任务和意义四、项目设计体系五、主要技术依据六、工作起止时间及成果提交时间第二节工作区范围和自然地理条件一、地理位置二、社会经济概况三、城市总体规划基本情况第三节以往工作程度一、区域地质、水工环地质工作情况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二章区域地质环境背景第一节区域地质环境背景一、气象水文二、地形地貌三、地层岩性四、地质构造五、新构造运动与地震六、水文地质七、工程地质八、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第二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现状一、地质灾害二、环境地质间题三、地质灾害防治现状第三章工作部署第一节工作部署原则一、总体工作思路二、技术路线三、部署原则第二节总体工作部署一、基础地质调查二、工程地质调查三、水文地质调查四、环境地球化学调查五、环境地质、地质灾害调查六、地质资源调查七、遥感解译八、物探工程九、钻探工程十、城市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第三节年度安排一、年度安排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量二、当年(2009年)工作安排第四节专题研究工作一、XXX市岩溶充水矿山岩溶塌陷综合防治研究二、XXX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和容量研究三、XXX市应急地下水源地潜力评价第四章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第一节资料收集与整理第二节遥感解译一、遥感解译内容二、工作程序第三节城市地质调查调查一、基础地质调查二、工程地质调查三、水文地质调查四、环境地球化学调查五、环境地质、灾害地质调查六、城市地质资源开饭利用调查第四节地球物理勘探一、重磁编图二、浅层地震三、高密度电法四、电阻率测深法第五节钻探一、钻孔深度要求二、钻孔孔径要求三、其它要求第六节山地工程第七节样品采集与测试一、基本要求二、测试内容三、样品采集和测试四、建筑材料样品采集和测试第八节地质环境评价一、地下水环境评价二、土壤污染评价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四、特殊类土评价五、垃圾处置场适宜性评价六、矿山固体废弃物的环境效应评价七、地下水资源评价第九节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一、总体目标二、技术路线三、MapGIS与ArcGIS空间数据存储四、海量空间数据库管理五、元数据管理六、WEB服务技术七、系统安全设计第五章实物工作量第六章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第一节组织管理一、管理机构设置二、项目实施机构的设置第二节保障措施一、质量管理二、保障措施三、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第七章经费预算第一节经费预算与依据第二节经费来源与管理第八章预期成果第一节预期成果一、文字报告二、附图三、附件四、附表五、专题调查评价报告第二节提交成果报告时间附件目录1、附图目录1、XXX市城市总体规划图2、XXX市基岩地质图(1:50000)3、XXX市水文地质略图(1:50000)4、XXX市工程地质略图(l:50000)5、XXX市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1:50000)6、XXX市地质研究程度图(l:50000)7、XXX市城市地质调查工程布置图(1:50000)。
徐州市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
计 .1986年 以来历 次发 生 的地 面塌 陷 已给徐 州市 造 成经 济损失 累计 近 4 000万 元 。 1.4 地 面 沉 降
目前 徐州 市丰 县 、沛 县二城 区 因地下水 位 持 续 下降 ,已时 常 出现地面沉 降 的现象 。地 面沉 降主 要 是 由于地下 水位下 降 .导 致地层 内部 压力 失衡 , 含 水层本 身及 盖层孔 隙被 压密 而引发 的 。一般在 松 散地层 区 .地 下水 水位 大幅度 持续下 降 ,都 会 引 发地 面下 沉 。 1.5 地 下水水 质恶化
西北部 的松散 岩孔 隙水含 水层 中 ,含水层 中氟含 量 超标率 高达 75% .最 大超标 倍数 为 1 158倍 ,地 氟病发病 率极 高 ,已被列 为 国家重 点 氟改水 地 区。 1.2 地 下水位 下降 、漏 斗扩 大
目前 .徐州 市地 下水水 位持续 下 降 的现象 主 要发 生在 丰 、沛二县 城 区的承压 水 以及市 区 附近 的几 个裂 隙岩溶 水强 烈开采 区 。丰 、沛 二县 城 区 , 在 20世纪 50、60年代 地下水 开采 甚少 ,地 下水位 基 本处 于天 然 状态 ,水 位 标 高分 别 在 37.0 m 和 32.5 m左 右 。70年代 以后 ,随城 镇工 业 的发展 ,开 采量不 断增大 ,地下水位也逐年下 降 ,至 1999年 ,二 县城区开采量分别达 844.9万 m 和 2 231.08万 m , 水位 标高 也分 别 下 降至一5 m 和一7 m 左右 (即平 均海平 面 以下 )。
徐州地质资料统计表
底层时代 成因 大类 砂土类 冲积 粉土类 全新统 冲湖积 山前冲洪 积 新粘性土类 湖沼积 粘性土类 Ⅲ1-3 湖积 砂土类 上更新统 冲湖积 山前坡洪 积 湖积 粘性土类 中更新统 冲洪积 Ⅲ2-5 下更新统 冲湖积 碎屑岩软质岩石亚类 白垩系 碎屑岩层妆 工程地质岩 类 碎屑岩硬质岩石亚类 Ⅳ2-1 Ⅳ1-2 碎屑岩软质岩石亚类 二选系 石炭系 碎屑岩夹碳酸盐岩, 软质岩夹硬质岩石亚 类 Ⅳ1-3 Ⅴ1-1 Ⅴ3-1 奥陶系 碳酸盐岩硬质岩石亚 类 Ⅴ3-2 Ⅲ2-6 Ⅳ1-1 老粘性土类 粉土类 老粘性土类 Ⅲ2-Ⅰ Ⅰ-2 Ⅱ-2 Ⅲ2-2 Ⅲ2-3 Ⅲ2-4 Ⅱ-Ⅰ Ⅲ1-Ⅰ Ⅲ1-2 岩类 亚类 代号 Ⅰ-Ⅰ 工程地质岩组
白云岩灰岩
灰岩
寒武系中统张夏组灰岩岩组 寒武系中统毛庄、徐庄组, 砂页岩夹灰岩岩组 寒武系下统灰岩夹页岩岩组 震旦系倪园-张渠组白云岩 岩组 震旦系赵圩组灰岩岩组 震旦系城山组砂岩夹砂质灰 岩岩组 青白口系土门组页岩岩组 燕山期侵入岩岩组岩、灰岩 灰岩、页岩 白云岩 灰岩 砂岩、砂质灰岩 页岩 闪长岩 辉绿岩
侏罗系
Ⅴ3-3 寒武系 碳酸盐岩层 状工程地质 岩类
碳酸盐岩硬质岩石亚 类
寒武系
碳酸盐岩层 状工程地质 岩类
Ⅴ3-4 碎屑岩夹碳酸盐岩, 软质岩夹硬质岩石亚 类 碳酸盐岩夹碎屑岩, 硬质岩夹软质岩石亚 类 碳酸盐岩硬质岩石亚 类 碎屑岩夹碳酸盐岩, 软质岩夹硬质岩石亚 类 碎屑岩软质岩石亚类 侵入岩硬质岩石亚类 侵入岩软质岩石亚类 Ⅴ1-2 Ⅴ2-1 Ⅴ3-5 Ⅴ3-6 Ⅴ1-3 Ⅳ1-4 Ⅵ1-1 Ⅵ2-1
震旦系
青白口系 加里东-燕山期
碎屑岩层妆 工程地质岩 类 火成岩块状 工程地质岩 类
浅谈“矿地融合”在城市地质调查中的重点与应用——以徐州城市地质为例
浅谈“矿地融合”在城市地质调查中的重点与应用——以徐州城市地质为例魏永耀; 杭冰; 黄敬军; 姜素; 张丽【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9(039)003【总页数】5页(P379-383)【关键词】矿地融合; 城市地质; 生态国土优化; 大数据【作者】魏永耀; 杭冰; 黄敬军; 姜素; 张丽【作者单位】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京210049; 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9; 南京晓庄学院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21.32017年4月,国土资源部在《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批复中明确指出,要探索完善“矿地融合”地质工作新模式,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民生改善等提供基础支撑。
随后江苏省政府、省国土资源厅印发了《关于创新矿地融合工作的意见》。
这也是全国首个创新矿地融合工作的战略性意见,并首次界定了“矿地融合”的内涵:促进地质矿产和土地资源在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利用、监测以及成果信息服务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协同一体化发展。
徐州是我省继南京、苏州、镇江之后,第四个开展地质调查的城市,徐州作为江苏三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地质条件复杂,煤矿采空塌陷、岩溶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突出,城市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1]。
2013 年10月9日,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与徐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开展《徐州城市地质调查》项目合作协议。
徐州城市地质调查是徐州城市建设史上的第一次,它用地质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新兴学科的技术方法,从全方位视角来研究城市建设发展问题,全面系统地对城市进行了精细的地质学度量。
项目在实施及成果提炼过程中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矿地融合发展理念,重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矿产开发规划等内容,积极配合地方“一张图”多规融合。
本文以徐州城市地质为例,初步探析了矿地融合在城市地质调查中的重点与应用,供大家参考讨论,同时期待城市地质调查能在“矿、地、产”融合方面开创出新思路。
苏北地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策略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江 苏建 筑
21 0 2年 第 1 (
以徐州 市为例
王 东 . 羽 薇 程
( 中国矿 业大学 , 苏徐 州 2 1 0 ) 江 2 0 0 【 摘 要】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是解决城市发展过程 中所遇到空间局促、 交通拥堵等一 系列问题的有力手段, 是城市可
下 的 问题 :
系列问题 。
( ) 州 市 的 地 下 空 间 利 用 还 较 少 , 较 大 的 开 发 潜 1徐 有
力。
( ) 州 市 现 有地 下 空 间 开 发无 总体 规 划 , 市 地 下 空 2徐 城 间 的 功 能分 布不 合理 。 ( ) 州 市 正 在使 用 的 地下 建 筑 , 论 是 人 防工 程 还 是 3徐 无 商业建筑 。 存在着通风不畅 、 都 温湿 舒 适 度 较 差 。 () 处 理 人 防 工 程 与 平 时 的 不 同 功 能 要 求 , 到 安 4要 做
s ac e n Xu h u a n e a l a c o n rs meis e i e n ten rh r ra f in s rvn e e rh so z o sa x mpec n a c u t o su sct si h ot en ae so a g u po ic o f i J
【 基金 项 目】 设 部 科 技 项 目 :0 9 K — 建 2o一 14 江苏 省 建 筑 节 能 工 程 研 究 中心
【 日 ] 0 1. 收稿  ̄] 1. 1 2 12 3
【 作者简介】东 中 矿 大 ,究 。 王 ,国 业 学研 生
1 0
22 .. 金 地 家 乐 福 地 下 超 市 4
持 续发 展 的要 求 , 是 值 得探 索 与 实践 的 城 市新课 题 。以徐 州 为例 进 行 调 研 , 以较 好 的 说 明 苏 北地 区城 市 在今 后发 展 过 程 也 可 中遇 将 会 到 的 一 些 问题 , 其进 行研 究 思考 , 苏 北今 后 的 发展 提供 帮助 。 对 为
徐州地质情况统计
徐州市xx办公中心共由A、B、C、D、E五个单体建筑构成,桩基础采用φ500预应力管桩,场区内上部13m左右土层为①~⑦层饱和粉土和粉质粘土,分布稳定,13m以下土层分布大呈现以下规律:A区东北角⑧层粉砂分布较厚,工勘未揭穿,该层为桩基持力层;A区的其它部位及B区⑧层粉砂厚度较薄,⑨⑩层缺失,⑧层土下伏⑩-1粘土及⑩-2含砂姜粘土分布较稳定,以⑾-1层砂夹粘性土作为桩基持力层;C、D、E三区⑧层粉砂厚度较薄,⑨层粉质粘土、⑩-1粘土、⑩-2含砂姜粘土及⑾层粘土分布较稳定,以⑿层含砂姜粘土作为桩基持力层。
1.2 建筑设计说明
1.2.1 设计概要
本设计是教学楼,应根据建筑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一般由办公用房、公共用房和服务用房等组成。办公楼内各种房间的具体设置、层次和位置,应根据使用要求和具体条件确定。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要求,结合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确定开间和进深,并为今后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故本建筑选取开间为7.2m,进深为7.5m。
(4)水文地质:本地区地下水靠天然降水补给,地下水由东、东南向西、西北方向流动,与地形坡度一致。
(5)地震工程地质:地质运动以断裂运动为主,褶皱运动为辅,断层裂缝较多,老的断层有三条:峄山断层、张范断层、花石沟断层。在断层内有活动迹象,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尤其是花石沟断层比较明显,裂隙地面可见。根据有关方面分析:虽然断层较多,但断层并无应力积聚条件,故历史上从未发生过较大地震(最大三级),国家地震局和省地质局确定为7度设防区。
结构重要性系数: 1.0
1.1.2 原始设计资料
(一)气象资料
徐州市自然条件及气候条件:
年平均温度 14.2℃
最热月平均气温 31.6℃
江苏徐州城市地质调查需求分析及关键问题
江苏徐州城市地质调查需求分析及关键问题花修权;黄敬军;魏永耀;缪世贤;徐士银;姜素;张丽【摘要】随着城市化及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地质环境问题对城市建设的影响日益突出,开展城市地质调查,解决城市地质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从徐州市城市规划建设、重大工程建设、城市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及“智慧徐州”构建等方面分析徐州城市发展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从基础地质、地质资源、地质环境、综合研究、信息系统5方面部署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并提出徐州城市地质调查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即地下水资源约束与应急供水保障、岩溶区地下工程风险与灾害防控、采空区建设用地的适宜性与风险评价、塌陷地复垦土地质量与生态安全、城市地质信息系统的构建与“智慧徐州”融合.【期刊名称】《地质学刊》【年(卷),期】2015(039)002【总页数】7页(P322-328)【关键词】城市地质调查;需求分析;关键问题;江苏徐州【作者】花修权;黄敬军;魏永耀;缪世贤;徐士银;姜素;张丽【作者单位】徐州市国土资源局,江苏徐州221006;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8;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8;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8;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8;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8;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8;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8;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8;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8;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8;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8;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410 引言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就是在城市及周边地区或未来城市化地区的特定空间范围内,综合考虑各种地质要素,研究其对城市发展所提供的资源,所施加的约束条件以及城市发展对各种地质要素所产生的影响,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的地质工作(李友枝等,2003)。
浅谈某市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部署
浅谈某市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部署摘要:在某市部署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秉持立足城市规划、着眼资源需求、针对地质环境、突出成果服务的工作思路,贯彻部署原则,根据总体目标任务和具体工作任务的分解与协调,结合区域工作程度和现有资料,从五个方面部署具体工作。
关键词:城市地质;三维地质;土地质量;地热资源;地质灾害一、部署思路本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指导思想,以某市规划发展蓝图为工作部署的导向,将满足地方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做为地质工作努力的目标之一。
[1]分析整理前人资料,梳理区域突出的环境地质问题,主动有效地服务城市建设和地质环境保护。
(1)立足城市规划根据某市中长期规划,核定工作部署区域为两个规划区整体区域,面积920km2,为本项目主要调查区域。
调查成果将直接服务于某市发展建设。
(2)着眼资源需求工作区除了矿产资源调查程度较高外,其余资源调查程度较低。
随着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量增加。
工作部署充分考虑当地条件,拟开展地下空间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地热能资源调查、地下水资源,调查成果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资源数据支撑。
(3)针对地质环境问题原生地质环境问题及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某市存在较典型的水土污染问题、地质灾害(软土、液化沙土)广泛分布问题。
(4)突出成果服务城市地质调查是应用性环境地质调查工作,调查成果将全面服务于城市经济、社会、民生发展领域。
工作部署突出调查评价数据集成、整合、转化内容。
成果将通过有效信息平台服务于各级政府,争取成为“智慧城市”建设重的主要信息源。
二、部署原则统筹部署,突出重点。
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分清轻重缓急,统筹部署某市地质调查工作。
紧密结合地方发展规划,全区展开,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分阶段进行。
拓展领域,强化服务。
针对城市发展需求,积极拓展工作领域,注重调查成果产品设计和转化应用。
作为应用型较强的地质调查项目,为城市发展服务,提供地方建设发展所需要的地质成果,让地方政府对地质成果满意。
徐州岩溶塌陷时空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
徐州岩溶塌陷时空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魏永耀;孙树林;黄敬军;姜素;缪世贤【摘要】文章通过对以往岩溶地面塌陷勘查工作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揭示了徐州地区裸露型岩溶和覆盖型岩溶的分布规律及历史上岩溶塌陷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塌陷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1)塌陷受废黄河断裂带控制,离废黄河断裂带越近岩溶发育越强烈,离废黄河断裂带较远的部位岩溶发育明显减弱;(2)塌陷主要分布于浅部岩溶强烈发育地段的奥陶系灰岩中,少数分布于寒武系灰岩之中;(3)塌陷集中分布在古河道形成的,砂性土单层结构地段,少数分布在砂性土-黏性土双层结构地段;(4)塌陷全部位于岩溶水开采降落漏斗内。
结合岩溶塌陷的时间与地下水的动态活动过程之间的关系,全面分析地面塌陷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古河道与废黄河断裂带的重叠部位为岩溶地面塌陷发生的有利部位,但最终发生地面塌陷则是人类工程活动过程引起岩溶水位剧烈波动———大幅、快速下降的结果。
该研究成果可为徐州市今后进一步防治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提供地质科学依据,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Xuzhou is the only city in the Jiangsu Province to use the karst underground water as the municipal water.Due to the long-term absurd use of the Karst underground water,karst collapse often happens in the Xuzhou region.This paper looks into the distribution of bare karst and covered karst in the Xuzhou region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and the spec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karst collapse in the history,and sum-marizes rules of the karst collapse.Firstly,as controlled by the fault zone of the ancient Yellow River,the Karst developed more intensive when closer to the ancient Yellow River and vice versa.Secondly,the col-lapse occurs in sections with shallow well developed karst,mostly in Ordovician limestoneand a few in the Cambrian limestone.Thirdly,the collapse is concentrated within the ancient channel.Most collapse happens in the sand soil monolayer,some in the clay sand-clay stly,all collapse is in the cone of depression due to the extraction of karst water.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iming of karst collapse and the dynamics of ground water,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causes of ground collapse. Though the overlap section of the ancient watercourse and the fault zone of the ancient Yellow River provides favorable condition for the karst underground collapse,its final occurrence is resulted from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which change the karst water level significantly and causes rapid decline in volatility.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oul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prevention of karst collapse hazards in the Xuzhou city in the future.【期刊名称】《中国岩溶》【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6页(P52-57)【关键词】裸露型岩溶;覆盖型岩溶;岩溶塌陷;时空分布;规律性【作者】魏永耀;孙树林;黄敬军;姜素;缪世贤【作者单位】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49;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9;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49; 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9;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49; 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49;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49; 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6由于人类活动而诱发的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日益突出,严重妨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1-4]。
论城市地质调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对策
论城市地质调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对策【摘要】城市地质调查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实际调查中存在一些技术问题。
其中包括地质调查中存在的数据不足问题、地质调查技术的限制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提高城市地质调查技术、纠正数据不足问题和解决地质调查技术限制等对策。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些技术问题及对策,以期提升城市地质调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在将强调城市地质调查技术问题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城市地质调查技术问题的解决将对城市规划和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值得高度重视。
【关键词】城市地质调查、技术问题、数据不足、限制、对策、重要性、总结、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城市地质调查是指对城市地质和地质灾害进行系统、科学的勘探和调研,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地质调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进行城市地质调查时,常常会遇到各种技术问题,如数据不足、技术限制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地质调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也给城市建设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隐患。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城市地质调查确实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有必要对城市地质调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寻找有效的对策,以提高城市地质调查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接下来的我将重点探讨城市地质调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 正文2.1 城市地质调查的技术问题城市地质调查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城市地质情况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调查研究,旨在为城市规划、建设以及灾害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在城市地质调查中存在着一系列技术问题,给城市发展和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城市地质调查中存在着设备技术问题。
由于城市环境复杂多变,传统的地质调查设备可能无法满足对城市地质情况的高精度要求,给调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城市地质调查中存在着数据采集问题。
浅谈徐州古河道冲积层对岩溶塌陷及工程建设的影响
浅谈徐州古河道冲积层对岩溶塌陷及工程建设的影响魏永耀 1,2,姜国庆 1,2,黄敬军 1,2,徐士银 1,2,武 鑫1,2(1.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0049;2. 自然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49)摘 要:历史上水系的变迁导致徐州古河道十分复杂。
文章对徐州古河道的变迁、潜蚀特征、识别特征、深度特征、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古河道对岩溶塌陷及工程建设的影响。
结果表明:(1)自晚更新世以来,共有5条河流流经徐州,其中晚更新世古河道有2条,全新世古河道有3条;(2)徐州古河道冲积层具有“新”、“软”、“杂”、“变”等特点;(3)古河道为岩溶塌陷创造了有利的地质结构,其一形成了相互叠加的粉土、粉砂堆积物;其二对徐州市区内稳定分布的老黏土进行冲刷,形成了下伏岩溶含水层的补给天窗;(4)古河道形成的粉土、粉砂层富水性强,工程施工时易产生涌砂现象,同时古河道冲积层冲埋隐伏的构筑物对基坑工程及浅基础建筑物稳定性会产生较大影响,工程建设时应当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关键词:古河道;岩溶塌陷;工程特性;影响中图分类号:P64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 − 4810 ( 2023 ) 03 − 0565 − 08开放科学 ( 资源服务 ) 标识码 ( OSID ):0 引 言徐州位于江苏省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处,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和“兵家必争之地”之盛誉,既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又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
随着城市进程加快,岩溶塌陷频发,已严重制约徐州城市的发展[1],尤其近年来所发生的岩溶塌陷点基本都是分布在覆盖型岩溶区古河道附近[2−3],那么古河道与岩溶塌陷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古河道对工程建设存在哪些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带着这些疑问对徐州古河道变迁、分布、特征及冲积层力学特性开展系列的研究[4−5]。
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矿业城市空间扩展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矿业城市空间扩展研究——以徐州市为例李保杰;颐和和;纪亚洲;陈军【摘要】以矿业城市徐州市区1979,1989,1999和2009年4期遥感信息图谱数据为基础,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相关统计分析方法,从城市建成区面积变化、扩展强度、分维数、重心坐标、紧凑度等方面对徐州市城市扩展的时空变化特征和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9-1999年间,徐州市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分维数有所变化,扩展强度逐渐增强,1989年以后城市重心朝东部和东南方向移动,城市紧凑度增加,分形维数逐渐减少,城市空间形态趋于合理.自然地理环境、煤炭资源的开采、政策、经济和人口等因素是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因素.【期刊名称】《地域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2(031)001【总页数】5页(P50-54)【关键词】信息图谱;城市扩展;矿业城市;徐州市【作者】李保杰;颐和和;纪亚洲;陈军【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116;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116;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1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1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阶段,而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扩展是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测度指标[1]。
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是自然、经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3]。
因此,通过研究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扩展变化以揭示城市的生长过程、演化规律,为城市的发展规划、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城市扩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Masek等利用TM数据研究了华盛顿特区城市扩展的动态变化[4],我国学者相继借助GIS和RS技术对我国主要大、中型城市,如北京[5-6]、上海[7-8]、南京[9-10]、西安[11]、厦门[12]、沈阳[13]、长春[14]、延吉市[15]、四平市[16],中尺度区域,如苏锡常地区[17]、长三角地区[18]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的城市或区域的城市空间扩展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城市的空间扩展特征和驱动力因子进行了探讨。
徐州市区岩溶发育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
徐州市区岩溶发育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刘沂轩;杜珍应【摘要】Karst is more developed in Xuzhou urban area,which provides natural conditions for accumulation of underground water,and thus formed a plurality of medium and large water sources.On the ba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survey results,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tudyed the development law and genetic mechanism of karst in Xuzhou urbanarea.The paper assumed that karst developement in Xuzhou urban area were jointly controlled by rock chemical composition,thickness of soluble rock,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water,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other factors.%在大量查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徐州市区岩溶发育规律及成因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徐州市区岩溶发育具有受岩石化学成份、可溶岩层厚度、水化学成份等因素影响和地质构造控制共同控制的特征。
【期刊名称】《江苏水利》【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3页(P30-32)【关键词】岩溶发育;地质构造;特征;徐州市【作者】刘沂轩;杜珍应【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徐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江苏徐州 221006;徐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江苏徐州 22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P642.250 引言徐州市区地下岩溶较为发育,成为岩溶地下水的天然“容器”,由此形成诸如七里沟、丁楼等多个大型水源地,岩溶地下水成为城市供水主要水源之一。
徐州苏宁广场详勘报告
南京南大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 -徐州苏宁广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编号:2010-KC -001)1、概述1.1 工程概况徐州苏宁置业有限公司拟在徐州市中心兴建苏宁广场项目,该项目位于徐州市最繁华的商业商务核心地段,西至彭城路,北靠河清路,南侧为淮海东路,东接区域内支路,总用地面积44208平方米,具体位置见下图。
地面以上有五栋塔楼,A 塔楼62层,为办公,酒店式公寓及酒店,建筑高度266米;B 塔楼28层,C 、D 塔楼30层,E 塔楼29层,下部商业,上部为住宅,建筑高度100米左右,塔楼之间还有4~6层裙房,为商业,餐厅,娱乐及休闲等用途,底部设3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约16m 。
其中A塔楼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基底最大反力标准值约为1300KPa ,外框架柱底最大轴力约为45000KN 。
B 、C 、D 、E 塔楼采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基底最大反力标准值约为600KPa 。
裙房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柱底最大反力标准值约为8000KN 。
该项目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及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B ~E 塔楼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A 塔楼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商业裙房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
我公司受业主委托,进行该项目的岩土工程详勘工作。
1.2 勘察的目的、任务(1)查明拟建场地土层类别、结构、分布规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并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2)查明拟建场地有无不良地质作用,并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3)评价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确定场地建筑场地类别及特征周期; (4)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及水土对建筑材料腐蚀性;(5)查明可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岩土层埋深、厚度、层面起伏与下卧层情况,并提供基础设计方案的建议;(6)提供变形计算所需的计算参数;(7)提出基坑设计及降(止)水方案的建议及相关设计参数。
徐州气候-地质基本资料
1.1.1 原始设计资料(一)气象资料徐州市自然条件及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 14.2C 。
最热月平均气温 31.6C 。
最高气温 40.6C 。
最冷月平均气温 4.1C -。
最低气温 22.6C -。
土壤冻结最大深度 4cm 2 年平均降雨量 69.9mm 8 日最大降雨量 mm 0.312 相对湿度 平均71%(冬季61%,70%) 主导风向 全年主导风向东风 平均风速 m/s 1.2 最大风速 9.3m/s 1 基本风压值 20.35/kN m 夏季平均风速折算为距地面2m 处数值 m/s 1.2 积雪最大厚度 4cm 2 基本雪压 20.35/kN m (二)地质资料(1)地形地貌特征及工程地质特征该场地地貌上属于平原地带,地势开阔,地形较为平坦,地面稍有起伏。
地面标高一般在34.60~35.90m 。
(2)岩土层构成野外勘测成果与室内土工试验成果表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简单。
勘探深度内揭露的岩土层全为第四系冲洪积层,岩性以粘性土为主。
依据其物理与工程特性,可划分为4个主层(编号为①层~④层)。
①层粉质粘土:黄褐色、褐黄色及棕黄色,偶见钙质条纹。
硬塑,具中压缩性。
该层层底埋深2.90~6.90m ,层厚2.70~6.90m 。
其主要物理与工程特性指标见表1.1。
②层粘土:棕黄、棕红色及浅棕红色,含铁锰氧化物,含少量钙结核,硬塑,具中压缩性。
该层层底埋深4.50~14.00m ,层厚1.00~8.50m 。
其主要物理与工程特性指标见表1.1。
③层粉质粘土:棕黄、褐黄等色,含少量铁锰氧化物,偶有锰结核。
硬塑,具中压缩性。
据穿透的勘探点的统计,该层层底埋深18.50~25.80m ,层厚2.40~3.00m 。
其主要工程特性指标统见表1.1。
④层粉质粘土:褐黄及棕黄色等,含氧化铁和少量锰结核。
硬塑,具中压缩性。
该层最大揭露厚度 3.50m ,底层标高为67.47m 。
其主要工程特性指标见表1.1,以及各地段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ak f 见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