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高频考点整理版)(超详细)

合集下载

组织胚胎学复习完整版

组织胚胎学复习完整版

绪论

1.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2.超微结构:又称为亚显微结构。指在电子显微镜下能观测到的细胞内各种微细结构,如

各种细胞器。

3.电子密度:亦称电子射线密度。系指电子射线散射的物质密度。用透射型电镜观察材料

时,则电子射线散射能力强的物质越密的地方观察越暗,这些部分一般称之为高电子密度。

4.嗜碱性:组织和细胞中若含酸性物质,与碱性染料如苏木素等有较强的亲和力,结果呈

现深浅不等的蓝色,这种物质具有的染色特性称为嗜碱性。

5.嗜酸性:组织和细胞中若含碱性物质,与酸性染料如伊红等有较强的亲和力,结果呈现

深浅不等的红色,这种物质具有的染色特性称为嗜酸性。

6.嗜中性:对两性燃料均不亲和的为嗜中性。

7.异染性:有些组织或细胞的结构染色时会呈现出与染料完全不同的颜色,这种颜色上的

异常就称为异染性。

8.HE染色:即前述的碱性染料苏木素和酸性染料伊红染色的方法。

9.PAS染色:即过碘酸雪夫式反应,是一种组织或细胞化学染色法,常用于显示糖类成分

的存在。

10.嗜银性:银染中,有些组织结构不能直接使硝酸银还原,必须加入还原剂方能显色,称

嗜银性。

11.亲银性:银染中,有些组织结构可直接使硝酸银还原而显色,称亲银性。

12.什么叫组织?基本组织包括哪几大类?

答:组织是在胚胎发育时期形成的,由一些形态相似和功能相近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的结构。组织分类:由于细胞的特性不同,机体内的组织也相应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13.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测量单位分别是什么?光镜和电镜的分辨率分别是多少?

组织胚胎学-血液、淋巴与血

组织胚胎学-血液、淋巴与血

血小板(blood platelet) 来源:骨髓巨核细胞脱落的胞质小块 形态结构:双凸圆盘状,直径2~4 µm ; 受刺激后伸出突起;在血涂片上常聚 集成群;分中央颗粒区(含血小板颗粒) 和周边透明区 EM:透明区含有微管和微丝;颗粒区有特殊颗粒(α颗粒)、致密颗粒和少量溶酶体;有开放小管系和致密小管系
中性粒细胞:
01
嗜天青颗粒:20%,含酸性磷酸酶、 髓过氧化物酶等 特殊颗粒: 80%,为分泌颗粒, 含溶菌酶、吞噬素等
胞质:
02
功能: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
A
B
中性粒细胞(2叶核;油镜) 中性粒细胞电镜像 ( ↑特殊颗粒 △嗜天青颗粒)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ic granulocyte, basophil) 数量最少 直径:10-12 µm 核: 分叶、“S”形、不规则 胞质:含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嗜碱性颗粒 分泌物同肥大细胞 功能:参与过敏反应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淋巴细胞(lymphocyte) 小淋巴细胞:6-8 µm ,胞质少,强嗜碱性,核圆 有侧凹,染色质块状着色深 中淋巴细胞:9-12 µm ,胞质较多,含少量嗜天青 颗粒,核染色质略稀疏,着色略浅 大淋巴细胞:13~20 µm 存在于淋巴组织中 血液中以小淋巴细胞为主,有部分中淋巴; EM:胞质富含游离核糖体,可含溶酶体
血细胞占血液容积的45%,悬浮于血浆中 血细胞分类及其正常值 红细胞 男:[4.0~5.5]x 1012 / L 中性粒细胞 50%~70% 女:[3.5~5.0] x 1012 / L 嗜酸性粒细胞 0.5%~3% 白细胞 [4.0~10] x 10 9 / L 嗜碱性粒细胞 0%~1% 血小板 [100~300]x 10 9 / L 单核细胞 3%~8% 淋巴细胞 25%~30%

组织学及胚胎学重点难点考试要点

组织学及胚胎学重点难点考试要点

1血睾屏障:血睾屏障组成包括毛细血管皮及其基膜、疏松结缔组织、生精小管界膜、支持细胞间的严密连接,其中严密连接是血睾屏障的主要构造。

2睾丸间质细胞:合成和分泌雄激素。雄激素不同时期不同作用。胚胎发育时期:促进生殖管道以及生殖器的发育。青春期以后:促进精子的形成和外生殖器和睾丸的成熟,促进第二性征发育。成年期:维持性功能、第二性征。也可以分泌少量雌激素。

3上皮组织特点

细胞多,间质少、有极性、无血管〔营养来自结缔组织〕、神经末梢、分布广泛、功能多样。

4 被覆上皮:单层上皮、复层上皮。

5结缔组织均由胚胎时期的间充质细胞演化而来。

6结缔组织的特点:细胞数量少、间质多、无极性、血管丰富、神经兴旺。

7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细胞及其功能:

成纤维细胞〔当成纤维细胞静止时称为纤维细胞〕:这是疏结中最重要的细胞,嗜碱性。胞质有较多的粗面质网以及高尔基复合体〔分泌蛋白质的功能旺盛〕成纤维细胞的分泌物构成了疏松结缔组织的各种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和基质。

具有损伤修复功能〔如受伤时候增生形成肉芽组织〕。可做趋化运动。

巨噬细胞:特异性吞噬和非特异性吞噬。抗原提呈作用。分泌功能,分泌干扰素、白细

胞介素等!嗜酸性。

浆细胞:来源于B淋巴细胞。

肥大细胞:细胞充满嗜碱性且溶于水的颗粒如: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肥大细胞受到刺激时,以胞吐方式大量释放颗粒物质,还可合成白三烯,参与机体的过敏反响。

脂肪细胞

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白细胞

9软骨组织的特点:无血管神经淋巴管、营养来自周围组织、形成同源细胞群通过糖酵解获得能量、除了关节软骨外,其他软骨都附有软骨膜〔软骨膜层是成软骨细胞〕、软骨来自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细胞。

组织学与胚胎学提纲(人卫版第8版)

组织学与胚胎学提纲(人卫版第8版)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组织学

一、绪论

1.石蜡切片术

(1)用蛋白质凝固剂(甲醇)固定新鲜的组织块(1.0cm3左右);

(2)用乙醇脱去固定好的组织块中的水分,再用二甲苯置换出乙醇;然后将组织块包埋在石蜡中;

(3)用切片机切为5~10 μm的薄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进行染色;细胞核与核糖体内物质(嗜碱性)被染成蓝紫色,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嗜酸性)被染成红色。

2.超薄切片术

(1)用蛋白质凝固剂(戊二醛)和脂肪凝固剂(锇酸)两次固定组织块(不超过1mm3);(2)脱水后用树脂包埋;

(3)用超薄切片机切为50—80nm薄片,再经醋酸铀和柠檬酸铅染色。

3.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学科。

4.组织是由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构成,人体组织可归为四大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二、上皮组织

1.上皮组织,简称上皮,由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极少量的细胞外基质构成。根据功能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

2.上皮细胞具有极性。朝向身体表面或有腔器官腔面的为游离面;游离面相对的朝向深部结缔组织的为基底面;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面为侧面。

3.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呈不规则形或多边形,细胞边缘呈锯齿状或波浪状

内皮:心、血管、淋巴管其他:肺泡、肾小囊

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

4.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呈六棱柱状,核长圆形。肠道单层柱状上皮中,还散在分布杯状细胞。分布:胃、肠、胆囊、子宫等

5.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形似多层,实为单层,由柱状细胞(最多)、杯状细胞、锥形细胞、梭形细胞组成,柱状细胞表面有大量纤毛。分布:呼吸道

(完整版)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

(完整版)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

(完整版)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

1.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正常机体细微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

2.HE染⾊:苏⽊精染液为碱性,伊红为酸性染料。

3.上⽪组织(epithelial tissue)的基本特点:

①由密集排列的上⽪细胞和极少量的细胞外基质组成

②上⽪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在单层上⽪细胞表现最为典型

③上⽪内⼤都⽆⾎管,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4.⼏种被覆上⽪的结构及功能特点:

5.微绒⽑及纤⽑的结构及功能(光镜及电镜)

6.结缔组织的特点

①结缔组织由细胞和⼤量细胞外基质构成

②细胞散在分布于细胞外基质内,⽆极性

③细胞外基质包括纤维、基质、组织液

④包括疏松、致密、脂肪组织、⽹状组织

7. 间充质:结缔组织由胚胎时期的间充质演化⽽来。间充质由间充质细胞和⽆定形基质构成,不含纤维。间充质细胞分化程度低,增殖分化能⼒强。

8. 疏松结缔组织中⼏种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①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中最主要的细胞,多突起,核仁明显,呈弱嗜碱性。

电镜下,含丰富的粗⾯内质⽹和⾼尔基复合体,属蛋⽩质分泌细胞。

②巨噬细胞:是⼀种免疫细胞,核较⼩,着⾊深,多呈嗜酸性。

电镜下,细胞表⾯有许多皱褶、微绒⽑。细胞膜内侧有许多微丝微管。

功能:吞噬作⽤,抗原提呈作⽤,分泌功能。

③浆细胞:核圆,偏于⼀侧,胞质呈嗜碱性,核旁有⼀浅染区。

电镜下,很有⼤量平⾏排列的粗⾯内质⽹,核旁有⾼尔基复合体。

功能:浆细胞合成与分泌免疫球蛋⽩,即抗体。

④肥⼤细胞:细胞⼤,核⼩⽽圆,胞质内充满粗⼤的嗜碱性分泌颗粒,可被醛复红染为紫⾊。

组织学与胚胎学高频考点总结(名词解释简答填空单选)

组织学与胚胎学高频考点总结(名词解释简答填空单选)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总结

名词解释:

1.HE染色:苏木素和伊红染色法。

2.异染性:改变染料自身颜色的现象称为异染性。

3.内皮:分布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内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4.间皮:分布于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等处的单层扁平上皮。

5.微绒毛:一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

6.纤毛: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能摆动的突起,较微绒毛粗且长。

7.基膜:位于上皮细胞的基底面与其下方结缔组织之间的薄膜。

8.半桥粒:位于某些上皮细胞的基底面与基膜之间,在上皮细胞一侧具有桥粒一半的结构。

9.质膜内褶: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折回细胞质形成许多内褶。

10.基质:一种无色透明的无定形胶体,即可由溶胶到凝胶态互相转变。

11.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1/2 I带+A带+1/2 I带)。

12.横桥:M线两侧的肌球蛋白分子对称排列,杆部均朝向粗肌丝的中段,头部则朝向粗肌丝的两端并露出表面。

13.横小管:也称为T小管,是由肌膜向计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垂直于肌膜表面。

14.终池:在横小管两侧,肌浆网汇合为环行扁囊。

15.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共同构成三联体。

16.闰盘:心肌纤维之间的连接称为闰盘。

17.尼氏体:光镜下,尼氏体呈嗜碱性斑块或细颗粒状。电镜下,为密集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表明细胞体具有旺盛的合成蛋白质功能。

18.轴丘:细胞体发出轴突的起始部有一圆锥状浅染区。

19.突触: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特话的细胞连接,是传递神经信息的功能结构。

20.轴索:神经元的长突起构成神经纤维的中轴。

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点

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点

第二章上皮组织

1 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细胞成分排列密集,细胞外基质少。

有极性。

有神经末梢,无血管,淋巴管的分布。

相邻细胞间常形成特化的连结结构

2根据功能分,上皮组织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被覆上皮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腺上皮具有分泌功能。

3被覆上皮覆盖于身体表面,衬贴在体腔和有腔器官内表面,根据其构成细胞的层数和细胞在垂直切面上的形态进行分类和命名。4被覆上皮的类型和主要分布

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内皮:心,血管,淋巴管

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

其他:肺泡,肾小囊

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等

单层柱状上皮:胃,肠,子宫,胆囊等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管道等

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未角化的:口腔,食管和阴道

角化的:皮肤表皮

复层柱状上皮:眼睑结膜,男性尿道等

变移上皮: 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

5纤毛与微绒毛的异同

共同点:均为细胞膜与细胞质形成的突起

不同点:微绒毛纤毛

大小细小粗大

结构微丝微管

功能扩大表面积运动

分布小肠(纹状缘)呼吸管道

肾小管(刷状缘)

5单层扁平上皮:又称单层鳞状上皮,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其功能主要是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减少器官间摩擦,有利于血液,淋巴流动以及物质通过。

6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近似立方形的细胞组成。

7单层柱状上皮:由一层棱柱状细胞组成。

8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主要分布在呼吸管道,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其中柱状细胞最多,表面有大量纤毛。

9复层扁平上皮:表层细胞是扁平鳞片状,又称复层鳞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具有耐摩擦和阻止异物侵入的作用,受损伤后具有很强的再生修复能力。

(完整word版)组织与胚胎学重点整理

(完整word版)组织与胚胎学重点整理

组胚

第一章绪论

1·(MJ)组织是由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构成的。人体的组织可归纳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基本类型。

2·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简称HE染色法。苏木精染料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和细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称为嗜碱性;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的成分着粉红色,称嗜酸性。

第二章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特征:

1.排列紧密、形态规则,极少量的细胞外基质

2.有明显的极性,分游离面和基底面

3.有基膜

4.上皮内无血管

5.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感觉等功能

第一节被覆上皮类型和分布

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的内表面

间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腔面

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甲状腺滤泡

单层柱状上皮胃、肠、胆囊、子宫等腔面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道内表面

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未角化的:口腔、食管和阴道的内表面

角化:皮肤表面

复层柱状上皮眼睑结膜、男性尿道等

变移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的腔面

⒈单层扁平上皮: (MJ)内皮:分布在心、血管和淋巴管的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

(MJ)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腔面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

⒉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呈立方形,核圆形,位于中央

分布:甲状腺、肾小管

⒊单层柱状上皮:杯状细胞,核呈三角形,染色深,近细胞基底部

分布:胃肠、胆囊、子宫

⒋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柱状细胞(最多)、梭形细胞、锥形细胞、杯状细胞构成

分布:呼吸道粘膜

⒌复层扁平上皮:基底细胞只有一层,呈矮柱状

分布:角化的:皮肤表面(无核)

⒍变移上皮:分布:膀胱、排尿管道

4软骨与骨组织学习要点-组织学与胚胎学

4软骨与骨组织学习要点-组织学与胚胎学

4软骨与骨组织学习要点-组织学与胚胎学

软骨(cartilage)与骨(Bone)

软骨(cartilage)

一、组成:

软骨细胞(chondrocyte)

软骨基质:纤维和基质

(一)软骨细胞(chondrocyte) L.M★:

1.形态、大小、分布:

软骨周边:小,扁圆或梭形,常单个分布。

软骨中央:大,圆或椭圆形。

同源细胞群: 位置:软骨中央。

形态特点: 2-8个细胞聚集在一起。

来源: 是由同一个软骨细胞分裂而成。

2.位置: 软骨陷窝内。

软骨陷窝★:软骨C在软骨基质中所占居的空间。

3.胞核:小而圆。

4.胞质:弱嗜碱性。

E.M : RER、Goigi com.丰富。

功能:合成、分泌软骨基质。

(二)软骨基质:由细胞分泌。

1.基质:

软骨囊: 软骨陷窝周围硫酸软骨素较多嗜碱性强的基质。

2.纤维:纤维埋于基质中,其种类及多少因软骨类型不同而异。

二、分类

根据纤维不同,分3种:

1.透明软骨:胶原原纤维。

分布:肋、关节、呼吸道等。

2.纤维软骨:胶原纤维。

分布:椎间盘、关节盘、耻骨联合等。

3.弹性软骨:弹性纤维。

分布:耳廓、咽喉、会厌等。

软骨膜(perichondrium):软骨表面的致密结缔组织。

外层:纤维多。

内层:细胞多,含骨祖细胞。

三、软骨的生长:

1.软骨膜下生长:

软骨膜内层的骨祖C→成软骨C→软骨C(合成F、基质)→→软骨组织增厚。

2.软骨内生长:

软骨组织内的软骨C分裂增殖,合成F、基质,软骨组织从内向外扩大。

骨(bone)

本章重点:

骨组织的构成(骨基质,骨祖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

骨单位的结构和功能意义。

组织学与胚胎学 复习提纲

组织学与胚胎学 复习提纲

上皮组织:

问答:

1.试述上皮组织的特点和分类。P10

2.试述被覆上皮的分类和各类上皮的结构特点和分布。P10-P13

名词解释: 内皮P10,间皮P10,微绒毛P15,纤毛P16,紧密连接P16,中间连接P16,缝隙连接P17,质膜内褶P19,基膜P17

结缔组织

问答:

1.疏松结缔组织中的有哪几种纤维成分,其形态和功能如何?P27

2.疏松结缔组织中有哪几种细胞?

名词解释: 成纤维细胞P22,浆细胞P25,巨噬细胞P13,肥大细胞P26

血液

问答:

1.试述各种血细胞的光镜形态结构及功能。P33-P38

2.血细胞正常值,白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正常值表4-1

名词解释: 网织红细胞P35,造血干细胞P40

肌组织

问答:

1.试述骨骼肌纤维的光镜和电镜结构。P57-P59

2.比拟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的差异。P57&P61

名词解释: 横小管P59 肌浆网P59 肌节P57纵小管P59终池P60 三联体P60 闰盘P61

神经组织

问答:

1.描述神经元光镜及电镜下的结构。P65-P66

2.试述化学性突触的超微结构。P69

3.试述神经胶质细胞的种类及各类神经胶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P71-P72

4.试述运动终板的结构功能。P77

名词解释: 尼氏体P65 突触P68 神经纤维P72 郎飞结P72 触觉小体P75 环层小体P75有髓神经纤维P72

循环系统

问答:

1.试比拟大动脉和中动脉的结构特点。(主要是中膜的区别)P104-P105

2.试述毛细血管的分类和各类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及功能特点。P107

3.试述心脏壁的层次结构。P102

组织学与胚胎学(期末重点)

组织学与胚胎学(期末重点)

P97心内膜:心内膜由内皮和内皮下层组成。内皮下层可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为细密的结缔组织,外层称心内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含小血管和神经。在心室的心内膜下层中分布有心脏传导系统的分支。

P24肥大细胞:1、来源于骨髓2、光镜下:细胞较大,圆或卵圆,核小而圆,染色深,居中,胞质充满嗜碱性颗粒,可被醛复红染为紫色。3、颗粒内含有肝素、组胺、嗜碱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4 肥大细胞常沿小血管、淋巴管分布,在身体与外界接触的部位,如皮肤,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结缔组织内较多。5、当肥大细胞受到刺激时,大量释放颗粒物质(脱颗粒),同时,细胞内还合称白三烯。这些物质可引起荨麻疹、哮喘、休克等病状,统称过敏反应。(白三烯+组胺=微静脉、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组织水肿、、肝素有抗凝血作用。)

P109真皮:1.乳头层-薄层疏松CT,含触觉小体,血管乳头和神经乳头。向表皮突出真皮乳头(连接、营养作用)2.网织层—不规则致密CT ,纤维粗大,成网,血管,淋巴管、神经、毛囊、皮脂腺和汗腺丰富,环层小体

被覆上皮:被覆上皮覆盖于身体表面,衬贴在体腔和有腔器官内表面,根据其构成细胞的层数和细胞(或表层细胞)在垂直切面上的形状进行分类和命名。

被覆上皮的特点:1、细胞紧密排列,细胞间质少,被覆体表或体内管腔囊的内面2、细胞有极性,分游离面和基底面3、无血管4、相邻细胞间有特殊结构5、神经末梢多

骨细胞突起:骨细胞突起在骨小管内,相邻骨细胞突起以缝隙连接相连。

P121边缘区:在白髓与红髓的交界的狭窄区域,称边缘区,内含T细胞、B细胞及较多局势细胞。中央动脉的侧支末端在此区膨大形成边缘窦,是血液内抗原及淋巴细胞进入白髓的通道。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打印)(1)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打印)(1)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

、名词解释

1. basophilia (嗜碱性):苏木精染液呈碱性,可使多数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及细胞质内的核 糖体等染成蓝

紫色,称嗜碱性。

2. acidophilia (嗜酸性) : 伊红是酸性染料,可使多数细胞的细胞质染成粉红色,称嗜酸 性。

3. metachromasia (异染性):肥大细胞中的颗粒经甲苯胺蓝等蓝色染料染色后呈紫红色, 种现象为异染

性。

4. endothelium :(内皮 ) :衬于心脏、血管、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 内皮游离面光滑,

有利于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

5.mesothelium (间皮) : 衬于胸膜、腹膜及心包膜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 间皮细胞游离面光滑,

便于内脏器官活动。

6. microvillus (微绒毛): 上皮细胞游离面细胞膜和细胞质共同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

7. cilium (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可节律性定向摆动。 8. chemotaxis (趋化性): 巨噬细胞的这种向趋化因子定向移动的特性。

9.Reticulocyte ( 网织红细胞 ) :刚从骨髓进入血液的新生红细胞有的尚残留部 分核糖体,用煌焦油

蓝染色呈蓝色细网状,称网织红细胞,在成人约占红细胞 总数的 0.5%-1.5% 。

10.isogenous group ( 同源细胞群 ) : 在软骨组织深部 , 软骨细胞逐渐长大成熟, 变为椭圆形,多

成群分布,每群 2-8 个细胞 , 这些细胞由一个软骨细胞分裂增 殖而来,称同源细胞群。

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考试重点内容

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考试重点内容

一.绪论

组织分为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

人体组织的四大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组织. HE染色即苏木精-伊红染色.

二.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的基本特征:1。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外基质

2。明显极性

3。有游离面和基底面

4.大多无血管,有丰富神经末梢

(选择、名解)上皮类型主要分布

单扁内皮:心、血管、淋巴管

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

单立肾小管、甲状腺

单柱胃、肠、胆囊、子宫

假复呼吸管道

复扁未角化:口腔、食管、阴道

角化:皮肤表皮

复柱眼睑结膜、男性尿道

变移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于呼吸管道,含有柱状细胞(最多)、锥

形细胞、梭形细胞、杯状细胞。

复层扁平上皮:基底层-矮柱状,增殖分化

中间层—多边形细胞

浅层—梭形或扁平细胞

外分泌腺有导管,内分泌腺无导管.

微绒毛和纤毛的区别: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

起;纤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

的突起,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能力.

上皮细胞侧面四种连接名称:紧密连接,缝隙连接,中间连接、桥粒. 基膜分基板和网板,基板靠近上皮,网板与结缔组织相连。

三.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的基本特征:1。细胞少,种类多,无极性

2。细胞外基质由纤维和基质组成

3.起连接、支持、保护、储存营养和物质运

输的作用

4。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

结缔组织的分类:致密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网状组织、脂肪

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组成:1。细胞—成纤维细胞、浆细胞、白细胞、肥

大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

间充质细胞.

2.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3。基质—蛋白多糖、纤维黏连蛋白、组织液。纤维细胞是静止状态的成纤维细胞。

组织与胚胎学(中医学专业)

组织与胚胎学(中医学专业)

内有 嗜酸 性颗 粒 缓解 过敏, 杀灭 寄生 虫
内有 噬碱 性颗 粒 制造 了过 敏反 应
血小板,是骨髓内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 胞质小块,内有嗜天青颗粒,作用是参 与生理性凝血~
红细胞
生成网状组织和造血细胞
衰老后由肝血窦与脾血窦 处理
细胞
无细胞核和细胞器
膜由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 组成
新生红细胞内残留核糖体, 也称为网织红细胞 内有血红蛋白
横小管: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管状结构。 肌浆网:调节肌纤维内的钙离子浓度。 三联体:由横小管及两侧的终池组成。横小管将兴奋从 肌膜传至肌浆网膜,使膜上钙通道开放,大量钙离子涌 入肌浆,引起肌纤维收缩。 有闰盘:是心肌细胞的连接结构。有中间连接和桥粒, 使心肌纤维间连结牢固;缝隙连接,能传导电信号,保 证心肌收缩、舒张同步。
2.长骨的结构 (1)松质骨:位于长骨末端、扁骨、不规则骨内部。 骨小梁:由平行排列的骨板和骨细胞组成 (2)密质骨:主要位于长骨骨干。 结构:环骨板 + 骨单位 + 间骨板
哈弗氏系统:①称骨单位,主要分布于长骨的骨密质中②位于内、外环骨板之 间,是骨密质主要的支持性结构③是由中央管和数十层骨单位骨板所构成的圆 筒状结构。
三,上皮细胞侧面 1、紧密连接,作用是既防止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间隙,又防止组织液 流失2、中间链接,作用在于维持细胞形状以及传递细胞收缩力3、桥 粒,作用在于牢固连接相邻细胞4、缝隙连接,作用在于进行细胞之间 的物质交换,和电冲动的传导~

(完整)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名词解释

(完整)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名词解释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名词解释

1.Tissue :即组织,是由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构成的。人体组织可归纳为上皮组

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型。

2.HE染色法:为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的简称,是最长用的组织学染色方法。苏

木精为碱性染料,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3.嗜酸性:易于被伊红等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嗜酸性。

4.嗜碱性:易于被苏木精等碱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嗜碱性。

5.Microvillus:即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电镜下,微

绒毛的表面是细胞膜,内为细胞质,胞质中有许多纵行的微丝。微绒毛可扩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

6.Cilium:即纤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电镜下,纤毛的便

面是细胞膜,内为细胞质,胞质中有纵行的微管。纤毛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能力。

7.质膜内褶(plasma membrane infolding):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折向胞

质形成的许多内褶;内含大量长杆状的线粒体。质膜内褶扩大了细胞基底部的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转运。

8.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位于细胞的侧面顶端,交错形成网络,带状环绕细

胞;可阻挡物质穿过细胞间隙模,具有屏障作用。

9.Basement membrane:即基膜,是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共同形成

的薄膜。电镜下基膜可分为基板和网板两部分。具有支持、连接、固着和物质交换的作用。

10.Gap junction:即缝隙连接,相邻细胞膜上有分布规律的柱状颗粒,称连接体,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 (1)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 (1)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第一章、绪论

1

、组织学:是研究机体组织、细胞、细胞器和分子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

胚胎学:是研究个体生长发育及其分化机制的科学。

组织是由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群和细胞间质组成。

2.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3、HE染色:即碱性染料苏木素和酸性染料伊红染色的方法。组织学中所谓普通染色或常规染色法即为HE染色(特殊的染色方法: 组织化学法: 通过生物化学的方法在原位产生不溶解的有颜色的反应产物,来显示微细结构的位置。)

4.PAS 反应: 用来显示多糖的分布。先用过碘酸将多糖氧化,在多糖表面形成戊二醛结构,然后用无色亚硫酸品红( Schiff试剂) 还原戊二醛形成紫红色沉淀。

第二章、上皮组织

1.上皮(组织)是由许多密集排列、形态规则的上皮细胞及少量的细胞间质所组成。

【特点:①呈明显的极性②无血管分布③神经末梢丰富】

2、上皮组织种类: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被覆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变移上皮细胞、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

3、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小概念填空)

游离面侧面基底面

细胞衣微绒毛纤毛静纤毛紧密连接

中间连接

桥粒

缝隙连接

基膜

半桥粒

质膜内褶

(上皮组织功能:保护、吸收、排泄、分泌和感觉)

单层上皮:所有基底面附于基膜上,游离面伸到上皮的表面。

复层上皮:由多层细胞组成,最深层细胞附于基膜上,表层细胞位于上皮浅部。

内皮:衬附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有利于血液和淋巴流动)

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便于内脏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绪论

1.H-E 染色的基本原理:

. 苏木精染液为碱性,与嗜碱性物质,主要反应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与

嗜酸性物质主要反应着粉红色。

2.组织:是由形态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的群体结构,是构成

细胞的基本成分。

第二章:上皮组织

1.上皮的特点、分类

特点:①由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极少量的细胞外基质组成的;②具有明显的极

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的功能。

2.各类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

分布功能

单层扁平上皮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内皮薄而光滑有利于血液、淋

巴液流动;使器官表面光滑而间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表

面其他:肺泡和肾小囊壁层湿润,有利于内脏器官的活动;

气体交换和保护等。

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甲状腺滤泡上皮等吸收和分泌。

单层柱状上皮胃肠、胆囊和子宫等保护吸收和分泌

假复层纤毛柱呼吸管道等腔面。

状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口腔,食管,阴道(未角化)皮角化的:保护,分泌,防止水肤(角化)分丢失。保护。

复层柱状上皮眼睑结膜,男性尿道等腔面。保护

变异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等腔保护,有利于器官扩张或收缩。

面。

3. 内皮:分布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名解)

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名解)

4.上皮的特殊结构

微绒毛:是上皮细胞的胞膜和胞质共同向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名解)

(名解)

纤毛:是上皮细胞的胞膜和胞质共同向游离面伸出的较大突起。

5.细胞连接可分为: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填空)

第三章:结缔组织

1.分类: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

血液、淋巴、软骨组织和骨组织

3.疏松结缔组织细胞的功能

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白细胞。

三种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银染法)(选择)

第五章:血液

1、血细胞各组分正常值:

红细胞:男:(4.0-5.5)*10 、12/L 女:(3.5-5.0 )10、12/L

网织红细胞0.5%-1.5%

血红蛋白:男120-150g/L, 女110-140g/L

白细胞:(4.0-10 )*10、9/L

中性粒细胞:50%-70%

嗜酸性粒细胞:0.5%-3%

嗜碱性粒细胞:0-1.0%

单核细胞:3-8%

淋巴细胞:20-30%

血小板:(100-300 )*10、9/L

2 红细胞无核,利于细胞内外气体交换。

3、单核细胞是体积最大的白细胞。

4、明带又称I 带,暗带又称 A 带。暗带(A)中央有一条浅色的H 带,H 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M 线。明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Z 线。(单选)

5、相邻两条Z 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肌节依次排列构成胶原纤维,它

是胶原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名解)

6、粗肌丝:位于肌节中间,中央借M 线固定,两端游离,贯穿 A 带全长。细肌丝位于肌节两侧,一段固定在Z 线上,另一端游离平行插于粗肌丝之间,止于H 带外缘。I 带内只有细肌丝,H 带内只有粗肌丝。

7、骨骼肌纤维的收缩原理(问答)

:

目前认为骨骼肌收缩的机制是肌丝滑动原理,其主要过程为

①运动神经末梢将神经冲动传递给肌膜;②肌膜的兴奋经横小管迅速传递给肌质网,肌质网膜上的钙通道开放,大量Ca2+涌人肌质;③Ca2+ 与肌钙蛋白TnC 亚单

;④肌动蛋白上与肌球蛋白

位结合,引发构象改变,进而使原肌球蛋白位置变化

;⑤肌球蛋白ATP 酶被激活,分解ATP并释头部的结合位点暴露,二者迅速结合

,将细肌丝向M 线牵引;⑥细肌丝在粗肌丝之放能量,肌球蛋白的头和杆发生屈动

间向M 线滑动,明带变窄,肌节缩短,肌纤维收缩:⑦收缩完毕,肌质内Ca2+ 被泵回肌质网内,肌钙蛋白等恢复原状,肌纤维松弛。

8、闰盘:心肌纤维呈短圆柱状,有分支,互连成网,连接处染色较深。(名解)

9、尼氏体由大量平行排列的糙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光镜下呈强嗜碱性

斑块或细粒状结构。(名解)

第七章:神经组织

3.突触的概念、分类

概念: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特化的细胞连接,是传递信息的重要结构。(名解)

分类:化学突触和电突触

4.化学突触的光电镜结构

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构成。

突触前成分即光镜下的突触扣结。包括突触前膨大和突触前膜。突触前膨大含有许多突触小泡。

突触间隙为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狭窄间隙。

突触后成分是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另一胞体的胞膜或树突膜,也称突触后膜,有特异性的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的受体和离子通道。

/问答)电突触:即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缝隙连接,传导快并可双向传导。(名解

5.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和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①星形胶质细胞:彼此之间存在缝隙连接,传递信息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具

有营养支持及调节神经元的代谢和离子环境等作用;可分为原浆性和纤维性;

②少突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的细胞;

③小胶质细胞:当中枢神经细胞损伤时,可转变为巨噬细胞出现在损伤区内,吞噬细胞碎片及变性的髓鞘;

④室管膜细胞:脉络丛中的室管膜细胞可产生脑脊液;对脑和脊髓起支持,保护作用。

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