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合集下载

地理必修3湘教版1.1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教学过程一)

地理必修3湘教版1.1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教学过程一)

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我们了解哪些区域。

【学生回答】国家、省、市、县等,还有气候区。

【教师提问】世界上的区域形形色色,区域的划分大致有几种情况?

【学生回答】学生讨论回答

【多媒体显示结论】

A.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区域界线十分明确,如国家、行政区等。

B.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自然区域,界线模糊,如高原区、平原区、等雨

量区等。

C.按人文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人文区域,如人口密度区、汉族区与少数民族区、

吴语区与闽台语区等。

D.区域内部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具有一定吸引力或辐射范围区域。例如:经济

区、贸易区等。

E.区域内部有着共同职能的功能区。如城市中的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从地域范围(空间尺度)来说,区域的划分可根据需要,或很大、或很小。大到大洲和大洋,

小到一个具体的地方。

例如:在中国,大尺度的区域,可包括几个甚至几十个省区,如长江沿岸经济带、东部沿海经

济带、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等;中等尺度的区域,可包括一两个省区及相邻

的部分省区,如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也可以是一个省的部分地区,如辽中南地区、珠江

三角洲地区等;小尺度的区域,可以是一个城市内部的一个区域,如上海的浦东开发区、塔山风景

区、莱美工业区等。

好吧,让我们用一句话概括区域的概念。

板书一、区域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1.概念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回忆地球分为几个热量带?怎样划分?

【学生回答】

中国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区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有或明确或模糊的边界。例如,一个县的区域,一个国家,一个大洲的区域。一个工业区的区域等等,这就是区域的有界性。

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湘教版必修3

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湘教版必修3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的概念,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 2.了解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及其分布形式,理解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3.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性。(重点) 4.了解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一般方法。(难点)

1.区域的主要特征

(1)概念:通常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2)区域的主要特征

界线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界线有的是明确的,也有的是模糊的

内外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特性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关系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特别提醒]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也存在差异性。并非内部地理要素绝对一致,如我国南方水田区也存在旱地,西北干旱区也存在绿洲,即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只是求某某而存小异。

(1)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3)区域划分

分类乡村地域城镇地域

X围大较小

产业活动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相互关系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

3.区域产业结构

(1)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产业内容

第一产业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指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2)

①概念: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②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重难点

第一章课文目录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

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

【知识疏理】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地理学最常用的基本概念之一。

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虚有实)。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边界、异同、特色、联系)

二、区域空间结构

1.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形成: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

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

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三、区域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2.产业结构的差异

表现: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内部构成等。

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反之,可根据产业比重判断区域状况:

•第一产业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

地理新湘教版必修三讲义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地理新湘教版必修三讲义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概念,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2.了解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3.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影响因素及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性。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概念: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2.主要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着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判断

1.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2.区域内部不存在差异性。(×)

3.区域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二、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

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3.区域划分

分类乡村地域城镇地域

范围大较小

生产活动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

二者关系

产生带动作用

4.空间分布形式: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则表现为岛状。

思考 1.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区域空间结构发展的动力与形成的原因各是什么?

答案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生产力是区域空间结构发展的原动力,劳动地域分工是形成区域空间结构的直接原因,区域空间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三、区域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

最新整理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汇总

最新整理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汇总

★ 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区域发展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
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少
产业结构
传统农业比重大 ,资源和劳 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
对外开放程度
低,对外贸易规模小,表 现出自给自足特征
交通运输
现代化交通线路少而稀疏
城市化 发展阶段
水平低,缺乏大型中心城 市 低水平均衡状态
工业化阶段 中等
2、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4、产业结构的差异表现: (1)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就业比重、内部构成等。 (2)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3)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4)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较低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社会经济发展明显加快
东部经济地带
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快
较高 较高 80 年代积极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 资,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2)产业结构的差异: (导致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
西部经济地带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知识总结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知识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高二全体理科、文科班使用地理学案姓名:

1.1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的含义:通常指一定的地域空间,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各种标准进行划分的,是农业、工业、交通业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的综合体。

2、区域的特点:⑴区域有一定的界限(如国界、气候区等)⑵区域内部表现出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有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⑶区域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⑷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3、区域的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种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主要由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常见的空间分布形态:城市与工业—点状;交通运输业—线状、网状;农业—面状;城市群和工业区—岛状

4、区域的产业结构:至三次产业及内部的比例关系。

产业的分类: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和牧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了一、二产业的其他各业

1.2区域发展阶段

1、区域发展阶段:总体趋势平衡—不平衡—平衡

2、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比值、人文指数(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国内生产总值)

3、区域发展阶段:农业阶段;工业阶段;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1.3区域发展差异

1.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差异、对外开放程度

2.范围:(不包括港澳台)

(1)东部低地区(12省市):辽、冀、京(不沿海)、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2)中部地区(9省):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湘、赣

(3)西部地区(10省市):新、甘(陇)、宁、陕(秦)、渝、川(蜀)、贵(黔)、云(滇)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学案(含答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学案(含答案)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

【自主预习】

一、区域的含义及主要特征

1、区域的概念: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2、区域的基本特征:

①具有一定的界线,且界线有虚有实;(实:国界、省界;虚:气候区、植被区等)

②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③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④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二、区域的空间结构

1、概念: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

3、区域的空间结构的最基本类型:乡村区域和城镇区域。

4、空间分布形式:通常情况下,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

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三、区域的产业结构

1、概念: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是广义的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业;第二产业指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二产业之外的其它各业。

4、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

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

※一般来说,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表现为一>二>三;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表现为二>一>三;

湘教版高中地理全套课件-1-1区域的基本含义.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全套课件-1-1区域的基本含义.ppt

征的( C )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录 面
C. 开放性
板 开
D. 综合性

6. 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C )
①干湿地区
②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③文化区
④温度带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知识点导航
区域的基本含义 / / 课堂巩固
7. 图示反映了区域的
( A.
整C 体)性特征
板 开
关 产业结构特点
对外经济联系
对生态环境的 影响
农业地区
分散
面状 以第一产业
为主 不太密切

工业地区
相对密集
城市地区
非常密集
点状
以第二产业 为主
密切
点状
第二、三产 业都发达
非常密切


知识点导航
活动三:
区域的基本含义 / / 区域产业结构
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大体上经历 了以下五个阶段:


面 板



农业地域
工业地域



活动探究:
观察以上三幅图,说
明在地理景观、人口分布
和产业活动等方面,这三
个区域有哪些差异?
城市地域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区域的主要特征精编作业 Word版含答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区域的主要特征精编作业 Word版含答案

(答题时间:30分钟)

下图为“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及农业生产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A. 区域没有固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 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

C. 每一个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D. 区域的划分是人们主观意愿的结果

2. 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种植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 发展方向

B. 生活特点

C. 发展水平

D. 生活条件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回答第3题。

3. 该流域新垦区()

A. 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

B. 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

C. 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

D. 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

4. 图示区域中,县界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可能是()

A. 河流明确的

B. 湖泊模糊的

C. 交通线模糊的

D. 山脉明确的

5. 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A. 化学工业

B. 建材工业

C. 电子工业

D. 纺织工业

读“某年杭州两产业园区域图”,回答6~7题。

6. 图示反映了区域的()

A. 整体性特征

B. 差异性特征

C. 联系性特征

D. 稳定性特征

7. 图中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A. 地理位置差异

B. 气候、地貌差异

C. 人种分布差异

D. 技术条件差异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 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A. 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 边界有实有虚

C. 属于不同层次的区域

D. 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9. 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湘教版高中地理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优质课件(共68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优质课件(共68张PPT)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地理[XJ·必修Ⅲ]
世界上的区域形形色色、有大有小,其基本特征有以下几
个方面:
界线有虚有实
进行区域划分、确定 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
行政区域界线明确,气 候区、植被区界线模糊
内部相对一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热带雨林气候区区内气
致,区域之间 开发区域优势资源的 候基本一致,与热带沙
发展水平较高 的区域
主导产业 第 一 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 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小,第二产业所 占的比重较大
第 三 产业和第 二 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地理[XJ·必修Ⅲ]
4.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 (1)原因: 资源配置 的变化和 人均收入 的差异, 劳动力 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 (2)结果:城市化水平不断 提升 。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地理[XJ·必修Ⅲ]
【答案】 (1)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周围出现卫星城;交通 线路不断增多,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2)乡村地域 城镇地域 城镇地域 非农业 乡村地域是 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 和持续的带动作用
(3)面状 线状 网络状 点状 (4)农业 工业 三 二 一
区别和 联系 范围 产业 活动

地理必修三-第一节-区域的最基本含义

地理必修三-第一节-区域的最基本含义

区域的分类
根据要素特征
自然区域、经济区域、文化区域等
根据空间尺度
大尺度区域、中尺度区域、小尺度区域等
根据行政划分
行政区划、功能区划等
区域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区域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的产
物。
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和联系,形成了区域内部的地理
环境特征。
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形 成了区域之间的地理环境差异。
地理必修三-第一节-区域的最基本含义
目录 Contents
• 区域的概念 • 区域的地理要素 • 区域的发展与变化 • 区域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01
区域的概念
定义与特征
定义
区域是地球表面一定地理空间范 围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 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结合 体。
特征
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结构、功 能和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开放 性。
指区域内的土壤类型及其特征,包括土壤 的质地、肥力、酸碱度等,对区域内的农 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人文地理要素
人口分布
指区域内的人口数量、密度 和分布情况,对区域内的经 济发展和社会活动产生重要 影响。
城市化水平
指区域内的城市化程度和发 展情况,包括城市规模、城 市群发展等,对区域内的社 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优质课件(共52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优质课件(共52张PPT)

一年分为干湿两季,湿季草木茂盛, 干季草木枯黄 。 水热条件随海拔而变化, 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
农业地域
工业地域
活动探究:观察以上三幅 图,说明在地理景观、人 口分布和产业活动等方面, 这三个区域有哪些差异?
人口分布 乡村 地域 分布稀疏
产业活动 农业为主
地理景观 聚落规模小 田园风光
工业 地域
分布密集
工业为主
规模大,厂 房林立 建筑物高大 密集,经济 活动繁忙
城市 地域
分布密集, 非农业为主 昼夜差别 (工业、服务业) 大
探究点二、区域空间结构
〖自主学习,完成学案上的问题。〗
1、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⑴.概念: 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 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⑵.影响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 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 度和对外联系等。
面状
线状和网络状 点状 岛状
区域是汇集农 业、工业、交通运 输等产业,点、线、 面相结合的自然— 社会综合体。
〖活动2〗
从交通运输、 城市发展的角度, 说明该区域空间 结构的变化。
区域时期 早期
中期
区域空间结构变化
交通线路较少,城市区域狭小 出现了铁路运输,交通线路增多, 城市区域扩大 交通线路形成网络,城市规模不 断扩大
⑴城市化水平最高是A。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课件(共56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课件(共56张PPT)
牛羊成群。 (可信)
练一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F.来年1月份,到达目的 地好望角(图中⑥)恰好 遇上阴雨冷湿的坏天气。
(不可信)
二 、区域空间结构
独立阅读课本第4页全部正文部分,回答下列问 题:(时间2分钟) 1、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 2、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3、乡村地域、城镇地域的区别和联系? 4、从空间分布形式来看,区域空间结构又是怎 样分类的?
看到波巴布树。 (不可信)
C.来到加蓬首都利伯维 尔(图中③)遇到多雨天气, 几乎每天下午两三点 天空即阴云密布,雷电交
加,大雨倾盆。 (可信)
练一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D.跨过刚果河(扎伊尔河)河口时(图 中④),看到河口处江水 奔腾咆哮,巨轮川流不息, 一派运输繁忙的景象。
(不可信)
E.11月份来到安哥拉首 都罗安达(图中⑤),看 到郊外的荒野上草木茂盛,
小尺度的区域,可以是一个城市内部的 一个区域,如上海的浦东开发区等。
昆仑山
第一阶梯





阶 梯巫
第 三
山阶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区域( Region )的概念 2、区域(Region)的主要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界线有虚有实.
江浙
干旱 高寒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

1.1区域的基本含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区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知道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3.知道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4.知道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5.在认识区域差异的同时,进一步认识组成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二、过程与方法

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一般方法;明确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学校的地理环境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分析区域,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区域的主要特征;

2.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动力;1

3.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差异;

4.区域产业结构的划分及其演进。

[教学难点]

1.区域的主要特征;

2.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动力;

3.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

[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在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过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相关内容,了解到世界有七大洲,可分为十三个大区,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可分为四个地区。在高中阶段,我们又学习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把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结合起来,这就是我们本学期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自主学习】比较下列两副图,分析归纳区域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板书】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概念: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2.主要特征

(1)具有一定的界线(相对性);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有显著的差异性;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优质课件(共68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优质课件(共68张PPT)

区别和 联系 范围 产业 活动 联系
乡村地域 大 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城镇地域 小 以非农业生产 活动为主
基础和依托 ,城镇地 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 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 作用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地理[XJ· 必修Ⅲ]
2.乡村地域的范围比城镇地域的范围大得多,其重要性也 就更大吗?
返回菜单
地理[XJ· 必修Ⅲ]
4.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 (1)原因: 资源配置 的变化和 人均收入 的差异,
劳动力 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
(2)结果:城市化水平不断 提升 。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地理[XJ· 必修Ⅲ]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地理[XJ· 必修Ⅲ]
1.区域的主要特征。 (重点) 2.区域空间结构。 (难点) 3.区域产业结构。 (重难点)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地理[XJ· 必修Ⅲ]
区域的主要特征
1.概念 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地理[XJ· 必修Ⅲ]
2.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 界线 。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 相似性 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 具有显著的 差异性 。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 功能 。 (4)区域之间是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一章区域的基本含义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一章区域的基本含义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区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了解区域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3、知道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4、使学生在认识区域差异的同时,,进一步认识组成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从而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二)过程与方法

1、读图分析法,阅读和分析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从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教材中相关探究活动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区域差异的比较方法,使学生认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角色扮演法,模拟赴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高山地区等的旅行,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资料、撰写考察报告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学校的地理环境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分析区域,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2、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与人共事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区域的基本特征

2、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

3、不同发展水平阶段的区域产业结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知识引导:复习世界地理中的大洲、世界各大区域、著名的国家;中国地理部分的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让学生联系实际举出有关区域的例子。比如,城市内部的工业园区、经济区、文化区、居住区等。还有学过国家和地区、各种地形区和气候区、农业区和工业区等等。引出什么是区域?区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区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了解区域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3、知道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4、使学生在认识区域差异的同时,,进一步认识组成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从而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二)过程与方法

1、读图分析法,阅读和分析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从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教材中相关探究活动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区域差异的比较方法,使学生认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角色扮演法,模拟赴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高山地区等的旅行,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资料、撰写考察报告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学校的地理环境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分析区域,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2、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与人共事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区域的基本特征

2、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

3、不同发展水平阶段的区域产业结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知识引导:复习世界地理中的大洲、世界各大区域、著名的国家;中国地理部分的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让学生联系实际举出有关区域的例子。比如,城市内部的工业园区、经济区、文化区、居住区等。还有学过国家和地区、各种地形区和气候区、农业区和工业区等等。引出什么是区域?区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

(一)区域的划分

1、区域的概念、区域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其内部的特定性质或功能相对一致而有别于外部邻区。

(1)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区域界限十分明确:国家、行政区等。

(2)自然区域,界线模糊:高原区、平原区、等雨量区等。

(3)人文区域:人口密度区、水田农业区、旱作农业区等。

(4)具有一定吸引力或辐射范围的区域:经济区、贸易区等。

(5)具有共同职能的功能区:城市中的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2、区域的划分可根据需要,或很大、或很小。大到大洲和大洋,小到一个具体的地方。(二)区域的主要特征

1、地区与区域:这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区域是一个具有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大到全球,小到某一个特定的地域。既可以是自然地理意义的区域,也可以是具有人文地理意义的区域。地区的概念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局限于“大洲、地区、国家”的框架之中;二是局限于“国家或地区”的框架之中;三是局限于特定的地域之中,如可以说“上海地区经济发达”,而不能说“上海区域经济发达”。

师生讨论:区域的主要特征和含义是什么?

2、区域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界线。

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有的区域界线是模糊的。国界线是明确的界线,大兴安岭是我国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界线是模糊的。

(2)内部相对一致,区间差异明显。

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特色。

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矿区的矿产资源优势、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特色、中心商务区的商业和服务功能。

(4)区域之间相互联系。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影响到黄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和黄淮海平原的洪涝灾害。

应强调区域以下三个方面特征:

○1整体性。区域是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2差异性。任何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性,都有区别于其他区域的典型特征。

○3开放性。任何一个区域都不是,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都必须与其他区域发生联系。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地区。

探究活动:教材P3活动设计答案

●设计一条经过上述地区的旅行路线,具体要求如下表所示:

序号目的地月份交通工具目的地附近需要考察的景点主要考察内容生活必需品注意事项

1 热带沙漠12月骆驼沙丘耐旱动、植物水、帐蓬等防晒、通讯器材

2 热带雨林1月步行植物群落典型动、植物干粮、药品防雨、通讯器材

3 热带草原6月汽车稀树草原典型动、植物干粮、药品防止动物侵袭

4 高山地区7月步行山坡、山顶景观气候、植被的垂直变化干粮、药品登山安全

二、区域空间结构

1

2、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

3、地域空间分布形式

农业面状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线路现状和网络状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

城市和工业点状—社会综合体

城市群和工业区岛状

区域空间结构的组成

点:工业点、商业网点、服务网点等

线:交通线,通讯线,能源供应线,给排水线等

网络:单一性网络和综合性网络

域面:农业空间分布所呈现的域面:各种市场所形成的域面;城市经济辐射力所形成的域面。

探究活动P4活动1:从交通运输、城市发展的角度,说明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

结论: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区域发展早期,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还没有形成网络;区域发展中期,发现了铁路运输,交通运输线路更加密集;区域发展晚期,交通运输线路形成网络并深入到区域的各个部分。总之,交通运输线路由简单变为复杂,由线状发展成网络状。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区域发展早期为乡村地域,以农业用地面积大;区域发展中期,乡村地域发展为城镇地域,农业用地变少;区域发展晚期,城市地域不断扩大,非城市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

P5活动2:分析湖南省人口和产业空间分布变化的原因,谈一谈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动力。

结论:随着湖南省各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推动了

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大、中、小城市数量不断增多,使得人口和产业不断向城市聚集,在空间分布上也表现出渐趋均衡的特点。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动力是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及区域对外联系不断加强等。

教师归纳:

区域空间结构的表现形式,工业、商业、城市表现为点状,交通、通讯表现为线状,农业空间表现为面状,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要素所组成。生产力是产业空间结构发展的原动力,劳动地域分工是形成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直接原因,区域中心城市是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核心,外围地域的发展状况是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网络是促进区域一体化的纽带和桥梁,条件决定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个性。

三、区域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课本p6第一段

2、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是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二产业指工业(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