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视角
报纸“亲民”应首重民生新闻
报纸“亲民”应首重民生新闻[关键词]报纸亲民;民生新闻;方法“主流媒体、平民视角、关注生活、关爱百姓”一直是生活报的办报理念,也是生活报长期发行充分体现的特点。
生活报作为黑龙江省发行量最大、全省覆盖、省城哈尔滨市高密度发行、在省内读者群中享有很高声誉的日报,一直发挥着干预生活、服务百姓的作用。
据中国新闻研究中心对中国内地的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计划单列城市的综合类(不包括党报)的大众报刊调查结果显示:生活报是哈尔滨市影响力最大的报刊。
作为黑龙江全省发行的省级晚报,生活报已在黑龙江省牢固确定了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的“黑龙江第一报”形象,根源就在于全省每天阅读生活报的读者达450万人,新闻贴近平民,读者来自民间。
看来,报纸“亲民”乃是当今社会媒体发展的一种大众倾向。
一、报道“亲民”要有平民化视角报纸要“亲民”首先要有平民化视角,新闻平民化视角倾向在民生新闻报道上,就是抓住平民关注的生活细节。
新闻平民化视角要求新闻媒体体现平民化诉求,在报道内容上主要是体现人文意识,满足百姓的多样化需求。
“平民化视角”近年来成了新闻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现代汉语词典》对“平民”的解释是“泛指普通老百姓”,笔者认为,“平民化视角”是指新闻报道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投向普通的老百姓,在新闻报道的内容上,坚持平民立场,关注同普通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在新闻报道的方式上,坚持平民方式,用人们喜闻乐见的、亲切朴实的语言和形式传递信息,为民代言;在新闻报道的取向上,坚持平民利益,反映普通百姓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弘扬朴素的人性之美。
在实践中,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报道普通老百姓的工作、学习、生活及喜怒哀乐,让他们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
二、平民化视角体现在民生新闻上新闻平民化视角主要集中在对民生新闻等问题的研究上,探讨民生新闻需要明晰民生新闻的概念。
“民生”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而《辞海》中对其的解释为“人民的生计”。
在当今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计,也由简单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
当今民生新闻的特点及现状反思
当今民生新闻的特点及现状反思在当今社会,民生新闻作为新闻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贴近民众生活、反映百姓诉求的特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民生新闻聚焦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涵盖了教育、医疗、就业、住房、交通等诸多方面,成为了人们了解社会动态、获取实用信息的重要渠道。
民生新闻的特点之一是内容的贴近性。
它关注的是老百姓身边的事情,比如小区的环境整治、菜市场的物价波动、学校周边的交通安全等。
这些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能够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让他们感受到新闻与自己的紧密联系。
另一个特点是报道的平民视角。
民生新闻不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进行报道,而是以普通百姓的视角去观察和讲述事件。
记者深入基层,倾听民众的声音,将他们的喜怒哀乐真实地呈现出来。
这种平民化的报道方式,拉近了新闻与观众的距离,增强了新闻的亲和力和可信度。
及时性也是民生新闻的显著特点之一。
在信息传播迅速的今天,民生新闻能够在第一时间将与百姓生活相关的突发事件、政策变化等传递给观众。
比如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民生新闻能够及时报道受灾情况、救援进展以及政府的应对措施,为民众提供最新的信息和指导。
然而,在民生新闻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部分民生新闻存在过度娱乐化的倾向。
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一些民生新闻节目过度追求新奇和刺激,将一些琐碎、低俗的内容作为重点,忽视了新闻的严肃性和社会价值。
这种过度娱乐化的报道不仅降低了新闻的质量,也容易误导观众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民生新闻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在竞争激烈的媒体环境中,许多民生新闻节目在选题和报道方式上缺乏创新,导致内容相似、形式单一。
观众在不同的频道看到的往往是类似的新闻,这使得民生新闻的吸引力逐渐下降。
此外,民生新闻在报道深度上还有待加强。
有些民生新闻仅仅停留在事件的表面,没有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例如,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只是简单地报道事件的经过,而没有挖掘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无法为观众提供更有价值的思考和启示。
论新闻报道的平民化
论新闻报道的平民化摘要:电视新闻平民化是指电视新闻从题材选择、采访、拍摄、制作直至播报新闻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平民生存状态的关注、对平民生活方式的展现、对平民审美习惯的尊重以及对平民立场的认同。
平民化之所以会成为当今电视新闻报道的一股潮流,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既受到当今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又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媒体自觉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新闻报道平民化媒体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各国新闻媒体都逐渐将目光投向平常生活中的普通人。
这种新闻价值观上的改变使整个新闻报道格局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新景象。
我国在经历了70年代末的思想大解放以后,也卷入了平民化新闻报道的大潮中。
从80年代开始,我国各大媒体都有了对报道平民化的自觉意识,以往严肃有余的报纸版面逐渐被取代,而以社会特写内容为主的周末版作为平民品味的新尝试被许多报纸所采用。
进入90年代,平民化报道发展更加迅速。
晚报、晨报、都市报陆续出现,这些报纸着眼于普通百姓所关心的新闻,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娱乐需求,强调把普通市民作为读者对象,为他们展开全面的服务,从而成为追求新闻平民风格的坚实力量。
一、新闻报道平民化的出现早在1980年代初,穆青就提出:“我们的新闻报道不应该规格化。
我们要鼓励和支持记者捕捉社会生活中最主要、最生动、最活泼的新事物,鼓励和支持记者探索最能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新闻形式。
我认为,我们的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也应当向自由的、活泼的、散文式的方向发展,改变那种沉重的、死板的形式,而代之以清新的、明快的形式……”。
事实上,1980年代中后期,已经开始有媒体和记者在进行着这种思考和尝试。
如1980年代中后期,《中国青年报》就由原来的仅仅盯住或好或坏的“两极典型”向对生活全方位的扫描转变。
1984年9月11日《中国青年报》一版编发了张建伟的《渴望蓝天》并配发评论。
用平民化视角做好重大主题报道
“ 补位 ” 不越 位
编辑甘为人作嫁衣 、甘为人 梯的最
实 的尊重 ,既要讲对领导机关意图的尊 重, 更要讲对群众的尊重。几年前 , 有关
主要体现就是补位 , 文字的校正 、 标题 的 修改、 段落的调整 , 包括对事实 的核实和
订正等。补位不简单 ,但做到补位不越 位更难 。经常 听到记者对编辑 的抱怨 , 最多的不在于发 不发稿或者迟 发了稿 , 而是对越位 的批评 。越位 的具体表现就 是主观臆断 ,不加商量凭感觉凭想象加 话或者减话 , 至有 的编辑还“ 甚 认真得过 了头”仅仅根据记者原稿提供 的简单事 , 实就敢 于对稿件进行 “ 重写 ” 。总之 , 这 种因补位而越位的现象不一而足 ,都是 要不得 的, 既是对稿件作者的不尊重 , 更 会导致对事实 的歪曲 ,必须在编辑工作 中始终坚持尊重原则。 编辑越位最多的地方往往表现在对 标题的改动上 ,基于标题更 响亮些更引
用 平 民化 视 角做 好 重大 主题 报 道
口毛金 权
( 忠州 日报社 , 重庆 忠县 4 40 ) o 3 0
党报重大主题报道是实现党报主体 功能、 体现党报权威最重要的抓手。 做好
重大主题报道 ,把党的方针政策更有效 地传达给基层读者 ,是党报义不容辞的
看。
心” 转向“ 以受众 为中心” 用平民化视角 , 透视重大主题。 要变训导为引导 , 变单向
作用 。 ■ ( 栏 编辑 : 明 瑛 ) 本 秦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对敏感事 件的报道 ,这就必须坚持尊重原则 。尊 重, 既要讲对写作者 的尊重 , 又要讲对事
浅析社会新闻报道的平民化
是对一些负面的平视 , 是从“ ” 都 人 的角 度 观 察 体 验 , 对 采 是
访 对 象 物 质 的 、 神 的 、 性 的 、 性 的 、 俗 的 种 种 人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层 精 理 感 世
面的反映 , 报道反 映对人性的关怀。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 使
是 那 种 需 要 平 等 和 真 切 才 能 体 现 的尊 重 。 普 通 市 民 是 社 会 最 基 本 的 阶层 , 们 的 生 存 状 态 代 表 了社 会 的基 本 状 态 , 他 平
范 人 物 成 为重 要 的宣 传 对 象 。这 种 宣 传 是 通 过 先进 人 物 的 示 范 作用 来 表 达 主 流 文 化 价 值 的取 向 ,通 过 号 召群 众 向模
范 人 物学 习来 达 到 政 府 所 要 达 到 的 目的 。
当然 的牺 牲 品 。 在行 为表 层 , 者 本 位 的新 闻观 不 注 重 传 播 传 效 果 , 注 重 受 众 研 究 . 传 统 的新 闻 观 放 到 人 文 意 义 范 畴 不 把
研究上“ 说你 昕” 我 的灌 输 式 的 宣 传 , 于 传 者 本 位 的 新 闻 属 观 .传统 本位 的新 闻 观 看 到 了新 闻 传 播 对 社 会 变 革 的重 大 作 用 , 它 片 面强 调 和夸 大把 关 人 的 主 体 意 识 , 容 易 偏 离 但 很
新 闻 最 基 本 的 客 观 真实 原 则 , 反 新 闻规 律 。在 意识 深 层 支 违
[ 章编号 ] 文
民化 报 道 首 先 应 关 注 的 当 然 是 他 们 的喜 怒 哀 乐 。
在 社 会 新 闻 平 民化 报 道 的背 后 ,体 现 的是 科 学 而人 性
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趋势
济转变 ,使得 市场化 的特 点不 只是在 宣传 ,这 种报道 形式 随着 社会 的发 展 参考文献 :
经 济领域 有 了明显 的体 现 ,更 是渗透 和人们 意识 的转 变 已经 逐步 改变 。在
『 1 l 孙玉双 , 姚烨 . 浅 谈 电视 新 闻 I 】 . 江 南 到文化 精神 领域 。新 闻媒 介可 以 自主 新 闻报 道 中以平等 的视 角对社会 生 活 平 民化 的 积 极 作 用 和 不 良倾 向 【
新 闻报道 的平 民化趋势
Hale Waihona Puke 姜 静 新 闻报道 体现 出平 民化最 早是 在 到 了受众 的强烈需 求 ,本着记 者 的职 断加快 ,使得 人们要 求能 够在最 短 的 2 0世纪 8 0年代 出现 的,一经出现就受 业 特 点 ,受 众 需 要 什 么 , 我 们 就 向 着 时间 内 ,获得 最新 发生 的事情 ,以及
决 定要 报道 的 内容和 主体 ,只要切合 中 出现 的 事 情 进 行 报 道 ,一 是 显 示 了 论 坛 ,2 0 t 1 ( 4 ) 社 会 与时代 发展 的 流即 可。新 闻行 对普通 民众 的尊 重 ,二更 是体 现社会 行转 变 ,才能引起受众的强烈共鸣。
3 主体 意识 的强 化 从 平 民 化 的 视 角 出 发 , 用 比较 平 缓 的 『 2 1 姜红 . 论 新 闻报 道 中的 平 民化
到 新 闻 行 业 广 泛 的 关 注 ,经 过 二 十 多 那 一 方 面靠 近 。
近期 的热点 话题 等。随 着科 学技 术 的 发展 ,越 来越 多的高 新科 技被应 用到 新 闻报 道 中,除 了传统 的报道 手段 ,
年 的发展 ,我 国新 闻报道 中呈现 出的 平 民化趋 势更加 明显 了。新 闻媒介 是 将发 生 的一切事 情传递 给受 众 的一 种
浅谈晚报新闻的平民化取向
广大党员按照 “ 四个一定 要” 的要求 , 更 好地发挥好模范作用。要 以提高思想政
治 素 质 和 全 面创 新 能力 为 重 点 ,切 实 加
把主要精力放在事业发展上 。 为此 , 要不 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 ,把思
升级 , 不断增强报业发展 的内部动力 , 推 动集团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 加强和改进党 的组织建设 ,提高集 团领
越 感 ,改 变 那 种高 高 在 上 和低 头 看 世界 的思 维方 式 , 自觉 地 关 注周 围基层 老百
单就孩子们来说 ,他们所遇到的困 境各有不 同, 可他们都有一个共 同特点 : 非常珍惜来之不 易的求学机会 。面临着 随时辍学的忧虑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
姓的生活 、 生产 , 并且不断和他们平等交 流的意识。 换句话说就是“ 多替老百 姓说
性美 、 个性美。在境界上追求浓郁的人文
索、 勇于创新 , 把管理的重点放到建立健
全市场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的运营机制 上来 , 放到创新机制 、 优化配置 、 降低成 本、 提高效益上来 , 进一步促进集 团内部 运行机制 的转 变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 积
极 推 进 内部 管 理体 制 、运 行 机制 的全 面
之 。窘境 之 下 , 天 , 妹 俩 选择 喝农 药 一 姐
的同情和慰 问。 大家纷纷献上一份爱心 , 使这个女孩感受到了人间真情 ,开始重 结束 自己的生命。 妹妹走后 , 把
遗 憾 留 给 了人们 。为 了让姐 姐 别 再 对 生
重视新闻的人性化传播 ,讲究新 闻的人
对此 ,承德晚报》都及时给予 了关注 。 《 20 0 9年 7月份 , 滦平县 巴克什营镇贫困
“城乡一线”的平民化视角
视率 比较高的新闻栏 目。
二 、 生 的 内容 : 靠 百 姓 。 证 可 民 依 保
靠的信息来源 近年来 ,经 过媒 体长期 不断 地探 索 , 民生新 闻 ” “ 走上 了“ 土化 ” 本 的路
子 。 当地 百 姓 “ 想 知 晓 、 想 了解 ” 最 最 的
、
平 民 的 视 角 :真 情 为 百 姓 ” “ 的
审读 ・ 阅评报告 ■ H N u u P G A G o s EDY El Bo A N
“ 乡一线 ” 城 的平 民化视 角
◇ 刘 晓 明
“ 民生新闻”的提法近年来颇受学
术 界关 注 。广 义 地 说 , 有 为 民众 关 心 所
百姓 ” 的栏 目定 位 ,城 乡一线 ” 目关 “ 栏
注 “ 民生 ”解 读 “ 民 生 ” 所 谓 “ 民 小 、 大 。 小 生 ” 就 是 百 姓 最 直 接 、 现 实 的 利 益 问 , 最
困 难 、 心 事 , 要 是 与 老 百 姓 实 际 生 烦 只
的新 闻都是 民生新 闻。狭义地说 , 民生 新 闻由民生 内容 、 民视角 、 者本位 、 平 读 人 文情怀 、 民众话语 等要素构 成 , 是一 种全新 的新 闻价值取 向和态度 , 也是 以
角度 、 以群众语言解读重 大政 策和决策 对 百姓生 活可能 带来 的具体 、直 接影 响 ,解 释政策和决策出台的背景依 据。 这 就进一 步扩展 了民生新 闻的题 材范
围 , 民生 新 闻 呈 现 多 视 角 、 层 次 的 使 多 特点 , 得 更 大 的 发 展 空 间 。 获 民 生 新 闻最 大 的 特 点 就 是 它 的平 民精 神 和 平 民 内 容 , 果 它 的 表 现 方 式 如
成就报道与平民化视角
文件 的学习领会 ,仍然是新 闻单位 获取 重要新闻信息 的渠道 。但 这 同报道 的平 民化视角 者是不矛盾的 ,因 为 向党 负责和 向人 民群众负责本来就是 一致 的,而且 正面 导向作 用。 同时 ,新 闻工作者进行 调查研究时态
度要诚恳 。
党 的十七大报告 中指 出:在政 治建设的过程中,
当然 ,对 党 政领 导 、 对 重 要 会 议 的 采 访 ,对 重 要
个十分重要 的原因是成就报道的思维模式僵化 。笔
者认为 ,改变这种状 况的一个有效办法是将平 民化视 角 引入到成就报道 中。 由于平 民化视角关注 的是 普通 群众 ,通过采写普通 百姓 的亲身感受 ,从一个侧 面来 督 的基本 内容 ,没有群众 做 “ 眼线 ”,舆论监督就会 成为空 中楼 阁。另一方面 ,人 民群众是舆论监督 的坚 强后盾 ,舆论监督不仅要 依靠 人民群众 ,更需要人 民 群众强有力 的支持 。开展舆 论监督终极 目的是为 了维 护和保障最广大人 民群众 的利 益。因此 ,舆论监督必 须依靠群众 ,相信群众 ,充分 汲取群众 中的智慧 。只 有掌握 了人 民群众 的心声和 意愿,才能保证舆论监督 导 向的正确性 ,取得监督 的最佳效果 。 新闻舆 论监督必须注重调查研究 ,辩证地分析 问 题 。舆论监督的报道往往是涉及有 关要害的批评 ,而 这种批评有时会对被监督 的对象甚 至整 个社会产生较
20 0 0 8. 5
( 者刘猛 :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 学院研 究生, 作 第二炮兵 工程 学院六系参谋 )
・ 8 ・ 9
・
业务研 究 ・
那么 ,究竟在成就报道 中应如何引入平 民化视角
新 闻知识 (0 0 1 ) 2 1 .1
的 介 绍 材 料 也 常 常 堆 砌 着 很 多 难 懂 的 专 业 术 语 。这 就 需 要对 这 些 成 果 进 行 第 二 次表 述 — — 用 简 单 明 了的 、
电视民生新闻的平民化视角
内心情感 等各 个方面作 了全 方位 的持续
报道 , 让关心 灾区情 况的人们第一时 间了
解 到 最 新信 息 。 二、 报 道 内容 生 活 化
作作 风。 安徽 卫视 《 第 一 时间 》 栏 目组放
下 省 台 的 架 子 ,一 头 扎 进 合 肥 的 大 街 小
阐释 当代 媒 体 如何 确 立 民生 新 闻报 道 的 平 民化 视 角 。
【 关 键 词 】民生 新 闻
平 民化
民 生 新 闻兼 具 民生 和 新 闻 的特 质 , 所
的全部视 角锁定 在老 百姓 日常生 活的琐 事 和细节 等话 题上 , 而应考虑 民生新 闻事 件报道 的重 要性 和时效性 。 在挖掘 当地百 姓生活话题 的同时 , 找到贴近百姓生活 的 社会经 济发 展主流 , 形成有全社会主流意
识 的本 土 民生 新 闻 。 民生 新 闻节 目的 平 民 化 , 就 是 用 平 民
一
面镜子。 他们的 日常生活体 现着 时代 的
谓 民生 就是节 目的内容选材 必须是与 老 百姓 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 , 是 老百姓 最为关注和关心 ,贴近百姓的生活实际 , 并具有 一定 乡土特色 和地方 文化 特点 的 本土题材 。 节 目的报道形式也要接 近平 民 的话语 , 能 为老百姓及 时接受 , 并 能产生 心理共鸣 。 所谓新 闻就是这类节 目的报道
接受。
一
档 电视 节 目, 是通过 大众媒 体 , 为老百
兴趣。 如果能将报道的焦 点转移到事件 中 普通人的生 活上 , 描绘他们作 为一个普通
老百姓对事件 的感受 、 理解 , 表 现 在 大 事 件 中老 百 姓 的心 理 , 通过 事件 挖 掘 人 性 深 处 的 东 西 ,关 注 对 老 百 姓 生 活 的 影 响 , 老
以平民化视角做接地气的民生新闻
2022.11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媒体的新闻报道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们对新闻信息也有了更高的期望值。
民生新闻作为深受大众关注的一种新闻形式,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要做到与时俱进,保障新闻内容真实可靠的同时,实现新闻形式的多样化发展。
虽然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的传播途径拓宽了、新闻内容也更加全面了,但是由于内容质量管理力度不够,导致各种虚假新闻以及缺乏正面导向的新闻经常出现,造成负面影响。
为充分发挥民生新闻的社会价值和正确舆论导向作用,应该结合新媒体时代受众对民生新闻提出的要求,更多地运用平民化视角。
一、平民化视角以及民生新闻概述1.平民化视角平民化视角,可简单解释为普通老百姓的视角。
具体来讲,平民化视角主要就是指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新闻的出发点以及着力点都应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站在普通百姓的立场上进行新闻报道,与此同时,新闻报道的中心点也是普通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
比如2022年4月,海城百姓关心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疫情防控情况;一个是百姓的生活问题,尤其是买药就医问题。
我们充分发挥媒体平台作用,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平台同时开设栏目,《民生24小时》《疫情防控——海城在行动》等栏目第一时间把最新消息传递给百姓;“澄好办”“海城正发布”“最海城”等新媒体账号开通十余个抗疫专栏,日均新闻上载量达130余条,点击量达100万以上。
平民化视角还包括在新闻报道的方式上也要采用普通百姓喜欢、容易理解的方式。
在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上,平民化视角讲究的是呈现社会基层群众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以传递一种质朴的人性美,能够坚持维护百姓的利益,为百姓发声、为百姓办事。
平民化视角在民生新闻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一方面,通过在新闻报道中采用平民化视角,可以将党和政府有关方针和政策用通俗、活泼的语言解读并传递给百姓,更好地为普通百姓做实事、做好事,为普通百姓提供更优质的信息服务。
另一方面,平民化视角可以更全面地报道现阶段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更全面地掌握普通百姓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百姓生活质量奠定基础。
浅谈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
浅谈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被越来越多地关注和探讨。
所谓“平民化”视角,指的是电视新闻报道在角度、内容、形式等方面更加注重平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
这种视角的出现,不仅提高了电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接受度,还使得新闻报道更加贴近人民群众,增强了新闻的社会效益。
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在角度上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
传统的新闻报道往往偏向政治、经济等高层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很少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和困境。
而“平民化”视角的出现,使得新闻报道更加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心理需求和关切的社会问题。
在报道某地发生的重大意外事故时,新闻媒体不仅仅关注事故本身,还关注事故对当地居民的影响以及他们的需求和诉求。
这种“关怀民生、服务民众”的报道方式,使得新闻报道更加贴近人民群众,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新闻报道的信赖和满意度。
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还反映在形式上。
传统的新闻报道往往形式单一且较为呆板,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而“平民化”视角的出现,不仅使得新闻报道更加生动有趣,还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和习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闻报道逐渐在电视、手机、平板等多个媒介上展示,使得人民群众可以在不同的终端上随时随地获取新闻信息。
新闻媒体还通过采访、调查等形式与观众互动,增加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接受度。
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对“平民化”视角的理解和把握不同,新闻媒体在报道中容易出现浅尝辄止、只是片面化关注民众需求的情况。
在追求热点新闻和商业利益的诱导下,一些媒体片面强调触及民生话题,却忽略了深入分析的责任。
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也容易被一些不良力量利用,将媒体用于宣传和炒作。
这就需要媒体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对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的要求。
浅谈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
Q: 垫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I n n o v a t i o n He r a l d
管 理 创 新
浅谈 电视新闻报道中的 “ 平民化 "视角①
侯雪娟 ( 河南省沁阳市广播 电视台 摘 4 5 4 5 5 0 )
征, 并 说 明怎 样 实现 电视 新 闻报 道 的平 民化 。
关键词 : 电视新 闻报道 平民.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0 9 8 x ( 2 0 l 3 ) 0 8 ( b ) 一 0 1 8 4 — 0 1
1 电视 新 闻 报 道 平 民 化的 内涵 及 其特
征 1 . 1 平 民化的 内涵 在 现 代 汉语 辞 典 》中,“ 平 民” 的 意 思 就是指老百姓 , 而 平 民 化 视 角指 的 就 是 普 通 老百 姓 是新 闻报 道的 立 足点 与出发 点 , 在 对 新 闻进行 报 道 的过 程 中, 其 内容 必 须站 在 平 民 的立场 上 , 对与 老 百姓 切身 利 益 相关 的
一
将 受 众对 新 闻事 件 的 关注 度 、 问 题 予以 高度 重 视 ; 在 报 道 形式 上 采 取平 的 判 定 方面 , 例 民 化 的 方式 , 运 用 老百 姓 喜欢 的 、 朴 实的 形 新 闻对 受 众 的 吸 引力作 为主 要 的标 准 。 如商 品房 的质 量 问题 、 假 冒伪 劣产 品 问题 以 式 与语 言进行 信 息 的传 递 ; 在 新 闻 取 向上 , 上 述 这 些 问 题 都 是 普 通 以老 百姓 的利 益为 先 , 充分 展现 老 百姓 的 生 及 腐 败 问题 等 等 , 百姓 所 关心 的 问题 。 活态 度与生存 方式 , 体 现 淳朴 的人性 美 。 2 . 2 报 道 内容 贴 近 民生 1 . 2 新 闻报 道平 民化的 特 征 对一则新 闻报道 的价值 进行判定 , 主 首先 , 新 闻 报 道 题 材 多样 化 。 针 对平 民 化 取 向的 电 视 新 闻 报 道 , 其 题 材 不 单 单 只 要 是 观 察 其 对百 姓 的 生 活 与生 产所 带 来 的
浅议新闻的“平民化”
浅议新闻的“平民化”所谓新闻“平民化”,就是新闻以普通百姓耳熟能详的视角进行采访写作,让普通大众最能参与和接受。
这就需要新闻从业人员摒弃因职业优势和技术优势带来的优越感,改变居高临下和俯视一切的思维方式,增强“平民意识”,寻找平民视角,关注百姓生活。
选择平民话题,关注百姓生活从传播角度说,新闻传播内容只有观众接受并认可,百姓关注并欢迎,传播过程才算完成。
而要实现这一过程,就必须要求我们多将视角对准平民百姓,关注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体现新闻工作者应有的人文关怀。
从目前来看,平民关注的题材很多,从经济生活到社会事件都已融入市民的生活中。
但是,其中最受关注的无疑还是批评性或焦点性事件报道以及重大事件报道,这类报道相对容易受到关注。
同时经济类的批评报道也引人注目,国际著名的商业类杂志《福布斯》,就是靠着在经济界准确、尖锐地批评一些商业公司而使其发行量节节上升的。
当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媒体,它肩负了新闻与宣传的两大任务,在完成宣传任务之外,在不与党的政策相违背的条件下,大力实施“平民化”举措,特别是加大完全用事实说话、有力度的曝光题材的采编,自然会得到读者的喜爱。
寻找平民视角,贴近百姓情感一名出色的记者必须善于平视生活,也就是要学会从百姓的角度看问题、搞报道。
具体地说,作为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无论是时政报道、经济报道、还是社会新闻报道,都要善于从平民百姓的角度去思考和选择报道的内容和主题。
多从基层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群众日常生活的变化中发现具有普通意义或对全局有指导和启示意义的新闻。
譬如,报道一项重大政策或措施,要善于选择平民视角,通过具体的事实,反映这些政策措施会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而其中百姓又需要做些什么,等等。
选择平民视角,还要求记者更多地去关注新闻事件中的人的命运和人的价值。
同时,记者在语言语境的创造上也要体现平民意识。
比如,记者以新闻事件的目击者身份或采访者身份,在事件现场作报道,这时,记者就是百姓的代言人,他应该并且必须不加修饰地将现场的原生态展现给观众,观众需要得到什么信息,他都能告诉观众,观众藉此平等地获得新闻信息,从而充分满足了自己的求新、求真和求近的心理需求。
浅析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
浅析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新时期我国的电视新闻报道必然会向着平民化的方向发展。
电视新闻报道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以往的新闻报道中过于重视对典型形象的报道,例如领袖、先进人物等,不够接地气儿,缺少平民化。
而在现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种新闻报道方式,已经不能吸引受众。
想提升自身的收视率,应该在新闻报道中加入平民色彩,从平民视角出发。
一、我国电视新闻“平民化”的简介我国的电视新闻“平民化”发展,符合了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必然产物。
下面主要从“平民化”的含义、背景及特征三个方面进行描述:(一)新闻“平民化”的含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平民的理解是“普通的老百姓”,我们认为“平民化”视角是指新闻报道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是普通的老百姓,在新闻报道的内容上,坚持普通百姓的立场,关注的问题也是普通百姓最渴望知道的消息:在新闻报道的方式上,坚持平民方式,用人们喜闻乐见,容易理解的报道语言和信息传递形式:在新闻报道的取向上,坚持平民利益,反映最底层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赞扬朴素的人性之美。
在实际操作者,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报道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状态,让他们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
在实际的操作中,“平民化”视角的内涵出现了被误读的现象,什么两只狗打架最后演变成了两个人打架、某位大明星嫁给了富豪,这些更多的成为了普通百姓饭后茶余的谈资,而不是有价值的新闻。
如果这样的新闻出现的太多的话会影响到新闻媒体的真正价值,许多以“平民视角”出现的新闻充满了丑陋的东西。
“平民化”视角的定义有两个原则:第一、新闻节目之所以要进行“平民化”定位,是为了更好的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真正的做到为人民服务,成为党和政府和普通老百姓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第二、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视角是站在全部老百姓的立场上宏观的考虑百姓的生活,而不是低级庸俗的趣味。
(二)“平民化”产生的背景“平民化”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本身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寻求突破。
基于平民化视角重大新闻主题报道对策分析
基于平民化视角的重大新闻主题报道对策分析摘要:电视重大新闻主题报道作为一种常见的媒体报道形式,其内容与民生息息相关,其来源仅仅植根与人民中,将电视重大新闻报道模式平民化、格调大众化既体现出新闻报道的人文化,也体现出新闻报道过程中的人文情怀,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电视新闻报道的具体表现形式,对我国新闻工作的全面开展、全民开展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是我国构件和谐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平民化;新闻报道;主题报道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268-01一、重大新闻报道的“平民化”含义平民化就是指大众化、全民化,是一种通俗易懂的形式。
要想把重大新闻报道做到“平民化”我们就要明白百姓能看懂什么,什么样的报道形式是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是百姓能听懂的,新闻是一种艺术,但艺术并不都是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的艺术形式也不一定就是质量不好的艺术。
新闻的实际意义是反应和报道问题的——人民的问题,或是将政府的问题、世界的问题告诉给人民,这些都是以广大人民为基础的,若连人民都看不懂、不爱看,那么我们做报道的目的又是什么?最近几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一档全新的新闻报道专栏——走基层系列报道,这个报道以百姓的视角关注百姓身边的事情,有大事也有小事,其报道内容植根于百姓之中,深度百姓喜爱,该栏目已经播出就取得了不错的反响,走基层专栏报道不仅是我国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规范性栏目,也是我党心系民情的体现。
想要做好重大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我们就得从走基层栏目中吸取经验,首先,我们要学会转化方法,将国内、国际上的大事件内容转化为百姓能听懂的报道形式,这就要从播报时的语言、画面、解释等方面入手。
只有这样才能使百姓与新闻更近,也能使百姓更清楚的明白新闻报道的作用。
二、重大新闻报道“平民化”的具体要求(一)语言“平民化”语言是让百姓直接直接了解新闻内容的重要前提,对于某些国际重大事件百姓并不是很明白,这样在编写报道稿件时我们就应该确立新闻的受众群体是百姓,我们要用百姓听得懂的、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对重大事件进行合理的阐述和解释,做到深入浅出,内容有重点。
浅析电视新闻的平民视角
节 目. 需 要 什 么 样 的 收 视 内容 , 才 能 有 针
对性 地 对 新 闻 节 目进 行 合 理 的调 整 和 改
度 。采 编 人员 要 站 在 时 代 的前 沿 , 当好 新 闻 事 实 的记 录 者 ,当好 传 播 党 政 声 音 和 表 达 民众 意 愿 的 传播 者 .真 诚 倾 听 群 众 呼声 . 真实反映群众意 愿 , 真情 关 心 群 众 疾苦. 全力做 好沟 通 、 团结 、 稳 定 和 鼓 劲
的形 式 更 符 合 受 众 审 美 需 求 ,内 容 更 具
有可视性 , 更 加 贴 近群 众 生 活 。
一
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 讲故事时应努力挖
掘 新 闻事 实 中 具有 人 性 、人 情 的 色 彩 因 素, 描 写 人 的生 存 境 遇 、 展 现 人 性 的 真 善
美 , 着力彰显人 的光彩 , 展 现 人 的 个 性 与 尊严 、 抗争 与拼搏 、 智 慧与 美德 , 把 情 感 因 素 融 入 理性 思索 中 , 以真 情 感 动 人 。多
有 找 到 与 百 姓 利 益 相 关 的 切 入 点 ,就 可 以 作 为 平 民化 新 闻稿 件 的 素 材 , 吸 引 群
众 眼 球 。在 策 划 《 城 镇 医 保 走 入 百 姓 生 活》 这一系列报道时 , 我 们 就 从 百 姓 的 关
值 的思想 者 , 当好 社 会 民 主 、 文明、 进 步 的推 动 者 , 在尊重他 人时获得尊重 , 从 而 挖 掘 出 有 价 值 的新 闻 内容 ,为 党 和 人 民
服务。
舆 论 引导 人 , 以高 尚的精 神 塑 造 人 。以优 秀 的 作 品 鼓 舞 人 。一 方 面对 一部 分 不 健 康 不 合 理 的需 求 坚 决 拒 绝 ,另 一 方 面 对 民 众 泄 一 己 之 愤 的 不 合 理 诉 求 坚 决 抵 制, 采 制 情 真 意 切 的新 闻 精 品 , 不 断 增 强
深度报道中如何运用百姓视角
本文在探究新闻报道百姓化内涵的基础上,围绕着深度报道中新闻报道百姓化的原则,探讨有效的深度新闻报道策略。
一、新闻报道百姓视角的内涵1.百姓视角的内涵新闻报道的百姓视角是对新闻报道提出的亲民要求,现代新闻报道只有注重受众的需求,从老百姓的真实需要进行报道,才能体现新闻报道的价值。
为此,新闻报道必须要从百姓的视角出发,注重站在百姓的立足点上看待新闻事件,通过新闻报道来解决百姓遇到的难题,运用百姓喜闻乐见、朴素直观的视角进行信息传递,这样才能在价值取向上尊重百姓,真实有效的反映出百姓生活。
新闻报道应当取材多样化,注重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注重心系百姓,实现典型人物的百姓化报道,运用老百姓的语言,使百姓更受欢迎,满足百姓的现实需求。
2.百姓视角的意义现代新闻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实现新闻报道的百姓化,有助于提升新闻媒体的竞争力,符合我国新时期新闻发展的需求,有助于新闻报道更关注民生问题,能够从百姓的视角出发来思考问题,对实现社会公平公正、树立良好社会风气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可以更好地关注百姓生活,可以对百姓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从而达到搭建国家与百姓纽带的作用,有助于反映百姓的真实诉求,并且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全面提高新闻报道的价值。
二、运用百姓视角的原则1.找准问题的切入点为了做好百姓的报道工作,必须找准新闻报道的切入点,注重采用以人为本的态度,在突出报道主旨的同时,能够切实反映社会普遍关注,与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内容。
不论新闻报道涉及的内容有多复杂,都必须能贴近群众生活实践,这样才能让读者在新闻报道中找到鲜活的东西,从而让宏大的主题与受众拉近距离,使新闻报道达到返璞归真的效果。
目前党的群众路线应当成为新闻报道工作的基本原则,只有注重从群众的利益出发,真正使用以人为本的视角,才能把趋于同质化的内容报道出新意,才能突破传统新闻报道的瓶颈,呈现出更加生动的内容。
目前有些新闻报道虽然伸向了基层,但是针砭时弊较少,批评监督的不够,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往往注重进行拔高,夸大求全的现象还存在,这就回避了矛盾与热点,没能真正的贴近基层群众,没能真正的从矛盾与人民利益的交点入手报道,影响了新闻报道的质量。
电视民生新闻典型人物报道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典型人物报道分析一、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趋势为电视民生新闻进行正面人物宣传报道奠定了基础新闻报道的平民化,是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出现的一种新闻报道现象,它以平视生活的角度,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状况,挖掘普通人身上不普通的东西,反映我们的时代,从而拓展新闻报道的新领域。
在传统的新闻实践中,普通人的生活很难成为新闻报道的题材,这种置广大的人民群众之痛痒于不顾的新闻状态,被当作新闻方针严格地执行着。
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子栏目《生活空间》,打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口号,给观众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新闻报道观念、视角和表现手法,开辟了新闻报道平民化尤其是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先河。
在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趋势下,正面人物的宣传报道也面临着重要的改革和突破。
传统的正面人物报道从宣传的需要出发,配合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而推出,有着明显的组织化报道的特征,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要求在新的时期,正面人物报道应该从另一个角度、用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来解释和表达主流价值观念,英雄模范也是百姓中的一分子,以往的典型人物报道把人物塑造得脱离时代环境和个体人性,这种僵化的报道模式引起观众的逆反心理,使观众对报道失去兴趣,对媒体失去信任,很难在他们心中树立起榜样作用,平民化报道的出现和发展解决了这个窘境。
电视民生新闻作为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平民化新闻的重要形式,为新时期的正面人物宣传报道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载体和环境。
二、正面人物的宣传报道为民生新闻注入了新鲜元素电视民生新闻为老百姓提供了与政府平等交流的话语空间,迎合了广大受众的需求,但是过度的以受众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比如片面追求收视率导致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节目模式单一和内容雷同。
电视民生新闻报道内容事无巨细,因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新闻内容过于琐碎,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鸡毛蒜皮、街谈巷议的普通琐事上,缺乏深入的挖掘和理性的批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2)第一章平民化视角含义及平民化产生的背景 (2)1.1 平民化的含义 (2)1.2 平民化产生的经济背景 (3)1.3 平民化产生的政治背景 (3)第二章电视新闻平民化流行的原因 (4)2.1 经济和技术的原因 (4)2.2 独立受众形成的原因 (4)2.3 受众本体论的原因 (4)第三章平民化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表现形式 (5)3.1 采用“平视”拍摄和采访 (5)3.2 取材视角的平民化 (6)3.3 传播方式平民化 (7)3.4 后期编辑考虑受众审美需求 (8)第四章新闻报道平民化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8)4.1 出现的种种弊端 (8)4.2 解决措施 (8)4.2.1新闻工作者自身加强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8)4.2.2实行有效舆论监督体制 (8)第五章总结 (9)谢辞 (10)参考文献 (10)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视角摘要当今电视新闻平民化成为传播媒界比较关注的话题,我认为平民化是这一阶段电视新闻的主流趋势。
本文结合目前我国电视新闻的现状分析了电视新闻平民化的产生的原因、优势、表现形式、面临问题及对策等四个方面。
首先从经济和技术条件、受众心理等方面分析我国电视新闻平民化产生的原因。
其次分析电视新闻平民化的优势:民本思想和平等对话交流模式的体现、是大众话语权的倡导、维护社会公正。
再次是依照比较典型的栏目来阐述平民化在电视新闻中的具体表现,分别从镜头拍摄、取材、视角、文字稿件、主持人风格、后期编辑等方面陈述。
最后由于当今社会媒体间的激烈竞争会使一些电视新闻平民化的品位下降、向庸俗化沦落,面临这样的问题文章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以便促使我国电视新闻的平民化的发展。
关键词:电视新闻平民化受众平民视角News reports of civilians from the PerspectiveAbstractFirst, from the economic and technical conditions, audience psychology analysis of the television news Civilian causes. Followed by analysis of television news of the Common Advantages: People equal dialogue and exchange ideas and expression patterns, is the public voice of advocacy, maintenance of social justice. Again in accordance with typical sections to illustrate the civilian population of the concrete in the TV news show, respectively, from the camera, drawing, perspective, writing articles, host style, such as the late editor statement. Finally, since today's society the media would lead to fierce competition among TV news Civilian grade down, reduced to the vulgar,Face this problem, the article attempts to analyze these problems, some feasible proposal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television news in China's development.Key Words: TV News; Civilian; Audience; Civilian Perspective一、中国电视新闻“平民化”的含义及其产生背景1、新闻“平民化”的含义《现代汉语辞典》对“平民“的解释是“泛指普通老百姓”,我们认为,“平民化”视角是指新闻报道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投向普通的老百姓,在新闻报道的内容上,坚持平民立场,关注同普通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在新闻报道的方式上,坚持平民方式,用人们喜闻乐见的、亲切朴实的语言和形式传递信息,为民代言;在新闻报道的取向上,坚持平民利益,反映普通百姓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弘扬朴素的人性之美。
在实践中,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报道普通老百姓的工作、学习、生活及喜怒哀乐,让他们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
在实践操作中,“平民化”视角的内涵却出现了误读现象——“伪平民”倾向。
什么长了三只脚的鸡、一位老教授与研究生结婚等等,这些更多的是平民的谈资,而不是有价值的新闻。
如果热衷于此,将有损于新闻媒体真正价值的体现。
许多以“平民视角”出现的新闻,充满了琐碎、反常、丑恶的东西。
“平民化”视角定位是基于以下两点原则:第一、新闻节目的“平民化”视角定位就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真正做到为大众服务,成为党和政府与普通老百姓之间相互理解、沟通的桥梁和纽带;第二、新闻的“平民化”视角定位是站在宏观的、人文的角度来关注百姓的生活,而不是低级庸俗的趣味。
2、“平民化”产生的经济背景早在1989年6月,邓小平就指出:“实行关闭政策对我们极为不利,连信息都开放,才能灵通,改革必胜;否则信息闭塞,改革必败。
”在这里,邓小平其实是把“开放”看成是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发信中国开始从一个政治意识形态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社会进入了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社会,传统文化的接受者开始向消费者身份转变,它所带来的必然后果就是中国社会的“平民化”趋势。
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这其中,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也越发的强烈,而作为传播信息最普遍的电视媒体于民生生活也越来越巨大。
电视媒体信息的传播影响到了大众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的理念,人们的思维,甚至影响人们的生活、社会舆论和人们的行为。
当人们的普通行为都无法避免电视传媒的影响,电视及其新闻的“民生”特点就显而易见的展示在了每一个人的眼前,而这本身又是最符合现代新闻媒体报道的方式和特点。
3、“平民化”产生的政治背景自从党和政府提出改革开放的口号,国家追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了引领回家前进的航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迈开了向“现代化”变迁的脚步,如此的追求改变了文革时期封闭落后的社会状态与社会景观。
事实永远胜于雄辩,正如许多人所看到的那样,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与邓小平社会改革的理念是分不开的,他意识到了“国计民生”才是中国走向富强的重要主题,而并非是以前的“阶级斗争”。
在国家的大力提倡下,“民生意识”已逐渐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潮流。
2001年,中央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共产党的性质和目标做了新的历史阐释,把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看成了首要任务,同时也作出了社会改革坚定不渝的目标,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得到了很大的重视。
于是,党和政府这些国家权力机构开始意识到只要涉及民众生命、财产的事情都要加以关注和保护,“国计民生”理应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二、电视新闻“平民化”流行的原因1、经济和技术条件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发展壮大并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社会群体。
很多城市居民不满足自己的现状认为光有物质生活是不够的,他们还力求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为平民化新闻的崛起提供了一个庞大的受众群。
“物质经济条件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技术条件得变化,电视传播观念的变革他们利用电子摄像设备进行拍摄,尽可能将一段生活素材保持完整,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为观众提供一个由形象、声音、环境氛围和心理情绪所组成的信息场,使观众有足够的时空来观察,具有较大的获取信息的自由度。
”毋庸置疑,平民化电视节目正是基于以上的物质技术条件才得以产生和发展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2、独立受众的形成“从大众的角度来看长期以来传播一直是一种权利,而且这种权利主要掌握在精英者手里,平民大众从来就很少有掌握传播的权利,但这反而助长了平民对于传播权利的渴望与向往,他们希望有更多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来展示自己的生活。
所以平民化传播日渐盛行,在某种程度也反应出人们获得传播权利的内心驱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已经形成的独立受众群就会给平民新闻或市民新闻提供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他们认为只有尊重受众从而传播的新闻才更会有亲和力,认识到这一点后传媒将视点对准平民百姓,使得普通人的命运受到了关注。
这主要体现在媒体做人物新闻或人物专题时,传播者不再仅仅将目光投射到英雄人物和典型人物的身上而是把视角转移到了平民百姓身上,以前所未有的真正的平视视角关注平民的命运和生存状态。
人是社会中的人每个人都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这对于电视来说同样如此,媒体为社会中的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一个平台。
人们因此渴望在其中获得信息,因此平民化传播营造了一个基于媒介的平民社交圈。
3、受众“本体论”“受众‘本体论’的核心就是:一切传播活动均随广大受众的意志而转移,完整表达受众意图及其生存状态和提高受众素质成为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这一理论推动下电视新闻工作者逐渐意识到,受众已经不愿再听编导者强行灌输的观点而要求在真实的新闻报道中自己去理解和体会其中蕴含的信息。
平民化的新闻更加确立了这一点,进而确立了以前的从“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的价值观念,让新闻有了回归“受众本体”的趋向。
中央电视台的大型新闻杂志性栏目《东方时空》,栏目一开播就受到了社会、观众的普遍赞赏。
栏目设置自始至终都体现出一种浓厚的平民意识是《东方时空》最受百姓欢迎的地方,无论是《东方之子》还是《生活空间》每一个板块无论从内容还是到形式都呈现出对人的关心与关注,他们力求将镜头对准生活中最普通、最平凡的老百姓,如实反映老百姓的生活、思想、感情、心态。
现在许多电视节目制作人越来越能意识到,许多受欢迎的媒体在选择和处理新闻时更关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注重满足普通市民贴近的、实用的、喜闻乐见的信息。
此外时政、国际这类的硬新闻比例有所减少,远离了一些宏大的信息,逐渐加强主流媒体的实用性和服务性,使平民百姓有足够的信任和足够的自由度去观察和思考,最大限度满足了观众的要求成为大众化媒体的“主菜谱”。
三、“平民化”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表现形式1、采用“平视”拍摄和采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要求,它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体现也是新闻规律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