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小石潭记

合集下载

中考文言文详细注解系列26:小石潭记

中考文言文详细注解系列26:小石潭记

二十六、小石潭记唐·柳宗元从1小丘2西行3百二十步,隔篁4竹,闻水声,如鸣珮环5,心乐之6。

伐7竹取8道,下见小潭9,水尤清冽10。

全石以为底11,近岸12,卷石底以出,为坻13,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14,蒙络摇缀,参差披拂15。

(珮通:佩)[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16,皆若空游无所依17,日光下澈18,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19,俶尔远逝20,往来翕忽21,似与游者相乐。

(下澈一作:下彻)[译文]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2。

其岸势犬牙差互23,不可知其源。

[译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24,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25,不可久居26,乃记之而去。

[译文]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同游者:吴武陵27,龚古28,余弟宗玄29。

隶而从者30,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26课--小石潭记解析

26课--小石潭记解析

是以谓之“文” 因为


以君之力
用来,来
以 以观沧海

以虫草为林
因为
以其境过清
一词多义:
为 全石以为底 作为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成为
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可 不可知其源 能够
不可久居 可以
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向西 皆若空游无所依 在空中 潭西南而望 向西南
像北斗星那样 斗折蛇行 像蛇爬行那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 像狗的牙齿那样
翻译下列句子:
卷石底以出:
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覆盖缠绕,摇动连缀,参差不齐,随
内飘荡
影布石上:
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
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犬牙差互:
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 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 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 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 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 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 ──寓情于景。
课堂反馈
按原文填空。(如能默写,就更棒)
⑴遭文贬中后高忧度伤概 心括 情小 的石句潭子的是氛:围__,__同_寂_时_寥_抒无__发人_作_,_者,政治受挫 ______凄__神__寒__骨__,_悄__怆__幽__邃_______。
⑵文中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是:_日__光__下_澈_______, ______影__布__石__上_,佁__然_不__动_____。

26.小石潭记

26.小石潭记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 中唐时期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宋八 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 柳”。与韩愈、刘禹锡为同朝为 官,由于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 政治集团,贞元二十一年十一月 贬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 心情抑郁,所以就游山玩水,欣赏 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心中的愁闷.他 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 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 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有名的 《永州八记》
第二段:描写潭水和游鱼。
1、正面侧面描写结合 2、动静结合
3、衬托的手法
既写鱼,又写水;
明写鱼,暗写水;
正面写鱼,侧面写水; 以鱼在水中的情景侧面衬
托水的清洌; 近景描写鱼和水,动静结 合;
向西南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 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 源。
那 能
它的
这样写一方面把鱼描写的 生动传神,活灵活现;另 一方面水中之鱼如此清晰 可见,以鱼的形态衬托水 的清澈。
赏析 4、文章第二段用了衬托的手法, 仔细阅读,作者写了哪些事物? 要用这些事物来衬托什么?
本段写了游鱼、鱼影、日光、 底石等事物,这些事物都是潭水 中的,作者是要用这些水中清晰 可见的景物,衬托水的清澈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
“而”
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
成为、作为
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蒙 络 摇 缀
写出了树 蔓的自然 生长态势, 四个字, 或茂盛、 或自然, 或静态, 或动态, 给我们很 大的想象 空间。
(小潭)以整块的石头为潭底, 在靠近池岸的地方,石底有的部分 翻卷露出水面,(露出部分)有的 像石礁、有的像岛屿、有的像石嵁、 有的像石岩。青葱的树木、翠绿的 藤蔓,遮掩缠绕着,摇动连缀着, 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人教版语文八下所有理解性默写

人教版语文八下所有理解性默写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26.小石潭记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小石潭得名的由来。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27 岳阳楼记4、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5、岳阳楼重新修建后,有变化的句子是:(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6、文中具体描写“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7、文中直接概括出迁客骚人“悲”的句子(去国怀乡,忧馋畏讥),“喜”的句子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8、作者从正面阐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9、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也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28 醉翁亭记春:(野芳发而幽香)夏:(佳木秀而繁阴)秋:(风霜高洁)冬:(水落而石出)12、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千古名句(破题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也是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30 诗五首15、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原因是(心远地自偏)。

《饮酒》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句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16、《行路难》中表现诗人内心愁苦、无所适从的诗句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表现诗人欲行无路,心绪茫然的句子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表现诗人不怕困难,充满信心,有远大抱负和坚定信念的名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八年级下语文第26课小石潭记原文和赏析

八年级下语文第26课小石潭记原文和赏析

八年级下语文第26课小石潭记原文和赏析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佩通:珮)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下彻一作:下澈)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质精美、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

全文193字,用移步换景、特写、变焦等手法,有形、有声、有色地刻画出小石潭的动态美,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第二段采用“定点特写”的方法,直接把镜头对准潭中的鱼,描写其动静状态,间接突现潭水的清澈透明,着重表现一种游赏的乐趣。

以静衬动,写潭中小鱼。

这是本文的最精彩之笔。

这潭中鱼很怪诞:一是鱼居然可数,约有“百许头”;二是“影布石上”,神态自若地“怡然不动”。

这是继续写静,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

由此转为写动。

其实在写静时已作伏笔,水中之鱼不能不动。

鱼之静止,正像电影中的定格只是某个刹那的显示。

这个定格过后,便见潭中之鱼“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鱼触动了作者情怀。

在此,这一“乐”字值得注意。

作者由于改革受挫,被贬远方,精神负担很是非斗之地,在这里找到了这样一块清静之地,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灵魂得到了净化和复归。

水之清,鱼之乐,终于给作者带来了片刻的欢乐。

清静神乐是这篇散文前半部分的主旋律。

第三段用变焦的手法,把镜头推向远方,探究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

写潭源溪流的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向西南望过去,一条小溪逶迤而来,形状像是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是一条蛇在游动,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

小石潭记原文和翻译注释

小石潭记原文和翻译注释

小石潭记原文和翻译注释《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

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石潭记原文和翻译,希望能帮到大家!小石潭记【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日恕己,日奉壹。

小石潭记【翻译】从小丘往西走—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就听见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很高兴。

砍伐了—些竹子开出道路,往下走看见—个小水潭,潭水特别清澈。

整块的大石形成潭底,靠近岸边,石头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有的成为小岛屿,有的成为不平的岩石,有的成为完整的石岩。

岸上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结着,参差不齐,随风摇曳飘荡。

石潭里鱼儿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阳光直照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潭底石上,鱼影呆呆地一动也不动;忽然问一些鱼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客逗乐。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流像北斗星那样弯弯曲曲,又像长蛇在爬行,-段露出来,—段淹没了,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牙似的互相交错,没法知道溪水的源头。

坐在石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木包围着,静悄悄地没有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因为这儿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停留得太久,就记下所见景致离开了。

小石潭记译文

小石潭记译文

26小石潭记 柳 宗 元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 竹,闻水声,如鸣珮pâi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 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珮、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â。

全石以为底,近岸, 卷quán 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 ǔ, 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

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 为嵁kān ,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cēn 差c ī披拂f ú。

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 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课文注释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从,由,自。

西,往西,向西。

小丘,在小石潭东面。

2、篁竹:成林的竹子,竹林。

3、如鸣珮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珮、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

珮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

4、心乐之——乐,以......为乐;认为......快乐;感到......快乐。

5、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下,往下面。

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

尤,格外。

冽,寒冷。

此指清凉。

(注意比较:冽,寒冷。

∥ 洌,水清;酒清。

如:泉香而酒洌。

)6、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以为,以(之)为,把……作为(当作)。

7、卷石底以出: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卷,弯曲。

以,而。

(顺接连词)8、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9、翠蔓:翠绿的藤蔓。

10、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意思是(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蒙,覆盖。

络,缠绕。

缀,连结。

差,长短不一。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châ,影布石上。

佁y ǐ然不动,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好像都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

阳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鱼的影子,静止不动; 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 ī忽,似与游者相乐。

八下语文26课笔记

八下语文26课笔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笔记课题:《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一、文章内容概述《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山水游记,通过对小石潭优美、幽深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

二、重点字词解释1.篁竹:竹林。

2.如鸣珮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3.清冽:清凉。

4.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水中高地,成为岛屿,成为不平的岩石,成为完整的石岩。

5.青树翠蔓: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

6.佁然不动:呆呆地一动不动。

7.俶尔远逝:忽然向远处游去了。

8.往来翕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9.斗折蛇行:(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

10.明灭可见:忽明忽暗地显现。

11.犬牙差互: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

12.凄神寒骨: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

— 1 —13.悄怆幽邃: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三、句子翻译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翻译: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2.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翻译: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岛,也有高低不平的石头和小山峰。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翻译: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翻译: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四、文章主旨《小石潭记》通过对小石潭优美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同时,作者也借景抒怀,流露出自— 2 —己被贬后的孤寂凄凉之感。

通过对小石潭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五、个人感悟读完《小石潭记》,我感受到了柳宗元笔下小石潭的幽深与美丽。

八下第六单元文言文翻译

八下第六单元文言文翻译

26.小石潭记从小山东面往西走约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击激发出的声音,(我的)心里感到很快乐。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往下看见一个小水潭,潭水格外清凉。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形成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石头(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呆呆地一动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人一同玩乐。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那样蜿蜒爬行,时隐时现。

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林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旁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记下当时情景就离去了。

因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可以长时间停留,于是(我)记下小潭这里的景象便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同去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27、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

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早晴晚阴,景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虎在咆哮猿在悲啼。

26、《小石潭记 》 丙中洛中学 周晖锐

26、《小石潭记 》 丙中洛中学  周晖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
又像蛇在爬行,或隐或现,(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形状 犬牙:名作状,像狗牙那样 差互:参差不齐 可 :能 其:代溪水的
那溪岸的形状象狗牙那样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儿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
环绕 合拢 寂静寥落
永贞元年(805)九月,参与王 叔文的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 十一月柳宗元加贬永州司马在此 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 (山水游记)(《始得西山宴游 记》、《钴gǔ姆mǔ潭记》、 《石涧记》、《钴姆潭西小丘 记》、《小石潭记》、《袁家渴 记》、《石渠记》、《小石城山 记》)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 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 钴姆:熨斗
行、闻、伐、取、见 移步换景 抒 发现小潭: 发 石:形状各异 树:葱郁 了 作 潭水: 清澈 正、侧面 潭中景物: 定点 者 小 游鱼: 轻快敏捷 动静结合 特写 在 落 石 寞 潭 溪身:曲折蜿蜒 处 形象 境 记 小潭源流: 中 比喻 岸势:参差不齐 幽深冷寂 心情:孤凄悲凉 潭中气氛: 记录同游者
篁竹
kān
卷石底
cēn cī
为坻

为嵁
chù
参差披拂

佁然
qiăo chuàng
俶尔
往来翕忽
悄 怆幽邃
1
青 树 翠 蔓 (
犬牙差互( cīhū
mà n
)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 土丘 向西(名作状)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
如鸣珮环[倒装句],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九年级文言文复习材料26《小石潭记》

九年级文言文复习材料26《小石潭记》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材料26《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曰恕己,曰...者,崔氏二小生奉壹。

【内容梳理】1小石潭记发现小潭:移步换景潭中景物:潭水:清澈侧面描写游鱼:动静结合特写镜头小潭源流:溪身:曲折蜿蜒岸势:参差不齐形象比喻潭中气氛:寓情于景记录同游者的悲凉凄苦的情感抒发在寂寞处境中隔、闻、伐、取、见幽深冷寂【把握中心】本文记叙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小石潭的概貌、潭水的清澈、游鱼的静动情态、探索溪水的源头等,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苦的情感。

【练习题】1.问答:①按原文填空。

(要求:默写)A.文中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氛围,同时抒发作者政治受挫遭贬后忧伤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文中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文中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写景部分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声形并茂、妙趣横生的画卷,尤其是文章的第二段,整段文字没有一个“水”字,但无一处不在写水。

请你就此做些品析。

3.本文前面写“心乐之”,后面有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4.划分句子节奏: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石潭记》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

《小石潭记》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

《小石潭记》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原文]从小丘西①行百二十步,隔篁竹②,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④。

伐竹取道⑤,下⑥见小潭,水尤清洌⑦。

全石以为底⑧,近岸,卷⑨石底以⑩出,为(11)坻(12),为屿(13),为堪(14),为岩(15)。

青树翠蔓(16),蒙络(17)摇缀(18),(19)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20百)许(21)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2),日光下彻(23),影布(24)石上,佁然(25)不动,俶尔远逝(26),往来翕忽(27)。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28),明灭(29)可见,其岸势犬牙(30)差互(31),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32)合,寂(33)寥(34)无人,凄神寒骨(35),悄怆幽邃(36)。

以(37)其境过清,不可久居(38),乃(39)记之(40)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41)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注释]①西:向西行走。

西,向西,方位名词作状语。

②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

篁,竹林。

③鸣佩环:使佩环鸣。

鸣,使动词。

佩和环都是玉制的装饰品。

④之:代词,指如“鸣佩环”的水声。

⑤取道:这里指开出一条路。

⑥下:往下走。

动词。

⑦洌,清澈。

⑧全石以为底:即“以全石为底”。

以,用,由,介词。

全石,整块的。

为,成,构成,动词。

⑨卷:翻卷。

⑩以:连词,而。

(11)为:成为,形成,动词,(12)坻(chí):高出水面的小洲。

(13)屿:(yú),小岛。

(14)堪(kān):不平的山石。

(15)岩:高耸的山崖。

(16)蔓:细长能缠绕的茎蔓。

(17)蒙络,遮盖缠绕。

(18)缀:连接。

(19)参差(cēncī):长短不齐。

(20)可:用在数词前表约数。

(21)许:用在数词后表约数。

(22)无所依:没有什么依托。

(23)彻:直照。

(24)布:散布,散映。

(25)佁(yǐ)然:呆呆的样子。

俶(chù)尔:忽然。

小石潭记课文原文及翻译

小石潭记课文原文及翻译

小石潭记课文原文及翻译小石潭记课文原文及翻译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质精美、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石潭记课文原文及翻译,还要大家阅读学习。

小石潭记课文原文及翻译篇1《小石潭记》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 )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zhé)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

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yuē)恕己,曰奉壹(yī)。

《小石潭记》注释1从:自,由。

2.小丘:小山,在小石潭东面。

3.西:(名词作状语)向西4.行:走。

5.篁(huáng)竹:竹林。

篁,竹林,泛指竹子。

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

佩、环:都是玉质装饰品。

鸣:发出声响。

7.乐: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8.伐竹取道,伐:砍伐。

取:这里指开辟。

9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

10.见:看见。

11.水尤清冽(liè):潭水格外清凉,清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小石潭记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小石潭记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小石潭记八年级语文课文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小编整理了关于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小石潭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小石潭记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佩环一作:珮)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小石潭记写作特色特色1.移步换景作者在移动变换中带领我们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在人们面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不渗透着自己的感受和情怀。

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充满了生机,却无人赏识。

而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作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

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3.情感浓重复杂本文抒情上偏向于浓墨重彩,情感强烈,或抚今追昔,或伤时感怀,或心忧家国,或思亲念旧,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特点一、本文写景,按游览观察的顺序,非常自然:循声而入发现小石潭,环顾小石潭的全貌和周围环境,观察了小石潭里的游鱼,远望了小石潭的水源,最后写离开小石潭的情景。

二、抓住景物特征,精细生动地描绘写小石潭,处处从“石”字落笔,又表明了它的小面奇秀。

26.小石潭记

26.小石潭记

26、小石潭记柳宗元教学目标: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重点: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树、石、水、鱼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

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

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

他在永粥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

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整体感知。

1、朗诵或范读。

要求学生认真听准字音和语气语调。

2、小组交流(四人),依托文本注解、工具书落实字音、词义;教师巡视,师生交流。

3、出示小黑板(或点击多媒体),给加点字注音,指名学生朗读。

4、师生共同疏通文意。

(1)古今异义。

去:(古)离开(今)前往,到某处怡然:(古)静止不动的样子(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小生:(古)年轻人(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2)一词多义以:①全石以为底(介词,用)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③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为:①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动词,“成为”)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②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②不可知其源(助动词,能够)差:①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3)翻译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关于《小石潭记》的原文及翻译

关于《小石潭记》的原文及翻译

《小石潭记》的原文及翻译关于《小石潭记》的原文及翻译导语:《小石潭记》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不渗透着自己的感受和情怀。

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小石潭记》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小石潭记》的原文及翻译1小石潭记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 )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zhé)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

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yuē)恕己,曰奉壹(yī)。

注释1从:自,由。

2.小丘:小山,在小石潭东面。

3.西:(名词作状语)向西4.行:走。

5.篁(huáng)竹:竹林。

篁,竹林,泛指竹子。

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

佩、环:都是玉质装饰品。

鸣:发出声响。

7.乐: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8.伐竹取道,伐:砍伐。

取:这里指开辟。

9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

10.见:看见。

11.水尤清冽(liè):潭水格外清凉,清澈。

尤:格外,特别。

清冽:清凉。

清,清澈。

冽:凉。

12.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26.小石潭记(原文、译文)

26.小石潭记(原文、译文)

26.小石潭记柳宗元解题:1.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世称柳河东。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永州八记”柳宗元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出为柳州刺史,四年后病逝于柳州。

同时被贬的还有刘禹锡、白居易等八人,历史上称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2.内容和主题:描写小石潭幽静凄清的景物,抒发贬官后的孤凄悲凉之情。

☆掌握要点:(1)课文的写作顺序: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水、石、树、鱼)(幽深冷寂、凄清)(2)小石潭的特点:幽静(3)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4)情感变化:“心乐之”——“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凄苦忧伤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

但这种“乐”只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便流露出来。

图示:(被贬)愤懑、抑郁——寄情山水——幽深冷寂的环境——(感情主调)(暂时“乐)3.写作手法:寓情于景、点面结合、远近交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正侧面结合)(参见《学案》P171)4.拓展:写“山水”的名句:(参见《学案》P170)(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5.积累(1)积累实词(2)积累名句:①作者发现小石潭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②描写小石潭全貌的句子。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③写水中游鱼: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④小石潭的环境气氛: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小石潭记原文和翻译注释

小石潭记原文和翻译注释

⼩⽯潭记原⽂和翻译注释 《⼩⽯潭记》是唐朝诗⼈柳宗元的作品。

全名《⾄⼩丘西⼩⽯潭记》。

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描写了“⼩⽯潭”的景⾊,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潭记原⽂和翻译,希望能帮到⼤家! ⼩⽯潭记【原⽂】⼩⽯潭记【原⽂】 从⼩丘西⾏百⼆⼗步,隔篁⽵,闻⽔声,如鸣佩环,⼼乐之。

伐⽵取道,下见⼩潭,⽔尤清洌。

全⽯以为底,近岸,卷⽯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所依。

⽇光下彻,影布⽯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望,⽃折蛇⾏,明灭可见。

其岸势⽝⽛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树环合,寂寥⽆⼈,凄神寒⾻,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

⾪⽽从者,崔⽒⼆⼩⽣。

⽇恕⼰,⽇奉壹。

⼩⽯潭记⼩⽯潭记【翻译【翻译】 从⼩丘往西⾛—百⼆⼗步,隔着⽵林,就听见⽔声,好像⼈⾝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发出的声⾳,我⼼⾥感到很⾼兴。

砍伐了—些⽵⼦开出道路,往下⾛看见—个⼩⽔潭,潭⽔特别清澈。

整块的⼤⽯形成潭底,靠近岸边,⽯头翻卷过来露出⽔⾯,成为⽔中的⾼地,有的成为⼩岛屿,有的成为不平的岩⽯,有的成为完整的⽯岩。

岸上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结着,参差不齐,随风摇曳飘荡。

⽯潭⾥鱼⼉⼤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阳光直照潭底,鱼⼉的影⼦映在潭底⽯上,鱼影呆呆地⼀动也不动;忽然问⼀些鱼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客逗乐。

向⽯潭的西南⽅向望过去,溪流像北⽃星那样弯弯曲曲,⼜像长蛇在爬⾏,-段露出来,—段淹没了,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

那⽯岸的形状像狗⽛似的互相交错,没法知道溪⽔的`源头。

坐在⽯潭边,四周被⽵⼦和树⽊包围着,静悄悄地没有⼈,使⼈感到⼼神凄凉,寒⽓透⾻,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26《小石潭记》原文、注释、译文和赏析

26《小石潭记》原文、注释、译文和赏析

小石潭记注释译文朝代:唐代作者:柳宗元《小石潭记》注释、译文和赏析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珮通:佩)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下澈一作:下彻)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注释[1]小丘:在小石潭东面。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潭中气氛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 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 恕已,曰奉壹。 译文: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 我的堂弟宗玄。跟着我们来的,有姓崔的 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已,一个叫奉壹。
记录同游者
本文是按照游览顺序安排的:
发现小潭(因闻水声,既觅小潭)
潭中景物(水、石、树、鱼)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
⑥凄神寒骨: 使动用法,使……凄凉 ⑦心乐之:形容词作动词,以……为乐,高兴
(3)一词多义
①如鸣佩环:玉环 四面竹树环合: 环绕 ②水尤清冽: 清凉 以其境过清: 凄清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明灭可见:可以 不可知其源: 可以 不可久居:能够
请同学们参照文下注解,翻译课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 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 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 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篁竹:竹林 闻: 听到 如鸣珮环: 如珮环鸣 心乐之: 我的心高兴起来 为: 形成
潭中景物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西南:向西南 明灭可见: 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译文:向小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 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溪岸的形状像 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 里。
小潭源流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 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文: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 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神 凄凉,寒气透骨,忧伤极了,幽深极了。因 为这里的环境太凄凉,不可以久留,于是记 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今义:居住
②乃记之而去: 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 ③崔氏二小生:
古义:年轻人 今义:戏曲中一种角色
(2)词类活用
①从小丘西行二十步: 方位名词做状语,向西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 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③日光下澈:形容词作状语,透射,穿过 ④斗折蛇行: 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 ⑤其岸势犬牙差互: 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 章写作顺序。
读准字音
ng) 清冽( 篁竹(huá
坻( chí ) 屿(
liè )
嵁( kān )
佁然( y ǐ ) 差互( cī )
yǔ ) 翕( xī ) 俶尔( chù )
i) 珮环( pè
解释下列红色的字词 (1)古今异义
①不可久居: 古义:停留
第一课时
柳宗元
作者与文体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819), 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 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的山水流派在中国文 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最为 人称道的是《永州八记》,本 文为第四篇。 “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 描写,也可抒情,是属于散文 的范畴。
写作背景
贞元初年进士,官监察御史。 顺宗时,王叔文执政,他任礼部 员外郎,锐意推行政治改革。不 久,王叔文失败,他也被贬为永 州司马,迁柳州刺史。在南方凡 十四年,死于柳州。
借景抒情
自学指导三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思考: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 又写“悄怆幽邃”,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 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 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 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 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 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记录同游者
当堂作业
请同学们完成课后习题。
第二课时
柳宗元
学习目标
1.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 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 法。 2.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心境。
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朗读全文,思考:
作者主要写了小石潭的哪些 景物?体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树பைடு நூலகம்

景美境幽
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思考: 景美境幽的小石潭在作者看来 是怎样的呢?为什么?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 清,不可久居。 永贞元年,柳宗元被贬为绍州刺史, 小石潭幽深冷寂,如同作者被排挤、 十一月加贬永州司马。生活孤凄悲凉。 受迫害而贬居的孤凄悲凉心境。
发现小石潭
潭中景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 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可:大约 相乐: 一起欢乐
译文: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 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似的,阳光直射 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呆呆地 一动也不动,有时忽然间向远方游去了,有时 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与游人一起欢乐。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 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 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在 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整块石 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 突出水面的石头,形成坻、屿、嵁、岩等不 同的形状。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覆盖、 缠绕、摇动、连接,长短不齐,随风飘拂。
当堂作业
改写:作者心情凄苦悲凉, 所以笔下的小石潭也是清幽冷寂 的。请你再写写这个小石潭,使 其透露出快乐的景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