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液压挖掘机之行走装置的设计及校核

合集下载

小型履带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结构设计及其运动学分析

小型履带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结构设计及其运动学分析

目录摘要.......................................................... (1)第一章绪论 (1)1.1 小型挖掘机的进展现状 (2)1.2 小型挖掘机工作装置简介 (3)第二章总体方案设计 (3)2.1 工作装置构成及工作原理 (3)2.2 工作装置坐标设定 (6)2.3 工作装置各部分方案选择 (6)2.3.1 动臂种类选择 (6)2.3.2 动臂油缸布置方案选择 (8)2.3.3 铲斗与铲斗油缸的连接方案选择 (8)2.3.4 铲斗结构形式及斗齿的安装形式 (8)2.4 设计差不多参数以及设计作业范围 (9)第三章工作装置运动学分析 (9)3.1 动臂的运动分析 (9)3.2 斗杆的运动分析 (11)3.3 铲斗的运动分析 (12)3.4 专门工作位置计算 (11)3.4.1 最大挖掘半径 (11)3.4.2 最大挖掘深度 (14)3.4.3最大卸载高度 (15)3.4.4 最大挖掘高度 (16)3.5 工作范围包络图 (16)第四章差不多尺寸的确定 (18)4.1 斗形参数的选择 (18)4.2 动臂机构参数的选择 (18)4.3 斗杆机构差不多参数的选择 (20)4.4 连杆机构差不多参数的选择 (21)第五章工作装置结构受力分析与校核 (26)5.1 挖掘阻力分析 (26)5.1.1 铲斗挖掘切向阻力计算 (27)5.1.2 斗齿侧向力分析 (28)5.2 工作装置结构强度校核的工况介绍 (28)5.2.1 斗杆结构强度校核的工况介绍 (28)5.2.2 动臂结构强度校核的工况介绍 (29)5.3 斗杆的力学分析 (29)5.3.1 斗杆工况1受力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 (29)5.3.2 斗杆工况2受力计算以及内力图的绘制 (33)5.4 斗杆强度校核355.4.1截面1的几何性质以及应力计算 (35)5.4.2 截面2的几何性质以及应力计算 (36)5.4.3 截面3的几何性质以及应力计算 (38)5.5 动臂力学分析 (39)5.5.1 动臂工况1受力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 (39)5.6 动臂强度校核 (42)参考文献 (43)二维cad图纸以及三维pre图纸,请联系:xinanchong@小型履带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结构设计及其运动学分析摘要:液压挖掘机是工程机械的一种要紧类型,广泛应用在房屋建筑、筑路工程、水利建设、港口建设、国防工程等土石方施工和矿山采掘之中。

液压挖掘机行走装置设计

液压挖掘机行走装置设计

液压挖掘机行走装置设计1 绪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程机械行业同样得到了相应的快速发展。

各行各业都在奋力拼搏、大胆创新,使得工程机械品种不断增加、产量不断提高、性能不断完善,发展势头强劲。

液压挖掘机是工程机械的一个重要品种,是一种广泛用于建筑、铁路、公路、水利、采矿等建设工程的土方机械。

它的发展与应用反映了一个国家施工机械化的水平。

液压挖掘机由发动机、液压系统、回转机构、工作装置、底盘五部分组成。

发动机的作用是提供动力;液压系统功能是把发动机机械能以油液为介质,利用油泵转变为液压能传送给油缸、马达等,再传动各个执行机构,实现各种运动;回转机构是实现转台的回转;工作装置的作用是进行作业;底盘的作用是承重、传力并保证满足对车速、牵引力和行驶方向的要求。

底盘是组成整体的主要部分,行走机构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整机的使用性能、经济性能,因此着力研究液压挖掘机的行走装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设计依据及要求,完成挖掘机行走机构总体及减速器设计,进一步掌握挖掘机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巩固、加深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掌握;了解国内外液压挖掘机发展状况。

液压挖掘机是在机械传动挖掘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的工作过程是以铲斗的切割刃切削土壤,铲斗装满后提升、回转至卸土位置,卸空后的铲斗再回到挖掘位置并开始下一次的作业。

因此,液压挖掘机是一种周期作业的土方机械。

液压挖掘机与机械传动挖掘机一样,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运输、水利施工、露天采矿及现代化军事工程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各种土石方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机械设备。

所以,液压挖掘机作为工程机械的一个重要品种,对于减轻工人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加快施工进度,促进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据建筑施工部门统计,一台容量为1.0 m3的液压挖掘机挖掘Ⅰ~Ⅳ级土壤时。

每班生产率大约相当于300~400 和工人一天的工作量。

履带式工程机械液压驱动行走系统设计

履带式工程机械液压驱动行走系统设计


设计内容设计说明及计算过程备注
七.系统
原理图
图7-1
实验报告1
实验报告2
感想
液压技术在应用中广泛,许多生活生产机械都离不开液压技术。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了解到液压设计的基本流程,设计过程比较繁琐,需要注意较多方面,特别是对各元件的压力及流量计算,需要查阅手册和熟练运用公式。

设计过程中遇到许多难题,通过与同学探讨,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总之,在这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不仅对液压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到了很多做事的道理:一丝不苟,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

在此还要衷心地感谢李春风老师在试验方面给予的指导和蔺老师给予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周世昌 .液压系统设计图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7
[2] 雷天觉·新编液压工程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3] 王积伟·液压与气压传动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8
[4] 林建亚·液压元件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忽略此处.......。

履带式挖掘机行走装置设计

履带式挖掘机行走装置设计

履带式挖掘机行走装置设计前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挖掘机械是工程机械的主要类型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机械化施工中。

本课题的目的是为挖掘机履带行走装置的设计提供方法和参考。

挖掘机械在工程机械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中小型、通用的单斗挖掘机的作用更为突出。

然而,我国挖掘机行业在品种、数量和技术性能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这对于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国防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速度有着直接影响。

履带式液压挖掘机是一种常见的土石方开挖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机械化施工中。

然而,由于其复杂的制造技术和内部结构,以及投入产出比高的特点,我国在挖掘机产品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近年来,国产挖掘机品牌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挖掘机生产商正在崛起。

然而,国内市场仍被国外品牌占据了80%的份额,因此对履带式挖掘机的深入研究势在必行。

通过选择此课题,我们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工程机械知识的理解,并为我国挖掘机的具体结构设计和优化做出贡献。

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独立思考、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的能力。

特别是在方案设计、设计计算、工程绘图、文字表达、文献查阅、计算机应用和工具书使用等方面的基本工作能力。

挖掘机国内外研究现状国产挖掘机的功能相对单一,衍生产品较少。

国产挖掘机规格主要集中在30吨以下,6吨以下的规格比较齐全,形成了从1.5吨到30吨的系列产品。

然而,200吨以上的规格基本上没有国产产品,因此我国挖掘机仍处于“发展期”。

我国挖掘机企业在研发体系和试验体系建设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产品的开发主要还是仿造为主,只有少数公司如山东众友自主开发了电控技术,大多数企业还在选购阶段。

节能减排、降噪安全部件的研发以及不同功能的附属装置的研发,只有个别企业才刚刚起步,大多数企业还没有涉足这些领域。

目前,我国挖掘机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核心部件如结构件、电控和液压件,以及其他部件如轴销、司机室和四轮一带等。

履带式工程车辆液压驱动系统设计

履带式工程车辆液压驱动系统设计

履带式工程车辆液压驱动系统设计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机电工程系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题目:履带式工程机械液压驱动行走系统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班级:机制0704姓名:张冬学号:指导教师:蔺国民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任务书-----------------------------------------------1 目录-------------------------------------------------2 设计思路---------------------------------------------3 设计说明计算-----------------------------------------6 元件选择---------------------------------------------12 负载动力分析-----------------------------------------16 工作手册---------------------------------------------17 设计小结---------------------------------------------17 参考文献---------------------------------------------18 液压驱动行走系统设计思路液压驱动行走系统的动力传递方式为分置式结构,即动力箱带动左、右变量泵,经左、右液压马达后传递至轮边减速装置,再经减速后驱动左、右履带使机器行走。

其整个动力传递路线如图3-1所示。

图现无级调速,则需有无极调速回路,根据工作要求选择了容积调速回路来实现无级调速,具体采用了伺服变量泵,通过调整液压泵的来调整系统的速度,从而实现无极调速的目的;采用伺服变量泵同时也实现了正、反转,通过调整伺服阀既可以控制泵输出油路的正、反向;系统的刹车功能的实现则需要设置刹车缸,通过刹车缸和马达的作用来实现系统的制动,为保证刹车缸无供油时刹车依然有效,刹车必须能够自锁,以保证安全。

履带式挖掘机行走装置部件异常磨损原因分析及改进

履带式挖掘机行走装置部件异常磨损原因分析及改进

履带式挖掘机行走装置部件异常磨损原因分析及改进摘要:履带式挖掘机是建筑工地和矿山等场合常用的机械设备。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履带式挖掘机的行走装置部件往往会出现异常磨损的问题,导致设备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增加,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本文分析了履带式挖掘机行走装置的原理,分析了异常磨损的原因,提出了改进建议,旨在提高其使用寿命和效率,减少维修成本和安全隐患。

关键词:履带式挖掘机;行走装置部件;异常磨损;原因分析;改进建议履带式挖掘机是一种能够进行土方挖掘和运输的机械设备,其特点是能够在各种地形和恶劣环境中高效工作。

在履带式挖掘机的各个部件中,行走装置是较为重要的部件之一,负责实现其行走功能。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行走装置部件的异常磨损问题,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甚至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1.履带式挖掘机行走装置部件的原理履带式挖掘机的行走装置主要由履带、驱动轮、行走马达总成(安装在下车架上)、中心回转体、脚踏阀等部件构成[1]。

其中,履带、驱动轮、行走马达总成在结构上形成可靠支撑,中心回转体、脚踏阀等构成液压控制系统。

行走马达总成(含减速机)是行走装置的关键部件之一,将液压能转化成机械能,带动驱动轮、履带的运转。

驱动轮的齿和履带的链轨合件啮合,保持履带的运动稳定。

驱动轮安装在减速机壳体上。

行走马达内部输出轴,通过行走减速机实现减速。

减速机壳体通过轴承安装在行走马达壳体上。

轴承内圈与马达壳体配合,外圈与减速机壳体配合,通过滚珠或滚柱来支撑减速机壳体,带动链轮的旋转[2]。

浮动密封组件防止油液泄漏。

履带式挖掘机的行走装置是整个挖掘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挖掘机的工作效率和运行质量。

因此,对行走装置的维护保养和故障维修尤为重要。

2.履带式挖掘机行走装置部件异常磨损原因分析2.1设备负载过大特殊工况下,当挖掘机陷入泥坑中需要行走时,负载过大会导致行走装置部件异常磨损。

此时,行走马达总成需要产生更大的扭矩以保证履带运转。

机械毕业设计1408挖掘机行走装置的设计[管理资料]

机械毕业设计1408挖掘机行走装置的设计[管理资料]
导向轮:导向轮用于引导履带正确运转,可以防止跑偏和越轨,大部分液压挖掘机的导向轮同时起到了支重轮的作用,这样可增加履带对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比压。导向轮的轮面大多制成光面,中间有挡肩环作导向用,两侧的环面则能支撑轨链起支重轮的作用。导向轮的中间挡肩环应有足够的高度,两侧边的斜度要小,导向轮与最靠近的支重轮距离愈小则导向性能愈好。
题目:液压挖掘机行走装置设计
专业名称: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械0805 Nhomakorabea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日 期:
液压挖掘机行走装置设计
摘要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为:SY135C-8型液压挖掘机底盘总体方案设计;绘制装配草图和总装配图;行走装置牵引力的计算;行走装置传动方案的选择和传动比的设计计算;一些主要零部件的强度校核;张紧装置、行走架和四轮一带的选型设计;绘制零、部件图和总装配图,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图挖掘机的基本组成
机器的全部重量经支重轮压在履带的接地段上,附着重量等于整机重量。这相当于全轮驱动的轮式机械。履带与地面之间的附着力由履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和切入土壤的履齿所受的土壤剪切变形抗力构成,故附着性能较好;
与同功率的轮式机械相比,由于履带支承面积大,接地压力较小(一般小于)所以对于泥泞、藻泽和松软路面的通过性较好;
驱动轮:用来将行走机构的动力传递给履带,因此对驱动轮的主要要求是啮合平稳,并在履带因销套磨损而伸长时,仍能很好啮合,不得有“跳齿”现象。履带行走装置的驱动轮通常放在后部,这样既可缩短履带张紧段的长度,减少功率损失,又可提高履带的使用寿命。
1.2国内外挖掘机行走装置的研究现状
1.2.1行走装置的国外研究现状
The design ofHydraulicExcavatorWalkingDevice

履带式液压挖掘机之行走装置的设计及校核

履带式液压挖掘机之行走装置的设计及校核

第五章 履带式液压挖掘机之行走装置的设计及校核挖掘机的行走装置有多种结构形式,市场上常见的主要有履带式、轮式和步履式行走装置,其主要功能是支撑和运行,因此液压挖掘机行走装置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1) 驱动力:要有较大的驱动力,使挖掘机在湿软或高低不平具有良好的爬坡性能和转向性能; (2) 通过性:在不增大行走装置高度的前提下使挖掘机具有较大的离地间隙,以提高其不平地面上的越野性能;(3) 稳定性:行走装置具有较大的支撑面积或较小的接地比压,以提高挖掘机的稳定性; (4) 安全性:挖掘机在斜坡下行时不发生下滑和超速溜坡现象,以提高挖掘机的安全性; (5) 方便性:行走装置的外形尺寸应符合道路运输的要求。

5.1履带式行走装置履带式行走装置是国内外挖掘机市场上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结构形式,其突出的优点是:牵引力大,接地比压小,因而越野性能及稳定性好,爬坡能力强,且转弯半径小,机动灵活。

缺点:运行速度低,运行和转弯时功率消耗大,零部件磨损快,钢履带板易损坏路面一般只作场地内部运行,长距离运行时需借用其它运输车辆。

5.1.1履带式行走装置组成履带式行走装置如图5-2所示由“四轮一带“(即引导轮2、支重轮6、托链轮7、驱动轮8、履带3),张紧装置4,行走机构9,行走架6,推土装置1(选用)组成。

图5-1不同形式的行走装置图5-2 履带式行走装置挖掘机行走运行时,驱动轮在驱动力矩的作用下产生一个拉力,企图把履带从支重轮下拉出,由于支重轮下的履带与地面间有足够的附着力,阻止履带的拉出,迫使整机克服阻力向前移动使驱动轮卷动履带,导向轮再把履带铺设到地面上,从而使挖掘机沿着履带轨道向前持续运行。

挖掘机转向时,由安装在两条履带上、分别由液压泵供油的行走马达通过对油路的控制,很方便地实现转向或就地转弯,以适应挖掘机在各种地面、场地上运动。

1. 履带履带是将挖掘机的重力及工作和行走时的载荷传给地面。

挖掘机履带按材质可以分为钢履带与橡胶履带;钢履带耐磨性好,维修方便,经济性好因而运用普及;橡胶履带是为了保护路面不受损伤一般运用在小型液压挖掘机上。

液压挖掘机行走装置设计

液压挖掘机行走装置设计

摘要改革开放的进步,大大宽阔了我国的机械行业,挖掘机相关的生产制造技术与世界的差距日益缩小。

挖掘机在道路、矿区等施工领域,在房屋、高大雕像建设等领域都是应用最广泛的工程机械,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挖掘机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动力装置、行走装置、工作装置里,本课题设计了当中的行走装置。

在这个基础上,对履带式液压挖掘机行走装置包括“四轮一带”、减速器总成、机架、张紧机构等零部件进行了设计,介绍了液压挖掘机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并分析了发展落后的原因,对关键零部件进行了介绍,选型并设计计算。

关键词:机械液压挖掘机行走装置四轮一带张紧机构AbstractThe progres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has greatly widened the machinery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and the gap between excavator-related production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and the world is narrowing day by day. Excavators are widely used in construction fields such as roads, mining areas, houses, tall statues and other field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cavators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Among the power device, walking device and working device, the walking device is designed in this topic. On this basis, the crawler-type hydraulic excavator traveling device including "four wheels and one belt", reducer assembly, frame, tensioning mechanism and other parts are design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hydraulic excavator at home and abroad is introduced, the reasons for backward development are analyzed, the key parts are introduced, the selection and design calculation are carried out.Key words: machinery Walking Device of Hydraulic Excavator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第1章绪论 (1)1.1引言 (1)1.2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1.3挖掘机的发展状况 (2)1.3.1国外发展状况 (2)1.3.2国内发展状况 (2)1.4研究方案 (3)1.4.1成果标准 (3)1.4.2 研究内容 (4)1.4.3研究方法 (4)1.4.4选题的预期成果 (4)1.5本章小结 (4)第2章履带式挖掘机行走装置的总体设计方案 (5)2.1课题设计的总体设计原则 (5)2.2行走装置的分析与选择 (5)2.3履带式行走装置工作原理 (6)2.4本章小节 (6)第3章重要零部件的设计 (7)3.1履带 (7)3.1.1作用和布置方式 (7)3.1.2 确定履带的宽度b,履带支撑面长度L0 (8)3.1.3 确定履带节距t0 (9)3.1.4 确定履带的带长L (9)3.1.6转台离地高度h1 (10)3.1.7 履带板的强度计算及校核 (10)3.2 驱动轮 (11)3.2.1驱动轮的作用和装配及选型 (11)3.2.2 主要尺寸参数 (11)3.2.3 驱动轮的强度计算 (13)3.3 轮边减速器 (14)3.3.1轮边减速器的选型 (14)3.3.2行星齿轮传动比计算 (14)3.4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 (15)3.5 支重轮 (18)3.5.1支重轮的介绍 (18)3.5.2 个数的确定 (19)3.5.4 轮与轴的强度及其检验 (20)3.6 托链轮 (21)3.6.1 托链轮的作用和布置方式 (21)3.6.2托链轮个数 (22)3.7 导向轮 (22)3.7.1 导向轮的作用和布置方式 (22)3.7.2 导向轮轴的强度计算及校核 (23)3.8 张紧装置 (23)3.8.1 张紧机构的作用和布置方式 (23)3.8.2确定张紧机构型号和材料 (24)3.9 行走架的结构设计和选型 (24)4.0本章小节 (25)第4章行走装置的数据计算和验证 (25)4.1行走装置挖掘力范围的确定 (25)4.2行走装置的最大转弯力矩 (25)4.3挖掘机受到的阻力 (26)4.4挖掘机的牵引力 (27)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履带式掘进机的行走装置及液压系统毕业设计

履带式掘进机的行走装置及液压系统毕业设计

摘要本次设计参照了太原煤科院研制生产的EBJ-120TP型掘进机,这是一种中型悬臂式掘进机,主要用于中型煤巷及半煤岩巷的掘进作业。

它结构紧凑、适应性好、机身矮、重心低、操作简单、检修方便。

我的设计主要针对掘进机的行走部进行结构及液夜系统相关设计。

设计中采用履带式行走部,驱动动力由液压马达提供,利用液压马达转动方向变化实现行走部前进、后退和转向。

在行走部传动设计中,采用高速直联液压马达接一级圆柱直齿轮传动再接3K(Ⅱ)型行星传动的设计方案,通过制动器并将它和液压马达联结,制动器内圈悬浮,既起到制动功能又起联轴器作用,源头制动使制动性能更可靠。

本设计的创新点:用制动器替代了联轴器。

减速器安装时左右两侧的减速器对调180度错开布置。

充分利用空间,使结构紧凑。

掘进机的总体方案设计对于整机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根据掘进机的用途、作业情况及制造条件,合理选择机型,并正确确定各部结构型式,对于实现整机的各项技术指标、保证机器的工作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悬臂式掘进机;行走部;行星减速器;制动器;行星齿轮ABSTRACTThis design References the EBJ-120TP tunneling machine which is designed by Co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in Taiyuan. It is one kind of medium cantilever tunneling machine which is mainly used in the medium coal lane and the half coal crag lane digging the tunnels, its structure compact, the compatibility good, the fuselage short, the center of gravity low, the operation simple, the overhaul is convenient. My design mainly aims at the tunneling machine’s walks-organization. I try to carry on the design of its structure and transmission.It uses marching walks organization, the actuation power provides by the oil motor, using the change of the oil motor’s rotation direction to make the walks-organization advance, retrocede, and turn. In the transmission design of the walks organization, using High-speed hydraulic motor to connect a pair of cylindrical Gear then connect a 3 K (II) type planetary gear, and uses the brake to link hydraulic motorsBrake Inner Ring suspended can brake and link, and the source of more reliable braking performance. The innovation in designing: Use braking instead of coupling; when reducer is installed ,at each side of the reducer reversed 180 degrees staggered layout. Make full use of space and compact structure.Keywords:Cantilever tunneling machine; Walks-organization;Planet reduction gear; Brake, Planetary gear目录目录 (1)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概述 (5)1.1掘进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5)1.2悬臂式掘进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8)1.3EBJ─120TP型掘进机简介 (10)1.4履带式掘进机在半煤岩工作条件下应用设计要求 (15)第二章总体方案设计 (18)2.1掘进机总体结构布置 (18)2.2掘进机各组成部分基本结构设计 (18)第三章行走部设计 (23)3.1行走部设计要求 (23)3.2设计布置传动方案 (23)3.3行走部各部分的具体设计 (24)第四章液压系统设计 (31)4.1液压系统各回路介绍 (75)4.2几种主要液压元件的选型设计 (78)4.3内、外喷雾冷却除尘系统 (80)4.4润滑 (81)第五章装机事项与检修及检修 (82)5.1搬运、安装和调整 (82)5.2机器检修 (83)结论 (89)参考文献 (90)致谢 (91)第一章概述1.1掘进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一、国内外掘进机的发展现状我们把全断面掘进机和自由断面掘进机统称为巷道掘进机。

履带式工程机械液压驱动行走系统

履带式工程机械液压驱动行走系统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一、设计分析 (1)
二、系统工作原理图 (2)
三、系统性能分析 (3)
四、元件参数计算 (4)
五、元件选型 (7)
六、速度负载曲线 (8)
七、设计小结 (9)
八、实验报告 (10)
九、感想 (12)
十、参考文献 (13)
七、设计小结
在履带式工程机械液压驱动行走系统设计中应用了液压的基础技术,其系统原理图的优劣决定着驱动系统性能的高低,在本次设计中,首先论述了驱动系统中
的主要原理,因为履带式工程机械液压行走系统大多应用在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中,除了要有较大的负载之外,在空载的情况下还要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可实现驱动轮的前进、快退等基本动作,还要实现它的单动,有助于机器调头转弯。

其次是设计中的系统原理图,最后对主要液压元件在系统中的作用和液压系统中的回路分析,液压元件的结构设计和尺寸计算、强度校核、泵的计算等。

设计中还存在不足,还需要在老师还同学的帮助下进行改进。

........忽略此处.......
9。

矿大毕业设计-液压挖掘机行走装置设计

矿大毕业设计-液压挖掘机行走装置设计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工程机械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然而,在不同的环境下,对挖掘机等工程机械的大小、性能的要求有所不同,各种性能参数决定其工作环境。

工程机械在国民生产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它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原始的、落后的生产工具,它在现今中国和全世界的飞速发展的今天功不可没。

然而,在不同的环境下,对挖掘机等工程机械的大小、性能的要求有所不同,各种性能参数决定其工作环境。

而挖掘机的行走装置是整个机械的支撑部分,它承受机械的自重及工作装置挖掘时的反力,使挖掘机稳定的支撑在地面工作,也是挖掘机在工作场地自由移位的装置。

行走装置设计的好坏会影响挖掘机的机动性、爬坡能力、越野性能、接地比压以及挖掘机的稳定性等。

关键词:履带式;液压挖掘机;行走机构;张紧装置目录摘要 (1)目录 (1)前言 (1)1 绪论 (2)1.1液压挖掘机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2)1.2液压挖掘机的基本类型 (2)1.3本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3)2 总体方案设计 (4)2.1行走装置设计原则 (4)2.2轮胎式挖掘机行走装置的结构形式 (4)2.3履带式液压挖掘机的组成 (5)2.4设计依据 (5)2.5总体设计原则 (6)2.6传动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6)2.7行走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7)3 主要参数确定 (9)3.1总体几何尺寸的设计 (9)3.2驱动轮主要参数的确定及强度校核 (11)3.3功率计及挖掘力参数计算与确定 (12)3.4行走装置的牵引力计算 (13)3.5液压马达主要参数计算确定 (15)4 缓冲张紧装置设计要求与计算 (17)4.1缓冲张紧装置设计要求 (17)4.2张紧弹簧的设计 (17)4.3行星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说明 (18)4.4轴的设计计算 (24)4.5轴承的选择 (27)4.6键的选用 (29)5 四轮一带及其他部件选型 (32)5.1四轮一带选型 (32)5.2悬架选型与制动器选型 (35)6 设计工作总结 (36)致谢 (37)参考文献 (38)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程机械行业同样得到了相应的快速发展。

履带起重机行走装置设计要点

履带起重机行走装置设计要点

设计计算DESIGN & CALCULATION92建筑机械 2014.4履带起重机行走装置设计要点王宪国,张 剑,陈 平(辽宁抚挖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辽宁 抚顺 113126)[中图分类号]TH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54X (2014)04-0092-02Design essentials of traveling device for crawler craneWANG Xian -guo ,ZHANG Jian ,CHEN Ping履带起重机行走装置主要包括“四轮一带”、履带架和底座。

“四轮一带”即指驱动轮、引导轮、支重轮、托轮和履带板,其构成如图1 所示。

底座履带板履带架从动轮支重轮托轮驱动轮图1 履带起重机下车简图1 驱动轮马达-减速机安装在履带架后方,驱动驱动轮;驱动轮与履带板啮合,实现起重机行走。

驱动轮与履带的啮合如图2所示。

最大驱动力作用在驱动轮上,驱动轮与履带板接触面最大接触面压强应小于驱动轮材料许用接触强度。

最大接触面压强>@o B V V V V 相式中 E ——材料弹性模量;1-A A图2 驱动轮啮合图[收稿日期]2014-01-16[通讯地址]王宪国,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双阳路2号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93CONSTRUCTION MACHINERY 2014.4P ——驱动力;l ——履带板接触宽度;r ——履带板凸爪园弧半径;V相>@oB 20.4182W E D BV 相 Wl Ay4A M WlZ Z V ªº ¬¼相 ——驱动轮材料许用接触强度。

2 引导轮引导轮安装在履带架的前端,通过千斤顶和垫板调整引导轮位置,可以调整履带的松紧度。

引导轮的位置应有利于整机行走,同时有利于整机平稳,接近角一般不超过3°~5°。

履带行走装置设计

履带行走装置设计

工程钻机—履带行走部分设计摘要工程机械是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工程施工中使用的重要技术装备,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尤其是城市建设、民用建筑、水利建设、道路构筑、机场修建、矿山开采、码头建造、农田改良中,工程机械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目前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推、挖、装、起重、铲土运输、筑路、农用机械等各种品种齐全并形成了系列化,各种工程机械虽然品种很多但基本上可划分为动力装置、行走装置和工作装置。

履带行走装置的挖掘机履带行驶系统包括车架。

行走装置和悬架三部分。

车架是整体骨架,用来安装所有的总成和部件。

行走装置用来支持机体,把动力装置传到驱动轮上的驱动转矩和旋转运动变为车辆工作与行驶所需的驱动力和速度。

悬架是车架和行走装置之间互相传力的连接装置。

本文在详述履带行走装置整体设计的基础上,又对驱动轮、拖链轮、导向轮、支重轮结构进行了设计,对一些关键部分进行了设计校核计算。

对各个轮的加工工艺有粗略的描述。

本文还详述了减速系统的设计包括轴、齿轮的选择及校核。

关键词:整体设计;驱动轮;支重轮;减速系统AbstractConstruction Machinery is a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in the importance of the use of technical equipment, construction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especially in urban construction, civil construction, water conservancy, road building, airport construction, mining, pier construction, agricultural improvement,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China's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dustry has now entered a phase of rapid development, pushing, digging, loading, lifting, shoveling transport, road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other species and formed a complete series, all kind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ut although many species can basically be classified into power plant, operating equipment and working equipment.Crawler excavator crawler traveling device system includes the frame. Walking devices and suspension of three parts. Overall skeleton frame is used to install all the assemblies and components. Walking device used to support the body, the power plant came on the drive wheel torque and rotary movement into a vehicle required for work and driving the driving force and speed. Suspension is a walking frame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between the connected devices.In this paper, detailed walking track devices based on the overall design, but also on the driving wheel, drag chain, guide wheel, supporting wheels structure design, for some of the key parts of the design verification calculation. For each round of processing technology has a rough description. This article also details the system design, including speed shaft, gear selection and verification.Keywords: the overall design, wheel, supporting wheels, slowing the Departmen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第一章前言 (1)1.1国内履带式液压驱动底盘的现状 (1)第二章履带式行走装置的总体方案设计 (4)2.1履带式行走装置的特点 (4)2.2国内履带式液压驱动底盘的发展趋势 (4)2.3 产品的主要技术要求 (5)2.4总体设计依据 (5)2.5履带式行走装置的功用与组成 (5)2.5.1驱动轮 (6)2.5.2支重轮 (6)2.5.3导向轮 (7)2.5.4缓冲装置 (7)2.5.5托链轮 (7)2.5.6履带 (8)2.6考虑到的若干方案的比较 (8)2.7履带式行走装置的接地比压 (9)2.8运行阻力计算 (10)2.8.1履带支承长度L、轨距B和履带板宽度b (10)2.8.2履带的张紧度计算 (10)2.8.3节距 (10)2.8.4运行阻力计算 (11)2.9拟定和分析传动方案 (12)第三章传动方案的总体设计及各零部件的设计 (13)3.1选择液压马达 (13)3.2液压马达选取 (13)3.3液压泵的选取 (14)第四章驱动轮的设计 (15)4.1驱动轮的整体设计 (15)4.2 驱动轮的形状 (15)4.2.1 驱动轮的结构 (15)4.2.2 驱动轮齿数的设计计算 (15)4.3 驱动轮各部分结构尺寸 (16)4.4 轴的设计 (17)4.4.1 轴直径的确定 (17)4.4.2 心轴的强度校核 (17)4.5 轴承的计算 (18)4.6 驱动轮的加工工艺 (19)4.6.1 工艺方案 (19)4.6.2 工艺基准选择 (20)4.6.3 加工顺序的安排 (20)4.7 标准件的选择 (20)第五章支重轮和托链轮的设计及计算 (21)5.1 支重轮的直径 (21)5.1.1 支重轮的摩擦阻力"F (21)w5.1.2 支重轮的摩擦阻力 (21)5.1.3 支重轮轴强度的校核: (21)5.2 支重轮的加工工艺 (23)5.2.1选材及结构 (23)5.2.2 热处理 (23)5.2.3 表面喷丸 (24)5.2.4 压力机压铜套 (24)5.3托链轮轮及轴的强度校核 (25)5.3.1根据轴的结构图做出轴的计算简图 (25)5.3.2根据轴的计算简图做出轴的剪力图与弯矩图 (26)5.3.3确定材料的许用切应力和弯曲应力 (27)5.3.4 校核轴的剪切应力及弯曲强度 (27)第六章 导向轮的整体设计 (28)6.1 导向轮的结构设计 (29)6.1.1导向轮的结构形状 (29)6.1.2轮轴的设计 (29)6.1.3轴径d 的确定 (29)6.1.4 轴的强度校核 (30)6.3 导向轮外部尺寸 (31)6.3.1轮的尺寸 (31)6.4轴承的计算 (32)6.4.1验算轴承的平均压力P(单位./MPa) (32)6.4.2 验算轴承的pv (单位Mpa.m/s)值 (33)6.4.3 验算滑动速度v (单位/m s ) (33)6.5 标准件的选择 (33)第七章 履带的选择 (34)第八章 履带张紧装置 (35)8.1结构形式和设计要求 (35)8.1.1结构形式 (35)8.1.2对张紧装置的设计要求是: (35)8.2 设计方法 (37)8.2.1履带的张紧度 (37)8.2.2缓冲弹簧的预紧力1H P 和最大弹性行程时的张力2H P 。

液压挖掘机行走装置设计的零部件的设计

液压挖掘机行走装置设计的零部件的设计

液压挖掘机行走装置设计的零部件的设计3.1履带3.1.1作用和布置方式履带是挖掘机行走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时刻支撑挖机总重,还要承受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和不均匀载荷,除此之外还要利用本体与地面之间的承受摩擦来传递来自驱动轮的驱动力.由于接地容易卷入泥石,所以履带属于易坏部件,因而履带的强度和刚度必须达到足够的值数,才能保证高耐磨和长久高效果的贴地能力。

1—左链轨节;2—右链轨节;3—销轴;4—销套;5—锁紧销套;6—销垫;7—锁紧销垫;8—锁紧销轴;9—螺栓;10—螺母;11—履带板图3-1履带的典型结构及其构成考虑到杂质的入侵也会影响降低使用寿命,因此选择密封性优秀的组成式履带,三筋式履带板由于筋多,所以履带板的强度刚度都比较高,载重能力大,它的带板上有四个联节孔,中间有清洁孔,当链轨绕过驱动轮时,可利用轮齿清除链轨节上的淤泥。

所以本课题选择三筋式履带板。

3.1.2 确定履带的宽度b ,履带支撑面长度L 0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履带宽度公式:(3-1)式中M ——是挖掘机总重,本课题挖掘机重量是6.3T ;B ——是履带板宽度;履带的宽度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履带的宽度决定着接地比压,按公式(3.1)算出履带的宽度范围。

根据国家标准取履带的宽度为400mm 根据查阅资料得知,履带支撑面长度公式:(3-2)式中G ——是总重,本课题挖掘机总重是6.3T ; [q ]——是挖掘机的平均接地比压,取[q ]=40Kpa得出。

将已知的数据代入履带支撑面长度满足公式:μϕ)(20f B L -≤ (3-3)式中B ——是履带轨距;——是附着系数,取1;f ——是摩擦系数,取0.1;32091.1)~(0.9M b ⨯=][20q b GL =L 0=2000m μ经过计算,符合公式要求,因此履带的支撑面长度符合设计原则3.1.3 确定履带节距t 0履带节距公式:(3-4)根据这一条公式,代入已知的挖掘机机重,得履带节距范围本课题确定为。

精编【工作分析】小型履带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结构设计及其运动学分析

精编【工作分析】小型履带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结构设计及其运动学分析

【工作分析】小型履带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结构设计及其运动学分析xxxx年xx月xx日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目录摘要 (1)第一章绪论 (1)1.1 小型挖掘机的发展现状 (2)1.2 小型挖掘机工作装置简介 (3)第二章总体方案设计 (3)2.1 工作装置构成及工作原理 (3)2.2 工作装置坐标设定 (6)2.3 工作装置各部分方案选择 (6)2.3.1 动臂种类选择 (6)2.3.2 动臂油缸布置方案选择 (8)2.3.3 铲斗与铲斗油缸的连接方案选择 (8)2.3.4 铲斗结构形式及斗齿的安装形式 (8)2.4 设计基本参数以及设计作业范围 (9)第三章工作装置运动学分析 (9)3.1 动臂的运动分析 (9)3.2 斗杆的运动分析 (11)3.3 铲斗的运动分析 (12)3.4 特殊工作位置计算 (11)3.4.1 最大挖掘半径 (11)3.4.2 最大挖掘深度 (14)3.4.3最大卸载高度 (15)3.4.4 最大挖掘高度 (16)3.5 工作范围包络图 (16)第四章基本尺寸的确定 (18)4.1 斗形参数的选择 (18)4.2 动臂机构参数的选择 (18)4.3 斗杆机构基本参数的选择 (20)4.4 连杆机构基本参数的选择 (21)第五章工作装置结构受力分析与校核 (26)5.1 挖掘阻力分析 (26)5.1.1 铲斗挖掘切向阻力计算 (27)5.1.2 斗齿侧向力分析 (28)5.2 工作装置结构强度校核的工况介绍 (28)5.2.1 斗杆结构强度校核的工况介绍 (28)5.2.2 动臂结构强度校核的工况介绍 (29)5.3 斗杆的力学分析 (29)5.3.1 斗杆工况1受力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 (29)5.3.2 斗杆工况2受力计算以及内力图的绘制 (33)5.4 斗杆强度校核355.4.1截面1的几何性质以及应力计算 (35)5.4.2 截面2的几何性质以及应力计算 (36)5.4.3 截面3的几何性质以及应力计算 (38)5.5 动臂力学分析 (39)5.5.1 动臂工况1受力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 (39)5.6 动臂强度校核 (42)参考文献 (43)二维cad图纸以及三维pre图纸,请联系:小型履带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结构设计及其运动学分析摘要:液压挖掘机是工程机械的一种主要类型,广泛应用在房屋建筑、筑路工程、水利建设、港口建设、国防工程等土石方施工和矿山采掘之中。

小型液压挖掘机履带行走装置的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

小型液压挖掘机履带行走装置的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

2、降低了装配成本:通过减少装配环节和优化装配流程,降低了人工成本和 时间成本。装配成本降低了20%。
3、提高了产品质量:优化后的工作装置结构更加合理,性能更加稳定,提高 了产品的整体质量。
五、结论
本次演示面向装配环境,探讨了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参数化设计方法。通过 建立三维模型、设定设计参数、制定优化策略和仿真分析,实现了工作装置性 能的优化和装配成本的降低。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证明了参数化设计在液压挖 掘机工作装置设计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 断增长,参数化设计将在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设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文献综述
履带式行走装置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其在军 事、民用和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履带行走装置的设计仍存 在以下问题:
1、能耗较高:履带行走装置的能耗占整个挖掘机能耗的30%左右,因此降低其 能耗对提高挖掘机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2、行走速度较慢:履带式行走装置的行走速度通常较慢,限制了挖掘机的作 业效率。
(4)仿真分析:利用仿真软件对工作装置进行模拟分析,以验证参数化设计 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四、实例分析
以某型号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为例,采用参数化设计方法进行优化。具体优化 目标为提高挖掘效率、降低装配成本。通过调整油缸行程和斗杆角度,以及优 化各部件的装配顺序,实现了以下效果:
1、提高了挖掘效率:经过仿真分析和实际应用验证,优化后的工作装置挖掘 效率提高了15%。
2、压力特性分析:压力特性分析主要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压力变化情况。压 力波动不仅会影响挖掘机的行走稳定性,还会对液压元件的寿命产生影响。因 此,对压力特性的研究是优化行走液压系统的重要环节。
3、跟随特性分析:跟随特性的是控制系统对行走指令的响应速度。良好的跟 随性能能够保证挖掘机在复杂工况下迅速、准确地响应操作指令,从而提高作 业效率。

WY70履带式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机构设计

WY70履带式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机构设计

WY70履带式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机构设计一、设计要求参数:整机重量:7000kg铲斗容量:0.35立方米最大挖掘半径:mm 6000≥最大挖掘深度:mm 3000≥最大挖高:mm 6000≥最大卸载高度:mm 3500≥发动机功率:kw 45≥二、总体方案设计:反铲工作装置是液压挖掘机的一种主要工作装置形式,图1-1所示。

液压反铲工作装置 一般由动臂1、动臂液压缸2、斗杆液压缸3、斗杆4、铲斗液压缸5、铲斗6、连杆7和摇杆8等组成。

其构造特点是各构件之间全部采用铰接连接,并通过改变各液压缸行程来实现挖掘过程中的各种动作。

动臂1的下铰点与回转平台铰接,并以动臂液压缸2来支撑动臂,通过改变动臂液压缸的行程即可改变动臂倾角,实现动臂的升降。

斗杆4铰接于动臂的上端,可绕铰点转动,斗杆与动臂的相对转动由铲斗液压缸5控制,当斗杆液压缸伸缩时,斗杆即可绕动臂上铰点转动。

铲斗6则铰接于斗杆4的末端,通过铲斗液压缸5的伸缩来使铲斗绕铰点转动。

为了增大铲斗的转角,铲斗液压缸一般通过连杆机构(即连杆7和摇杆8)与铲斗连接。

液压挖掘机反铲工作装置主要由于挖掘停机面以下的土壤,如挖掘壕沟、基坑等,其挖掘轨迹取决于各液压缸的运动及其组合。

反铲液压挖掘机的工作过程为:先下放动臂至挖掘位置,然后转动斗杆及铲斗,当挖掘至装满铲斗时,提升动臂使铲斗离开土壤,边提升边回转至卸载位置,转斗卸出土壤,然后再回转至工作位置开始下一次作业循环。

动臂液压缸主要用于调整工作装置的挖掘位置,一般不单独挖掘土壤;斗杆挖掘可获得较大的挖掘行程,但挖掘力小一些。

转斗挖掘的行程较短,为使铲斗在转斗挖掘结束时装满铲斗,需要较大的挖掘力以保证能挖掘较大厚度的土壤,因此挖掘机的最大挖掘力一般是由转斗液压缸实现的。

由于挖掘力大且挖掘行程短,因此转斗挖掘可用于清楚障碍或提高生产率。

在实际工作中,熟练的液压挖掘机操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操纵各个液压缸,往往是各液压缸联合工作,实现最有效的挖掘作业。

优小型履带式液压挖掘机的行走机构计算说明书

优小型履带式液压挖掘机的行走机构计算说明书

优小型履带式液压挖掘机的行走机构计算说明书标题: 优小型履带式液压挖掘机的行走机构计算说明书
正文:
本文介绍了小型履带式液压挖掘机的行走机构计算的重要性和
方法,包括行走机构的主要部件,行走机构的运动方式以及行走机构
的计算过程。

此外,还详细介绍了行走机构计算的具体步骤,以及如何根据计算结果来优化行走机构的设计。

本文适合用于小型履带式液压挖掘机的设计、制造和调试过程中,有助于提高挖掘机的性能和质量。

读者可以了解如何计算小型履带式液压挖掘机的行走机构,从而更好地设计和控制挖掘机的运动,提高
挖掘机工作效率和性能。

行走机构的主要部件包括液压缸、油缸盖、油缸柱塞、活塞、履带和支撑梁等。

这些部件的运动方式分为三种:
1. 线性运动方式:液压缸活塞来回运动,形成履带上方的位移。

这种运动方式适用于平稳的行走和工作,但是履带受到较大压力,导
致油缸柱塞和支撑梁受损。

2. 螺旋运动方式:液压缸活塞向下运动,履带以一定的速度向上移动。

这种运动方式适用于较陡峭的地形和较大的负载。

3. 螺旋向下运动方式:液压缸活塞向上运动,履带以一定的速度向下移动。

这种运动方式适用于平稳的行走和工作,但是履带受到较大的压力,导致油缸柱塞和支撑梁受损。

因此,在行走机构计算过程中,我们需要确定每种运动方式所需
的油缸数据和支撑梁数据,并根据行走机构的工作负载和地形条件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履带式行走装置行走速度 V
V = 30 * n * Z * Dk * 10 −6 v
式中:
(km/h)
(5-12)
Z —驱动轮齿数;
Dk —节圆直径, (mm)
D、履带式行走装置行走牵引力
T=
式中:
M M * 2π = R to * Z
(KN)
Z —驱动轮齿数;
t o —履带节距, (mm)
9 / 24
图 5-7 驱动轮的典型结构 4 / 24
6. 张紧装置:
张紧装置能够调整履带的张紧度,张紧装置的弹簧当履带行走时产生过大的阻力时迫使导向轮 向驱动轮方向移动,并压缩弹簧,使履带松驰,起到绥冲和保护作用。
1
2
3
4
5
6
7
8
1—张紧油缸 2—弹簧 3—限位套 4—支承座 5—螺母 6—螺钉 7—组合垫圈 8—加油工具
8 / 24
轮,驱动轮下方与支重轮下缘要有一升变量,以防止刚性轨链在绕过导向轮时呈多角形的轨链节在 接地时顶起导向轮使整机摇晃,升变量为:
图 5-14 升变量示意图
δ≥
t 360 2 sin z
* (1 − cos α )
(5-9)
(9)行走相关计算 A、行走机构输出转速 n
n=
式中:
Q ηv i*q
图 5-11 伸缩式行走架
9. 推土装置
在小型挖掘机上, 一般都装有推土装置, 其主要功能是推土平地, 同时在挖掘作业时辅助支撑, 增加整机的稳定性。
1—推土铲 2—轴 3—轴套 4—防尘圈 5—螺栓 6—螺母 7—油杯 8—护帽 9—油缸
图 5-12 推土装置
6 / 24
5.1.2 履带式行走装置布置设计
7 / 24
(6) 履带板总和: n = 计算后再圆整。 式中:
L′ t0
z ⎛1 ⎞ L′ ≈ 2 L + t0 + ⎜ ~ 1⎟t0 + 2Δ 2 ⎝2 ⎠
(5-3)
L′ —履带全长,
(5-4)
(7) 履带缓冲弹簧张紧力和工作行程的确定
履带行走装置的导向轮通过缓冲弹簧和张紧装置固定在履带架上,它可沿履带架滑动以改变轮 距,保证履带的拆装,减少运行过程中的冲击,避免轨链脱轨。 缓冲弹簧应有足够的预紧力,该力应保证缓冲弹簧不会因外来的微小冲击而产生变形,引起履 带跳动或脱轨,但过大会恶化履带架受力,加剧零部件磨损,降低行走装置效率。 缓冲弹簧安装载荷:
1 2 3 45 6
1—轮体 2—浮动油封 3—浮动油封环 4—螺栓 5—垫圈 6—销
7 8 9 10 11
7—连接板 8—密封圈 9—滑轨 10—轴套 11—螺塞
图 5-6 导向轮的典型结构及其组成
5. 驱动轮
用来将行走机构的动力传递给履带,因此对驱动轮的主要要求是啮合平稳,并在履带因销套磨 损而伸长时,仍能很好啮合,不得有“跳齿”现象。履带行走装置的驱动轮通常放在后部,这样既 可缩短履带张紧段的长度,减少功率损失,又可提高履带的使用寿命。
一、设计方式及步骤 履带行走装置由于运行速度低,一般为 1~5km/h,因此设计时主要保证支承性能,并兼顾运行 性能,其步骤是: (1)初定“四轮一带”等有关参数和行走系结构布置; (2)计算承载能力,包括接地比压和行走架结构强度计算; (3)选择行走机构传动方案,拟定行走液压系统,确定行走液压马达主参数和减速器速比,验证行 走速度、爬坡能力和原地转弯能力等。 二、结构布置及参数 (1)履带支承长度 L,轨距 B 和履带板宽度 b 应合理匹配,使接地比压,附着性能和转弯性能均符合 要求; (2)履带节距 t0 和驱动轮齿数 z 应在满足强度、刚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取较小值以降低履带高度; (3)驱动轮齿数一般为奇数,z=19~23。为使 H0 不致过大,又兼顾履带运动的平稳性,当 t0 取小值时 则 z 取大值,当 t0 取大值时 z 取小值。
式中: Fmax :缓冲弹簧最大载荷;经验值 Fmax ≈2F 弹簧理论压缩行程:
(5-7)
x = L1 − L2
(5-8)
弹簧理论压缩行程应小于压死行程;因驱动轮会夹石行走,刚压死行程应大于或等于齿高。 (8) 行走系结构布置,根据已选定的轮距和四轮直径确定四轮位置 支重轮数量根据履带架的长短而定。靠近导向轮的一个支重轮,应保证导向轮在缓冲行程中不 致受到干涉、靠近驱动轮的一个支重轮勿与驱动轮相碰;尽量避免支重轮与履带轨链在行走时发生 共振。 驱动轮布置在后方可缩短履带驱动段的长度,减少功率损 失。托轮主要用来限制履带上分支垂度和抑制履带跳动。托轮 上轮缘平面的高度应高于驱动轮的节圆半径,以便于履带脱离 驱动轮的啮合,便于履带借自重滑向导向轮和便于排泥;导向
1. 履带
履带是将挖掘机的重力及工作和行走时的载荷传给地面。挖掘机履带按材质可以分为钢履带与 橡胶履带;钢履带耐磨性好,维修方便,经济性好因而运用普及;橡胶履带是为了保护路面不受损 伤一般运用在小型液压挖掘机上。 钢履带由履带板、链轨节、履带销轴和销套等组成;常用履带板分为单筋、双筋和三筋三种, 单筋履带板筋较高,易插入地面产生较大的牵引力,主要用于推土机上;双筋履带板筋稍矮易于转 向,且履带板刚度较好,三筋履带板由于筋多,使履带板的强度和刚度都得以提高,承重能力大, 所以在挖掘机上广泛应用,三筋履带板上有四个联接孔,中间有清泥孔,当链轨绕过驱动轮时可借 助轮齿清除链轨节上的淤泥;相邻两履带板制成搭接部分,防止履带板之间夹进石块而产生过高的 张力。
5.1.3、履带式行走装置设计计算
一、承载能力计算 1、履带接地比压计算
1) 平均接地比压:
履带式液压挖掘机的两条履带与水平地面完全接触,且整机重心在接地面积的几何中心,对地 面产生的压力称为平均接地比压:
p=
m∗ g 2b( L + 0.35 H 0 )
3 4 5 6 7 8 7 9 10 1—端盖 2—螺塞 2 3—螺钉 4—垫片 1 5—轴套 6—轮体 7—浮动油封 8—浮动油封环 9—端盖 10—轴 图 5-5 托链轮的典型结构及其组成 3 / 24
4. 导向轮
用于引导履带正确运转,可以防止跑偏和越轨,大部分液压挖掘机的导向轮同时起到了支重轮 的作用,这样可增加履带对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比压。导向轮的轮面大多制成光面,中间有挡肩 环作导向用,两侧的环面则能支撑轨链起支重轮的作用。导向轮的中间挡肩环应有足够的高度,两 侧边的斜度要小,导向轮与最靠近的支重轮距离愈小则导向性能愈好。
5.1 履带式行走装置
履带式行走装置是国内外挖掘机市场上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结构形式,其突出的优点是:牵引 力大,接地比压小,因而越野性能及稳定性好,爬坡能力强,且转弯半径小,机动灵活。 缺点:运行速度低,运行和转弯时功率消耗大,零部件磨损快,钢履带板易损坏路面一般只作 场地内部运行,长距离运行时需借用其它运输车辆。
1 4 6 3 7 8 5 1—左链轨节 2—右链轨节 3—销轴 4—销套 2 5—锁紧销套(用户组装特制) 6—销垫 7—锁紧销垫(用户组装特制) 8—锁紧销轴(用户组装特制) 9—螺栓 10—螺母 11—履带板 10 9 11
图 5-3 履带的典型结构及其组成
吨位不同的挖掘机选用节距不同的履带,挖掘机用履带的技术要求及规格尺寸可参考国家建筑 工业行业标准 JG/T 57-1999,目前,该标准没有涵盖小挖和特大型挖掘机应用的履带规格,在这些 挖掘机履带选型时,可根据机器的技术条件,参照履带生产厂家的技术标准。
1 3
1—行走制动阀 2—行走马达 3—行走减速机
5 / 24
2 图 5-9 行走机构的典型结构及其组成
8. 行走架
行走架一般由中间架与左右履带梁组成,根据其结构形式可分为 X 架(如图 5-10)与 H 架(如 图 5-11)。目前市场上又根据其下车宽度的是否变化分为固定式与伸缩式。
图 5-10 X 型行走架
图 5-13 行走系布置图
(4)根据规格化后的 t0 和 z 确定“四轮”直径: 驱动轮节圆直径
DK =
t0 ⎛ 180 ⎞ sin ⎜ ⎟ ⎝ z′ ⎠
(5-1)
式中:
z′ —驱动轮与履带销销啮合次数, z′ =
z 2
(5-2)
DK —节圆直径, (mm)
(5) 托链轮在现在设计中为了提高托链轮的可靠性,托链轮常用支重轮来代替; 当 L>2000mm 时,托链轮的个数为 2,Lt≈L/2;否则,取 1 个。
第五章
履带式液压挖掘机之
行走装置的设计及校核
挖掘机的行走装置有多种结构形式,市场上常见的主要有履带式、轮式和步履式行走装置,其 主要功能是支撑和运行,因此液压挖掘机行走装置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
图 5-1 不同形式的行走装置
(1) 驱动力:要有较大的驱动力,使挖掘机在湿软或高低不平具有良好的爬坡性能和转向性能; (2) 通过性:在不增大行走装置高度的前提下使挖掘机具有较大的离地间隙,以提高其不平地面 上的越野性能; (3) 稳定性:行走装置具有较大的支撑面积或较小的接地比压,以提高挖掘机的稳定性; (4) 安全性:挖掘机在斜坡下行时不发生下滑和超速溜坡现象,以提高挖掘机的安全性; (5) 方便性:行走装置的外形尺寸应符合道路运输的要求。
F=1.35FK
式中:FK — 一条履带的牵引力, (N) 缓冲弹簧刚度:
(5-5)
K O = F / (L0 − L1 )
式中:
(5-6)
F —缓冲弹簧安装载荷;(N) L0 —弹簧自由长度;(m) L1 —弹簧安装长度;(m)
弹簧承受最大载荷时长度:
L2 = L0 − ( Fmax / K 0 )
图 5-8 张紧装置的典型结构及其组成
7. 行走机构:
行走机构包括行走马达、行走减速机和行走制动阀。 行走马达一般为变量轴向柱塞斜盘式,带有停车制动器(湿式单片常闭式)。马达由来自泵的 压力油操作旋转,并将扭矩传递到行走减速装置。 行走减速机为多级行星齿轮减速式,降低行走马达的速度,增大行走马达的扭矩,使驱动轮和 履带转动。 行走制动阀的作用是保护行走油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