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林的性格特点分析
浅析《人生》的爱情悲剧兼评高加林、刘巧珍的形象

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经历了种种考验,两人的感情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不断 加深。然而,最终他们的爱情却因为高加林的背叛而结束。在爱情遭到背叛的 情况下,两人的感情也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尽管他们曾经深爱着对方,但现实 的压力和观念的差异最终让他们无法走到一起。
重读《人生》,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高加林和刘巧珍爱情故事的唏嘘与无奈。 他们的爱情故事启示我们,不同阶层之间的爱情面临着现实的种种挑战。在这 些挑战面前,有时我们会感到无助和困惑,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然而,正是 这些挑战和差异,让爱情显得更加珍贵和美好。
基本内容
在路遥的《人生》中,高加林的形象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灵。他是一个极具 复杂性的角色,既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也展示了自尊自强的品质。他的人生 旅程正是自强自立的最好写照。
高加林是一个有着强烈自尊心的人。他从小就生活在贫困的家庭中,但他从不 因此感到自卑。相反,他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赢 得别人的尊重。他认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成功,才能真正让自己得 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基本内容
路遥的《人生》是一部描绘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悲剧命运的小 说。高加林的性格深受矛盾心态的影响,呈现出双重人格的特点。本次演示将 从矛盾心态对双重人格的影响、双重人格对人物命运的影响等角度,深入分析 高加林性格的悲剧内涵。
矛盾心态对双重人格的影响
高加林身在农村,对于土地和家人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他同时向往着城市生活 的繁华与优渥。这种对立的情感构成了他内心的矛盾冲突,反映在他性格上的 双重人格。一方面,他热爱乡土,关心家人,尽职尽责;另一方面,他追求城 市生活的满足感,嫌弃农村生活的贫瘠。这种双重人格使他的人格分裂,进而 导致行为上的矛盾和误解。
刘巧珍是一个善良、美丽、温柔的农村女孩,她虽然没有文化,但她对生活充 满了热情。她对高加林的爱情是纯真而炽热的,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在 与高加林的接触中,刘巧珍意识到自己与他的差距,但她并不在意这些,而是 努力向高加林展示自己的美和善良。她用自己的方式维系着与高加林的感情, 最终打动了他的心。
路遥《人生》中高加林的人物形象分析精编版

路遥《人生》中高加林的人物形象分析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中塑造的男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仍然彷徨于人生的十字路口,生活经验还不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的还没有找到正确方向和坚定信念的青年形象。
他既让人同情,又让人憎恨;他既可爱,又可悲。
在他身上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品质:自尊,自卑,脆弱,勇敢,朴实,虚荣,坚毅,浮躁等。
在他身上还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
《人生》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当代农村青年高加林的形象。
高加林这个形象,内涵丰富,又具有较大普遍性,他是一个生活在我们中间的性格矛盾又统一的活生生的人。
他的生活遭际和思想面貌,在八十年代青年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他是一个性格复杂而又矛盾的人物,他既不像过去那些先进的新农村青年那样,脚踏实地的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而奉献力量,也不是热衷于建设自己的安乐窝,或者为谋取私利而不择手段的庸碌之小辈。
在高加林身上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交织着时代变革新引起的追求和矛盾。
[1]P540高加林是幸运的,他有理想,有知识,有文化。
学校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城市为他打开了另一个更为绚丽多彩的世界的窗口,他曾对现代文明怀着炽热的向往。
他不愿庸庸碌碌的生活,极想有所作为;他又是那么不幸运,他毕竟是一个无权无势的普通农民的儿子,理想同现实间存在太大的距离。
这些使他在人生的十子路口一直徘徊、郁闷,形成了他复杂的性格。
他深爱着生他养他的故乡的土地和亲人,但他十几年拼命苦读,就是为了不向他父亲一样,一辈子当土地的主人(或按他的另一种说法是奴隶)。
他深知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内心深处也从没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
但他却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时时渴望离开这贫瘠的土地;他编织着美丽的梦想,但却违背了现实。
毕竟他不应该蔑视孕育生命的土地;而最终成为一个孤独的失败者。
当然小说中高加林生活之路并没有走完,他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艰苦的跋涉者,他的思想仍处在急剧的变动中,而不是一个走完人生之路失败者。
高加林形象的悲剧性

高加林形象的悲剧性海春叶内容摘要:路遥《人生》中的高加林,既具有那个时代青年一代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屈不挠,不断向命运挑战,自信坚毅的品质,又有着知识分子的清高、孤独,同时还有着强烈的虚荣心,是一个让人爱又让人恨的形象。
关键词:高加林人物形象悲剧正文:读《人生》,会感觉到弥漫于作品之中的浓郁的愁绪,这就是作品中的主人公高加林给你的感受,作品通过对回乡知识青年高加林曲折而又复杂的生活道路的描绘,成功的塑造了高加林这样一个处于变革时期的农村青年的奋斗者的形象,反映了当代青年对于“人生”的探索。
一、人生的悲剧。
高加林是一类悲剧人物,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撞击,由于作家潜意识里的惶惑心态而必然地带有悲壮的色彩。
这类悲剧是“一个人完全迫不得已地公正评价自身的产物”,它最终“产生于那种我们自己选择的在世人面前的形象被剥夺而不可避免地引起的灾难中”。
高加林是作者复杂意识的结合体,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纠缠在一起的产物。
虽然作品中透露出的种种信息都使他的价值取向有一种内在的发展趋势,但总的来说他仍处于夹缝的尴尬状态中。
这注定了他事业的悲剧性,他既无法安于做一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也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的现代性步伐,所以,他面临的是都市与农村的双重拒绝,高加林的悲剧有着太深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渊源、现实束缚,中国近百年的社会现实凝结起来投射到他身上,构成了他丰盈而沉重的悲情人生。
高加林人生道路上的闪失,或者说他悲剧的关键性一步,不是发生在他被顶掉民办教师以后潦倒落魄的当儿,而是发生在他进城当了县委通讯干事正在春风得意的时候。
漂亮的“现代派”姑娘,他高中的同学黄亚萍突然向他求爱,这出乎意料的事,把他推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使他不得不作出关系到自己一生命运的抉择,是珍惜他不幸的时候给他幸福的农村姑娘巧珍的爱情,继续呆在这个小县城呢,还是为了谋取个人今后更大的发展,和那个即将转业到城市的县武装部部长的女儿一起远走高飞?权衡了利害得失,经历了心灵的激烈博斗,他选择了后者,抛弃了巧珍。
路遥《人生》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路遥《人生》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一、主人公高加林高加林是《人生》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充满激情与追求的年轻人,渴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的性格特点是坚定、执着、勇敢、自信,但也有一些缺点,如自我、偏执、急躁等。
作者通过对高加林的成长历程和性格描写,展现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人物形象。
在高加林的成长过程中,他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但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
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即使面临困难和挫折,他也从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这种坚定的意志和自我意识,是高加林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
除了坚定的意志和自我意识,高加林也有一些自私和自负的倾向。
在对待爱情和生活上,他更注重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有时会忽视别人的感受和需要。
同时,他也有些偏执和急躁,容易在情绪的影响下做出一些冲动的决定。
在高加林的成长过程中,他经历了许多痛苦和挣扎,也犯下了许多错误和过失。
但最终,他通过反思和重新认识自己,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和爱情。
这种成长和变化的历程,是高加林人物形象中最有价值和意义的部分。
二、农村姑娘刘巧珍刘巧珍是《人生》中的一位农村姑娘,她是一个温柔、善良、聪明的女孩,对高加林的爱和关心展现出了她的纯真和善良。
她的家庭背景较为特殊,是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和高加林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
在和高加林相识后,刘巧珍对他展开了热烈的追求,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感动了他。
她对自己的爱情非常坚定,即使面对高加林的冷漠和拒绝,她也从不放弃,一直默默地关心和支持着他。
她的爱情故事充满了纯真和感动,展现了一种真挚而坚定的情感。
除了爱情故事,刘巧珍也有着自己的成长经历。
她是一个善良而单纯的女孩,但在面对人生的抉择时,她也展现出了坚强和勇敢的一面。
她用自己的行动和思想,逐渐成长为一个更加成熟和有担当的人,这种成长和变化也是刘巧珍人物形象中最有价值和意义的部分。
三、城市姑娘黄亚萍黄亚萍是《人生》中的一位城市姑娘,她是一个理性、聪明、有追求的女孩,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明确的规划和追求。
路遥《人生》中高加林的人物形象分析

路遥《人生》中高加林的人物形象分析一、本文概述《人生》是著名作家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982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
高加林这一角色,既是路遥笔下对于时代变革下个体命运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于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冲突下人性的探索与描绘。
本文通过对高加林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旨在探讨他在社会转型期的挣扎与选择,以及这一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复杂人性与道德困境。
二、高加林的基本背景与性格特点高加林,路遥的《人生》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挣扎的复杂人物。
他出生于陕北高原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庭背景简单而朴素,这塑造了他性格中坚韧、务实的一面。
他深知土地对于农民的意义,也亲身体验过农活的艰辛,因此,他对农村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然而,高加林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农民。
他内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渴望能够摆脱土地的束缚,追求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这种渴望在他心中不断地激荡,形成了他性格中最为突出的特点:矛盾与挣扎。
一方面,他深知自己的根在农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另一方面,他又渴望能够逃离农村,追求更为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高加林的性格中还透露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面对生活的种种困境和挫折,从未选择放弃,而是勇敢地面对,不断地尝试和探索。
这种精神使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即使遭遇再大的困难,也能够坚持到底。
高加林还具备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
他善于观察社会现象,对人生有着独到的见解。
这种思考力和洞察力使他在面对人生的选择时,能够更为理性地分析利弊,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
高加林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挣扎的人物,他的性格中既有坚韧和务实的一面,又有渴望和追求的一面。
这种复杂的性格使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探索,成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
三、高加林的人生选择与冲突在路遥的《人生》中,高加林的形象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人物。
评价高加林

矛盾的性格-----浅谈《人生》—高加林《人生》发表于1982年,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构成了它的时空背景。
是路遥的成名作,故事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高加林回到土地,离开土地,最后又再次回到土地的曲折经历。
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下面我就主要来谈谈主人公高加林和刘巧珍与黄亚平间的矛盾的感情。
高加林正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复杂的人物。
他身上既体现了现代青年那种不断向命运挑战,自信坚毅的品质,又同时具有辛勤、朴实的传统美德。
他热爱生活,心性极高,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关心国际问题,爱好打篮球,并融入时代的潮流。
他不像他的父亲那样忍气吞声、安守本分,而是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但是他的现实与他心中的理想总是相差极远,正是这样反差构成了他的复杂的性格特征。
而这样复杂的性格在他的爱情观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人生》这部作品中路遥就为高加林安排了两个选择,一个是与自己有共同语言甚至可以说是自己的初恋的黄亚萍,一个是一个字也不认识的农村姑娘刘巧珍.虽然是面对的两个女孩,然而又是面对整个人生的选择,要是和亚萍在一起的话,因为两个人不但有共同生活的语言,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到南京这样的大城市去展示自己的才华.而高加林却又偏偏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的青年,那要是和巧珍在一起呢,文中这样说:"他想:巧珍将来除过是人优秀的农村家庭妇女,再也没什么发展了。
如果他一辈子当农民,他和巧珍结合也就心满意足了。
可是现在他已经是“公家人”,将来要和巧珍结婚,很少有共同生活的情趣;而且也很难再有共同语言:他考虑的是写文章,巧珍还是只能说些农村里婆婆妈妈的事。
上次她来看他,他已经明显地感动了苦恼。
再说,他要是和巧珍结婚了,他实际上也就被拴在这个县城了;而他的向往又很高很远。
一到县城工作以后,他就想将来决不能在这里呆一辈子;要远走高飞,到大地方去发展自己的前途。
现在,这一切就等他说个“愿意”就行了。
人生——路遥赏析

《人生》赏析杨孟强20132810高加林作为《人生》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具有复杂的矛盾和矛盾方面组成性格的当代农村青年的典型形象。
在他的性格中,既有自尊、自信、自强、富有理想的一面,又有自卑、自负、自私的一面;既有乐观、倔强、由于追求的一面,又有悲观、懦弱、虚荣的一面;既有反抗的一面,又有妥协的一面。
黑格尔说:“人的特点就在于他不仅担负多方面的矛盾,而且还忍受多方面的矛盾,在这种矛盾里仍然保持自己的本色,忠实于自己。
”高加林的性格就是这种复杂的矛盾和矛盾的诸方面组成的统一体,是独特的“这一个”。
他有知识,有才能,有理想,敢于向传统规范、习惯势力、不正之风挑战,比父辈和一般农村青年有更开阔的眼界,有更多的追求,有更大的抱负。
他不甘贫穷守愚,饱含着青春的活力,充满着蓬勃的朝气,有一股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
高加林确实是个“能人”,是个生活的强者,只要社会对他加以正确的引导,他无疑会在“四化”建设的广阔天地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我们也必须看到,高加林的反抗、追求和奋斗,超越了现实生活的可能,并带有个人的目的。
她把爱情和职业连在一起,他的职业悲剧制约着他的爱情悲剧。
他抛弃巧珍,从道德上他是应该受到谴责的。
他并没有找到人生的价值坐标。
他是个生活的强者,也是个弱者、失败者。
他性格上的优点又使他在某些情况下犯了错误。
作者在赞美他的才能和奋斗精神的同时,又否定了他的不足之处。
路遥通过高加林的事业以及生活的起伏表现了当时中国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
高加林出身于农村,这就注定了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必定会横亘着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这就是中国式的“户籍制度”。
农村户口,农民身份和城市户口,居民身份是壁垒分明,界限森严的。
这正是中国城乡二元对立的经济社会结构和与之相适应的各种法律制度的必然产物。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到了高加林的悲剧:高加林是农民的儿子,但正如书中所述:“他虽然没有认真地在土地上劳动过,可他知道在这贫瘠的山区当个农民意味着什么,农民啊,他们那全部伟大的艰辛他都一清而楚!他虽然从来没有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但他自己却从来都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不必隐瞒,他十几处拼命读书,就是不想像他父亲一样一辈子当土地的主人(或者按他的说法是奴隶)。
高加林的性格特点分析

高加林的性格特点分析高加林是路遥中篇小说《人生》中的男主角,他的性格特点十分丰富且复杂。
他是一个既有理想和追求,又充满矛盾和挣扎的青年。
以下是对高加林性格特点的详细分析:首先,高加林是一个有追求的人。
他有着强烈的自我期许和向上的动力,不愿意在农村过一辈子,对自己的未来有着高远的理想。
他读书、写作、努力工作,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走出农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他的学习和工作上,也体现在他与社会的互动中。
他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充满着矛盾和困惑,但始终坚持自己的追求,不愿意轻易放弃。
其次,高加林的内心充满了矛盾。
他既自尊又自卑,既勇敢又脆弱。
这种矛盾的性格特点在他与周围人的关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例如,他在面对巧珍和黄亚萍时,既为她们的爱情感动,又为她们的身份和地位感到压力和不匹配。
他既想与她们建立深厚的感情,又想逃避和放弃。
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使得高加林的个性更加鲜明和立体。
第三,高加林是一个充满现实主义的人。
他明白人生的残酷和无情,知道生活的不易和艰辛。
因此,他既不回避现实,也不逃避困难。
相反,他努力地去适应和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他对于人生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尽管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偶尔也会感到悲观和失落。
但总体来说,他是一个能够直面现实并积极应对的人。
第四,高加林的个性和行为也表现出一定的浮躁和虚荣。
他在面对人生的选择时,常常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虚荣心出发。
这种虚荣心使他做出了许多错误的决定和选择。
例如,他在面对工作和职业选择时,不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出发,而是盲目地追求体面和高薪的工作。
这种浮躁和虚荣的性格特点不仅给他自己带来了许多麻烦和困难,也给他周围的人带来了不少的伤害和困扰。
最后,高加林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成功的渴望。
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有作为、有地位、有尊严的人。
这种对理想的追求驱使着他不断地努力、奋斗、挣扎、矛盾。
同时,他也深知自己的追求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才能实现。
《人生》中高加林的人物形象分析

《人生》中高加林的人物形象分析路遥同志的中篇小说《人生》中塑造的男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仍然彷徨于人生的十字路口,生活经验还不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的还没有找到正确方向和坚定信念。
具有某种典型意义的年青形象。
他既让人同情,又让人憎恨;他既可爱,又可悲。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去评价他是好人或是坏人。
高加林是幸运的,他有理想,有知识,有文化。
学校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城市为他打开了另一个更为绚丽多彩的世界的窗口,他曾对现代文明怀着炽热的向往。
他不愿庸庸碌碌的生活,极想有所作为;他又是那么不幸运,他毕竟是一个无权无势的普通农民的儿子,理想同现实间存在太大的距离。
这些使他在人生的十子路口一直徘徊、郁闷,形成了他复杂的性格。
他深爱着生他养他的故乡的土地和亲人,但他十几年拼命苦读,就是为了不向他父亲一样,一辈子当土地的主人(或按他的另一种说法是奴隶)。
他深知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内心深处也从没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
但他却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时时渴望离开这贫瘠的土地;他编织着美丽的梦想,但却违背了现实。
毕竟他不应该蔑视孕育生命的土地;而最终成为一个孤独的失败者。
当然小说中高加林生活之路并没有走完,他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艰苦的跋涉者,他的思想仍处在急剧的变动中,而不是一个走完人生之路失败者。
日后,他经过正确人生观的指引,他是可以成为推动生活前进的一种力量的。
从上面高加林形象的介绍中,我们知道高加林这一人物形象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是:自尊与自卑;脆弱与勇敢;淳朴与虚荣。
使他在人生道路上不断翻跟头,大起大落。
下面简要分析他性格的几点表现:(一)自尊与自卑高加林接受过新思想教育,血气方刚,热情奔放。
有追求自身发展的愿望。
从小又受父母的娇生惯养,父母用辛勤汗水换钱供他上学。
他身上的泥土味已冲刷得差不多了。
因而会不自觉地感到自己不比别人差。
在他被撤了教师职务后,表现极为强烈,他想只要高加村有高明楼,他就非要比他有出息不可,要比高明楼他们更强。
《人生》中高加林人物形象分析

《人生》中高加林人物的形象分析中文系09级汉语言文学师范2班学号:200914020224 姓名:陈美利高加林是路遥的改革小说《人生》中的主人公,是城乡交叉地带上努力奋斗的农村知识青年代表。
他既有作为农民的朴实,又有作为知识分子的上进。
在人生的道路上几经波折,真可谓是充满了戏剧化。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一下。
一、新生的农民他是出生于农村,那里仍然处在刀耕火种的偏远地区。
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不懂知识。
作为农民的儿子,他继承了父辈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
在需要他在土地上劳动的时候,他毫不吝啬自己的汗水,虽然开始的时候有点负气,但后来却是真心的投入了。
如《人生》中写到:“经过一段时间,他的手变得坚硬多了。
他并且学会了犁地和难度较大的锄地分苗……。
他锻炼着把当老师时养成的斟词酌句的说话习惯,变成地道的农民语言,……。
”但是,这些并不表明我们的主人公就心甘情愿做一个与老一辈农民一样的庄稼人。
他既厌倦农村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不甘做一个农民,又不满足于仅仅靠双手做土地的主人。
他盼望汽车,火车,飞机来到家乡,盼望现代物质文明所能提供的一切。
同时,他也不满足于乡村文化生活的贫乏,向往着五彩缤纷的现代文明。
高加林从闭塞落后的高加村考入县城中学,在那里,他展开了“对自己和社会的深入认识,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梦想。
”音乐、美术、小说乃至国际问题,都在他的探索范围之内。
在他的生活观念中,可以看出新时期文化教育的发展,新生活丰富多彩的画面在青年一代农民中掀起的波澜,他们已经有了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新需求,这正是推动他们去改造农村落后面貌必不可少的动力。
令人激动的是,高加林不仅对于新生活有美好的愿望,更透发出为实现新生活而奋斗的进取精神。
当他重新成为一个农民时,面对千年的生活陋习,他毅然在村里污秽的吃水井里撒下了漂白粉,搞了一场充满喜剧性的“卫生革命”。
即使在进入县城,人生如意的时候,他也不是安于享乐的庸人,而是以英雄般的献身精神,投入暴风雨中的抗灾第一线,这种进取精神与他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交汇在一起,无疑是当代农村社会中的一股宝贵的革命力量。
论文 论高加林的艺术形象

目录内容摘要、关键词 (1)正文 (2)分论点 (3)一、精神苦闷、内心自卑………………………………………3-4二、冲破世俗观念、大胆追求爱情 (4)三、不屈服于命运、有着发展自我的强烈愿望………………5-6四、命运具有一定的悲剧性……………………………………6-8五、人物形象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8-10 结尾 (10)参考文献 (11)论文摘要:高加林是路遥在<人生>中着力塑造的人物,他身上体现了现代青年不断向命运挑战,自信坚毅的品质,又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朴素、真诚的传统美德,但是由于其社会地位与自我意识的错位,导致了他性格的复杂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加林又具有一定的悲剧性,他无论是对于当代青年,还是整个社会,都具有发人深省的借鉴力量。
一、精神苦闷、内心自卑二、冲破世俗观念、大胆追求爱情三、不屈服于命运、有着发展自我的强烈愿望四、命运具有一定的悲剧性五、人物形象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关键词:《人生》高加林艺术形象论高加林的艺术形象一个平凡的村落,一群平凡的人,一段平凡的生活故事,映射出来的却是一种不怕平凡的理智与清醒。
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自1982年发表以后,在当年甚至成了全国性的话题,人们到处都在谈论着高加林,谈论着人生的内涵与意义。
高加林的艺术形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精神苦闷、内心自卑高加林是路遥在《人生》中着力塑造的人物。
高加林身上既体现了现代青年不断向命运挑战,自信坚毅的品质,又体现了中华民族、真诚的传统美德。
他不像父亲那样忍让、懦弱、安分守己,而是有着更高的人生追求。
作品一开始,高加林是作为一个让人同情的对象出现在读者面前的。
他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创伤,民办教师干了三年,又因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刚毕业需要就业,于是高明楼就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把他辞退了。
转眼间,他又被生活的激流冲到了黄土地上,成了农民。
高加林人物形象分析

高加林人物形象分析“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人生》中高加林的一生就如柳青说的一样,他经历了许多选择的岔道口,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在巧珍和黄亚萍之间,在良知与诱惑之间……这种种艰难的选择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农村青年的典型形象。
一、与命运抗争,为理想而奋斗.高加林来自农村,他对家乡的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但他十几年拼命读书就是为了不像他父辈那样当一辈子土地的主人,即使他在民办教师岗位上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同时也是为了将来通过考试或许转为国家正式教师,离开土地,进而争取做他理想的工作。
当民办教师职务被高明楼挤掉时,他愤愤不平,决心豁出命来和他“拼”个高低,当马长胜为了巴结他的叔叔开后门使他住进了县委大院时,他却坦然地依靠了权势,与高明楼的矛盾迎刃而解。
他上街卖蒸馍躲躲闪闪,生怕碰见熟人,成了这个世界最无能的人。
他在精神危机中遇上了巧珍,巧珍那纯洁、无私的爱情像无声的春雨悄然地滋润着他焦躁的心田,使他精神重新闪光,激起他对生活的热爱.他向往大城市,有“联合国都想去”的理想,但又没有找到通往理想的正确道路,他终于成了离开生养他的土地的孤独奋斗者。
作为农村新人,高加林表现出对现代人生活图景的巨大热情.他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继承了父辈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
在需要他在土地上劳动的时候,他毫不吝啬自己的汗水,虽然开始的时候有点负气,但后来却是真心的投入了。
如《人生》中写到:“经过一段时间,他的手变得坚硬多了。
他并且学会了犁地和难度较大的锄地分苗……。
他锻炼着把当老师时养成的斟词酌句的说话习惯,变成地道的农民语言,……。
”但是,这些并不表明我们的主人公就心甘情愿做一个与老一辈农民一样的庄稼人.他已不满足于仅仅靠双手做土地的主人。
浅析《人生》高加林形象

1102026075 邱立雯从高加林的矛盾人格分析其命运的悲剧性摘要:《人生》是路遥上世纪80年代轰动文坛的一部著作,作品主要塑造了处于“城乡交叉地带”的农村青年高加林这一典型形象,展现了他个人奋斗的人生历程。
高加林的人生经历铸就了他矛盾的双重人格。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高加林的矛盾性分析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关键词:高加林双重人格悲剧命运路遥的《人生》这部小说成功塑造了高加林这一农村知识青年形象,展现了他的悲剧命运。
作品的男主人公高加林出身于农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的儿子,高中毕业后,未能考上大学,回到乡里成为一名民办教师,但不久就被大队支书的儿子挤走回到家中当起农民。
在他心灰意冷之时,农村姑娘巧珍炽烈的爱情使他振作起来。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回到县城广播站工作,由于抵挡不住中学同学城市姑娘黄亚萍的追求,毅然断绝了与巧珍的爱情。
可不久组织上查明他是用不正当途径进城,于是被取消了他的工作,重又打发他回到农村。
而这时即将迁居南京的黄亚萍与之分手,之前抛弃的巧珍也早已嫁人。
失去一切重回黄土地的高加林最终流下了痛苦、悔恨的泪水。
作家路遥借黄亚萍之口道出了高加林的性格:“这个年轻人既像保尔.柯察金,又像于连.索黑尔,是具有自觉和盲动、英雄和懦夫、强者和弱者的两重性格的人物。
”高加林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高玉德是一个纯朴善良。
委曲求全的老农民。
高加林从来没有鄙视过任何农民,但他却也从来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
他不满农村落后的现实,不愿意沿袭父辈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辈子从黄土地刨食的古老的生活方式。
他渴望离开贫瘠落后的土地,到更为广阔的天地生活、发展。
他要从土地走出去,走进城市,从简单的劳作走向层次更高的精神价值的创造。
在他身上有一种强烈的力量,那就是富于理想,勇于进取,向往现代文明的城市生活。
当高加林从黄土高原那闭塞的小村子里考进县城高中后,新的现实、新的知识、新的生活都使他变得充实、愉快。
在学校里,他是学习干事,学习成绩总是班级最好的。
路遥《人生》中高加林人格分析

压抑·释放·回归——路遥《人生》中高加林人格分析王虹帅摘要本文试运用弗洛伊德的三维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和超我,对路遥《人生》中高加林的人格结构予以剖析,着重讨论高加林人格结构从压抑的平和到释放的冲突再到重构的回归三个阶段的变化,以及这种人格上的变化对高加林人生命运的影响,进而探讨高加林形象的悲剧性和他回归黄土地的意义之所在。
关键词: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压抑释放回归AbstractThis paper try to analyze the personality structure of the Gao Jialin in "Life" of Lu Yao by Freud's theory: Id ,Ego ,Superego. The paper focused on the three stages of the changes that the personality structure of Gaojia Lin changed from the mild to suppress to the release of the conflict and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return. And this change of personality impact on the fate in life of Gaojia Lin. Then discuss the tragic in the image of Gao Jialin and the significance that he return to land.Keywords:Personality Structure Id Ego SuperegoSuppress Release Return路遥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他的小说对当下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独特、深刻的思索与探寻,着重体现了“城乡交叉地带”人的命运的变迁与冲突,路遥的作品《人生》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人生中对高加林的评价

人生中对高加林的评价
高加林是一位非常值得敬佩和敬重的人。
他是一个十分有才华的艺术家,无论是在音乐、舞蹈还是影视方面,他都展现出了出色的天赋和专业素养。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张力十足的情感表达,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和思考。
他的努力、执着和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除了他的艺术才能,高加林还是一位热心公益的慈善家。
他积极参与各种慈善活动,为社会做出了很多贡献。
他用自己的影响力和资源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展现出了他的善良和关爱之心。
与此同时,高加林也是一个具有远见和创新思维的商业家。
他在商业领域的成功不仅表明了他的商业头脑和决策能力,更凸显出他敢于冒险、不断创新的勇气。
他的商业成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总的来说,高加林是一个多才多艺、乐于助人、具有商业头脑的杰出人物。
他在各个领域积极发展自己的才能,并且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的人生经历和成就鼓舞着我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且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回馈社会。
对高加林的认识和思考

对高加林的认识和思考高加林这个名字啊,提起来总让人想起那些年少轻狂的日子。
他是个典型的“山里人”,对吧?原本在农村里过着简单的生活,没啥复杂的心思。
可你看他,心里却藏着一个大大的梦想,想要跳出这片小天地,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
就像我们小时候,总想要去大城市里打拼,幻想着自己能成为一个什么大人物,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说到高加林,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他的那种执着。
老实说,他的选择有点“逆天”,放着农村的安逸不顾,偏偏要去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理想。
有时候我就想,这究竟是勇敢还是傻呢?人生嘛,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有人勇往直前,有人却固守一隅。
他为了自己的梦想,放弃了许多,甚至连身边的人都无法理解。
就像我们身边的朋友,有时候不被理解也是很正常的。
高加林的经历让我想到了“瓜田李下”,有时候身边的人总是会对你的选择指指点点。
你追求的东西,对别人来说也许是“过于奢侈”的梦想。
他为了理想,付出了不少的代价。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有得必有失”,他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像是乡愁、亲情,还有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
你有没有想过,追梦的路上,有多少坎坷和不易?高加林的故事让我明白,追逐理想的过程中,绝对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
比如说,初到城市的时候,面对的都是陌生的环境。
像是进了“迷宫”,有时候甚至连方向都搞不清楚。
你拼命努力,却可能换来的是无尽的失落和孤独。
就算你再努力,也难免会被现实狠狠打脸。
不过,高加林的故事也充满了希望。
我们看到他始终没有放弃。
那些艰难的日子,让他更坚强。
就像“铁杵成针”,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回报。
虽然有时候感觉前路漫漫,但只要心中有信念,就能抵达终点。
他教会我们,不论多么艰难,只要不放弃,梦想总有实现的一天。
再说说高加林的人际关系。
他虽然走上了追梦的道路,但也不是没有牺牲的。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像那根细细的线,一不小心就会断掉。
他在城市里拼搏,和家乡的朋友渐行渐远,有些朋友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
《人生之路》的原著是什么(一览)

《人生之路》的原著是什么(一览)《人生之路》的原著是什么?《人生之路》原著是《人生》作者路遥,高加林是一个具有现代青年勇于挑战命运、自信坚毅品质以及传统美德的综合人物。
他热爱生活,心态高尚,怀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关注国际问题,热爱打篮球,跟随时代潮流。
与他的父亲相比,高加林具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但是他的现实与理想总是相距甚远,这种反差造就了他复杂的性格特征。
《人生之路》原著结局《人生之路》原著结局:高加林从城市回到了家乡,刘巧珍嫁给了马栓。
高加林被举报后,和黄亚萍分手,没有了工作没有了爱情再次回到陕北高原老家。
高加林的人生经历了回到家乡当老师,走出家乡当记者,再次回到家乡则是孑然一身。
坎坷的经历让他身心俱疲,但也充分认识了自己,高加林最后没有和任何人在一起。
高加林有两段情,农村姑娘巧珍真心爱慕他,但被抛弃,城市姑娘亚萍,喜欢他,但没办法接受他农民身份。
高加林和巧珍的这段感情,是在失意落魄下被迫接受,他内心不甘心。
高加林喜欢亚萍,可惜有缘无分。
《人生之路》剧情简介《人生之路》主要讲述了青年高加林(陈晓饰)为了改变命运,努力奋发图强,谱写平凡人不平凡人生的故事。
刚出场时的高加林,意气风发,为了考上大学拼尽全力。
可惜他的录取通知书被书记高明楼半路截取,走关系让自己儿子高双星冒名去了大学。
本来想复读的高加林,因为母亲摔成重伤,无学费放弃复读,最终当了马店小学的一名民办教师。
一边是高双星毫无廉耻的在大学享受着本该属于高加林的一切;一边是高加林为了小学修缮经费到处忙碌奔走的身影,这一切也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着让人更加心疼高加林。
而随着高加林一步步走出高考落榜的阴影,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大家为他高兴的同时,但也着急高双星冒名顶替一事到底何时能暴露?其实对于高双星冒名顶替暴露一事,剧中已经做了三处伏笔的,目前也是该剧给观众留下的最大悬念!八十年代,生活在陕北高家沟的青年高加林打小就是村里人人皆知的读书“状元”。
高加林分析

人生,的确是一部震撼心灵的电影。
一个矛盾体高加林,一个负心汉,一段牵动人心的感情。
我为巧珍那无私纯洁的爱激动的流泪;为加林那悲惨的命运和无情的负心而同情叹息。
但每次次触动之后,我把对高加林的同情都会抛开,随之而来的只有气愤、不平和痛恨,除此之外,别无他情。
甚至于残酷地认为他的结局是一种报应,竟不自觉地把这种感情和宿命论联系在一起。
面对巧珍真诚、善良、单纯而神圣的爱情,他竟如此虚伪地在“演戏”,在一天天欺骗着他最亲爱的人。
高加林是特定时代的不幸知识青年,他有自己的苦闷、烦恼、悲哀和理想,也有自己的活法和奋斗目标,这是值得肯定的,也不允许你有任何的怀疑。
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脱离现实生活,去盲目地追求实际上不能得到的东西。
高加林是一个生活的悲剧,他对青春开了一个玩笑,而命运还了他一个无奈,他想博爱众生,可偏偏每个人都离开了他,他曾因生活的无助而迷茫,也因为生活的得意而放肆,他背离了自己的意识,他选择了一种似乎有悖伦理的尝试--离开巧珍,为此他曾受到了谴责,受到了自己良心的折磨,当他所梦想的那座桥最终变成了一道彩虹时,命运的多重打击如约而至,当一声“亲人啊”从胸中喷涌而出时,是对乡亲们的感激,但其中又饱含了多少的无奈和悔恨啊。
(补补补:德顺爷的话把加林说的很透彻。
大家知道,只有德顺爷最有发言权,因为他是天天看着加林从小长大的。
“你把良心卖了!加林啊……”德顺爷说。
“你现在是个豆芽芽,根上的土一点也没有了,轻飘飘的,不知你上天呀还是入地呀!人常说:…浮得高,跌得重‟,不管你到了什么时候,咱为人的老根不能丢啊!”我觉得德顺爷作这样的评价是不足为怪的。
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
894)认识自己毕竟需要一个过程,面对悲惨的境遇,高加林痛不欲生,他只好做了一次自我剖析:对这一切他又能怨谁呢,悲剧是他自己造成的,他为了虚荣而抛弃了生活的原则,落了今天这个下场,是他害了别人,也把自己的生活搅了个一塌糊涂。
高加林的性格特点分析

高加林的性格特点分析高加林是一个具有复杂的矛盾和矛盾方面组成性格的当代农村青年的典型形象。
在他的性格中,既有自尊、自信、自强、富有理想的一面,又有自卑、自负、自私的一面;既有乐观、倔强、由于追求的一面,又有悲观、懦弱、虚荣的一面;既有反抗的一面,又有妥协的一面。
黑格尔说:“人的特点就在于他不仅担负多方面的矛盾,而且还忍受多方面的矛盾,在这种矛盾里仍然保持自己的本色,忠实于自己。
”高加林的性格就是这种复杂的矛盾和矛盾的诸方面组成的统一体,是独特的“这一个”。
高加林是一个农民的儿子。
他从来也没有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但他自己从来都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
他对家乡的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但他十几年拼命读书就是为了不像他父辈那样当一辈子土地的主人(或者按他另一种说法是奴隶),即使他在民办教师岗位上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同时也是为了将来通过考试或许转为国家正式教师,离开土地,进而争取做他理想的工作。
当民办教师职务被高明楼下掉时,他愤愤不平,决心豁出命来和他“拼”个高低,当马长胜为了巴结他的叔叔开后门使他住进了县委大院时,他却坦然地依靠了权势,与高明楼的矛盾迎刃而解。
他上街卖蒸馍躲躲闪闪,生怕碰见熟人,成了这个世界最无能的人。
他在精神危机中遇上了巧珍,巧珍那纯洁、无私的爱情像无声的春雨悄然地滋润着他焦躁的心田,使他精神重新闪光,激起他对生活的热爱。
当他享受初恋的幸福时,他又十分懊悔、惆怅。
他时时刻刻地想念巧珍,但又处处躲避巧珍。
他在与巧珍的相爱中,敢于冲击顽固的习惯势力和世俗观念,可是当他进城后却又成了黄亚萍爱情的“俘虏”。
他在与黄亚萍热恋的时候,也还时常挂念巧珍。
他向往大城市,有“联合国都想去”的理想,但又没有找到通往理想的正确道路,他终于成了离开生养他的土地的孤独奋斗者。
他冒雨连夜赶到马河公社抗洪救灾第一线报道救灾情况,体现了英雄主义精神,可是这种精神又笼罩了一层无形的虚荣和狂热。
他与黄亚萍的相爱,带有发展自己的目的。
浅析路遥《人生》中的高加林形象

浅析路遥《人生》中的高加林形象杨田宇摘要:路遥小说《人生》以其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叙述了一个在处于“城乡交叉地带“的知识青年,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追求,最后以失败告终的故事。
小说语言真实朴质,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通过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经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向我們展示了当代知识青年的觉醒,也深刻的揭示了旧的体制下城乡交叉地带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弊端。
关键词:人生;人物形象;爱情;社会因素;现实意义引言小说《人生》的作者路遥,原名王卫国,1973 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在这期间开始文学创作。
路遥年轻时奔波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他最熟悉的生活就是城乡交叉地带充满生机和机遇的城市生活,不论物质还是精神方面,路遥深刻的思考并阐述了这一现象。
《人生》由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
因此,将研究小说中的主人公的人物形象作为研究依据,对我们当代青年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学习意义,将作品的背景与人物放在同一空间里,更好地体现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人物对社会时代命运的深刻见解,体会作者的创作初衷。
一、高加林人物形象分析小说的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个多元化的人物,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偏远山村的知识青年的典型代表,他的身上保留了中国农民世世代代相传的淳朴、勤劳、肯干的品质,也融入了现代化气息的年轻人的诗意、理想和追求,更折射出了知识青年的茫然、彷徨、无助的现状。
对于这样一个有着真实可感、性格复杂的青年,我认为对他的评价应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下面就我阅读小说后的认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积极向上,充满活力高加林是一个充满活力、思想上进、才华横溢、积极向上的青年。
积极向上体现在高加林在读书时的刻苦勤奋,爱好广泛,对未来充满希望的那种心情;毕业后当民办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挤出时间写诗文,并继续学习,以及希望通过考试转为国家正式教师的那种激情。
在失去工作以后,高加林也只是一时的颓废。
高加林不会因为生活的失意就一蹶不振,他仍然积极向上努力寻找出路,不向命运低头的勇气值得赞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加林的性格特点分析
高加林是一个具有复杂的矛盾和矛盾方面组成性格的当代农村青年的典型形象。
在他的性格中,既有自尊、自信、自强、富有理想的一面,又有自卑、自负、自私的一面;既有乐观、倔强、由于追求的一面,又有悲观、懦弱、虚荣的一面;既有反抗的一面,又有妥协的一面。
黑格尔说:“人的特点就在于他不仅担负多方面的矛盾,而且还忍受多方面的矛盾,在这种矛盾里仍然保持自己的本色,忠实于自己。
”高加林的性格就是这种复杂的矛盾和矛盾的诸方面组成的统一体,是独特的“这一个”。
高加林是一个农民的儿子。
他从来也没有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但他自己从来都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
他对家乡的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但他十几年拼命读书就是为了不像他父辈那样当一辈子土地的主人(或者按他另一种说法是奴隶),即使他在民办教师岗位上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同时也是为了将来通过考试或许转为国家正式教师,离开土地,进而争取做他理想的工作。
当民办教师职务被高明楼下掉时,他愤愤不平,决心豁出命来和他“拼”个高低,当马长胜为了巴结他的叔叔开后门使他住进了县委大院时,他却坦然地依靠了权势,与高明楼的矛盾迎刃而解。
他上街卖蒸馍躲躲闪闪,生怕碰见熟人,成了这个世界最无能的人。
他在精神危机中遇上了巧珍,巧珍那纯洁、无私的爱情像无声的春雨悄然地滋润着他焦躁的心田,使他精神重新闪光,激起他对生活的热爱。
当他享受初恋的幸福时,他又十分懊悔、惆怅。
他时时刻刻地想念巧珍,但又处处躲避巧珍。
他在与巧珍的相爱中,敢于冲击顽固的习惯势力和世俗观念,可是当他进城后却又成了黄亚萍爱情的“俘虏”。
他在与黄亚萍热恋的时候,也还时常挂念巧珍。
他向往大城市,有“联合国都想去”的理想,但又没有找到通往理想的正确道路,他终于成了离开生养他的土地的孤独奋斗者。
他冒雨连夜赶到马河公社抗洪救灾第一线报道救灾情况,体现了英雄主义精神,可是这种精神又笼罩了一层无形的虚荣和狂热。
他与黄亚萍的相爱,带有发展自己的目的。
他在黄亚萍面前既暴躁,又温顺,而且无条件地接受她的“考验”,听从她的指挥。
可以想见,高加林由贫穷落后的农村,“飞”到了文明的县城,既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又得到了“时髦的女郎”,如果不是克南妈妈“公报私仇”,恐怕高加林将会“飞”到更大的城市,他的追求便会成功,他的理想便会实现。
高加林是生活的强者,他的性格中的长处,从
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他的短处。
高加林既是“不正之风”的受害者,又是“不正之风”的承担者、得益者。
然而,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高加林在人生道路上几经沉浮,最后终于“败”下阵来,酿成了他的人生悲剧。
高加林性格极其复杂、充满矛盾,是不是美丑各半呢?不是的。
辩证法不是平分法。
陈晏清说:“认识任何矛盾,都要分清它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找不着主要矛盾方面就不能辨别事物的性质,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非主要的矛盾方面。
”黑格尔也指出:“性格的特殊性中应该有一个主要的方面作为统治的方面,但是尽管具有这个定性、性格同时仍须保持住生动性与完整性,使个别人物有余地可以向多方面流露他的性格,适应各样的情境,把一个本身发展完满的内心世界的丰富多采性显现于丰富多采的表现。
”
那么,高加林的复杂的矛盾性格的主要方面是什么呢?我认为高加林复杂的矛盾性格的主要方面是:他有知识,有才能,有理想,敢于向传统规范、习惯势力、不正之风挑战,比父辈和一般农村青年有更开阔的眼界,有更多的追求,有更大的抱负。
他不甘贫穷守愚,饱含着青春的活力,充满着蓬勃的朝气,有一股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
高加林确实是个“能人”,是个生活的强者,只要社会对他加以正确的引导,他无疑会在“四化”建设的广阔天地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高加林的反抗、追求和奋斗,超越了现实生活的可能,并带有个人的目的。
她把爱情和职业连在一起,他的职业悲剧制约着他的爱情悲剧。
他抛弃巧珍,从道德上他是应该受到谴责的。
他并没有找到人生的价值坐标。
他是个生活的强者,也是个弱者、失败者。
他性格上的优点又使他在某些情况下犯了错误。
作者在赞美他的才能和奋斗精神的同时,又否定了他的不足之处。
高加林生活在城乡“交叉地带”,他身上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高加林的影子。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列宁说:“要真正地认识对象,就必须把握和研究他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媒介,我们决不会完全地做到这一点,可是要求全面性,
将使我们防止错误,防止僵化。
”可见,人物的性格是由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决定的,要把握人物的性格,就必须研究他所处的环境及其一切联系和“媒介”。
高加林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城乡“交叉地带”。
他进城前后,我国社会正处在大变革前夜。
由于十年的政治风暴和长期“左”倾思想的影响,我们国家在前进中仍然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在“三大差别”还没有消除的今天,还存在着封建思想的残余、资产阶级思想意识、贫穷、落后、愚昧的状况、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等等。
尤其是在城乡“交叉地带”,“城市生活对农村生活的冲击,农村生活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农村生活城市化的追求倾向;现代生活方式和古老的生活方式的冲突;文明与落后,现代思想意识和传统道德观念的冲突等等构成了当代生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
这一切矛盾不会不对高加林性格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
但是,高加林生活在社会主义时代。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拔乱反正,在建设两个文明中稳步前进。
城乡经济体制的改革,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无不为广大青年展现了广阔的前景,激励着“高加林式”的青年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高加林生长在一个纯朴的农民家庭里,他是个独生子,从小接受了农民的朴素的传统教育,又在县城读了十多年书,深受现代文明的熏陶;既受到农村生活的浸染,又受到城市生活的影响。
他在探索人生的道路上,既有马长胜、高明楼搞不正之风的干部对他的打击和思想的侵蚀,又有德顺老汉、慈爱的父母这些朴素的农民对他的哺育,还有高智胜、景若宏、刘玉海这些大公无私、光明磊落、克己奉公的好干部对他的影响。
总之,所有这些时代因素和社会环境都深刻地影响了高加林性格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