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3质量守恒定律 备课素材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讲义第6讲《质量守恒定律》(共38张PPT)
知识精讲
通关笔记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 ②质量一定守恒,体积等不一定守恒; ③质量守恒的微观实质是原子守恒; ④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探究质量守恒时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典例讲解
例题1 (考查内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著名的发明家诺贝尔经过长期的研究与试验,终于发明了安全炸药——三硝酸甘油酯,三硝 酸甘油酯的化学式为C3H5N3O9,这种炸药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 4C3H5N3O9=12CO2↑+10H2O↑+6X↑+O2↑,则X的化学式为( ) A.NO B.NH3 C.N2 D.N2O4
反应前质量m1小于反应后质量m2
知识精讲
知识一 质量守恒定律
7.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宏观现象; (2)根据“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3)根据“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4)根据“原子三不变”,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记忆重点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种类,元素种类、质量都不变
针对练习
练 习 1-2 为 了 减 少 污 染 , 某 工 厂 用 硫 化 钠 溶 液 来 吸 收 工 厂 烟 气 中 的 SO2 ,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2Na2S+5SO2+2H2O=4X+3S↓,则X的化学式为( ) A. NaHSO3 B. Na2SO4 C. Na2SO3 D. H2SO4
质量守恒
知识精讲
知识一 质量守恒定律
2.对定律的理解
化学反应 参加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化学变化,不适用物理变化,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 律。 概念中是指“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催化剂不能视为反应物。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5篇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5篇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
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的基础上,研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通过讨论,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的探究,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通过筛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发展观察能力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探究中,使学生体验合作、发现的乐趣;在设计实验装置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课堂引入指导方法一:引导学生复习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掌握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气的方法,逐一筛选出适合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选择,学会判断,从中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验学生的主动学习。
方法二:从实验室制气的要求入手,讲清楚原则,让学生自己总结,思考到底实验室中用什么方法来制备二氧化碳。
方法三:单刀直入先讲实验室中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让学生思考,实验室选择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对比突出该方法的优越性,总结出实验室制气的原则。
知识讲解指导注意讲解时的条理性,使学生明白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检验方法;让部分学生清楚选择该方法的原因和实验室制气方法选择的依据。
注意理论与实验的结合,避免过于枯燥或过于浅显,缺乏理论高度。
联系实际,讲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适用范围,必要时也可讲解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五篇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五篇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篇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质量守恒定律。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唯一的定律,也是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关系的概括,其中蕴含的守恒思想不仅是化学学科思想,更是所有自然科学中一个最核心的思想。
本教材把这一节内容安排在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中,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以及物质的量的初步知识,对微观粒子和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通过实验来探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微观粒子模型联系到宏观物质的反应,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的教学作好理论准备。
可见本课题的学习对整个九年级化学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在这部分内容上做了一些调整,老教材的编排顺序是先宏观假设,再实验论证,后微观解释。
而新教材先是微观分析初步得到结论,进而联系宏观,提出假设,并实验论证。
由于新教材在此之前已经有了物质的量的概念,所以先进行微观分析,通过物质的量联系到宏观,让学生体会物质的量这个桥梁在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作用,同时有了微观的分析,也使宏观的假设有了可靠的前提,然后学生在设计实验来验证是否符合微观分析,这样的设计也更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2.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中对质量守恒定律的三维目标要求是BBA,提出的活动建议是——实验设计:验证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的关系。
根据课标要求以及教材的编写意图、本节的特点和初三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等,我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以及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
(2)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一些生活中现象。
2.过程和方法(1)通过“微观分析,宏观验证”的过程,体验微观与宏观互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质量守恒定律专题复习(教学案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专题复习一、复习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有关问题。
3、熟练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有关计算。
二、基础知识复习1、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关键词】:、、。
(2)实质: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也,所以,元素种类,元素质量,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
【化学变化中的变与不变】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变的是、、、、、。
一定改变的是、。
可能变的是、、。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①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②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③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④判断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⑤判断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三、例题剖析1、解释化学现象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3g碳和10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13g。
()②1g 氢气和8g 氧气在密闭容器中混合,总质量为9g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 ③120℃时,1mL 甲烷(CH 4)和2mL 氧气正好完全反应,生成1mL 二氧化碳和2mL 水蒸气。
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分子数之比等于气体体积比)( )例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①铁丝锈蚀后质量增加,原因是 。
②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原因是 。
③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减轻,原因是 。
2、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例3、A 、B 、C 各15g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30gD ,若再增加10gA ,则C 就完全反应,则该反应中,A 、B 、C 的质量比是 。
例4、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B .若D 为单质,则A 、C 质量比为1:2C .若A 、B 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4,则D 中含2种元素 D .该反应中,N 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升高例5、取10gFe 和FeO 混合物,和100g14.7%的稀硫酸正好完全反应,生成FeSO 4质量为( )A .8.4gB .11.2gC .22.8gD .30.4g氢原子氧原子 氮原子A BCD? 一定条件3、判断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九年级化学上册4.3质量守恒定律教学
【规律总结】天平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读数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左物右码,分度盘上的指针指向中 央时说明已经(yǐ jing)平衡。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七页。
5.使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反应 (fǎnyìng)中应选择( ) A. 盐酸+氢氧化铝 氯化铝+水
B.二氧化碳+水 碳酸
(1)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该物质属于(填类别)。 (2)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与水的化学性质____(填“相同”或“不同”)。 (3)从上面的反应示意图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请你说出一条:_____。
【思路点拨】(1)由图中信息可知,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hán yǒu)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该物质的化学式
D.酒精是一种单质
【思路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中含有(hán yǒu)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 物中也含有(hán yǒu)碳、氢、氧三种元素,由于氧气中含有(hán yǒu)氧元素,所以酒 精中一定含有(hán yǒu)碳、氢元素,可能含有(hán yǒu)氧元素。 【规范解答】B
第二十页,共二十七页。
凡是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shēnɡ chénɡ) 的化学反应,可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防止反应 系统内物质与环境物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否则反 应后剩余物质质量会增大或减小。
但这并不是违反质量守恒定律,反而 (fǎn ér)是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第十二页,共二十七页。
知识点2 质量(zhìliàng)守恒定律的微观解 释
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zhìliàng)守恒定律的“守恒”指的是 质 量 守恒,其他方面如体积等不一定守恒。
3.注意定律中的几个关键之处:(1)“参加反应的
九年级化学上册 4.3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_1
2021/12/10
第十页,共二十二页。
质量守恒定律概念(gàiniàn)要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zhìliàng)总和,等 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zhìliàng)总和。
1、“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算在内
。如沉淀、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也应考虑。
2、参加(cānjiā)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各物质的
化学反应 的实质 (huàxué fǎnyìng)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原子重新组合生成
其它物质的过程。 (shēnɡ chénɡ)
2021/12/10
第十四页,共二十二页。
通电(tōng diàn)
2021/12/10
第十五页,共二十二页。
动动脑 ,想一想
4个水分子
在通电条件下,
生成 2 (shēnɡ chénɡ)
①将氢氧化钠溶液放入小试管中,把小试管放入盛有 硫酸铜的烧杯中(液体不要混合)一起称量
②把烧杯倾斜,使氢氧化钠溶液流出与硫酸铜混合, 然后称量,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2021/12/10
第五页,共二十二页。
实验探究 收集证据
方案二: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cèdìng)
• ①将小铁钉与烧杯中的硫酸铜溶液共同称 量,调节天平至平衡
2021/12/10
第二十页,共二十二页。
课内作业 : (zuòyè)
课外作业:
探究性学习:铁钉生 锈这个反应是否遵循 质量守恒定律,大家 亲自实验进行验证。 两周后,交流并汇报 (huìbào)实验结果。
2021/12/10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二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4.3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 收集证据 方案一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4.3质量守恒定律优秀教学案例
2.观察分析能力: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中发现规律;
3.合作交流能力: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组员共同解决问题;
4.思维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提出疑问,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原子、分子的知识;
2.提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让学生思考并发表意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怀;
2.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4.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策略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等环节,系统地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沪教版九上化学 4.5认识化学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 复习 教案设计
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知识网络图的构建。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构建的有关知识网络图,其他学生补充、完善、评价
可以最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切实达到“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要求。
学生用各种方法归纳整理,罗列的知识可能有点杂乱,教师板书展示。
同学们相互评价精彩的表现,引导学生了解复习整理的方法大致有:表格法、知识树法、框架图等等。
授课类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及验证方法;会对有关实验的现象、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
2、能够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3、能够用质量守恒定律科学地解释一些现象和变化,从宏观上解释和认识问题的本质。
4、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图,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是通过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图,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初步学会构建网络图的复习方法;二是通过拓展性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设计拓展性探究实验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式
与手段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自悟、自思、自省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分析
5、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6、通过讨论分析,能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生本教育模式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
7、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勤于思考、求实创新和积极实践的科学精神。
8、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思维品质和思维层次。
9、增强学生环保意识,体会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价值。
质量守恒定律(沪教版九年级上)
化学反应中,原子是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粒子,反应前后原子 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因此 保证了质量守恒。
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是由 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决定的, 因此通过计算物质的量和摩尔 质量,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始于18世纪中叶,当时科学家 们开始对化学反应的本质进行深入研究。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 他发现,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 的总质量相等。
这一发现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化学 基本定律之一。
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
02
01
使用天平测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比较是否相等,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通过称量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和 体积,计算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比较 是否相等,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使用滴定管测量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 比较是否相等,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03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确定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意义
原子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揭示了质量 和能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人类利用 核能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它也拓 展了我们对自然界中能量转换和守恒 规律的认识。
05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践探索
在化学实验中的实践探索
1 2 3
化学实验中的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 量是相等的。通过精确测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通过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确定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 质量关系,从而进行化学计算。
九年级化学上册 4.3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_2
1、在化学反应中为什么会质量守恒呢?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原子 的 (yuánzǐ) 没 有改变, 原子(yuánzǐ) 没有增减,种原类子质量 也没 有变化,所数目以(suǒy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 和必然相等。
2、从化学反应的过程可以看出,质量守恒定律可 以理解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一 个可能变”:
第三页,共二十七页。
实 验 记 录:
实验 实验现象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有大量(dàliàng)气泡冒出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有蓝色沉淀(chéndiàn)生成
反应表达式 碳酸钙+盐酸(yán suān) 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反应前总质量
m1
反应后总质量
m2
硫酸铜+氢氧化钠
氢氧化铜+硫酸钠
m1
︰1
1种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4个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七页。
6、“尾气(wěi qì)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wěi 中的 qì) 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下图 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 说法中正确C的是:
• A.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有单质(dānzhì)
•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2
• C.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
2:2=1:1
• D.反应后原子个数变少了 质量守恒定律:前后原子的种类、全 数(quánshù)保持不变。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七页。
7、在化学反应(huàxué fǎnyìng)2XY2+Y2=2Z中Z
的化学式为B( )
A、X2Y3
第十页,共二十七页。
[探微求知(qiúzhī)] 1、下图画展示(zhǎnshì)出电解水的微观变化过程: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4.3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2)
小结:
内定容义
质
量
守
原因
恒
定 律
应用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进行有关的计算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 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4、质量守恒定律中的两一定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5、质量守恒定律中的一可变: 分子的总数可能改变
6、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计算化学反应前后,某物质的质量:
例1:已知某反应 A + B → C + D, 已知15gA和25gB完全反应生成22gC, 请问同时也生成了 18 gD
实验现象:试管内产生气泡
天平平衡、质量相等
CaCO3 + HCl —— CaCl2 +H2O+CO2
总质量
=
总质量
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无数实验反证应明物: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
定律。生成物
质量守恒定律概念要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 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H2O
分解
重新组合
分
原
新
子 分解 子 重新组合 分
子
通电 2H2O ====== 2H2 + O2 反应前原子种类:H和O 反应后原子种类:H 和 O
反应前原子数目:4H和2O 反应后: 4H 和 2O
反应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6)
846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19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改变和增加,知道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罗蒙诺索夫的实验图片有这样一个故事,1756年的某一天,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他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中煅烧,看见生成了白色的物质,他突然想起来,我干吗不来称一下容器和容器里物质的质量呢?这不称不要紧,一称不得了,一个伟大的定律诞生了。
他发现在煅烧前后总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经过反复的实验,都得到同样的结果,于是,他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总质量是守恒的。
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如蜡烛燃烧后就没了;铁生锈后变重了等等。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到底有没有变化呢?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提出问题】本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化学变化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有无变化?【假设与猜想】(引导)根据同学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大家猜想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有可能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总结。
可能以下几种情况:1.反应前质量总和大于反应后质量总和。
2.反应前质量总和小于反应后质量总和。
3.反应前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质量总和。
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对问题的答案作出猜想和假设的能力设计意图在设计方案前,先请同学们讨论与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假设,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2、实验该怎么做,一定要用到什么仪器?3、实验中需称量吗?需称量几次?4、此实验是为了证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的关系,因此你对设计的实验装置有何要求?【设计方案】参与交流,及时引导启发学生设计方案,适时提出修改意见。
九年级化学4.3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4-8
实验4-9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气球 胀大
产生蓝色沉淀
实验前后 质量对比
不相等
产生的二氧化碳 原因分析 气体逸出,导致
生成物质量减少
相等
相等
反应产生的气体被 收集,反应前后物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 质的质量都包括在 量都包括在内 内
1.结论:在化学反应里,___参_加__反_应___的各物质的___质_量__总__和__,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归纳提升]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当导管与大气相连通时, 气体会逸出,导致反应后装置质量减轻;当导管缚紧气球后,产 生的气体会被收集,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都包括在内,因此质量 不发生改变。 [课堂速记]
[情景展示2]
[问题探究]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天平平衡吗?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反应前后物 质的质量都包括在内,所以反应前后装置的质量保持不变,天平 仍平衡。
[课堂速记]
[情景展示3]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
[问题探究] 上述实验都可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吗?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选取应注意:最好不选择反应物在空气 中或产物中有气体逸散到空气中的实验。如果涉及空气的成分参 与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时,反应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3.质量守恒定律中的规律总结
宏观 微观
六个“不变”
①元素的种类 ②元素的质量 ③物质的总质量 ①原子的种类 ②原子的数目 ③原子的质量
两个“一定变” 三个“可能变”
物质的种类
①元素的化合价 ②物质的状态
初三化学全册质量守恒定律课件沪教版
•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
•二氧化碳+水 光照 淀粉+氧气。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淀粉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含碳、氢元素 •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
•3.2
•理解质量 守恒定律 的涵义和 实质,以 及定律的
应用
•教学策略
•板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 •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 成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原因 • 原子种类不变 • 原子数目不变 • 原子质量不变 •3、应用
•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导入新课 •封闭体系,摸索规律 •开放体系,运用规律 •微观分析,解释原因
(Fe3O4)
•(S) (O2)
系呢? ?
二氧化硫
(SO2)
•氧化汞
汞 + •是氧否气具有普遍性?
• (HgO)
(Hg ) (O2)
•
•= 45.0
41.5 •+ 3.5
•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
•1、确定物质组成的成分 •2、解释化学现象 •3、运用在化学计算
•“水变油”事件
• 1987年 •王洪成骗局
•应用知识
•质变―量变
•初步认识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运用规律解释现象, •规范概括规律 • 透过现象看本质
• 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
概念形成策略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
•质量守恒定 律
•氧气
质量之间是否存在关 •(Fe) ( O2)
的教学构建了理 论铺垫
•学情分析
•宏观
•1、知道在一定 条件下,反应物 发生了化学反应 生成新的物质。 •2、能够根据化 学式计算物质的 相对分子质量。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准确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准确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北京吴冠男物质的化学变化中,质量守恒定律是所有化学变化都必须遵循的定律,是研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关系的基础,贯穿于初中化学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化学变化的始终。
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片面强调某一点。
下面就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些容易出错习题、知识点进行诊断,帮助同学们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例1 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B.镁条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C.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大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错因分析对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概念中的关键词没有理解透彻,导致错选。
解析解答有关质量守恒定律概念的相关习题时,必须明确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范围是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中相等的量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因此,首先要判断反应是否是化学反应,其次找准反应物和生成物,最后分辨清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与所给反应物总质量的区别。
答案选C。
例2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物质的体积⑦物质的状态A.②④⑤B.①③⑦C.①③④⑥D.①③④错因分析学生错选⑥、⑦是由于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没有记住。
错选②是由于不能利用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不明白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又构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理解。
从微观角度看,在化学反应中只是由于发生了原子间的重新组合,在这一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发生变化,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既然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沪教课标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D、无法确定
例2、将27.5克高锰酸钾粉末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
的质量为17.9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A )
A、9.6克
B、12.6克 C、6.6克
D、14.9克
2KMnO4 = 2K2MnO4+MnO2+O2
27.5g
=
17.9g +氧气的质量
• 2、确定化学式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守恒)
它们的质量比是
若16克a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 碳和36克水,则此物质的组成元素是
它们的质量比是
6.某物质加热分解产生氧化铜和水。则该物质含有的全
部元素是 [ A ]
A.Cu、O、H
B.Cu、O
C.O、H
D.Cu、H
7.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
观示意图如下: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 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1、简单计算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守恒)
例1、在化学反应A +B = C 中,10克A物质恰好与8克B物质 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为 ( B )
A、 8克 B、18克 C、10克
• 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复习 • 南渡一中莫雪松
1、判断题:
(1) 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比原反应物轻,
这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 ×)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水变成水蒸气, 质量保
持不变。
( Χ)
(3):煤球燃烧后质量减轻,这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归纳:只要是化学变化就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只要是物理变 化就不遵守此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生命之源——水4.3质量守恒定律素材一新课导入[情景导入]教师在讲台上点燃蜡烛||。
观察实验||,并记录现象||。
[思考并回答] (1)蜡烛的燃烧是什么变化?(化学变化)(2)蜡烛燃烧后与燃烧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燃烧后蜡烛比燃烧前的变短了、变轻了)(3)是不是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物质的质量都发生变化了呢?[复习导入](展示图片)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不但观察到了这两个反应的实验现象||,而且还认识到了实验现象背后的本质||,知道了什么物质参加反应||,又生成了什么物质||。
但是||,如果我们转换一下角度||,是否会有同学从量的角度对这些反应提出问题||,即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发生改变呢?素材二教学建言[建言1]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装置的改进气球膨胀后||,由于空气浮力的影响||,不能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
特将实验装置改进如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建言2]演示探究活动实验时可能遇到的情况和解决办法[实验4-8] 会因滴管的胶帽脱落或气球缚不紧玻璃管或瓶塞不严密而失败||。
出现上述情况的可能原因有:一是胶帽、气球与玻璃管连接不紧||,或原来瓶塞未旋紧||,反应产生的气体使瓶内压强增大||,将胶帽或气球或瓶塞冲开;二是试剂量过多||,产生的气体较多||,压强过大||,也会将胶帽或气球或瓶塞冲开||。
[实验4-9] 这个实验除了用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反应试剂外||,也可以选用其他能产生明显反应现象的试剂代替||。
如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钾)溶液、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和碘化钾溶液等||。
[建言3]微观角度说明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教材只是从微观角度阐述质量守恒原因||,为了拓展学生视野||,授课时可以增加宏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即元素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加深学生对“宏观”和“微观”的理解||。
如果授课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增加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的量和可能改变的量都有哪些?讲课时可设计如下问题||,层层深入||,最终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12内容||,讨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2)教材P112从微观粒子(原子)角度描述质量守恒的原因||,那么从宏观(元素)角度如何理解质量守恒定律?(3)想一想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改变的量和可能发生改变的量都有哪些?(学生讨论、总结||,教师指导和纠正)素材四板书设计素材五课后“习题”变式题1. [1题变式]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的发现使得化学科学由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促进了化学科学的发展||。
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改变的是() A.原子的种类B.分子的数目C.原子的数目D.元素的质量[解析]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一定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一定不变;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一定不变||。
2.[2、5题变式] 某物质W在隔绝空气加热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物质W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C、H、O三种元素B.只含C、H元素C.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含有C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答案] A3.[3、7题变式] 把一定质量的纯净物A和9.6 g B在一定条件下按下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消耗完时||,可生成8.8 g D物质和5.4 g E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
(2)请判断A分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________||。
(3)试推断A物质的分子式:____________||。
[答案] (1)4.6 g(2)含有(3)C2H6O素材六教材参考答案[教材P111探究活动·参考答案]猜想与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实验4-7] 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了空气中||。
2.尽量选择不生成气体的反应来探究||,或选择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有气体生成的反应来探究||。
结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即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教材P113讨论与交流·参考答案]1.镁带燃烧是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的结果||,反应前只称量了反应物镁的质量||,而没有称量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生成物是氧化镁||,氧化镁的质量比反应物之一镁的质量大||。
2.镁和氧气的反应用微观图可表示为:可见||,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教材P113习题·参考答案]1.BD A C2.B[解析]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后生成碳和水||,组成元素有碳、氢和氧元素||,则反应物蔗糖中含有这三种元素||。
3.B4.D[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A、B、C错误||。
5.A 6.A7.(1)8 g(2)碳元素氢元素(3)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4)CH48.(1)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是铁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结果||,产物的质量比铁丝增加了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氯化钾||,放出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剩余固体比原固体减少了氧气的质量||。
素材七化学与生活水变油”技术骗局始末水变油技术是一个曾经在中国名噪一时的骗局||。
此技术的发明者王洪成原本是一名哈尔滨的司机||,他声称其原理是在水中加入极少量的“可燃炔”制剂||,充分溶解||,成为“水基燃料”||,之后水就可以作为燃料||,成本极其低廉||,这项技术在1983年11月7日研究成功||。
此技术及相关文章一度刊载在各种媒体上||,1985年冬天||,王洪成从大庆到北京、河北、浙江、上海等地表演||。
1987年中国国家计委拨款60万元人民币给王洪成在河北省定州胜利客车厂生产燃料||。
不久王洪成拿走了钱||,在哈尔滨买了两套住宅||。
1992年11月22日||,“洪成新能源膨化剂××公司”成立||,1993年1月28日||,《经济日报》发表《水真能变成油吗?》的文章||,称此是继传统四大发明以来的中国第五大发明||。
后来水变油技术被认为是骗局和伪科学||,2019年王洪成因为利用水变油技术和其他一些犯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
2019年浙江金义集团董事长陈金义带来了“水变油”的新版本||,他对媒体扬言||,金义集团总工程师王先伦开发的一种名叫“金伦油”新型高能燃料||,真正实现了“水变油”||。
后证实为乳化燃油||。
金义集团投资一亿元研发乳化燃油||,有媒体称:陈金义进一步是“油神”||,退一步是骗子||。
2006年2月20日||,东北人王承东号称研发“合成环保植物液体燃料油”||,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事到如今||,水变油是化学课的考题之一||,旨在考察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的理解||。
素材八能力培优【培优训练题】1.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B.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C.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D.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a个CO分子和b个O2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碳原子个数和氧原子个数之比是()A.a/(a+2b)B.a/2(a+b)C.a/b D.a/2b3.(南充中考题)3.0 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 g CO2和1.8 g水||。
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情景创新题】4.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将金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煅烧后立即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结果发现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由于波义耳在该实验中称量方法上的原因||,导致他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机会||。
(1)试解释金属灰比原金属质量增加的原因||。
由于波义耳称量方法上的原因||,他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机会||,请你改进他的称量方法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2)某同学按下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结果观察到反应后A图天平平衡||,B图天平不平衡||,由此得出这个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
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3)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参考答案1.A 【解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该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2.A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所以反应前碳原子个数和氧原子个数之比等于反应后碳原子个数和氧原子个数之比||。
a个CO分子中含有a个碳原子和a个氧原子||,b个O2分子中含有2b个氧原子||,所以碳原子个数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a/(a+2b)||。
3.C 【解析】该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由×100%=1.2 g||,同理氢元素的质量为0.2 g||,1.2 g+0.2 g=1.4 g<3.0 g||,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C选项正确;设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x︰y||,所以12x︰y=1.2 g︰0.2 g||,x︰y=1︰2||,选项D错误||。
4.(1)生成的金属灰是该金属的金属氧化物||,所以金属灰的质量比原金属的质量增加了分别称量反应前后密闭容器的质量(2)不正确该反应是在敞口容器中进行的||,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使反应后天平不平衡(3)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解析】煅烧某金属时||,该金属与密闭容器中的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的固体是金属氧化物||,其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与氧气的质量之和||。
波义尔煅烧完毕后||,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这样会导致外界空气进入容器内||,使总质量偏大||,因此凡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称量反应前后质量时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任何化学反应都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只是该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且反应是在敞口的容器中进行的||,导致生成的气体散逸到空气中||,进而导致天平失去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