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存天理灭人欲讲解学习
存天理灭人欲名词解释
存天理灭人欲名词解释
存天理灭人欲,是一种道德观念或准则,强调个体应当抑制人类的欲望和私利追求,追求与天道相符合的品德和行为。
这一概念源自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体现了儒家关注和强调道德修养与人格塑造的核心思想。
“存天理”强调人应当存放于天理之中,即人的言行举止应当符合大道与人伦。
天理即宇宙万物运行发展的正常规律,是宇宙客观存在的固定规律。
个体应当遵循天理去发展自身,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这种道德观念要求人们在为个人需求和利益得到满足的同时,应当兼顾他人的利益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个体应当在行为中注重社会道德,保持坦荡的胸怀,追求远离狭隘私利的高尚品质。
“灭人欲”强调对于个体的欲望进行控制和有所节制。
人作为有欲望的生物,往往会有各种好恶、利益和欲望的冲突。
人想要在欲望中得到满足和快乐,但是如果各种欲望不进行控制和调节,就可能导致人陷入无止境的欲望追求中,影响其理智和道德。
因此,个体应当逐渐意识到欲望的无止境性,学会有所节制,通过自我修养和道德培养来约束自己的欲望,使之不违背正义和社会公共利益。
总体来说,“存天理灭人欲”是一种关于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的准则,强调了人的自我控制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它提倡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也应该兼顾他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希望个体能够追求高尚品质和道德标准,以推动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发展。
同时,它也提醒个体需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追求无止境的个人物质享受,以培养出高贵的品格和修养。
存天理灭人欲哲学观点
存天理灭人欲哲学观点
"存天理,灭人欲" 是一个古老的哲学观点,它在中国传统文化
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个观点主要强调个人应当遵循天道和道德规范,抑制个人的私欲,以达到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境界。
从多个
角度来看,这个观点可以从道德、宗教、社会和个人成长等方面进
行分析。
从道德的角度来看,这个观点强调了个人应当遵循道德规范,
追求道德完善。
在儒家思想中,这个观点与“仁者爱人”、“诚心
诚意”等道德理念相呼应,强调了个人修养和道德自律的重要性。
在佛家思想中,这个观点与“无我”、“舍己为人”等观念相契合,强调了超越个人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从宗教的角度来看,这个观点在佛教、道教等宗教中都有所体现。
在佛教中,修行者要超脱生死轮回,就需要超越人世间的欲望,追求涅槃的境界。
在道教中,强调了顺应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
也需要抑制人世间的欲望。
这些都与“存天理,灭人欲”观点相契合。
从社会和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这个观点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社会层面,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抑制自己的私欲,遵循道德规范,社会将更加和谐稳定。
在个人成长层面,抑制个人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成长,有助于个人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总的来说,"存天理,灭人欲"这一哲学观点,强调了个人应当遵循天道和道德规范,抑制个人的私欲,以达到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境界。
它在道德、宗教、社会和个人成长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存天理、灭人欲”
我对“存天理、灭人欲”之浅见自古以来,有这样一群僧人,他们遵守戒律,不吃肉,不喝酒,整日诵经念佛,而与其他和尚不同的是,他们往往几十年坐着不动,甚至有的鞭打折磨自己的身体,痛苦不堪却依然故我。
有这样一群习武者,经过多年磨炼,武艺已十分高强,但他们却更为努力地练习,坚持不辍。
有这样一群读书人,他们有的已经学富五车,甚至功成名就,却依然日夜苦读,不论寒暑。
他们并不是精神错乱、平白无故给自己找麻烦的白痴,如此苦心苦行,只是为了寻找一样东西。
传说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神奇的东西,它无影无形,却又无处不在,轻若无物,却又重如泰山,如果能够获知这一样东西,就能够了解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奥秘,看透所有伪装,通晓所有知识,天下万物皆可归于掌握!这样东西的名字叫做“道”。
所谓道,是天下所有规律的总和,是最根本的法则,只要能够了解道,就可以明了世间所有的一切。
和尚们梦寐以求追寻的“悟”,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事实上,它是一种极为玄妙的快感,远远胜过世间所有的欢悦和一切精神的快感,到此境界者,视万物如无物,无忧无虑,无喜无悲,愉悦之情常驻于心。
佛法谓之“开悟”。
这实在是一个太大的诱惑,所以几千年来,它一直吸引着无数人前仆后继地追寻。
对于不同种类的追寻者而言,道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对于和尚们来说,道的名字叫做“悟”,对于宋明理学家而言,它的名字叫“理”。
(摘自《明朝那些事儿》)中国历代先贤一直都有两大人生理想,一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二是长生不老作神仙。
第一个理想很少有人能实现,但尚有人能做到。
第二个谁也不知道有没有人做到过,只是传说黄帝成仙了,老子成仙了,庄子成仙了,孔子成仙了,连许仙也成仙了,长生不老看似虚无缥缈,却让历代先贤绞尽脑汁,孜孜以求。
宋明理学家也提出了一个方法,一是掌握“理“,二是灭掉“欲”。
从古至今到现在的养生书籍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基本上所有的书中都提到了要节制欲望,内心平静。
在国学大师南怀瑾的《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寿命特别长,身体也特别健康,于是有人就请教他,怎么才能像他一样健康长寿,他说:“我平生不近女色”。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理论的重新认识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理论的重新认识理和欲,讲的是伦理道德和物质欲望的关系。
朱熹总结先秦以降诸家“理”、“欲”之争的得失,融会贯通儒家的“理”、“欲”观,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天理”不是天的道理,而是指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所规定的共同遵守的道德伦理。
“人欲”也不等同于人的欲望,而是指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和愿望。
自宋明以降直至清末,随着“程朱理学”上升为官方哲学,这一观念也被制度化、法制化,上升为道德纲领,成为封建统治阶级麻痹人民的思想武器。
“五四”运动打倒了“孔家店”,新中国成立推翻了旧道德,“程朱理学”从圣殿的宝座走向被批判与否定,“存天理灭人欲”被作为封建礼教的典型代表,朱熹被作为罪魁祸首,长期受到批判。
今天,我们反思传统文化,有必要对此作一番剖析,厘清理论的实质、作者的本意和统治阶级利用之间的关系,以正本清源,为时所用。
一、从人文礼教的角度重新认识“天理人欲”学说朱熹“存天理灭人欲”说是不是封建礼教?从理论上予以辨析是有必要的。
为此,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礼教?什么是封建礼教?除了封建礼教,是否还有其他礼教?中国是礼义之邦,自古以来,就建立了礼教的思想体系。
先秦时期流传下来《周礼》、《仪礼》、《记》就是最古老的礼学典籍。
《礼记·曲礼》说,为了使人“自别于禽兽”,圣人起,“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
这就是说,圣人制定礼来教人,目的是使人自觉地区别于禽兽,走向文明。
这应当是对礼教最早的解释。
《礼记·经解》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疏通知远,《书》教也。
广博易良,《乐》教也。
洁静精微,《易》教也。
恭俭庄敬,《礼》教也。
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这说的就是古代的“六经”之教。
其中,“恭俭庄敬”就是礼教的结果,是指严肃认真、节俭收敛、庄重恭敬,包含了思想认识和行为态度。
可见,礼教是关于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封建礼教,顾名思义,是指反映封建社会特有的社会现实和思想观念的礼教。
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重新理解
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重新理解长期以来,大众对“存天理、灭人欲”这一命题的理解存在普遍的误读,因此对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持续的批评和抵制。
文章通过分析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时代背景,发现这一命题实际上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由于其时代局限性,“存天理、灭人欲”带有浓重的保守和封建色彩;另一方面,朱熹提出这一命题的目的是在当时社会濒临失序的情况下重建社会秩序,具有超越其时代性的意义。
标签:理学;朱熹;天理;人欲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对儒家的基本命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重构,留下了庞大而系统的著作。
在朱熹众多的著作和命题中,“存天理、灭人欲” 最为人熟知,同时也为朱熹招致了最广泛的批评。
特别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存天理、灭人欲”被解释为一种泯灭人性的政治主张,进而被当作旧文化的代表而饱受抨击。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在特定历史情境下提出的命题,如果脱离其时代背景抽象地解释这一命题,必然无法呈现朱熹的本意,更无法客观地评价“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因此,也有学者认为“存天理、灭人欲”是被误解最深的儒家名句,其中蕴含的积极因素被严重忽视了。
事实上,“存天理、灭人欲”代表了朱熹对他所处的时代的深刻思考,在充分批判了其封建思想之后,这一命题具有超越其时代的现实意义。
一、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命题时代背景自秦代以后,我国古代社会一直面临重建礼乐生活的问题。
西周统治以礼乐为核心,以礼导民、治教合一,在统治制度上与思想教化上形成了以礼乐为导向的统一。
此后,经过春秋战国,制度层面与思想文化层面的礼乐已然全面崩坏。
秦汉时期为完善统治,废除分封、推行郡县制。
新的郡县制建立后,相应的思想教化未深入民间,导致治教分离。
官府以簿书、狱讼、兵食为治,礼乐沦为形式化的虚名,失去化民成俗的实质功能,由此导致了种种社会问题。
唐末五代,本就脆弱的社会意识形态也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为了彰显政权合法性及文化合理性,重建礼乐成为宋代最为紧迫的现实需要。
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看法
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看法(实用版)目录一、程朱理学的背景和定义二、存天理灭人欲的含义三、存天理灭人欲的实践和影响四、如何看待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正文一、程朱理学的背景和定义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起源于北宋时期,由程颢、程颐兄弟创立,后由朱熹发扬光大。
程朱理学主张以“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认为天地万物皆由理而生,人类的行为也应符合这个理。
在宋明理学中,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并列为两大主要流派。
二、存天理灭人欲的含义存天理灭人欲是程朱理学的核心观点之一。
这里的“天理”指的是宇宙间的规律和道德准则,而“人欲”则是指人的私欲和欲望。
程朱理学认为,人应该遵循宇宙间的规律和道德准则,克制自己的私欲和欲望,以达到道德的完善和人生的最高境界。
三、存天理灭人欲的实践和影响存天理灭人欲的实践在程朱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一观点强调人应该克制自己的欲望,追求道德的完善,这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宋代的社会风气逐渐变得严谨、自律,人们的道德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然而,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这一观点过于强调道德准则,忽视了人的正常需求和欲望,导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过于拘谨,甚至丧失了自我。
四、如何看待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总的来说,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在程朱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强调人应该遵循道德准则,克制自己的私欲和欲望,这对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社会风气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然而,这一观点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过于强调道德准则,忽视了人的正常需求和欲望,导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过于拘谨,甚至丧失了自我。
对“存天理 灭人欲”的理解
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
一想起朱熹老头所说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话,就觉得存天理灭人欲”也是有违人性,且透透一股浓浓的封建余孽的气息。
随着年龄的增长,再次读到这句话后,突然间多了一些感悟和理解。
事实上,“存天理灭人欲”最先出现在《礼记·乐记》,其中说道“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
这里“存天理灭人欲”是指泯灭天理而为所欲为。
后来二程所说的“人心私欲,故危殆。
道心天理,故精微。
灭私欲则天理明”。
这里的天理应指自然规律,而人欲则指内心不那么阳光的东西。
至于朱熹所说的“存天理灭人欲”则是希望当时的天子要去掉骄奢淫逸的世俗欲望,即人欲,依照天道,即客观规律来治理国家。
(来自百度)在此之前,我和很多人一样,一直以为天理是封建伦理纲常,人欲等同于人们的生活欲望和物质利益。
现在看来,还是书读得少了,只是一味着跟风批判,却不知道自己在批判什么,需要学习什么。
朱熹解释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人正常的欲望和要求即是天理,只要超出正常需要的违反社会规范的欲望才称为人欲。
然而朱熹同时代的人没有理解他,后人也没有正确地理解他。
说到“存天理灭人欲”不得不提到王阳明先生。
他曾经说过,”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之外事,心之外理乎?“王先生的人欲则是指内心任何不善的动机或只为自己考虑,人欲是万恶的源头,强调了内心高度的自律。
明白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真正含义,感觉真是误会了朱熹他老人家了。
要知道朱熹出身儒学世家,为官”敦礼义、厚风俗、劾吏奸,恤民隐“。
他不求在仕途上的进步,主要进行教育和著述。
后在”党禁“中受到迫害,被斥为”伪学魁首“。
71岁逝世。
另外所谓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也并不是仅仅针对女子的节操。
此话最早出自程颐,是针对当时社会风气混乱、道德贞操价值观念被摒弃淡忘有感而发的,但是当时在宋朝并未产生多大影响,整个社会阶层对女子都是宽容的,女子再嫁非常普遍。
“存天理,灭人欲”非是消灭自由,而是消灭伪自由,捍卫真自由
“存天理,灭人欲”非是消灭自由,而是消灭伪自由,捍卫真自由有朋友提出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
我的看法如下。
首先,“天理”、“人欲”其实都是人的意欲、意愿,都是欲望,但是,“天理”是合理的,而“人欲”是不合理的。
“存天理,灭人欲”,不是要消灭欲望,而是要让欲望合理化。
灭掉不合理的欲望,保留合理的欲望。
满足欲望就是自由,“天理”、“人欲”都属于欲望,都属于自由的范畴。
其区别在于,“天理”是真自由,而“人欲”是假自由,有害于真自由。
“存天理,灭人欲”就是消灭假自由,捍卫真自由。
这里的关键在于,要弄清楚,为什么“天理”其实也是欲望,以及为什么“人欲”是反“天理”的,是不合理的欲望。
如果对中国传统的儒家经典缺乏足够的了解,现代人就会望文生义,将“天理”理解成一个外在的约束和规定,这样“天理”就成了人的外在制约,成为欲望的限制者,成为自由的限制者。
事实上在儒家传统中,是不存在一个象法律一样的外在天理的。
“天理”并非存在于人心之外,而是存在于人心之内。
这就是“宋明理学”所说的“心即理”、“性即理”。
将“理”直接等同于“心”、“性”。
王阳明则进一步强调:“心外无理”。
“天理”存在于人心之内是什么意思?孟子在这方面分析的最为经典。
他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得之”的“之”就是指的“理”、“天理”。
也就是说,“理”是人心思考的结果。
同时,孟子还提出了一个“心之四端”的说法,即“心”有四个端口,从这四个端口,分别长出、发出“仁、义、礼、智”。
也就是说,“仁、义、礼、智”都是从人心中发端出来的,长出来的。
“仁、义、礼、智”其实就是“理”的外在表现,就是“理”。
同时,为了进一步说明“理”是发端于人心的,而非存在于人心之外,又提出了“义内”的说法。
“义”就是“理”,“义内”,就是“理内”,即“理”存在于人心之内,由人心之内所发出。
这意味着,中国的儒家传统是把“天理”、“理”看成是人心的基本属性,也是人心的基本内在的基本需求。
存天理灭人欲的意思
探讨存天理灭人欲的意义与现代价值
存天理灭人欲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概念,意为要消灭个人的私欲,回归天道,追求道德的完善。
这一理念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存天理灭人欲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了个人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诱惑和压力越来越多,很容易迷失自我,追求虚荣和浮华。
存天理灭人欲提醒人们要回归自己的内心,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我修养的提高,而不是被外部的诱惑所左右。
存天理灭人欲也强调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人们的社会责任感逐渐减弱,很多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忽视了对社会的贡献。
存天理灭人欲提醒人们要关注社会大局,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存天理灭人欲也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环境污染和破坏越来越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存天理灭人欲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遵循天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综上所述,存天理灭人欲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它提醒人们要回归自我、关注社会和保护环境,追求个人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加强自我修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遵守环保法规等方式来践行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念。
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看法
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看法
存天理灭人欲是一种古老的思想方式,旨在强调个人应该弘扬善良和义气,遵循天道人情,以天地为大,以人为贵,实现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
这种思想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并一直在中国社会中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扬光大。
从道德层面上看,存天理灭人欲可以被视为一种高尚的道德标准。
它要求个人在行为上应该遵循道德准则,秉持正义和公道,助人为乐,尊重他人的意愿和权益。
这种思想也鼓励个人摒弃个人私欲,不从狭隘的个人角度出发,而是根据全局和大局出发,以达到更为持久和广泛的利益。
但是,存天理灭人欲也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
例如,它过于注重道德教化,人们往往会被迫去遵循特定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而没有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因此,它也可能会影响个人的创造力,导致缺少富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思考和行动。
此外,一些人对于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可能会被误解或滥用。
例如,一些人可能会利用它来掩盖他们的个人利益,或者妄图主张一种过于绝对和独断的道德标准来迫使别人相信和遵循他们的意愿。
因此,我们需要在实践中认真思考和应用这种思想,以确保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关系相适应。
总之,存天灭人欲要求人们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并帮助自己和他人实现更为幸福、安全和有意义的生活。
它的值得我们去探究和应用,以最大化其价值和作用。
如何理解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朱熹的这一句名言恐怕是被当前一些人士批得最厉害的了。
但是你若要问那些狠批这句话的人,朱熹说的天理是指什么?人欲是指什么?恐怕他一时也很难说出清楚……一、“存天理,灭人欲”的几处出处出处一:“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涂判矣。
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疢,循之则其心私且邪。
”(《朱子文集·延和奏札二》)ﻫ出处二:“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
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殉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己随之。
”(《四书集注·孟子》) ﻫﻫ出处三:“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
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
”“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
”(《朱子语类》卷十三)二、“天理”指的是什么?ﻫ“天”指的是什么?“理”指的是什么?“天理”指的是什么?朱熹认为:“天有春夏秋冬,地有金木水火,人有仁义礼智,皆以四者相为用也。
”[1]“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
”[2] “大而天地万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极阴阳之理也。
”[2]“至于一草一木昆虫之微,亦各各有理。
”[3]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者也,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4] “天下万物当然之则便是理。
”[5] “世间之物,无不有理,皆须格过。
”[3] “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
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
惟随时变异,乃常道也。
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
非知道者孰能识之?”[6]“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1]“理只是这一个。
道理则同,其分不同。
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
”[2] “理,只是一个理。
理举著,全无欠阙。
且如言著仁,则都在仁上;言著诚,则都在诚上;言著忠恕,则都在忠恕上;言著忠信,则都在忠信上。
王阳明经典语录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经典语录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学说以心学为主要内容。
心学强调要存天理,灭人欲,通过修身养性,找寻内心的真实和道德的正确。
下面是王阳明的一些经典语录,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智慧和哲学思考。
1. 存天理: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天理,它是人性的本源,是内心的真理。
要实现自我的最高境界,就是要与这种天理保持一致,把它存储在心中。
只有通过存天理,我们才能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
2. 灭人欲:人欲是指人们的私心、私欲、功利心等世俗欲望。
王阳明认为,人欲是导致人们迷失自我的主要原因,只有通过灭除人欲,才能使自己摆脱束缚,追求更高尚的精神和道德境界。
3. 心即理:王阳明提出了“心即理”的观点,他认为人的心与理是一致的,人只要了解并触及自己内心的真理,就能直接获得理的智慧。
即使没有通过书本学习,只要心灵纯洁,就能直接获得道德的指导和正确的判断。
4. 行胜于言:王阳明强调行动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人们应该依据内心的理念去行动,而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只有将心中的真理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 心知肚明:这是王阳明对于良知的理解,他认为人的内心是清楚明白的,对于道德和善恶应当有自己的判断。
只要心灵纯净,就能清楚自己的内心指引,明白应该怎样做才能符合道义。
6. 善与恶只在一念之间:这是王阳明对于人性善恶的看法,他认为人们在做决定时只需一念之间。
善与恶不在外在的环境或者他人,而在于每个人自己的内心。
只要能够正确认识并把握内心的天理,就能做到善良和积极主动。
王阳明的经典语录充满了对于人性和道德的深刻思考,他试图通过心学的理念,引导每个人去追求自我的真实和价值。
他强调了内心的天理和道德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人们要警惕世俗的欲望对于内心的侵蚀。
只有通过存天理灭人欲,人们才能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境界的升华。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然可以借鉴王阳明的思想。
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纷繁的利益诱惑时,我们可以通过反思内心的真实需求,与内心的天理保持一致,坚守道德底线。
浅析“存天理,灭人欲”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浅析“存天理,灭人欲”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在当代学者张立文教授的说法中,「存天理、灭人欲」是宋明理学中的工夫之路,人们可以通过这六个字所代表的理念来完善自我。
但是,「存天理、灭人欲」一方面作为宋明理学家所推崇的进行自我修养的方法得到一众人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受到后世极大的诟病,认为这是「以理杀人」的、压抑人性的一套主张。
本文试图通过探索「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的本义和演变过程,分析后世对其误解和批判的主要论点,并说明其合理性和局限性之所在。
一.「存天理,灭人欲」的出处与演变根据史料记载,此话最早的相关说法出自西汉时期戴圣所辑录的《礼记》第19篇的〈乐记〉当中:「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
」这句话是想表明世间之所以会有一些作奸犯科的事情发生,是因为有些人置「天理」于不顾,不加限制地满足了自己的「人欲」。
由此分析得知,「天理」本身是好的,正确的;「人欲」本身好坏则不置可否,但是「穷人欲」则一定是错的。
到了宋代,程颐程颢两兄弟解释说:「人心私欲,故危殆。
道心天理,故精微。
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这里明确表明要灭掉的是「私欲」,则天理可以昭彰;而所谓私欲就是指个人的一些不正当的欲望。
这句话本身看起来也并没有什么错。
朱熹是理学的一个集大成者,他的很多观点都是从二程这里演变而来的。
他对于这个命题有一段更为形象化的解释。
「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有人曾问过朱熹说,在饮食这个命题上,天理是什么?人欲又是什么?朱熹回答说想要吃饭(这个想法)就是天理,而要求食物好吃就是人欲。
换言之,人的生理本能的表现就是「天理」,而在此基础上加之过分的要求就是人欲了。
如果只是读到这里,朱熹的这番言论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合理的成分可以接受并给予满足,但是对于不合理的部分则要摒弃。
但是,朱熹还进一步解释说:「视听言动,人所同也。
你如何看待“存天理灭人欲”?
你如何看待“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思想中的一种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强调个人应该抑制自己的私欲和个人利益,以符合天理和道德原则。
对于"存天理灭人欲",我的看法如下:
1.遵循道德准则:"存天理灭人欲"有助于个人树立正确的道
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通过抑制自己的私欲和欲望,个人能
够追求道德和良知所认可的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和
秩序。
2.平衡个人与社会:"存天理灭人欲"旨在强调个人利益与社
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平衡。
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考
虑社会的发展和共同利益,避免个人欲望导致社会不稳定
和不公平。
3.价值观多样性考量:尽管儒家思想中强调了"存天理灭人
欲"的理念,但在现实生活中,个体的需求和欲望与道德
原则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不同的社会、文化和个人背
景下,人们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和应用可能会有所不
同。
4.个人发展和幸福的考量:在追求道德准则和社会整体利益
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个人的发展和幸福。
过于强调"灭人
欲"可能会导致个人的抑制和焦虑,影响到个人的自我实
现和幸福感。
综上所述,"存天理灭人欲"代表了一种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强
调个人应该抑制自己的私欲,以符合天理和道德原则。
然而,在个体和社会利益、多样性价值观、个人发展和幸福之间需要进行适当的平衡和考量。
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看法
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看法程朱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流派,由程颢和朱熹所创立。
其核心观念是“存天理,灭人欲”,旨在通过追求道德修养来实现个人身心的和谐与社会的和平。
程朱理学的“存天理”主张追求天道的道义力量。
它认为,天地万物皆有自己独特的本性和秩序,这种本性和秩序被称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原则。
个体要达到完美的状态,就必须按照天理运行,并尽量遵循其规律。
这种追求天理的过程,是人们实现真我、涵养道德、发展性情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与宇宙和谐共处的基础。
然而,程朱理学同时强调“灭人欲”,意在抑制个体的私心和欲望。
它认为,人的欲望是扰乱人心和社会秩序的主要因素。
个体应当通过反省内心,控制自身欲望的冲动,追求道德的公正和正确。
只有通过修养个人品德,摒弃私利、义利,才能达到内心的净化和升华。
程朱理学强调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与关系,认为一个人要达到真正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与他人进行交往和契合。
这种契合是基于道德和人伦的准则,建立在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种关系之上。
只有通过正确的道德行为和合理的伦理关系,个体与社会才能实现和谐共生。
尽管程朱理学强调了道德追求和个体修养,然而,它对人的本性与欲望的抑制却引发了一些争议。
有人认为,人的欲望不应该被完全否定,适当的欲望可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因此,在实践中,程朱理学的观点并不是完全可行和适用于所有人。
总之,程朱理学倡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修养理念,其追求天理、抑制私欲的倡导,在很大程度上造福了社会和个体的发展。
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人的欲望是多样而复杂的,不能简单地将其完全否定。
我们需要在尊重个体需求和社会规则的基础上,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如何理解存天理灭人欲
如何理解存天理灭人欲介绍存天理灭人欲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道家思想,意为追求道德的高峰,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根本目的,是一种卓越的生活哲学。
身处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想法多样化,但是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仍然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通过分析这一思想,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存天理灭人欲的含义,并在现代生活中发掘其价值。
存天理“天有正道,岁有时序,农有耕种,工有技艺”,这是《道德经》中所说的。
存天理,即追求天道的正义和道德。
天理高远,是我们永远难以守护和追求的境界,但我们可以从这种追求中,体会到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意义。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这种正义和道德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例如,珍惜自然资源,尊重他人的权利,对身边的人和事关注和理解等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为这个世界做出积极的贡献。
灭人欲人的欲望会带来很多问题,包括贪、嗔、痴等。
灭人欲,就是要摆脱这些欲望的束缚,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和净化。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灭人欲。
例如,通过节制自己的食欲,防止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体,关心他人的情感和感受等等。
只要我们意识到欲望的影响,敢于面对和改变,我们就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完善自己的品德。
如何运用存天理灭人欲现代社会充满了变化和挑战,不断面对的机会和难题要求我们具备各种各样的技能和经验。
但是,我们也需要理解、尊重和发掘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它是我们永不褪色和不断进步的生命之光。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这种思想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例如,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和人权,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等等。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活出精彩的人生。
存天理灭人欲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道家思想,但它的含义和意义却一直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人生。
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这一思想,从中汲取人生精华,投身于事业和实践之中。
存天理灭人欲是一种衡量自己品德和人格的标准,是实现理想人生和升华精神的源动力。
论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论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儒学自春秋战国产生,到汉朝之后,一直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的正统思想。
由于儒学里面包含着稳定社会的因素,所以儒学一直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一、背景分析当儒学发展到了宋朝的时候,在社会上却遭遇了危机,上至上层阶级,下到普通的民众,很多人都认为儒学是一门很不实用的学问,在走近社会大众方面毫无建树。
出于对这种危机的反思,迫使许多的儒学家重新审视儒学,对儒学进行深刻的反思。
其中以北宋的程颐、程颢两兄弟为主,他们将儒学加以巨大的改造,使它变得更加的通俗化,以此来适应普通社会大众的需要。
而集各家思想于一身的朱熹,是中国最后一位被尊为“子”的大家。
在提出理学思想之后,由于其在儒学方面的巨大建树,朱熹的思想成为了元、明、清的官方哲学。
让我们简单地回溯一下历史:自汉武帝刘彻听从了董仲舒的建议,集中精力,举国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学术主张。
此后,在中国此后的两千多年里,一个东西叫仁,一个东西叫礼,中国社会渐渐变得失去了活力,被束缚在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里面。
这两者几乎都是中国社会正统思想的代表,两者将中国的天地宇宙概括得不卑不亢和方方正正。
其实纵观儒家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就会发现,自从孔孟之后,儒学虽然越来越受到官方的推崇,但是却再也没有涌现出像孔子、孟子这样的大思想家。
那些学儒的人,顶多是在儒学的学术框架里面进行着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并没有做出其他的一些很大的变动。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社会不允许改革,这一套来自官方的规定,使得有抱负的读书人由始至终都没有跳出儒学的范畴,往其他的方面拓展思考。
直到宋朝程朱理学的出现,才真正将孔孟之道摆在了寻常百姓面前。
如果深究起来的话,是因为自隋唐开始,中国古代进入了经济迅猛发展得时代,商品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到了宋朝的时候,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基础会决定上层建筑,由此,社会风气一点一滴地,慢慢受到了影响。
因此,从宋朝开始,儒家才开始真真正正进入寻常的百姓家。
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 一。后世人断章取义评判宋明理学时,多言“存天 理,灭人欲”禁锢了人的自由。但是此处的“人欲” 是指超出人的基本需求欲望,如私欲、淫欲、贪欲 等,这些欲望是要革除的!其实,理学认为人的基 本需求欲望即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人欲”即是“天 理”——此处人欲即天理。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人 的欲望要有一个度,而不能过度。
现实生活中的人,不可能这样纯粹完美。荀子 甚至说“人性恶”,扬雄说“善恶混”,韩愈则 将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程朱理学认同孟子的 “人性善”,但又认为孟子只说对了一半,无法 解释善恶为什么集于人之一身,于是引入“气” 的概念。这个“气”,不是空气,而是构成人的 具体质料。人性虽同,气禀各异。朱熹打比方说: “如水无有不清,倾放白碗中是一般色,及放黑 碗中又是一般色,放青碗中又是一般色。”今天 看来,人都是碳水化合物,有何不同?但程朱理 学却以为找到了“人性恶”的根源:来自血肉之 躯的人欲。
谢谢大家的聆听
人生而有欲,如饮食男女之欲,名利之欲,出人头地之欲等等。 欲而不得则争,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铤而走险,无所不用其极。 结果,人被欲望折苦,折磨自己,也折磨别人。古代有各种宗教提 供解脱之道,如佛教提倡禁欲,出家,不结婚,不吃肉,不饮酒。 又如道教提倡清心寡欲,出世,修仙炼道,长生久视,神游八荒等 等。但大多数中国人既不可能出家,也不可能出世,程朱理学就试 图在儒家传统中寻找自我超越之道,终于找到了这个“天理”,就 是人性。如儒家经典《中庸》所说:“天命之谓性。”天赋予的人 性,就是人之所以为人之理。程颐说:“性即理。”人性就是“天 理”。不仅人,宇宙万物,都各有其生成之理。例如,太阳有太阳 之理,舟车有舟车之理。这个“理”,既非神授,也非人为,而是 自然存在,而且至高无上,故谓之“天理”。
存天理灭人欲什么意思
存天理灭人欲什么意思这个是宋代著名儒者程颢、程颐提出的道德修养目标。
保存心中的天理,消灭人的欲望。
天理和人欲的对立,首先见于儒经《礼记》,但是把天理赋予特别重要的意义,并且把这样的对立作为道德修养中的基本对立,则是由宋代二程,即程颢、程颐首先提出来的。
二程认为,气聚合为人,天理就形成了人的本性。
由于气质之性阻碍了天理的正常发挥,以致出现了恶,这就是人欲。
与人欲相对,天理是纯粹的善。
他们认为,人的行为,不是遵照天理,就是随顺了人欲,没有第三种情况。
天理与人欲是绝对对立的,放纵人欲,就必然掩盖天理;要保存天理,就必须去掉人欲。
他们要求,一个儒者,应该彻底地去掉人欲,使心中全是天理,达到圣人的水平。
这就是所谓存天理、灭人欲。
从道德修养上说,天理即是至善,是人必须努力追求并用以自律的普遍道德原则,人欲则是个体为保持生命存在和延续而产生的物质生活欲求。
二者之间关系,自先秦《乐记》以来,往往处于矛盾的状态。
二程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根本的标志,就在于人保有天理。
这种作为人的根本标志的天理,也就是纲常人伦,人的先天善性,人的本然之心,就是天理的表现。
本性、本心为善的人之所以会走向恶,就在于其先天之善被后天的物欲所污染,人的本心错聩不明,天理也就被蒙蔽而不得彰显,只有通过去除物欲,泯灭己私的工夫,才能复明人的先天善性。
但是,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应该有个界限和标准。
南宋朱熹继承了二程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同时对天理人欲的内涵作出了规定。
朱熹认为,天理和人欲是相互伴随但性质不同的存在。
人们喜欢游玩,喜欢音乐,喜欢财富,喜欢美女等等,虽然也是欲望,但那是天理固有的内容,也是人情所无法避免的。
遵循规则,使天下人都能享有这些,那就是天理;把这些据为己有,以满足一己之私欲。
吃饭的目的是保持生命和健康,为了这个目的,也可以是人欲。
如果要求美味、佳肴,超出了保持生命和健康的目的,那就是人欲。
而天理、人欲的界限,归根到底,乃是当时的制度是否允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朱熹的这一句名言恐怕是被当前一些人士批得最厉害的了。
但是你若要问那些狠批这句话的人,朱熹说的天理是指什么?人欲是指什么?恐怕他一时也很难说出清楚……一、“存天理,灭人欲”的几处出处出处一:“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涂判矣。
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疢,循之则其心私且邪。
”(《朱子文集·延和奏札二》)出处二:“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
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殉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己随之。
”(《四书集注·孟子》)出处三:“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
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
”“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
”(《朱子语类》卷十三)二、“天理”指的是什么?“天”指的是什么?“理”指的是什么?“天理”指的是什么?朱熹认为:“天有春夏秋冬,地有金木水火,人有仁义礼智,皆以四者相为用也。
” [1] “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
” [2] “大而天地万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极阴阳之理也。
” [2] “至于一草一木昆虫之微,亦各各有理。
”[3]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者也,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 [4] “天下万物当然之则便是理。
” [5] “世间之物,无不有理,皆须格过。
” [3] “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
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
惟随时变异,乃常道也。
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
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6]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 [1] “理只是这一个。
道理则同,其分不同。
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
” [2] “理,只是一个理。
理举著,全无欠阙。
且如言著仁,则都在仁上;言著诚,则都在诚上;言著忠恕,则都在忠恕上;言著忠信,则都在忠信上。
只为只是这个道理,自然血脉贯通。
” [2]……“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
天理是自然之理,是万物之常理,是事物本来的规律,是社会之秩序,是人的道理、情理。
“天地之心,天地之理。
理是道理……心固是主宰底意,然所谓主宰者,即是理也,不是心外别有个理,理外别有个心……窃谓天地无心,仁便是天地之心。
” [1] “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
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 [6]可见朱熹希望留存的是人的仁爱之心。
人者,仁也。
仁慈恻隐,自利利他,故名为“人”。
人者,尽也。
尽儒教伦常之道以敦伦,尽佛教心性之道以证心,故名为“人”。
[7]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仁爱之心。
这就是朱熹希望留存的“天理”。
“理是人物同得于天者。
” [8]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
认得为己,何所不至?” [6] “存天理”就是追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三、“灭人欲”指的是什么?“大而天地万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极阴阳之理也。
” [2] “天理本多,人欲便也是天理里面做出来。
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
” [9]既然“天理”包含“人欲”,那么灭人欲不就是灭天理吗?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那么朱熹要灭的人欲指的是什么呢?朱熹“存天理”是希望留存的是人的仁爱之心。
那么他“灭人欲”要消灭的是什么呢?宋人袁采说的明白:“饮食,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求之,则为饕为馋;男女,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狎之,则为奸为淫;财物,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得之,则为盗为贼。
人惟纵欲,则争端起而狱讼兴……” [10]饮食是人的自然欲望,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不合道理地去追求它,就是贪吃;男女之事是人的本能欲求,是不可缺少的,如果采用不合理的手段去满足需要,那就是奸淫;财物,谁都想获得,是不可缺少的,靠非法手段取得财物,就成了盗贼。
人如果只求放纵自己的欲望,那就会引起事端触犯法律……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11]朱熹也中说:“鱼与熊掌皆美味,而熊掌尤美也。
” [12]鱼,我所欲是合道理的人欲,熊掌,我所欲也是合道理的人欲,舍鱼而取熊掌者还是合道理的人欲,这些都属于天理。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 [9] “所欲不必沉溺,只有所向便是欲。
” [13]合理的饮食欲望是天理,过分的要求美味就是朱熹要灭的“人欲”。
黄帝言曰:“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
” [14]“天理人欲,几微之间。
” [9] “凡一事便有两端:是底即天理之公,非底乃人欲之私。
须事事与剖判极处,即克治扩充功夫随事著见。
” [9] “人只有个天理人欲,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无中立不进退之理。
凡人不进便退也。
” [9] “天理人欲常相对。
” [9] “天理”与“人欲”是相对的,正常的合理的“人欲”就是“天理”,过分的多于的甚至是罪恶的“人欲”就是朱熹要灭的“人欲”。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人性,人性就是仁爱之心,但人也是动物,所以人也有动物性,就是说人有时候也有兽性。
这兽性就是邪恶之心。
这也是朱熹要灭的“人欲”。
朱熹并不是什么欲都要灭……“灭人欲”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克己省身,“心者,万事之原也。
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
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
人有常言曰:心印若此印,刊刻得端正,看印在何处莫不端正;若刊刻得欹邪,看印在何处无不欹邪。
故治心之学,不可不谨也。
” [15] “凡徇人欲,自是危险。
庄子所谓其热集火,其寒凝冰,是也。
” [15] “学者须常收敛,不可恁地放荡。
” [16] “人而无克伐怨欲,惟仁者能之。
” [13] “不为物欲所昏,则浑然天理矣。
” [9] “有天理自然之安,无人欲陷溺之危。
” [9]义理与客气常相胜,只看消长分数多少,为君子小人之别。
义理所得渐多,则自然知得客气消散得渐少。
消尽者是大贤。
” [13] “人能克己,则心广体胖。
仰不愧,俯不怍,其乐可知。
” [13]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人能控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
“灭人欲”不是要扼杀人性,灭性欲、食欲、爱欲……更没有一点要消灭人的进取心与上进心的意思。
朱熹的学说思想就是劝勉士人有进取心与上进心,劝士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就是要“齐家、治国、平天下”。
没有进取心与上进心怎么可能治国、平天下?这人欲是指人的私欲、杂念、恶念,人类本性中带有天生的不好的地方,如贪婪、自私、虚伪、淫荡……这些都是要随时提醒自己应该消灭的。
朱熹希望学者士人有自律自制力,时常格物省身,克制自己过分的私欲,成为一个不是只顾自己而是为更多人着想杰出的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17]这就是灭人欲的结果,人欲的天性是富贵容易淫,贫贱容易移,威武容易屈。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18]这也是灭人欲的结果,人欲都是“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忧而忧。
”四、“存天理,灭人欲”指的是什么?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 [11]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
” [19]朱熹认为:“人生气禀,理有善恶。
” [6]朱熹说的“存天理”存的是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是人性中善的部分。
朱熹说的“灭人欲”要灭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的恶,是人性中恶的部分。
“存天理,灭人欲”属于心性修炼。
“天理”是公,是大善,是人的仁爱之心。
“人欲”是私,是小恶,是人的自私之情。
“存天理”就是存善,追寻天理,循道而行。
“灭人欲”就是去恶,克己省身,修身养性。
简单的说,“存天理”就是向善,“灭人欲”就是去恶。
通俗的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防范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追寻维护社会、道德、政风和民风的和谐与美好。
“存天理,灭人欲”是对谁说的?出处一是对皇上说的,出处二、出处三都是对学者士人说的。
“存天理,灭人欲”不是对平民大众说的,不属于平民、世俗文化。
朱熹说的“存天理,灭人欲”是针对上层统治阶级及立志成为杰出的知经识理的男人提出的,这些人都有条件有可能沉迷于自己的欲,而忘了天理……儒家理学就是一门教导人做人的哲学,“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希望学者能格物穷理,正心修身,可成为一个内外兼修,才德具备杰出的人。
“存天理,灭人欲”就是修身养性,是劝导人做杰出的人高尚的人了不起的人伟大的人。
“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
欲有情,情有节。
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
” [16] “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 [16] “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思想宋明理学做人哲学的经典总结,也是符合诸子百家学说放之四海不变的真理。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与儒家孔子说的“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0]孟子说的“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心,充实之谓美,充实而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 [21]及荀子说的“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 [22]还有法家的管子说的“行天道,出公理,则远者自亲;废天道,行私为,则子母相怨。
” [23]及墨家的墨子说的“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
” [24]等等内涵是一致的……道家的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25]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
” [26]墨子说“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
” [27]朱熹对皇帝说“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希望皇帝对百姓仁爱,不以百姓为刍狗。
“存天理、灭人欲”是中华文明思想精髓的经典总结……注[1]:《朱子语类》卷一注[2]:《朱子语类》卷六注[3]:《朱子语类》卷十五注[4]:《朱文公文集》答黄道夫注[5]:《朱子语类》卷一一七注[6]:《近思录》卷一注[7]:《印光大师文选》第二章注[8]:《朱子语类》卷四注[9]:《朱子语类》卷十三注[10]:《世范》卷中注[11]:《孟子》告子上注[12]:《孟子集注》注[13]:《近思录》卷五注[14]:《吕氏春秋》注[15]:《言行龟鉴》卷二德行门注[16]:《朱子语类》卷十二注[17]:《孟子》滕文公下注[18]:《岳阳楼记》注[19]:《荀子》性恶注[20]:《论语》颜渊注[21]:《孟子》尽心下注[22]:《荀子》修身篇注[23]:《管子》形势解注[24]:《墨子》天志上篇注[25]:《老子》第五章注[26]:《老子》第四十四章注[27]:《墨子》天志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