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规原理重点缩影
2023年城乡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基础知识点归纳
2023年城乡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基础知识点归纳1.2023年城乡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基础知识点归纳篇一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1.城市作为系统的特性:整体性和综合性;层次性、结构性;系统的动态性;系统的环境联系性。
2.城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事物,是一个典型的巨系统,其所有的系统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层次性、结构性、动态性以及与环境的联系性。
3.城市的政治系统构成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分析,一是政治团体角度,二是市民之间的政治关系。
4.城市文化系统的由精神产品的生产、传播、使用和储存四个方面构成,设计教育科研、文化传播、咨询服务、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图书展览、体育卫生等。
5.按照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分类方法:城市产业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6.城市的第一产业是城郊的农、林、牧、副、渔业,它为城市供应农副产品,特别是为城市供应副食品。
7.城市的第二产业主要是指制造业和加工业,是现代城市中最活越的发展因素,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第二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8.第三产业是在现代城市中为主导产业服务而发展起来的。
9.现代城市的发展是以工业发展为标志的。
10.根据城市产业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发展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还可以把城市产业分为主导产业、配套产业和一般服务性行业。
11.城市的主导性产业是一座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产业,它决定了城市的形成发展和类型。
12.城市的配套性产业是围绕城市的主导性产业而建立法站起来的。
13.为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和市民生活提供一般性服务的部门,这是所有城市都拥有的产业。
14.城市空间系统是城市范围内社会、生态以及基础设施各大系统的空间投影及空间关系的总和。
它是决定城市集聚效益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决定了城市各构成要素关系的合理性和运营的有效性。
15.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
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
2.2023年城乡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基础知识点归纳篇二制定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1)统筹兼顾,综合部署。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一、引言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对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交通、环境、建筑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的过程。
城市规划原理是指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准则,以确保城市发展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城市规划的五个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参与性原则。
二、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城市规划应从整体上考虑城市的发展和布局,以达到协调、统一的目标。
在城市规划中,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人口规模和结构等因素,确保城市的各个部分相互协调、相互依存。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应根据城市的整体发展目标和规划要求,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以实现城市的整体均衡发展。
三、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是指城市规划应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目标,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生态环境保护、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规划措施和政策,以保证城市的发展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并且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应合理规划绿地和公园的布局,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四、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是指城市规划应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
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城市的发展潜力、市场需求、技术水平等因素,制定相应的规划策略和措施,以确保城市规划的可行性和灵活性。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应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和交通网络,以适应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
五、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是指城市规划应确保城市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公正。
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和需求,避免城市资源的过度集中和不公平分配。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应合理规划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平等。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DOC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DOC1.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合理布局原则、经济适度原则、生态环保原则、社会公平原则和人文关怀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2.城市规划的基本步骤城市规划的基本步骤包括城市调查研究、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和城市规划方案的实施四个阶段。
其中城市调查研究是规划的基础,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是规划的核心,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是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城市规划方案的实施是规划的最终目标。
3.城市规划的布局原则城市规划的布局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均衡发展原则、核心区合理布局原则、分块开发原则、景观保护原则和绿地保护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功能协调和空间合理利用。
4.城市规划的功能划分城市规划的功能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居住功能、产业功能、商业功能、文化功能、交通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
这些功能的合理划分保证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5.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市的整体布局、城市的街区形态、城市的建筑高度和城市的公共空间。
这些空间形态的合理设计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舒适度。
6.城市规划的社会公平原则城市规划的社会公平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住房公平分配原则、城市设施公共化原则、城市服务公众化原则和城市管理公正化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社会公平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7.城市规划的环境保护原则城市规划的环境保护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态环境保护原则、资源节约利用原则和环境污染控制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健康。
8.城市规划的经济适度原则城市规划的经济适度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适度规模原则、经济适度布局原则和经济适度功能划分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9.城市规划的参与原则城市规划的参与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整体参与原则、利益相关方参与原则和公众参与原则。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1.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原则之一、它要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平衡发展,以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又保障未来世代的利益。
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了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等方面。
2.人本原则:人本原则是指以人为中心,关注人们的需求和利益。
城市规划应该尊重人们的居住需求、工作需求、生活需求和文化需求等,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和生活条件。
人本原则注重社会公平和民主参与,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和自主选择权。
3.空间整合原则:空间整合原则是指将城市的不同空间元素进行有效整合和协调,形成有机的整体。
城市规划要考虑城市结构、公共设施分布、交通网络、土地利用等各个方面的整合,以提高城市的居住质量和效率。
4.分区分级原则:分区分级原则是指根据不同功能区域的需求和特点,对城市进行合理划分和规划。
不同功能区的布局应该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设施区等。
分级原则是指在城市规划中,将城市的不同规模和等级进行有效划分和布局,以实现城市规模的协调发展。
5.生态保护原则:生态保护原则是指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城市规划应该遵循生态系统的原理,保护自然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和空气质量等。
生态保护原则还要求城市规划中要建立生态网络和生态廊道,增加城市绿地和生态用地的比例,提高城市的生态适应能力。
6.历史传承原则:历史传承原则是指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城市规划应该保留和修复历史建筑、古城区、文化遗址等,保护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
历史传承原则还要求城市规划应该建立以历史文化为核心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和身份认同。
7.可达性原则:可达性原则是指城市规划要考虑人们的交通便利程度。
城市规划应该合理布局交通网络,提供便捷的出行条件。
可达性原则还要求城市规划中要考虑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如老年人、残疾人等,并提供相应的交通设施和服务。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城市规划原理重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综合发展规划:城市规划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目标和规划方案。
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布局,合理划分城市各个功能区域,比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文化教育区等,使各功能区域相互协调、互为补充。
2. 空间布局原则:城市规划要遵循合理的空间布局原则,统筹考虑城市内部的空间利用以及城市之间的空间布局。
要推动城市紧凑化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城市空间的浪费。
同时,要注重合理分布城市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如交通设施、医疗设施、教育设施等,以满足市民的日常需求。
3. 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和修复城市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要合理规划城市的绿地和水系,保持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此外,要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 交通规划:城市规划要合理规划交通网络,保障城市交通的顺畅和高效。
要注重公共交通的发展,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同时,要注重非机动车和步行交通的便利性,提供安全和舒适的步行与骑行环境。
5. 历史文化保护:城市规划要注重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保留与城市历史和文化相联系的建筑和景观。
要合理规划历史文化街区和保护区,保护传统建筑和历史遗迹,传承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
此外,要注重城市形象与风貌的塑造,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风格特点。
6. 参与式规划:城市规划要注重市民的参与和民主决策,建立起多元化的参与机制,鼓励市民参与城市规划过程。
要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市民的权益,提高城市规划的透明度,增强市民对城市规划的满意度和认同感。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的原理重点在于综合发展规划、空间布局原则、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规划、历史文化保护以及参与式规划。
这些原则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互相关联、相互影响,共同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乡规划原理重点
城乡规划原理重点城乡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和农村的空间布局、功能结构、土地利用等方面的规划和管理,有效地调控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城乡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协调一致。
下面是城乡规划原理的重点。
1.协调发展:城乡规划要以协调发展为原则,促进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要注重保持城乡一体化,避免区域发展不平衡。
2.合理布局:城乡规划要进行合理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要素的优化配置。
合理布局能够提高城乡空间的利用效率,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3.生态优先:城乡规划要以生态优先原则为导向,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要合理划定生态保护区和生态红线,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推动可持续发展。
4.公平公正:城乡规划要强调公平公正原则,注重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公平发展。
要给予农村地区相应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政策支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全面发展:城乡规划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资源等全面发展。
要注重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7.民主参与:城乡规划要注重民主参与,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要加强与市民、农民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共识,增强城乡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8.创新发展:城乡规划要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探索新的规划理念和方法。
要注重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发展,推动城乡规划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9.综合治理:城乡规划要进行综合治理,注重解决城乡发展中的综合问题。
要加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10.长远规划:城乡规划要注重长远发展,避免短期行为对城乡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要制定并实施长远的城乡规划,提前预测和应对城乡发展的可能问题。
城乡规划原理的重点包括协调发展、合理布局、生态优先、公平公正、适度规模、全面发展、民主参与、创新发展、综合治理和长远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一、城市规划原理概述城市规划原理是指为了实现城市发展和管理的目标,结合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因素,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和布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城市规划原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规划原理的基本要素1. 居住环境:城市规划应提供高品质的住宅区,包括合理的用地布局、舒适的生活空间和便利的基础设施,以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
2. 城市交通:城市规划应合理安排道路、交通网络和公共交通设施,确保高效、便利和安全的交通运输系统,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3. 城市绿地:城市规划应注重保护和增加城市绿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改善空气质量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4. 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应考虑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提供合适的用地供应和产业布局,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5. 城市历史和文化遗产:城市规划应尊重城市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
6. 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应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土地和资源,减少污染和浪费,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三、城市规划原理的实施方法1. 综合考虑:城市规划应综合考虑不同因素的相互影响,如经济、社会、环境等,并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确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应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包括居民、企业、社会组织等,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透明度和合法性。
3. 空间布局:城市规划应合理布局用地,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绿地等,以满足不同功能需求,并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4. 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应注重建筑设计的质量和风格,保持城市景观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5. 法律和法规:城市规划应依据相关法律和法规进行制定和实施,确保规划的合法性和可执行性。
6. 监督和评估:城市规划应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规划方案。
四、城市规划原理的意义和挑战城市规划原理的正确应用能够有效引导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和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原理 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是指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依据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特点,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来指导城市的布局、功能分区、交通网络、绿化环境、土地利用以及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原理的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综合性原则:城市规划应综合考虑城市的整体发展,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因素,以达到城市整体发展的目标。
2. 合理性原则:城市规划应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和资源禀赋,合理规划城市的布局、结构和功能,使资源得到最佳利用,提高城市的效益和效率。
3. 可持续性原则:城市规划应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采取措施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4. 人本性原则:城市规划应以人为本,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为出发点,规划城市的公共设施、文化场所和社会服务设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
5. 可操作性原则:城市规划应具有可操作性,即规划方案要具备可实施性和可控制性,能够在实践中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原理在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能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优化空间资源利用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规原理知识点总结
城市性质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城镇化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转变。
城市设计对城市体形和空间环境所做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进一步阐述为城市设计所涉及的城市体形和空间环境,是城市设计考虑的基本要素,以及由基本要素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序的城市空间和城市整体形象。
城市设计的目的,在于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景观和城市整体形象的艺术水平,创造和谐宜人的人居环境。
城市设计应该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卫星城在大城市周围的若干距离处建立起来的中小城市或城市型居民区。
它自成一个独立的城市体系,同时又同大城市在生产、生活方面保持密切的联系。
由于这种城市的分布宛如卫星围绕着行星,故称之为卫星城。
城市建成区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城市对外交通城市对外交通是指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交通、以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的交通,以城市为基点,与外部进行联系的各类交通的总称。
城市绿地系统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范围内,以各种类型的绿地为组分而构成的系统。
城市更新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OD调查OD调查即交通起止点调查又称OD交通量调查,将人、车、货的出行视为交通形成的细胞,据此研究交通的产生与分布,揭示城市交通的症结,反映交通需求、土地利用和经济活动的规律,是交通规划最基础的调查。
风玫瑰在极坐标底图上点绘出的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内各风向出现的频率或各风向的平均风速的统计图。
前者为“风向玫瑰图”,后者为“风速玫瑰图”。
容积率容积率又称为楼板面积率或建筑面积密度,是衡量土地使用强度的一项指标,英文缩写为FAR (Floor Area Ratio),是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之和Ar与地块面积Al的比值,即FAR=Ar/Al(万m2/万m2)。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
学技术条件,对国土的开发、利用、 治理和保护进行全面的规划。
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 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资源综合开发、建设总体布局、环境综合整治的指导性计划,是 编制中、长期计划的重要依据。
2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 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是国家实行土地用 途管制的基础。
40.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年内城市人口因出生和死亡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 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41.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 (或各项物质要素)的总体部署。
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48.城市功能 也称城市职能,是由城市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决定的城市的机能或能力, 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
60.近期建设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短期内建设目标、 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的实施所作的安排。
81. 城市性质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 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 名词解释:1. 详细规划 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地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管理要求, 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2. 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 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3. 城市规模衡量城市大小的数量概念, 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地域规模两种指标, 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
13.城市用地指按城市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各类用地的总称。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 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水域、特殊用地和其他用地等。
18. 区域规划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
城市规划原理的复习要点第六章
城市规划原理的复习要点第六章第六章城市规划的实施6.01城市规划实施的基本概念城市规划实施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既是指政府的工作,也涉及到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的行为。
6.02城市规划实施目的与作用1.目的对城市空间资源加以合理配置,使城市经济、社会活动及建设活动能够高效、有序、持续地进行。
2.作用(1)使城市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2)使城市的发展与城市社会的发展相适应;(3)使城市各项功能不断优化及保持动态平衡。
6.03城市规划实施与公共政策及政府行政职能的关系1.城市规划实施与公共政策制定城市规划就是制定城市公共政策,实施城市规划就是实施公共政策,克服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低效,使城市空间资源得到优化的配置。
2.城市规划实施与政府行政职能行政职能是政府依法对国家社会生活诸领域进行管理所具有的职责和作用。
具有法定性、执行性、排它性、动态性、多样性,可以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等方面的职能。
行政职能可以体现在城市规划实施的整个过程,城市规划要得到全面实施必须与城市政府行政职能相联系。
6.04城市规划实施与行政权利城市规划实施涉及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有法律保障,城市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无不与行政权力相联系。
6.05城市规划实施行为与其他公共行政行为的关系行政行为特指行政主体通过行政人,依法代表国家,基于行政职权所单方作出的能直接或间接引起法律效果的公务行为。
行政行为包括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城市规划行政行为是政府众多公共行政行为中的一种,在具体实施中要体现行政统一的原则。
6.06行政区划的有关知识1.概念行政区划是国家的结构体系安排,是国家根据政权建设、经济建设、行政管理的需要,遵循有关法律规定,充分考虑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人口、民族、文化等客观因素,按一定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成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并在各级行政区域设置相关的地方机关,实施行政管理。
2.基本要素(1)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地域空间规模;(2)设有相应行政中心;(3)明确的上下行政等级;(4)对应的行政区名称。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总结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总结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城乡规划原理》这门课程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这门课程涵盖了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实践和案例分析,对于我们这些未来的城乡规划专业人士来说,这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城乡规划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城乡规划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艺术的审美和创造,对城乡空间进行合理规划,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学习内容上,我特别关注城乡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
城乡规划原理涉及到的知识点非常多,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经济状况、文化背景等各个方面。
这些知识点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要我们全面考虑,综合分析。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城乡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能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影响。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案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分析具体的城乡规划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城乡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也可以更好地掌握实际应用。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掌握城乡规划的技巧和方法。
总的来说,通过《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的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为城乡规划事业做出自己的
贡献。
同时,我也期待着未来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城乡规划原理复习考点及重点
城乡规划原理复习考点及重点1.现代城镇定义包含的三个特征:产业构成、人口数量和职能。
2.按行政区划标准:我国城镇可以划分为直辖市、市和镇。
3.城镇化含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具体包括(1)人口职业的转变(2)产业结构的转变(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4.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5.城镇化进程的表现特征:(1)城镇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3)城镇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6.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7.我国的法规系统构成:(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部门规章(6)地方政府规章(7)技术标准规范8.城乡规划主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28日修订。
9.我国法定城乡规划类型10.规划依据:上位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相关法律规范和技术标准(规范)、国家政规、城市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11.我国城乡规划运作体制的核心:程序合法、依据合法12.我国城市规划运作实施“一书两证”制度,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3.“三区三线”: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14.城乡规划中的七条控制线:(1)红线(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规划控制线,包括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
对“红线”的管理体现在对容积率、建设密度和建设高度等的规划管理。
(2)绿线(城市绿线):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3)蓝线(城市蓝线):一般称河道蓝线,指水域保护区,即城市各级河、渠道用地规划控制线,包括河道水体的宽度、两侧绿化带以及清淤路。
根据河道性质的不同,城市河道的蓝线控制也不一样。
(4)黄线(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标题:城市规划原理引言概述: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实现城市的有序发展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方案和政策。
城市规划原理是指在进行城市规划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它们是城市规划的基石,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整体规划1.1 统筹规划:城市规划应该统筹考虑城市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确保规划的全面性和协调性。
1.2 保护环境:城市规划应该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3 人性化设计:城市规划应该以人为本,注重人们的生活需求和舒适感,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二、功能分区2.1 合理布局:城市规划应该根据城市的功能特点和需求,合理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确保城市功能的互补和协调。
2.2 交通规划:城市规划应该合理规划城市的交通网络,包括道路、公共交通等,保障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和交通安全。
2.3 公共设施:城市规划应该合理配置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公园等,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
三、密度控制3.1 建造密度:城市规划应该控制建造密度,避免过度密集造成交通拥堵和资源浪费,保障城市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3.2 绿地比例:城市规划应该合理规划绿地比例,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3.3 人口密度:城市规划应该合理控制人口密度,避免人口过度会萃导致社会问题,保障城市的社会稳定和发展。
四、历史文化保护4.1 保护遗产:城市规划应该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传承城市的文化底蕴。
4.2 文化活动:城市规划应该促进文化活动的发展,建设文化设施和场所,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4.3 文化融合:城市规划应该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和交流,创造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促进城市的文化繁荣和发展。
五、社会参预5.1 民意调查:城市规划应该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民意调查和公众参预,确保规划方案符合居民的实际需求和期望。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重点归纳笔记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重点归纳笔记1、在城市自然资源条件下,制约工业项目发展是( )。
A.森林资源B.矿产资源C.水资源D.土地资源正确答案:C2、(2021年真题)城市居住区中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依据主要取决于( )。
A.居住人口的规模B.居住人口的收入C.居住,人口的年龄构成D.居住人口的性别结构正确答案:A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6年度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经济”概念,其定义是( )。
A.以知识创造财富B.将知识直接投入到生产、分配环节C.知识经济直接以生产、分配和利用知识与信息为基础D.知识、信息直接利用生产、销售和分配正确答案:C4、下列属于集中式布局城市是( )。
A.长春B.青岛C.福州D.兰州正确答案:A5、凯文·林奇在1981年出版《关于美好城市形态理论》中定义了城市设计五个功能纬度是( )。
A.生命力、感觉、适宜性、可达性和控制性B.生命力、多样性、适宜性、可达性和控制性C.生命力、感觉、适宜性、可达性和多样性D.生命力、感觉、多样性、可达性和控制性正确答案:A6、基本经济部类( ),使城市在区域中地位不断升高,使城市成为区域发展核心,有些城市进而成为不同层次区域内中心城市。
A.乘数效应B.木桶效应C.蝴蝶效应D.聚集效应正确答案:A7、用地既要满足城市长远发展空间需求,也担负区域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并具有一定生态功能区域属于( )。
A.控制开发区B.禁止开发区C.鼓励开发区D.重点开发区正确答案:A8、海岸带、自然保护地等专项规划及跨行政区域或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由所在区域或上一级()牵头组织编制,报同级政府审批。
A.自然资源主管部门B.市级人民政府C.省级人民政府D.国务院正确答案:A9、下列不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附件内容是( )。
A.规划说明书B.相关专题研究报告C.相关分析数据D.基础资料汇编正确答案:C10、下列关于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重点管控内容的表述,错误的是( )。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一、名词解释1、详细规划: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2、修建性详细规划:一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定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3、城市规模:指以城市人口总量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
4、城市人口规模:指生活在一个城市中的实际人口数量。
5、城镇化: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化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6、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7、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8、城市绿地:指城市规划区内的各种绿地。
9、绿地指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中居民平均每人占有公共绿地的数量)、城市绿地率(城市中各类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化种植中的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10、城市用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空间。
11、总体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12、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体系中的高层次规划,是城市规划综合性、整体性、政策性和法执性的集中体现。
13、道路绿地率: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
14、永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5、用地面积:指由城市规划行政部门确定的建设用地边界所围合的用地水平投影面积,包括原有建设用地面积及新征建设用地面积,不含代征用地的面积。
16、道路宽度:只包括车行道和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
17、路幅宽度:指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
城规原理重点共125页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ຫໍສະໝຸດ 谢谢!城规原理重点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城市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降低和非农业活动比重逐渐上升的过程。
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市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市型转化或强化的过程。
2 城市的物质构成。
公共领域:指社会公众所共享的那部分物质环境。
非公共领域:指社会个体所占有的那部分物质环境。
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所具有的空间属性表现为:(1)可达性(2)外部效应可达性: 是指空间联系的便利程度。
主要与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交通网络.外部效应: 城市作为空间聚集体,物质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具有控. 属性包括积极的(称为外部经济)和消极(称为外部不经济)3 基本经济部类:是为了满足来自城市外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即以“出口”为主的经济活动从属经济部类:是为了满足城市内部的产品或服务需求根据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经济可以分为基本的和从属的(或非基本)的两种部类4 城市社会的构成社会学家把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称作“社会化”社会空间分异的表征@1经济地位呈扇形模式@2家庭类型同心圆模式@3种族背景多核心模式表现为家庭核心化和生活闲暇化城市产业结构特征转型可能表现出二种不同的过程@一是后工业化是指第三产业的增长不足以取代第二产业的衰退,导致总就业岗位保持不变或者增长@二是匿工业化是指第三产业的增长不足以取代第二产业的衰退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和结构性失业5 中国古代规划思想最早形成:周代1)规划思想多元化:东周儒家-礼制-皇权至上-《周礼.考工记》-统治中国长达3000年-规矩2)唐长安城:中轴对称、东西两市、规整的方格路网、东南西三面各有三处城门、居住分布采用坊里制,设置坊墙,坊门朝开夕闭。
整个城市布局严整,分区明确,充分体现了以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制的指导思想3)元大都: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更强调中轴对称,在几何中心建中心阁,在很多方面体现了《周礼-考工记》上记载的王城空间布局制度,同时城市规划中又结合了当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并反映了元大都选址的地形地貌特点。
这说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受到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4)西方成规思想18世纪工业革命-圈地运动-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欧洲的古代文明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从公园5世纪到7世纪欧洲经历了从一古希腊和古罗马为代表的奴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文艺复兴和近现代城市@1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市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创造了当代城市见者的希波丹姆模式,这种城市布局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宜城市广场为中心@2中世纪的教堂建筑@3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城市@4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工业城市的诞生;英国漫彻斯特6 城市发展的两种基本指向:城市的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环绕,城市的土地归众所有,由委员会委托管理,它既是城市又是农村2柯布西埃的现代城设想@柯布西埃他希望通过过去尤其是大城市本身的内部改造使这些城市能过适应城市社会发展的需要@1922年柯布西埃发表了他的“明天城市”的规划方案@1931年柯布西埃发表了他的“光辉城市”的规划方案是他的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思想的集中体现@他认为城市是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由于拥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是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改造而得到解决的3)@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格迪斯的学说——生物学家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他认为城市规划是社会改革的重要手段因此城市规划要得到成功就必须充分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城市“先诊断后治疗”4)现代城市规划学科主要理论的发展@田园城市到新域——分散式田园城市,卫星城和新城的思想都是建立在通过建设小城市来疏解大城市的基础上的但还有一些差别卫星城市早期叫“卧城”(工作与住舍)“半独立式卫星城(娱乐加入)”“新城(独立完成)”@有机疏散理论发展—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广亩城——莱特处于美国社会经济背景和城市发展的独特环节从他对现代城市环境的不满和对工业化之前人与环境相对和谐状态的怀念情绪,他于1932年提出了广亩城市的设想从而将城市分散发展的思想发挥到了极点@邻里单位,小区规划社区规划(佩里)邻里单位;要求在较大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个邻里单位成为居住区的细胞。
社区规划;将居住区规划解决居住区内的问题提高到重要位置。
@区域规划每个城市对周围城市有磁铁的场效应,每个城市影响的地区大小取决于城市所能够提供的商品服务及各种有机的数量和种类。
7 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1)《雅典宪章》1933第四次会议了柯布西耶起草的由现代建筑运动的主要建筑师制定的反映的是现代建筑运动对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基本认识和思想观点,提出城规应当处理好“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的功能关系并把该宪章称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大纲”《雅典宪章》最为突出的内容就是“提出了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2)《马丘比丘宪章》1978年12月在秘鲁的利马召开了国际性的学术会议@首先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并将理解和贯彻这一关系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摈弃了《雅典宪章》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的思想基石宣扬社会论的基本思想@认为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要求城市规划师和政策制定人必须把城市看作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提出了“城市规划必须建立在各专业设计人员,城市居民以及和政治领导人之间的系统的不断地相互写作配合的基础上”并鼓励建筑使用者创造性地参与设计和施工8.1当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现代城市规划的核心是土地资源配置,目的是控制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可能产生的的消极外部效应(特别是环境影响)环境规划的主要规划@1预警性@2整合性@3战略性。
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1)土地使用和交通2)自然资源3)能源4)污染和废弃物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和区域发展:城市体系的结构重组8.2 当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实践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城市规划实践都市村落@1紧凑的形态@适当的密度@混合用地@公共交通主导@面向步行者的街道@调适性强的建筑物9 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协调发展@《全球21世纪议程》1992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公众、团体在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可持续发展使中国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1)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要提高社会生产力整张综合国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把发展国民经济放在首位2)中国是在人口基础大,人均资源小,经济和科技水平都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实际经济快速发展的,是本来就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10 城市规划的体系及其主要内容一个国家的城市规划体系包括规划法规,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三个基本方面。
@规划法规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为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提供法定依据@现代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行政管理的法定职能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1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2规划法是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核心,又被称主干法其主要内容是有关规划行政、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的法律条款。
3人大代表会——制定国家或地方的规划法建设部——制定从属法规,规划法授权相应的政府规划主管部门制订并报国家立法机构备案4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作为主干法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作为从属法规由建设部制订@规划行政体系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型制分别是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根据我国的规划法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实际分级体制国土资源一词有时是作为一个泛指的有关国家土地的规划行为。
是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全面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战略性发展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性发展规划开发控制可分为通则式和判例式我国的开发控制基本属于判例式任何开发项目都必须申请规划许可11 城镇体系规划内容“一代二系三结构”@一代预测各发展阶段区域城市化水平二系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和区域生态环境系统三结构规模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布局空间结构。
区域规划则主要是对建设活动空间统筹安排和协调城镇体系规划则是区域规划中有关城镇的等级规模空间结构的合理组织+12区域环境的调查@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指城市与周边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城市和广大的农村腹地所共同组成的地域范围@在详细规划阶段可以指与所规划地区发生相互作用的城市内的周边地区13历史环境的具体内容包括1)自然环境的特色2)文物古迹的特色3)城市格局的特色4)城市轮廓景观5)建筑风格6)其它物质和精神的特色等14 经济环境调查@在总体规划中主要是涉及区域的全市整体的经济况,@在详细规划阶段则主要是侧重于地区性的或项目性的经济状况15城市性质是指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城市规模指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但因用地规模随人口规模而变,故通常以城市人口规模(人口总数)来表示@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16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工作内容1)现场踏勘。
城市规划工作者必须对城市的概貌、新发展地区和原有地区要有明确的形象概念,重要的工程也必须进行认真的现场踏勘2)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主要应取自当地城市规划部门积累的资料和有关主管部门的专业性资料3)分析研究。
这是调查研究工作的关键,将收集到的各类资料和现场踏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加以系统地分析整理,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丛定性到定量研究城市发展的内在决定性因素,从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这是制定城市规划方案的核心部分17 居住用地是指承担居住功能和居住活动的场所组成@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居住用地的指标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百分之20 ——30 ,人均18——28平方米且规定大城市不得低于16平方米布局的分布有@集中布置@分散布置@轴向布置20 @1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中国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 本法所称城乡规划法,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
镇规划划分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本法所称规划区,是指城市、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想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