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伟人李鸿章伟大的外交思想与实践
浅析清末外交中的李鸿章
浅析清末外交中的李鸿章遵义县第二中学娄方仁[关键词]清末外交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洋务派首领,全面推行中国近代化事实上的第一人,李鸿章从外交理论到外交实践都具有一定的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
他主持清末外交,从1870年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开始,一直到逝世,前后将近三十年。
在这数十年里,李鸿章时刻以国家利益(不只是清朝最高当局的利益)为重,立足于中国国情,以自强为奋斗目标,抓住中国的当务之急——实现近代化,奋力在战败的困境中与列强周旋,以便中国少受损害,争得一个发展自强所必需的环境。
在这个目标下,他站在了战略的高度来主持清末外交,总揽全局。
从其外交思想到外交实践,他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所以,依笔者愚见,历史应该重新审视李鸿章在清末外交中的地位,还其一个真实的面目。
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初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李鸿章提出了开拓性的外交思想李鸿章从中国国情出发,站在战略的高度,把中国放置在整个世界的发展范围中,为清末的中国提出了具有开拓性的外交思想。
在19世纪后三十年,当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和日本逐渐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早就被列强的侵略和内战弄得奄奄一息的腐朽清朝,还是没有被震耳欲聋的炮声惊醒,认识不到中国的积贫积弱,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白日梦,说什么半部《论语》即可退敌,反对一切新事物。
然而,李鸿章并没有把列强看成“夷人”,把他们的侵略视为“犯顺”。
他在同西方打交道的过程中,清醒地认识到“欧洲各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东北,闯入中国边界腹地,凡前史之所未载,亘古之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合地球东西南北九万里之遥,胥集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1)”。
中国遇到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2)”。
为此,李鸿章产生了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和紧迫感:列强在华的地位和作用,完全“视我兵将之强弱为向背(3)”,“外国强兵利器,百倍中国”,要摆脱其控制,决不能等闲视之。
中国要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争得一席平等独立地位,实力就是决定性的因素。
试论李鸿章_以夷制夷_的外交思想
制日”的想法。 李鸿章觉得:中俄领地虽接壤,但俄国政治经济中心远在
欧洲部分,对中国威胁不大。 他为了防范日本,甚至不惜饮鸩止渴,试图
联络沙俄抵制日本。 李鸿章认为:与其联络小国防大国,不如联络大国
防小国。 古时叫做“ 远交近攻”,现在不妨叫做“ 两害相形取其轻”或“ 以
夷制夷”。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朝的惨败而结束,1895 年 4 月 17 日清政府
一、李鸿章所处的时代及“ 以夷制夷”外交理论的形成 从李鸿章 1847 年中举人开始的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英国 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而到 1901 年李鸿 章去世,工业革命从欧洲向北美扩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相应的资本 主义政治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 ,并且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 19 世纪末 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性和扩张性,他 们利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内疯狂的强占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 将广大亚、非、拉国家沦为半殖民地或殖民地国家,并在经济上成为其 附庸。 然而同一时期的中国, 正处在腐朽的封建专制时期, 国内政治腐 败,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不断,经济凋敝,资本主义虽有缓慢发展,但自 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对外关系上仍执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对 新 兴 的 资 本 主 义 一 无 所 知 ,直 到 1840 年 ,英 国 用 大 炮 轰 开 了 中 国 的 大门,给中国近代带来了无尽的屈辱。 这 就 是 李 鸿 章 所 生 活 的 时 代— ——晚 清 中 国 经 受 着 内 忧 外 患 的 困 境, 抱着病入膏肓的躯体身不由己地被西方列强推入其瓜分殖民地的 狂潮中。 穷途末路的清王朝,既不能重振强汉盛唐时的雄风,又不能将 中国引向以工业革命为基础的现代社会。 面对清王朝的积贫积弱,其在 对外交往中的回旋余地,自然就可想而知了,李鸿章正是在此时粉墨登 场,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并提出了“ 外须和戎,以夷制夷”的外交理论。 “ 以夷制夷”是李鸿章主持外交事务的指导性策略。 二、“ 以夷制夷”外交理论形成的原因 李 鸿 章 的“ 以 夷 制 夷 ”的 理 论 的 产 生 和 形 成 ,有 其 复 杂 而 又 深 刻 的 主客观原因,择要来说,是李鸿章本人对中西文化的中外势力比较权衡 之后做出的抉择。 第一:当时的社会形势。 李鸿章的“ 以夷制夷”是从中国现状和中外 实力相差悬殊这个现实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起来的。 由于在实践上与 洋人打交道最早,也最多,他在《 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 中明确指出 中国面临“: 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我们必须委曲求 全先“ 外须和戎”,再趁机“ 以夷制夷”。 他在《 筹议海防折》 中反复指出: “ 彼之军械强于我,技艺精于我( 若开战) 即暂胜终败”。 因而他极力主张 与洋人友好相处,搞好关系再徐图自强,也就是要在中国的军事实力得 到切实 加 强 之 前 ,“ 必 以 力 保 和 局 为 紧 要 关 键 ”而 要 达 到“ 和 局 ”就 必 须 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为我所用 ,采用“ 以夷制夷”的手段,在列强的夹缝 中生存。 第二:李鸿章个人的因素。 李鸿章出生在传统的封建地主家庭。 从 小接受封建王朝儒家传统教育 。 儒家所倡导的“ 忠信笃敬”是李鸿章在 对外交往中一贯所遵循的。 李鸿章幻想着凭借儒家“ 忠信笃敬”四字方 针进行外交活动中,外国人能被其打动,也能被中国的儒家处世原则所 感化。 因此在面对列强的欺凌时他常常以不惜在国家的权益上做出某 种限度的让步的方法来妄想换取列强的同情。 第三:清政府的外交态度。 在列强侵略中国以前,清政府一直奉行 的是传统外交。 因此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决策高层面对与西方列强 的“ 新外交”时不知所措。 一方面心有不甘;另一方面又一味的妥协投降 卖国。 李鸿章虽可算清政府的“ 外交部长”但他却没有真正的外交决策 权。 我们都知道整个清政府就是“ 慈禧太后”一个人说了算,李鸿章只能 唯命是从。 而清政府对与西方各国的外交一直没有明确的方针和态度, 这 使 得 清 政 府 的 外 交 官 们 在 处 理 外 交 事 件 时“ 底 气 不 足 ”,这 也 是 李 鸿 章的外交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不够大胆的原因。 因此,李鸿章在处理外交 事 件 时 既 要 揣 测 慈 禧 的 态 度 ,又 要 考 虑 个 人 的 前 途 问 题 ,他 倡 导“ 大 事 化小,小事化无”,力求维持一个和平环境。 三、“ 以夷制夷”外交策略的实践 ( 一) 李鸿章在利用各国矛盾相互牵制以保存自己的策略大致经过 了“ 联日制西”到“ 联俄制日”的演变过程。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1871 年 中 日 立 约 , 揭 开 了 近 代 两 国 关 系 的 序 幕,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崛起并且也受过西方列强的侵略,因此李鸿 章在初与日本打交道时,曾产生过“ 联日制西”的念头。 李鸿章曾说“: 日 本巨苏、浙仅三日程,精通中华文字,其兵甲较东岛各国差强,正可联为 外援; 勿使吸西人倚为外府”(《 李鸿章全集》 — ——286 页 时代文艺出版 社 1998 年版) 。 他主张在不失国体和权益的条件下可以答应日本建交 签约的要求,这样既可以联络中日邦交,又可以使两国共同御敌。 1871 年 9 月 13 日 ,李 鸿 章 与 日 本 代 表 达 宗 诚 签 订 了《 中 日 修 好 条 规》 和《 中 日通商章程》 。 可以说《 中日修好条规》 是近代中国与外国签订的平等条
浅析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
.
向用 之帆 篷
舟 揖 不敌 彼 轮 机 飞 驶 之 军 船 巨 舰
以 制捻 发 百 倍 中国
,
是 以 不 得 不受 制 于 人
“
,
② 他 分析 当 时 中 国 的 绿 营 兵 不 足
靠这 样 的 军 队 去 和 洋人 作战
, ,
安 得 不 为 外人所 轻
,
⑧而
.
“
外 国 利器 强 兵
.
,
内 则 押 处 辈 毅 之下
,
为 了 保住 清 政府 这 座 破船
能 继 续按 照 封建 统 治的 秩序 航行 下 去
18 6 1年 掌管 全 国 政 治
。
、 、
军 事大权 的首 席 军 机 大 臣 奕诉
,
尉订 了
“
外敦 和 睦
,
,
的 决策
.
这 一 次 决策得 到咸 丰 皇 帝 的 批 准 并 在慈 禧太 后 夺得 最 高统 治 权
,
李 鸿章如果 真 的 不 想 求 和 的 话
。 , 。
是 完 全 可 以跳 出 这
。
实 上 并 不 如 此 简 单 我 们知道 中 国 封 建 社会 至高无 上 的 权 威 是 皇 个 基 本国 策 的 圈 子 事 只 有皇帝才 能决定 国 家 的 一 切 重 大事 情 这 是 一 种 绝对 的 君 主 专 制制度 当李 鸿章 上 台 帝 时 最大 的 权 力 操 纵者 是 慈 禧太 后 她 是太 上 皇 皇 帝 也 得 听她 的 军 事 外交 大权都 掌握 在
清 政府 这座 破船 已 是千疮 百 孔
而驾 驶 这 条 破
无事 则 嗤 外 国 之 利 器 为 奇
面对 西方 资 本 主 义 的
评李鸿章
评李鸿章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如梁启超所说, 19 世纪末“四十年来, 中国大事几无一事不与李鸿章有关系”。
[1]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在官场上吒咤风云,纵横捭阖。
他从事洋务运动30 余年,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批军事、民用工业,并革新教育,培养人才,堪称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人。
但与此同时,他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所坚持的中庸的求和外交思想,使他背上了千古骂名。
一、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李鸿章是晚清洋务派的重要领袖,在19世纪持续将近三十年的洋务运动之中,他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当时中国遭受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瓜分和掠夺的对象,同时国内的农民起义不断爆发,李鸿章将当时局势概括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这两句话简明扼要,引人深思,深刻地凸显了当时清政府面临的岌岌可危的局面。
而中国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强,李鸿章用敏锐的时代眼光,看到在国家面临危局之时,洋务运动可以让饱受侵略和欺凌的古老中国走向富强走向文明,他所说的“我朝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体现了李鸿章兴办洋务运动的决心与信心。
李鸿章提出办洋务的总纲是“外须和戎”“内须变法”,这思想贯穿于整个洋务运动时期。
李鸿章认为当时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实力过于悬殊,应当避免与西方列强发生军事冲突,同时遵守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按照条约办事就可以与列强和平共处。
这种思想显然是存在问题的,但是在当时清政府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又必须承认其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当时敌强我弱,清政府妄图改变不平等条约,与西方列强展开斗争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对外保持“和局”的真正目的是为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通过创办军事工业、近代海军以自强,创办民用企业以求富,增强与洋人抗争的能力。
李鸿章作为洋务派的代表,开始的时候他认为中国只需要学习外国的“利器”和“制器之器”,至于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则没有必要学习。
李鸿章的外交战略与思想贡献
李鸿章的外交战略与思想贡献李鸿章,清朝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誉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创造性的提出“外交互通,内政自强”的口号,强调外交必须和内政相辅相成,才能带来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长达40年的外交生涯中,他秉持“和平共处,以德服人”的外交准则,成功地推动中西方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秉持开放和包容的对外交往李鸿章自幼就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对外交交往尤为重视。
他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和外界交流互动,才能走向现代文明的大门。
因此,他提出了“外交互通,内政自强”的口号,旨在倡导开放和包容的对外态度。
由此可见,李鸿章的外交战略是以国家利益和现代化进程为导向的。
二、推崇以和为贵的外交准则李鸿章的外交思想与西方普遍采用的霸权主义相反,他主张以和为贵,以德服人。
他认为,外交成功的关键是要建立互信、求共赢的关系,并通过和平对话解决争端。
正是这种秉持“以和为贵”的外交准则,让他在中国近代外交中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绩。
三、以修复国家权力为中心作为一位外交家,李鸿章非常清楚,国家要在国际关系中站稳脚跟,首先得有足够的国家权利。
因此,他主张通过积极修复国家权力,以提升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
他努力倡导中西方合作,推动着各国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诸多机遇。
四、为中国与西方文明交流架起桥梁李鸿章非常重视中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力求为两个文化体系架起桥梁。
他在外交事务中始终坚持以中标准、西备选的原则,将中西文化差异化纳入考虑范围。
同时,他也不断引导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为中国的文化走进国际舞台铺平道路。
五、拓展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李鸿章作为一位优秀的外交家,非常看重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力。
他积极推动中国加入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努力提升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
通过自己的外交工作,他成功地将中国推上了国际政治的舞台。
六、提高国家国力李鸿章认为,强国兴邦的道路必须建立在强大的国力之上。
李鸿章外交思想
李鸿章外交思想内容摘要:李鸿章几乎承办了清末所有重大对外事务,为清廷所倚重,名扬国际,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有重要影响,然而李鸿章从小接受的是系统的儒家教育,本身又是封建地主的一员,生活在封闭的晚清时代,没有全面的认识世界的机会,因此其外交思想难免有很大的局限性。
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多是封建地主阶级自身利益,丧权辱国。
很多人对他的评价是“卖国贼”。
其实不然,纵使他代表签订了《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纵使他的“遵循外交”、“利益均沾”极大的损害了中国权益,然而谁愿意背上卖国的骂名?当时清廷形势使其力不从心,加之统治者思想的左右,使之难施其政,国家步步陷入危难实是必然。
李鸿章出于当时形势、所处的位置的考虑及自身的局限性的桎梏等综合因素最终使其思想、行为使然。
关键词:内政、外交、和戎、自强、遵循外交、以夷制夷、李鸿章主持清末外交近30年,其主导思想是争取和局。
内政外交相结合,以“和戎”为途径,“自强”为目地。
主张变法自强。
就外交实践而言,他彻底失败了,但就思想本身来说,李鸿章的和局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积极性,不应随着外交实践的失败而完全否定。
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利用坚船利炮叩开紧闭的大清国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地、赔款、通商。
此后,西方列强接踵而至,竞相叩关逼迫清廷就范签订不平等条约。
在列强的肆意侵略下,中国主权不断的沦丧,领土大片的被割占,疆界频繁的变更,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步步加深,社会矛盾被不断激化,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危机四伏。
外忧未除,内患又起,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突发。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清王朝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国力几乎消耗殆尽,积贫积弱,国势日下,清廷封建统治岌岌可危。
李鸿章正是在此时局下粉墨登场主持清末外交事务,1870年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开始接手清朝外交。
在如此严酷的情势下,腐败的清朝统治者竟毫无警觉,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以为区区“夷狄”不足重视。
李鸿章的外交策略探析
李鸿章的外交策略探析李鸿章是清末政治家和外交家,他的外交策略以实用主义为基础,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出发点。
他主张与西方列强保持和平发展的关系,同时也力图通过外交手段保护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李鸿章的外交策略。
首先,李鸿章注重与列强保持友好关系和平发展。
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积极开展与列强的外交交往,并借鉴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他通过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来迫使列强承认中国的独立地位,同时也努力恢复和保护中国的领土主权。
例如,他于1885年签订了《湄公河条约》,保护了中国沿边地区的利益,并成功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此外,他还致力于中国的军事和经济制度,以加强国家实力,从而更好地与列强竞争。
其次,李鸿章注重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领土争端。
在他任内,中国与俄罗斯、英国和日本等列强之间发生了许多领土争端。
他坚决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并通过谈判和外交手段解决了一些争端。
例如,在与俄罗斯的边界争端中,他通过以俄罗斯换取中国东北地区的主权,达成了《中俄密约》,保护了中国的领土利益。
在与英国和日本的争端中,他则更倾向于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争端,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平发展。
此外,李鸿章也采取了一些灵活和机智的外交策略。
他善于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竞争,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和利益。
例如,在与英国和法国签订《马关条约》后,李鸿章积极争取日本的支持,并通过谈判在条约中获得了部分利益,如割让台湾和澎湖群岛给日本。
这样的策略使中国在遭受一方列强压力时能够借助其他列强的支持来平衡力量,并保护国家利益。
然而,尽管李鸿章的外交策略立足于维护国家利益,但在一些人眼中,他的外交手段被认为是屈服于列强的强权政策。
例如,在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中国割让了许多领土和特权,使中国遭受了重大损失。
这种以让步和妥协为基础的外交策略被一些人视为中国的屈辱。
此外,李鸿章也有一些政敌,他们批评他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不够坚决,以致于使中国成为列强的势力范围。
李鸿章外交思想
李鸿章的外交思想2013级历史专业杨帅13021022【摘要】李鸿章是晚清官员中与外国人打交道最多的一个。
他参与缔结了众多条约如《烟台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被人诋毁为卖国贼丧权辱国,一生毁誉交加我们此文仅从外交方面对李鸿章进行评价结合时代背景以及国际形势对其外交思想进行浅析。
【关键词】李鸿章外交以夷制夷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庐州府合肥人,生于1823,卒于1901。
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代表清政府缔结了很多合约。
这个人存在很多争议,有人说他是个大卖国贼也有人说他是东方俾斯麦。
我个人认为李鸿章在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他已经尽到了全力,毕竟个人不能改变历史潮流和国家命脉。
评判一个历史人物不能简单的标签化(譬如简单将李鸿章定义为大卖国贼)评判一个历史人物更不能以今天人的眼光和立场去定义,而必须定义在当时的坏境背景下。
对于李鸿章我们能说他是封建清朝统治的维护者,说他洋务运动治标不治本,在甲午战争中领导不力唯独不能说他是个卖国贼。
说他丧权辱国。
对这个危难中的国家,他尽力了。
史学家唐德刚评价他,是中国有近代外交以来涌现出的两个半外交家中的一个。
(周恩来是另一个,顾维钧算半个)。
一、维护国家权益是李鸿章外交思想的核心李鸿章一个接受传统儒家思想熏陶的士大夫,儒家推崇“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李鸿章通过科举考试的独木桥,自然也是一个满怀报国热情的儒生。
然而面对清政府腐朽积弱,外国列强肆意践踏中国。
李鸿章一次次接受任命与列强谈判。
1、遣散常胜军和阿思本舰队,维护国家主权李鸿章能成为一名出色外交家,还要从他的发迹开始讲起。
1859年初几乎走投无路的李鸿章,在其兄李瀚章的引荐下入曾国藩幕下从此李鸿章借助湘军发迹。
1862年4月初,在曾国藩湘军的支持下李鸿章刚刚练成的淮军乘船东下抵达上海:这月底,就奉命署理江苏巡抚。
【1】同年清政府将美国人腓特烈华尔顿的洋枪队扩编为“常胜军”经常纵兵肆意掠夺后任白齐文更加变本加厉竟掠夺清兵军饷四万于银元。
历史解密李鸿章的外交构想 曾做联合日本反对西方美梦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李鸿章的外交构想曾做联合日本反对西方美梦导语:我们将这段被后人称为晚清里程碑折子的话几乎全抄录在此。
想说明,李鸿章骨子里是有维新想法的。
这也是60年代早期开始,慈禧太后重用他的原我们将这段被后人称为晚清里程碑折子的话几乎全抄录在此。
想说明,李鸿章骨子里是有维新想法的。
这也是60年代早期开始,慈禧太后重用他的原因。
李鸿章内心是把日本眼下的改革当成中国由弱变强的楷模和榜样看的。
当时不仅是李鸿章,连恭亲王奕、慈禧太后等也在平“长毛”后的一段时间里曾经励精图治“搞建设”。
第一斧:中日建交的蛮缠历史吊诡的地方出现了。
李鸿章“暗恋桃花”地恋着日本的变法维新,却恋来了一个李鸿章的“掘墓人”。
更有甚者,当我们翻看李鸿章和日本维新的大事记表,却发现两个日后的死对头几乎在一个时期“崛起”。
李鸿章以1862年带淮军进入上海为开端,此后进入了八年的上升期。
最后于1870年从一个曾国藩帐前的“秉笔幕僚”(最多相当于一个部级领导的机要秘书,而且还不是正式公务员,最多只能算是曾国藩私人聘来的“合同工”,每月薪水才6两银子),“一路扶摇”到大清正一品的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
而恰恰这个时期,也是日本人赤脚奔跑,国力极速上升的八年。
日本是个小事精明的海洋民族,当其基本“脱贫致富”,而且是“小富”的时候就在“周边有事”上下功夫了。
他携着新交的“男朋友”——美国来现炒现卖那些“文明国外交”的货色。
至此大清国遇上了一个“难缠”的家伙。
这个东瀛的“程咬金”三斧头杀向大清国。
第一斧:中日建交的蛮缠。
1870年10月,日本派明治天皇的小舅子柳原前光前来商谈中日通商立约之事。
满清王公大臣没几个拿正眼生活常识分享。
浅析李鸿章外交思想
军入京帮她平定了反对派,慈禧太后便宣布由她4岁的侄子
登基即位是为光绪帝,慈禧继续垂帘听政。 李鸿章与慈禧太后之间的关系真正基石是他们互相承认
对方才干,互相需要,而且还对对方心存余悸。慈禧太后怕李
鸿章势力强大于己不利,却又不得不依赖他。在李鸿章方面, 慈禧太后一旦下定决心要做某件事,他从不违抗她的旨意,终
由于李鸿章及其清统治者对资本主义本性缺乏理性认
1875年间他与慈禧太后开始了真正的交往和交谊。事情是
1875年同治帝去世后,朝廷中反对派极力反对慈禧太后让她 侄子继承帝位。慈禧太后求助当时的直隶总督李鸿章,而李率
识,因而对其欺骗外交也缺乏认识,也没有认识到在侵华过程
中资本主义侵略者已行成一定程度的事实上地联盟。因而其 “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也只是一相情愿,注定失败。 (五)无知的自傲
两次较大的绞捻军的战役。李鸿章从周天爵处调出后,协力
李嘉端办团练。到1858年8月陈玉成率部克复庐州,将李鸿 章宅“焚毁一空”。至此历时5年,李鸿章战场受挫,仕途艰 难。1859年1月,李鸿章入曾国藩幕府,从此他的宦海生涯 翻开了新的一页。 1859年10月,因李元度去职和祁门驻军问题,李见自 己意见被拒,愤然辞幕离开祁门。1861年7月重投曾幕。在 清廷授意下和在曾国藩支持下,1861年12月,李鸿章带旧 有团练组建淮军,为他掌兵权,控制上海,登上江苏巡抚开
其大者,而争其小者,非不尽瘁,庸有济乎。”121
这是梁启超对李鸿章的几句评语,他认为李鸿章不是造 时势的英雄,因为李鸿章不了解世界大形势,不懂国家原理, 不知道政治的本质。没有强国富民,使国家强盛。仅仅是学习 西方不重要的东西,而不是学其要领,反而怡然自得。在外交 方面更是耍小聪明,与强国的大政治家相角逐,失大利而争小 惠,不是他没尽力,而是他才能太平庸了。
李鸿章办外交心得体会
李鸿章办外交心得体会李鸿章是中国晚清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中国外交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实践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见解。
在他长期的外交生涯中,他总结了一些宝贵的心得和体会。
以下是我对李鸿章办外交心得体会的1000字阐述。
首先,李鸿章在办外交中非常注重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的维护。
他强调外交行动应该以国家利益为导向,而不是个人或特定群体的私利。
他在国际事务中始终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保持着高度的忠诚和专业素养。
这使他能够充分利用外交手段为中国争取最大的利益,同时树立起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地位。
其次,李鸿章非常强调外交谈判的重要性。
他认为外交谈判是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的关键方式,而不是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
他在与外国使节的交涉中展现出了高超的谈判技巧和智慧。
他善于通过言辞和行为传达出中国的诚意和决心,达到与外国谈判伙伴实现双赢的目标。
此外,李鸿章非常注重外交之间的平等和互惠原则。
他认为国与国之间应该平等相待,互相尊重,不应该有任何一方被剥夺自己正当权益的情况发生。
他在处理与西方列强的外交关系时,常常坚守着中国的核心利益,同时也给予对方一定的利益和尊重,以此促成双方的合作。
李鸿章还非常重视外交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他非常清楚外交人才的重要性,因此他鼓励中国的年轻人学习外语和国际事务,提高他们的外交能力。
他重视经验丰富的外交官员,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以培养新一代的外交精英。
通过这种方式,他有效地提高了中国外交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最后,李鸿章认为外交工作是一个需要长期耐心和持久努力的过程。
在他办理外交的过程中,他经历了各种复杂的政治和外交局势,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和持续的努力。
他相信通过外交手段,中国可以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支持,实现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总之,李鸿章在其外交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他的办外交心得体会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通过注重国家利益和形象、强调外交谈判、平等和互惠原则、外交人才培养和耐心努力等方面的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办理国际关系,为中国争取更多的利益和尊重。
李鸿章外交活动及外交思想述论
李鸿章外交活动及外交思想述论作者:杨明元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35期一、李鸿章的外交活动在李鸿章30多年的外交生涯中,对日外交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李鸿章之初履外交,即以新起之日本为敌手”,“日本是向中国正面砍来的一把屠刀,李鸿章如何千方百计地来防止这把屠刀真是惊险万状。
结果李鸿章于甲午一役后,马关议和时倒了下去,结束了他26年对日本外交生涯”。
石培华剖析了李鸿章主持中日订约的过程和历史意义,他指出,当日本遣使来华求约之时,李鸿章力排众议,坚持同日立约修好,在谈判过程中,李鸿章力求维护清王朝的利益。
日使要仿照西方列强一法均沾之例,李鸿章力拒,并规定日本不准进入中国内地,日本人不准进入内地置买土货等条款,日使对此无可奈何。
次年日本又派柳原前光来华,要求修改去年所签条约,李鸿章拒其所请,并坚持必须先行换约,日后再行商议。
日本方面只得改派副岛种臣为全权特使来华换约。
1873年4月30日,李鸿章与副岛种臣在天津互换了上年所签条约。
从此次谈判到签约、换约的过程可以看出李鸿章对日本的态度是颇为强硬的,“并无屈辱媚外,丧权辱国之举,可谓有理、有利、有节”。
“在谈判中,李鸿章与日使多方辩论,力拒其无理要求,最后得以按中方草案稍予改动而定约”,“该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
台湾学者王玺认为:李鸿章所主持签订的《中日修好条规》及《通商章程》,“不仅为中国空前未有之平等条约,即对日本而言,亦为其平等条约之标准”。
对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中的李鸿章如何评价?石培华指出:“李鸿章对日侵台事件曾持主战之议”,“李鸿章是主张示以兵威,并作了一定的布置的。
但最终导致屈辱和约的签订的主要原因,是总理衙门的奕、文祥等满清皇族执意议和,遂使日本乘机漫天要价,肆意勒索”。
论者大多认为甲午战争是李鸿章一生功业的转折。
而战争的惨败,又是他消极避战,一味求和的结果。
戚其章指出:“从战争的实践和基本倾向看,李鸿章是一位主和派,在战前,他始终幻想列强调停而不认真备战。
李鸿章的现实主义外交思想和晚清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李鸿章的现实主义外交思想和晚清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晚清的中国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列强的步步紧逼,迫使中国打开了大门,也迫使中国外交不能再沿着传统外交之路走下去,近代化是当时晚清外交的必然趋势。
李鸿章,作为晚清最具代表性的封建官僚,同时也被称为中国现代外交第一人,在当时的中国外交界活跃了30余年,代表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
其以现实主义为代表的近代化外交思想必然对晚清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起了比较关键的作用。
因此,在这里讨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有助于我们对晚清中国外交近代化的理解。
关键词:传统外交体制理想主义与现实差距李鸿章现实主义大变局中国外交近代化晚清国力衰弱晚清外交困境李鸿章的局限一、传统外交的穷途末路:晚清处于中国封建社会走到了穷途末路的时期,传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朝贡体系已经随着列强实力的深入而名存实亡,摇摇欲坠。
中国传统外交一般只局限于与周边国家的高高在上的藩属外交,随着野心勃勃的列强的到来,晚清政府不得不与列强打交道。
然而在最开始,统治者依旧作着天朝上过的迷梦,守着中国的传统外交观念——中央帝国的天下观念。
中华帝国传统外交体系只有天下观念没有国家观念。
没有国家观念,也就不可能有明确的国家利益观,国家安全观,其外交关系也必然含混不清。
[1]传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是从属于整个中国的天下观念的。
和平但却不平等,自足的但却封闭的东亚国际关系体系在礼治、仁政的光环下实际上是将文化理想主义的普遍原则,用以代替政治现实主义的普遍原则,其长期后果是,由于现实的世事变迁,最终会导致现实原则的突出,理想主义的原则将因失去适用的环境而过时。
[2]就在这含混不清尚未开化的理想主义理念的指引下,不知不觉,所谓的中华帝国已经成为了俎上的肥肉,礼治仁政已被历史的车轮碾为尘土。
面对外部形势的巨大变迁,这种传统的天下观念,礼治仁政的治理原则指导下的中国传统外交理念和体制显然已经无法应对面临的巨大挑战,无论是出于自发还是被迫,这时候的晚清外交都面临着一个近代化问题。
李鸿章外交思想的成败
李鸿章外交思想成败审查李鸿章生活于晚清时期,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主持清廷外交30多年,成为晚清外交的关键人物。
他睁开眼睛看世界,洞悉世界发展趋势,结合晚清发展实际,大胆地进行外交史上的尝试,他所从事外交活动的成与败,促使他的人生道路更富有神秘的色彩。
一(一)李鸿章外交思想成功的具体表现李鸿章作为晚清外交前台人物,肩负国家大事于一身,在处理外交活动中的某些问题上,他始终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始终站在中国的立场上说话、办事。
以中国同秘鲁订约关于华工问题谈判为例。
1873年前25年间,约达10万名华工被骗往秘鲁做苦工。
华工乘坐“古力船”飘洋过海,远离故土。
这里“古力船”被称为“海上浮动地狱”。
华工在“苦力船”中成为十足的囚犯,稍有怨言,便惨遭毒刑,甚至遭到枪杀,死亡率特别高。
当抵达目的地时,他们又被投入另一座人间地狱,受到残酷镇压和野蛮的迫害,随时成为牺牲品,一切权利被剥夺,集中在监狱式的收容所里,内设有各种刑具,门禁深严。
每天的劳动强度达11到16个小时,甚至长达20个小时,稍有怠慢,即遭鞭打,并给戴上脚镣干活。
晚上睡觉还用特制木器锁脚,以防逃跑。
这种状况,无非等同于罪犯一般。
为此,西方记者不得不供认说:“华工较之黑奴有下等矣。
”[1]正是受尽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待遇,在秘华工必然是十人有九人死于非命。
西方殖民列强虐待华工的罪行,遭到华工的强烈反对和中外赋有正义感人们的谴责和讨伐,同时也引起了晚清统治阶级的极大关注。
其中,李鸿章的举动最为肯定。
1873年,秘鲁派使来华谈判通商,李鸿章就此问题严词批评,并认为只有通过法律的途径才能保障华工的权利。
所以,1874年订约时,增加了订立调查华工境况的专条。
1895年,再次作出了维护华工权益的保证。
显然,在这场外交的斗争中,李鸿章通过一系列的途径进行取证,如当时驻美副公使容闳奉命前往秘鲁进行3个月的调查,取得了华工遭受迫害的第一手资料,他以铁的事实,使对方无法狡辩,最后达成了较为合理的结果。
李鸿章外交
一、李鸿章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活动(一)“以夷制夷”思想鉴于远交近攻的合纵连横之术,李鸿章为了维持中外相安的局面,以致力于对内自强的洋务运动,他采用了林则徐、魏源早已提出的“以夷制夷”思想。
这一外交策略日后则成为李鸿章外交思想的核心内容。
“以夷制夷”作为一种处理对外关系的策略,起源于春秋时代。
鸦片战争期间,这一策略又被重新提了出来。
李鸿章在同光年间根据列强虽有联合但也有竞争这一复杂的国际形势,也积极采取“以夷制夷”思想。
他深知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要想在国际社会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战略,因此他鉴于此种情况,就竭力想利用各国矛盾,来达到“以夷制夷”进而以求自存的目的。
李鸿章运用这个方法最得意的一招就是处理与英国有关云南马嘉理案的交涉。
由于英国侵略缅甸,法国侵略越南,中国西南边疆出现严重危机,云南直接受到威胁。
英法两国力图分别从缅甸、越南开辟一条经云南至我国内地的捷径。
1874年,英国派军官柏郎率领近200人的武装“远征队”从缅甸出发,到我国云南探测路线,英国驻北京使馆派翻译官玛嘉理从北京经云南入缅接应。
1875年2月,马嘉理带领探路队擅自入境。
因于当地曼允山寨景颇族群众发生冲突,马嘉理被打死,此即“嘉理案”。
英国政府利用此案向清政府提出了广泛的侵略要求。
在谈判中,英国公使威妥玛以绝交、战争相恐吓。
李鸿章故意将谈判与修改《天津条约》中的通商条款问题结合起来,用来吸引各国政府对中英谈判的注意。
当时俄、德、美、法、日、奥六国公使都在烟台观看海军操练。
李鸿章通过赫德的调停,把威妥玛接到烟台会晤,并对此次会谈“故示整暇,往来谈宴”,[1]315表示不急于商谈此事。
在清皇帝万寿节那天,请各国公使及提督等赴宴庆贺。
各国公使议论纷纷,觉得马嘉理一案中,滇抚岑毓英下令杀人一事并没有确凿证据,不应该提岑来京问罪。
次日,李鸿章与威妥玛会谈时,威妥玛取消了这一要求。
李鸿章通过此次谈判的胜利,被外国人视为外交能手,他本人亦对此次谈判之结果甚为满意,也对“以夷制夷”的效果感到很高兴。
试析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
试析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牛少莉陇东学院历史系甘肃庆阳 745000摘要:“外须和戎”是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这一思想形成的根源主要有: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社会背景下,对中外形势比较权衡后作出的抉择;李鸿章本身的一些特性,为人处世的原则决定其思想;也是曾国藩在外交思想言行上对他影响的结果。
在这种“和戎”外交思想指导下李鸿章形成了一套处理外交事务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避战求和”,力保“和局”,“以夷制夷”,恪守“诚”字。
总的来说,其外交思想的宗旨是维护清政府的利益,想通过暂时的和平局面,使国家有自强的机会。
关键词:李鸿章;外交思想;外须和戎外交活动是李鸿章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李鸿章居晚清“外交要冲”,自1870年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直到1901年病死,中间除有短时期未任职外,掌握外交大权长达30年之久,对中国近代外交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李鸿章“以外交受重望于国际,亦以外交负重谤于国内”[1],时人称之为“一生功过在和戎”。
100多年来,史学界对李鸿章的评价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誉之者冠以“地主阶级改革派”、“东方之俾斯麦”的美称,始终视之为“一身系天下安危”、老成谋国的元老重臣;而甲午战争后,毁之者斥之为“国人皆曰可杀”的“汉奸”、“卖国贼”等。
正如梁启超所说:“誉之者千万,而毁之者亦千万,誉之者达其极点,而毁之者亦达其极点。
” [2]尤其是对李鸿章“外须和戎”外交思想的评价,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李鸿章活跃于晚清政坛40年,与当时中国的内政、外交关系极大,所以他一直是海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
近百年来,有关李鸿章及其外交思想的研究著述层出不穷,具有代表性的有:梁启超的《李鸿章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再版),这是第一部研究李鸿章的专著,对李鸿章所处时代及其位置做了透彻分析,比较全面的描述了李鸿章的崛起极其所从事的洋务、外交事业。
在外交上,梁启超认为李鸿章的联纵政策是失败的,但他也指出这是无奈之举。
世纪伟人李鸿章伟大的外交思想与实践
世纪伟人李鸿章伟大的外交思想与实践曾飞本文不是“历史”,本文只有“思想”;历史并不重要,她可以任人打扮,重要的只是思想,没有“伟大”的思想,人就无以出人头地,无以“伟大”。
世纪伟人李鸿章之所以“伟大”,要认识之,就必须先从感性开始。
然后按部就班,逐步洗脑。
中国青年网《李鸿章访美排场令人咂舌》的文章张扬说:“曼哈顿华尔道夫号称世界最著名酒店,每次联合国会议,几十个国家元首都住在这里,平常也是社会名流聚集之地,是极致尊贵的象征。
最有意思的是,华尔道夫酒店允许客人自带厨师和食品,而且是由中国人开的先例:1896年,大清直隶总督李鸿章率团访美时,就自带厨师团队和食品。
……中国高官李鸿章的排场之大,也足以令美国人目瞪口呆。
在曼哈顿区的港口下船时,媒体细数李总督的随行人员及物品,开列单据如下:李鸿章有随员18位,仆人22人,后面跟着300件行李。
另有金轿一顶,珍贵奇鸟8笼,其中包括两只活泼可爱、会说英语的奇种鹦鹉,还有云南特产的长尾金鸡。
而在行李中,除了衣物、日用品外,尚有酒、菜,大量天山瓦罐泥封口的雪水,专供李氏烧茶饮用。
其余则是宫廷特制的桂花皮蛋等,千奇百怪,应有尽有,无法列举。
”这足见世行行长给予中国的首重GDP的信条有何等重要的意义,是时大清帝国的GDP雄居世界第一,于是大国宰相能有令人咂舌的访美排场,令红毛鬼子目瞪口呆,大开眼界。
这就奠定了大国外交“伟大”的物质基础。
西方把李鸿章列为当时的三大世纪伟人之一,倚仗的恐怕也是天朝雄厚的经济实力——世界金库,这比号称世界工厂之今朝显然要气派得多,也让红毛鬼子垂涎得多。
因而向李鸿章学习的提法还是很务实的嘛。
中国青年网《李鸿章(外交事件)》雄辩地证明:“面对清廷内部封建顽固派的重重阻挠,李鸿章曾雄辩地提出‘处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
他认为在追求自强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总纲,也就是在列强环伺,外侮日甚的环境中,尽最大可能利用‘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为中国的洋务——自强建设赢得尽可能多的和平时间。
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有人说,“近百年中国史上只出了两个半外交家”,而李鸿章正是其中一个。
从天津教案中初涉外交,台湾事件中舌战日本来使,中法之战中极力斡旋,马关议和中血溅袍服,割让辽东后联俄制日,直到《辛丑条约》的签订,始终能看见李鸿章的身影。
1901年11月7日,大清王朝显赫一时的封疆大吏李鸿章终于不堪沉疴而溘离那个风雨动荡的年代。
人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在其一手操办的对外交涉,诸如天津教案、中日修好条规、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无一胜数,堪称是民族之不幸。
因此有人认为,就“李鸿章的个人历史,几乎就是近代中国国力衰败的历史,是近代中国沦为外国列强半殖民地的历史”。
为何李鸿章在其主政期间会在外交上导致一连串的失败,为何李鸿章会在对日对俄的外交活动中连连地卑躬屈膝,其根源是什么?本文重点从以下内容给予剖析。
一、李鸿章外交思想形成的社会大势在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开始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外交军事和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这里首先是由于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的活动中采取了“合作政策”。
它们为了巩固和扩大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所攫取的利益,在有关侵华的重大问题上彼此进行“协商与合作”,以达到共同的侵略目的。
然而,此时清政府已无力抗拒列强的要求,只能是卑躬屈膝,对外一味采取妥协退让的方针。
在这种所谓的“中外和好”的“和局”面前,经历了绞杀太平天国及捻军起义的高官大吏,诸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之流亲眼看到了西方侵略者船坚炮利的“长技”,从而预感到一种潜在的长远威胁。
李鸿章多次强调购买外洋船炮乃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
指出“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独有,在中华则罕于所见”,进而主张应“广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之,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存远略。
”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总的来说,李鸿章之流就是要“讲求洋器”,平定发捻,自立自强,抵御外患,重点是放在购船、造炮、练兵等军事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纪伟人李鸿章伟大的外交思想与实践
曾飞
本文不是“历史”,本文只有“思想”;历史并不重要,她可以任人打扮,重要的只是思想,没有“伟大”的思想,人就无以出人头地,无以“伟大”。
世纪伟人李鸿章之所以“伟大”,要认识之,就必须先从感性开始。
然后按部就班,逐步洗脑。
中国青年网《李鸿章访美排场令人咂舌》的文章张扬说:“曼哈顿华尔道夫号称世界最著名酒店,每次联合国会议,几十个国家元首都住在这里,平常也是社会名流聚集之地,是极致尊贵的象征。
最有意思的是,华尔道夫酒店允许客人自带厨师和食品,而且是由中国人开的先例:1896年,大清直隶总督李鸿章率团访美时,就自带厨师团队和食品。
……中国高官李鸿章的排场之大,也足以令美国人目瞪口呆。
在曼哈顿区的港口下船时,媒体细数李总督的随行人员及物品,开列单据如下:李鸿章有随员18位,仆人22人,后面跟着300件行李。
另有金轿一顶,珍贵奇鸟8笼,其中包括两只活泼可爱、会说英语的奇种鹦鹉,还有云南特产的长尾金鸡。
而在行李中,除了衣物、日用品外,尚有酒、菜,大量天山瓦罐泥封口的雪水,专供李氏烧茶饮用。
其余则是宫廷特制的桂花皮蛋等,千奇百怪,应有尽有,无法列举。
”
这足见世行行长给予中国的首重GDP的信条有何等重要的意义,是时大清帝国的GDP雄居世界第一,于是大国宰相能有令人咂舌的访美排场,令红毛鬼子目瞪口呆,大开眼界。
这就奠定了大国外交“伟大”的物质基础。
西方把李鸿章列为当时的三大世纪伟人之一,倚仗的恐怕也是天朝雄厚的经济实力——世界金库,这比号称世界工厂之今朝显然要气派得多,也让红毛鬼子垂涎得多。
因而向李鸿章学习的提法还是很务实的嘛。
中国青年网《李鸿章(外交事件)》雄辩地证明:“面对清廷内部封建顽固派的重重阻挠,李鸿章曾雄辩地提出‘处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
他认为在追求自强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总纲,也就是在列强环伺,外侮日甚的环境中,尽最大可能利用‘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为中国的洋务——自强建设赢得尽可能多的和平时间。
”
在这样伟大的外交思想的指导下,外交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同治十年(1871年)七月二十九日,在办理完天津教案后不久,李鸿章代表中国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这是一个双方平等互惠的条约,但李鸿章从签约过程日本人的姿态中,看出日本“日后必为中国肘腋之患”。
果然,十三年(1874年),日本出兵侵台,李鸿章积极支持清政府派沈葆桢作为钦差大臣率舰队赴台湾巡阅,并调驻防徐州的淮军唐定奎部6500人分批前往台湾。
此事最后虽以签订《中日台事条约》而暂时平息,但后来日本还是于光绪五年(1879年)乘隙吞并了琉球。
“在与日本交涉的前后,李鸿章还分别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与秘鲁签订了《中秘通商条约》;光绪二年(1876年)与英国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
前者旨在保护华工;后者则是因“马嘉理案”导致的中英间的严重交涉。
李鸿章在英国公使威妥玛以下旗宣战的要挟下,巧妙地利用国际法挽回决裂之局。
在他建议下,清政府派郭嵩焘赴英国道歉,郭氏遂成为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
但条约也因增开了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个通商口岸,并允许英国人可以进入西藏,损害了中国主权。
”
“光绪九年(1883年),中法战争在越南境内初起,清廷命李鸿章统筹边防战事。
李鸿章则认为“各省海防兵单饷匮,水师又未练成,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
他先与法国驻华公使宝海签订“李宝协议”,旋为法国政府反悔,继与法驻日公使洽谈未果;当战争进入胶着状态时,慈禧改组军机处,主和舆论渐起。
李鸿章在光绪十年(1884年)四月十七日与法国代表福禄诺签订了《李福协定》,五月,随着法军进攻谅山,协议又被撕毁,直至清军在广西和台湾战场分别取得胜利后,李鸿章才最终与法国代表巴德诺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结束了战争。
法国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中越边境对法国开放等特权。
因此,时称‘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
愚昧的大清国民骂声一片,不懂世纪伟人的一片苦心。
幸好有当时的贤者和当今的贤者给予了公正的评价,或曰:“中国败而胜,外国胜而败”。
其间深奥的哲理,深邃的思想,深藏的的务实利益为凡人低下的智力所无法理解。
中国青年网《李鸿章(外交事件)》挂一漏万,李伟人的丰功伟绩至少还有:
沙俄别有用心地邀请清朝权臣李鸿章参加典礼,并待以国家元首之礼。
此间,尼古拉二世特命财政大臣维特、外交大臣洛巴诺夫与李鸿章进行秘密谈判。
谈判期间,俄方利用清政府部分官僚急于同俄国结盟的心理,把“借地接路”作为实现结盟的先决条件。
为迫使李鸿章就范,俄方不断施加压力,威胁讹诈,以中断谈判相要挟。
后来竟然将单方面拟定的《中俄密约》约稿交与李鸿章。
同时,沙俄还使用重金贿赂的卑劣伎俩,向李鸿章许诺,如果“接路”顺利进行,将付给李300万卢布酬金。
李鸿章没有提出实质性的修改意见,就把约稿转奏光绪帝请旨,并电催清政府准其画押。
1896年6月3日,中俄双方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中俄密约》(正式名称为《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或《防御同盟条约》)签字仪式。
该条约共6款,主要内容是:1.如日本入侵俄国远东或中国、朝鲜土地,中俄两国应以陆海军及军火、粮食互相援助,战争期间,中国所有口岸均向俄国兵船开放。
2.中国允许华俄道胜银行接造一条由黑龙江、吉林至海参崴的铁路,无论战时平时,俄国均有权使用该铁路运送兵员、粮食和军械。
《中俄密约》是沙俄以不正当手段诱迫清政府签订的彻头彻尾的强盗条约。
它的签订,使俄国不费一枪一弹,实际上把中国东北变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
(百科名片《御敌互相援助条约》)
简而言之,大家得闲时不妨看看《李鸿章:签订30余个不平等条约》(纪录片:《这里是北京》之遗迹与人物
/20090826/n266245682.shtml)的视频,就更加受教育,明白李伟人的丰功伟绩。
至于李鸿章一生一世的成就归根结蒂在于“尽最大可能利用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为中国的洋务——自强建设赢得尽可能多的和平时间。
”自强建设者,李氏家族经济建设是也,其成就无可置疑,至今李家还是亿万富翁辈出的伟大家族。
据《宰相合肥天下瘦——浅述李鸿章的巨额家产》一文介绍:“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此为清末流行于民间的一副著名对联。
上联写李鸿章,李乃安徽合肥人,曾任宰相;下联写翁同和,翁乃江苏常熟人,曾任司农。
此联一语双关,充分流露出当时老百姓对朝廷时局的不满之情和吸食民脂民膏的狗官的憎愤之情……李鸿章、盛宣怀办洋务的是非功过,对他俩作何评价,是历史学家的事,非我之力所能及。
但,洋务运动失败,李、盛却在办洋务中捞足了钱财,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至于李鸿章捞足了钱财是什么样的概念呢?有网友指出:人人皆知和珅为清代第一大贪官,但和珅的财产有多少?有人估算大约有一千万两银子。
而李鸿章的家产大约四千万两银子。
四千万两银子的家产是个什么概念?我在此举两个例子给大家参照一下:1、清王朝每年的财政收入,在清初最少时不超过2000万两,在清末最多时一般也不超过1亿两!2、整个北洋水师的家底,有人估算大约价值600万两。
李鸿章“自强建设”的成就不可小觊!这大概就是李伟人一生苦苦奋斗的终极目的,也可能是他的奋斗精神至今不过时的真谛吧?
如果不是这样,李伟人为“中国的自强建设赢得尽可能多的和平时间”的伟大意义就无从理解。
须知,在“以夷制夷”以“赢得尽可能多的和平时间”之后就是八国联军践踏北京。
对此,愚人已经被智者教化得不知道这该叫做荣耀、盛世还是耻辱、败局。
难道“以夷制夷”争取和平时间就是为了促使八国联军拧成一股绳攻进北京?然而,其时有一段黑色幽默:八国联军的瓦德西命令李鸿章:请你们把慈禧太后交出来,她是战犯,必须要接受惩罚!各地督抚:战犯……没见到慈禧太后啊。
瓦德西:我知道慈禧太后就在你们那里,就在李鸿章的床上!(《八国联军找李鸿章要慈禧:就在你床上》)而摘自《民国就是这么生猛》的文章给了一个闹剧:八国联军以为慈禧嫁给了李鸿章。
可见即使在洋大人的眼里,他们所加封的中国“世纪伟人”李某也不过是奸夫淫妇之流罢了。
而在当今治国精英的心目中,“世纪伟人”李某也不过是一粒棋子,为其翻案也不过是利用一下来为自己的丑行辩解而已。
至于历史,那只不过是过眼烟云;历史并不重要,她可以任人打扮,重要的只是思想,没有“伟大”的的思想,当今精英就无以出人头地,无以“伟大”。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