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册语文春末闲谈教案-高二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春末闲谈》课件
1918年到1926年间,主要文学作品:
3部小说集:《呐喊》(1923年 14篇)、 《彷徨》(1926年 11篇);一部历史题 材作品集:《故事新编》(1936年 8篇);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16部:《坟》、《热风》、《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 《二心集》、《且介亭杂文》《南腔北调集》 等专集。
(3)俄国统治者:不准集会、不许开口。
这些做法实质是“麻痹术”,包含着精神的毒 药,是统治阶级愚民政策的高度概括。
第三、读第四段,文中说:统治者 “早已有过这一种黄金世界的理想 了”,“治人者虽然尽力施行过各 种麻痹术,也还不能凑效”,列举 “不能凑效”的具体体现。
基础落实
果蠃 (luǒ)
瞥见 (piē)
螟蛉 螫针
(mínglíng)麻痹 (bì)
(shì)
窠里 (kē)
棘手 (jí)
中风 (zhòng)
至道嘉猷 (yóu): 最好的法则。猷,计划、谋划、 法则。
不落窠臼:比喻文章或艺术等有独创风格,不 落旧套。窠:鸟兽的窝。臼:一种中间凹下的 舂米器具。“窠臼”比喻老套子,旧框框。
全文8个自然节可分三段:
一、闲话细腰蜂捕捉小青虫的趣事和细腰 蜂毒针的神奇功能。(①②③)
二、由细腰蜂的毒针联想到旧时统治者的 精神控制术,讽刺其在理论和实效上的失 败。(④⑤⑥)
《春末闲谈》教学案
课题春末闲谈序号
课型复习课备课人时间
教学目标 1.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写作意图。
2.体会课文犀利深刻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并透过严谨的文章结构和严
密的细致论证剖析思想。
教学重点严谨的文章结构和严密的细致论证剖析思想。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犀利深刻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一、复习
1、高尔斯华绥(1867-1933):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英国作家。1906年长篇小说《有产业的人》问世,奠定了他成为英国第一流作家的地位。最重要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和。
2、文题“品质”的含义?
3. 有人认为,制鞋匠格斯拉没有必要守着最好的手艺而饿死,应当“因时而化”,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4.谈谈本文的艺术特色。
二、新授
(一)写作背景
1、本文写于1925年4月22日。北洋军阀政府在思想文化战线上提倡“尊孔诗经”,妄图用封建思想麻痹革命人民的斗志,瓦解革命运动。
2、“闲话风”散文。
3、螟蛉有子,果蠃负之。(《诗经.小雅.小宛》)
唯辟作福,唯辟作威,唯辟玉食。(《尚书.洪范》)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左传.襄公九年》)
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滕文公》)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礼失而求诸野。(《汉书.艺文志》)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
(二)文章结构
全诗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闲话细腰蜂捕捉小青虫的趣事和细腰蜂毒针的神奇功能。
第二部分(4—6)由细腰蜂的毒针联想到旧时统治者的精神控制术,讽刺其在理论和实效上的失败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五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7课 春末闲谈 Word版含答案
第7课春末闲谈
本课话题——团结合作
一、从课本中积累
“猛兽是单独的,牛羊则结队;野牛的大队,就会排角成城以御强敌了,但拉开一匹,定只能牟牟地叫。”鲁迅先生用形象的比方告知我们,人民大众只要思想能够统一,团结全都,众志成城,就会打破统治阶层的堡垒,摆脱统治者的精神把握,获得思想的解放和自由。
二、从自然中积累
蜜蜂由于实行了集体生活、共同工作,它们的个体力气、平安系数都增加了若干倍。鹦鹉是极其合群的鸟,它们相互依恋,患难与共,除了人以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敌人,很少有猛禽或哺乳动物敢去攻击它。草原狼经常二三十只结成一群去追赶间或离群的野牛,成群结队的野狗能够战胜熊和老虎,一匹马只要不离群,无论熊、虎或狮子都不能损害它。互助团结的合群生活,能使动物由弱变强,由愚变智,有利于抵挡强敌和适应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
三、从历史中积累
歌德与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的两位宏大的诗人,也是同时代旗鼓相当的两位竞争对手。在争霸诗坛的同时,他们也是一对伴侣。歌德在谈到他们的友情时说:“像席勒和我这样的两个伴侣,多年结合在一起,爱好相投,朝夕晤谈,相互切磋,相互影响,两人犹如一人,所以关于某些个别思想,很难说其中哪些是他的,哪些是我的。有很多两行诗是我们俩一起合作的,有时意思是我指出的,而诗是他写的,有时状况正好相反,有时他作头一句,我作其次句……”
合作与竞争并不冲突,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正是两个人的友好竞争和团结合作,使两人同时成为了最宏大的诗人。
四、从名言中积累
1.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2.众心成城,众口铄金。——《国语·周语》
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高二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第四单元
鸿门宴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众所起的重要作用。
2、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的特点,并比较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3、背诵课文第三、四段。
教学重点
1、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2、背诵故事的高潮三、四段。
教学难点
理解“因、如、举、谢、意”等五个多义词义项,掌握两个句式。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课文,以求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二、教学步骤:
(1)导语:
请学生欣赏两首诗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2)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史记》中的篇目,简介司马迁及《史记》,突出有关常识。
可参考课后知识卡片“司马迁与《史记》”。
(3)背景简介
教师讲解: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XX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
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XX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语文版语文高二必修五语文版课件 3.7 春末闲谈
第三单元 对存在进行深思
春末闲谈 鲁迅杂文的犀利,每每使人想起他获赠于日本友人的那把 短刀。短刀由两块竹片包住,算是刀鞘。刀鞘如此简单, 据他解释,只因为古代刀客碰上仇人时,分外眼红,来不 及拔刀,连刀带鞘刺去,一刺致命,鲁迅爱的也是这一层 快意恩仇。杂文对于鲁迅而言,是快意恩仇的匕首,或横 眉冷对,或长歌当哭,也因为鲁迅驾驭文字的功底及凌厉 的个人气质,使得杂文在他手里发挥到了极致:嬉笑怒骂, 皆成文章;遣词造句,舒卷自如。
一、写法归纳 巧妙地引用
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散文中常常巧妙地引用,引 用恰当能够增添诗情画意,能够深入浅出地说明问题。如《春 末闲谈》中有这样一段:“古人毕竟聪明,仿佛早想到过这 样 的 东西,《山 海经 》上 就 记载 着一 种名 叫‘ 刑天 ’ 的怪 物。……阔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的了。”这一段文字 中引用了《山海经》中的传说和陶潜的诗句,表达了“运用 头脑智慧”的作用。
3.鲁迅的杂文善用反语和仿词等修辞手法,这使得其文笔多了 些辛辣尖锐。试结合课文第五自然段的相关语句,谈谈这两 种修辞的表达效果。 我的理解:例如:“就现在而言,窃以为除了遗老的圣经贤 传法,学者的进研究室主义,文学家和茶摊老板的莫谈国事 律,教育家的勿视勿听勿言勿动论之外,委实还没有更好, 更安全,更无流弊的方法。”这一段文字,反语和仿词两种手 法都有。从字面看来,鲁迅似乎是在夸奖“遗老的圣经贤传 法”高明,古今中外没有比这“更好,更安全,更无流弊的 方法”了。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讲义:第六专题 第16课 春末闲谈 Word版含答案
第16课春末闲谈
一、字音辨读
1.果蠃.(lu ǒ) 2.螟蛉..(m ín ɡ l ín ɡ) 3.窠.
里(k ē)
4.麻痹.(b ì) 5.螫.针(sh ì) 6.嘉猷.(y óu ) 7.牟.牟(m óu ) 8.苍颉.(ji é) 9.绝祀.
(s ì)
二、字形辨识
1.错误!
2.错误!
3.错误!
4.错误!
三、词语辨析
麻痹·麻木
辨析⎩⎪⎨⎪⎧
麻痹:指身体某部分的感觉或运动功能部分丧失
或完全丧失;也指马虎不经心,缺乏警惕性。
麻木:指身体某部分感觉发麻或丧失感觉;比喻
对外界事物反应不灵敏。
例句⎩⎪⎨⎪⎧
①县防汛指挥部领导在我县分会场讲话时要求各地克服麻痹思想,全面落实各项抗灾救灾措施。②吃了海鲜,如果出现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症
状,可能是吃了织纹螺食物引发的中毒,应立即就医。
四、熟语释义
1.不识好歹:不知好坏。指愚蠢,缺乏识别能力。 2.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
3.返朴归真:即返璞归真,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其本来的质朴状态。
4.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会相同。
一、走近作者
鲁
迅
(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主要文学作品有三部小说集,其中两部现实题材作品集:《呐喊》(1923年,14篇)、《彷徨》(1926年,11篇);一部历史题材作品集:《故事新编》(1936年,8篇);三部散文集
最新整理高二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最新整理高二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整理的高二语文试卷讲评教案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讲评教案(一) 高二语文备课组
一试卷评价
1试卷难易适中,着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着重对文本知识的考查,
苏教版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2非常切合新课标思想理念,切合学生实际,能够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试卷与教学实际切合,学生能够立足课本,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二、成绩分析
1、成绩统计
()班()班
130分以上人人
120-129分人人
110-119分人人
100-109分人人
90-99分人人
80-89分人人
平均分
2得分率统计
语言基础:翻译:诗歌鉴赏:名言名句:
现代文阅读:语言运用:作文:
3表扬与鞭策
表扬:
()班()班
鞭策:
()班()班
三讲评要点
(一)小组讨论1-7和8-10题,教师检查讨论效果,答疑解难。
(二)诗歌鉴赏部分
古代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
1三看:看题目明确写作对象看作者知人论世看注释了解写作背景
2分析诗歌内容,抓住景物特征;明确意象,把握作者情感。
3答题规范格式
本诗歌描写了景物,写出了景物的特征,运用了的手法,渲染了的氛围,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4拓展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高二语文试卷分析教案(通用3篇)
高二语文试卷分析教案(通用3篇)
高二语文试卷分析篇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考卷做系统分析,帮助学生对试卷结构、得分情况有深度了解。
2、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分析错题错因,订正并理解考题。
3、方法与过程:结合高考考纲要求,指导各题型分析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积累、古诗文鉴赏、文学类文本分析。难点:文言文阅读。
三、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演讲:对于本次期中考试的总结及展望
S点评 T总结:
语文学习没有常胜将军,一马当先不必沾沾自喜,马失前蹄也不必妄自菲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本次期中考卷。
(二)分析试卷
T:Ppt展示数据统计表
S/T:从数据中分析出什么?
T:160分值中,得分率低于60%的题目基本集中在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阅读、诗歌鉴
赏及文学类文本中,得分率最高的是名句默写题。从这份简单的数据分析中,我们清晰看出我们同学们并不缺乏学习的毅力,而是缺乏丰厚的文学积淀和理解鉴赏诗文的能力。所谓厚积薄发,我们来从语言文字运用题入手分析。
(三)语言文字运用
S:自主订正1-5小题,揣度做题方法T:请同学来分析,重点分析1、5两题 1、字音
剑戟: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压轴(ppt):《辞海》“压轴是戏曲术语。指一台折子戏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剧目。由于最末一个剧目称大轴而得名。” 召唤:广播操《时代的召唤》
2、
T:高考考纲对成语题的要求是表达运用E级,即理解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
S:“应运而生”顺应时代的需要而出现的。“犯罪行为”不是“顺应时代出现的”,故用在此处不合适。
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评讲教案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评讲,帮助学生梳理高二期末考试中语文试卷的整体情况,找出学生的答题优势和不足。
2. 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升解题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总结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 试卷整体分析,找出学生答题中的共性问题。
2. 针对具体题型,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答题规范和技巧。
教学难点:
1. 对学生答题中的个性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2.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回顾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的结构和题型。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考试中的感受和收获。
二、试卷整体分析
1. 分析学生答题的整体情况,包括得分率、答题时间分配等。
2. 找出学生答题中的共性问题,如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阅读理解能力不足、作文思路不清晰等。
三、具体题型讲解
1. 古诗文阅读:
- 讲解古诗文阅读的解题技巧,如分析诗歌的意象、手法、情感等。
- 分析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如对诗句理解不准确、对作者生平背景不了解等。
2. 现代文阅读:
- 讲解现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如把握文章主旨、分析文章结构、筛选信息等。
- 分析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如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深入、答题逻辑不清晰等。
3. 语文基础知识:
- 讲解语文基础知识的相关知识点,如字词解释、成语辨析、语法知识等。
- 分析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如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答题不规范等。
4. 作文:
- 分析学生作文的优点和不足,如立意、结构、语言表达等。
- 讲解作文的写作技巧,如如何立意、如何组织结构、如何运用语言等。
《春末闲谈》课件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由此及彼, 借题发挥。是鲁迅杂文创作的常用 方法。
细腰蜂
甘心 服从
古今中外 的治人者
理论 (精神麻痹)
螫 (神经麻痹) 反抗
小青虫
百姓
思考:历代统治阶级失败的根 本原因是什么? 无法禁锢人们的思想。陶潜退 隐田园尚有“金刚怒目”似的诗歌 抒发心志,不甘忍受统治阶级精神 奴役和政治压迫的百姓,即使“无 头也会仍有猛志”,可见,“扫荡 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 厨房”,则是历史的必然!
“我们自己是早已布置妥帖了,有贵贱,有大小,有 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 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 “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 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 筵宴的厨房。” “古代传来而至今还在的许多差别,使人们各各分离, 遂不能再感到别人的痛苦;并且因为自己各有奴使别 人、吃掉别人的希望,便也就忘却自己同有被奴使、 被吃掉的将来。于是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 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 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 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 “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 去。来自百度文库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 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鲁迅《灯下漫笔》
2.圣君、贤臣、圣贤、圣贤之徒、君 子、治人者、现在的阔人、学者、教 育家、皇帝、“特殊知识阶级”的留 学生。 治人者,即统治阶级 治于人者,即被统治阶级
语文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春末闲谈》教案及教学反思
语文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春末闲谈》教案及教
学反思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
2.学习运用修辞手法,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引导他们思考大自然与人类
的关系。
4.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升他们的人文
素养。
教学内容及安排
教学内容
本次教学的重点是语文版高二语文必修五中《春末闲谈》
一文,该文出自季羡林先生的《随园诗话》系列之一。本文主要谈论了大自然的真实面貌,从苍鹰的天性,到松林寂静的声音,再到大地的壮美景色,作者深情地描绘了大自然的无限魅力。
教学安排
1.教学前准备
在开始教学之前,先准备一份教材及相关参考资料(注释、翻译、讲解等),为学生解读和理解文本提供帮助。此外,还要求学生提前阅读好本文,对文中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导入课程
导入部分可以通过一些适当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引用一些关于大自然的诗句,让学生自己感受诗句中的意境。
3.讲解文本
(1)梳理文本内容。通过对文本的整体阅读及逐个段落
分析,从大自然和人类的角度,理解作者的态度和意图。
(2)解读文本难点。重点是对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进行
分析,例如隐喻、比喻、夸张等。
4.与学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力。以下是教学过程中可选的活动: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他们自由组合,讨论文中的难点或所感所想,并通过展示的形式进行交流。
(2)课堂演讲。设置时间段,让学生就文本中自己感兴
趣的话题进行个人演讲,并与同学进行互动。
5.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
《春末闲谈》完整解析
• (1)古代的统治阶级用儒家圣君贤臣的思想 来愚弄百姓,使人不敢反抗、甘心为奴。 • (2)现代中国统治者:反动官僚的‚特别国 情论‛、封建遗老的圣经贤传法、学者鼓吹的 进研究室主义、文学家和茶摊老板的莫谈国事 律、教育家的‚四勿‛论、‚特殊知识阶 级‛——留学生的特别发现。 • (3)俄国统治者:不准集会、不许开口。 • 这些做法实质是‚麻痹术‛,包含着精神的毒 药,是统治阶级愚民政策的高度概括。
用自己的话,概况鲁迅利用“闲谈”的 形式,要真切表达的“正说”的含义。
• 1“细腰蜂的神奇毒针”——封建统治阶级迷惑民众 的精神控制术终难奏效!百姓不是“小青虫”! • 2“中国妇女的境遇是极其平等的”——看看《祝福》 祥林嫂的下场就明白了! • 3“礼失而求诸野”——思想是禁止不了的!4“造物 主可恨”——倒行逆施者,枉费心机。 • 5“刑天不死”——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 6“精神文明太高了之后”——封建礼教及其卫道者 及其形形色色的精神麻痹术,必将遭到历史的唾 弃!
由细腰蜂‚麻痹术‛这一生物界 现象联想到人类社会,想到三年前, 俄国E君忽然发愁,不知将来的科学家 是否会发明一种类似于细腰蜂毒针的 ‚奇妙的药物‛来控制人、奴役人。
4、对俄国E君的发愁,我有什么表现?
“我也装作一起发愁模样‛,为什么装呢? (分析‚装‛的含义) 之所以装,是因为早就知道。 (“我国的圣君、贤臣、圣贤、之徒,却 早已有过这一种“黄金世界的理想了”) 作者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揭示了中国封 建统治者们愚弄百姓的伎俩是‚领先于世 界的‛,是‚早已有过这一种黄金世界的 理想的了‛
高二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三二模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张富臣
教学目标:
•1、掌握写景类句子的一般语序。(15)
2、新材料作文立意
教学方法
1、重点突破法。
2、思路点拨法
3、补偿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命题意图与试题特点
仿真性
按照2010年考试说明拟题,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语文学科的要求。在框架、重点、取材、设问、答案的制订等各方面体现仿真性。
全面性
全卷核心内容突出,重点考测内容基本得到充分的强化,次重点内容从不同的方面有较大的覆盖。
导向性
能有效地暴露学生前期复习中的主要不足,给教师后期复习以可靠的依据,提高后一月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所有题目基本是再创题。
人文性
现代文阅读的材料有很强的人文性,可读性强。
平稳性
大多数试题难度系数适中,阅读部分等于或略大于0.55。
语言表达部分稳重,强调了对考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
古文阅读题目非常工稳,考测重点明确。
古诗赏析选材恰当,设问突出重点,有较好的区分度。
选做题部分两类文本的难度相当,题目的难度相当,体现了选做题的公平性。
作文继续采取新材料作文的形式。
二、考情分析
1、试卷结构:
全卷按论述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赏析、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语言运用、作文的顺序排列。
2、答错率统计
论述类文本阅读错误率为百分之十一,文言文阅读为百分之八点五、默写百分之十五、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百分之十二、作文立意百分之四十五
诗歌鉴赏题8.9.题百分之五
语言连贯题15 百分之八十
二、本节课讲评要点:语句连贯和作文立意
(一)语言运用之一:写景类语句的语序
1、试题分析
简析:①考题类型:句子排序,写景类语句排列顺序。②五个句子的特征:句意、角度各不相同。
高中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中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试卷讲评课既是高中阶段学科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所以在高中试卷讲评之前,老师们要做出相应的教案。下面我分享了高中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中语文试卷讲评课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复;
2、过程与方法:归纳总结各知识点,做到相关知识点;1.抓住典型题目和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把握解题思路;一、得分情况;非选择题:;二、答题情况;(一)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主要从得分情况、错答示例、答案简析及错因分析几个;1.得分情况;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
高中语文试卷讲评课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与整理。
2、过程与方法:归纳总结各知识点,做到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举一反三。
高中语文试卷讲评课重点难点
1.抓住典型题目和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把握解题思路,总结解题一般规律。
2.培养学生正确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高中语文试卷讲评课学习过程
一、得分情况
非选择题:
二、答题情况
(一)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主要从得分情况、错答示例、答案简析及错因分析几个方面讲评。
1.得分情况。选择正确38人,38÷61=6
2.29% 2.错答示例。正确答案是什么?(D)。答错的同学中,选B、C的较多。
3.答案点析和错因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本考点解题方略强调"五步骤",(P3)分别是什么?(一是标注对概念解释的区域,二是关注陈述对象,三是思考概念的外延,四是界定概念的内涵,五是综合考虑,选项与原文对比,确定答案。)
高二语文(语文版)必修5 学案第7课 春末闲谈 Word版含解析
第7课春末闲谈
学习重点
1.记:掌握本文的重点字音、词语,初步了解鲁迅的生平事迹。
2.读: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理清本文的脉络;明确作者对当时中国社会思想的态度,理解本文的主旨;体会精彩语句及幽默语言的表现力。
3.写:针对鲁迅的杂文,发表自己的意见,写一片段作文。
4.练:掌握反语的修辞手法,完成练习。
一、诵记名言警句
鲁迅名言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自题小像》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似水照缁衣。
——《七律·无题》
二、了解文学常识
1.作者及背景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18年至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从1927年到1935年,创作了大量的杂文和《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后十年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
本文写于1925年4月22日北京。当时,以北洋军阀政府为中心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为了对抗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实行白色恐怖政策,在思想文化战线上提倡“尊孔读经”,出现了一群所谓“特殊知识阶级”鼓吹“特别国情”。军阀政府残酷镇压民众集会游行,反动文人甘当他们的走狗,常发表一些愚化民众的论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战士的责任,作家的良知,促使鲁迅无法缄口,他又拿起了他的如椽巨笔,写下了这篇战斗檄文。
高二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高二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讲评教案(一)
高二语文备课组
一试卷评价
1试卷难易适中,着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着重对文本知识的考查,苏教版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2非常切合新课标思想理念,切合学生实际,能够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试卷与教学实际切合,学生能够立足课本,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二、成绩分析
1、成绩统计
()班()班
130分以上人人
120-129分人人
110-119分人人
100-109分人人
90-99分人人
80-89分人人
平均分
2得分率统计
语言基础:翻译:诗歌鉴赏:名言名句:
现代文阅读:语言运用:作文:
3表扬与鞭策
表扬:
()班()班
鞭策:
()班()班
三讲评要点
(一)小组讨论1-7和8-10题,教师检查讨论效果,答疑解难。
(二)诗歌鉴赏部分
古代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
1三看:看题目明确写作对象看作者知人论世看注释了解写作背景2分析诗歌内容,抓住景物特征;明确意象,把握作者情感。
3答题规范格式
本诗歌描写了景物,写出了景物的特征,运用了的手法,渲染了的氛围,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4拓展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析】这是一首山水名篇。首联,初秋傍晚,山雨初霁,空气清新,景色美妙。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如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颈联,竹林里传来一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回来;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诗人极力渲染一幅纯洁美好的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人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美。诗人选择的意象"新雨"、"明月"、"清泉"、"竹喧"、"莲动"等积极的意象,本题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上册语文春末闲谈教案|高二语文试卷讲评
教案
《春末闲谈》,因为时间较为久远,又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要读懂该文有一定的难度。那么,语文教师在备课要去做好教案呢?接下来,WTT就和大家分享苏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春末闲谈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苏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春末闲谈教案
教学目标
1.生动具体的形象与深刻的思想
2.幽默生动而富于战斗力的语言
3.严谨的结构与严密的论证
教学重点
形象化的说理
教学方法
课时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者简介
三.总体感知
1.(1-3)细腰蜂趣事及毒针
2.(4-6)旧时统治者的精神控制术的失败
3.(7-8)讽刺统治者们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
作者从一小事入手,对古今中外统治者们奴役驱使禁锢麻痹人民的的行径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和无情的嘲讽。
四.研读分析
1.明明是细腰蜂吃小青虫,亦有考据学家们立过异说,为什么“我遇见的前辈们都不采用此说”呢?试分析有哪些原因?
参考:封建迷信思想,传统保守观念作怪;不愿意相信,为了存留“天地间的美谈起见”;为下文批判统治者麻痹人民的卑鄙手段,进而揭示真相作铺垫。
2.试体会“夷人究竟可恶,偏要讲什么科学”一句的言下之意。
本句以统治者的口吻说话,讽刺和挖苦那些统治者们的愚民花招不过如此,表达了作者的鄙夷之情。
3.俄国E君“忽然发愁”,我“也就皱眉叹息,装作发愁的模样”?请分析“装”的含义。
之所以“装”,是因为早就知道。作者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描写,揭示了中国封建统治者们愚弄百姓的技俩是“领先于世界”的,是“早有就过这一种黄金世界的理想了”。
4.第四节中提到的黄金世界是怎样的世界呢?这是什么人希望的世界?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5.为了达成这样的世界,有哪些圣贤们都想出了怎样的方法来?有怎样的结果?
遗老们-----------圣经贤传
学者--------------进研究室主义
文学家茶摊-----莫谈国事无法禁锢人们的思想
教育家-----------四勿
留学生-----------特别发现
夷人--------------禁止集会,防说话
6.体会统治者们“三恨”的言下之意。
参考:
A.暴虐的统治最终会被推翻
B.手段终究无耻且有限
C.人民的思想不可禁止
7.作者举刑天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a统治者为了达到统治的目的,会采用极端卑劣的手段,甚至杀戮;
b即使是杀戮也无法禁止人民的反抗
c“精神文明太高了之后,精神的头就会提前飞去,区区物质的头的有无也算不得什么难问题”,即杀戮也禁锢不了人民的思想
8.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对封建统治者为了达到统治目的所采用恶劣手段的揭露与辛辣嘲讽,对人民思想和行动上进行反抗的极大期待与赞颂。
五.总结
1.知识、趣味、说理融于一炉
2.逻辑严密,说理形象化
3.语言幽默生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反语、仿拟、夸张......二.拓展提升:
忆刘半农君
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
题目。
这
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可难说得很。
我已经忘记了怎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北京。他到北京,恐怕是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陈独秀先生去请来的,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鐄信,“她”字和“牠”字的创造,就都是的。这两,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
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了。然而这曾经是事实。
但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他是决不会的。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的缘故。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
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
所谓亲近,不过是多谈闲天,一多谈,就露出了缺点。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但他好像到处都这么的乱说,使有些“学者”皱眉。有时候,连到《新青年》投稿都被排斥。他很勇于写稿,但试去看旧报去,很有几期是没有他的。那些人们批评他的为人,是:浅。
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
但这些背后的批评,大约是很伤了半农的心的,他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就为此。我最懒于通信,从此我们就疏远起来了。他回来时,我才知道他在外国钞古书,后来也要标点《何典》,我那时还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说了几句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颇不高兴了,“驷不及舌”,也没有法子。另外还有一回关于《语丝》的彼此心照的不快活。○1五六年前,曾在上海的宴会上见过一回面,那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无话可谈了。
近几年,半农渐渐的据了要津,我也渐渐的更将他忘却;但从报章上看见他禁称“蜜斯”之类,却很起了反感:我以为这些事情是不必半农来做的。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2,回想先前的交情,也往往不免长叹。我想,假如见面,而我还以老朋友自居,不给一个“今天天气......哈哈哈”完事,那就也许会弄到冲突的罢。
不过,半农的忠厚,是还使我感动的。我前年曾到北平,后来有人通知我,半农是要来看我的,有谁恐吓了他一下,不敢来了。这使我很惭愧,因为我到北平后,实在未曾有过访问半农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