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的现代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的现代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的现代启示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中国拥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其中的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谐思想践行于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在家庭、社会、经济还是政治等领域,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当今国际社会上,和谐思想的价值和影响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

一、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和谐这个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被视为

一种道德价值、一种伦理观念和一种人际关系的准则。和谐意味着尊重、协调、均衡和共生。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上还是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经济上,和谐都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在个人生活中,和谐体现在与自己的身体、精神、家庭、和邻里之间的关系中。中国人认为,心身健康、身心平衡、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是最根本的幸福和最高追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注重个人修养、内外兼修,依循道德准则,追求协调和平衡的生活方式。

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经济中,和谐则是以领袖、统治者和国家民众之间和谐的关

系为前提,推动社会的平稳、稳定和持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和而不同”、“致和谐而不宜以苛惩”的思想,表达了社会和谐氛围的重要意义。这种和谐社会所包容的各种文化、宗教和思想的多样性,是中国所独有的广泛包容的文化特点。二、和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交流和相互合作的程度不断加深。在这种情况下,和谐思想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资源意义及其局限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资源意义及其局限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资源意义及其局限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资源意义及其局限性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民族特点的重要概念,其内涵丰富,在中国传统思想体系中占据了非常突出的地位。“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天道”之尊,占据着非常突出的地位,也具有相当丰富的思想内涵。这种“和”的理念也在日后广泛渗透于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使得整个中华民族精神也因此弥漫着和谐之气。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认真领会和梳理传统文化中这一思想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给“和谐”赋予新的内涵和特征,可使我们这一悠久的文化传统发扬光大,重放异彩。

一、传统和谐思想的基本内涵

“和”与“谐”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是分开来使用的。《尚书·舜典》中有“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水,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的话。在这里,“和”与“谐”字义同。在古文献中,由于“和”字的使用频率远高于“谐”字,且意义相通,故本文中的“和”与“谐”以及“和”与“和谐”是在相同的意义上使用的。在传统文化中,“和”的含义极其丰富,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差不多涵盖了社会国家、天地自然、个人精神和人类实践的各个方面。当然,和谐思想由于语境的不同,其中心重点亦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和”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第一,“和”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和协调。“和”字从构造上看属形声字,甲骨文从“龠”,形口吹排箫,声禾。“谐”也是个形声字,形也从“龠”,声“皆”(谐转),所以,“和”与“谐”从本义上都指的是声音相应,和谐地唱或伴奏之意。由于“和”与“谐”最早是从礼乐文化中来,而“乐”要达到悦耳的功效,客观要求多样统一,协调有序,这样才能赏心悦耳,实现其审美功效。故《说文》上解释说:“和,相譬也,又和调也。”事实上,在远古的中国人那里,“和”实是作为主体的人对于对象事物、日常生活、社会政治、养生卫体等冲突多样性的协调。“和”的哲学阐述最早见于《国语·郑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一、我国古代和谐思想的范畴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和”与“谐”同义,而“和谐”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作为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的思想贯穿于我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和各家各派之中,积淀为文化的基本精神,且历久弥新,不仅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显示出独特的理论价值,而且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源远流长、代代相承,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是传统文化的人文精髓和核心。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说其“博”,是因为和谐理念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特质,为儒家、道家等研究和论述,成为各家各派思想学说的灵魂;说其“深”,是因为和谐理念跨越时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纵观我国传统文化,就会发现古人对和谐的理解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是一种大和谐:“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和”是人与人的和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是人自身的德性之和谐;“万邦协和”是国与国之间的和谐。

一是人与自身的和谐。在心与身的关系上,主张人之身心和谐,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但是,欲望对于人来说是生命的需要,不仅无法去除,而且还有益处。儒家重视人的身心和谐与个体的人格完善,并把它作为实现社会、人、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基本途径。儒家要求人们首先要妥善处理义与利、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的关系。儒家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肯定人的正当欲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孟子亦云:“人亦孰不欲富贵”,“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不过,孔子认

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有哪些

展开全文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天人之际的论辩与实践,奠定了以儒家仁学理论“天下归仁”为核心、“和而不同”为原则的和谐文化精神,其主要内容为:以“仁”为本的身心和谐观、由己及人的群体和谐观以及“天人合一”的宇宙和谐观。

一、以“仁”为本的身心和谐观

对于“仁”的理解,历代的思想家在根本上都赞同这样一个内涵:“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理由与标准,是人天赋的内在本质的不可改易和不容偏离的原则性规定。根据“仁”的要求,人要修身养性,从而实现个人的道德完善和境界提升,并以此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以“仁”为本的身心和谐观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

首先,身心和谐的重要性体现在治国平天下中的基础性作用。孟子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学》也强调:“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其次,身心和谐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主体的内在要求方面。传统的和谐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认为是主体本性要求主体修身养性从而达到和谐:对上,有孟子把君主的身心和谐即“仁”与国家的兴衰紧密联系,“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对下,有荀子主张国君的“仁”教化“臣下百吏至于庶人莫不修己而后敢安正”。通过孟子和荀子的论述,主体的身心和谐有了内在的正当性。

二、由己及人的群体和谐观

修身以成仁是天下归仁的基础,由己及人、实现群体和谐则是天下归仁的关键。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在很大程度上就有群体和谐的意味,即个体在修身的前提条件下通过感染带动他人修身实现群体和谐。至于如何“由己及人”,孔夫子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及其对构建和谐世界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及其对构建和谐世界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及其对构

建和谐世界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是指对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种和谐的理解,认为万物皆有相互联系,彼此之间存在着和谐的关系。和合思想认为,人类要追求的是内外和谐,即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

和合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和合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教导人们尊重自然、团结协作、爱护他人。

在当今社会,和合思想具有现实意义。随着世界发展的不断深入,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气候变化等。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类要想构建和谐世界,就必须摒弃贪婪、极端主义等不和谐的思想,而是要学会尊重自然、团结协作、爱护他人,从而达到内外和谐。

和合思想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和谐的生活方式,它对于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提醒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提醒我们,要想构建和谐世界,就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之上。这意味着,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同时也要团结协作、爱护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达到内外和谐,构建和谐世界。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是一种珍贵的思想财富,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和谐的生活方式,对于构建和谐世界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和合思想,并将其作为我们追求内外和谐的指南。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挖掘开发这些宝贵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zhlzw.com中

华勵志网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

消灭对方为“立己”的表征,导致战争不断,以致使
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遭受毁灭性破坏,使 社会动乱失序、人际紧张、道德沦丧、精神崩溃、文 明冲突。
“和立”是以多元开放的“自作主宰”的精神,宽 容的胸怀,承认、接纳自然、社会、人生、心灵、文
明按其适合于自己特性的生存方式、模式而自立于天
地、世界之林,及以适合于自己的实际的发展道路来 建立自己的制度、模式,舍弃二元对立,不搞一律, 而要多元共存,多样和立。
三、和谐文化的基本理念 (一)人类当前面临的五大冲突
1.人与自然的冲突:生态危机 2.人与社会的冲突:社会危机 3.人与他人的冲突:道德危机
4.人的心灵的冲突:精神危机
5.不同文明的冲突:价值危机
(二)化解五大冲突的基本原理
1.和生原理
“和生”是“天地之大德曰生”精神的体现,其遵循 的原则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自然、社会、他人、他 心灵、他文明都是有生命、有情感的存在,也都有生存的 权利,人要尊重、容纳他者的生存或存在。即使是竞争、


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丰富的关于和合的思想 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 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 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又讲:“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 一不讲。” (《国语〃郑语》)

晏婴:“和如羹焉,水火酰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 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 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 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

中国古代文学和谐思想浅析

中国古代文学和谐思想浅析

中国古代文学和谐思想浅析

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也涵盖了和谐思想的元素。以下将以此为切入点,以此为标题,浅谈中国古代文学与和谐思想的的内涵。

首先,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和谐思想的概述。和谐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被认为是主流价值观以及常规行为规范的重要基础。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和谐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体现,例如《诗经》、《楚辞》等,以及其中的哲理思想。在这些文学作品中,和谐思想被唤起,大多以“天人合一”、“兼爱”、“不犯自外”等术语来表达。

此外,和谐思想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在《九辩》一书中,《九章算术》充分体现出社会的和谐。关于和谐,书中提出合、和、柔、刚的四种原则。在其中,“合”是指宇宙的柔和,“和”是指人际关系的协调,“柔”是指宇宙的让步,而“刚”则是强调尊重宇宙的秩序。这表明,中国古代文学所体现的和谐理念早在古代就已经形成,直到今天仍然在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另外,经典文学作品中也体现了和谐思想。《论语》中提出的“仁德”、“兼爱”、“礼让”等概念,体现出社会的和谐。例如,《孟子》的“爱人”,《诗经》中的“礼乐”,都表明,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普遍存在的和谐思想。

最后,中国古代文学蕴含着多种和谐思想。这些思想可以从“天人合一”、“兼爱”、“客观中立”等基本思想出发,进而演变为“宇宙

观”、“和谐观”、“公平观”等深层理念,充分体现出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和谐思想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和谐思想不仅渗透在书中的内容之中,而且它的思想也深深的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它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也使它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持续发挥其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

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

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确信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熟悉自然,尊重自然,爱惜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道家开创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那么,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一辈子行为的大体依归。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庄子也强调人必需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遇(《庄子·齐物论》)儒家对天人合一观念进行了许多阐发。孔子主张以“仁”待人,也以“仁”待物,即所谓“推己及人”,“成物成己”。《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都是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进展。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那么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他所追求的是通过“尽心知性知天”的途径,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遇。他还提出“亲亲”、“仁民”、“爱物”等主张,也确实是要扩展“爱”,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到宇宙万物。宋朝张载在《正蒙》中第一利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的吾与也”的命题,意即人类是我的同胞,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天与人、万物与人类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哲人依照天人合一的

观念,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提出了丰硕的爱惜自然资源的思想。孔子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主张只用鱼竿钓鱼,不用大挂网拦河打鱼,并反对射猎夜宿之鸟。很显然,他反对人类的滥捕滥猎,破坏生态平稳的。史书上记载的“网开三面”、“里革断罟”等典故也表现了前人善待自然万物的生态伦理思想。

中国哲学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哲学中的和谐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

赵馥洁

和谐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继承和弘扬这种和谐精神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所谓“和”,就是事物各种不同的要素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相互平衡,从而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状态。在中国哲学中“和”与“同”、“和”与“争”是相反的概念,而“和”与“中”是相通的概念。(1)“和”是多样性的协调,而“同”是单一性的重复。(2)“和”是多因素的协调,而“争”是多因素矛盾冲突的无序状态。所以儒家崇和非争。(3)“中”是实现“和”的条件,“和”是各因素处于“中”的结果。所以儒家主张“致中和”。《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一.中国哲学和谐思想的形成

中国哲学和谐思想的形成于春秋时期。

1.公元前六世纪的西周末年,曾经有两次关于“和”与“同”的讨论。一次是周太史史伯对郑桓公的谈话,一次是齐国大夫晏婴与齐侯的对话。据《国语.郑语》载史伯对郑桓公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讨论)。王(指周幽王)将弃是类(指“和”)也而与剸同,天夺之明,欲无蔽,得乎?”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载齐侯与晏子的“和同之辨”。齐侯问“和与同异乎?”晏子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xi.醋)醢(hai.肉醤)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洩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其中的和谐思想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贯穿于诸多领域。这个概念源于夏商周时期,被后代传承并演变。和谐思想包括道德和伦理观念、社会管理制度、艺术和文学等多个方面,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发展中,和谐思想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一、和谐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表现

1. 道德和伦理观念。和谐思想提倡的是道德和伦理上的和谐,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和谐关系。在中国文化中,讲究"仁爱"、"中庸"、"协和"等道德原则。比如在中庸之道中,追求

的就是平衡以达到事物的和谐,互相理解、宽容看待。在家庭中,父子、夫妻、兄弟姐妹之间也有规范明确的伦理要求,比如家长教育孩子要有耐心、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等等。

2. 社会管理制度。和谐思想还体现在社会治理方面,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等。传统的中国政治制度主张的是“君民一体、和合共生”,这一原则的实现需要君臣间互相理解,天下大治。法律制度中,也强调“和而不同”,在司法过程中

主张法官和被审查者之间要求宽容、尊重和理解。经济制度中,和谐思想强调了合作、竞争和平共存。

3. 艺术和文学。和谐思想也贯穿于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学。比如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讲究的是尺度匀称,浓淡相宜等原则。要达到这些原则的标准对创作者的心灵和意志也有要求。在中国

文学中,也追求的是文理并重,以及诗言志、文言情等原则,这些都是为了达到文化的和谐。

二、和谐思想在当今中国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内涵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一个经典概念,起源甚早,多以单字“和”或“合”出现。最初来自于音乐,指声音的相应协调。引申到其他事物,和谐表示不同事物之间的协作现象和协同作用。东汉的王充在《论衡》里提出了“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的元气自然论,此处的“合”即和谐。后来,和谐概念就引申到个人身心、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具有多个层面的内涵。当说到个人身心和谐时,是指个人身心的统一、平衡与协调,理想境界是达到“内省修己”的身心和谐;当说到人与人的和谐时,是指人与人的关系处于配合融洽的状态,理想境界达到“和为贵”的人际和谐;当说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时,是指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理想境界是达到“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一)个人身心和谐

中国传统的和谐观注重人的内在性情的和谐,强调个人的自身修养问题,主张通过个人内在的修炼,实现身心和谐,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典籍《中庸》里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这反映了人的身心和谐的内心修养方式。在如何达到身心和谐问题上,儒家提出“安身立命”、“内省修己”主张,强调“修身”为本,视“修身”为通往身心和谐理想境界的最佳路径选择。比如,孔子曾提出君子有“三戒”、“三乐”、“五行”、“五美”、“六艺”、“九思”等“修身”之道。儒家后世更进一步将“修身”放在人生诸大事的首位,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紧密相连,他们认为一个人要想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目标,就应做到“身心和谐”,实现“内在的超越”。而做到这些,需要个人以修身为本,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一步步做起。为了实现身心和谐,儒释道三家都主张“淡泊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一、中华和合文化

“和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合”之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的理想境界。已故文化巨匠张岱年先生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即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程思远先生把中国传统文化命名为“中华和合文化”,认为“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运用和合概念与和合文化研究自然界的生成和人的生成,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人的身心统一规律和养生之道的文化传统”。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内核和因子。“和合文化”不仅要求个体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群体与社会和谐,更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哲学精神,强调“天人共存、人我共存”的辩

证立场,以宽容、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张扬着丰富的天道与人间和谐融洽观念,对于当前消解社会矛盾、人与自然的冲突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儒家和道家的和谐观

中华文化就其本质来讲就是一种和谐文化。古代文化主体的儒家、道家等学派关于和谐的丰富思想,既形成了和谐文化的固有传统,也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1.儒家的和谐观。

儒家贵“和”尚“中”,认为“德莫大于和”。《中庸》有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论语·学而》有云“礼之用,和为贵”。《礼记·中庸》又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和谐”思想发展到政治领域,就有儒家本源之一——《周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

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简论

“和谐”作为中国社会悠久而珍贵的思想文化传统和价值追求,包含了我们祖先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哲学智慧,是理想的社会发展目标。“和谐”的思想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以及各家各派之中,积淀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核,它不仅闪烁着东方的哲学智慧,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取向,而且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和谐与和谐社会的含义

从《尚书》、《周礼》到《说文解字》,“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后人引申为各种事物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和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发展。

“和谐社会”,是人们普遍向往和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其基本内涵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求“和睦相处”;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崇尚“合群济众”;在各种文明的关系上,主张“善解能容”、“和而不同”。

二、和谐的社会模式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的共同追求和理想境界。道家的“小国寡民”,主张无欲、无为、无争;墨家的“爱无差等”,倡导兼爱非攻、尚同尚贤;法家的“富国强兵”,倡法治,求实效;佛家的“善地净土”,强调同体共生、乐善好施,都是对理想的和谐社会模式的不同表述。但最具代表性的,还是儒家描述的“大同社会”。

“大同社会”代表了中国古代理想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同期,比欧洲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还早二千年。《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东汉郑玄解释说:“同,犹和也,平也”。所以“大同”也就是“大和”与“太平”,也就是和谐社会与太平盛世。经数千年来各种思想的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出的和谐共生理想,已成为以“和”为核心,兼顾多元、和谐有序、包容开放的一套哲学伦理体系。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中国梦能量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中国梦能量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中国梦能量

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目标和梦想追求,是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凝聚全国人民的共同力量,而从传

统文化中汲取能量是其中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

积累的精神财富,包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中国梦

能量,可以增强国家的凝聚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国家和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可以为实现

中国梦提供能量。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个人的利益和荣誉要服从国家和人

民利益,强调个人必须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这种思想为实现中国梦提

供了根本的价值观支持。只有将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紧密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通过传承和弘扬这种思想,可以使全社会形成一股

为实现中国梦而团结奋斗的力量。

其次,传统文化中注重的“和谐”思想也可以为实现中国梦提供能量。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种和谐思想对

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梦的核心是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只有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实现这些

目标。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可以推动社会各界的和谐

发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持。

再次,中国古代文人所追求的良知和道德理念也可以为实现中国梦提

供能量。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和品德发展。儒家思想强

调个人的自律和责任意识,佛教思想强调慈悲为怀、利他心态。这种弘扬

个人道德和伦理观念的传统文化,可以为社会建设提供道德基础,强化社

会信用体系,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一个积极

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与核心价值

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与核心价值
从一定意义上说,任何 一个现代国家,都是建立在 其民族与文化传统之上的。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现 代国家,不同民族及其文化 传统,尤其是千百年来不断 融合而成的中华民族及中华 文化是立国的根本。
一、和平、和谐是中华 民族长期融合过程中 形成的民族性格
第一,什么是“和”, 为什么要强调“和而不
同”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 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 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 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 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 百物。(《国语•郑语》 )
春秋后期齐国政治家 晏婴也主张去同取和。他 强调:“济其不及,以泄 其过”,在过与不及之间 保持中道,求得为政之 “平”。
第二,什么是中国的 “文”、 “人文”与
故道大,天大,地大, 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 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 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
第二、人与人的和谐
孔子主张: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
第三、身与心的和谐
志于道,据于德,依 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
兴于《诗》,立 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天下”
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 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 文,以化成天下。(《周 易•贲卦)
第三,中国人不是一般 地讲“和”,而是讲以 中 庸之道为主轴的
“中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桐坪中学彭水生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2..和为贵: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和为贵”,宽和处世,从而创造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尚书•尧典》中,就有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和谐相处的记载。

孔子一生都在研究人际关系,不但提出了“和为贵”的价值取向,而且提出了忠、孝、诚、信、敬、爱、仁义、道德等准则。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人小同而不和”,(《论语•卫灵公》),可见,孔子所提出的理想人格是善于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从而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孟子也十分重视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并以他的“性善论”为基础阐述他的人和思想,认为只要把人的先天本性推及于每个人,就能建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和谐社会,从而实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的大同社会。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更是强调人际和谐,避免冲突,实现社会安定、太平。《老子》不仅给人们描绘了一个人与人之间“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衣、安其居、乐其俗”(《老子》第80章)的理想社会,而且提出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第77章),以及“去甚、去奢、去泰”、“知止”、“知足”等主张,要人们效法天道,“有余以奉天下”,而不要“损不足以奉有余”,以实现社会的相对均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3.神形合一:个体身心和谐的思想

个体身心的和谐,在中国古代,也称人的神形合一,主要是指人生在世,要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格,以实现个人身心的和谐。儒家要求人们三省吾身,反求诸己,尽心知性,自我修养,从而进入一种高尚而又和谐的人生境界。故此,儒家十分重视修身作用,认为普天下的人都应以“修身”为本。其中对于“君子”即儒家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形象,更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孔子的“君子”标准为例,他提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戒之在色;及其壮也,戒之在斗;及其老也,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君子又有“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君子又有“五美”:“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君子又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颖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道家主张“冲气以为和”、“和其光,同其尘”,要求人们擦去世事纷争落在自己心灵上的俗尘,以一颗淡泊明净的心灵看待外物与自己。老子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老子》)第10章)“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老子》第56章),强调人之形体与精神的合一,这样,就能“削除个我的固蔽,化除一切的封闭隔阂,超越于世俗偏狭的人伦关系局限,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人物。”从而达到个体身心的和谐。

4.协和万邦:民族关系、国家关系和谐的思想

在处理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协和”而非“征服”,即在平等基础上,和平共处、亲善和睦。《尚书•尧典》中说尧对九州的政策采用“亲”,对百姓的政策采用“平章”,对万邦的政策采用“协和”。《周易•乾卦》中说:“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即主张万邦团结,和睦共处。孔子也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又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即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主张以交往感化外邦,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孟子则提出“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主张“以德服人”(《孟子•公孙丑上》),提倡王道,反对霸道。

总之,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个人内心和谐以及国家民族关系的和谐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内容,这些思想虽然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只要我们坚持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就一定能使其进一步发扬光大,对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有益的推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