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6.3焦耳定律教案新版教科版

合集下载

2024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焦耳定律精彩教案

2024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焦耳定律精彩教案

2024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焦耳定律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主题为焦耳定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焦耳定律的定义、公式推导、应用以及与电功的关系。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6章“电功与电热”,第3节“焦耳定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焦耳定律的概念,掌握焦耳定律的公式及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理解焦耳定律与电功的关系,为后续学习电功率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焦耳定律的推导及与电功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焦耳定律的概念、公式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电源、实验板。

2.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实验板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通过改变电阻值,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焦耳定律概念及公式推导(1)教师讲解焦耳定律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电流产生的热效应。

(2)通过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观察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推导焦耳定律公式。

3. 例题讲解(1)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焦耳定律进行求解。

(2)讲解解题步骤,强调焦耳定律与电功的关系。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道应用焦耳定律的练习题。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拓展延伸:介绍焦耳定律在节能减排、电热器设计等方面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焦耳定律2. 内容:(1)焦耳定律定义(2)焦耳定律公式(3)焦耳定律与电功关系(4)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求一个电阻器在电流为2A、电压为12V时产生的热量。

(2)已知一个电热水壶的电功率为1500W,工作时间为10分钟,求消耗的电能。

2. 答案:(1)24J(2)9×10^5J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焦耳定律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6.3焦耳定律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6.3焦耳定律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6.3 焦耳定律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幼儿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培养,个性的塑造和创造力的激发。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6.3《焦耳定律》。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生动有趣的小实验,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物理的魅力,理解焦耳定律。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焦耳定律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焦耳定律的定义和内容,掌握焦耳定律的应用方法,培养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焦耳定律的定义和内容。

难点:焦耳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小实验,让孩子们观察电流通过电阻丝时产生的热量,引发学生对焦耳定律的好奇心。

2. 理论讲解:运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讲解焦耳定律的定义和内容,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测量电流、电阻和产生的热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物理规律。

4. 数据分析: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焦耳定律的适用性,培养学生的计算和分析能力。

5. 应用拓展: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焦耳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焦耳定律的定义和内容。

难点:焦耳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导入环节的实验设计:我选择了一个非常直观且易于操作的实验来导入课程,这个实验能够让同学们直接观察到电流通过电阻丝时产生的热量。

这种直观的体验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在实验过程中,我特别强调观察电流和热量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焦耳定律学习打下基础。

2. 理论讲解的生动性:为了确保同学们能够理解和记忆焦耳定律的定义和内容,我在多媒体课件中加入了大量的图表和动画,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电流、电阻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教科初中物理九上《6.3 焦耳定律》word教案

教科初中物理九上《6.3 焦耳定律》word教案

焦耳定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理解焦耳定律,记住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了解电流热效应的广泛性,知道改变电热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学习控制变量法,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流大小的关系,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电流、时间的关系,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2)通过了解电热的利用和防止,认识科学的应用价值。

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主动运用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焦耳定律。

2.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电流、时间的关系。

【教学器材】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流表、自制电热切割器、导线(若干)、泡沫、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的热效应。

本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电流的热效应。

(板书:电流的热效应)2.请学生列举一引起生活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电器。

3.教师引出探究课题: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

老师这也有一个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工具——电热切割器,它的主要结构就是一段阻值较大的电热丝。

那么,你们知道电流通过电热丝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吗?学生举例:白炽灯、电热器、电暖气学生猜想:可能跟I、R、t有关。

二、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分析、总结电流热效应的决定因素二、学生1.探究Q、R的关系1.现在,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在探究Q与R的关系时我们需要几个电阻?阻值相同吗?同时,实验时还要保证I、t 相同。

这里,应用到了那种物理方法?2.老师已经提前帮大家串联好了两个阻值不同的电热丝,请同学们拿起桌面上串联的电热丝,银白色的是阻值较大的镍镉合金丝,另一根金黄色的是与它同长度、同横截面积但阻值较小的铜丝。

同学们只需要把它们直接挂在切割器的两端就可以了。

提示学生:(1)学生电源电压12 V;(2)实验时电流不能超过2 A ,否则电热丝会因过热而冒烟,污染环境;(3)实验操作时电热丝温度很高,小心烫伤;(4)实验时可以通过看切割泡沫的难易程度来比较电热的大小。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6.3焦耳定律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6.3焦耳定律

教案: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6.3焦耳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材,主要涉及第六章第三节“焦耳定律”。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了解焦耳定律的定义和内容;2. 掌握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应用;3. 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焦耳定律的概念,掌握其计算公式及应用;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2.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灯泡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电热水壶加热水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热效应的相关问题;2. 讲解:介绍焦耳定律的定义和内容,讲解其计算公式及应用;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如电阻大小、电流大小等;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6. 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焦耳定律的定义和内容;2. 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3. 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

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焦耳定律的定义和内容;2. 根据给定的数据,计算电流的热效应;3. 列举两个生活中的例子,说明焦耳定律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该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焦耳定律的概念和应用,以及实验操作技能是否得到提高;2. 拓展延伸: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焦耳定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电子设备、能源转换等。

教学内容:一、焦耳定律1. 定义:焦耳定律是指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二次方、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2. 计算公式:Q = I^2 R t其中,Q表示电流产生的热量,I表示电流强度,R表示导体电阻,t表示通电时间。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焦耳定律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焦耳定律教案

6.3焦耳定律一、课标及教材分析本节《焦耳定律》是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之前两节课的综合运用,也是对下节课奠定的基础,焦耳定律的得出及运用跟之前的电功有着区别也有联系,这几课得将两者进行区分,并把应用公式进行总结,所以这节课即是对之前的总结,也为下节课《灯泡的电功率》打下基础。

二、学生分析对于初三的学生而言孩子们已经具备的基础的实验能力,对于控制变量法和转化的有了很深刻的理解,不用多做解释,用控制变量法总结结论还是孩子们的软肋多让孩子进行语言的表达缕清思路也是很节课的要点,对于初三的孩子简答题的类型分析及判断还是需要进行总结性的概括,给孩子们进行解题思路的总结。

三、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理解焦耳定律,记住焦耳定律的公式。

2、能区分电热和电功。

3、应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重难点: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四、教学策略:本节课通过小魔术引入新课中电流热效应的概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教师演示的方法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阻的关系,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图,通过教师给出的实验器材怎么判断电热的多少,电热与电流的关系可以让孩子们自己设计电路图,找到实验连接方式,理解焦耳定律,会用焦耳定律解决简单的计算题,通过习题总结电热与电功的关系。

五、教学用具电流热效应的自制教具,电热与电阻关系的实验演示器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魔术,火柴放到导体上动动手指就可以将火柴点燃(吸引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注意力)通过小魔术给孩子们揭示这是通了电的导体会产生热量,然孩子们说出这一过程中的能量是怎么转化的?完成学案中的第一题“电流的热效应是指电能转化为的现象。

”教师: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电流、电阻、通电时间教师:我们在探究一个物理量与多个物理量有关时,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什么?学生:控制变量法教师:我们想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应该怎么设计电路图?同时请大家关注此实验中那个物理量是改变的,哪个物理量需要控制不变?请大家自己设计电路图学生:设计电路图教师:投影总结电路图出示实验器材,通过观察怎么进行实验,怎么比较放出电热的多少?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及时总结评价进行实验(可以让学生上台连接,大屏幕投影,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同样的方法让孩子们设计出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总结实验结论。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焦耳定律优质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焦耳定律优质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焦耳定律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焦耳定律。

具体内容包括焦耳定律提出、理解与运用。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之间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焦耳定律原理,能够运用公式计算电流产生热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好奇心,提高学习物理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焦耳定律公式推导和理解。

2. 教学重点:焦耳定律应用,计算电流产生热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导线、电源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

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触摸电流通过导体,感受其温度变化。

2. 焦耳定律提出根据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阻、通电时间与导体产生热量之间关系。

在此基础上,提出焦耳定律。

3. 焦耳定律理解详细讲解焦耳定律公式,分析各物理量含义,推导公式。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示范如何运用焦耳定律计算电流产生热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焦耳定律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焦耳定律:Q=I^2Rt2. 例题及解答3.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已知电流I、电阻R、通电时间t,计算电流产生热量Q。

(2)已知电流I、电压U、电阻R,计算通电时间t。

2. 答案:(1)Q=I^2Rt(2)t=U/I R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对焦耳定律有初步认识。

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加强练习,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2. 拓展延伸:(1)研究不同导体材料对焦耳定律影响。

(2)探讨如何提高电流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焦耳定律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焦耳定律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焦耳定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主要内容包括:焦耳定律的推导,焦耳定律的应用,以及焦耳定律与电路中电功率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焦耳定律的表述和推导过程。

2. 培养学生运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了解焦耳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并能与电功率知识相结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焦耳定律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焦耳定律与电功率的结合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路图示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等。

2. 学具:电路图示学具,计算器,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量,引发学生对焦耳定律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推导焦耳定律:引导学生根据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推导出焦耳定律公式。

(2)应用焦耳定律:分析实际电路图,计算电路中各部分的热量。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焦耳定律的应用。

4. 知识拓展:讲解焦耳定律与电功率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电能在电路中的转化和利用。

六、板书设计1. 焦耳定律的表述和公式。

2. 焦耳定律的应用实例。

3. 焦耳定律与电功率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焦耳定律,计算给定电路中的热量。

(2)分析一个实际电路,求出各部分的热量。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焦耳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教学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焦耳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热水器、电饭锅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附录:作业答案1. (1)Q=I²Rt=(2A)²×10Ω×30s=1200J(2)见实际情况分析。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重点:本节课的内容应聚焦于焦耳定律的推导、应用及其与电功率的关系。

2024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焦耳定律教案

2024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焦耳定律教案

2024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焦耳定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详细内容为焦耳定律。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掌握焦耳定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焦耳定律的概念,能运用公式计算电流产生的热量。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焦耳定律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难点: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电源、导线、焦耳定律演示仪。

2. 学具:实验报告单、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焦耳定律演示仪,展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2. 知识讲解(1)讲解焦耳定律的定义: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二次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2)介绍焦耳定律的公式:Q=I²Rt。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焦耳定律的计算题,步骤如下:(1)分析题目,确定已知量和求解量。

(2)运用焦耳定律公式进行计算。

(3)解答并检验结果。

4. 随堂练习发放实验报告单,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流产生的热量。

5.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对电流产生热量的影响。

6. 数据分析学生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分析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与电流产生热量的关系。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焦耳定律的概念2. 焦耳定律的公式:Q=I²Rt3. 电流、电阻、通电时间与电流产生热量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下列电路中电流产生的热量。

图中已知:U=10V,R1=5Ω,R2=10Ω,I=2A,t=1min。

计算R1和R2各自产生的热量。

2. 答案:R1产生的热量Q1=I²R1t=2²×5×60=1200J;R2产生的热量Q2=I²R2t=2²×10×60=2400J。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焦耳定律精品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焦耳定律精品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焦耳定律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内容——焦耳定律。

具体来说,我们将学习焦耳定律定义、公式推导及其在实际应用中例子。

我们还会对与焦耳定律相关电流、电阻和电功率进行复习和巩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焦耳定律基本概念,能够运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好奇心,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焦耳定律推导和应用,以及与电流、电阻和电功率关系。

2. 教学重点:焦耳定律理解和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导线、电源、实验板、粉笔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电热水壶加热水实验,让学生观察电热水壶加热过程中电流、电压和电阻变化,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变化背后物理规律。

2. 焦耳定律推导:通过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发现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之间关系,进而推导出焦耳定律。

3. 例题讲解:讲解焦耳定律在生活中应用实例,如电热水器、电暖器等,让学生学会运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与焦耳定律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 知识巩固:对电流、电阻和电功率进行复习,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1. 焦耳定律公式:Q=I²Rt2. 电流、电阻、电功率定义及计算公式3. 焦耳定律在实际应用中例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电热水壶加热一定量水所需电能。

(2)根据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计算一个电暖器电功率。

2. 答案:(1)电能 = 电流² × 电阻× 通电时间(2)电功率 = 电流² × 电阻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焦耳定律理解程度,以及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能力。

九年级物理上册 6.3焦耳定律教案 (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6.3焦耳定律教案 (新版)教科版

第3节焦耳定律一、电流的热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定义。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第94页有关内容,讨论交流电流的热效应的定义。

电流通过灯泡的灯丝时,电能转化为光和热,灯丝变得灼热而发光,这种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学生活动:观察100W和40W的灯泡。

提出问题:如果把同学们手中100W和40W的两个灯泡分别接到家庭电路里,它们的亮度是否相同?如果亮度不同,请同学们猜想,灯泡的亮度与什么有关呢?交流讨论:灯丝的粗细不同,如果灯丝的长度相同,则电阻不同,由此可以猜想灯泡的热效应跟灯丝的电阻的关系。

2.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的大小的关系。

提出问题:将两条粗细一样,长度不同的镍铬合金丝串联起来,接在电源上,通电一段时间后,猜想这两段镍铬合金丝产生的热量(Q1、Q2)是什么关系?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猜想:(1)Q1>Q2;(2)Q1<Q2;(3)Q1=Q2.点拨:为了判断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当设计实验来验证。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给你们准备在实验桌上的器材,写出自己的验证方案。

实验器材:干电池三节、不同的镍铬合金丝(R1、R2)、开关1个、温度计2只、烧瓶2个、煤油(或水)适量、导线若干条等。

评估交流: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得出最佳方案。

参考方案(见图6-3-1):学生实验收集数据。

交流评估得出结论: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相等时间内,电阻较大的导体比电阻较小的导体产生的热量________。

(多)3.焦耳定律。

学生活动:自学教材掌握焦耳定律内容、表达式及各物理量的单位。

将电阻丝串联的目的是控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采用加热煤油而尽量不用加热水的方法是因为煤油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增强实验效果。

利用煤油温度升高的多少来反映电热丝放热的多少,这是采用了转换法。

应用各个公式进行计算时,一定要注意统一单位。

┃教学小结┃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第三节《焦耳定律》 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第三节《焦耳定律》  教案

情况,就可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2、三种情况:第一次实验:两个电阻串联它们的电流相等,加热的时间相同,甲瓶相对乙瓶中的电阻较大,甲瓶中的煤油上升得高.表明: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第二次实验:在两玻璃管中的液柱降回来的高度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加大电流,重做实验,让通电的时间与前次相同,两次实验比较甲瓶前后两次煤油上升的高度,第二交煤油上升的高,表明: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第三次实验:如果加长通电的时间,瓶中煤油上升越高,表明: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把同一根电阻丝分别绕在玻璃棒的两端,绕线匝数比例为1∶8,两线圈相距5cm左右,然后在这两个线圈上滴上同样多的蜡,使线圈被蜡均匀地包住.点着火柴立即吹灭,靠其余热将两根火柴杆粘在两个线圈上. 3.实验步骤(1)用两节干电池给玻璃棒上的电阻丝通电,可看到匝数多的线圈(电阻大)上的火柴杆比匝数少的线圈(电阻小)上的火柴杆先掉.这就表明:在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就越多.(2)经过较长时间后,匝数少的线圈(电阻小)上的火柴杆也会掉下来.这就说明: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3)用四节电池(增大电源电压)重做上述实验,可看到两根火柴杆都先后很快掉下来.在线圈的温度不太高时,可认为总电阻不变,电压增大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增大.这就表明: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课堂小结】在通电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在通电电流和电阻相同的条件下,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板书设计】焦耳定律: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2、公式: Q=I2Rt3、单位:公式中的电流I的单位要用安培(A),电阻R的单位要用欧姆(Ω),通过的时间t的单位要用秒(s)这样,热量Q的单位就是焦耳(J).【作业布置】。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3节 焦耳定律教案 (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3节 焦耳定律教案 (新版)教科版

焦耳定律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九年级物理上册6.3焦耳定律教案新教科版大赛获奖教案6

九年级物理上册6.3焦耳定律教案新教科版大赛获奖教案6

第3节焦耳定律【教课目的】一、知识与能力1.经过实验理解焦耳定律,记着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电热的利用和防备。

二、过程与方法认识电热的利用及其防备的实例,知道改变电热的方法。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学习电热的利用及其防备,领会物理根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培育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课要点】对焦耳定律的理解。

【教课难点】经过实验研究提出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教课打破】利用教材内容让学生理解用什么实验装置和如何去研究,作好研究计划;在实验过程中,鼓舞学生增强小组合作;实验结束后,让学生联合各样实验方案进行比较剖析,沟通推行,并进一步议论如何考证焦耳定律。

◆教师准备视频资料、镍铬合金丝等。

◆学生准备开关、镍铬合金丝、温度计等。

┃教课过程设计┃教课过程标注一、电流的热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定义。

学生活动:联合教材第94 页相关内容,议论沟通电流的热效应的定义。

电流经过灯泡的灯丝时,电能转变为光和热,灯丝变得灼热而发光,这类电能转变为内能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学生活动:察看100W和 40W的灯泡。

提出问题:假如把同学们手中 100W和 40W的两个灯泡分别接到家庭电路里,它们的亮度能否同样?假如亮度不一样,请同学们猜想,灯泡的亮度与什么相关呢?沟通议论:灯丝的粗细不一样,假如灯丝的长度同样,则电阻不一样,由此能够猜想灯泡的热效应跟灯丝的电阻的关系。

2.实验研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的大小的关系。

提出问题:将两条粗细同样,长度不一样的镍铬合金丝串连起将电阻丝串连的目的是控制通来,接在电源上,通电一段时间后,猜想这两段镍铬合金丝过它们的电流相等,采纳加热产生的热量 ( Q1、Q2) 是什么关系?煤油而尽量不用加热水的方法学生可能提出的各样猜想:(1) Q>Q;(2) Q<Q;(3) Q= Q 是由于煤油的比热容比水的比1 2 1 2 1 2.点拨:为了判断我们的猜想能否正确,应该设计实验来考证。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3焦耳定律教案新版教科版2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3焦耳定律教案新版教科版2
(5)电流产生的热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你有哪些方法来比较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
根据学生提供的多种方案,进行讨论各种方案的利弊
(确定出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案)
演示课本上实验。
收集速记进行分析论证
①在通电电流一定的条件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热的功率就越大,精确的实验表明:电流产生热的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②在电阻一定的条件下,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热的功率也越大,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要转化成热,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动手做:自制灯泡
做如图6-3-2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
(1)金属丝被烧断的原因有哪些?
(2)对金属丝的熔点有什么要求?
(3)为了防止金属丝不被氧化,瓶子应该做怎样的处理?
(4)灯泡用久了会发黑,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怎么防止灯丝的升华呢?
当讨论到实验器材时学生回答一个器材,教师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观察自己实验桌上的器材,再回答下列问题:(下列问题在课前就写在黑板上相应的"器材"位置处)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_____伏;
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值是______欧;
最大允许电流是___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___安;
电压表量程选_______伏;
电流表量程选_______安;

灯泡的电功率




1、知道实际电压、额定电压、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2、会计算用电器的实际功率;
3、会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与不在额定电压时的实际功率;
4、会解决电功率的一些简单的实验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难点:加深对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理解。

教科初中物理九上《6.3 焦耳定律》word教案

教科初中物理九上《6.3 焦耳定律》word教案

焦耳定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

过程与方法
3、知道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等效替代法和控制变量法在本节实验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通过对焦耳生平的介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教学难点:实验操作过程
教具准

电流的热效应演示器一台,220V电源、火柴、电阻丝、泡沫塑料块
(2)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电动机部分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②可能与电阻有关,因为电炉丝发热,而跟电炉丝相连的铜导线却不太热;
③可能跟电流有关,因为常听说,电流大容易引发火灾。

第一次实验:把两个电阻放在煤油中或密闭的空气盒中,使之它们产生的热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焦耳定律
一、电流的热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定义。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第94页有关内容,讨论交流电流的热
效应的定义。

电流通过灯泡的灯丝时,电能转化为光和热,灯丝变得灼热
而发光,这种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学生活动:观察100W和40W的灯泡。

提出问题:如果把同学们手中100W和40W的两个灯泡分别
接到家庭电路里,它们的亮度是否相同?如果亮度不同,请
同学们猜想,灯泡的亮度与什么有关呢?
交流讨论:灯丝的粗细不同,如果灯丝的长度相同,则电阻
不同,由此可以猜想灯泡的热效应跟灯丝的电阻的关系。

2.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的大小的关系。

提出问题:将两条粗细一样,长度不同的镍铬合金丝串联起
来,接在电源上,通电一段时间后,猜想这两段镍铬合金丝
产生的热量(Q1、Q2)是什么关系?
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猜想:(1)Q1>Q2;(2)Q1<Q2;(3)Q1=Q2.
点拨:为了判断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当设计实验来验证。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给你们准备在实验桌上的器材,写出自己
的验证方案。

实验器材:干电池三节、不同的镍铬合金丝(R1、R2)、开关1
个、温度计2只、烧瓶2个、煤油(或水)适量、导线若干条
等。

评估交流: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得出最佳方案。

参考方案(见图6-3-1):
学生实验收集数据。

交流评估得出结论: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相等时间内,电
阻较大的导体比电阻较小的导体产生的热量________。

(多)
3.焦耳定律。

学生活动:自学教材掌握焦耳定律内容、表达式及各物理量
的单位。

将电阻丝串联的目的是控制通
过它们的电流相等,采用加热
煤油而尽量不用加热水的方法
是因为煤油的比热容比水的比
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增强实验效果。

利用煤油温度
升高的多少来反映电热丝放热
的多少,这是采用了转换法。

应用各个公式进行计算时,一
定要注意统一单位。

┃教学小结┃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