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的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药理学》第26章-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

《药理学》第26章-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

药理学PHARMACOLOGY学习目标掌握:维生素K、肝素、香豆素类药物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熟悉:氨甲苯酸、链激酶、尿激酶、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了解:其他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促凝血药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纤维蛋白溶解药抗贫血药促白细胞生成药血容量扩充药促凝血药促凝血药是指能增加凝血因子而加速血液凝固、抑制纤维蛋白溶解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而促使出血停止的药物,又称止血药。

一、促进凝血因子生成药●维生素K(vitamin K)为甲萘醌类物质,包括维生素K1、K2、K3、K4。

维生素K1来自于植物,维生素K2由肠道细菌合成,两者均为脂溶性。

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3、K4为水溶性。

●【药理作用】●维生素K是γ-羧化酶的辅酶,可以促进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前体中谷氨酸残基羧化,再通过Ca2+连接于血小板磷脂表面,使血液凝固。

若维生素K 缺乏,肝脏只能合成无凝血活性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导致凝血障碍。

●【临床应用】●治疗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①维生素K吸收障碍:如慢性腹泻、胆瘘、梗阻性黄疸所致的出血;②维生素K合成障碍:如新生儿、早产儿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导致的出血。

●治疗凝血酶原过低引起的出血如长期应用香豆素类、水杨酸类药物等导致的出血。

●胆绞痛维生素K1、K3肌内注射具有解痉、止痛作用,可用于缓解胆绞痛。

●【不良反应】●维生素K3、K4刺激性强,口服可引起恶心、呕吐等反应;较大剂量K3、K4可引起新生儿、早产儿溶血性贫血及血胆红素升高、黄疸等;维生素K1静脉注射太快可引起面部潮红、呼吸困难,故常采用肌注。

●维生素K●患儿,男,早产,出生55天,因发热伴拒乳3天,间断抽搐2天入院。

3天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左右,伴拒乳,未做特殊处理,入院前2天患儿出现间断抽搐,抽时双眼向一侧斜视,右侧肢体抽动居多,3~5min缓解,共发●作10余次,便中带血。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血液流动性能或造血功能的改变可导致多种疾病: 1.凝血亢进或纤溶能力不足可引发血管内凝血,并形成血;
3.铁、铜、多种维生素及造血因子等造血必需物质的缺乏,将导致造血功能障碍而出现贫血; 4.各种原因引起大量失血造成的血容量降低,可导致休克,危及生命。
【体内过程】
【作用】 叶酸缺乏导致DNA代谢障碍,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B12参与叶酸的循环利用和维持有鞘神经纤维功能,缺乏时出现贫血+神经损害。
【应用】 1、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 VitB12 叶酸对抗药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需用甲酰四氢叶酸钙(亚叶酸钙)(二氢叶酸还原酶受抑制,四氢叶酸的生成障碍) 2、恶性贫血: VitB12+叶酸
Heparin因最初得自肝脏,故名肝素,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许多脏器中,但以肺和肠粘膜的含量最高。 普通hepari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30) 103,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12 103 。强酸性,带有大量负电荷且与其抗凝作用有关。
肝素(heparin)
Heparin是高极性大分子物质,不易通过生物膜,故口服和直肠给药均无效。皮下注射血浆浓度低。肌内注射可发生局部血肿。临床多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静脉注射后,80%与血浆蛋白结合。
Epoprostenol又称前列环素,为PGI2的制剂,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和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是最强的抗凝血药。 可用于体外循环和某些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防止血栓的形成。
依前列醇(epoprostenol)
1. 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cAMP破坏↓ → cAMP↑→抑制血小板聚集 2.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PGI2的生成。原 为血管扩张药。 3. 抑制腺苷脱氢酶→腺苷分解及再摄 取↓→腺苷↑
水蛭素(hirudin)
机制:间接或直接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后者迅速水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导致血栓溶解,故又称血栓溶解药。 应用: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

护理学基础知识: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解剖生理知识

护理学基础知识: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解剖生理知识

护理学基础知识: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解剖生理知识今天我们总结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解剖生理知识,具体内容如下:一、血细胞的生成及造血器官1.血细胞主要在骨髓生成,血细胞起源于卵黄囊的中胚层造血干细胞,又称多能干细胞2. 肝脏是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从胚胎第6~8 周开始,生后4~5 天完全停止造血;脾脏在胚胎第8周开始造血3. 婴儿出生后,肝、脾造血功能迅速停止,红骨髓成为主要造血器官4. 5~7岁以前的儿童全身骨髓都参与造血,随着年龄的增长,长骨的红骨髓逐渐被无造血功能的脂肪组织(黄骨髓)替代,仅留下髂骨、胸骨、肋骨、脊椎骨、颅骨和长骨近端骨骺处有活跃的造血功能,当机体需要时,黄骨髓又可转变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5. 髓外造血:在骨髓造血不能完全代偿时,肝脾可恢复部分造血功能二、血液组成及血细胞生理功能(一)血液组成(二)血细胞的生理特征及功能1. 红细胞主要成分:血红蛋白主要功能:运输氧和二氧化碳2. 白细胞:主要功能是参与人体对入侵异物的反应过程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杀菌或抑菌作用,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特别是急性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功能是破坏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具有抗过敏、抗寄生虫作用嗜碱性粒细胞:颗粒内含组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主要与变态反应有关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时,能吞噬、消灭细胞内的致病微生物(如真菌、疟原虫、病毒),清除衰老组织,识别、杀伤肿瘤细胞。

激活了的单核巨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诱导和调节中起关键作用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在免疫应答反应中起核心作用,故又称免疫细胞3. 血小板主要参与生理性止血和血液凝固,保持毛细血管内皮的完整性(三)小儿血液特点1.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由于胎儿期处于相对缺氧状态,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较高2. 生后2~3个月出现生理性贫血,约至12岁达成人水平3.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两次交叉(比例相等),第一次交叉出现在生后4~6天;第二次交叉出现在4~6岁。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一、抗贫血药贫血分类及治疗1.缺铁性贫血:血液中铁元素缺乏,导致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血色素性。

治疗措施:补充铁剂。

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血液中叶酸或维生素B12 缺乏,导致红细胞呈大细胞、高血色素性。

治疗措施: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

3.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或衰竭引起,导致红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治疗措施:骨髓移植。

(一)铁剂口服铁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枸橼酸铁铵注射铁剂:葡萄糖酸亚铁右旋糖酐铁山梨醇铁【体内过程】.吸收部位及形式:部位——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形式——2+离子形式吸收吸收入肠粘膜的2+,一部分氧化成3+与去铁蛋白结合成铁蛋白而储存,另一部分与转铁蛋白结合成复合物,再与胞浆膜上的转铁蛋白受体结合,通过受体介导胞饮入胞,而转铁蛋白被释放入胞外。

【作用机制】铁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某些组织酶的重要原料。

2+吸收到骨髓,进入骨髓幼红细胞,在线粒体内2+与原卟啉结合形成血红素,再与珠蛋白结合成为血红蛋白,促进红细胞的成熟。

【临床应用】慢性失血性贫血的防治、缺铁性贫血的防治(二)叶酸【药理作用】食物中的叶酸被还原成N5-甲酰四氢叶酸,作为甲基供体,使维生素B12转变成甲基B12,而自身转变为四氢叶酸(4)。

4作为一碳单位(3、、2)转移酶的辅酶,传递一碳单位,形成嘌呤和嘧啶而合成核苷酸。

【临床应用】(1)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补充疗法,与12合用效果更好;但甲氨蝶呤、乙胺嘧啶、甲氧苄啶等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需用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因2还原酶被抑制,应用叶酸无效。

(2)12缺乏所致的恶性贫血:大剂量叶酸可纠正血象,但不能改善神经症状。

(三)维生素B12【体内过程】口服维生素B12需与“内因子”结合才能在回肠吸收。

12缺乏的主要原因:营养不良、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药理作用】1. 促进四氢叶酸的利用:维生素缺乏时,活化型四氢叶酸转化与利用受阻受阻,表现为叶酸缺乏症状,如巨幼细胞性贫血。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PPT课件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PPT课件
【禁忌症】
肝、肾功能不全、出血素质、 消化性溃疡、严重高血压、 孕妇都禁用肝素。
低分子量肝素
普通肝素降解后分离得到。
作用特点:选择性抑制凝血因子xa的活
性, 对其他凝血因子影响小,在发挥抗 凝血作用时,较少发生出血。 常用制剂:依诺肝素,替地肝素等。
香豆素类 口服抗凝药
是一类含有4-羟基香豆素基本结构的物质,因 口服有效,又称口服抗凝药。 代表药:
VitB12
四氢叶酸
甲基VitB12
四氢叶酸可以结合多种一碳单位 作为辅酶,传递一碳单位,参与 体内多种生化代谢。
【临床应用】
1、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合并应用 维生素B12效果较好。
2、甲氨喋呤、乙胺嘧啶、甲氧苄啶所 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用甲酰四氢叶酸 治疗。
维生素B12
是细胞分裂和维持神经组织髓鞘完整所必需 的成分。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主要内容
凝血
贫血
抗凝血
缺铁性
促凝血
巨幼
第一节 促凝血药 维生素K
【分类与来源】
维生素K1:脂溶性,存在于植物中。 维生素K2:脂溶性,由肠道细菌合成。 维生素K3、维生素K4 :人工合成品,水溶性。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用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 多见于: 1、慢性腹泻,胆汁缺乏 2、新生儿、早产儿出血 3、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 4、应用口服抗凝药引起的出血
贫血的定义:循环血液中红细胞
数和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贫血的临床类型:
缺铁性贫血
原始红 细胞
早幼 红细 胞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网织
晚幼再红胞细生障碍性贫血
红细
胞 溶血性贫血
中幼 红细 胞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血液及造血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生理系统之一,负责携带氧气和养分到达身体各个部位,并将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因此,血液及造血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个系统有可能受到疾病的侵袭。

幸运的是,现代医学提供了许多药物来治疗和预防与血液和造血系统相关的疾病。

以下是一些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的介绍。

1.抗血小板药物: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但过多的血小板聚集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和心血管疾病。

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抗凝药物:抗凝药物用于延缓或阻止血液凝固,预防血栓形成。

最常用的抗凝药物是肝素和华法林,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来防止血栓形成。

3.造血促进剂:造血系统的功能不足可能导致贫血、再障和免疫功能低下等问题。

造血促进剂,如重组人造血促进因子(例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和促血小板生成素)能够刺激骨髓中血细胞的生产,治疗和预防贫血等相关疾病。

4.抗贫血药物:贫血是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数量减少的疾病。

治疗贫血的药物包括铁剂、维生素B12和叶酸等。

铁剂补充血液中的铁元素,维生素B12和叶酸参与红细胞的生成过程。

5.血栓溶解剂:血栓溶解剂可用于溶解血栓。

最常用的血栓溶解剂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尿激酶,它们能够通过激活纤溶酶原来溶解血栓,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治疗。

6.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用于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过程。

常用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霉素和甲氨蝶呤等,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再障等疾病。

7.白细胞促进剂: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关键部分,对抵抗感染起着重要作用。

白细胞促进剂包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它们能够促进骨髓中白细胞的生成,增强免疫功能,预防感染。

8.红细胞替代剂:红细胞替代剂包括血红蛋白基因修饰技术制备的血红蛋白制剂,能够替代丧失功能的红细胞,提供氧气运输功能,治疗重度贫血。

造血系统知识点总结

造血系统知识点总结

造血系统知识点总结1. 造血系统概述造血系统是机体内部维持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系统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和维持血液细胞。

人类的造血系统主要包括骨髓、脾脏和淋巴组织。

骨髓是最重要的造血器官,主要分为骨髓红髓和骨髓黄髓,红髓主要负责造血功能,而黄髓主要起到贮藏脂肪的作用。

而脾脏和淋巴组织则主要参与免疫功能,并在某些病理情况下也能够发挥一定的造血功能。

2. 造血细胞的类型造血系统主要产生和维持三种类型的血液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又称红血球,主要负责携氧运输和二氧化碳运输的功能。

白细胞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主要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

血小板则主要负责血液凝固的作用。

3. 造血过程造血过程主要包括干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和释放四个阶段。

干细胞增殖是指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内持续增殖和分化的过程。

分化是指干细胞经过一系列的分裂和分化最终形成成熟的血细胞。

成熟是指血细胞形态和功能的逐渐成熟。

释放是指成熟的血细胞从骨髓中释放到血液循环中。

4. 造血调控造血过程受到机体内外多种因素的调控,其中最主要的是激素的调控。

促进造血的激素主要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白细胞生成素和促血小板生成素等。

而抑制造血的激素主要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抑素和胺基酸代谢产物等。

5. 造血功能障碍造血功能障碍是指包括贫血、白血病和血小板减少症在内的一类疾病。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或血红蛋白含量下降所导致的一组综合征。

白血病是指机体内某些血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而形成的一组恶性肿瘤性疾病。

而血小板减少症则是指机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受损所导致的疾病。

6. 造血系统与免疫系统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免疫系统不仅参与了机体对外界病原体的免疫应答,还能够通过产生和释放多种激素来对造血系统进行调控。

因此,免疫功能的正常与否对于造血系统的维持和功能发挥至关重要。

7. 造血系统的临床意义造血系统的功能障碍会导致机体出现贫血、免疫功能降低和血凝功能异常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新版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

新版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

VII


共同途径 X
Xa
凝血酶原 II
IIa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XIII
I
IXI
XIIIa
抗凝系统
抗凝血酶Ⅲ(ATⅢ):主要由肝细胞合 成,是丝氨酸蛋白酶旳克制剂,能与以 丝氨酸为活性中心旳凝血因子形成1:1复 合物,从而使上述凝血因子失活,产生 抗凝作用
蛋白质C
肝 素(heparin)
猪肠粘膜和猪、牛肺脏提取粘多糖硫酸酯 一、构造特点: 1.带大量负电荷 2.强酸性
临床应用
1.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叶酸为主+VB12
2.预防性给药:妊娠 3.慢性溶血性贫血:叶酸缺乏 4.应用甲氨喋呤、甲氧苄啶后所致巨幼红细胞性
贫血:甲酰四氢叶酸钙
体内过程
1.在胃内与内因子结合,免受消化 2.进入空肠由肠粘膜吸收 3.与运钴蛋白结合,运送到肝及其他组织
临床应用
3. 静脉给药:右旋糖酐铁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便秘 +硫化氢 2.急性铁中毒:〉1g以上,即循环衰竭、 休克和胃粘膜凝固性坏死
急救措施 磷酸盐或碳酸盐洗胃 去铁胺灌胃或肌内注射
叶酸 folic acid
水溶性B族维生素 从食物中取得,每日最低需要量50ug~100ug 药理作用
四氢叶酸缺乏,DNA旳合成障碍,细胞分裂与 增殖 巨幼红细胞贫血
丙组溶血性链球菌产生旳蛋白质(多采用静 脉给药),现已用基因工程制备
溶解血栓机制
间接使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
+纤溶酶原
构型变化
SK纤溶酶复
合物
纤维蛋白表面旳纤溶酶原
特点:
1.选择性差 ,呈现全身纤溶状态 2.血栓栓塞性疾病旳治疗:对多种原因引起

药理学PPT课件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药理学PPT课件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60%集中血管内皮,大部分经肝单核-巨 噬细胞系统破坏,不易进入胎盘,乳汁。
肾排:原型或部分代谢产物;抗凝活性t1/2 随剂量而异,个体差异大,肝、肾功能不 全则延长。
【药理作用】
1、抗凝作用
抗凝特点 - 体内、体外均有强大抗凝作用 - 口服无效,静脉或皮下注射 - 起效快(10min),作用时间(3~4h) 作用机制: - 增强抗凝血酶Ⅲ(AT-Ⅲ)与凝血酶的亲和力 肝素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加速AT-Ⅲ 抑制凝血酶Ⅱa、Ⅸa、Ⅹa、Ⅺa、Ⅻa(含Ser) 的作用
前激肽释放酶(PK) 激肽释放酶(Ka) 高分子激肽原(HMWK) 血小板磷脂(PL或PF3)
凝 血 过 程
第一步:凝血酶原激 活物(Ⅹa)的形成
第二步:凝血酶 (Ⅱa)的形成
第三步:纤 维蛋白(Ⅰa ) 的形成
肝素(heparin)
1916年麦克莱恩(J.McLean) 首次发现具有抗凝血活性的物 质----肝素
应用: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急性心肌梗 塞 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出血并发症少见,是较好的第 二代溶栓药
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药(抗纤溶药)
抑制纤溶酶原激活酶,使纤溶酶原无法转 变成纤溶酶,表现出抗纤溶作用。
临床仅适用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高的 出血,如产后出血,前列腺、肝、胰、肺等 手术出血。
不良反应少,但应用过量可致血栓,并 可能诱发心肌梗死。
抗凝血活性
血流
抗凝蛋白
促凝血活性 凝血因子
纤溶蛋白 血管内皮抗凝功能
血小板 血管内皮促凝功能
栓倾 向






血栓的形成
血栓形成的原因: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凝血机制的活化。 血栓形成涉及的因素:血流、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因子

29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29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剂量增加而延长。本药不通过胸膜、腹膜、胎盘及乳汁。
[临床应用]
周围动脉血栓栓塞。
1.主要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如:静脉血栓,肺栓塞,
2.防治心肌梗死、脑梗死、心血管手术及外周静脉术后
血栓: 心肌梗死后用肝素可预防高危病人发生静脉血栓栓 塞性疾病,并预防大块前壁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生动 脉栓塞。
3.治疗早期DIC:如脓毒血症、胎盘早剥、恶性肿瘤溶
解等所致的DIC。 早期应用肝素治疗,可防止因纤维蛋白和凝血因子 的消耗引起继发性出血。 4.体外抗凝:如血液透析、心导管检查、心血管手术等。
[不良反应]
1.出血 是heparin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5~10%。
表现:各种粘膜出血、关节腔积血、伤口出血等。 防治ⅰ适当控制剂量; ⅱ严密监测凝血时间或部分凝血酶时间。
合征;预防经皮冠状动脉形成术(PTCA)术后冠状动
脉再阻塞等。 主要副作用是出血和血压降低。
三、纤维蛋白溶解药(fibrinolytics)
可使纤维蛋白溶酶原→ 纤维蛋白溶酶→后者迅速水解
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血栓溶解(又称血栓溶解药)。
链激酶(streptokinase)
β-溶血性链球菌培养液中提得,分子量约为47 KD。 与内源性纤溶酶原结合成复合物→ 促纤溶酶原转变为
Chapter 29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Drugs Acting on the Blood and Hematopoietic System 学时:3 要求:掌握肝素、双香豆素、维生素K、的作用、 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熟悉铁剂、叶酸与维生素B12的作用、用 途及主要不良反应。 了解水蛭素、阿斯匹林、链激酶、尿激酶 的作用与应用。
尿激酶(urokinase)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第14章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第1节促凝血药、抗凝血药和溶栓药一.促凝血药(止血药)㈠促进凝血因子生成药维生素K (VitK)来源:天然:K1:存在于植物中,脂溶K2:肠道细菌合成、腐败鱼粉提取,脂溶人工合成:K3、K4,水溶【药理作用】维生素K作为羧化酶的辅酶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

【临床应用】1.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所致出血;新生儿出血;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香豆素类、水杨酸类药物等所致出血。

2.敌鼠钠过量中毒3.止痛:胆绞痛等。

[不良反应] 毒性低K1 不良反应最少,但iv过快时,可产生面红、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发生虚脱,故一般以im为宜。

K3、K4常致胃肠道反应,引起恶心、呕吐等。

较大剂量K3可致新生儿、早产儿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及黄疸。

对G-6-PD缺乏的患者也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

肝功能不良者慎用,或选用K1而不用K3。

㈡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氨甲苯酸与氨甲环酸:竞争性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纤溶酶原不能转变为纤溶酶→抑制纤维蛋白溶解→止血。

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纤溶亢进所致的出血:如肺、肝、胰、前列腺等手术所致的出血,产后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等(这些脏器及尿内有较大量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对抗链激酶过量引起的出血。

不良反应少,但过量可致血栓,并可诱发心梗。

抑肽酶:主要用于治疗纤溶亢进所致的出血,还可用于防治胰腺炎。

㈢血管收缩药垂体后叶素:使小A、小V、毛细血管收缩。

用途:1.肺咯血2.肝门静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3.产后大出血4.尿崩症㈣局部止血药凝血酶:1.局部止血:适用于结扎止血困难的小血管、毛细血管及实质脏器出血的止血。

2.口服或灌肠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二.抗凝血药抗凝血药是一类通过干扰机体生理性凝血过程而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

临床主要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和阻止已形成的血栓进一步发展。

不能溶栓。

肝素:[化学结构]强酸性,带有大量负(阴)电荷且与其抗凝作用有关【药理作用】-1.抗凝作用抗凝血机制①肝素分子带大量负电荷,能激活血浆中的抗凝血酶Ⅲ(ATⅢ),并促使后者灭活多种凝血因子(Ⅱa、Ⅸa、Ⅹ、Ⅺ、Ⅻ)②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抗凝血特点:①体内、体外均有强大抗凝作用;②作用迅速、强大;③大分子,口服不吸收,肌内注射可发生局部血肿,常i.v给药2.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临床应用】1.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止血栓形成与扩大,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栓塞以及急性心肌梗塞等。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1
贫血
2
血小板减少症
3
白血病
缺乏红细胞或血红蛋白,
血小板数量不足,可能
白血病是骨髓中白血病
可导致疲劳、头晕和心
导致易出血和血小板功
细胞异常增生导致的一
悸。
能异常。
类血液恶性肿瘤。
作用于血液与造血系统药物的分类
抗贫血药物
抗凝血药物
抗白血病药物
促进红细胞形成和提高血红
用于阻止血液凝结和减少血
对白血病细胞进行选择性的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药

血液与造血系统的重要性
Transportation
Protection ☂️
Regulation ⚖️
血液通过运输氧气和营养
白细胞和抗体帮助身体抵
血液通过平衡体内的水分
物质为身体各部分提供能
御感染和疾病,维持免疫
和化学物质维持稳定的内
量和养分。
系统的正常功能。
部环境。
血液与造血系统的常见问题
攻击白血病细胞中特定的分子,抑制其增殖和生存能力。
3
骨髓移植抗排斥药物
预防或减少骨髓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
药物3:用途与作用机制
红细胞生成素
提高红细胞生成和增加氧运输能力。
白细胞去嗜酸性活化剂
降低过多嗜酸细胞的数量,治疗过多嗜酸性
综合征。
凝血因子替代剂
替代缺乏的凝血因子,促进血液凝结和止血。
结论和总结
蛋白水平。
栓形成的风险。
毒性作用。
药物1:用途与作用机制
铁剂
骨髓刺激剂
抗凝血药物
用于缓解缺铁性贫血,促进红
通过刺激骨髓增加血液中的造
防止凝血和减少பைடு நூலகம்栓形成的风

血液与造血系统药物—抗凝血药(药理学)

血液与造血系统药物—抗凝血药(药理学)

二、体内抗凝血药
香豆素类
常用药物:
香豆素类是一类口服有效的抗 凝药,有双香豆素(dicoumarol) 、华法林(warfarin)、醋硝香豆 素(acenocoumarol,新抗凝)。
二、体内抗凝血药
华法林(warfarin)
1.药理作用
使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活化受阻
作用特点:起效慢、维持时间长、口服有效、只能体内
第二十四章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
1 掌握维生素K、肝素、铁剂的药理作用、临床
应用、不良反应与用药护理
2 熟悉氨甲苯酸、香豆素类、叶酸、维生素B12、
链激酶、氯化钠、氯化钾、右旋糖酐的作用特 点与用途
3 了解其他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特点
第二十四章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
导入情景: 李大爷3天前逐步出现右侧肢体乏力、麻木,既往有糖尿
纤维蛋白溶解药 贫血——抗贫血药 失血——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调节药、
血容量扩充药
定义:
抗凝血药是通过影响凝血因子,从而阻止血液凝固过 程的药物,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和阻止血栓扩大。
根据作用部位的不同分为:
体内、体外抗凝血药——肝素 体内抗凝血药——香豆素类 体外抗凝血药——枸橼酸钠
一、体内、体外抗凝血药
抗凝
NADH
华法林
氢醌型维生素K
环氧型维生素K
Ⅱ、Ⅶ、Ⅸ、Ⅹ前体
Ⅱ、Ⅶ、Ⅸ、Ⅹ
γ-羧化
二、体内抗凝血药
华法林(warfarin)
2.临床应用 血栓栓塞性疾病:心房纤颤、心脏瓣膜病所致的血栓栓塞 预防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关节固定术、人工瓣膜置换术
3.不良反应与用药护理 自发性出血 用维生素K对抗,用药时监测凝血酶原时间 罕见“华法林诱导的皮肤坏死”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80
<80
<27
<27
320-360
<320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8

80;32
MCV:80—100 MCHC:32---35%
中度贫血,呈小细胞低色素
9
临床表现
皮肤黏膜:苍白----贫血最常见的症状 呼吸循环系统: 心悸、气短、心力衰竭、心肌 缺血 神经肌肉系统:头痛、头晕、耳鸣、晕厥、肌 肉无力和疲劳 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部不适 泌尿生殖系统:蛋白尿、多尿、低比重尿 月经紊乱、性功能减退
>100 32~35
常见疾病
1.巨幼细胞贫血 2.溶血性贫血网织红增多时 3.肝病
正常 细胞性
80-100
32~35
1.再生障碍性贫血 2.溶血性贫血 3.急性失血性贫血
1.缺铁性贫血 2.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海 洋性;地中海) 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4.某些慢性病贫血
小细胞 低色 <80 素性
<32
12
•舌炎、嘴角炎
•反甲
•缺铁性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征)
•神经、精神系统异常:异食癖(pica)
13
14
15
贫血的发病机制 1)红细胞生成减少
•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血液病
• 造血调节异常,如慢性病贫血 • 造血原料缺乏,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如溶血性贫血 3)失血性贫血,分急性和慢性
维生素B12、叶酸
免疫球蛋白、环孢菌 19 素A、骨髓移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的基本知识任务一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的基本知识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维生素K和氨甲苯酸的止血机制、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的防治;(2)掌握肝素及华法林的抗凝作用特点、机制、应用及自发性出血的防治;(3)熟悉常用抗血小板药及纤维蛋白溶解药的作用及应用;熟悉铁制剂、叶酸及维生素B12的作用及应用;(4)了解促白细胞增生药及血容量扩充药的作用及应用。

能力目标(1)能为不同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止血药或抗凝药。

(2)使用血液及造血系统药时能识别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实施预防和治疗措施。

案例引导止血药可以止血,但如使用不当会诱发心肌梗死而导致患者死亡。

怎样合理运用止血药对患者进行治疗并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呢?案例分析:患者李某,男性,42岁。

因黏液脓血便6个月入院。

6个月前,李某出现黏液脓血便,大便10~15次/日,伴左下腹阵发性疼痛,无发热。

自服盐酸小檗碱、吡哌酸、呋喃唑酮等药物,治疗3个月症状无改善,之后来到某医院就诊。

李某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

入院后病理学检查为结肠黏膜溃疡,隐窝脓肿形成。

心电图正常。

诊断: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全结肠炎,中度)。

口服柳氮磺胺吡啶1g,4次/日;泼尼松10mg,1次/日;因患者便血症状严重,给予酚磺乙胺、氨甲环酸等药物。

治疗2周后黏液脓血便症状明显缓解。

但几天后,李某突然感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并向下颌部及左侧肩背部放射,急查心电图,显示急性前壁广泛心肌梗死,给予吸氧、扩张血管、溶栓等治疗,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因为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伴有血小板活化和高凝状态,导致血栓形成。

而该患者因便血症状严重,使用了酚碘乙胺、氨甲环酸等止血药,进一步加重了高凝状态,最终导致血栓形成而诱发心肌梗死。

对于本身具有高凝状态的基础疾病所致出血的治疗不选用具有导致血栓形成的止血药物,可选用凝血酶口服进行治疗。

如病情确需止血药,则必须监测凝血时间,严密观察有无心肌梗死先兆,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

一、促凝血药(一)概述促凝血药(止血药)是指能加速血液凝固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出血停止的药物,常用促凝血药有维生素K、酚磺乙胺(止血敏)、氨甲苯酸(对羧基苄胺)等。

(二)基本药理作用维生素K参与肝内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而这些因子是机体内源性凝血系统的重要组成因子,他们能形成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或纤维蛋白而产生凝血。

抗纤溶剂主要为阻碍纤维蛋白溶解过程的发展而起止血作用的一类药物。

(三)临床应用促凝血药主要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外科手术出血过多及各部位出血,如肺结核咯血、外伤致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及创伤出血等。

(四)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促凝血药不良反应少见,长期应用有可能促进血栓形成,如氨甲苯酸,口服该制剂偶尔发生恶心、上腹部不适感,过量可致血栓,并可能诱发心肌梗死。

(五)药物相互作用口服抗凝剂如双香豆素类可干扰维生素K的代谢,两药同用,作用相互抵消。

水杨酸类、磺胺类、奎尼丁等也均可影响维生素K的效应。

(六)常用促凝血药维生素K(vitamin K)维生素K是一类具有甲萘醌基本结构的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植物性食物如苜蓿中所含的是维生素K1(phytomenadione),由腐败鱼粉所得及肠道细菌所产生者为维生素K2(menaquinone),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称为维生素K3(menadione sodium bisulfate),甲萘氢醌为维生素K4(menadiol),后两者是人工合成品,具有水溶性,不需胆汁协助吸收,前两者是脂溶性的,需胆汁协助吸收。

【作用与应用】维生素K的主要作用是参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及抗凝血蛋白C、抗凝血蛋白S。

维生素K促进这些凝血因子前体蛋白分子氨基末端谷氨酸残基的γ-羧化作用,从而使这些因子具有活性,可与Ca2+结合,再与带有大量负电荷的血小板磷脂结合,使血液凝固正常进行。

维生素K主要用于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早产儿及新生儿出血等患者,香豆素和水杨酸类药物或其他原因导致凝血酶原过低而引起的出血者,也可用于预防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继发的维生素K缺乏症。

但对先天性或严重肝病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无效。

维生素K1作用快,持续时间长,常采用肌内注射,严重出血者可静脉注射。

一般病例口服维生素K3、维生素K4,吸收不良者可肌内注射维生素K3。

【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该类药毒性低。

维生素K1不良反应少,但静脉注射速度过快时,可产生面部潮红、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发生虚脱,故一般以肌内注射为宜。

维生素K3、维生素K4常致胃肠道反应,引起恶心、呕吐等。

较大剂量维生素K3可致新生儿、早产儿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及黄疸。

对红细胞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患者也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

肝功能不良者慎用,或选用维生素K1而不用维生素K3。

凝血酶(thrombin)凝血酶是从猪、牛血液中提取精制而成的无菌制剂,直接作用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使其变成纤维蛋白发挥止血作用。

此外,还具有促进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加速创伤愈合的作用。

适用于止血困难的小血管、毛细血管以及实质性脏器出血的止血。

局部止血:用灭菌氯化钠注射液溶解成50~200U/mL的溶液喷雾或用本品干粉喷洒于创面。

消化道止血: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不超过37℃)溶解成10~100U/mL的溶液,口服或局部灌注,也可根据出血部位及出血程度增减浓度、次数。

偶可致过敏反应,应及时停药。

外科止血中应用本品曾有致低热反应的报道。

酚磺乙胺(etamsylate)酚磺乙胺又称止血敏、止血定、羟苯磺乙胺,能使血小板数量增加,并增强血小板的凝集和黏附力,促进凝血活性物质的释放,从而产生止血作用。

其作用快速,静注后1h作用最强,一般可维持4~6h。

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外科手术出血过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过敏性紫癜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

不良反应:过敏反应、药物热、心血管反应、血栓形成诱发心肌梗死。

氨甲苯酸(aminomethylbenzoic acid)氨甲苯酸又称对羧基苄胺,能竞争性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导致纤溶酶原不能转变为纤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产生止血效果。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纤溶亢进所致的出血,如肺、肝、胰、前列腺、甲状腺、肾上腺等手术所致的出血,产后出血,前列腺增生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等。

但对癌症出血、创伤出血及非纤维蛋白溶解引起的出血无止血效果。

该药不良反应少,但应用过量可致血栓,并可能诱发心肌梗死。

与青霉素或尿激酶等溶栓剂有配伍禁忌;口服避孕药、雌激素或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剂与本品合用,有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

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氨甲环酸又称凝血酸、止血环酸。

其止血原理与氨甲苯酸相同,但作用较强。

用于预防和治疗由纤溶亢进而引起的出血,也可用于血友病患者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

常见胃肠道不良反应,还可出现头痛、耳鸣、皮肤瘙痒等症状,静脉给药过快可致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惊厥或肝脏损伤。

过量也可致血栓,诱发心肌梗死。

二、抗凝血药(一)概述抗凝血药是一类通过干扰机体生理性凝血过程而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常用抗凝血药有肝素、低分子量肝素、阿司匹林、链激酶、尿激酶、阿尼普酶。

(二)基本药理作用肝素能使多种凝血因子灭活从而阻止凝血过程的进行;抗血小板药可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以及释放,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纤维蛋白溶解药能使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溶酶,后者通过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而限制血栓增大和溶解血栓。

(三)临床应用抗凝血药主要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和阻止已经形成的血栓进一步发展,可用于防治血管内栓塞或血栓形成的疾病,预防中风或其他血栓性疾病。

(四)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抗凝血药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应用过量易引起自发性出血,使用前应测定凝血时间。

此外,长期使用肝素可引起骨质疏松,易发生自发性骨折。

对抗凝血药过敏者、有自发出血倾向者、血液凝固迟缓者、有外伤者、产后出血者及严重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不宜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可有加重出血、水杨酸反应等副作用。

纤维蛋白溶解药可引起长时间低凝状态、过敏、低血压等反应。

(五)药物相互作用(1)食物中维生素K缺乏或应用广谱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使体内维生素K含量降低,可使本类药物作用加强。

(2)阿司匹林等血小板抑制剂可与本类药物发生协同作用。

(3)水合氯醛、羟基保泰松、甲磺丁脲、奎尼丁等可因置换血浆蛋白而使本类药物作用加强,水杨酸盐、丙咪嗪、甲硝唑、西咪替丁等因抑制肝药酶而使本类药物作用加强。

(4)巴比妥类、苯妥英钠因诱导肝药酶使本类药物作用减弱,口服避孕药因增加凝血作用可使本类药物作用减弱。

(5)肝素可与胰岛素受体作用,从而改变胰岛素的作用,有致低血糖的报道。

(6)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不宜与口服抗凝药合用,会引起出血;与糖皮质激素合用会诱发溃疡和出血;与磺酰脲类降糖药合用会导致低血糖反应。

(六)常用抗凝血药肝素(heparin)肝素因最初得自肝脏,故名肝素,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许多脏器中,但以肺和肠黏膜的含量最高。

药用肝素多自猪肠黏膜和猪、牛肺脏中提取,它是由D-葡萄糖胺、L-艾杜糖醛酸及D-葡萄糖醛酸交替组成的黏多糖硫酸酯。

肝素存在于肥大细胞、血浆及血管内皮细胞中,具有强酸性。

【作用与应用】肝素具有抗凝、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作用;此外,它还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抗血管内膜增生等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以下三方面。

1.主要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脑梗死、心血管手术及外周静脉术后血栓的防治。

对静脉栓塞的患者,连续静脉注射肝素,使血药浓度保持在0.2 U/mL,可防止肺栓塞的发生。

2.治疗早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如脓毒血症、胎盘早期剥离、恶性肿瘤溶解等所致的DIC。

早期应用肝素治疗,可防止因纤维蛋白和凝血因子的消耗引起的继发性出血。

3.体外抗凝如血液透析、心导管检查、心血管手术等。

【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1.出血主要不良反应是自发性出血,表现为黏膜出血、关节腔积血和伤口出血等。

如出血严重,可缓慢静脉注射特效解毒剂硫酸鱼精蛋白(protamine sulphate),这是一种强碱性蛋白质,可与肝素结合成稳定的复合物而使肝素失活,急救注射1.0~1.5mg的硫酸鱼精蛋白可使100U的肝素失活,但每次剂量不可超过50mg。

2.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较低,多发生于用药后1~4日,且多为一过性,一般程度较轻,不需停药即可恢复。

3.其他偶有过敏反应,如哮喘、荨麻疹、结膜炎和发热等。

长期应用肝素可引起脱发、骨质疏松和骨折等。

孕妇应用可致早产及死胎。

禁用于对肝素过敏、有出血倾向、血友病、血小板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症、紫癜、严重高血压、细菌性心内膜炎、肝肾功能不全、消化性溃疡、颅内出血、活动性肺结核、孕妇、先兆流产及产后、内脏肿瘤、外伤及术后等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