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钢筋配筋原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原则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原则一、引言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原则是指根据力学原理和钢筋的力学性能,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布置、数量和直径的选择,以满足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求,并保证其可靠性和经济性的设计原则。
本文将从配筋原则、布筋原则、钢筋直径选择和钢筋数量计算四个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原则。
二、配筋原则1. 按混凝土受力状态进行配筋混凝土受力状态有受拉、受压和受弯三种状态。
在受拉状态下,应在混凝土中设置纵向钢筋;在受压状态下,应在混凝土中设置箍筋和纵向钢筋;在受弯状态下,应在混凝土中设置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
2. 按构件受力状态进行配筋不同构件受力状态不同,其配筋方式也应根据受力状态进行选择。
例如,梁的主要受力状态是弯曲和剪切,因此应设置梁底部的纵向钢筋和箍筋,以增加梁的抗剪能力和抗弯强度。
3. 按钢筋的屈服强度进行配筋钢筋的屈服强度是指钢筋在拉力作用下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的最小应力值。
在设计中,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状态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钢筋屈服强度,并根据其屈服强度确定配筋的数量和直径。
三、布筋原则1. 确定基本布筋基本布筋是指为满足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求而必须设置的钢筋。
在设计中,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状态和要求,确定基本布筋的位置、数量和直径。
2. 适当设置附加布筋附加布筋是指为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而设置的钢筋。
在设计中,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状态和要求,适当设置附加布筋,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和抗裂性能。
3. 确定纵向钢筋的间距和箍筋的间距纵向钢筋的间距和箍筋的间距是决定混凝土结构强度和刚度的重要参数。
在设计中,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状态和要求,确定纵向钢筋的间距和箍筋的间距,以满足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四、钢筋直径选择1. 根据受力状态和受力大小选择钢筋直径在混凝土结构中,不同受力状态和受力大小需要不同直径的钢筋。
在设计中,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状态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钢筋直径。
混凝土梁的钢筋配筋原理
混凝土梁的钢筋配筋原理一、概述混凝土梁是建筑物结构中常见的承重构件,其主要作用是承受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
混凝土梁的钢筋配筋是梁的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梁的承载能力、变形性能和耐久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梁的钢筋配筋原理。
二、梁的受力分析梁在受到荷载作用后,会发生弯曲变形。
根据弯曲理论,梁的弯曲矩与曲率成正比,而曲率又与梁截面惯性矩成反比。
因此,为了增加梁的承载能力,需要增加梁的惯性矩。
在混凝土梁中,钢筋起到的作用就是增加梁的惯性矩。
钢筋的强度和刚度远高于混凝土,能够承受拉力、剪力和弯曲力,从而使梁的承载能力得到提高。
因此,混凝土梁的钢筋配筋就是为了增加梁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三、钢筋配筋原则1. 梁的受力特点混凝土梁在受荷载时,会产生切线应力、压应力、弯曲应力和剪应力。
因此,在进行钢筋配筋时,需要考虑钢筋的受力特点,以使钢筋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2. 钢筋的布置钢筋的布置应该均匀,以保证整个梁的受力均匀。
同时,应该避免钢筋集中于梁底板,以免出现“底死顶活”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钢筋的布置应按照设计图纸中的要求进行。
3. 钢筋的直径和间距钢筋的直径和间距是影响梁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钢筋的直径越大,承载能力越高,但是也会导致混凝土的渗透性降低。
钢筋的间距应根据受力情况和混凝土的强度等因素进行确定。
4. 钢筋的保护层钢筋的保护层是指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距离。
保护层的大小会影响梁的耐久性和变形性能。
一般来说,保护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钢筋不被腐蚀和损坏。
5. 钢筋的弯曲和连接在混凝土梁的钢筋配筋中,钢筋需要进行弯曲和连接。
钢筋的弯曲应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弯曲半径的大小符合规范要求。
钢筋的连接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以保证钢筋的连接强度。
四、结论混凝土梁的钢筋配筋是梁的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梁的承载能力、变形性能和耐久性。
在进行钢筋配筋时,需要考虑梁的受力特点、钢筋的布置、直径和间距、保护层的大小、钢筋的弯曲和连接等因素。
混凝土配筋原理及应用
混凝土配筋原理及应用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基础和桥梁等领域的材料。
在混凝土工程中,配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承载能力,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配筋的原理和应用。
二、混凝土配筋原理1. 引入混凝土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很高的压缩强度,但其抗拉强度却很低,所以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受拉承载能力。
配筋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承载能力,从而使混凝土结构具有更好的抗震性、抗风性和抗变形性。
2. 配筋原理混凝土配筋的原理是将钢筋嵌入混凝土中,钢筋和混凝土共同承担受力作用,利用钢筋的高强度和混凝土的高承载能力,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整体结构。
在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起着增强混凝土抗拉强度和承载能力的作用,混凝土则起着钢筋保护和传递受力的作用。
3. 配筋分类根据钢筋的位置和方向,混凝土配筋可以分为纵向配筋和横向配筋。
纵向配筋主要是为了增强混凝土的抗拉承载能力,一般采用直径较大的圆钢筋或螺纹钢筋。
横向配筋主要是为了加强混凝土的抗剪承载能力,一般采用直径较小的圆钢筋或带肋钢筋。
三、混凝土配筋应用1. 配筋设计混凝土配筋设计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配筋设计中,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和钢筋的强度,以及结构的受力情况和使用要求等。
配筋设计需要根据结构的不同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和计算,确定合理的钢筋数量和位置,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配筋施工混凝土配筋施工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重要环节。
在配筋施工中,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加工和安装,保证钢筋的质量和位置准确无误。
同时,还需要注意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以及钢筋的防锈处理和保护,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3. 配筋检验混凝土配筋检验是混凝土结构验收的重要环节。
在配筋检验中,需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以确认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数量和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钢筋的质量和强度是否合格。
独立基础配筋
独立基础配筋
独立基础配筋是指在建筑结构中,用于抗拉和抗侧向力的钢筋,也称为基础支撑钢筋。
基础配筋的作用是增加建筑结构的稳固性,防止地震时出现倾斜或裂开等破坏情况。
它在工程建设中充当重要角色,是保护原建筑结构的有效的方式之一。
独立基础配筋的安装要求严格,必须考虑混凝土配筋重量、断面截面积、强度和偏心等因素,这些都是基础配筋质量优良与否的关键。
在施工中,基础配筋应弯曲整齐,不得有滑动留痕、弯折畸形或被损坏的情况,也不得有漏网、开裂和腐蚀的现象。
为了确保基础配筋的质量,通常需要进行拉力测试、触摸检查、抗拉试验、紧固力度检查等检测,如果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应该及时更换新的配筋。
此外,对于建筑结构中的基础配筋,还要考虑其锈蚀、老化以及外力作用等变化情况,需要定期检查,以确保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在拆除基础时,也要进行拆除前的配筋检查,以检查钢筋的质量,并避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如果发现存在腐蚀、老化、局部损坏等情况,应立即更换新的配筋,保证施工质量。
总之,建筑结构中的基础配筋质量至关重要,能够有效稳固建筑物,尤其是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如果基础配筋质量不行,它很可能成为建筑物完整性损坏的罪魁祸首,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检查,仔细检查钢筋的质量,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可靠。
基础梁配筋要求
基础梁是指在地基土层上的梁,一般用于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主要起到上部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上。
在工业厂房中,一般都以柱作为主要的承重构件,基础梁(在建筑图纸中符号为JL)作为基础的一部分,主要起到柱子间连系的作用,使基础形成较稳定的结构。
对于基础梁的配筋要求,首先,基础梁配筋图纸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如国家建筑设计规范、工程施工规范等。
其次,基础梁中一般配置下面几种钢筋: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弯起钢筋、架立钢筋、纵向构造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布置在梁的受拉区,承受由弯矩作用而产生的拉力。
另外,配筋应由计算确定,以确保基础梁的刚度和效果。
最后,任何疑问和问题都应及时进行处理和解决,确保基础梁的施工质量和项目的顺利进行。
钢筋混凝土配筋原理
钢筋混凝土配筋原理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RC)是一种由普通混凝土和钢筋组合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高抗压强度和较高的抗拉强度。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承担拉力,混凝土承担压力。
配筋原理是指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布置和确定钢筋的数量、位置和直径,以满足结构在弯曲、剪切、抗震等工作状态下的受力要求。
钢筋混凝土配筋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弯承载原理:钢筋混凝土中主要通过钢筋来承受弯矩作用。
混凝土具有比较大的抗压能力,但较弱抗拉能力。
通过在受拉区域内设置钢筋,可以增加结构的抗弯刚度和强度。
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形成抗弯的合力。
2.抗剪承载原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剪能力主要依靠混凝土的黏聚力和内张应力的抵消。
通过在受剪区域设置适量的剪力筋,使得混凝土将抗剪力传递到钢筋上,以增加结构的抗剪能力,并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承载力。
3.钢筋的受力状况:在钢筋混凝土中,钢筋主要承担拉力,混凝土主要承担压力。
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存在着良好的黏结力,通过混凝土的保护层,可以防止钢筋氧化和腐蚀。
4.布箍钢筋原理:布置在柱、梁和墙体等构件中的箍筋,主要起到约束混凝土、抵抗混凝土波动和控制纵向钢筋的作用。
通过合理设置箍筋的间距和直径,可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并防止混凝土产生严重的开裂。
5.受力分析: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时,通常采用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进行计算。
根据结构的受力状态和要求,合理设置钢筋的断面位置和数量,以保证结构在设计荷载下的安全可靠性。
6.构造与施工要求: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结构的受力要求,遵循相应的构造与施工规范。
确保钢筋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以满足结构的使用要求和使用寿命。
总之,钢筋混凝土配筋原理是根据结构的受力要求和使用要求,通过合理设置钢筋的位置、数量和直径,以增强结构的抗弯、抗剪、抗震能力,并满足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和承载能力要求。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原理与计算方法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原理与计算方法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是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是一个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混凝土结构的力学原理入手,详细介绍钢筋配筋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二、混凝土结构的力学原理混凝土结构是由混凝土和钢筋组成的复合材料结构,其力学性质与各个组成部分的力学性质密切相关。
混凝土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其中抗压强度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标。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其配合的水泥、砂子、石子的品种、配合比、养护条件等因素有关。
钢筋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弹性模量等,其中抗拉强度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标。
钢筋的抗拉强度与其材质、直径、表面处理、拉力等因素有关。
混凝土结构的力学分析主要涉及到静力学和力学平衡原理。
在静力学分析中,通常采用弹性理论或塑性理论,以确定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状态。
在力学平衡原理的应用中,通常采用受力平衡和变形平衡两个原理,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钢筋配筋的基本原理钢筋配筋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合理地设置钢筋,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
其基本原理是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钢筋,以利用钢筋的高强度、高韧性来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承载能力等。
根据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求和受力状态,钢筋配筋可以分为受拉区钢筋、受压区钢筋、抗弯钢筋、抗剪钢筋等不同类型。
其中,受拉区钢筋主要用于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受压区钢筋主要用于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压强度,抗弯钢筋主要用于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弯强度,抗剪钢筋主要用于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剪强度。
钢筋配筋的设计应满足以下基本原则:1. 钢筋应设置在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区域内,以发挥钢筋的最大强度和韧性;2. 钢筋应按照一定的间距和排布方式设置,以保证钢筋的均匀分布和最佳利用;3. 钢筋应设置在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方向上,以发挥其最大的强度和韧性;4. 钢筋应与混凝土结构紧密结合,以保证钢筋与混凝土结构之间的充分粘结。
配筋的计算方法
配筋的计算⽅法配筋的计算原理柱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本层净⾼HN/3+⾸层楼层净⾼HN/3+与⾸层纵筋搭接LLE (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层:柱纵筋长度=⾸层层⾼-⾸层净⾼HN/3+max(⼆层净⾼HN/6,500,柱截⾯边长尺⼨(圆柱直径))+与⼆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中间层:柱纵筋长度=⼆层层⾼-max(⼆层层⾼HN/6,500,柱截⾯尺⼨(圆柱直径))+max (三层层⾼HN/6,500,柱截⾯尺⼨(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顶层:⾓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max(本层楼层净⾼HN/6,500,柱截⾯长边尺⼨(圆柱直径))-梁⾼+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max(本层楼层净⾼HN/6,500,柱截⾯长边尺⼨(圆柱直径))-梁⾼+LAE其中锚固长度取值:当柱纵筋伸⼊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弯锚,柱纵筋伸⾄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直锚:柱纵筋伸⾄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保护层,当框架柱为矩形截⾯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max(本层楼层净⾼HN/6,500,柱截⾯长边尺⼨(圆柱直径))-梁⾼+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max(本层楼层净⾼HN/6,500,柱截⾯长边尺⼨(圆柱直径))-梁⾼+LAE当框架柱为矩形截⾯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筋,b边⼀侧钢筋总数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筋,b边⼀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钢筋混凝土施工中的配筋要点
钢筋混凝土施工中的配筋要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R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水利工程等领域的结构材料。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时,配筋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施工中的配筋要点,包括配筋设计、钢筋选用、布置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一、配筋设计1. 配筋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配筋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合理使用材料:钢筋和混凝土的性能要与设计要求相匹配,以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2)按照受力原理进行设计:根据不同的受力状态,合理分配钢筋的位置和数量,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3)考虑施工工艺:在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避免过于复杂或无法实施的节点和细部构造。
2. 配筋设计的基本步骤配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设计荷载、计算截面尺寸、绘制配筋图等。
其中,最关键的是配筋图的绘制,通过配筋图可以直观地表达出构件的钢筋布置、直径、间距等信息。
二、钢筋选用1. 钢筋种类钢筋按其形状分为卷筋钢筋和直筋钢筋,按其力学性能分为HRB335、HRB400、HRB500等不同强度等级的钢筋。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时,需要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选用适当类型和规格的钢筋。
2. 钢筋规格的确定钢筋的规格一般由其直径表示,如Ф12、Ф16等。
在进行钢筋的选用时,需要根据构件的受力要求和设计规范中的要求来确定合适的钢筋规格。
三、配筋布置1. 主筋与箍筋的布置主筋是承担主要受拉和抗弯作用的钢筋,在构件的受力方向上布置。
箍筋是主要用于控制构件的变形和增加抗震性能的钢筋,一般布置在主筋的周围。
2. 钢筋间距与盖筋要求钢筋之间的间距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以保证钢筋的工作性能。
盖筋是指在构件表面与基面之间的钢筋,在施工中需考虑到保护层的要求,以防止钢筋受到腐蚀。
四、施工要点1. 钢筋的安装钢筋的安装要确保位置准确、间距一致,避免扭曲和绕扣。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钢筋,避免受到机械损伤或氧化腐蚀。
钢筋混凝土配筋原理
钢筋混凝土配筋原理
钢筋混凝土配筋原理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使用钢筋来增加其强度和耐久性的方法。
配筋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抗拉筋与受压区配筋原理: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主要承受压力,而钢筋主要承受拉力。
为了增加结构的抗拉能力,钢筋主要布置在受拉区域,如梁的底部和柱的四角。
2. 受弯构件配筋原理:在受弯构件中,如梁和板块,钢筋应按照受力要求布置在受拉和受压区域。
在梁中,钢筋主要布置在底部受拉区域,以承受弯矩产生的拉力。
在板块中,钢筋主要布置在受拉区域,以增加结构的抗弯能力。
3. 剪力墙配筋原理:剪力墙是一种承受水平荷载和抗剪力的结构构件。
在剪力墙中,钢筋主要布置在剪力墙的竖向构件(墙柱)中,以增加结构的抗剪能力。
4. 柱配筋原理:柱是支撑整个结构重力和水平荷载的竖向构件。
在柱中,钢筋应布置在受拉和受压区域,以增加结构的抗弯和抗压能力。
5. 基础配筋原理:基础是承受结构重力并将其传递到地基的构件。
在基础中,钢筋主要布置在受拉区域,以承受由结构重力引起的拉力和水平荷载引起的剪力。
以上是钢筋混凝土配筋原理的基本要点。
通过合理的配筋设计和施工,可以使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钢筋混凝土梁配筋设计方法
钢筋混凝土梁配筋设计方法一、概述钢筋混凝土梁是结构工程中常用的梁型结构,其承载能力强、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使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和桥梁工程中。
配筋是钢筋混凝土梁设计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合理的配筋可以有效地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本文主要介绍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设计方法。
二、基本原理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设计原理是根据结构力学原理,通过对受力分析和受力计算,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和受力状态,再根据钢筋的强度和混凝土的强度,确定梁的钢筋配筋量和布置方式。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受力分析:根据受力分析原理,确定梁的受力状态和荷载情况。
2.截面尺寸计算:根据受力分析结果,按照强度设计原则,计算出梁的截面尺寸。
3.钢筋配筋量计算:根据梁的截面尺寸和受力状态,按照钢筋强度设计原则,计算出钢筋配筋量。
4.钢筋布置方式:根据梁的受力状态和钢筋配筋量,确定钢筋的布置方式。
三、配筋设计流程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受力状态:根据梁的荷载情况和支座情况,确定梁的受力状态。
2.截面尺寸计算:按照强度设计原则,根据受力状态计算出梁的截面尺寸。
3.钢筋配筋量计算:按照钢筋强度设计原则,根据梁的截面尺寸和受力状态计算出钢筋的配筋量。
4.钢筋布置方式:根据梁的受力状态和钢筋配筋量,确定钢筋的布置方式。
5.验算:对所得到的配筋方案进行验算,检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四、配筋设计方法1.截面尺寸计算梁的截面尺寸计算主要是根据强度设计原则,按照受力平衡和变形限制原则进行计算。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根据受力平衡原理,计算出梁截面的受力状态,包括弯矩、剪力和轴力等。
2)根据变形限制原则,计算出梁截面的变形状态。
3)根据受力状态和变形状态,计算出梁截面的尺寸,包括宽度、高度和有效高度等。
2.钢筋配筋量计算钢筋配筋量计算主要是根据钢筋强度设计原则,按照强度平衡和变形限制原则进行计算。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根据强度平衡原理,计算出钢筋的配筋量,包括主筋配筋量和箍筋配筋量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技术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筋技术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而钢筋配筋技术则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钢筋配筋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因此,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钢筋配筋技术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钢筋配筋技术的基本原理、设计流程、钢筋配筋的种类和对混凝土结构安全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基本原理钢筋配筋技术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通过钢筋的数量、位置和布置方式等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钢筋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混凝土的拉力强度和抗弯强度,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
2. 控制混凝土的裂缝和变形,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3. 均匀分布荷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
4. 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钢筋的配筋方式主要有两种:正筋和箍筋。
正筋主要用于增强混凝土的拉力强度和抗弯强度,箍筋主要用于控制混凝土的裂缝和变形。
在具体的钢筋配筋设计中,需要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钢筋配筋方式。
三、设计流程钢筋配筋技术的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混凝土结构的荷载和受力情况。
2. 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和荷载情况,计算出混凝土结构的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和承载力等参数。
3. 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情况和计算结果,确定钢筋配筋的方案和具体要求。
4. 进行钢筋配筋的细节设计,包括钢筋的数量、直径、间距、位置和布置方式等。
5. 完成钢筋配筋的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方案的编制。
6. 检查和验收钢筋配筋的施工质量。
四、钢筋配筋的种类根据钢筋的直径、间距和位置等不同,钢筋配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等间距配筋:即钢筋的间距相等。
这种配筋方式适用于受力较小的混凝土结构,如墙体和地板等。
2. 不等间距配筋:即钢筋的间距不相等。
这种配筋方式适用于受力较大的混凝土结构,如梁和柱等。
3. 对称配筋:即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呈对称分布。
基础混凝土配筋设计
基础混凝土配筋设计一、前言基础混凝土配筋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配筋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流程、注意事项和实例分别进行阐述。
二、基本原理基础混凝土配筋设计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基础的受力情况和工作条件,通过计算、分析和比较,设计出适当的钢筋布置方案和钢筋数量,使基础在承受荷载时达到安全可靠的要求。
三、设计流程1、确定基础尺寸和荷载情况首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图纸和地质勘探报告,确定基础的尺寸和荷载情况。
同时,还需考虑到基础的工作条件和施工过程中的安排等因素。
2、计算基础承载力根据已确定的基础尺寸和荷载情况,计算出基础的承载力。
计算方法可以采用经验公式、理论计算和试验等方法。
3、选定钢筋型号和规格根据基础的受力情况和承载力要求,选定适当的钢筋型号和规格。
同时,还需考虑到钢筋的可供性和成本等因素。
4、确定钢筋布置方案和数量根据基础的尺寸、荷载和钢筋的型号和规格,确定钢筋的布置方案和数量。
钢筋的布置方式一般有直筋和弯钩筋两种方式,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5、绘制配筋图和计算书根据确定的钢筋布置方案和数量,绘制出配筋图和计算书。
配筋图需要包括钢筋的位置、长度、间距和弯曲部位等信息,计算书需要列出计算过程和结果等信息。
四、注意事项1、钢筋的选用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同时还需考虑到钢筋的可供性和成本等因素。
2、钢筋的布置方案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同时还需考虑到基础的受力情况和工作条件等因素。
3、钢筋的数量应根据基础的承载力要求和钢筋的型号和规格进行计算,不能过多或过少。
4、配筋图和计算书需要认真绘制和编制,确保准确无误。
五、实例以某一工业厂房的基础为例进行说明。
基础尺寸为6m×8m,荷载为500kN,基础采用C25混凝土,选用HRB400钢筋。
根据计算,基础的承载力为1200kN。
选用钢筋的规格为Ф16,采用直筋布置方式。
根据钢筋的受力情况和间距要求,确定钢筋的布置方案如下:沿长边方向:中间3根钢筋间距为400mm,两侧各2根钢筋间距为800mm;沿短边方向:中间2根钢筋间距为400mm,两侧各1根钢筋间距为800mm。
圆形独立基础配筋
圆形独立基础的配筋设计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情况来进行。
以下是一个示例,阐述配筋的过程,配筋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字数为800字。
圆形独立基础的配筋设计主要是根据基础底部的承重力和受力要求,来确定钢筋的分布和数量。
在配筋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基础尺寸、受力情况、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和数量等。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基础的直径和高度,这通常根据建筑物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来确定。
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根据受力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钢筋类型和规格。
一般来说,圆形独立基础通常采用HPB300(一级钢筋)或HRB400(二级钢筋)等强度较高的钢筋。
接下来,我们需要根据基础尺寸和受力情况来确定钢筋的分布方式和数量。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基础底部的承重力和稳定性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受力点的位置和大小。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采用螺旋式配筋方式,即在基础底部均匀分布钢筋,以保证基础的稳定性和承重力。
在确定钢筋数量时,我们需要根据基础尺寸、受力情况和混凝土强度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保证钢筋的数量足够多,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承重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钢筋间距和直径,以确保钢筋能够有效地传递力和支撑基础。
除了钢筋的数量和分布方式,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越高,基础的承重力和稳定性就越好。
在配制混凝土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配比、搅拌方式和养护方法等因素,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到一些细节问题。
例如,我们需要保证钢筋的焊接质量和锚固长度,以确保钢筋能够有效地传递力和支撑基础。
同时,我们还需要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养护时间,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总之,圆形独立基础的配筋设计需要考虑基础尺寸、受力情况、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和数量等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钢筋的焊接质量和锚固长度,以及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养护时间。
只有做好这些细节工作,才能确保圆形独立基础的质量和稳定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置原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置原理一、引言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高强度、耐久性、防火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中。
钢筋是混凝土结构中重要的构造材料,起到加固混凝土结构、承受荷载的作用。
钢筋配置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钢筋配置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置原理。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荷载分析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第一步是进行荷载分析。
荷载分析是指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计算出建筑物所受的各种荷载,并确定荷载的作用位置和方向。
荷载包括重力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重力荷载是最主要的荷载,因此在钢筋配置中需要重点考虑。
三、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受力分析在荷载分析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是指确定建筑物各构件的受力状态和受力大小,以及各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混凝土结构中,主要受力构件包括梁、柱和板。
在进行钢筋配置时,要根据受力分析的结果,确定各构件的钢筋配置。
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置原理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钢筋配置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钢筋配置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钢筋配置原理。
1. 梁的钢筋配置原理梁是混凝土结构中的主要承载构件之一,其钢筋配置原理如下:(1)梁的截面尺寸应根据荷载大小和跨度确定。
(2)梁的受拉区域应配置足够的钢筋,以承受荷载产生的拉应力。
(3)梁的受压区域应配置足够的钢筋,以抵抗荷载产生的压应力。
(4)梁的中性轴处应配置足够的钢筋,以保证梁的弯曲性能。
2. 柱的钢筋配置原理柱是混凝土结构中的主要承载构件之一,其钢筋配置原理如下:(1)柱的截面尺寸应根据荷载大小和高度确定。
(2)柱的受拉区域应配置足够的钢筋,以承受荷载产生的拉应力。
(3)柱的受压区域应配置足够的钢筋,以抵抗荷载产生的压应力。
(4)柱的中心轴处应配置足够的钢筋,以保证柱的抗弯性能。
基础钢筋配筋原理
基础钢筋配筋原理基础钢筋配筋原理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根据设计要求和力学原理,合理选择和布置钢筋的过程。
钢筋配筋原理的核心是确保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作用下能够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和使用要求,从而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首先是根据结构设计荷载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基础的尺寸和截面形状,进而确定基础的截面面积。
然后根据基础尺寸和截面面积,根据承载力计算原则确定基础的抗弯强度和承载力要求。
承载力计算是利用钢筋混凝土梁或板的受拉区验算原则进行的。
根据基础受力特点,一般采用受拉区宽度或折减宽度法计算截面的受拉承载力。
接下来是根据荷载和基础卸载面积确定截面上受压区域的面积分配。
根据结构设计荷载和基础尺寸,确定基础上的受压区域面积。
一般情况下,将基底承载力作为截面受压均布荷载,以确定受压区域面积。
基础受拉、受压区域的布置和间距,直接关系到基础抗弯强度和承载力。
常见的布置方式有等间距布置、等效间距布置和层间距不等布置。
基础受拉、受压区域的布置一般按照结构的受力特点和荷载要求进行确定。
根据基础的尺寸和截面形状,基础的荷载、受力分布和变形要求,进行钢筋数量的确定。
钢筋数量的确定主要依据基础抗弯强度和承载力、钢筋的受拉、受压产生的抗剪力和剪切力、以及满足变形限值等因素进行。
在钢筋配筋过程中,要根据基础的受力特点和荷载要求,确定钢筋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常用的钢筋形式有直筋、螺旋筋和肋筋等。
根据不同的受力和截面形状,采用不同的钢筋布置方式和钢筋直径,以满足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在配筋过程中,还要根据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要求,确定钢筋与混凝土表面之间的距离。
保护层厚度越大,可以有效提高钢筋的防腐蚀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
一般情况下,钢筋与混凝土表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最小要求。
总之,基础钢筋配筋原理是根据结构设计荷载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等要求,以及混凝土的受拉、受压承载力计算原则,合理确定基础的尺寸和截面形状,以及钢筋数量、布置方式和钢筋直径等参数。
独立基础受力钢筋布置
独立基础受力钢筋布置在建筑工程设计中,钢筋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用于加固和增强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钢筋的布置方式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独立基础受力钢筋布置是一种常见的钢筋布置方式,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独立基础受力钢筋布置是指在建筑物的基础中,钢筋以独立的形式进行布置。
这种布置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加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独立基础受力钢筋布置需要根据具体的基础结构和设计要求进行合理的布置。
在进行布置之前,需要对基础的荷载情况、土壤的承载能力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以确定所需的钢筋数量和布置方式。
独立基础受力钢筋布置需要考虑到基础的受力情况。
在布置钢筋时,需要根据基础受力的特点和荷载的作用方向进行合理的布置。
一般来说,基础的受力主要包括剪力、弯矩和轴力等,因此需要在基础的不同部位布置不同方向的钢筋,以满足基础的受力要求。
在独立基础受力钢筋布置中,还需要考虑钢筋的间距和直径。
钢筋的间距应根据基础的受力要求和混凝土的浇筑性能进行合理的确定。
钢筋的直径则需要根据基础的荷载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选择,以保证钢筋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进行独立基础受力钢筋布置时,还需要注意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是指混凝土对钢筋的覆盖层,主要起到保护钢筋不受外界环境侵蚀和氧化的作用。
保护层的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环境条件进行合理的确定,以保证钢筋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独立基础受力钢筋布置是一种常用的钢筋布置方式,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独立基础受力钢筋布置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基础结构和设计要求进行合理的布置,考虑基础的受力情况、钢筋的间距和直径以及保护层的厚度等因素,以保证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的独立基础受力钢筋布置,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配筋表示方法
配筋表示方法配筋是在建筑结构中起到增加抗震性能、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作用之一。
它是建筑物设计的基础步骤之一,决定了整个建筑物的性能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配筋的基本概念、配筋的原则和方法,以及一些常用的配筋示意图。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配筋的基本概念。
配筋是指将钢筋嵌入混凝土中,以共同承担水平和垂直荷载的作用。
它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提高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从而使建筑物具备较好的抗震性能。
配筋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按照设计要求确定钢筋的数量和种类。
根据不同的荷载、结构类型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当的钢筋规格和数量,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是根据受力情况设计合理的钢筋分布。
根据不同结构组成部分的受力特点,合理确定钢筋的位置、间距和受力形式,使钢筋能够均匀承担荷载,充分利用其抗拉强度。
最后是确保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直接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需要选用合适的粘结材料,并保证施工质量,以确保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良好。
在具体的配筋方法中,我们通常会使用梁柱配筋示意图。
梁柱配筋示意图是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绘制的一种图示,用于表示结构中钢筋的分布和布置情况。
它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结构的荷载传递路径和钢筋的受力状态,有助于施工人员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在梁的配筋示意图中,我们通常会使用箭头表示钢筋的布置方向和间距,以及标注钢筋的规格和数量。
在柱的配筋示意图中,我们通常会使用交叉的直线和箭头表示钢筋的分布和布置情况。
另外,为了方便设计和施工,我们还可以使用配筋表来表示配筋的方法。
配筋表是根据设计要求编制的一种表格,用于列出每个结构构件的钢筋种类、规格和数量。
它可以提供清晰的信息,方便设计师和施工人员查看和使用。
在配筋表中,我们通常会按照结构构件的名称和编号列出钢筋的分布和布置情况,并在相应的位置标注钢筋的规格和数量。
综上所述,配筋是建筑结构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合理的配筋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强度和稳定性,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钢筋的计算原理第一节平板式筏形基础一、平板式筏形基础标注现阶段图纸经常出现的平板式筏基有两种标注方式,传统标注方式和平法标注方式,下面分别讲解。
(一)、传统标注方式平板式筏基传统标注如图1.1.1所示:图1.1.1:(二)、平法标注方式平板式筏基平筏标注如图1.1.2所示:图1.1.2:解释:图中BPB表示平板式筏基平板,h表示平板的厚度,X表示x方向的钢筋,Y表示y方向的钢筋,B表示底部贯通纵筋,T表示顶部贯通纵筋,4B 表示x方向有4跨,两端均有外伸,3B表示y方向有3跨,两端均有外伸。
二、平板式筏形基础要计算哪些钢筋平板式筏形基础要计算的钢筋量如图1.1.3所示:图1.1.3:平板式筏基要计算的钢筋类型三、平板式筏形基础钢筋的计算原理(一)、基础端部外伸情况基础端部外伸情况包括底筋、面筋和马凳,下面分别讲解。
1、底筋:底筋又分为x方向和y方向,我们先来讲x方向的底筋计算。
(1)、x方向1)、长度计算长度计算分三种情况,无封边构造、u形封边构造和交错封边构造三种情况,下面分别介绍。
a、无封边情况无封边情况构造如图1.1.4所示:图1.1.4根据图1.1.4可以推导出平板式筏基无封边构造底筋x方向长度计算公式,如表1.1.1所示:底筋公式推导过程底筋x方向长度=满基x方向外边线长度-底筋侧面保护层厚度×2+弯折长度×2+搭接长度×搭接个数备注满基x方向外边线长度底筋侧面保护层厚度弯折长度搭接长度(绑扎)=ξLaE(La)ξ为搭接搭接长度修整系数,与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的百分率%有关,取值如下搭接个数1、焊接或机械连接情况下搭接长度按0计取2、如果底筋用的是光圆钢筋,底筋长度应该加两个弯勾Lx C侧12d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的百分率%≤25 50 100钢筋计算总长(不含搭接)/定值长度(如8米一个搭接)=nξ 1.2 1.4 1.6n搭接长度=ξLaE(La)底筋x方向长度=Lx-2C侧+12d×2+ξLaE(La)×n侧面公式x方向侧面构造纵筋长度=满基x方向外边线长度+搭接长度-底筋侧面保护层厚度×2+弯勾长度×2思考与练习:1、请用手工计算1号写字楼基础x方向的底筋长度(按定尺钢筋8000计算搭接)。
b、u型封边情况U型封边构造如图1.1.5所示:图1.1.5根据图1.1.5可以推导出平板式筏基u型封边构造底筋x方向长度计算公式,如表1.1.2所示:底筋底筋计算方法同无封边情况备注u型筋公式推导过程u型筋长度=底板厚度-面筋上保护层-底保护层+弯折长度×2 基础厚度面筋保护层底筋保护层弯折长度h C面C底12du型筋长度=h-C面-C底+12d×2侧面构造纵筋长度计算方法同无封边情况思考与练习:1、请用手工计算1号写字楼基础u形封边筋的长度。
c、交错封边情况交错封边构造如图1.1.6所示:图1.1.6根据图1.1.6可以推导出平板式筏基交错封边构造底筋x方向长度计算公式,如表1.1.3所示:表1.1.3:平板式筏基交错封边构造底筋x方向长度计算公式思考与练习:1、请用手工计算1号写字楼基础交错封边情况x方向底筋的长度。
2)、根数计算平板式筏基底筋的根数计算和底筋的起步距离有关,起步钢筋距离基础外边线不同时,底筋的根数计算也会不同,起步钢筋距基础外边线有三种情况,分别是起步钢筋距离基础边50mm、基础保护层和底筋间距的一半S/2,下面分别讲解。
a、起步筋距基础边50mmX方向底筋起步筋距离基础边50mm如图1.1.7所示:图1.1.7根据图1.1.7可以推导出平板式筏基底筋x方向根数计算公式,如表1.1.4所示:表1.1.4:平板式筏基底筋x方向根数计算公式(起步筋距基础边50mm)底筋x方向根数公式推导过程x方向根数=(y方向外边线长度-起步距离×2)/x方向间距+1y方向外边线长度起步距离x方向间距Ly 50mm Sx方向根数=(Ly-50×2)/S+1侧面构造纵筋根数图纸数出不用计算思考与练习:1、请用手工计算1号写字楼基础交错封边情况x方向底筋的根数(按照起步距离50计算)。
b、起步筋距基础边为一个保护层X方向底筋起步距离为一个保护层如图1.1.8所示:图1.1.8根据图1.1.8可以推导出平板式筏基底筋x方向根数计算公式,如表1.1.5所示:底筋x方向根数公式推导过程x方向根数=(y方向外边线长度-起步距离×2)/x方向间距+1y方向外边线长度起步距离x方向间距Ly C Sx方向根数=(Ly-2C)/S+1侧面构造纵筋根数图纸数出不用计算c、起步筋距基础边为间距的一半S/2X方向底筋起步距离为一个保护层如图1.1.9所示:图1.1.9根据图1.1.9可以推导出平板式筏基底筋x方向根数计算公式,如表1.1.6所示:底筋x方向根数公式推导过程x方向根数=(y方向外边线长度-起步距离×2)/x方向间距+1 y方向外边线长度起步距离x方向间距Ly S/2 Sx方向根数=(Ly-S)/S+1侧面构造纵筋根数图纸数出不用计算(2)、y方向底筋y方向长度根数计算方法和x方向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2、面筋:面筋的计算方法和底筋一样,这里不再赘述。
只是有些传统算法面筋的弯折长度为15d,我们在公式里把弯折长度替还成15d就可以了。
3、马凳:(1)、马凳长度计算1)、马凳的形状常见的马凳形状有以下几种,如图1.1.10~12所示:图1.1.10~122)、马凳直径的确定马凳各段直径一般按左式取值:二级12≤马凳直径≤面筋直径3)、马凳长度计算马凳各段长度往往根据工地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如图1.1.13、14所示:图1.1.13、14根据图1.1.13、14可以推导出平板式筏基马凳长度的计算公式如表1.1.7马凳形状判断放置方式判断马凳各段取值Ⅰ型马凳马凳长度=L1+L2×2+L3×2L1 L2 L3马凳放在上排底筋上根据工地废料决定,一般取值100~300L2=h-2C-D1-D2-D3-D4-D5×2大于所在底筋间距马凳放在下排底筋上L2=h-2C-D1-D3-D4-D5×2Ⅱ型马凳马凳长度=L1+L2×2+L3×2L1 L2 L3马凳放在上排底筋上根据工地废料决定,一般取值1000~1500L2=h-2C-D1-D2-D3-D4-D5×2 大于所在底筋间距思考与练习:1、请用手工计算1号写字楼基础Ⅱ型马凳的L2值(按照马凳放在上排底筋上计算)。
2、马凳的L3值由哪些因素决定的?L1一般取多少?(2)、马凳个数计算1)、Ⅰ型马凳个数计算Ⅰ型马凳属于点式布置马凳,布置在面筋纵横筋的交错位置,经常出现两种布置方式,矩形布置和梅花型布置。
a、平板式筏基马凳矩形布置情况平板式筏基Ⅰ型马凳矩形布置情况如图1.1.15所示:图1.1.15根据图1.1.15我们推导出平板式筏基Ⅰ型马凳矩形布置情况个数计算公式如表表1.1.8表1.1.8:平板式筏筋马凳矩形布置个数计算表马凳型号近似算法:马凳个数=总面积/每个马凳的面积范围Ⅰ型马凳总面积=基础x方向长度×基础y方向长度每个马凳的面积范围=马凳x方向间距×马凳y方向间距b、平板式筏基梅花形布置情况平板式筏基Ⅰ型马凳梅花形布置情况如图1.1.16所示:图1.1.16根据图1.1.16我们推导出平板式筏形基Ⅰ型马凳梅花形布置个数计算公式如表1.1.9表1.1.9:平板式筏基马凳梅花形布置个数计算公式马凳型号近似算法:马凳个数=总面积/每个马凳的面积范围Ⅰ型马凳总面积=基础x方向长度×基础y方向长度每个马凳的面积范围=(马凳x方向间距)×(马凳y方向间距/2)思考与练习:1、请用手工计算1号写字楼基础Ⅰ型马凳梅花形布置马凳的个数c、梁板式筏基矩形布置情况梁板式筏基Ⅰ型马凳矩形布置情况如图1.1.17所示:图1.1.17根据图1.1.17我们推导出梁板式筏基Ⅰ型马凳矩形布置情况个数计算如表1.1.10表1.1.10:梁板式筏基Ⅰ型马凳矩形布置情况个数计算表马凳总个数=每块个数相加马凳型号近似算法:马凳每块个数=每块净面积(取掉梁所占的面积)/每个马凳的面积范围Ⅰ型马凳矩形布置上图中左块净面积=Lnx1×Lny1/(Sx×Sy)(取整)=Lnx1×Lny1/(2a×2b)=n1上图中右块净面积=Lnx2×Lny1/(Sx×Sy)(取整)=Lnx2×Lny1/(2a×2b=n2马凳总个数=n1+n2d、梁板式筏基梅花形布置情况梁板式筏基Ⅰ型马凳梅花形布置情况如图1.1.18所示图1.1.18根据图1.1.18我们推导出梁板式筏基Ⅰ型马凳梅花形布置情况个数计算如表1.1.11表1.1.11:梁板式筏基Ⅰ型马凳梅花形布置情况个数计算表2)、Ⅱ、Ⅲ型马凳个数计算a、平板式筏基情况平板式筏基Ⅱ、Ⅲ型马凳在实际施工中只取一个方向(x方向或y方向)布置马凳如图1.1.19所示:图1.1.19根据图1.1.19我们推导出平板式筏基Ⅱ、Ⅲ型马凳个数计算如表1.1.12表1.1.12:平板式筏基Ⅱ、Ⅲ型马凳个数计算表马凳个数=每排个数×排数每排个数=(基础y方向长度-保护层×2)/单个马凳长度L1 排数=(基础x方向长度-保护层×2-马凳间距)/马凳间距+1 基础y方向长度保护层单个马凳长度基础x方向长度马凳间距Ly C L1 Lx Sy方向每排个数=(Ly-2C)/L1(取整)=n x方向排数=(Lx-2C-S)/S+1(取整)=p马凳个数=n×p思考与练习:1、请用手工计算1号写字楼基础Ⅱ型马凳的个数(按照马凳排距为1000计算)b、梁板式筏基情况梁板式筏基Ⅱ、Ⅲ型马凳在实际施工中布置马凳如图1.1.20所示:图1.1.20根据图1.1.20我们推导出梁板式筏基Ⅱ、Ⅲ型马凳个数计算如表1.1.13(二)、基础端部无外伸情况1、底筋:(1)、x方向1)、长度计算a、墙身或柱宽范围内墙身或柱宽范围内x方向贯通纵筋构造如图1.1.21所示:图1.1.21根据图1.1.21可以推导出平板式筏基底x方向长度计算公式,如表1.1.14所示:表1.1.14:平板式筏基底筋x方向长度计算公式(基础端部无外伸情况,墙身或柱宽范围内)x方向底筋公式推导过程底筋x方向长度=满基x方向外边线长度-底筋侧面保护层厚度×2+弯折长度×2+搭接长度×搭接个数备注满基x方向外边线长度底筋保护层厚度弯折长度搭接长度(绑扎)=ξLaE(La)ξ为搭接搭接长度修整系数,与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的百分率%有关,取值如下搭接个数焊接或机械连接情况下搭接长度按0计取Lx C侧 1.7LaE(La)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的百分率%≤25 50 100钢筋计算总长(不含搭接)/定值长度(如8米一个搭接)=nb、非墙身或柱宽范围内非墙身或柱宽范围内x方向底筋长度的计算方法和基础端部外身情况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