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庙”之恋:毕飞宇解读汪曾祺《受戒》,金句迭出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汪曾祺的《受戒》是一篇以佛教为题材的短篇小说,通过叙述一位小和尚受戒的过程和他与禅师的对话,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人性的思考。
本文将从描写细腻、寓意深刻和情感真挚三个方面对《受戒》的审美追求进行分析。
汪曾祺在《受戒》中展现了高超的描写技巧,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小和尚受戒过程中的内心变化。
文章以细微的动作和细节入手,如小和尚坐在禅师前,双手合十,一声不响地等待,这一动作凝聚了小和尚对受戒的虔诚和敬畏之情。
作者还描绘了禅师牵起小和尚的手,慢慢地走向受戒地点的场景,通过这个动作,读者能够感受到小和尚内心的紧张和充满期待的情绪。
通过细腻的描写,汪曾祺将小和尚受戒的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
在《受戒》中,汪曾祺通过小和尚和禅师的对话,传递了深刻的寓意。
禅师告诉小和尚:“寺中金宝,外边狗屎”,这句话表达了禅师对世俗名利的鄙视和对内心追求的鼓励。
小和尚通过禅师的教诲,逐渐认识到自己修行的目的不在于寻求外在的名利,而在于内心的净化和升华。
通过这个寓意,汪曾祺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虚荣和功利的批判,呼吁读者追求内心的真善美。
汪曾祺在《受戒》中展现了作者真挚的情感。
小和尚被受戒后的兴奋和喜悦所感染,他紧紧地握住禅师的手,热泪盈眶,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而禅师则温和地拍了拍小和尚的肩膀,表示对他的鼓励和祝福。
通过这些情感的表达,汪曾祺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小和尚的关怀和对美善事物的推崇。
这种真挚的情感与美的追求相结合,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汪曾祺的《受戒》通过精心的描写、寓意深刻和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
通过对小和尚受戒的过程和他与禅师的对话的叙述,汪曾祺传递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内心追求的呼唤,唤醒了读者的内心共鸣和对美的感悟。
这种审美追求,不仅给读者带来精神上的享受,而且对人们修身养性、追求真善美的生活方式提出了启示。
评析汪曾祺小说《受戒》
评析汪曾祺小说《受戒》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评析汪曾祺小说《受戒》汪曾祺给宗璞画过一幅牡丹,题曰:“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欣然亦自得,不共赤城霞。
”个人觉得此诗颇可作为对《受戒》的生动注脚,甚至是作家对全部作品的自况。
尽管《受戒》或许算不得汪曾祺最好的小说,但仍不失为一则人文俱老的典例。
作为一个特殊历史时段的第一声晨号,它无疑出色地完成了一种唤醒使命,笔墨间的些许毛草并不影响它歌唱的嘹亮。
《受戒》刊于《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发表后即引来纷纭聚讼,这场“论争档案”可谓是异常激烈:围绕着作品是好是坏,持意见不同的双方阵营代表互不相让、各抒己见。
持见不同者认定:“小说的一些描写是离奇怪诞,脱离了生活的真实的……这种‘解放’不是出格得难以令人置信吗……恰恰缺乏教育意义。
”(国东:《莫名其妙的捧场》)“汪曾祺的世界有一种纯粹之美,太合于理想化了,形成‘现代缺憾感’”,“失误根本之点是从未考虑‘历史发展’,笔下人物就难免概念化、公式化甚至脸谱化”。
(沉风:《沉思于昨天和今天之间》)“汪曾祺作品缺乏老舍市民小说那种引人深思的内涵和辐射性的思想冲击力,因而有些作品不够厚重与深刻。
”(周荷初:《汪曾祺小说中的美学评价》)尽管有批评声和反对声,但是赞扬和掌声几乎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唐挚《赞〈受戒〉》、张同吾《写吧,为了心灵》、陆建华《动人的风俗画》、季红真《传统的生活与文化铸造的性格》、雷达《论汪曾祺的小说》等当年论著中的“人性抒写”、“温暖叙事”、“文士风度”、“风俗小说”、“笔记体例”等种种归结则对汪曾祺研究具有某种奠基的意义。
迄今见诸报刊的、直接针对《受戒》的评论探究早逾百篇,如此密集的凝视和聚焦在当代短篇小说批评史上颇显稀罕。
《受戒》可能不是汪曾祺最好的小说,比之艺术更为圆熟、思想更为深邃的《大淖记事》、《八千岁》、《异秉》、《岁寒三友》等作品,它自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不过它所做的已然足够了。
“取决于你对自己的要求有多高”
“取决于你对自己的要求有多高”作者:冷玉斌来源:《阅读(教学研究)》2017年第03期自从做了南大教授,毕飞宇先生的小说讲稿一篇接一篇,流传甚广。
前日夜深,读到《倾庙之恋——读汪曾祺的〈受戒〉》,真是高手对垒,见招拆招,酣畅淋漓。
一口气读完,只能拍案叫绝,感觉毕先生对这一名篇的解读非常到位,果然是一位作家对另一位作家的感同身受,惺惺相惜。
有人说,汪老本就是一坛女儿红,愈久远愈醇美,说不尽,道不完,往往连解读他的文章都带着仙气。
此言甚是,毕先生此篇,发人所未言,仙气盎然,比如文中他所给出的一个结论,“汪曾祺是用来爱的,不是用来学的”,突出本质,妙不可言。
一上来,毕先生直接点出汪先生身上的“迷人”之处是“汪曾祺身上的包浆,汪氏语言所特有的包浆”,这个包浆“就是士大夫气,就是文人气”,的的确确,都说汪先生是“最后一位士大夫”,这一点,在其小说、散文里都久久回响着,悠远、淡定、优雅,深深吸引着读者。
此后,无论分析人物、情节、篇章、结构、语言,毕先生以其过人眼力,一一拆解引我入胜。
不说别的,只说对《受戒》开头一段的分析,在令人发噱的一本正经下,不能不叹服,就是这么回事!《受戒》开头介绍明海的家乡,表面看来实在平常亦家常:就像有的地方出劁猪的,有的地方出织席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弹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画匠,有的地方出婊子,他的家乡出和尚。
毕先生是这么分析的:“再来看一看这六种职业吧,劁猪,织席子,箍桶,弹棉花,画匠,婊子。
这个次序是随意的还是精心安排的?汪曾祺偏偏把这两个职业搅和在一起,这两个词的内部顿时就形成了一种巨大的价值落差——正是这个巨大的价值落差让你们笑出声来的。
这就是语言的效果。
什么都没动,仅仅是词语的次序,味道就不同了。
语言的微妙就微妙在这些地方。
”能指、所指;叙事、修辞;外部、内部;次序、味道……仅读了这段分析,就已经料到,毕先生这一讲,太精彩,他阅读中的感受太敏锐、太深刻。
有才华,有见地,有耐心!对毕先生这一系列解读文章,一路追读,除了佩服与欣喜,我尤其想说的,还有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学习意识,我总觉得,毕先生作为一流小说家,他的“文本解读”功夫太值得学习,太值得揣摩。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汪曾祺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以其独特的文风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而闻名。
他的作品《受戒》是一部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小说,其审美追求在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本文将从叙事手法、情感表达和人物塑造等方面对《受戒》的审美追求进行浅析。
在叙事手法上,《受戒》展现了汪曾祺独特的审美追求。
小说以简洁明快的叙事风格,将古代僧人和现代人的故事巧妙地交织在一起。
汪曾祺通过交错叙事的方式,将两个时代的故事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情感。
他还巧妙运用回忆和幻想的手法,使故事更加丰富多彩,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更深层次的共鸣。
这种叙事手法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古代与现代文化的深刻理解,更凸显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独特审美追求。
在情感表达上,《受戒》体现了汪曾祺对人性和情感的深刻关怀。
小说中虽然涉及了宗教信仰的话题,但作者更多地关注的是人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生活。
在描述古代僧人的故事时,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们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对于现代人物的刻画也同样细腻入微,展现了他们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和迷茫。
作者通过情感的渲染和表达,使整个故事充满了温情和人性的关怀,体现了他对文学审美追求的深刻理解。
在人物塑造上,《受戒》展现了汪曾祺对人物形象丰满与复合性的审美要求。
小说中,古代僧人和现代人物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他们的性格和命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物群像。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丰富性和复合性的刻画,展现了对人物形象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古代僧人身上透露出的古朴与深邃,现代人物身上流露出的现实与朴素,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卷。
这种对人物的细致塑造和丰满刻画,正体现了作者对文学审美追求的独特理解。
读汪曾祺《受戒》
读汪曾祺《受戒》两个人像红杏一样闹———读汪曾祺《受戒》毕飞宇文汇报2016-07-02第8版《受戒》很著名,是汪曾祺先生标志性的作品,简单,明了,平白如话,十分好读。
小说写的是什么呢?自由恋爱。
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爱上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小伙子,明海和小英子,他们相爱了。
一、文人气的包浆《受戒》是一个恋爱的故事。
有趣的事情却来了,这个有趣首先是小说的结构。
《受戒》总共只有15页,分三个部分。
它的结构极其简单,可以说眉清目秀。
每一个部分的开头都是独立的一行,像眉毛:第一个部分,“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顺着“出家”,作者描写了神职人员的庙宇生活,篇幅是十五分之七,小一半;第二个部分,“明子老往小英子家里跑。
”沿着“英子家”的这个方向,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农业文明里的乡村风俗,篇幅是十五分之六,差不多也是小一半;第三个部分,“小英子把明海接上船”,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在水面上私订了终身,篇幅却只有十五分之二。
这样的结构比例非常有趣。
我敢说,换一个作者,选择这样的比例关系不一定敢,这样的结构很特殊。
就篇章的结构比例来说,最特殊的那个作家可不是汪曾祺,而是周作人。
关于周作人,我最为叹服的就是他的篇章。
从结构上说,周作人的许多作品在主体的部分都是“跑题”的,他的文章时常跑偏了。
眼见得就要文不对题了,都要坍塌了,他在结尾的部分来了小小的一“俏”,又拉了回来。
这不是静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很惊险,真是风流倜傥。
鲁迅的结构稳如磐石,纹丝不动。
可周作人呢?却是摇曳的,多姿的,像风中的芦苇。
鲁迅是战士,周作人是文人。
汪曾祺不是战士,汪曾祺也是个文人。
这一点非常重要。
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无法了解汪曾祺在八十年代初期为什么能够风靡文坛。
1980年,汪曾祺在《北京文学》的第十期上发表了《受戒》,所有的读者都吓了一大跳———小说哪有这么写的?什么东西吓了读者一大跳?是汪曾祺身上的包浆,汪氏语言所特有的包浆。
这个包浆就是士大夫气,就是文人气。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受戒》是汪曾祺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描写寺庙中一个居住着一个受戒僧的故事,探讨了宗教信仰与人性的关系,并体现出作者追求和倡导的审美理念。
汪曾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追求。
在小说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色,在人物描写中也展示了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心理描写。
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带给读者强烈的感官冲击和美的享受,体现出他对于美的追求和表达。
作者对月亮的描绘:“那月亮现在千山万水,人说它离人很远,我不这么觉得,这是天地凑合起来的一种美。
”(《受戒》),表达了他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美的观照。
在《受戒》中,汪曾祺通过对宗教信仰和人性的思考与探讨,体现了他对宗教美的追求。
小说中的受戒僧是一个虔诚的信徒,他对佛教有着深厚的理解与追求,积极参与寺庙的宗教活动。
作者通过对受戒僧的描写,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敬畏和追求,批判了世俗的功利观念和物欲横流的社会现象。
他也思考了宗教信仰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以及人对于宗教信仰的态度和价值。
这种对宗教信仰的思考和追求,体现了汪曾祺对美的探究和追求。
汪曾祺通过对寺庙和僧侣的生活状态的揭示,体现了他对道德伦理美的追求。
在小说中,作者描绘了寺庙中僧人默默无闻的生活,他们冥思苦想、努力修行,过着简朴无欲的生活。
作者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的描绘,探讨了道德和伦理美的价值,并呼吁人们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和内心的净化。
他通过对比寺庙中僧侣与外界世俗生活的反差,批判了功利主义和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提出了追求道德美的思考。
通过对《受戒》的分析,可以看出,汪曾祺在这篇小说中体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追求,包括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宗教信仰的追求以及对道德伦理美的探讨。
他通过对这些主题的探讨,使读者对美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信仰、美和情感的思考与反思。
这种审美追求体现了作者对人生、艺术和精神境界的独特追求,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受戒》是著名作家汪曾祺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中结合了对生活的观察、对情感的描写以及对人性的思考,展现了深刻的审美追求。
汪曾祺通过《受戒》所展现的审美追求,对人性、情感和生活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体现了作家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汪曾祺在《受戒》中通过对人性的审美追求展现了作家对于人性的深刻思考。
作品中描写了寺庙里的僧侣和俗世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以及人性的善良和复杂。
在寺庙里,僧侣们虔诚地守护着自己的信仰和清净,却也常常受到现实的挑战和考验。
他们面对着来自世俗的诱惑和外界的压力,同时也要面对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这种对人性的审美探索,使得作品呈现出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内涵,让人重新审视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汪曾祺在《受戒》中展现了对情感的审美追求。
作品中描写了寺庙内外人们的各种情感纠葛,包括爱、恨、喜、怒等等。
僧侣们的清净之爱和世俗人的纠葛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通过对情感的描写和分析,汪曾祺表现出对情感的敏感和深刻理解,让读者对自己的情感和内心进行了深度的反思。
作家将情感融入到对生活和人性的审美中,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和感人,展现出了对情感美的追求。
汪曾祺在《受戒》中展现了对人性、情感和生活的深刻审美追求。
作家通过对人性的探讨、对情感的描写以及对生活的观察,展现了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理解。
作品中汇聚了丰富的审美元素,体现了作家对美的理解和表达。
通过对《受戒》的审美追求的分析和理解,我们不仅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作品本身,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汪曾祺作为作家的审美追求和创作风格,对我们的文学理解和人生感悟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这篇文章主要是对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从人性、情感和生活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展现了作家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受戒》是浙江大学的学生在1950年代末写的一篇文学作品,作者是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的浪迹天涯的太太爷——浪迹人士、文学家、诗人、学者、散文家、翻译家、教育家浪迹天涯的太太爷,也是一位杰出的现代文学家——汪曾祺。
《受戒》是一篇非常精彩的小说,描述了一位年轻的人在佛教寺庙中受戒的过程,展现了佛教信仰对人类生活的深刻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探讨汪曾祺在《受戒》中的审美追求。
首先,汪曾祺在《受戒》中的审美追求体现在对味觉、视觉、听觉等感官体验的描写上。
在小说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小说中涉及的每一个物品、事物都有相应的味道或气味。
例如,佛像的香气被描绘为“檀香味极浓”,释迦牟尼的饭菜被描述为“小麦粉加鸡蛋…有一股淡淡的草莓味”,还有地上的泥土也有米汤香味等。
通过这种方式,汪曾祺使读者非常真实地感受到了小说中的味觉。
其次,汪曾祺在小说中通过对景色、人物特征、房屋建筑等细节的描写,让读者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视觉体验。
比如,作者将释迦牟尼的房间描绘成“道士住的房间,可以描述为矮小、黑暗、潮湿,从屋檐上倾泻而下的水滴混合着屋角里的灰尘和蛛丝”,这样的描写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了这个房间的冷清和潮湿。
汪曾祺在小说中还通过对释迦牟尼服饰的描写,表现了他那种慈悲无限、百般欣赏万物的精神状态。
汪曾祺从生活细节的角度刻画了佛法的精神内涵。
最后,汪曾祺在《受戒》中的审美追求还体现在对感情的描写上。
小说主人公在受戒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的思想颠簸和情感变化。
他一开始对受戒抱有很多疑虑,感到像“楼上劈头盖脸地木梳挖掘一样的医生摆放出千年的经文之前,他的境遇和心情总是如同一支自由落体,仿佛属于某种海洋的自由落体”。
他随后的心情变得忧虑和失意,但在佛教的讲解和观看佛像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渐渐平静下来,内心浮躁消散了。
总之,汪曾祺在《受戒》中的审美追求涉及了对味觉、视觉、听觉等感官体验的描写、生活细节的刻画以及对感情的描写。
汪曾祺的《受戒》赏析
从小深受传统文化精神熏陶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由衷地热爱,所以他的作品往往
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内涵,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汪曾祺的《受戒》简介
写一个小和尚和一个叫小英子的小姑娘清清爽爽,朦朦胧胧的爱情。
全篇有一万二千多字,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情节,但却极富诗情地展现了三十年代苏北里下河的田园风光。
小和尚明海与农家少女的初恋被作家描绘得如诗如画,醉人心田。
文章发表之前,有人问汪曾祺:“你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东西呢”汪曾祺说:“我要写,一定要把它写得很美,很健康,很有诗意。
”写成后,汪曾祺宣布:“我写的是美,
是健康的人性。
美,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
”这些话,我们都可以把它看做
是汪曾祺创作这篇小说的初衷,也是作家通过文章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汪曾祺的《受戒》赏析
汪曾祺“文化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作品深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
汪曾祺在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读书时,曾师从沈从文,在风格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沈从文的影子。
《受戒》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新隽永,淡薄高雅的风俗画,我们能感受到乡间随着季节交替而变化的自然风景,我们可以看到自足自乐的农家的生活和劳动,我们可以感受到一大一小两座庙各自的不同景象。
汪曾祺给我们营造了一个理想中的世界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恐怕难以在现实中寻找像荸荠庵这样的地方?它只存在作家难以忘怀的,亦真亦幻的梦里吧!。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汪曾祺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受戒》。
《受戒》是一篇以佛教僧人为题材的小说,通过对僧人受戒仪式的描写,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追求。
汪曾祺在《受戒》中运用了丰富的细节描写和独特的叙事手法,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受戒仪式的庄重和神圣。
文章以主人公不舍离别的心情开篇,通过描写寺庙、僧人禅堂的布置、佛殿里泛黄的壁画等细节,让读者感受到受戒仪式的庄严和神秘。
通过对僧人袒露心声、短短十八字的受戒誓言以及嗓音沙哑的僧人的描写,使读者对受戒仪式的神圣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来分析,《受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汪曾祺在《受戒》中注重对细节的描绘。
通过对寺庙的描写,如“香烛腾腾,檐口初现云彩,层层圣象似乎隐现”,作者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庄重的佛教世界。
作者对佛殿内的壁画的描写,如“泛黄的壁画早已剥落”,让读者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的长久流传。
这些细节的描写使整个受戒仪式更加真实,读者可以通过这些细节感受到仪式的庄重和神圣。
汪曾祺在《受戒》中运用了独特的叙事手法。
整篇小说围绕着僧人受戒的经历展开,通过主人公的视角,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将读者带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通过主人公在仪式中的心情变化的描写,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起伏和变化。
叙事手法的灵活运用使整个受戒过程更加丰满,使读者能够在欣赏小说的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佛教的思想和文化。
汪曾祺在《受戒》中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赞美。
通过对佛教僧人的描写,如“高大而结实的僧人”、“他们斗志昂扬地唱,直到喉咙发哑”,作者赞美了佛教僧人的虔诚和奉献精神。
通过对仪式的描写,如“受戒誓言结结实实被我说下”,作者赞美了受戒仪式的庄重和神圣。
作者对佛教文化的赞美以及对仪式的庄重性的描写使得整个受戒过程更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读者也因此更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佛教文化的美。
汪曾祺的《受戒》通过细节描写、独特叙事和对佛教文化的赞美,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追求。
读《小说课》,学会读小说
读《小说课》,学会读小说彭武胜(台州市路桥实验中学,浙江台州318050)《小说课》是著名作家毕飞宇的著作。
这本书里的大部分内容都是2015年《钟山》杂志上的专栏文章,也是他在南京大学给学生开讲座的讲稿。
这些讲稿多是他对一些文本的分析。
他想通过自己的解读和分析告诉读者(听众),别的小说家是如何写出“好小说”的。
在这本书里,毕老师共对10篇经典文本进行了解读示范,他拨开文字的密林,让读者看到更多文字背后的秘密。
《小说课》告诉读者读书应有的态度。
那就是慢。
他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北京大学的十大读书明星中,读书最多的同学,一年借阅了381本书。
对此,他这样写道:我要向这些阅读狂人致敬,你们很了不起。
可我也想补充一点,有时候,我们用一年的时间只读一本书,这也挺好。
我想,这是毕飞宇老师委婉地提醒我们,读书要慢一点,要让心静下来,沉浸到文字里,细细咀嚼品味,读出自己的心得,读出自己的感悟。
读小说尚且如此,更不要说读其他文学作品了。
在解读《项链》时,他不无沉重地写道:当代的中国是没有耐心的。
我们热衷于快。
我们喜爱的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
这太滑稽了,这个振奋了我们几十年的判断伤害了我们这个民族,它让高贵的生命变得粗鄙……没有耐心,极大地伤害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气质。
这里虽然没有直指读书,但我想读书也包括在内。
《小说课》教给读者解读小说的方法。
这也是我特别喜欢并推崇《小说课》的原因。
传统的读书方法提倡熟读背诵,靠自己悟出来,这就是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因为不得其法,入宝山却空手而归的人不在少数,买椟还珠的也大有人在。
读小说尤其如此,很多人只了解了故事情节,就以为读懂了小说。
毕老师提供了不少实用的解读小说方法:读小说,我们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大”的问题,一个是关于“小”的问题。
……好的读者一定会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看大局,一只眼盯局部。
在《“走”与“走”》这篇文章中,毕老师提出了要注意欣赏小说内部的逻辑与反逻辑:《水浒》中怕事的林冲被逼上梁山,读者要欣赏的是作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强大的逻辑性,并由此看出一个作家的积累、社会认知、内心的深度和复杂性;而读《红楼梦》则要注意它的反逻辑处,要从“飞白”——也就是没有写到的地方去看。
读书汪曾祺是用来爱的,不用来学的
读书汪曾祺是用来爱的,不用来学的
读书汪曾祺是用来爱的,不用来学的
就用毕飞宇对汪曾祺的小说《受戒》的分析来作为《小说课》读书笔记的蕞后一篇吧。
《受戒》是一篇有一万两千字左右的短篇小说。
说是小说,其实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故事线。
这部小说中有上世纪三十年代苏北的田园风光、当地的农民和寺庙中栖身的僧人的日常生活。
如果硬要说有故事情节的部分,就是小和尚明海和小英子朦朦胧胧、青涩纯洁的爱情。
这部小说简洁明快、在朴实平淡的语言中展现了唯美淳朴的生活诗意。
与其说是小说,读起来的轻松舒适感,其实更像富有汪曾祺语言特色的叙事散文。
毕飞宇对这个本小说语言的评价绝妙:“什么东西吓了读者一跳?是汪曾祺身上的包浆,汪氏语言所特有的包浆。
这个包浆就是士大夫气,就是文人气。
它悠远,淡定,优雅,暧昧。
那是时光的积淀,这太迷人了。
”
既朴实又优雅,富有烟火气有不缺田园逸致。
这大概就是很多人喜欢汪曾祺文字的原因。
也是“跟汪曾祺学写作”、“和汪曾祺练文笔”,成为热门tag的原因。
但是毕飞宇却说:“汪曾祺是用来爱的,不是用来学的。
”
(其余内容见图区)。
汪曾祺受戒读后感
汪曾祺受戒读后感《受戒》是一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小说,作者汪曾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智慧。
小说以受戒为线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师徒关系、礼仪、道德等方面的内涵,让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受戒这一仪式的描写,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师徒关系的重视。
在受戒仪式上,师父对弟子的教导和传授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师徒关系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关系,师父对弟子的教导和引导不仅仅是传授一门技艺,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通过对受戒仪式的描写,作者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了师徒关系中的情感和责任,让人对传统文化中的师徒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另外,小说中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礼仪的重视。
在受戒仪式上,礼仪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规范,师徒之间的每一个举动都要符合规范,不得有丝毫的差错。
这种对于礼仪的重视,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规范和秩序的追求,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尊重和维护。
通过对受戒仪式的描写,作者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礼仪的重视,让人对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除此之外,小说中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道德的重视。
在受戒仪式上,师父对弟子的教导不仅仅是传授一门技艺,更是传授一种道德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准则,它贯穿于人们的一言一行之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通过对受戒仪式的描写,作者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道德的重视,让人对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对《受戒》的阅读,我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师徒关系、礼仪、道德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受戒》赏析
《受戒》赏析受戒一)佛教制度:凡皈依佛教的人都应受持戒律,以便更好修行。
因不同教派对教义的不同理解,产生了不同的戒条。
分为五戒、八戒、十戒、俱足戒等。
或小乘戒、大乘戒、居士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
出家者受持戒法后即成为正式僧尼。
沙弥和沙弥尼必须受持十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鬘,不视听歌舞,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上座系佛教比丘有227戒,比丘尼有331戒,此传汉地比丘守250戒,比丘尼守348戒,藏传佛教喇嘛持253戒。
信奉大乘的汉地佛教僧尼还须受菩萨戒。
凡受戒者不许破戒,但允许声明舍戒还俗。
破戒者要受到惩罚。
如果遇特殊情况,也可以暂时破例开戒。
为表示笃信佛法、虔守佛规,需受戒,即用戒香炙烧头额或手腕,炙成3个、6个、9个或12个黑疤,越多表示越虔诚,戒期完毕,由传戒者发给“戒牒”及“同戒录”。
(二)受戒(a1—Ihram)伊斯兰教朝觐仪式之一。
为阿拉伯语“伊哈拉姆”的意译。
伊斯兰教法规定,世界各地穆斯林朝觐者在进入圣地麦加前,必须在指定地点进行受戒,亦称“戒关”。
实系朝觐前必做的端正意念,净身素装的准备工作。
朝觐者一进入“戒关”必须举意并作大小净,去常服,换戒衣。
受戒后礼两拜副功拜,即进入麦加禁寺朝觐。
戒衣为两幅未缝制的白布(亦称“朝觐服”,妇女仍着素服),一幅称伊扎尔(Izar)围在腰间,一幅称布尔代(Burdah)披在肩上,缠头赤足。
受戒后必须严守禁戒事项:戒修饰,戒房事,戒争论,戒流血,戒狩猎,戒杀生,戒伤“禁地”草木等。
朝觐者还要不断高声诵念“应召词”:“我应召而来,主啊~我应您召唤而来。
我应召而来,您是独一的主宰。
我应召而来,您是独一的主宰。
我应召而来,赞颂、恩慈和权力确属于您,您是独一的主宰”。
历史上,受戒地点教法规定有五:东以匝提?尔勒格(Dhiti‘Irq)为伊拉克等地区朝觐者受戒之地,北以盖勒乃?麦纳则勒(Qarnaal-Manizal)为内志等地区朝觐者受戒之地,西以朱哈法(al-Juhfah)为叙利亚等地区朝觐者受戒之地,南以叶兰兰(Yalamlam)为也门等地区朝觐者受戒之地,中以祖勒?侯莱法(Dhual-Hulayfah)为麦地那等地区朝觐者受戒之地。
汪曾祺《受戒》读后感
汪曾祺《受戒》读后感《受戒》看标题感觉很神圣,第一感觉应该是讲一个和尚如何晋级的故事。
看完以后才发现,它原来讲的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和一个情窦初开的小伙子“相爱”的故事。
《受戒》这篇短篇小说的结构很简单,描写的故事也很简单。
每一个部分的开头都是独立的一行,开头总能起到启下的作用。
第一个部分,开头就说“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顺着“出家”,描写了明海是怎么出家的及出家的过程,之后就顺其自然地描写了和尚的庙宇生活。
明海出家的理由很简单,也很理所当然。
正如原文说的:“就像有的地方出劁猪的,有的地方出织席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弹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画匠,有的地方出婊子,他的家乡出和尚。
”一下子就把“和尚”两个字跟真正的出家拉开了距离。
明海的和尚老家是一种职业,或者说是一种手艺,和编席子、打棉花等其他手艺没什么区别。
明海家兄弟很多。
他在家里排行老四,土地不够,就把明海送出去当和尚。
很正常,连明海都觉得理所当然。
我突然想到了我家乡的”和尚”。
我家乡“当和尚”也算是一种手艺,甚至那“和尚”当的还不如明海他们。
明海他们“当和尚”至少是全职的,我家乡的那些“和尚”都是兼职的。
只有谁家死了人,叫他们来念经超度的时候,他们才会穿上和尚服,看起来像个和尚。
平时跟正常人没什么两样,一样的娶妻生子,一样的干农活,没有一丝丝神圣与庄严的味道。
在我们家乡,“当和尚”这个职业是很赚钱的。
汪曾祺在谈到和尚的寺庙生活时,并没有想象中的烟雾缭绕、神秘莫测、庄严肃穆。
他把所有的僧侣都写得非常世俗。
菩提寺有六个人。
一个老和尚带着三个大和尚,一个和尚的老婆和一个小和尚。
他们都有自己世俗的一面,也不像真正的和尚,而像一个普通家庭里的普通人。
老前辈叫普照,一个枯井无波的老和尚。
但却说“他是吃斋的,过年时除外。
”一个资深的和尚是“吃斋的”不是很正常吗?偏要强调,过年的时间他不吃斋。
这和尚当的就颇有我家乡的和尚的味道了。
大师父仁山,也就是明海的舅舅,他其实是庙里的方丈,可说他不叫方丈,叫“当家的”,感觉像土匪的头头。
人性诗意的美好展现——解读汪曾祺小说《受戒》
人性诗意的美好展现——解读汪曾祺小说《受戒》人性美好的诗意彰显——解读汪曾祺小说《受戒》【摘要】汪曾祺作为衔接现当代的作家,他的几个阶段的创作、他的“大器晚成”及其作品中独特的生命体验,使其成为现当代作家中独特的“这一个”。
本文以《受戒》为对象对汪曾祺小说创作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分析这篇小说中所体现出的作家独特的创作风格,并分别从小说的文化意蕴、结构特点、抒情叙事以及语言特色四个方面对《受戒》进行了具体的解读。
从而得出汪曾祺的小说创作在现代文坛独树一帜的原因。
【关键字】文化意蕴散文化诗化语言独树一帜20世纪40年代汪曾祺在文坛崭露头角,80年代初期重返文坛,他是新时期以来被公认为大器晚成的作家,是最后一位士大夫。
1980年至1981年,汪曾祺《受戒》和《大淖记事》的发表与获奖①,引起了文坛和读者的关注。
其实这两篇描述旧人旧事的诗意小说,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作者小说创作的厚积薄发。
从作家主体讲,汪曾祺是沈从文的嫡传弟子,对现代文学史上的几位抒情小说作家情有独钟、十分谙熟。
从40年代到60年代,他的小说创作虽然“断断续续”,但始终坚守的是这一创作路子,且已是一个有独特风格的成熟作家。
与前辈抒情小说作家不同的是,他有更丰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并自觉不自觉地把文化融入他的小说创作,使他的作品富有一种浓郁的文化韵味。
因此他的小说是抒情的,又是文化的。
从文学环境看,“新时期文学”虽然冠以“新”的名号,但强烈的政治色彩和僵硬的表现方式犹在,人们并不满足于这样的文学。
社会和读者都在期待着一种纯粹的、真正的艺术出现。
于是年已花甲的汪曾祺“应运而生”了。
有评论家甚至认为:“真正使新时期小说步入新的历史门槛的,应该是手里擎着《受戒》的汪曾祺。
”②《受戒》是汪曾祺小说的代表作,这部作品是作者充满性情的叙写,是一部饱含诗情画意的小说。
小说描述的是庵赵庄的和尚们的宗教生活以及他们的世俗生活,以及小说主人公小和尚明子和小姑娘小英子之间清清爽爽、朦朦胧胧是爱情。
汪曾祺《受戒》赏析
汪曾祺《受戒》赏析汪曾祺借自己的理想为人们未经压抑自由生长的天性作了一个绝美的比喻。
《受戒》中芦苇的清香轻衬的那块忘俗的天地,幽静寺庙中小和尚明子青涩拘谨少年的影子,农家女小英子水乡里养出来的率性天真,《受戒》是乡土自然清新得不容许一粒灰尘的呼吸,它把一直在其中自自在在行走.生活.哭哭笑笑.说话的故事的淳朴人们的美揭发出来,带着不留余地的罪恶,让读者徒然心羡怅然向往那种原始的自由和恣意。
它激起的更多的是对那种迥然不同的美的遥不可及的遗憾,深沉到伤及人的自信。
作为狭隘空间中的文明人,我们少有超越理性的天性,那些被称为冲动和错误,或是蒙上了不真实的色彩,所以猛然间停住脚面对一片梦般叫你心有戚戚的美的影射时,才发现有种天赋很早就被遗弃了。
这是来自《受戒》的暗示。
汪曾祺是个迷惑人的高手,他尽由自己不紧不慢地茧中抽丝,便让读者适应了遥远的故事。
作者力求的不仅是内在的美的本质,他还把这种意思组织得和谐生动,轻松灵动的整体,征服的就不仅是人的思想,还有感觉了。
他选择的是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加清新活泼的语言效果。
关于高邮水乡,作者显然是倾注了热情,带着最亲切的回忆和最深刻的理解来描绘她的一切。
我们看到的就是生灵活现的人和人们,只不过没有尔虞我诈的心计,没有追名逐利的欲望,没有太多的琐碎和市侩,怎样是最透明的它就是怎样。
这种全新的意境已经足够让人心驰神往了,那男女主人公更是集中了这种"朴实"的菁华,他们是简单自由的,却更尊重天性。
我们不妨这样看待《受戒》:它虽然是雾里盛开的花,但它毕竟宣告了另一种花开的样子,既使不可企及,雾里观花也是安慰。
作者在全文营造的一种轻松活泼、让人赏心悦目的情感基调,是和他选用的幽默清丽的语言风格分不开的。
他惯用一些不以为然的笔调来叙述有悖常理的事情,给人的心理和视觉都是一种全新的不大不小的冲突,让这篇皈依美的文字从头到脚都充满了吸引人的气质,它有存在不可多得也并非完全脱离现实,像没有沾烟尘的野外的风,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作这样一股不合时宜的空气,它告诉我们:生活还可以是这样一种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倾“庙”之恋:毕飞宇解读汪曾祺《受戒》,金句迭出有时候,读一篇好的书评不亚于读一篇好的作品。
《受戒》很著名,是汪曾褀先生标志性的作品,简单,明了,平白如话,十分地好读。
小说写的是什么呢?自由恋爱。
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爱上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小伙子。
就这么一点事,一个具备了小学学历的读者都可以读明白。
可我要提醒大家一下,千万不要小瞧了“平白如话”这四个字,这要看这个“平白如话”是谁写的。
在汪曾褀这里,“平白如话”通常是一个假象,他的作品有时候反而不好读,尤其不好讲,——作者并没有刻意藏着、掖着,一切都是一览无余的,但是,它有特殊的味道。
01、篇章与结构《受戒》是一个恋爱的故事。
明海和小英子,他们相爱了。
有趣的事情却来了,这个有趣首先是小说的结构。
让我们来数一数吧,《受戒》总共只有15页,分三个部分。
它的结构极其简单,可以说眉清目秀。
每一个部分的开头都是独立的一行,像眉毛:第1个部分,“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顺着“出家”,作者描写了神职人员的庙宇生活,篇幅是十五分之七,小一半;第2个部分,“明子老往小英子家里跑。
”沿着“英子家”的这个方向,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农业文明里的乡村风俗,篇幅是十五分之六,差不多也是小一半;第3个部分,“小英子把明海接上船”,“上船”了,爱情也就开始了,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在水面上私定了终身,篇幅却只有十五分之二。
这样的结构比例非常有趣。
我敢说,换一个作者,选择这样的比例关系不一定敢,这样的结构是畸形的,很特殊。
就篇章的结构比例来说,最畸形的那个作家可不是汪曾褀,而是周作人。
关于周作人,我最为叹服的就是他的篇章。
从结构上说,周作人的许多作品在主体的部分都是“跑题”的,他的文章时常跑偏了。
眼见得就要文不对题了,都要坍塌了,他在结尾的部分来了小小的一俏,又拉了回来。
这不是静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很惊险,真是风流倜傥。
鲁迅的结构稳如磐石,纹丝不动。
可周作人呢?却是摇曳的,多姿的,像风中的芦苇。
鲁迅是战士,周作人是文人。
汪曾褀也不是战士,汪曾褀也是个文人。
这一点非常重要。
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无法了解汪曾褀在八十年代初期为什么能够风靡文坛。
在新时期文学的起始阶段,中国的作家其实是由两类人构成的。
第一,革命者,这里头自然也包括被革命所抛弃的革命者;第二,红色接班人。
从文化上来说,经历过五四、救亡、反右和文革的洗礼,有一种人在中国的大地上基本上已经被清洗了,那就是文人。
就在这样的大语境底下,1980年,汪曾褀在《北京文学》的第十期上发表了《受戒》,所有的读者都吓了一大跳——小说哪有这么写的?什么东西吓了读者一大跳?是汪曾褀身上的包浆,汪氏语言所特有的包浆。
这个包浆就是士大夫气,就是文人气。
它悠远,淡定,优雅,暧昧。
那是时光的积淀,这太迷人了。
汪曾褀是活化石,1980年他还在写,他保住了香火——就这一条,汪先生就了不起。
是汪曾褀连接了中国的五四文化与新时期文学,他是新时期文学收藏里珍稀的“老货”。
请注意,这个“老货”没有半点不敬。
可以说,有没有汪曾褀,中国新时期文学这个展馆将是不一样的,汪曾褀带来了完整性。
你可以不喜欢他,你可以不读他,可他的史学价值谁也不能抹杀。
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我说了,汪曾褀是文人,深得中国文化的精髓。
这样的文人和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是有区别的,他讲究的是腔调和趣味,而不是彼岸、革命与真理。
他有他芦苇一样的多姿性和风流态。
所以,我们看不到他的壮怀激烈、大义凛然,也看不到他“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
他平和、冲淡、日常,在美学的趣味上,这是有传承的,也就是中国美学里头极为重要的一个标准,那就是“雅”。
什么是“雅”?“雅”就是“正”。
它不偏执,它不玩狂飙突进。
“正”必须处在力学上的平衡点上,刚刚好。
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前不后、不上不下、不冷不热、不深不浅。
“雅”其实就是中庸。
“中庸”是哲学的说法,也可以说是意识形态的说法,“雅”则是“中庸”这个意识形态在美学上的具体体现。
02、四个和尚,四件事我们先来看小说的第一部分。
小说是这样开头的:“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
”“出家”是个关键词,“出家”的意思我们都懂,就是做和尚去。
这句话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接下来汪曾褀要向我们描绘庙宇里的生活了。
关于小说的开头,格雷厄姆说过一句话:“对小说家来说,如何开头常常比如何结尾更难把握。
”为什么难把握?这里头就涉及到小说阅读的预期问题。
庙宇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阅读预期?烟雾缭绕,神秘,庄严,肃穆。
这是必须的,这一点我们从小说的题目也可以体会得到,《受戒》嘛,它一定是神秘的、庄严的、肃穆的。
与此相配套的当然是小说的语言,你的小说语言必须要向神秘、庄严与肃穆靠拢。
你的语言不能搭拉着拖鞋,得庄重。
可是,汪曾褀并没有庄重,他反过来了,他戏谑。
关于做和尚,我们来看看汪曾褀是怎么说的:“就像有的地方出劁猪的,有的地方出织席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弹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画匠,有的地方出婊子,明海的家乡出和尚。
”在“和尚”这个词出现之前,汪曾褀一口气罗列了6种职业,其实有点啰嗦。
但是,这个啰嗦是必须的。
这个啰嗦一下子就把“和尚”的神圣给消解了。
这里的“和尚”突然和宗教无关了,和信仰无关了,它就是俗世的营生,干脆就是一门手艺。
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六种职业吧,劁猪,织席子,箍桶,弹棉花,画匠,婊子。
——这个次序是随意的还是精心安排的?我们不是汪曾褀,我们不知道。
但是,如果《受戒》是我写的,我一定和汪曾褀一样,把“婊子”这个行当放在最后。
为什么?因为“婊子”后面紧跟着的就出现了“和尚”。
婊子是性工作者,大部分人不怎么待见,这个词是可以用来骂人的;而和尚呢,他的性是被禁止的,他被人敬仰。
汪曾褀偏偏把这两个职业搅和在一起,这两个词的内部顿时就形成了一种巨大的价值落差。
这就是语言的效果。
什么都没动,仅仅是语词的次序,味道就不同了。
语言的微妙就微妙在这些地方。
许多人都说汪曾褀幽默,当然是的。
但是,我个人以为,幽默这个词放在汪曾褀的身上不是很太精确,他只是“会心”,他也能让读者“会心”,那是体量很小的一种幽默,强度也不大。
我个人以为会心比幽默更高级,幽默有时候是很歹毒的,它十分地辛辣,一棍子能夯断你的骨头;“会心”却不是这样,会心没有恶意,它属于温补,味甘,恬淡,没有绞尽脑汁的刻意。
不经意的幽默它更会心。
有时候,你刻意去幽默,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幽默未遂”,“幽而不默”的结果很可怕,比油腔滑调还要坏,会让你显得很做作。
附带提醒大家一下,要小心幽默。
如果你是一个幽默的人,你自然可以尽情地挥洒你的智慧,就像莫言那样。
如果你不是,你最好不要随便追求它。
幽默是公主,娶回来固然不易,过日子尤为艰难,你养不活她的。
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汪曾褀在描绘庙宇内部的时候是如何会心、如何戏谑的。
依照汪曾褀的交代,菩提庵里一共有六个人。
除了小说主人公明海,那就是五个。
关于这五个人,我们一个一个看过去:1. 老前辈叫普照,一个枯井无波的老和尚。
汪曾褀是怎么介绍他的呢?汪曾褀一板正经地告诉读者:“他是吃斋的,过年时除外。
”说一个资深的和尚是“吃斋的”,过年的时候还要除外,你说,这样的正经是多么地会心。
我们不一定会喷出来,但是,心里头一定会喜悦,——这和尚当的,哪有这么当和尚的。
2. 再来看仁山,也就是明海的舅舅。
为了描写这个人物,汪曾褀刻意描写了他的住处。
注意,这是一个方丈的住处。
“方丈”是什么意思?一方见长,一方见宽,是很小的地方,也就是领导的住处。
汪曾褀是这样描写这个简朴的小地方的:“桌子上摆的是账簿和算盘。
”这句话逗人了,好端端的一个方丈被汪曾褀写成了CEO,最起码也是财务部的经理,他时刻关注的是他的GDP。
没完,在这里汪曾褀还反问了一句:“——要不,当和尚做什么?”这句话太好了,好就好在理不直而气壮。
小说家往往喜欢两件事,一,理直而气不壮,二,理不直而气壮。
这里头都是命运。
3. 仁海就更了不得了,第一句话就能吓死人,“他是有老婆的。
”4. 接下来自然是仁海的老婆。
关于这个“老婆”,就一句话,“白天,闷在屋里不出来。
”这句话写得绝。
都说小说家要晓通人情世故,汪曾褀就晓通。
这个仁海的老婆情商高啊,她知道一件大事,那就是顾及和尚丈夫的公众形象。
怎么才能顾及?大白天的不出家门。
她要是随便出门,有人一拍照,一发微信,她丈夫立马就要上头条。
在这些地方我们都要去体会。
中国的古典美学里很讲究“妙”,汪曾褀就懂得这个“妙”。
这些语言漂亮得不得了,很家常,却不能嚼,你越嚼它就越香,能馋死你。
我们读经典小说就是要往这些地方读,它会让你很舒服。
老实说,这样的语言年轻人是写不出来的,你必须熬到那个岁数才行。
到了那个年纪你才能笑看云淡风轻,关键是,你才肯原谅。
只有原谅了生活、原谅了人性的作家才能写出这样会心的语言。
汪曾褀的小说人人可读,却真的不是人人都可以读的。
这样的语言和围棋很像,黑白分明的,都摆放在棋盘上,可是,你的能力没达到,你不一定能看出内在的奥妙。
仁海的老婆“闷在屋里不出来”,这里头就有人情,就有世故。
她虽然不出门,汪曾褀就用了一句话就完成了她的形象塑造,我们能够看见她鬼头鬼脑的样子。
善良,愚蠢,顾家,掩耳盗铃。
如果作者和读者都不懂得原谅,老实说,这个地方会变得龌龊。
相反,如果你通了,这些地方就很有喜感。
5. 在我看来,写得最好的要数三师父仁渡,仁渡哪里是一个和尚?因为年轻,帅气,嗓子好,人家是小鲜肉,人家是摇滚乐队里的主唱,人家还是一个泡妞的高手。
汪曾褀交代了,“他有相好的,而且还不止一个。
”如果仁渡生活在今天,他一定会来杭州,来参加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汪峰老师一定会用他好听的低音说:“仁渡同学,我是第一个为你转身的。
我从你的嗓子里听到了宗教。
摇滚的精神就是宗教的精神。
我有信心把你培养成中国最好的和尚歌手。
”现在我们来做做加减法,庙里头总共有六个人,除了明海,剩下五个。
再除了仁海的老婆,其实就是四个和尚。
老和尚普照又不参加集体活动,这一来就只剩下三个。
三是一个很麻烦的数字,用打麻将的说法,那就是三缺一。
三缺一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往别人的身上写呗。
别人是谁?汪曾褀写道:“一个收鸭毛的,一个打兔子兼偷鸡的。
”你看看,来人不光能打兔子,也会偷鸡,他可是一个复合型的人才。
关于这个偷鸡的,大家千万不要误解,以为他是小说里的边角料,可有可无。
不是这样,这个人非常重要。
我先把他放在这里,以后还要说到他。
好,汪曾褀为我们提供了四个和尚。
现在我要请大家回答问题了,——这四个和尚都干了些什么呢?大家想一想。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他们的所作所为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吃!喝!嫖!赌!很吓人的。
可是,这一切显然没有吓住汪曾褀,在介绍了两个牌友之后,汪曾褀还轻描淡写地给这些人做了一个总结,说这些人都是“正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