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炎症及其防治
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全文)
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全文)
肝脏在机体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生物合成生物转化及解毒等作用,不仅参与蛋白质脂类及糖类等物质的代谢,也参与药物同时,肝脏也是各种致病因子或疾病常侵袭的器官,如异常代谢微生物等均可造成肝脏损伤[1]已证实多数肝损伤常伴有炎症反应,肝纤维化肝衰竭及癌变是最常见的肝病进展形式及转归[2]因此,对不同病因的肝病,均需充分了解其与炎症的关联,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3] 目前,尽管有多种抗炎保肝药物用于临床,但关于是否使用及如何使用抗炎保肝类药物仍存争议,对于药物种类和疗程选择等具体问题缺乏统一认识,存在诸多不合理用药现象[4]为规范肝脏炎症的预防和诊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组织国内该领域专家对近年来国内外肝脏炎症的定义治疗和预防相关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后,形成了如下共识,并根据最新循证医学证据提出推荐意见(证据分级见参考文献[3]),供临床医生参考与借鉴
1 概述
1.1 肝脏炎症的定义和病因肝脏炎症是指肝脏因病毒酒精或代谢异常等损伤引起的炎症改变,几乎见于各种肝病依病因不同,肝脏炎症疾病可分为病毒性肝炎常见肝脏炎症疾病的病因见表1
注:广义的肝脏炎症实际上几乎包括所有肝病
推荐意见1:多种证据提示,肝脏炎症见于几乎所有原因所致的肝病(Ⅰ)
1.2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国家地区不同肝病的发病率不同,虽然乙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及病死率有所下降,但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则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1.2.1 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全球性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约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13]我国现有约9300万慢性HBV感染者,约2000万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3]每年全球约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细胞癌(HCC)[3]丙型肝炎病毒(HCV)全球感染率约2.35%,慢性感染者大约1.6亿人[14];我国过去调查发现HCV感染率约3.2%[15],但据报道近年有明显下降,如2006年研究显示,1~59岁人群抗HCV流行率约为0.43%[16]二者差异较大的原因尚不清楚,部分专家认为目前实际流行率可能在1%左右[17]
中药调理肝脏清热解改善肝炎症状
中药调理肝脏清热解改善肝炎症状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在代谢、解毒和产生重要物质等方
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影响,肝
脏问题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健康难题。肝炎是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其中以乙型肝炎最为常见。中药作为一种传统草药疗法,拥有调理肝
脏的独特效果,能够清热解毒,改善肝炎症状。本文将重点介绍中药
调理肝脏清热解改善肝炎症状的方法和常用的中药材。
如何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是中药调理肝脏的重要手段之一。中药中有许多具有清热
解毒功效的草药,如黄连、薄荷、板蓝根等。黄连有着明显的清热解
毒作用,它可以降低肝脏炎症,并有助于恢复肝脏功能。薄荷在中草
药中被广泛使用,不仅可以清热解毒,还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对改
善肝炎疼痛症状有一定的帮助。板蓝根也是常见的清热解毒中药,具
有抗病毒、抗菌的作用,对于乙型肝炎这类病毒感染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改善肝炎症状的中药材
1. 柴胡:柴胡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疏肝解郁、疏肝理气的功效。它可以调节肝气郁结,改善肝气郁结引起的症状,如胁肋胀痛、
情绪抑郁等。
2. 白芍:白芍是一种常用的补血中药材,它具有活血化瘀、调理肝
脏的作用。肝脏炎症引起的肝气郁结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白芍可以
改善这一问题,同时还有助于减轻肝炎引起的疼痛症状。
3. 丹参:丹参是一种常见的活血化瘀中药材,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清除体内的瘀血。肝脏炎症会导致肝脏功能下降,丹参可以改善肝脏
血液循环,有助于恢复肝脏功能,改善肝炎的症状。
4. 枸杞子:枸杞子是一种常用的保肝中药材,它具有益肝明目、滋
肝脏炎症性病变的病理改变与诊断要点
肝脏炎症性病变的病理改变与诊断要点
简介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负责许多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和代谢功能。然而,肝脏炎症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可以导致肝脏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并对肝功能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将阐述肝脏炎症性病变的病理改变和诊断要点。
病理改变
肝脏炎症性病变可以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坏死:炎症过程中,炎性细胞的浸润和病理刺激可能导致肝细胞
的坏死。坏死的程度也可以根据肝细胞的液化程度来判断。轻度坏死可表现为肝细胞的轻度脱落和角化。严重坏死则会导致大片肝细胞的坏死和破裂。
2.纤维化:肝脏炎症性病变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可能导致纤维化的发生。
纤维化主要表现为胶原纤维的沉积和组织结构的改变。纤维化的程度可通过
Masson染色等方法来评估。
3.肿瘤形成:慢性肝炎可能导致肝细胞癌的发生。肝细胞癌是一种恶性
肿瘤,可以通过组织学分析和肿瘤标记物检测来确诊。
4.炎症细胞浸润:肝脏炎症性病变会引起炎症细胞的浸润,在病理切片
中可以观察到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的存在。
5.干酪样坏死:某些特定类型的肝脏炎症性病变,如结核性肝脏炎,可
引起干酪样坏死。干酪样坏死形成的原因是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炎症反应。
诊断要点
针对肝脏炎症性病变的诊断,以下几个要点是非常重要的:
1.病史:对于疑似肝脏炎症性病变的患者,了解其病史非常重要。包括
既往是否有肝炎感染史、症状的出现时间、持续时间等。
2.体征:肝脏炎症性病变在体征上可能表现为肝脏增大、压痛等。体检
时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肝脏情况并记录下来。
肝炎的健康教育知识
肝炎的健康教育知识
肝炎的健康教育知识
一、肝炎的定义和分类
⑴肝炎的概念
肝炎是指由不同、药物、酒精、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临床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和病理改变。
⑵肝炎的分类
根据病因分为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几种类型。
二、肝炎的传播途径
⑴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性传播和母婴传播途径传播。
⑵药物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药物性肝炎通常是由于长期或大量使用某些药物导致肝功能受损而引起的。
⑶酒精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酒精性肝炎主要是由长期过量饮酒引起的肝脏损伤。
⑷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人体免疫系统异常而导致免疫攻击肝脏自身的炎症反应。
三、肝炎的症状和诊断
⑴肝炎的常见症状
肝炎的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黄疸、尿黄、便色变浅等。
⑵肝炎的诊断方法
肝炎的诊断可以通过临床症状、体格检查、肝功能检查、血清学检查和核酸检测等多种方法进行。
四、肝炎的预防和控制
⑴疫苗接种
针对性肝炎,有相应的疫苗可以注射,如乙肝疫苗、甲肝疫苗等。接种疫苗是预防肝炎的重要措施。
⑵饮食卫生
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避免食用生或不洁食物,减少肝脏负担,有助于预防肝炎。
⑶避免高危行为
避免接触他人的血液或体液,避免性行为传播,以减少性肝炎
的传播。
五、附件
本文档的附件包括肝炎相关的科普资料、肝炎疫苗接种指南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性肝炎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用于规范性肝炎的防
治工作。
⒉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用于管理药品的生产、
流通和使用。
⒊酒精中毒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用于规范酒精中毒
肝脏炎症的分级监测及治疗机制分析
肝脏炎症的分级监测及治疗机制分析
肝脏是我们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担负着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例如
合成蛋白质、清除毒素、分解脂肪以及利用糖类等等。然而,因为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原因,肝脏所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其中一种常见肝病就是肝炎,肝炎分为病毒性和非病毒性两种,尤其是病毒性肝炎对于世界各地的人群,影响非常严重,如何对其进行分类和监测呢?
一、肝脏炎症分级
肝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肝炎持续时间较短,症状轻微易恢复,慢性肝
炎则持续较长时间,症状较为严重,不易治愈。根据肝炎病毒对肝脏的影响,慢性肝炎又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慢性肝炎,即肝脏炎症程度较轻,肝功能正常,肝细胞受损的比较少。这
时候治疗方案一般包括药物治疗以及适度的休息和饮食调理,避免过度劳累、过度饮酒,饮食要清淡。
中度慢性肝炎,肝脏炎症程度与肝细胞损伤程度相对症状较为明显。这种情况
下需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同时,必须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重度慢性肝炎,炎症程度高,肝脏功能严重受损,需要灵敏的医疗干预进行处理。这时候一些健身方法、中药等可能已经没有足够的疗效,适合维生素类药物或者对于病情严重的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治疗措施,例如肝细胞的植入等方式治疗。二、肝炎监测与治疗机制
肝炎监测是每个患者都需要接受的一项重要任务。监测工作的目的在于及时发
现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具体地,肝炎患者需要定期
前往医院接受肝功能指标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的变化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以确保治疗的效果。
对于肝炎的治疗,目前的主要方法仍然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对于不同类型的
炎症损伤与肝脏再生的关系研究及其治疗方法
炎症损伤与肝脏再生的关系研究及其治疗方
法
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负责许多重要生理功能,如制造胆汁、合
成蛋白质、代谢药物和毒素等等。然而,肝脏也是最容易受到损伤的器官之一,常见的肝病有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等。炎症损伤与肝脏再生的关系是肝病治疗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将介绍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科学家们已经开发的一些治疗方法。
肝脏再生
肝脏再生是肝脏病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刺激肝组织中的干细胞增殖
来实现的。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干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只有在必要时才会分化成成熟的细胞。然而,当肝脏受到损伤时,干细胞会被激活,开始分裂并分化成肝细胞。这个过程可以恢复肝脏的功能,并帮助治疗许多肝病。
炎症损伤与肝脏再生的关系
炎症是肝脏再生的一个关键因素。在肝脏受到损伤时,炎症是一种自然的反应,它会吸引白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到受损区域,摧毁病原体和死亡细胞,并清除其他有害物质。然而,过度的炎症反应可能会损害肝细胞的生存和再生。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炎症损伤与肝脏再生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肝炎、
肝硬化和肝癌等肝病都与炎症有关。长期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肝脏永久性损伤和肝纤维化,从而导致肝功能受损和肝癌。
治疗方法
针对炎症损伤,科学家们已经开发了一些治疗方法,其中包括药物治疗和营养
治疗等。
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肝病的主要药物是抗炎药物和抗病毒药物。抗炎药物可以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从而保护肝细胞;抗病毒药物可以杀死病原体,从而减轻肝脏负担。此外,一些新型药物已经被用于治疗肝癌。这些疗法的目的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进肝脏再生。
HAP的诊治策略
3
4
中度PN(中型CAH)
重度PN(重型CAH)
变性、坏死或见BN
BN 广泛,累及多个 小叶、多小叶坏死
3
4
注:BN:桥接坏死(bridging necrosis);PN:碎屑样坏死(piecemeal necrosis)
22
王泰龄,刘霞,高琳,等.对慢性肝炎分类、分级分期的探讨[J].中华肝病学会肝脏病杂志, 1995; 3(3):130-133.
耐核苷类药物:
慢性乙型肝炎
无效或无法继续:
慢性丙型肝炎
抗炎保肝是肝病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无法实施病因治疗的肝病需保肝,或以保肝治疗为主
自身免疫性肝病 部分丙型肝炎 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 不明原因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
酒精性肝病
抗炎保肝
经过国家SFDA正式批准上市的保肝药物种类繁杂,包括 各种院内自制药物在内,估计保肝药达百种之上
《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 共识解读
1
No inflammation,no liver disease?
药物性肝炎
酒精性肝
炎
炎症 病毒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 脂肪性肝炎
遗传代谢性肝病?
炎症持续存在,肝脏损害持续进展
控制炎症反应即能阻止肝损害进展 在病因未完全消除之前,炎症损害仍然存在 ALT水平反映肝损害程度和进展,但不能代表肝功能
《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课件
抗炎保肝药物的分类 抗炎保肝药是指具有 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或)增强肝 脏解毒功能等作用的药物。其分类尚无统一认识。
《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 共识》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脏炎症 防治专家委员会编写
《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是我国 第一部针对肝脏炎症防治及对抗炎保肝药 分类的专家共识意见。
《共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 肝脏炎症的定义和病因及流行病学;2)肝 脏炎症的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3)临床检 查、分型及诊断;4)肝脏炎症的治疗;5) 抗炎保肝用药及预防保肝。
推荐意见2:当前我国各种原因引起的 肝脏炎症患者数量庞大,仍以病毒性肝炎 为主,但药物性肝病、酒精性和非酒精性 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的发病率 (发现率)呈上升趋势(Ⅰ)。
推荐意见3:肝脏炎症及其所致的肝纤 维化、肝硬化及肝衰竭等是肝脏疾病进展 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和病理组织学基础(Ⅰ)。
推荐意见4:应当通过全面的辅助检 查对肝脏炎性损害的程度进行评估。血清 ALT升高是反映肝脏炎性损害的常用指 标,但目前对血清ALT的ULN(正常上 限值)意见尚未统一。建议临床医生针对不 同病情、年龄及性别加以区别对待(Ⅰ)
肝脏疾病介导的炎症过程研究
肝脏疾病介导的炎症过程研究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承担着多项重要功能,例如分解代谢毒素、合成血浆蛋白和调节血糖水平等。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肝脏疾病越来越普遍。肝脏疾病可以引起慢性炎症反应,从而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生理和代谢障碍,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因此,研究肝脏疾病介导的炎症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第一部分:肝脏疾病的炎症过程
肝炎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分为病毒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炎两种类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感染所致,而脂肪性肝炎则是由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造成的。肝炎的发展过程通常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炎症反应是免疫系统对于外来物质(例如病毒、细菌、真菌等)的一种保护性应答。在炎症反应中,免疫细胞会释放一系列的炎症介质,包括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信号分子等,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等生理变化,这些生理变化都是体内抵抗病菌和维护机体健康的必要步骤。然而,长期的炎症反应会导致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失调。
肝炎和脂肪性肝炎都会引起肝脏组织的炎症反应,从而导致细胞凋亡、纤维化和肝硬化等严重后果。在肝炎中,病毒感染的肝细胞会被免疫系统攻击,从而导致组织炎症。炎症反应会进一步激活肝星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这些细胞会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等,从而引起组织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最终导致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
在脂肪性肝炎中,脂肪细胞在肝脏内异常积聚,导致肝细胞代谢失调和炎症反应。脂肪细胞释放的脂肪酸和细胞因子会激活肝星状细胞和免疫细胞等,从而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最终发展为肝癌等多种严重疾病。
肝脏炎症解读2014
4. 免疫调节治疗
1.非特异免疫增强并不能打破对病毒的特异免疫耐受, 终止慢性HBV感染。
2.免疫增强可促进免疫病理,加重肝脏炎症损害。 3.特异性免疫耐受不需要免疫系统的重建。 4.免疫抑制剂:理论上可以控制免疫病理反应,保护被
感染的细胞,控制肝组织炎症反应,直接减轻与缓解 病情。但目前免疫抑制剂治疗无资料。 免疫调节治疗经过30多年的研究,临床上几乎无突破。
• 5.NAFLD治疗上无突破性进展
• NAFLD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NAFLD治疗的首要 目标为改善IR,防治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终末期器官 病变,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次要 目标为减少肝脏脂肪沉积并避免因“二次打击”而导 致NASH和肝功能失代偿,NASH患者则需阻止肝病 进展,减少或防止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摘自“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2014”
NF-κB在炎症反应过程中被激活,激活的NFκB能够启动炎症因子TNF-α、iNOS、环氧化酶 2 (COX2)等的基因转录 ,促世这些炎症因子的 产生。研究显示:双环醇能够抑制核因子κB抑 制蛋白的降解,阻抑NF-κB的活化。对NF-κB 、TNF-α、iNOS、白细胞介素-10有明显抑制 作用。
------摘自“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2014”
• 2.抗炎保肝药物的临床研究
• 秦刚、施光峰等对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肝 炎作了荟萃分析。共有24篇RCT文章 3201例患 者入选。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全文版指南(2024)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全文版指南(2024)
1. 概述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据估计,全球约有2.5亿人感染了HBV,其中约7000万人发展成慢性乙型肝炎(CHB)。为了降低CHB的发病率、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本指南提供了一套全面的防治策略。
2. 诊断
2.1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应包括:
- 血清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
- 肝功能指标(ALT、AST、ALP、TBil等)
- 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
- 肝硬化、肝癌相关指标(AFP、肝脏超声等)
2.2 临床诊断
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作出如下诊断:
-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阳性,HBV DNA水平较高,伴
有肝功能异常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HBsAg阳性,HBV DNA水
平较低,无明显肝功能异常
- 肝硬化:肝脏超声提示肝硬化特征,或组织学检查证实
- 肝癌:AFP水平升高,肝脏超声或其他影像学检查发现占位
性病变
3. 防治策略
3.1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如无明显肝功能异常,可不予
特殊治疗。但需定期监测肝功能、HBV DNA水平和肝脏超声,必
要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3.2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和抗纤维
化治疗。
3.2.1 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常用药物有核苷酸类似物(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和干扰素。治疗目标为HBV DNA降
至检测不到水平,HBeAg转阴或消失,HBsAb产生。
肝脏疾病的名词解释
肝脏疾病的名词解释
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之一,承担着众多重要功能。然而,由于现
代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的改变,肝脏疾病的发生率逐渐上升。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肝脏疾病进行详细的名词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肝脏疾病的性质和治疗方法,从而保护肝脏健康。
1. 脂肪肝(Fatty Liver)
脂肪肝是指肝脏组织中脂肪的积聚,其主要原因是细胞内脂肪代谢的紊乱。常
见的脂肪肝原因包括长期饮酒、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脂肪肝分为两种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常见于肥胖人群及代谢综合征患者,而酒精性脂肪肝则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引发。脂肪肝无明显症状,通常通过肝功能检查和超声等方法进行诊断。治疗方面,改变饮食结构、控制体重、戒酒等是有效的方法。
2. 肝炎(Hepatitis)
肝炎是肝脏组织发生炎症的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也可由药物、毒物、
自身免疫等因素导致。根据病毒的不同,肝炎分为A、B、C、D、E五种类型。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是最常见的两种病毒感染引
起的肝炎。肝炎的症状包括食欲不振、乏力、黄疸等。对于病毒性肝炎,目前已有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可供预防和治疗。
3. 肝硬化(Cirrhosis)
肝硬化是指肝脏慢性损伤后,正常肝细胞逐渐被纤维组织所代替,导致肝功能
丧失的一种疾病。最常见的肝硬化原因是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和脂肪肝等。症状包括肝区疼痛、黄疸、腹水、肠胃道出血等,严重时还可出现肝性脑病。肝硬化目前无法治愈,但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
肝脏炎症专家共识的解读PPT课件
肝脏炎 症原因
未发现
病毒性肝炎
推荐意见 3:肝脏炎症及其所致的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衰竭等是肝 脏疾病进展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和病理组织学基础(I)
肝脏炎症进程
肝衰竭/肝癌 肝硬化 肝纤维化 肝脏炎症
炎症反应是多种肝病的共同通路
病毒、细菌、各种有害刺激物质以 及各种内源性损伤物
诱导物
感受 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及IL-1等数十种;磷脂 酶A2为细胞内信息;
随 机 分 配#1
5次/周
5次/周
安慰剂, 5次/周
美能100ml(200mg) 3次/周
-12周
0周
0周
12周
12周
52周
12周
导入期
12周
随机双盲阶段
wenku.baidu.com40周
随机开放阶段
M.P. Manns et al., 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 2012, 19, 537–546
•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 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专家委员会
推荐意见 1:肝脏炎症见于几乎所有原因所致的肝病(I)
• 病毒性肝炎:
约2000万CHB/1000万CHC;
• 药物性肝病DILI:
占住院肝病患者0.46%-1.08%;
• 酒精性肝病ALD:
成人群体发病率4.3%-6.5%;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的指南2024年解读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全球范围内存
在着广泛传播和高致病性的特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
3.4亿人慢性感染HBV,其中我国约占1/3、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进程缓
慢的病情,但会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
为了规范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指南提出了以下几个重要方
面的指导意见:
1.全民免疫接种:
指南强调了乙肝疫苗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出生儿童和易感人群。全
国范围内的乙肝疫苗接种率也逐年提高,目前已经达到和超过了国际标准。
2.临床干预:
指南鼓励医疗机构提高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水平,特别是在病毒学和免疫学方面。同时,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病毒载量、
肝炎病毒相关标志物等指标,以及进行肝脏超声检查等。
3.药物治疗:
指南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患者的
病情和肝功能状态,可以选择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和肝保护治疗等不同
方案。这些药物治疗的目标是抑制病毒复制、提高免疫功能、减轻肝脏炎
症和纤维化等。
4.并发症的防治:
指南详细介绍了慢性乙型肝炎导致的各种并发症的防治措施,包括肝
硬化、肝癌、肝功能衰竭等。对于有肝癌高风险的患者,还提出了定期筛
查和个体化治疗的建议。
5.健康教育和宣传:
指南强调了慢性乙型肝炎健康教育和宣传的重要性,特别是关于乙肝
病毒的传播途径、防范措施、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知识。提倡通过多种途径
和渠道,如媒体、学校、社区等,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
自我保护能力。
总体来说,2024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的指南是一份重要的文件,它提供了规范和系统的指导,对于我国乙肝疫情的控制和在患者治疗中起
肝脏炎症控制及保肝药合理使用ppt文档
HBeAg阳性慢乙肝 抗病毒治疗后ALT复常率不理想
AASLD CHB guideline 2007
Hadziyannis et al, J Hepatol 1990, 11: S133-S136. Fattovich et al, Hepatology 1992, 15(4):584-589. Lok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1,120:1835.
自身免疫性肝炎
脂肪性肝炎
遗传代谢性肝病?
肝损伤、炎症及其后果
各种致肝损伤因 子:病毒、药物、 酒精、自身免疫、 脂肪浸润等
炎症细胞 浸润
炎症因子 释放
肝脏生化指标 异常
导致或加重肝 细胞损伤
导致或加重肝 脏纤维化
导致或加重肝 组织结构异常
肝衰竭 肝硬化 HCC
肝功能失代 偿、死亡
大纲
• 炎症在各种慢性肝病中的危害 • 抗炎保肝解决病因治疗不能解决的问题 • 抗炎保肝药物的合理使用 • 天晴甘平临床疗效
抗炎保肝治疗被忽略
在肝炎重症化过程中关于保肝抗炎治疗本来并无争议。 然而,近年来在重视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对保肝抗炎有所 忽略。
阻止疾病进展抗炎治疗很重要
• 肝脏炎症坏死及其所致的肝纤维化是疾病进展的主 要病理学基础 • 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有效控制肝组织炎症,有可能 减少肝细胞破坏和延缓肝纤维化的发展
肝炎的防治知识讲座总结
肝炎的防治知识讲座总结
概述
肝炎是一种病毒性感染,主要由肝炎病毒引起,可导致肝脏炎症、肝功能异常甚至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肝炎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影响着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通过加强肝炎的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肝炎的发生和传播。
重要观点
1.肝炎病毒种类:肝炎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引
起,分别称为乙肝和丙肝。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丙
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
2.预防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有效方法,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
首剂疫苗,并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剩余的疫苗剂量。乙肝疫苗可以有效
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和传播,降低肝炎的发病率。
3.血液传播的防范:血液传播是肝炎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因此,避免与他人
共用注射器、针头等注射器具,避免接触他人的血液和体液,是预防肝炎的
重要措施之一。
4.安全性行为:通过安全性行为可以有效预防性传播的肝炎。使用安全套可以
减少性传播的风险,避免多个性伴侣和乱交也是降低感染风险的重要措施。
5.母婴传播的防范:乙肝病毒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因此,孕妇应在孕期进行乙
肝病毒筛查,如果孕妇携带乙肝病毒,应在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给予乙肝
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联合注射,以预防婴儿感染乙肝病毒。
6.早期诊断和治疗:早期发现和诊断肝炎病毒感染非常重要,可以通过血液检
测进行肝炎病毒抗体和抗原的检测。对于已感染肝炎病毒的患者,及早接受
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少肝脏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对有免疫抑制指征的患者进行免疫抑制治疗 • 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与硫唑嘌呤联用
保肝抗炎的重要性
• 抗病毒的病因治疗不能有效抑制炎症
病理学 • 病毒只是病理生理中的重要启动因子 • 炎症在长期和反复启动后,形成后续 效应(瀑布效应)
• 核苷类(控制病毒复制) • 干扰素类(免疫调节抗病毒) • HBV/HCV被抑制后仍常见ALT增高
Pattern A:ALT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Pattern C:ALT经常波动,有时可恢复正常
Pattern B: ALT 经常波动,从未恢复正常 Pattern D: ALT一直处于正常水平
提示:ALT主要反映炎症进展,并最终导致癌变
Ref. Park BK, et al.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7;22(3):383-388
抗病毒 药物作 用机制
需要 抗炎 保肝
宿主 免疫
• 抗病毒之所以需长期进行,因为缺乏 宿主强有力免疫应答(缺乏后劲)
• 某些肝病尚不能对因治疗,需要对症治疗炎症
保肝药物的作用分类
分类 • 作用机制 抗炎:抗抑制炎症因子、免疫性因子;免疫调节: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诱生γ-干扰素,增强NK细胞活性;可抗过敏、抑制钙离子内流 代表药物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天晴甘美) 与肝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相结合,增加膜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流动性,使受损肝 功能和酶活性恢复正常,调节肝脏的能量代谢,促进肝细胞再生 代表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 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激活多种酶,促进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减 轻组织损伤,促进修复 代表药物为GSH(还原型谷胱甘肽)、硫普罗宁 抗脂质过氧化,增强肝细胞膜对多种损伤因素的抵抗力 代表药物为双环醇、水飞蓟素类 促进胆汁酸转运,达到退黄,降酶的作用 代表药物为熊去氧胆酸(UDCA)、S-腺苷蛋氨酸
对于轻度脂肪肝且肝功能异常者,如在增加运动锻炼和调整饮食内容的基础上或 脂肪性肝病 在戒酒后仍有ALT、AST及GGT升高,以及肝脏活体组织检查证实病程呈慢性进 展性经过者,可适当选用抗炎保肝药物。疗程通常需要6-12个月以上 药物性肝病 在停药的基础上进行抗炎保肝及预防肝纤维化治疗。保肝治疗药物不可停用太早, 应在ALT、AST及GGT均恢复正常后才开始缓慢减量逐步停药 由于甘草酸制剂具有类固醇样作用,使用相对安全,可用于不能耐受肾上腺皮质 激素或(和)硫唑嘌呤或治疗无效的AIH患者、不适宜应用其他免疫抑制剂者, 以及临床症状轻微、炎症指标轻度异常、肝组织学改变轻度及有GC应用禁忌证的 AIH患者。采用UDCA治疗后肝酶仍未能复常的PBC患者也可加用上述相应的抗炎 保肝药物治疗
抗炎保肝药物应用指征
分类 用药指征
(1)应用IFN-α类抗病毒治疗时,ALT>10×ULN,TBIL>50μmol/L的患者;或使用 过程中ALT或AST继续上升>10×ULN; (2)应用NUCs过程中少数ALT持久波动或ALT复升(除外耐药因素)者; 病毒性肝炎 (3)使用抗病毒药物正规治疗中,ALT/AST仍异常者; (4)ALT/AST异常,但暂不宜应用IFN-α及NUCs治疗的CHB、CHC、肝硬化代偿或 失代偿患者
PT及PTA 肝炎病毒学指标 肿瘤标志 影像学 Fibroscan 肝组织活检
ALT肝病中应用的意义及其新认识
被WHO推荐为肝损害最敏感的检测指标 国内外临床应用最为广泛 对不同肝病如CHB/CHC、脂肪肝、酒精肝、药物肝、代
谢性肝病等均有意义
ALT居高不下是CHB及CHC不良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 ALT轻度增高(15~44 IU/L)或反复波动亦为疾病进展的 重要标志
肝脏炎症辅助检查
肝脏炎症辅助检查项目
肝功能
ALT、AST、T.Bil、GGT、白蛋白、球蛋白、胆碱酯酶、 ALP等
PT是反映肝脏凝血因子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近期内PTA进行 性降至40%以下为肝衰竭的重要诊断标准之一,小于20%者提示 预后不良
HBV-M、抗-HCV等,了解有无肝炎病毒感染 标志物如AFP、CA199、AFU等,以早期发现肝癌 包括腹部肝胆脾彩超,了解肝脏有无慢性损伤以及早期筛查肝癌, 必要时行腹部增强CT或MRI,以了解肝脏损伤程度 可用于肝炎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评估 是评估患者肝脏损害程度的金标准,包括炎症分级与纤维化分期 两个方面
肝脏炎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分型
急性肝炎 慢性肝炎 • 急性肝炎病程,损害不超过半年
(轻、中、重度)
• 发生炎症及肝细胞坏死持续6个月
重型肝炎(急性重型、 • 以大量肝细胞坏死为主要病理特点的一 亚急性重型、慢性重型) 种严重肝脏疾病 淤胆型肝炎 肝炎肝硬化 • 胆汁淤积 • 肝脏纤维化进展成肝硬化
肝脏炎症的危害
各类肝脏炎症的危害
• •
乙型肝炎
•
•
•
CHB自确诊后5年,8%~20%发展为肝硬化 约20%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年内发展为失代偿性肝硬化 不经治疗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年生存率仅14~35% 全球肝硬化的CHB患者肝癌的年发病率为2%~5% 全球每年约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肝衰竭或肝癌的人居高不下 2003年美国所有死亡的肝病患者44%归因于酒精;ALD也是晚期肝病 最普遍的原因
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专家委员会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4,22(2):94-103
前言
肝脏炎症见于几乎所有原因所致的肝病,常常贯穿肝病始终, 肝纤维化/肝硬化及癌变是最常见肝病进展形式及转归 众多抗炎保肝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尚存诸多不同意见及不 合理现象
抗炎类
•
修复肝细 • 胞膜类
•
解毒类
• • •
抗氧化类 利胆类
• • •
黎规丰,张周英,杨成密,等.常见保肝药的分类及作用.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26) : 236-238
王宇明.抗炎保肝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地位[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76-77.
目前常用的保肝药物
药物种类 甘草酸类制剂 作用特点
抗炎作用:(1)抗抑制炎症因子、免疫性因子(2)免疫调节:刺激单核-巨 噬细胞系统、诱生γ-干扰素,增强NK细胞活性;(3)可抗过敏、抑制钙离子 内流,甘草酸类制剂能有效改善肝功能
双环醇 水飞蓟素 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 S-腺苷蛋氨酸 磷脂酰胆碱 N-乙酰半胱氨酸
可降低ALT/AST水平,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防止氧化应激导致的肝细胞炎 性损伤,保护肝细胞和细胞器,能够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肝组织炎症坏死病变 增强肝细胞膜稳定性,促进肝细胞再生 参与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激活多种酶,从而促进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 并能影响细胞的代谢过程,可减轻组织损伤,促进修复、有保护肝脏的合成, 有解毒、灭活激素、促进胆酸代谢等功能 恢复肝细胞功能,促进肝内淤积胆汁排泄,有退黄,降酶及减轻症状作用 增加膜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流动性,使受损肝功能和酶活性恢复正常,调节 肝脏的能量代谢,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减少氧应激与脂质过氧化 刺激GSH合成,促进解毒以及对氧自由基反应的直接作用,维持细胞内膜性结 构的稳定,提高细胞内GSH的生物合成,减低血清总胆红素,氨基转移酶,改 善凝血酶原活动度
为规范肝脏炎症的预防和诊治工作,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各 类常见肝脏炎症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 及预防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临床医务人员参考
肝脏炎症的定义和病因
肝脏炎症的定义
• 肝脏因病毒、药物、酒精或代谢异常引起的炎症改变 • 广义肝脏炎症实际上包括几乎所有肝病(liver disease)
丙型肝炎 酒精性肝炎
• •
我国肝脏炎症人群长期居高不下,近年部分肝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肝脏炎症的发生机制
诱 导 物 → 感 受 细 胞 → 炎 症 介 质 → 靶 组 织
图
肝病中炎症活化
图
肝脏中的感受细胞
炎症通路
炎症反应涉及多种细胞信号通路来表达炎症基因
TNF-α及IL-1是炎症反应的重要细胞因子,可促进炎症 介质生成,募集炎症细胞,启动瀑布式炎症级联反应。 磷脂酶A2(PLA2)是花生四烯酸炎症级联反应瀑布的“ 闸门”
王泰龄,刘霞,高琳,等.对慢性肝炎分类、分级分期的探讨[J].中华肝病学会肝脏病杂志, 1995; 3(3):130-133.
ALD和NAFLD的病理诊断
除了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外,均需检测肝 脂肪变程度,分为5度(F0~4)。 在病理特征中突出了肝腺泡3区大泡性或以大泡为 主的混合性肝细胞脂肪变,伴或不伴有肝细胞气球 样变、小叶内混合性炎性细胞浸润以及窦周纤维化。 在纤维化指标方面,与其他慢性肝炎类似,但强调 肝腺泡3区纤维化的诊断意义。
肝脏炎症通路示意图
炎症 介质
(注:仅标出主要路径)
陈杰.病理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78-97. Yee SB, Ganey PE, Roth RA. The role of Kupffer cells and TNF-alpha in monocrotaline and bacterial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liver injury.Toxicol Sci. 2003 Jan;71(1):124-32. 陈巧媛,韩代书. Toll样受体在肝脏疾病中的功能[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1; 33(8) : 922-929.
肝脏炎症的治疗
肝脏炎症的病因治疗
慢性乙型及丙型肝炎
• 达到抗病毒用药指征的患者,应按照指南对患者 进行抗病毒治疗(主要为干扰素类、核苷类似物)
药物性(中毒性)肝炎
• 立即停用可疑药物(毒物)
酒精性肝病
• 戒酒、营养支持治疗等
非酒精性肝病
• 改善生活方式,调整wk.baidu.com食及加强运动等基础治疗
自身免疫性肝炎
酒精所致肝损伤 非酒精性脂肪性 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
肝脏炎症的病理学改变
慢性肝炎分级分期标准
炎症活动度(G)
级 汇管区及周围 0 无炎症 1 2 3 汇管区炎症 轻度PN 中度PN 小叶内 无炎症 变性及少数坏死灶 变性;点、灶状 坏死或嗜酸小体 变性、坏死或见BN BN 广泛,累及多个 小叶、多小叶坏死 期 0 1 2 3
应用ALT评价肝脏炎症时的注意事项
正常参考值受年龄、性别、BMI、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同个体ALT基线值差异较大,故同一个体前后比较更有意义
国内各地区各单位所采用的ALT ULN存在差异,多为40~50 IU/L
新的ALT ULN定为男性<30 IU/L,女性<19 IU/L,对检测青少年早期肝病 可能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同时也可能降
低肝病诊断的特异性,影响用药适应证
部分肝病时即使ALT正常,肝脏也可能存在炎症 急性、亚急性或慢加急性肝衰竭时,可呈“酶胆分离”现象 心、脑、肾等其他组织器官损伤或炎症时,亦可见ALT升高
1. Van der Poorten D,et al.Hepatology. 2007; 46(6):1750-8.
ALT居高不下是CHB严重不良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台湾REVEAL-HBV试验显示: 入组时及随访期间,ALT水平与肝癌和肝硬化发生率密切相关
N=2780
Chen CJ et al.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1;10.1111/j.1440-1746
ALT是慢性乙型肝炎炎症进展的重要标志
纤维化程度(S)
纤维化程度 无 汇管区纤维化扩大,限 局窦周及小叶内纤维化 汇管区周围纤维化,纤维 间隔形成,小叶结构保留 纤维间隔伴小叶结构 紊乱,无肝硬化 早期肝硬化或肯定的肝硬 化
4
重度PN
4
注:BN:桥接坏死(bridging necrosis);PN:碎屑样坏死(piecemeal necrosis)
肝脏炎症常见病因
病毒性肝炎
机体感染嗜肝 病毒(甲乙丙 丁戊等)
药物性肝炎 (中毒性)
药物及肝毒性 物质
酒精性肝病
长期大量饮 酒导致
非酒精性脂 肪性肝病
代谢应激性 肝脏炎症损 伤
自身免疫性 肝病
病因尚未完 全阐明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肝衰竭诊治指南(2012年版)[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2,5(6):321-327.
各种肝脏炎症的特点
乙、丙型肝炎 药物性肝损伤
免疫反应介导的肝细胞损伤 免疫性损伤:药物与机体成分结合成为抗原 非免疫性损伤:分为特异性肝损伤(代谢性)和 药物过量引起的中毒性肝脏损伤 酒精在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还原型辅酶I (NADH)改变了肝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状态 酒精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乙醛 发病机制尚未清楚,与肝内天然免疫细胞相关 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肝脏疾病,突出特 点是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机体免疫耐受机制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