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初中学困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2019年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一例初中生厌学心里辅导案例

一例初中生厌学心里辅导案例

一例初中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让爱掀起心灵的春潮一.个案介绍王小康是一名九年级的学生。

刚开学的几周,我发现他是一个不爱说话、很有心事的学生,并且经常请假,甚至有逃课现象发生。

平时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心不在焉,有时尽然以自己不喜欢某一门学科而去顶撞教师。

常爱独坐一个书桌,与别的同学很少有共同的语言。

让我感到严重的是,这个学生曾对我说他一进学校就感到心理很“急躁”,尤其在教室上课,心理更是烦躁难安,长时间的不良习惯促使他产生了一种焦虑的情绪。

并且害怕学习,对学生生活十分厌烦。

总想停学但又迫于家庭压力而无可奈何,总觉的自己的生活很乏味,对自己很失意,没有一点的上进心。

加上学习基础较差,科任教师百般教诲却怎么也调不起他学习的兴趣,他也始终改不了那种学习上逃避、生活上孤独的习惯和思想。

二.个案分析王小康的这种厌学行为基于他所生活的环境以及他的个人心理情绪。

他的厌学思想产生日久,不可能一下子改变过来,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易事。

因为对于一个即将初中毕业而又自觉无望于学业的学生来讲,他觉得逃避学习就是他唯一的无奈选择。

通过几个星期的细心观察和探索思考,我发觉王小康的厌学思想主要来源于以下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家庭环境因素。

王小康生活在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在外地务工,一两年才回家一次。

家中只有年迈的奶奶和上小学的妹妹,王小康每天回家后和奶奶一起忙于家务,家中与他交流的人很少,关心他的人也只有一个隔代的奶奶,缺乏一定的父爱和母爱。

他的家庭生活很是单调。

是学校典型的留守学生,生活、学习等方面特别需要照顾和协助。

王小康的家庭环境对他的成长十分的不利。

回家后没有父母的关心,加之忙碌的家务,还有周围务工青少年对他生活上的影响,使他感到与自己交流的人很少,自己觉得很是孤独,学习对他来说就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二是自卑心理因素。

从心理学角度实行分析,该生的主要问题就是自卑,并由此防碍了他学习动机(附属的动机)的正常发展。

所谓自卑,就是自己感到各个方面都不如别的学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案例一:提高自我认知,塑造积极心态案例背景小明,初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中等偏下,性格内向,与同学交往较少。

在课堂上,小明总是低着头,不敢主动发言,课堂外,他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使得同学们对他的印象并不深刻。

心理分析1. 自我认知不足:小明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认识,导致自信心不足。

2. 社交恐惧:小明害怕在他人面前表现,担心受到嘲笑和否定。

教育策略1. 引导自我认知:教师通过与小明交谈,了解他的兴趣爱好、特长,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2. 鼓励主动发言: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小明关注,鼓励他主动发言,提高他的自信心。

3. 参加社团活动:教师建议小明参加学校的兴趣社团,让他有机会展示自己,锻炼社交能力。

案例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引导,小明的自我认知得到提高,他开始勇敢地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案例二:学会情绪管理,拥抱快乐生活案例背景小红,初中二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但性格敏感,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哭泣。

她的情绪波动较大,使得同学们觉得她难以相处。

心理分析1. 情绪管理能力差:小红面对压力和挫折时,无法有效调整自己的情绪。

2. 缺乏安全感:小红对人际关系过于敏感,担心被他人伤害。

教育策略1. 情绪教育:教师对小红进行情绪教育,教授她情绪管理的方法,如深呼吸、心理暗示等。

2. 增强安全感:教师多给予小红关心和支持,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3. 开展心理辅导:教师建议小红参加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她调整心态。

案例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引导,小红学会了基本的情绪管理方法,情绪波动逐渐减小,与同学们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案例三:培养合作精神,共同成长案例背景小刚,初中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优异,但性格孤僻,不善于与人合作。

在团队合作活动中,他总是独自完成任务,不考虑他人的意见。

心理分析1. 合作精神缺乏:小刚习惯于独自完成任务,不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沟通能力不足:小刚不知道如何与他人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

关于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案例3篇

关于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案例3篇

关于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案例3篇案例一:小明的挫败感
小明是初二的学生,研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然而,当他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成绩不如预期时,他开始感到极度的失落和挫败感。

作为班主任,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我决定与小明进行一对一的交谈,了解他的感受,并给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我告诉他,失败是成功的母亲,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否定自己。

我也鼓励他将这次失败视为一次研究的机会,调整研究策略,提高自己。

这个案例教育我们,面对初中生的心理困扰,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关心至关重要。

案例二:小红的社交恐惧症
小红是初一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经常因为害怕在大家面前发言而产生紧张和恐惧感。

我决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帮助小红。

首先,我让她参加一些小组活动,鼓励她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合作。

其次,我在课堂上创设一些安全的发言机会,让小红逐渐适应在人前发言。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对于内向、害怕社交的初中生,教师需要耐心引导,慢慢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案例三:小刚的厌学情绪
小刚是初三的学生,最近他的研究态度出现了问题,对研究产生了厌倦情绪。

我决定采用引导性的方法来帮助小刚。

我让他参加一些兴趣小组,如绘画、篮球等,让他感受到研究之外的乐趣。

同时,我也鼓励他设定一些短期和长期的研究目标,提醒他研究的重要性。

这个案例让我们知道,对于初中生的厌学情绪,教师需要采取积极的方式来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找到研究的价值,重拾研究的热情。

以上这三个案例都展示了初中生面临的常见心理问题,以及教师如何通过积极的引导和帮助,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学困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学困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学困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大关注焦点。

有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面临学习困难,需要得到心理辅导来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并提高学习成绩。

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来探讨学困生心理辅导的有效性以及如何解决学生的学习困境。

案例背景:小明(化名)是一名初三学生,从小就表现出对数理化科目缺乏兴趣和信心。

不管多么努力,他总是在这些科目上取得低分,并逐渐形成了自卑和消极的态度。

他的家庭环境也非常紧张,经常发生争吵和冲突。

考虑到他已经努力了很长时间但没有看到进步,学校决定给他安排一位专门的心理辅导师。

心理辅导过程:发掘潜能:最初阶段,心理辅导师与小明进行沟通,试图了解他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开放式问题和倾听技巧,辅导师鼓励小明表达自己内心的挣扎和困惑。

逐渐,小明开始敞开心扉,向辅导师倾诉他的学习困境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树立目标:在与小明沟通了一段时间后,心理辅导师认识到小明缺乏自我肯定感和目标设定能力。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动力,辅导师鼓励他思考自己希望实现的目标,并制定出可行的计划。

通过此过程,小明逐渐找回了对学业的兴趣并愿意付出努力。

培养学习技巧:在确定目标之后,心理辅导师着重培养小明的学习技巧。

通过指导他阅读方法、记忆技巧和解题策略,辅导师帮助小明建立了积极的学习方式。

此外,辅导师还鼓励他主动寻求帮助并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互动,在互相支持中提高自身水平。

情绪管理: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辅导师也注意到小明面临情绪管理问题。

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往往会失去信心并陷入自责的情绪中。

为了帮助他处理负面情绪,辅导师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和冥想技巧来教导他如何积极应对挫折,并改变负面思维模式。

家庭合作:除了与小明本人的工作,心理辅导师还非常注重与家庭的合作。

他与小明的父母进行沟通,在给予支持和鼓励的同时,共同制定了学习上的规划和时间表。

辅导师还提供了一些家庭活动建议,以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和小明学业发展的支持。

成果分析:经过数个月的心理辅导,小明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一例中学生厌学心理咨询案例报告_共4页

一例中学生厌学心理咨询案例报告_共4页

一例中学生厌学心理治疗案例报告摘要:本校初中男学生小奇,语文课堂在全体学生面前受到教师的指责,内心受到伤害,产生了厌学心态。

我作为班主任经过收集小奇的基本资料,与小奇及家人商定了阶段性的治疗目标,我主要运用认知疗法、系统脱敏法等方法进行心理治疗,效果明显。

一、案例背景小奇,男,16岁,汉族,高一年级学生,是家里的独生子,与父母同住。

父亲经营一家农副产品加工厂,家庭美好和睦。

小奇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各方面表现都好,在老师和家长眼里是好学生、好孩子。

在1个月前的一次上课思想开小差,被语文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因答非所问惹得同学们听后哄堂大笑,被老师严厉批评,当时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脸涨红,心怦怦乱跳。

放学回家后收拾书包看到语文课本及作业本时,就感觉紧张害怕、心发慌,隔一日上语文课时,出现心慌胸闷,出虚汗,老师让同学送回家,父母看此情况十分不放心,带其到医院检查,各项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此后只要提起与上语文课有关的事就很不舒服,情绪低落,感觉气不够用,如果不去上语文课,则一切如常。

希望能够像其他同学一样正常学习,求助我帮助他克服对上语文课的厌烦心理。

班主任观察: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讲话声音清晰,意识清楚,接触交谈发现,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

从进入心理辅导室到叙述完毕,都表现得比较自如,但在谈到上语文课的事情时,情绪明显焦虑。

家长反映:小奇从小活泼外向,讨人喜欢,但自尊心比较强,接受不了别人的批评。

自从被语文老师批评后,一提起上语文就不高兴,身体不舒服,能在家学习。

二、案例描述对小奇的心理辅导阶段大致分为:1、心理评估和诊断阶段第一次和第二次心理辅导:目的:收集资料,建立心理辅导关系,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心理辅导目标。

方法:在心理辅导开始时,充分尊重学生,用开放性问题收集详细资料;通过倾听、共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让小奇尽情倾诉,与他建立良好的心理辅导关系,并完成心理测验。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孩子们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多方面的挑战。

为了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心理素质,我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本文以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例,探讨如何开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二、案例描述1. 案例背景我校七年级(2)班共有学生40人,班级整体氛围较为和谐,但个别学生存在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在一次班级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在面对学习压力时,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为了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提高心理素质,班主任决定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课。

2. 案例过程(1)导入在课堂上,班主任首先通过播放一段轻松的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然后,以“今天心情如何”为话题,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心情。

学生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有的说“很开心”,有的说“有点焦虑”。

(2)主题活动班主任邀请学生们参与“阳光心灵,快乐成长”主题活动。

活动分为三个环节:①“我的优点”分享:学生们轮流上台,分享自己的优点,如“我很有耐心”、“我善于沟通”等。

通过分享,学生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增强了自信心。

②“压力释放”游戏:班主任组织学生们进行“解压球”游戏。

学生们将手中的气球捏成各种形状,然后放飞。

在游戏中,学生们释放了压力,心情变得更加舒畅。

③“我的未来”规划:学生们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的梦想和未来规划,然后贴在教室的墙上。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们明确了目标,激发了前进的动力。

(3)总结与反思在课程结束时,班主任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

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学会了如何面对压力,如何发现自己的优点,以及如何规划未来。

三、案例分析与启示1. 案例分析本次心理健康教育课以“阳光心灵,快乐成长”为主题,通过分享、游戏、规划等环节,帮助学生认识自己、释放压力、明确目标。

活动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启示(1)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营造良好氛围。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报告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报告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报告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中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学习和生活压力。

为了更好地关心和帮助中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许多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课程并派驻专业心理辅导员。

本文将以一则具体案例为例,探讨中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性、方法和效果。

案例描述王明(化名),一个初三年级的男孩,在成绩方面一直表现出色。

然而,在最近几个月里,他突然表现出明显的退步,并经常缺勤。

老师注意到这些变化后与他进行沟通,得知他曾受过同班同学排挤和欺负,并且因此感到无所适从。

重塑自信在与王明交流后发现,他内向、脆弱的性格使他更容易受到他人攻击。

作为一名专业心理辅导员,我首先建议给予王明更多积极正面的鼓励,并帮助他重新找回自己的内在价值观。

通过与他家长合作,我们制定了一个小目标计划,帮助他逐渐克服自卑情绪,并鼓励他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交活动,增强他的自信心。

分享经历为了让王明理解并认识到不只是他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我安排了一次班级分享会。

在这次活动中,我邀请了其他学生也分享过类似困扰的亲身经历,并和他们讨论如何面对和克服各种问题。

通过听取他人的故事和经验,王明开始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困难和挫折,而关键在于如何积极应对。

提供技能培训为了帮助王明更好地处理别人的攻击和欺负,在辅导过程中我还特别关注教授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

首先,我们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在仿真场景下模拟各种可能遇到的困境,并分析制定应对方案。

其次,教授冷静学会推己及人、保持合理言行及锻炼坚毅意志等方法帮助他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挑战。

家校合作除了在学校开展心理辅导,我还建议王明的家长参与到他的心理调适过程中。

在家庭环境中,他能够得到更多亲友的支持和关爱,在帮助他塑造积极自信的思维方式上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学校也会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并提供相关心理辅导资料,使他们能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孩子可能面临的困扰。

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王明开始展现出明显的改变。

学困生心理个别辅导的案例

学困生心理个别辅导的案例

学困生心理个别辅导的案例学困生”尽管是极少数,但颇使教师感到棘手、头痛,若是处理、教育不当的话,将会对整个班级或学校的教育产生不可小视的负面影响。

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更多地关注学困生”,分析他们的成因,寻找对策,把爱倾注给他们,千方百计采取措施转化学困生”。

下面,我就从一个个案来谈谈学困生的转化。

一、个案档案白勇、男、十六岁、我校八年级学生(一)个人基本情况:1.性格特点:内向,多疑,冲动。

2.兴趣爱好:听歌曲、打篮球。

3.课堂表现:经常上课不听讲,有时说话,有时看杂志,听歌曲。

4.学习情况: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差,经常是班里倒数第一、二名。

5.师生关系:不听老师教导,有抵触情绪,顶撞老师,甚至与老师发生激烈冲突。

6同学关系;易与同学发生冲突,朋友极少,喜欢和学困生联系。

(二)家庭情况:父母都是农民,平时非常繁忙,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与他交流沟通。

唯一的交流就是问考试成绩,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责骂,常此以往,他已不愿与父母交流。

总之,这是一个缺少爱与沟通的家庭。

二、个案的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通过与他的交谈我发现了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及造成其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存在的心理问题: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叛逆心理。

(二)成因分析。

1.内因:(1)他的内向,多疑,冲动的性格特点易造成其上述心理问题的出现。

(2)他的自我概念差。

影响自我概念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有:其一,自我评价的高低。

他的自我评价明显低于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我肯定不足,遇到挫折常常自责,生活态度消极、被动。

其二,自我接受的程度。

自我接受是指对自己的现实,特别是对自身的缺陷能够宽容。

俗话说人无完人”,一个人应该对自身的缺陷以及无法改变的生理特征(如相貌、身材、嗓音等)持宽容的态度。

而他由于自己的懒散,不求上进,导致别人对他的疏远时,不加思索地认为是自己以上无法改变的缺点给自己抹了黑。

于是,对自己的缺陷耿耿于怀。

这使他生活得非常痛苦,常常有挫折感,最后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案例一:帮助学生管理压力背景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在学业上非常努力,但是他总是感到压力很大。

他经常担心自己的成绩不好或者无法应对课业的要求,这导致他焦虑和疲惫。

解决方案为了帮助小明管理压力,学校决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首先,学校组织了一场心理健康讲座,讲解了压力的成因和应对方法。

接着,学校成立了一个心理咨询小组,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和老师组成,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瑜伽课程或者户外运动,以减轻压力。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小明学会了一些应对压力的方法,如合理安排时间、寻求帮助和放松身心。

他的焦虑感减轻了,研究成绩也有所提升。

案例二:提升学生自信心背景小红是一名初中生,她在班级中总是缺乏自信。

她常常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如其他同学,这影响了她的研究积极性和社交能力。

解决方案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小红的自信心。

首先,班主任和老师对小红进行了积极的鼓励和赞扬,让她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其次,学校组织了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让小红与其他同学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她的合作能力和自信心。

学校还鼓励小红参加一些兴趣班或者社团活动,发展她的特长和个人能力。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红逐渐变得更加自信。

她开始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同学们建立了更好的关系,并在一些兴趣班中展现出自己的才华。

案例三:应对网络成瘾问题背景小杰是一名初中生,他经常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研究成绩下降,身体健康受损。

他对网络游戏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无法自控。

解决方案学校为了帮助小杰应对网络成瘾问题,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学校举办了一场家长和学生的座谈会,介绍了网络成瘾的危害和应对方法。

其次,学校限制了学生上网的时间,鼓励他们进行有益的课外活动。

学校还邀请了心理咨询师与小杰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克服对网络游戏的依赖。

结果通过学校的帮助和指导,小杰逐渐戒掉了对网络游戏的依赖。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案例3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案例3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案例3篇案例一: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背景某初中班级中出现了一些学生因研究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而产生的心理困扰。

为了帮助学生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班主任决定组织心理辅导活动。

实施过程1. 班主任邀请学校心理辅导员来班级进行心理辅导讲座,介绍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

2. 学校心理辅导员针对学生们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及互动,引导学生们分享彼此的心理困扰,并提供解决方案。

3. 班主任定期组织班会,让学生们有机会表达内心感受,鼓励互相支持和帮助。

效果1. 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学会了倾听和表达情感。

2. 学生们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相互理解与支持增加。

3. 学生们的研究压力得到缓解,积极性和研究成绩有所提高。

案例二:心理健康课程开设背景某初中学校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决定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实施过程1. 学校组织心理辅导员和教师共同编写心理健康课程教材,并制定教学计划。

2. 学校安排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时间,每周为学生们上一节心理健康课。

3. 心理健康课程内容涵盖心理问题的认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方面,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进行。

效果1. 学生们对心理问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能够主动寻求帮助和解决问题。

2. 学生们学会了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能够更好地应对研究和生活中的压力。

3. 学生们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班级氛围更加融洽。

案例三: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设立背景某初中学校发现学生们心理问题的数量和严重程度逐渐增加,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学校决定设立学生心理辅导中心。

实施过程1. 学校招聘专业的心理辅导员,组建学生心理辅导团队。

2. 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设立固定时间,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学生可以自愿前往寻求帮助。

3. 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试等活动,提高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意识。

效果1. 学生们有了一个安全、开放的环境,能够更容易地分享和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战案例3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战案例3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战案例3篇案例一: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背景:某初中班级内,有一名学生小明自卑心较重,经常感到缺乏自信,影响了他的研究和人际关系。

策略:1. 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组织班级活动,鼓励同学之间的合作和支持,减少竞争压力。

2.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通过个人心理测试或问卷调查,帮助小明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3. 建立目标与奖励机制:制定小明个人研究目标,并设立奖励机制,激励他积极努力。

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小明逐渐树立了自信心,他在班级活动中积极参与,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他的研究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

案例二:减轻学业压力背景:某初中班级内,学生们普遍面临着繁重的学业压力,导致他们心理疲劳和焦虑。

策略:1. 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教导学生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配研究任务,避免过度压力。

2. 提供情绪管理技巧:引导学生研究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放松冥想等,以减轻焦虑和疲劳。

3. 鼓励积极的心理调适: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面对挑战时保持乐观。

效果:经过实施,学生们的学业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他们更加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提高了应对学业压力的能力。

案例三:促进亲子沟通背景:某初中班级内,部分学生与父母之间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导致学生心理压力和家庭关系紧张。

策略:1. 举办亲子活动:组织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亲子活动,提供一个放松和交流的环境。

2. 提供沟通技巧培训: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沟通技巧的培训,教导他们如何有效地表达和倾听。

3. 促进亲子互动:鼓励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学校活动,增加彼此间的了解和信任。

效果:通过实施上述策略,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得到改善,学生的心理压力减轻,家庭关系也得到了缓解。

以上是三个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战案例,通过实施这些案例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减轻学业压力和促进亲子沟通,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案例3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案例3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案例3篇案例一:自尊心教育小明是一个初二的学生,成绩一直不错,但自尊心特别强,对于自己犯错误很难接受。

一次数学考试,他因为粗心大意而丢了几分,结果很是苦恼,甚至有逃避现实的想法。

对此,班主任老师选择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来帮助他。

老师先通过谈话了解小明的具体情况,然后告诉他,每个人都会犯错误,错误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面对和处理错误。

老师引导小明去思考,是不是可以从错误中研究,从而提高自己。

最后,老师再适当地进行了一些自尊心的培养,让小明明白,自尊并不意味着不能接受错误,而是要有勇气面对错误,有信心纠正错误。

桂例二:情绪管理教育小华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初一学生,面对人多的场合和突发的情况,他常常会感到紧张和害怕,甚至有时会产生逃避的情绪,这对他的研究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为了帮助小华,学校心理老师对他进行了一对一的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老师通过交谈了解到小华的情况,然后教给小华一些简单实用的情绪管理技巧,比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同时,老师通过心理咨询,帮助小华找到情绪的来源,并教给他如何从源头上调整情绪。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指导,小华的情绪管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案例三:压力处理教育小玲是一个初三的学生,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她感到压力山大。

她既害怕考试,又害怕自己的成绩达不到父母的期望,甚至有时候会失眠。

学校心理老师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开始对小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老师首先和小玲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了解她的具体压力来源和面对压力的态度。

然后,老师教给小玲调整压力的技巧,比如合理规划时间、调整研究方法、进行放松训练等。

同时,老师还帮助小玲正确理解考试,降低对考试的恐惧感。

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小玲的压力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她的研究状态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案例3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案例3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案例3篇案例一:班级情感交流活动背景在某初中,学生们普遍存在心理压力较大的问题,影响了他们的研究和生活质量。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学校决定开展班级情感交流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实施步骤1. 学校成立由班主任和心理辅导员组成的小组,负责策划和执行活动。

2. 活动包括集体讨论、小组分享和个人心情记录等形式,旨在让学生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困扰。

3. 活动中,班主任和心理辅导员要积极引导学生,倾听他们的需求,并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建议。

4. 活动结束后,学校会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便优化活动内容和方法。

效果通过班级情感交流活动,学生们得到了情感的宣泄和支持。

他们更加主动地与同学和老师沟通,增强了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学校的心理辅导员也更好地了解了学生们的心理状态,为他们提供了更精准的帮助和指导。

案例二:心理健康讲座背景某初中发现学生们对于心理健康的认知较低,缺乏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素养,学校决定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实施步骤1. 学校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学教师来进行讲座,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2. 讲座内容包括情绪管理、压力释放、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

3. 讲座中,学生们可以提问和分享自己的经历,讲座者会给予适当的回应和建议。

4. 讲座结束后,学校会收集学生们的反馈意见,并根据需要进行后续的跟进和辅导。

效果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全面的认知和了解。

他们学会了一些实用的心理调节方法,并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和困扰。

学校也得到了学生们对讲座效果的积极反馈,进一步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案例三:心理健康俱乐部背景为了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交流和研究平台,某初中成立了心理健康俱乐部。

实施步骤1. 学校在校园内设立心理健康俱乐部,并指派专职心理教师负责组织和管理。

2. 俱乐部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如心理知识讲座、游戏互动、心理测试等,吸引学生们参与。

关于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案例3篇

关于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案例3篇

关于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案例3篇案例一:建立积极心态学校:XX初中问题:学生们普遍存在压力大、焦虑等心理问题目标: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心态,增强心理抵抗力在XX初中,学生们普遍存在压力大、焦虑等心理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采取了以下措施: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校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时间,并邀请专业心理老师授课。

通过课堂教学,学生们研究到了如何建立积极心态,如何面对挫折和压力等内容。

2. 成立心理辅导小组:学校成立了心理辅导小组,由专业心理老师和班主任组成。

学生可以在课间或放学后自愿前往心理辅导室进行咨询。

心理辅导小组会针对学生的问题提供个别辅导,并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困扰。

3. 组织心理健康活动:学校定期组织各类心理健康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试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并研究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提升心理抵抗力。

通过以上措施,XX初中成功帮助学生们建立了积极心态,增强了他们的心理抵抗力,有效缓解了学生们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案例二: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学校:YY初中问题:学生们面临多种心理问题,缺乏咨询渠道目标:提供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在YY初中,学生们面临多种心理问题,但缺乏咨询渠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采取了以下措施:1. 成立心理咨询室:学校专门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学生可以预约或直接前往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倾诉自己的心理困扰,寻求专业帮助。

2. 增加班主任心理辅导时间:学校将班主任的心理辅导时间从课间扩展到放学后。

班主任会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心理交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引导他们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深入咨询。

3. 组织心理讲座和培训:学校定期组织心理讲座和培训活动,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教师进行讲解。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能够增加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了解心理问题的常见原因和解决方法。

一名初三考试焦虑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

一名初三考试焦虑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

一名初三考试焦虑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一、一般资料刘某,昵称大宝,男,十四周岁,初三学生,家中独生子女,身高体重匀称,没有重大躯体疾病历史。

父亲为个体经商者,工作忙,母亲是家庭主妇,主要操持家务和管理孩子学习。

经详细询问、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精神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家境较好,家庭关系和睦。

刘某从小到大都是班级的优等生,在小学期间还荣获奥数比赛小学组的初赛资格,还利用假期时间考下吉他十等级。

为人和善,乐于助人,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在初中还担任班长一职,是父母心中的乖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我是班级的班长,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进入初三以来压力一直很大,父母、老师对我的期望很高,希望我考入重点高中。

父亲没有因为工作忙而忽略我,反而对我很关心,母亲更是每分每秒无微不至的照顾。

这样我感觉万一我考不上重点高中,我会对不起每一个人。

我总是在想如何将分数考得更高些,因此我每天学习到很晚,就怕耽误时间,考前较长一段时间就会紧张,总担心考不好。

考试时心慌,手发抖,全身绷紧,导致近两次月考成绩都不理想,感觉同学看我的眼光都变了,老师也对我很失望,父母也天天说让我专心学习,我该怎么办,我还不如一个差生,自由自在的。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刘某长得很有型,从言谈举止可以看出他的确很优秀。

但也能感觉到他的压力,大多数时,他的眼睛也不敢直视辅导员,由于近两次的月考成绩不太理想,刘某说话时眼睛也湿润了。

据家人、老师及同学反映,辅导员了解到,刘某是班级的班长,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也深受老师、同学的喜爱。

但进入初三以来,刘某上课明显精神状态不佳,经常担心“考不上重点高中怎么办?”父母也经常叮嘱他要好好学习,别放松,一定要考上重点高中,考上好大学。

这给他造成很大的压力,思想包袱大。

但由于近两次的月考成绩均不理想,刘某的情绪更加紧张,睡眠也不足,头晕沉沉的,书也看不进去,又不舍得休息,认为休息会耽误时间。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案例3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案例3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案例3篇案例一: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背景初中生因身心发育和学业压力等原因,常常面临情绪波动和心理困扰。

因此,帮助他们提升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对于促进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案例描述在某初中,学校开设了一门名为《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的课程。

该课程通过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并学会有效地管理和调节情绪。

在课程中,学生们研究了自我观察和情绪识别的方法,通过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和思维模式,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

同时,课程还教授了一些情绪管理技巧,例如深呼吸、积极思考和与他人沟通等方法,以帮助他们处理负面情绪和压力。

效果评估经过一学期的课程研究,学校进行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情绪管理能力的评估。

结果显示,参与该课程的学生在情绪管理和自我认知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进步。

他们更加能够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并能够采取相应的行动来调节情绪,从而提升了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案例二:团体辅导活动背景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常常面临着人际关系问题,如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

通过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缓解心理压力。

案例描述某初中开展了一系列团体辅导活动,旨在帮助学生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这些活动包括小组合作游戏、角色扮演、讨论小组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有机会与同龄人分享自己的困惑和烦恼,并从中获得支持和建议。

在团体辅导活动中,学生们学会了倾听和表达的技巧,学会了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观点。

他们也得到了老师和心理辅导员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并提供情绪上的支持。

效果评估通过团体辅导活动,学校对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参与团体辅导活动的学生在同伴关系和亲子关系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改善。

他们更加愿意主动与他人沟通,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冲突,并在家庭中建立了更加良好的沟通渠道。

案例三:心理咨询服务背景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案例一:压力管理
背景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在研究和家庭压力下感到非常焦虑和疲惫。

他的父母对他的研究要求很高,而他的同学们也经常竞争成绩。

解决策略
1. 和小明进行心理咨询,了解他的压力来源和表现。

2. 教给小明一些应对压力的技巧,例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积
极思考。

3. 帮助小明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平衡研究和休息时间。

4. 鼓励小明参加课外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缓解压力。

案例二:自尊心提升
背景
小红是一名初中生,她在班级中经常感到自卑和孤立。

她觉得
自己不够漂亮,没有朋友。

解决策略
1. 和小红进行沟通,了解她的自尊心问题的具体原因。

2. 帮助小红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价值,鼓励她发现
自己的特长和潜力。

3. 鼓励小红参加班级活动和社交场合,培养社交技巧和建立友谊。

4. 帮助小红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例如提醒她保持良好的仪表
和穿着。

案例三:情绪管理
背景
小李是一名初中生,他经常情绪波动大,容易发脾气和情绪低落。

解决策略
1. 和小李进行情绪管理的培训,教给他情绪识别和调节的技巧。

2. 鼓励小李表达自己的情绪,倾听他的内心感受。

3. 帮助小李找到情绪发泄的途径,例如写日记、参加体育运动或寻求艺术创作的方式。

4. 提供心理支持,鼓励小李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

以上是三个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涉及到压力管理、自尊心提升和情绪管理等方面。

通过针对个体的具体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心理健康。

初中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

初中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

初中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厌学是诸多心理问题中最普通,最具危害性的一种,直接导致学业不良,更为严重的是它影响心理健康的发展和个性形成。

如何使中学生走出这一心理困境,寻求心理健康,已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就赵同学的情况和大家共同探讨克服厌学的方法。

希望对类似的学生有所帮助。

让他们尽快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标签:初中生、厌学、心理辅导一、被辅导学生基本情况:赵同学,男,初二年级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冷漠态度,主要表现:静则上课趴在桌子上睡觉,动就在课堂大声乱插嘴,小动作不断,甚至欺负周围的同学。

书包里空空没有书本、作业不交家常便饭,老师提醒、批评、警告他根本不在乎,同学的关心帮助他熟视无睹。

不高兴时会不愿意到学校。

因此班里同学很少与他交往,而且普遍讨厌他。

他的口头禅是“我就是不喜欢读书,我就这样了。

”“我学不进,不如在外面玩”。

提到上学就有一种说不出的苦闷感,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想发火,有时会逃学,就是不想安静地坐在教室里被人管。

二、评估与诊断(一)原因分析:1、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赵同学是家中唯一的小儿子,姐姐已经成家立业,父母老年得子宠爱有佳,尽量满足他的要求,凡事包办代替,父母的溺爱致使他养成了惰性,怕吃苦,自私,不为别人着想的习气。

也对他的学习心态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2、学生自己不良的心理因素①学习目标不明确。

②学习跟不上,丧失应有的自尊心。

③人际关系不协调,逆反心严重。

(二)问题诊断根据赵同学的表现,我初步诊断为学习无动力,无兴趣,不认真,不努力,学习习惯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逆反心强。

对学习有明显的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的心理、行为。

家庭教育的不当,同学的嫌弃,社会环境的压力使他心理失衡,产生了自私、懒惰、自卑、脆弱,厌学等心理偏差。

三、制定目标:(一)近期目标:1、帮助赵同学重新认识周围环境,感受到来老师同学的关爱与期待。

2、重新树立学习信心,力争学习有所进步。

初中生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初中生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初中生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摘要:七年级的刘杰同学走进了我的视线,根据他的平时表现和家长的介绍,我发现在她身上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观察交谈发现该同学突出表现为盛气凌人,自以为是等心理问题,在学习上和与同学交往方面都存在严重的问题。

于是我制定了相应的辅导目标及方案,通过一个阶段的实施,她的心理状态得到了很好的调整,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最终基本上克服了以上心理问题。

关键词:心理健康辅导盛气凌人自以为是一、个例资料刘杰是我班一位七年级的女同学,她长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黄的,看上去就是一个机灵鬼。

学习成绩优异,智商很高等。

外向型性格,开朗,有个性,思维活跃,敢说敢做。

二、个例分析因为学习成绩好,思维活跃,加之性格外向,敢说敢做,因而不隐藏自己的喜、怒、哀、乐,说话容易得罪同学,平时表现得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对他人缺乏真诚。

她的过于自信使她产生自傲心理,甚至有时表现出瞧不起同学。

虽然她的学习成绩好,但同学不太喜欢她。

她与家长、老师说话也是咄咄逼人,因此与人沟通时总带着争吵的神态,难以心平气和地交流。

自己也感觉到自己是不太受人欢迎的人,但不知道该怎么办。

她想交知心朋友,但同学都敬而远之。

她担任的班干部工作常因同学的不合作而使她不能如愿,因而情绪极受影响,被气哭过好几次,几次提出过辞职,甚至产生了辍学的念头。

三、问题成因通过家访过程中与家长聊天,我发现:刘杰同学是家中的独生女,父母对她过分溺爱与保护,事事迁就她,有求必应,从小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习惯;加之缺少严格的监督与管教,这就造成了她固执任性的不良个性,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自制能力较差,发展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

四、辅导策略(一)关爱学生,树立战胜自我的自信心有人这样说过:“教育不是改造人,是唤醒人,唤醒人心中沉睡的巨人。

”可见像这样的孩子,要教育她,首先要肯定她是个好孩子,再指出她的错误。

因为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与交流。

针对她存在的种种不良表现,我没有粗暴地指责训斥,而是耐心地告诉他:每个人都有缺点,关键是要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初中学困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
一、一般资料
张俊龙(化名),男,13周岁,初中一年级学生,独生子女,身高体重匀称,没有重大躯体疾病历史。

父母均为农民,父亲农闲外出打工,母亲照看家庭。

经详细询问、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精神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家境较好,家庭关系和睦。

二、主诉和个人xx
我自小学起就很贪玩,成绩差,经常受到指责、批评,几乎没有得到过表扬。

班上同学看不起我,不愿与我交朋友,我经常感到孤立无助。

因为上课思想易开小差,听不懂老师讲课,就不愿意听,经常受到任课老师的点名,所以讨厌学习。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从张俊龙的言谈举止可以看出他的聪明;大多数时候,他的眼睛也不敢直视辅导员,但可以看出,辅导员的话他也是很有感触的;他说话时眼睛也湿润了。

据家人、教师及同学反映,张俊龙活泼好动,但自卑心强,自信心差;非常固执,做错事也不会承认,自我防范性强;课堂纪律差,不爱学习,上课爱讲话或不听课;不按时交作业。

四、评估与诊断
(一)原因分析
1.家庭环境的原因。

张俊龙父母文化水平偏低,思想落伍,教育方法不当,对孩子缺少正确细心的引导。

而对于他的学习,父母几乎不管不问。

2.自我麻木。

他自小学起,由于表现不好、成绩差,经常受到指责、批评,几乎没有得到过表扬。

因此,他对批评说教习以为常。

3.自暴自弃。

经常的指责、批评,深深地打击了他的自信心,使他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二)诊断
家庭教育的不当和同学的嫌弃,使他心理失衡,产生了自卑、脆弱、厌学等心理偏差。

五、心理健康辅导目标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家长和任课教师协商,确定如下辅导目标:一是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家长和任课教师要努力发现他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信心。

二是最终目标与长远目标:促进他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品质。

六、心理健康辅导方案的制定
根据他的情况,经过分析,笔者决定对其进行阶段性、综合性辅导。

首先,对其本人,通过面谈了解其厌学原因,进行直接辅导。

主要是进行自尊心、羞耻心教育,培养他的自信心;通过行为指导,改变其对学习的不良认识,锻炼其意志力。

其次,对影响他的因素,采取谈话、激励等一系列措施,加强与其父母、同学的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最终实现辅导的目的。

七、心理健康辅导过程
(一)家校结合,改善教育方法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经常与其家长交谈,了解孩子最近在校内、校外的表现情况,并希望家长改变教育的方法。

告知教师帮教措施,并希望每隔一段时间,教师就能和家长沟通,有的放矢地通报其在校表现。

同时家长要告知教师孩子在家的情况,在教师、家长和同学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帮教链。

(二)热情谈心
通过这种方法了解他的思想变化情况。

多鼓励,少打击;多表扬,少批评;多关心,少冷淡。

其目的是调整心理、平和心态,使他能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自己。

首先,笔者找了几个平时和他接触比较多、比较要好的几位同学,进一步了解他在学校、在同学中间的情况,并鼓励同学要积极、热情、诚恳地接近、帮助他。

其次,与本人谈,通过面对面地坐下谈,了解他全面的情况和心理承受能力。

告诉他老师对他的期望是很高的,他在老师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谈心过程中,笔者一直肯定他的优点,鼓励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诚恳地指出他的不足,要求他上课专心学习,给他指出明确的努力方向。

八、心理健康辅导效果评估
(一)自我评估
课堂纪律越来越好,自信心也日益增强了,对学习也越来越感兴趣了。

(二)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评估
1.通过回访与跟踪,发现辅导对象已经基本达到预期目标,辅导过程较完整,有条理。

2.辅导后的思考:(1)从结果来看,这次辅导基本上是成功的,对其辅导还将持续下去,直至他能跟上学习进度、达到目的为止。

(2)家庭、学校、环境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教师自身的素质尤为重要。

(3)对有心理偏差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的帮助,要改变一个有心理偏差的学生首先应尊重他,然后再引导他,做到有耐心、持之以恒。

总之,教无定法,辅导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合理有效,就是好方法。

我们要从各角度去挖掘学困生的闪光点,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热爱学习的信心。

当然,转化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方能最终解决学困生的困难和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