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融合手术的生物力学及研究进展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后相应椎间孔形变生物力学实验及临床研究
摘要
对腰椎间盘退变、突出引起的腰椎运动节段的疼痛与功能不良,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是切除突出的腰椎间盘、椎管减压和脊柱融合。尽管对指征选择适当的患者可取得满意的结果,但仍有部分病例手术后症状持续存在,甚至加重;此外,亦可引起明显的脊柱不稳或脊柱运动丧失的副作用。由于椎间盘对腰椎的生物力学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腰椎阔盘切除后进行功能重建是最佳方法。人工椎间盘置换(Artificaldiscreplacement,ADR)通过恢复椎间隙的高度和病变椎问盘的生物力学和负载能力,可达到节段性稳定和节段性运动,从而恢复腰椎自然负重及运动功能。有研究表明人工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和生物稳定性与正常椎问盘无显著性差异。
为了解腰椎间盘切除、脊柱融合及人工椎间盘置换对腰椎解剖、生
理及生物力学的影响,国内外学者采用各种方法对此进行了研究,包括
影像学及生物力学等方法,但尚未形成共识。现已证实临床上坐骨神经
痛的患者存在神经根椎间孔内受压的现象,Hasega粕等发现当椎间盘后缘小于4衄或椎间孔高度小于15响时,酃可出现神经根受压现象,因此推测术后椎间孔形态改变是影响远期疗效的原因之一。
截至目前,国内外关于ADR对腰椎活动度、应力分布及椎间隙高度影响的报道较多,而对于ADR与椎间孔形态改变相关性的实验及临床研
究均少,对ADR与脊柱融合后运动状态下进行椎间孔形态学的对比研究
尚未见报道。国内^工椎问盘的临床应用尚未普遍开展。仅有少数凡家医院开展了ADR手术,关于人工椎间盘置换中、远期临床疗效的报道很少。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是LinI(@SBcharit6Ⅲ型人工椎间盘,FDA
椎间孔外腰椎椎体间融合术(ELIF)
椎间孔外腰椎椎体间融合术(ELIF)
目前,脊柱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IS)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各种微创理念。现在,中国正处于老龄化阶段,很多以前认为是手术禁忌症的脊柱疾病,可通过MIS技术解决,其创伤小,康复快,患者易接受,有时仅局麻就可安全的解决问题,更符合最近热推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
腰椎椎间融合术(1umbar interbody fusion,LIF)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患的经典且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已相继出现如PLIF、TLIF、ALIF、XLIF、DLIF、OLIF、ELIF等等各种术式,但是每一种融合入路都有它的价值与边界。所以不应盲目追求,对待每个患者应个性化的谨慎选取。
图示:各种腰椎椎间融合术
图示:各腰椎融合术式入路方向
最早应用于临床的ALIF可采用腹膜后入路和小切口撑开装置或内窥镜系统等技术,减小了手术创伤,但其大血管损伤和逆行性射精等并发症仍很难完全避免。XLIF避免了后路融合损失后路张力带的缺点,且降低了ALIF大血管损伤的风险,但腰大肌和腰丛神经的损伤却不容忽略。最近热捧的OLIF技术,不需打开椎管,对神经无干扰,可扩大融合面积,使用更宽大的融合器,但其间接减压作用有限。
PLIF是目前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LIF技术,已普及于各大县医院,但其创伤大,需打开椎管减压,破坏脊柱后方结构,易导致术后医源性腰痛的发生。TLIF技术是在PLIF技术的基础上改良而来,通过切除关节突经椎间孔入路,不仅减少了对硬膜和神经根的牵拉,同时又保留了棘上、棘间韧带以及骶棘肌椎板附着等后方张力结构。随着MIS 理念的推广,mini-TLIF(minimally invasive TLIF)技术应运而生,
腰椎关节突关节融合研究进展-cdr终稿
腰椎关节突关节融合的研究与进展
崔道然,保国锋,崔志明
Research and progress in the fusion of Lumbar zygapophysial joint
Cui Dao-ran, Bao Guo-feng, Cui Zhi-ming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01, Jiangsu Province, China
Cui Dao-ran, Studying for master′s degree, Attending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01, Jiangsu Province, China Cuidaoran1977@
Abstract: Lumbar zygapophysial joint is an important post-column structure, of which the fixation and fusion has been relatively widely used in the lumbar posterior surgery.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natomy, biomechanics and clinical research of the lumbar zygapophysial joint, then describes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and efficacy of different technologies to explore the best fus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TLIF介绍
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TLIF介绍
第一篇: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 TLIF介绍
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 TLIF介绍
经腰椎后路的椎间融合术(PLIF)诞生于上个时间50年代,由于椎间融合具有充分的植骨融合床、丰富的血液供应以及良好的生物力学环境,因而融合率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也随之改善。但是PLIF手术术中需要腰椎两侧广泛的椎旁肌剥离,导致椎旁肌术后一定程度的失神经改变;需要切除两侧更多的后方结构,如椎板,椎间小关节等;技术上需要对双侧神经根进行一定的牵拉,增加了神经根损伤的几率。1982年Harms等提出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技术(TLIF),术中一般不必牵拉神经根,这些技术上的优势使得TLIF技术获得迅速推广。但是手术的肌肉入路并没有改变,开放腰椎后路TLIF手术对肌肉的损伤的缺点仍然影响着TLIF手术的远期疗效。
与腰椎融合技术同步发展的是微创脊柱外科技术MIS。1997年,Foley和Smith提出管状牵开器技术,解决了脊柱后路的微创入路问题,减少了腰椎后路常规手术对椎旁肌的牵拉和剥离。2001年,Foley提出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技术应运而生。2002年,Koo首先报道微创经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技术(MIS-PLIF),2003年,Foley首先报道了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MIS-TLIF)技术。经过近10年的发展,MIS-TLIF在手术技术、适用指征等方面得到不断充实和完善,并为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生所接受。手术适应征 1.腰椎滑脱症;
脊柱融合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脊柱融合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第十章脊柱融合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科
邱勇
脊柱融合术是指以病椎为中心,从病损区上位的正常脊椎到下位的正常脊椎做植骨术,使多个脊柱节段发生骨性融合,形成一个力学整体,从而达到治疗脊柱疾患、消除疼痛、控制畸形发展、重建脊柱稳定性及保护脊髓神经的目的。
第一节脊柱融合的历史回顾
脊柱融合术的历史可追溯到1911年,Albee用脊柱融合术治疗脊柱结核,以达到阻止结核感染播散的目的,同年,Hibbs亦用脊柱融合术控制脊柱侧凸患者畸形的发展。Albee和Hibbs的开拓性研究取得成功后,脊柱融合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脊柱畸形和其他脊柱疾患,如脊柱侧凸、后凸,脊柱骨折、脱位,脊柱滑脱及椎间盘疾病。
在脊柱融合的适应证扩大的同时,融合技术、手术入路、术中监测及植骨材料亦不断发展。1932年,Capener首先采用前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1934年,Ito描述了旁正中腹膜后入路及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的方法。1946年Jaslow首次报道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Cloward促进了PLIF的发展。1968年,Hoover提出用环形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Kim报道采用环形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融合率由70%提高到88%。
20世纪40年代起,脊柱内固定开始蓬勃发展。Toumey应用关节突螺钉和融合术治疗腰椎疾患;Straub 将棘突钢板用于腰骶部融合;Harrington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研制了Harrington系统,提高了脊柱畸形的矫正能力和脊柱融合的成功率;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是脊柱外科发展史上的另一个里程碑。
腰骶融合的生物力学研究新进展
动物实验标 准易于 统一 , 比性 较强 , 、 等动物 可 猪 牛
因具有与人类类 似 的脊 柱结构 而被较 多采用 。L b ol ew h 等。 在公牛脊 柱尸 体标 本上 进行 腰 骶融 合 负载 破坏 实 验, 对比研究融合术式单纯 S椎 弓根螺钉 、 1 S椎 弓根螺钉 加 S头侧朝 向螺钉 、1 弓根螺钉加 尾侧朝 向螺钉 、1 2 S椎 S 椎 弓根螺钉加骶骨棒 和 S椎弓根螺钉加髂骨螺钉 的生物 1 力学特点 , 结果显示 与髂 骨固定均能有效 降低 S 螺钉 1 的劳损负荷 , 但在损 害性弯 曲实验 中只有髂 骨螺钉 能提 供对 S螺钉的有效保护 , . 因此与 S螺钉固定相 比, 2 髂骨螺 钉在腰骶 融合 术 中具有 抗拔 出力强 、 松动 率低 的优势 。 与椎问融合 器相 比, 骨螺 钉 亦更 具 生物 力学 优 势( 髂 。 Tri o O l sn等 利用猪尸体脊柱 ~S段模 拟人腰骶段 nn l 脊柱 , 比研究单 侧和 双侧椎 弓根螺钉 内固定 的生物力 对
・
42 ・
国 际骨 科 学 杂 志
21 0 0年 1月 第 3 卷 l
第 1期
It to , n JOrh p
—
Iu ! 1 a
!
!
.
椎间融合器研究进展
椎间融合器研究进展
腰椎退行性滑脱、节段性不稳、椎间盘源性疾病、外伤性腰椎滑脱所致腰椎失稳引起的下腰痛、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对非手术治疗无效者一般都需行腰椎固定融合术。近年来随着材料学和生物力学的进步,椎间融合器(cage)越来越多的用于腰椎融合术。本文拟就椎间融合器发展历史、使用优点及并发症、不同类型椎间融合器的使用、单双型椎间融合器使用疗效对比作一综述。
标签:椎间融合器;腰椎退行性疾病
1腰椎椎间融合器发展历史
Cloward等[1]早在50年代便相继提出在椎管减压后椎体间植骨以促进脊柱融合的设想,并应用于临床。然后在随后的临床应用中,单纯椎间植骨暴露出不少缺陷:①椎体不融合率高且易形成假关节,各家报道不一,可达5%~35%[2];
②Dennis[3]等认为几乎在100%的患者有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根管狭窄,小关节承受异常应力等问题,为了克服这些不足之处,一种被称为”Bagby笼子”的不锈钢中空内置物由Bagby设计出,起初是用来治疗马颈椎Wobbler综合征。从1983年起Bagby和Kuslich在一些机械工程师的帮助下,专门为人体设计出一种类似”Bagby”笼子的既坚强又有空隙的网笼结构,即cage 装置,作为脊柱内置物,称为BAK-cage ,中间可容纳松软的移植骨。这种内置物的强度足以中和椎体间的巨大应力,并于1988年首次报道[4]。此后随着材料和工艺的不断改进,种类繁多的cage在椎体间融合技术中得以推广应用。目前使用的具代表性的cage可按手术入路归纳为3类[5]:①用于前路椎间融合(ALIF)的cage,如楔形的Synthys-cage,圆柱形的Danek-cage,垂直放置的Moss-cage,带钢板的cage等;②用于后路椎间融合(PLIF)的cage,如圆柱中空BAK-cage,线形螺纹状Ray-TFC,开放性的方柱形CFRP-cage等。近年来国产不锈钢TEC开始在临床试用;③用于外侧入路椎间融合的单枚长柱形BAK-cage。目前通用的cage材料有不锈钢、钛合金和碳素纤维,可吸收材料正在研究中。Cage 的尺寸依不同部位有不同规格,在腰骶椎一般选用直径14~18 mm中到大号的cage作为椎间融合器。
微创经多裂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微创经多裂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下腰痛和腰腿痛最常见的病因,其发病机制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活动障碍等所表现的一种综合症。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需经过牵引、理疗和加强腰背肌锻炼等治疗可缓解症状,约10%-20%患者需经手术治疗。腰椎间融合术是目前公认治疗腰椎疾患的最有效方法,不仅能够恢复椎间高度及腰椎前凸,并且能够提供椎间纵向支撑,更符合腰椎生物力学原理。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疾病采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传统经典椎间融合植骨及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会进一步加重邻近脊柱节段的退变,医源性融合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因此,人们对传统开放手术持有怀疑态度。随着临床外科医师对脊柱后方软组织作用重要性的认识,传统腰椎后路手术对椎旁肌肉的广泛切开与剥离易引起多裂肌缺血甚至坏死,严重时导致肌肉萎缩以及神经支配的不可逆性损伤,最终在手术后出现腰背顽固性疼痛和平背畸形等严重并发症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为了降低影响脊柱的稳定性,术者越来越重视对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及椎旁肌尤其是多裂肌结构及功能进行保护。本文就根据国内外文献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采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椎间植骨融合术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1 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1.1生物力学研究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有国外学者采用新鲜成人尸体标本进行了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椎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研究,结果均提示腰椎能获得即刻稳定性。在以前的研究表明,单侧椎弓根固定的稳定性低于双侧椎弓根固定。Goel等[1]通过体内外生物力学实验及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比较了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的固定效果,发现在屈伸活动时单侧固定的强度为双侧固定强度的57%,侧弯活动时为20%,轴向旋转活动时为18%。随后Sluky等[2] 进行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体外实验,结果表明,对稳定腰椎运动节段的屈曲,侧弯、轴向旋转强度单侧固定明显低于双侧固定,屈曲、侧弯活动时范围明显大于双侧固定。国内学者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生物力学的研究中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董健文等[3]通过新鲜成人尸体标本研究腰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和单枚融合器椎间融合,发现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和单枚融合器融合在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转、右旋转依次测量邻近节段的单角位移运动范围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单侧固定与双侧固定都能使腰椎获得良好的稳定性。何蔚等[4] 通过成人新鲜尸体标本进行腰椎单侧及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模型生物力学研究,腰椎能获得良好即刻稳定性。从理论上分析,适当的内固定可以为腰椎融合提供理想的生物力学环境,促进椎间植骨的融合。
椎间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及进展
椎间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及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每年约10%~1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终需要手术治疗[1]。手术治疗分为融合性和非融合性两大类。椎间融合手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是外科治疗的重要方法。本文主要就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优缺点及新近发展方向做一综述。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
腰椎间盘是身体负重量最大的部位,一般认为机体从20岁以后椎间盘便开始退变,外伤及腰椎反复活动和负重等均能加速这种退变。当退变到达一定阶段,纤维环产生薄弱区域,其内部的髓核便会突出。椎间盘(髓核)突出时神经根及硬膜囊会直接受到压迫,产生神经根痛及功能障碍,这是由于神经根对机械压迫非常敏感,因为神经根没有周围神经那样的结缔组织保护鞘[2]。突出物压迫和机械刺激还会影响椎管内小血管,致神经组织产生缺血缺氧,引起功能障碍。有研究认为,神经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功能障碍较单纯压迫更为严重,预后也更差。当椎间盘突出发生时,髓核还能引起神经根、硬膜和马尾神经的炎症,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确认。新近的实验研究还表明,椎间盘突出会在局部产生免疫反应,这是因为正常的髓核封闭在纤维环中,当纤维环破裂时,髓核的某些成分便会与机体在神经根局部产生抗原抗体反应。
2 椎间融合术
椎间融合的概念首先由Cloward在1940年提出,即切除椎间盘,通过植骨或内植物将椎体间关节融合。经过不断发展,椎间融合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椎间融合术可以切除导致疼痛的椎间盘,并提供腰椎节段间坚强的融合固定,以维持腰椎的承重作用,同时可以恢复椎间隙的高度扩大椎间孔,解除或缓解神经根压迫[2]。手术治疗原则是充分减压和保持脊柱稳定性,目的是去除突出物造成的压迫和刺激,消除或缓解临床症状[3]。按手术入路可分为前路椎体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及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等。
腰椎后路表面融合的应用研究进展
成部分 , 小关节融合对 于重建脊 柱 的稳定性 具有 至关 重要
作用 。栗 向明等 报 告 小关 节 V型 截骨 后行 自体 骨植 骨
术 , 实 小 关 节 突 植 骨 应 用 于胸 腰 椎 骨折 效 果 良好 , 术 创 证 手
伤小 , 植骨量少 , 骨床较好 , 植 融合率 高。
临床上 常将 脊柱 后侧的关节突间融合和外侧 的横 突间
。
关节 突关节是 由椎体上 下关 节突构 成 的滑膜关 节 , 后
外侧融合应 注意保 持骨性 关节 突的完 整性 , 然后 用尖 刀彻 底切除伤椎节段 的关 节囊 及关节 周 围软组织 , 残 留软组 勿 织, 关节 软骨用 骨刀作 “ 截 骨 , V” 以去除横 突软骨 , 并把 关 节面 的皮质 骨打磨粗 糙 , 最后将 松质 骨植入 关节 间隙及 横
4 Hib 融合术式 和改 良 H b s bs ib 融合术式
Hb s 11 ib 于 9 1年首次报到 了脊柱融合技术 , 一百年 来 ,
这 一技 术已得到长足 的发展 , 脊柱融合呈现出多人路 、 多部
位 以及 微创 的发展趋 势。Hb s融合为一 脊柱后 路 的融合 ib
作者单位 :0 0 1重庆市江陵医院外二科 402
i ft o tro g me tu o lx, n e r l gc sau . p n r y o e p se i rh a n o s c mp e a d n u o o i tt s S i e, t h
膨胀式腰椎间融合器(efc)的研析和生物力学研究
郑州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膨胀式腰椎问融合器(EFC)的设计和生物力学研究
正文
螺纹柱状椎间融合器(cage)是二十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椎体
间界面固定融合的新型融合器。美国CharlesRaym首先报道应用其设计的TFC螺纹柱状椎间融合器治疗退行性椎间盘病变获得成功。同期研制的同类产品还有SpineTech公司的BAK、SofamorDanek公司的TIBFD等。Cage能依靠自身的强度和直径来保持椎间隙的高度,恢复椎间孔的大小,解除神经根的压迫;能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植骨融合环境,提高融合效率【l】。Cage克服了传统椎间植骨融合术的融合率低,供骨区并发症,以及远期椎间隙塌陷,移植骨吸收等缺陷,同时具有创伤小,术后即时稳定性好,尽可能的避免使用其他内固定器械等优点,在手术治疗腰椎不稳及其继发性病变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临床应用的推广和理论研究的进步,又逐渐发现一些新问题:1、
术后腰椎生理前凸恢复不理想:2、增大cage直径以提高术后腰椎稳定性与cage直径越大破坏越多正常结构从而降低术后腰椎稳定性之间的矛盾;3、
常规的后路融合术式为平行植入双枚cage,有学者提出斜向植入单枚cage术后腰椎稳定性更高。
本课题的目的就是1、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并结合内窥镜下手术环境的
要求,设计膨胀式腰椎问融合器(Expansiletypelumbarfusuioncage,EFC):2、进行生物力学试验,对新型腰椎间融合器和两种后路融合术式进行评价,为以后的改进和临床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腰椎融合术中椎弓根螺钉损伤关节突关节的研究进展
腰椎融合术中椎弓根螺钉损伤关节突关节的研究进展
本文原载于《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17年第2期
腰椎融合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随着其临床广泛应用,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ASD)日益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融合手术后脊柱运动学及运动力学都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邻近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产生应力集中,关节突负荷加大,椎间盘内压增高,从而导致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及邻近节段退变疾病的发生[1];其中融合节段上位椎体节段较下位椎体节段更易出现ASD[2,3],并以相邻于融合部位上方的第一个节段最常见[4,5]。Lee等[2]对1 069例行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手术患者进行10年的随访研究发现,年龄并非导致ASD的主要因素,腰椎关节突关节的严重增生退变才是导致ASD及再次手术的最重要原因。
关节突关节是维持腰椎运动节段稳定的重要结构,其损伤可导致小关节的挛缩、僵硬、强直以及骨性关节炎,从而加速运动节段脊柱增生退变的发生;因此,保留关节突关节尤其是邻近上位椎体关节突关节的完整性,对于确保术后邻近节段稳定性和预防ASD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手术创伤是造成关节突关节损伤的重要因素,尤其以术中植入椎弓根螺钉时内置物损伤关节突关节为甚[6]。现对腰椎融合术中椎弓根螺钉损伤关节突关节的生物力学、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予以综述。
1 关节突关节的解剖学及功能学研究
关节突关节也称小关节,由椎弓根与椎板相连处的上、下关节突构成,属滑膜关节;关节面由软骨覆盖,大体上呈椭圆形,外部由关节囊包绕[7];腰椎关节突关节的关节面方向自上至下由矢状位逐渐转向冠状位,同时关节面形态也由凹形变为平坦[8,9]。人体关节突关节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力学意义:双侧关节突关节和椎间盘共同构成的三角结构,与脊柱周围韧带一起维持脊柱的运动、稳定、抗扭转及承载;同时,还参与椎管的构成,保护椎管内容物[10,11,12]。任一关节突关节的破坏都会加速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facet joint osteoarthritis,
不同腰椎融合术式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通过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方法中,以腰椎融合运用最为广泛。其中对于腰椎退行性疾病伴有节段明显失稳的患者,腰椎融合术已成为其治疗首选[1,2]。腰椎融合术根据手术入路、植骨融合位置、减压内固定置入的不同可分为
多种术式类别,而各类术式的适应症、禁忌症和优缺点不尽相同。现对各类腰椎融合术式在腰椎退行性疾病运用上的研究进展作以下报道。
1腰椎椎间融合术(lumbar interbody fusion )
腰椎椎间融合术是在摘除椎间盘后,通过植
骨或内置物使椎体间相融合。该术式最早用于椎体结核的治疗,1953年Cloward 首次将其用于下腰痛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腰椎间融合根据
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遂宁市中医院骨科,四川遂宁629000
*通讯作者:陈泽,Email :****************
不同腰椎融合术式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
研究进展
李笑峰,蒋曼,陈泽*,熊福生
[摘要]腰椎退行性疾病是由椎间盘退变、椎间小关节增生紊乱、腰椎韧带松弛以及肌肉劳损等原因相互作用引起的以腰椎自然退化为特征的临床常见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腰椎退行性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给众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腰椎融合手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临床上腰椎融合术式种类多样,而各类术式有其自身适应症、禁忌症以及优缺点,各家研究报道结果不一,使得临床医师在不同术式的选择上一直存在争议,难以达成共识。现就临床上各类腰椎融合术式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腰椎融合术;综述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25
腰椎间融合术各术式的研究进展
2 A LI F
AL I F入 路 最 早 由 C a r p e n t e r在 1 9 3 2年 报 道 ,
( P L I F ) 、 经椎 间 孔 L I F ( TL I F ) 、 外侧 L I F ( L L I F ) 及
轴向L I F ( Ax i a L I F ) 等, 从 而更好 地满 足其 适 应证 的 变化 、 安全性 及 有 效 性 的要 求 。 目前 各 术 式 已得 到 广泛 的应用 , 并且 随着 脊柱 微创 的开 展 , 各 术 式 也融 人 了微创元 素 , 在 保证 疗 效 的 同时 , 减 少 了创 伤 、 术 中出血量 、 并 发 症 及缩 短 康 复 时 间¨ 1 ] 。但 临床 上 对 各 L I F术 式 的选 择仍 缺 乏 一 定 的共 识 。因此 , 本 文 对 临床上 常见 的 L I F术 式 的 特点 和 疗 效 做 一综 述 , 以期 为 L I F理想 人路 的选 择 提供参 考 。
联合新 技术 的运 用 以 降低 手 术 风 险, 疗效 更 好 。
Ya y l a l i 等[ 6 行 1 8 9例 AL I F联 合 神 经 监 测 仪 监 测
( I ONM) , 其中 7 . 9 出现 神 经警 报 , 但 术 后 无 一例
出现 神经 并发 症 。因此 , 临床 上 需 合理 运 用 AL I F, 在保 证疗 效 的同时 , 尽可 能减少 重 要 的血 管 、 神 经 损
可吸收腰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研究
【 ywo d 1Itro yfs n B o e rd bemaeil Bimeh nc l h n e Ke r s neb d i ; id ga a l tr ; o c a ia a g s u o a C
椎 间融 合器 是 2 世纪 7 年代 后发 展起来 的一 项 界面 崮 0 0
of pei n a ou sd c e s dsg i c n l P<0. Ex rme t l Gr pwa e r a e im f a ty( i 01). ieCo to o pic e s dn t i n fc n l J>0.5 ) wh l nr l Gr u r a e o g i a ty(D n s i 0
21 0 2年 o 4月 第 9卷 第 2期
生 物 骨 科 材 料 与 临 床 研 究
。 H PE I IM C A IS O ADC O E H NC MAE I S N LNC LSU Y B TR L A D C IIA tD A 1 5
腰 椎 间融 合器 目前 国内 尚未得 到应 用 , 未 见 国内有其 动 物 亦 及 临 床应 用报 道 。 为此 我们 采用 可 吸收腰 椎 椎 问融合 器 , 对 其在 动物 体 内的 生物 力学特 性进 行 实验 考察 , 对进 一 步研 究
生 物 骨 科 材 料 与 临 床 研 究
腰椎融合术
・综 述・
腰椎融合术
丁 宇综述 阮狄克审校
中图分类号 R6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8478(2001)10-1008-04
作者单位:海军总医院骨科,北京 100037
作者简介:丁 宇(19692),男,山东省聊城市人,主治医师,硕士在读。
研究方向:脊柱外科。 电话(010)68587733-958410(办)
在重建腰椎稳定性的手术中,融合术具有重要地位。了解腰椎融合术的适应证、手术方式、内固定的应用、生物力学及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1 腰椎融合术的发展及适应证
腰椎融合术的发展已近百年历史,出现了许多改良术式用以提高临床疗效;特别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脊柱生物力学,通过对脊柱正常解剖结构的生物力学测试,椎间盘结构的应力分析、手术方式对脊柱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脊柱内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研究,进一步阐明了腰椎后结构和腰椎椎间关节对腰椎稳定的重要性,为脊柱融合术提供了理论依据1。其适应症主要包括椎间盘源性腰背痛、腰椎滑脱、节段不稳、结核、肿瘤、创伤及腰椎二次手术2。2 腰椎融合术式
2.1 腰椎融合术式及生物力学特性
腰椎融合术式主要包括:后方植骨融合术(包括棘突正中劈开植骨融合术、棘突间“H ”形植骨融合术、
棘突与椎板植骨融合术1)、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包括小关节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术)、前方即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前路、后路)。自1944~1945年Briggs ,Milligan 和Cloward 首次提出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posterior lunbar interbody fusion ,PL IF )术式以来,经许多外科医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dersen et al. Spine 26, 2623-28, 2001,
Dallas Pain Questionnaire classification predicts outcome in low back pain patients undergoing spinal fusion
Thomas Andersen, Finn Bjarke Christensen, Ebbe Stender Hansen, Peter Helmig, Kristian Hø y, Bent Niedermann, Cody Bü nger
Spine Section, Dept.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arhus University Hospital, Aarhus, Denmark
Risk factors for high disability at FU
Risk factor
Pathology Pain duration Secondary degeneration^ < 1 year
A 63 year old woman with neurogenic claudication and back pain. In 2001 she had segmental decompression and instrumented posterolateral fusion. Primary uncomplicated .
Fritzell et al Spine 26 , 2001 Fritzell et al Eur Spine J 2003
Patient selection
Surgical technique
Spinal fusion
Surgical methods
Biological Growth factors factors
SURGICAL TECHNIQUE
Fusion rates are highly dependent on quantity of autograft. A prospective study.
76 ptt Posterolat. lumbar spine fusion Harvested autograft weighed One year follow up :
March 2003 Back pain and neurogenic complication
Adjacent level break down!
May 2003: Decompression and elongation of fusion
August 2003, Increasing pain back pain during 2 months, bed ridden.
New Scientific Evidence !
Spine week 2004
•17% complication rate in surgical group •Net back to work rate 36% versus 13% •Overall satisfaction 63% compared to 29%
Circumferential fusion versus posterolateral fusion.
Fritzell et al. Spine 2002 Christensen et al. Spine 2002
Long-Term Functional Outcome of Pedicle Screw Instrumentation as a Support for Posterolateral Spinal Fusion. Randomized Clinical Study with a 5- Year Follow-up. SPINE 27, 12, 1269, 2002
McGuire &Åmundsson 1993 Fischgrund et al Spine 1997 Thomsen et al Spine 1997 France et al Spine 1999 Møller & Hedlund Spine 2000 Fritzell et al. Spine 2002 Swedish Spine Study Christensen et al Spine 2002.
Smoking as a Predictor of negative Outcome.
426
patt. 54.5% smokers > 10 cigarettes : less patients satisfaction higher risk of nonunion. Smoking cessation for 6 months prior to surgery normalize fusion rates
Only few patient-centered such as outcomes for pain, disability and capacity for work. Lack of longterm results and comparison with natural history o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10 RCTs on instrumented versus noninstrumented fusion- no effect on outcome, higher complication rate with instrumentation. CONCLUSION: No scientific evidence about effectiveness of any form of surgical decompression or fusion for deg lumbar spondylosis
24 (13-53)g/Level
Fused:
Pseudo : 15 (13-23)g/Level P < 0.006
Laursen et al. Acta Orthop Scand in press 2004
Allograft versus Autograft in Instrumented PLF, Gibson et al. Spine 2002
OR
1.61 1*
95% CI
1.08 – 2.40
P-value#
0.020
1-2 years
> 2 years Irradiating pain Work status Yes Working Without work/sick-leave Retired/pensioned Preoperative classification Group 1+2 Group 3 Group 4 Age 40-59 years^
The Evidence Base Lumbar Spinal Fusio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o effect of pedicle screw instrumentation on functional outcome compared to posterolateral fusion alone in RCT´s!
<0.0005 <0.0005 0.003 <0.0005 0.011
OR = Odds Ratio; CI = Confidence Interval. *Denominator (reference group) of following odds ratios. ^Recoded into binary variable. #Associated with the two-tailed test that OR=1.
Improved clinical outcome was associated with:
Patient global assessment Score valid VAS scales responsive Pain drawing not predictive.
Non-neurotic personality traits Radiographic signs of severe disc degeneration Young age and short sick leave
Patient Selection
Patient Selection in CLBP
Measurement and Prediction of Outcome. The Swedish Lumbar Spine Study. O Hagg, P. Fritzell et al. Thesis 2002.
Goals in lumbar fusion:
Pain
relief Recovery of neurologic impairment and dysfunction Restore sagittal balance
200.000 Fusions/year in US US-market tripling since 1997 20-30% annual growth
2.70
2.32 1.51 1* 2.84 3.48 1* 2.69 5.53 1.68
0.92 – 7.95
0.87 – 6.17 0.94 – 2.43 1.78 – 4.53 2.08 – 5.82 1.40 – 5.18 2.89 – 10.59 1.13 – 2.49
0.071
0.093 0.091
Lumbar Spinal Fusion The Evidence Base
7th annual Congress of the Chinese Orthopedic Society 2004 Guangzhou, China
Denmark
Trademark important
Acta´s position today, the future
SOLUTIONS ?
August 2003
•Wedge osteotomy L3 •Decompression L3 & L4 roots
•Cement augmentation L1 & Th 12
CONCENSUS BASED MEDICIN VERSUS EVIDENCED BASED MEDICIN
IS SPINAL FUSION JUSTIFIED IN THE TREATMENT OF LOW BACK PAIN ?
Chronic Low Back Pain
Conservative treatment ?
Surgery ?
Surgical options: Disc surgery Decompression Disc arthroplasty Total disc prosthesis Flexible intervertebral stabil. Fusion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
RCT
of 69 pat. Allograft equal to autograft in outcome scores Allograft eliminated the 17% risk of donor site pain
SPINAL FUSION WHICH SURGICAL METHOD ?
The Cochrane Library 2004
(Surgery for 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sis. last update May 2000)
16 RCT´s Serious weaknesses of trial design, poor methods of randomisation, lack of blinding, lack of independent assessment of outcome Mostly technical surgical outco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