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36个知识点
小学奥数有哪些知识点
小学奥数有哪些知识点小学奥数知识点概览一、数论基础1. 质数与合数:理解质数的定义和性质,识别合数的因数分解。
2. 素因数分解:将一个合数分解为质数的乘积。
3.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计算两个或多个数的GCD和LCM。
4. 整数的奇偶性: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性质及其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5. 整数的四则运算:掌握整数加减乘除的规则和技巧。
6. 同余定理:理解同余的概念及其在解决数论问题中的应用。
二、分数与小数1. 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类。
2. 分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3. 分数的化简与比较:化简分数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4. 小数的基本概念: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5. 小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6.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换方法。
三、几何知识1. 平面图形的认识: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2. 常见平面图形的性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的性质和计算。
3. 面积和周长的计算:计算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4. 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等的性质。
5. 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剖面图、视图等理解三维空间。
四、代数基础1. 变量与常数:理解变量和常数的概念。
2. 简易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建立和解法。
3. 代数表达式的简化:合并同类项、分配律等代数运算。
4. 不等式的概念:理解不等式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5. 简单不等式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五、逻辑推理1. 合情推理:通过已知信息推断未知信息。
2. 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推理过程。
3. 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4. 逻辑应用题:解决需要逻辑推理的实际问题。
六、组合数学1. 排列与组合:理解排列和组合的概念及其区别。
2. 简单排列组合问题:解决基础的排列组合问题。
3. 二项式定理:理解二项式定理并能够进行简单应用。
4. 容斥原理:解决涉及集合容斥问题的方法。
七、数列与级数1. 等差数列: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和性质。
六年级奥数知识点大纲
六年级奥数知识点大纲一、整数和有理数1. 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的概念2. 实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3. 实数的比较和大小关系4. 整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5. 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6. 有理数的运算规律和运算法则二、分数与百分数1. 分数的概念与表示方法2. 分数的简化与约分3. 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4. 分数的比较与大小关系5. 百分数的概念和应用6. 百分数的转化与运算7. 分数与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三、图形与几何1.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2. 基本图形的性质和特征3. 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4. 四边形的分类和性质5. 正多边形的特征和性质6. 圆的性质和计算7. 直角、锐角和钝角的概念8. 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别和特征四、代数与方程1. 代数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3. 同类项的合并和多项式的展开4. 方程的解与方程的应用5. 数列的概念和特征6.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计算和应用五、函数与图像1. 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3.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4. 函数关系的建立和分析5. 函数的应用和实际问题解决六、概率与统计1. 实验和事件的概念和表示2. 事件的概率和实际意义3. 基本统计量的计算和分析4. 数据的图表表示和分析5. 问题解决中的概率和统计方法以上为六年级奥数的知识点大纲,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同学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基础概念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在奥数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学奥数所有知识点大汇总(最全)
1.和差倍问题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公式①(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小学奥数很简单,就这30个知识点和-较小数=较大数②(和+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和-较大数=较小数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关键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4.植树问题基本类型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封闭曲线上植树基本公式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棵距×段数=总长关键问题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5.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34个小学奥数核心知识点
34个小学奥数必掌握知识点1、和差倍问题: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公式①(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和-较小数=较大数②(和+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和-较大数=较小数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关键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2、年龄问题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4、植树问题:基本类型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封闭曲线上植树基本公式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棵数=段数-1棵距×段棵数=段数棵距×段数=总长=总长数=总长关键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问题5、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小学奥数很简单-就这30个知识点
小学奥数30个知识点1.和差倍问题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公式①(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和-较小数=较大数②(和+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和-较大数=较小数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关键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4.植树问题基本类型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封闭曲线上植树基本公式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棵距×段数=总长关键问题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5.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奥数知识点总结
奥数知识点总结一、整数与分数1.1 奇数与偶数•奇数是指不能被2整除的数,如1、3、5等。
•偶数是指能被2整除的数,如2、4、6等。
1.2 质数与合数•质数是指除了1和自身外没有其他因数的数,如2、3、5等。
•合数是指除了1和自身外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如4、6、8等。
1.3 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是指两个或多个数的公共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数,常用符号为gcd。
•最小公倍数是指两个或多个数的公共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数,常用符号为lcm。
二、代数与方程2.1 代数运算•加法是指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常用符号为+。
•减法是指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常用符号为-。
•乘法是指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常用符号为*。
•除法是指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常用符号为/。
2.2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如2x+3=7。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1.将方程中的常数项移到等式的右边。
2.将未知数的系数移到等式的左边。
3.化简方程,求得未知数的值。
2.3 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是指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如2x+3y=7。
•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步骤:1.选择一种方法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
2.解这个一次方程,得到一个未知数的值。
3.将得到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中,求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三、几何与概率3.1 直线与角•直线是指在平面上无限延伸的一条线段。
•角是指由两条线段共享一个端点所形成的图形。
3.2 三角形与四边形•三角形是指由三条线段所围成的图形。
•四边形是指由四条线段所围成的图形。
3.3 圆与圆周角•圆是指平面上一组离一个固定点相等距离的点的集合。
•圆周角是指以圆心为顶点的角。
3.4 概率与统计•概率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统计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四、数论与逻辑4.1 数列与递推•数列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
•递推是指根据数列中前一项或前几项推导出后一项的方法。
六年级奥数知识点大汇总
一、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完成含有复杂运算的整数计算,包括加减乘除。
2.正整数和负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多个整数相加(减)。
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分数和整数相加(减)。
2.分数相加(减)。
3.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4.分数的化简与约分。
三、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完成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整数与小数相加(减)。
3.小数与小数相加(减)。
四、百分数的运算1.将百分数转化为小数和分数。
2.将百分数转化为小数进行运算。
3.完成包含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4.将小数转化为百分数。
五、图形的认识和计算1.熟悉各种常见图形的名称和性质。
2.利用图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3.利用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进行计算。
4.利用图形的相似性进行计算。
六、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律1.数的倍数和约数。
2.数与数的关系。
3.运用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4.运用数的规律进行计算。
七、代数方程1.利用已知条件建立简单的代数方程。
2.运用代数方程解决问题。
3.运用等式交换法则解决问题。
八、图形的位置关系和运动1.图形的位置关系,包括平行、垂直、相交等。
2.利用图形的位置关系解决问题。
3.图形的旋转和对称运动。
九、时间和空间的问题1.计算机算时间的进退。
2.计算车速、工作效率等问题。
3.解决包括时间、速度、距离、容积等单位转化的问题。
4.运用公式解决时间和空间的问题。
十、排列组合和概率1.利用排列组合的原理解决问题。
2.运用概率解决问题。
3.了解数学中的一些常见概率概念。
十一、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1.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2.运用问题解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3.运用直觉猜想解决问题。
小学奥数须掌握的30个知识点
小学奥数须掌握的30个知识点(一)数字与运算1. 数字的认识与分类:正整数、负整数、零、分数、小数等。
2. 数位与数值:数位是数字的位置,数值是数字所代表的大小。
3. 数的比较与排序:掌握数字大小的比较和排序方法。
4. 加减法运算: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包括进位和借位。
5. 乘法与除法运算:理解乘法与除法的概念,能进行简单的乘除运算。
6. 数字运算的顺序: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二)几何与形状1. 图形的分类与特征: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分类及其特征。
2. 直线、线段与射线:了解直线、线段和射线的概念与特点。
3. 角与三角形:认识角的构成和三角形的分类。
4. 面积与周长:学习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三)计量与单位1. 长度与距离:认识不同单位的长度,并进行相互转换。
2. 重量与质量:了解不同单位的重量,并能进行相互转换。
3. 容量与体积:认识不同单位的容量和体积,并掌握转换方法。
4. 时间的认识与计算:学习秒、分、时的换算与计算方法。
(四)数据与统计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学会整理数据。
2. 数据的分析与统计:掌握柱状图和折线图的制作和数据统计方法。
(五)模式与推理1. 数字的规律性:发现数字中的规律与特点,进行推理和预测。
2. 形状的变化与规律:观察图形的变化规律,并进行模式推理。
(六)逻辑与推理1. 推理与判断:通过给定条件进行推理和做出判断。
2. 问题解决: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七)分数与小数1. 分数的认识与表示: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能进行简单的运算。
2. 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掌握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换。
3. 小数的加减运算:学会小数的加减运算,掌握进位和借位的方法。
(八)倍数与约数1. 倍数的概念与判断:理解倍数的概念,能进行倍数的判断。
2. 约数的概念与判断:了解约数的概念,能进行约数的判断。
(九)分析与解决问题1. 问题解决过程: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奥数36个知识点
郑州小升初奥数可以分为计算、计数、数论、几何、应用题、行程、组合七大板块,小编整理了必须掌握的三十六个知识点,内容从和差倍问题、年龄问题到循环小数,包含了小学奥数七个模块的知识。
第一部分(知识点1-6)1、和差倍问题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4、植树问题5、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6、盈亏问题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基本题型: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②当两次都有余数;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③当两次都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第二部分(知识点7-11)7、牛吃草问题基本思路: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根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可确定草的生长速度和总草量。
小生初奥数36个知识点及公式总汇
小生初奥数36个知识点及公式总汇(打印版)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小学奥数36个知识点及公式总汇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5.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6.盈亏问题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基本题型: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②当两次都有余数;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③当两次都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奥数重要知识点总结
奥数知识点总结
一、爬楼问题:爬楼梯遇到的层数问题,主要明白层数与几楼的区别,从一楼算起,层数比楼数要少1,用公式表示如下:层数= 楼数- 1
二、锯树问题:主要理解锯树中的次数与段数问题,比如锯1次会产生2段,用公式表达如下:次数= 段数- 1
三、栽树问题:
1、两端栽树:棵树= 段数+ 1
2、一端栽树:棵树= 段数
3、两端不栽:棵树= 段数- 1
4、封闭环境,头尾重合:棵树= 段数
四、敲钟问题:敲钟问题也是植树问题的应用,知道了间隔(段)数就可以解决敲钟时间问题。
间隔数= 敲钟数- 1
例如:一座大钟,1点敲1下,需要1秒,2点敲2下,2下之间间隔2秒,问10点敲10下,需要多长时间。
五、排队问题:排队问题也是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栽树的情况。
段数= 人数- 1
例题:二年级上体育课,10个男生排成一行,每2个男生相隔1米,请问这一行有多长?
六、倍数问题:倍数问题要找到1倍数是哪个,在根据1倍数画图,找到因果关系;
1、整倍数:直接列式
2、几倍多几:去多后在算
3、几倍少几:补少后在算。
小学常考的奥数题知识点整理
小学常考的奥数题知识点整理1.和差倍问题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公式①(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小学奥数很简单,就这30个知识点和-较小数=较大数②(和+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和-较大数=较小数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关键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4.植树问题基本类型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封闭曲线上植树基本公式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棵距×段数=总长关键问题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5.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小学奥数知识点大全
小学奥数知识点大全1.倍问题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公式:①(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和-较小数=较大数②(和+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和-较大数=较小数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关键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基本类型: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封闭曲线上植树。
基本公式: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棵距×段数=总长关键问题: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5.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小学奥数全部知识点梳理
小学奥数全部知识点梳理(30个)1.和差倍问题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公式①(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小学奥数很简单,就这30个知识点和-较小数=较大数②(和+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和-较大数=较小数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关键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4.植树问题基本类型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封闭曲线上植树基本公式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棵距×段数=总长关键问题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5.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小学奥数常用知识点汇总大全(建议收藏)
小学奥数常用知识点汇总大全(建议收藏)一、小学奥数常用知识点1.和差问题: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公式A(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和-较小数=较大数;B(和+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和-较大数=较小数;和X倍数+1)=小数;小数x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差X倍数-1)=小数;小数x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关键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A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B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C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4.植树问题基本类型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封闭曲线上植树;基本公式棵数=段数+1;棵距x段数=总长棵数=段数-1;棵距x段数=总长棵数=段数;棵距x段数二总长;关键问题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5.盈亏问题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基本题型:A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H两次每份数的差;B当两次都有余数;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H两次每份数的差;C当两次都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H两次每份数的差;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小学奥数知识点总汇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小学奥数知识清单(5.31小升初的妈妈疯狂转载)小学奥数可以分为计算、计数、数论、几何、应用题、行程、组合七大板块,其中必须掌握的36个知识点,内容从和差倍问题、年龄问题到循环小数,包含了小学奥数七个模块的知识。
以下是小学奥数知识清单:第一部分(知识点1-6)1、和差倍问题2、年龄问题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3、归一问题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4、植树问题5、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6、盈亏问题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基本题型: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②当两次都有余数;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③当两次都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小学奥数知识清单
小学奥数可以分为计算、计数、数论、几何、应用题、行程、组合七大板块,其中必须掌握的三十六个知识点,内容从和差倍问题、年龄问题到循环小数,包含了小学奥数七个模块的知识。
以下是小学奥数知识清单:第一部分:(知识点1—6)1、和差倍问题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3、归一问题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4、植树问题5、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6、盈亏问题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基本题型: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②当两次都有余数;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③当两次都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小升初奥数可以分为计算、计数、数论、几何、应用题、行程、组合七大板块,小编整理了必须掌握的三十六个知识点,内容从和差倍问题、年龄问题到循环小数,包含了小学奥数七个模块的知识。
第一部分(知识点1-6)1、和差倍问题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4、植树问题5、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6、盈亏问题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基本题型: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②当两次都有余数;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③当两次都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第二部分(知识点7-11)7、牛吃草问题基本思路: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根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可确定草的生长速度和总草量。
基本特点:原草量和新草生长速度是不变的;关键问题:确定两个不变的量。
基本公式:生长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短时间×短时间牛头数)÷(长时间-短时间);总草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长时间×生长量;8、周期循环与数表规律周期现象:事物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某些特征有规律循环出现。
周期:我们把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
关键问题:确定循环周期。
闰年:一年有366天;①年份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则年份必须能被400整除;平年:一年有365天。
①年份不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9、平均数基本公式:①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②平均数=基准数+每一个数与基准数差的和÷总份数基本算法:①求出总数量以及总份数,利用基本公式①进行计算.②基准数法:根据给出的数之间的关系,确定一个基准数;一般选与所有数比较接近的数或者中间数为基准数;以基准数为标准,求所有给出数与基准数的差;再求出所有差的和;再求出这些差的平均数;最后求这个差的平均数和基准数的和,就是所求的平均数,具体关系见基本公式②。
10、抽屉原理抽屉原则一:如果把(n+1)个物体放在n个抽屉里,那么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有2个物体。
例:把4个物体放在3个抽屉里,也就是把4分解成三个整数的和,那么就有以下四种情况:①4=4+0+0 ②4=3+1+0 ③4=2+2+0 ④4=2+1+1观察上面四种放物体的方式,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特点:总有那么一个抽屉里有2个或多于2个物体,也就是说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有2个物体。
抽屉原则二:如果把n个物体放在m个抽屉里,其中n>m,那么必有一个抽屉至少有:①k=[n/m ]+1个物体:当n不能被m整除时。
②k=n/m个物体:当n能被m整除时。
理解知识点:[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
例[4.351]=4;[0.321]=0;[2.9999]=2;关键问题:构造物体和抽屉。
也就是找到代表物体和抽屉的量,而后依据抽屉原则进行运算。
11、定义新运算基本概念:定义一种新的运算符号,这个新的运算符号包含有多种基本(混合)运算。
基本思路: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运算规则,把已知的数代入,转化为加减乘除的运算,然后按照基本运算过程、规律进行运算。
关键问题:正确理解定义的运算符号的意义。
注意事项:①新的运算不一定符合运算规律,特别注意运算顺序。
②每个新定义的运算符号只能在本题中使用。
第三部分(知识点12-16)12、数列求和等差数列:在一列数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是一定的,这样的一列数,就叫做等差数列。
基本概念:首项:等差数列的第一个数,一般用a1表示;项数:等差数列的所有数的个数,一般用n表示;公差:数列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一般用d表示;通项:表示数列中每一个数的公式,一般用an表示;数列的和:这一数列全部数字的和,一般用Sn表示.基本思路:等差数列中涉及五个量:a1 ,a n, d, n,Sn,,通项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如果己知其中三个,就可求出第四个;求和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如果己知其中三个,就可以求这第四个。
基本公式:通项公式:an = a1+(n-1)d;通项=首项+(项数一1) ×公差;数列和公式:Sn= (a1+ a n)×n÷2;数列和=(首项+末项)×项数÷2;项数公式:n= (a n+ a1)÷d+1;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公差公式:d =(a n-a1))÷(n-1);公差=(末项-首项)÷(项数-1);关键问题: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确定使用的公式;13、二进制及其应用十进制:用0~9十个数字表示,逢10进1;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不同的含义,十位上的2表示20,百位上的2表示200。
所以234=200+30+4=2×102+3×10+4。
=An×10n-1+An-1×10n-2+An-2×10n-3+An-3×10n-4+An-4×10n-5+An-6×10-7+……+A3×102+ A2×101+A1×100注意:N0=1;N1=N(其中N是任意自然数)二进制:用0~1两个数字表示,逢2进1;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不同的含义。
(2)= An×2n-1+An-1×2n-2+An-2×2n-3+An-3×2n-4+An-4×2n-5+An-6×2-7+……+A3×22+A2×21+A1×20注意:An不是0就是1。
十进制化成二进制:①根据二进制满2进1的特点,用2连续去除这个数,直到商为0,然后把每次所得的余数按自下而上依次写出即可。
②先找出不大于该数的2的n次方,再求它们的差,再找不大于这个差的2的n次方,依此方法一直找到差为0,按照二进制展开式特点即可写出。
14、加法乘法原理和几何计数加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任务有n类方法,在第一类方法中有m1种不同方法,在第二类方法中有m2种不同方法……,在第n类方法中有mn种不同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任务共有:m1+ m2....... +mn种不同的方法。
关键问题:确定工作的分类方法。
基本特征:每一种方法都可完成任务。
乘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任务需要分成n个步骤进行,做第1步有m1种方法,不管第1步用哪一种方法,第2步总有m2种方法……不管前面n-1步用哪种方法,第n步总有mn 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任务共有:m1×m2....... ×mn种不同的方法。
关键问题:确定工作的完成步骤。
基本特征:每一步只能完成任务的一部分。
直线:一点在直线或空间沿一定方向或相反方向运动,形成的轨迹。
直线特点:没有端点,没有长度。
线段:直线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
这两点叫端点。
线段特点:有两个端点,有长度。
射线:把直线的一端无限延长。
射线特点:只有一个端点;没有长度。
①数线段规律:总数=1+2+3+…+(点数一1);②数角规律=1+2+3+…+(射线数一1);③数长方形规律:个数=长的线段数×宽的线段数:④数长方形规律:个数=1×1+2×2+3×3+…+行数×列数15、质数与合数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没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
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质因数:如果某个质数是某个数的约数,那么这个质数叫做这个数的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把一个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通常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任何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的结果是唯一的。
分解质因数的标准表示形式:N=,其中a1、a2、a3……a n都是合数N的质因数,且a1<a2<a3<……<a n。
求约数个数的公式:P=(r1+1)×(r2+1)×(r3+1)×……×(r n+1)互质数: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这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6、约数与倍数约数和倍数:若整数a能够被b整除,a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最大公约数的性质:(1)几个数都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所得的几个商是互质数。
(2)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都是这几个数的约数。
(3)几个数的公约数,都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约数。
(4)几个数都乘以一个自然数m,所得的积的最大公约数等于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乘以m。
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那么12和18的公约数有:1、2、3、6;那么12和18最大的公约数是:6,记作(12,18)=6;求最大公约数基本方法:(1)分解质因数法:先分解质因数,然后把相同的因数连乘起来。
(2)短除法:先找公有的约数,然后相乘。
(3)辗转相除法:每一次都用除数和余数相除,能够整除的那个余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2的倍数有:12、24、36、48……;18的倍数有:18、36、54、72……;那么12和18的公倍数有:36、72、108……;那么12和18最小的公倍数是36,记作[12,18]=36;最小公倍数的性质:(1)两个数的任意公倍数都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