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的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药理学基础知识点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理

药理学基础知识点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理

药理学基础知识点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理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机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以及药

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的学科。在药理学中,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理是一个

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将主要介绍与血液及造血系统相关的药理学基础知识。

血液是人体内液体组织之一,具有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废物排出等

重要功能。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理主要涉及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血药物、止

血药物和造血药物等。

抗血小板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

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等。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中的血小

板聚集因子的产生,从而阻止血小板的聚集。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通过干

扰ADP受体功能,从而阻止血小板聚集。

抗凝血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病。常用的抗凝血药物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等。肝素通过抑制凝血酶的生成,从而阻止血浆纤维

蛋白原转变为凝血酶。低分子肝素相比肝素作用更为稳定和可控。华法林

是一种口服抗凝药物,通过抑制维生素K的活性,从而干扰凝血过程。

止血药物主要用于止血和减少出血。常用的止血药物包括氨甲苯酸、

醋酸波立维和云南白药等。氨甲苯酸通过激活止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促

进血液凝固。醋酸波立维通过与肝素结合,抑制凝血酶的产生。云南白药

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

造血药物主要用于促进造血过程和治疗造血系统疾病。常用的造血药

物包括重组人造血集落刺激因子、培养多能性干细胞和铁剂等。重组人造

血集落刺激因子可以刺激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血细胞生成。培养

多能性干细胞是一种新型的造血药物,可以在体外培养多能性干细胞,然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

1 .主要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如静脉血栓, 肺栓塞,周围动脉血栓栓塞。 2 .用于心肌梗死、脑梗死、心血管手术及外周静 脉术后血栓的防治:心肌梗死后用肝素可预防高危患者 发生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并预防大块前壁性心肌梗死 患者发生动脉栓塞。
3.治疗早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如脓毒血 症、胎盘早期剥离、恶性肿瘤溶解等所致的 DIC。早期 应用肝素治疗,可防止因纤维蛋白和凝血因子的消耗引 起继发性出血。
Vit K dependent factors affected by oral anticoagulants
作用与机制
体内过程
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作用
同类药物
肝素
不良反应
作用与机制
体内过程 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作用
香豆素类
不良反应
枸橼酸钠
Heparin and LMWH(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
Heparin activates antithrombin III,which limits blood clotting by inactivating thrombin and other factors. Heparin must bind to both antithrombin and the factor being inactivated. It also inhibits platelet aggregation, possibly as a result of inhibiting thrombin. Heparin i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 Heparin has several side effects. These include haemorrhage hypersensitivity, and osteoporosis if used long term. Heparin should not be given thrombocytopenia,or peptic ulcers. to patients with

《药理学》第26章-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

《药理学》第26章-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

药理学PHARMACOLOGY

学习目标

掌握:维生素K、肝素、香豆素类药物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熟悉:氨甲苯酸、链激酶、尿激酶、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了解:其他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促凝血药

抗凝血药

抗血小板药

纤维蛋白溶解药

抗贫血药

促白细胞生成药

血容量扩充药

促凝血药

促凝血药是指能增加凝血因子而加速血液凝固、抑制纤维蛋白溶解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而促使出血停止的药物,又称止血药。

一、促进凝血因子生成药

●维生素K(vitamin K)为甲萘醌类物质,包括维生素K1、K2、K3、K4。维生素K1来自于植物,维生素K2由肠道细菌合成,两者均为脂溶性。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3、K4为水溶性。

●【药理作用】

●维生素K是γ-羧化酶的辅酶,可以促进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前体中

谷氨酸残基羧化,再通过Ca2+连接于血小板磷脂表面,使血液凝固。若维生素K 缺乏,肝脏只能合成无凝血活性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导致凝血障碍。

●【临床应用】

●治疗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①维生素K吸收障碍:如慢性腹泻、胆瘘、

梗阻性黄疸所致的出血;②维生素K合成障碍:如新生儿、早产儿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导致的出血。

●治疗凝血酶原过低引起的出血如长期应用香豆素类、水杨酸类药物等

导致的出血。

●胆绞痛维生素K1、K3肌内注射具有解痉、止痛作用,可用于缓解胆

绞痛。

●【不良反应】

●维生素K3、K4刺激性强,口服可引起恶心、呕吐等反应;较大剂量K3、

K4可引起新生儿、早产儿溶血性贫血及血胆红素升高、黄疸等;维生素K1静脉注射太快可引起面部潮红、呼吸困难,故常采用肌注。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PPT幻灯片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PPT幻灯片
来自百度文库碱平衡调节药
2
第七章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
学习目标
掌握常用抗贫血药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的作 用、用途和用药注意事项 熟悉促凝血药、抗凝血药及溶栓药的作用、用途 和用药注意 了解容量扩充剂、盐类和酸、碱平衡调节药的作 用、用途和用药注意事项 具有观察铁剂疗效及指导用药的能力
3
第七章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
起的恶性贫 血,应注射给药
细胞分泌的内因子结合形成复合物才
被肠壁吸收
11/13/2019
38
三、维生素B12
§7-3 抗贫血药
【作用与用途】
促进叶酸的循环再利用 促进甲基丙二酸转变成琥珀酸,参与三羧 酸循环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 恶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与叶酸合用 神经系统疾病 辅助治疗
11/13/2019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胃肠道反应 宜饭后或两餐间服用 便秘及黑便 急性中毒 特殊解毒药去铁胺 用药指导
11/13/2019
34
二、叶酸
§7-3 抗贫血药
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以肝、酵母及绿叶 蔬菜中含量丰富,不耐热,人体细胞不能合 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 人体对叶酸的需要量约为50µg/d
25
三、链激酶、尿激酶
§7-2 抗凝血药及抗血栓药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过量可致自发性出血 严重出血可注射氨甲苯酸对抗 冷藏保存

药理学26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药理学26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药理学26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血液及造血系统是人体内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维持酸碱平衡和免疫功能等。药理学研究与这一系统相关的药物,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一些常见药物。

1.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消除疼痛感,起到缓解痛苦的作用。它们通常用于治疗轻度到中度的疼痛。

2.抗凝血剂:如肝素、华法林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或活化,阻止血液凝结,预防血栓形成。它们常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3.抗贫血药:如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这些药物用于治疗和预防贫血,补充人体缺乏的铁元素、维生素和营养物质,促进红细胞生成。

4.白细胞生成素: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红细胞生成素(EPO)等。这些药物促进白细胞或红细胞的生成,用于提高免疫功能或治疗贫血。

5.抗肿瘤药物:如阿霉素、紫杉醇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癌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6.核酸类药物:如氟尿嘧啶、阿托品酯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DNA或RNA的合成,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裂,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7.免疫调节剂:如环孢素、雷公藤酸等。这些药物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8.血红蛋白合成抑制剂:如羟基脲、丙氨酰谷氨酰胺等。这些药物抑制血红蛋白的合成,用于治疗特定类型的贫血和血红蛋白病。

9.血液净化剂:如血液透析剂、血液灌流剂等。这些药物通过清除体内的毒素、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改善血液的成分和质量,用于治疗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PPT课件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PPT课件

第五节 血容量扩充剂 右旋糖酐
为葡萄糖的聚合物 分类:右旋糖酐70 中分子量
右旋糖酐40 低分子量 右旋糖酐10 小分子量
竞争血浆蛋白:阿司匹林

华法林
血浆蛋白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使游离香豆素浓度升高; 苯巴比妥/苯妥英钠(肝药酶诱导剂):加速香豆素的代谢
第二节 抗血小板药
是一类可以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 和释放等功能的药物。
抗血小பைடு நூலகம்药
根据药物作用机制分类
• 抑制血小板代谢药物(阿司匹林)
• 阻碍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药物 (噻氯匹定)
【禁忌症】
肝、肾功能不全、出血素质、 消化性溃疡、严重高血压、 孕妇都禁用肝素。
低分子量肝素
普通肝素降解后分离得到。
作用特点:选择性抑制凝血因子xa的活
性, 对其他凝血因子影响小,在发挥抗 凝血作用时,较少发生出血。 常用制剂:依诺肝素,替地肝素等。
香豆素类 口服抗凝药
是一类含有4-羟基香豆素基本结构的物质,因 口服有效,又称口服抗凝药。 代表药:
维生素B12富含于动物内脏、牛奶、蛋黄中, 植物中含量很少。
【药理作用】 【体内过程】
1、促进四氢叶酸的循环利用 2、参与神经系统的代谢:参 与三羧酸循环,与神经髓鞘脂 蛋白合成有关。
【临床应用】
1、恶性贫血、巨 幼红细胞性贫血 2、神经系统疾病

作用于血液与造血系统的药物

作用于血液与造血系统的药物

2. 抗 纤 维 蛋 白 溶 解 剂 ( antifibrinolytic agents)
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
竞争性对抗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使纤溶酶原不能转变成纤溶酶, 避免纤维蛋白溶解达止血。
用于纤溶亢进所致出 血,如肺、肝、脾、前 列腺、甲状腺、肾上腺 等手术时的异常出血。
自尿中分离而得,无抗 原性。能直接激活纤溶酶 原变成纤溶酶。临床应用 同 SK,对脑栓塞疗效明显。 因价格昂贵,仅用于 SK过 敏或耐受者。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由DNA重组技术制备。 对血液中纤溶酶原作用很 弱,对与纤维蛋白结合的 纤溶酶原作用强数百倍, 对血栓部位有选择性。静 滴用于急性心梗。
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 肿瘤化疗及爱滋病药物 治疗等引起的贫血。不 良反应有血压上升、注 射部位血栓形成以及流 感样症状。
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单核和成纤 维细胞合成的糖蛋白。能促 进中性粒细胞成熟;刺激成 熟粒细胞从骨髓释出;增强 中性粒细胞趋化及吞噬功能。
临床用于肿瘤化疗、放 疗引起骨髓抑制,也用 于自体骨髓移植。对再 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再 生不良也有效。可升高 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 发生率。
硫酸鱼精蛋白(protamine sulfate)
是肝素拮抗药,分子中含 大量精氨酸,带强碱性,能 与强酸性的肝素结合,使其 失去抗凝能力,用于治疗肝 素过量引起出血。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四 抗血小板药
无活性 凝血因子 纤溶酶原
活性凝血因子
抗血小板药
纤维蛋白 +血小板
纤百度文库酶
交联纤维蛋白凝块 凝血
降解,溶血
四 抗血小板药
五、抗血小板药 双嘧达莫
【药理作用】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和分泌功能 【临床应用】 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与阿司匹林合用效果好
噻氯吡啶(强效血小板抑制剂) 【临床应用】 预防脑中风、心肌梗死,脑血栓等栓塞性疾病
【体内过程】 1.吸收部位及形式: ①部位: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②形式:Fe2+铁离子形式吸收。 2.促进铁吸收的因素: 酸性物质如胃酸、维生素C等可促进铁盐溶解,促 进Fe3+还原为Fe2+ 3.干扰铁吸收的因素: 碱性药,钙、牛奶、茶叶、鞣酸,可沉淀铁盐; 四环素可和铁络合而相互影响吸收。
【药理作用】参与合成红细胞 【临床应用】缺铁性贫血 【不良反应】
1.口服以胃肠反应多见,饭后服可减轻 2.肌注可致局部刺激疼痛 3.过量可致铁中毒,心衰、休克等
(二)叶酸与维生素类 叶酸 维生素B12
【药理作用】 1.叶酸和维生素B12共同促进红细胞的生长和成熟 缺乏导致红细胞成长障碍,造成巨幼红细胞贫血 2.维生素B12还可维持有鞘神经功能的完整
【临床应用】 1.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需注射 2.维生素B12可用于神经炎,神经萎缩等神经疾患

第34章 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

第34章 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


heparin
heparin


AT III thrombin*
电 荷 AT III
thrombin*



heparin



AT III
thrombin* 重新作用于其他 AT III thrombin*
发生变构
ATⅢ,连续应用
* can20a2l0s/1o/4be Factor Xa
可使后者耗竭
2020/1/4
20
抗凝血药
香豆素类(coumarins)
——口服抗凝药
基本母核:4-羟基香豆素
双香豆素(dicoumarol) 华法林 (warfarin) /卞丙酮香豆素 新抗凝 (acenocoumarol) /醋硝香豆素
2020/1/4
21
抗凝血药——香豆素类
药动学
*吸收:华法林吸收快而完全,F接近100% 双香豆素口服吸收不规则
前体状态
2020/1/4
23
抗凝血药——香豆素类
临床应用
口服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一般采用先用肝素后用香豆素类维持治疗的序
贯疗法。
与抗血小板药物合用预防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
2020/1/4
24
抗凝血药——香豆素类
不良反应
凝血酶原时间 18~24S (正常12S) VitK,输新鲜血浆或全 血补充凝血因子

血液系统用药 ppt课件

血液系统用药  ppt课件
ppt课件 21
二、 溶栓药
尿激酶 Urokinase,UK
本品是由人的肾细胞合成,药用品是从尿中提取的蛋 白质冰冻干燥制剂。 本品能直接激活纤溶酶原变为纤溶酶,使已形成的纤 维 蛋白溶解。 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 主要用于对链激酶过敏的患者。因尿激酶无抗原性, 不
ppt课件 22
本品溶液必须在临用前新鲜配制,每瓶 25 万 U 的本 品,可用灭菌注射用水 5ml 溶解,不得用其他溶 液溶解。不能用酸性液体稀释,要求溶液配制后 立即使用。
与硫喷妥钠混合产生沉淀,与维生素 B12 、、双嘧达莫混合 可发生变化,影响本品药效。 血小板减少、出血性疾病、心功能不全禁用。 肺水肿、肝、肾疾病慎用。
对于恶性贫血的病人口服维生素B12无效 ,应注射
ppt课件
29
维生素B12 【作用及应用】
1.促进叶酸的循环再利用 维生素B12在同型半胱氨酸转变 为甲硫氨酸的过程中,使N5-甲基四氢叶酸转变为四氢叶酸, 当维生素B12缺乏时,出现与叶酸缺乏相似的巨幼红细胞性 贫血。 2 .促进甲基丙二酸变成琥珀酸,参与三羧酸循环。维生素 B12缺乏时,影响神经髓鞘的脂质合成,导致大脑、脊髓及 外周神经发生病变。 维生素B12主要用于恶性贫血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也可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 少数病人可有过敏反应,宜注意。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ppt课件

作用于血液与造血系统的药物—促凝血药(药理学课件)

作用于血液与造血系统的药物—促凝血药(药理学课件)
猪、牛血中提取,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而发挥止血作用,用于结扎止血困难小血管及实质 脏器出血等。
三、增强血小板功能药
酚磺乙胺(etamsylate,止血敏)
能增强血小板粘附和聚集性,促进释放凝血活 性物质,缩短凝血时间。作用迅速,维持时间长, 毒性低。适用于手术前后出血过多、各种内脏出血 和皮肤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过敏性紫癜等。
二、 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氨甲苯酸(PAMBA,对羧基苄胺)
竞争性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抑制纤溶酶原 结合转化为纤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用于 治疗纤溶系统亢进引起的各种出血(如外伤或术后 出血等)。
氨甲环酸(AMCHA,凝血酸)
作用与临床应用同氨甲苯酸,但效果和不良反 应都较强。
凝血酶(thrombin)
促凝血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习目标
➢ 强化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意识,实现基础与临 床有机融合,初步形成临床思维。
➢ 掌握维生素K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了解其他 促凝血药的临床应用。
➢ 能够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为基层出血性 疾病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宣教。
01
02
目录
03
04
促凝血物质生成药 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增强血小板功能药 作用于血管的抗凝血药
➢ 临床应用:
1. 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梗阻性黄疸、胆瘘、 慢性腹泻、早产或新生儿及长期用广谱抗生素等引 起的出血。 2.凝血酶原过低导致的出血:如长期用香豆素类、 水杨酸类药物。 3. 其他:K1 、K3肌肉注射可缓解胆绞痛;大剂量用 于抗凝血药类灭鼠药中毒抢救。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第14章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第1节促凝血药、抗凝血药和溶栓药

一.促凝血药(止血药)

㈠促进凝血因子生成药

维生素K (VitK)

来源:

天然:K1:存在于植物中,脂溶

K2:肠道细菌合成、腐败鱼粉提取,脂溶

人工合成:K3、K4,水溶

【药理作用】

维生素K作为羧化酶的辅酶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

【临床应用】

1.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

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所致出血;新生儿出血;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香豆素类、水杨酸类药物等所致出血。

2.敌鼠钠过量中毒

3.止痛:胆绞痛等。

[不良反应] 毒性低

K1 不良反应最少,但iv过快时,可产生面红、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发生虚脱,故一般以im为宜。

K3、K4常致胃肠道反应,引起恶心、呕吐等。较大剂量K3可致新生儿、早产儿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及黄疸。对G-6-PD缺乏的患者也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

肝功能不良者慎用,或选用K1而不用K3。

㈡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氨甲苯酸与氨甲环酸:

竞争性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纤溶酶原不能转变为纤溶酶→抑制纤维蛋白溶解→止血。

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纤溶亢进所致的出血:如肺、肝、胰、前列腺等手术所致的出血,产后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等(这些脏器及尿内有较大量纤溶酶原激活

因子)。

对抗链激酶过量引起的出血。

不良反应少,但过量可致血栓,并可诱发心梗。

抑肽酶:主要用于治疗纤溶亢进所致的出血,还可用于防治胰腺炎。

㈢血管收缩药

垂体后叶素:

使小A、小V、毛细血管收缩。

用途:

1.肺咯血

2.肝门静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3.产后大出血

4.尿崩症

㈣局部止血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的基本知识

任务一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的基本知识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维生素K和氨甲苯酸的止血机制、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的防治;

(2)掌握肝素及华法林的抗凝作用特点、机制、应用及自发性出血的防治;

(3)熟悉常用抗血小板药及纤维蛋白溶解药的作用及应用;熟悉铁制剂、叶酸及维生素B12的作用及应用;

(4)了解促白细胞增生药及血容量扩充药的作用及应用。

能力目标

(1)能为不同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止血药或抗凝药。

(2)使用血液及造血系统药时能识别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实施预防和治疗措施。

案例引导

止血药可以止血,但如使用不当会诱发心肌梗死而导致患者死亡。怎样合理运用止血药对患者进行治疗并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呢?

案例分析:患者李某,男性,42岁。因黏液脓血便6个月入院。6个月前,李某出现黏液脓血便,大便10~15次/日,伴左下腹阵发性疼痛,无发热。自服盐酸小檗碱、吡哌酸、呋喃唑酮等药物,治疗3个月症状无改善,之后来到某医院就诊。李某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入院后病理学检查为结肠黏膜溃疡,隐窝脓肿形成。心电图正常。诊断: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全结肠炎,中度)。口服柳氮磺胺吡啶1g,4次/日;泼尼松10mg,1次/日;因患者便血症状严重,给予酚磺乙胺、氨甲环酸等药物。治疗2周后黏液脓血便症状明显缓解。但几天后,李某突然感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并向下颌部及左侧肩背部放射,急查心电图,显示急性前壁广泛心肌梗死,给予吸氧、扩张血管、溶栓等治疗,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因为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伴有血小板活化和高凝状态,导致血栓形成。而该患者因便血症状严重,使用了酚碘乙胺、氨甲环酸等止血药,进一步加重了高凝状态,最终导致血栓形成而诱发心肌梗死。对于本身具有高凝状态的基础疾病所致出血的治疗不选用具有导致血栓形成的止血药物,可选用凝血酶口服进行治疗。如病情确需止血药,则必须监测凝血时间,严密观察有无心肌梗死先兆,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

一、促凝血药

(一)概述

促凝血药(止血药)是指能加速血液凝固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出血停止的药物,常用促凝血药有维生素K、酚磺乙胺(止血敏)、氨甲苯酸(对羧基苄胺)等。

(二)基本药理作用

维生素K参与肝内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而这些因子是机体内源性凝血系统的重要组成因子,他们能形成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或纤维蛋白而产生凝血。抗纤溶剂主要为阻碍纤维蛋白溶解过程的发展而起止血作用的一类药物。

(三)临床应用

促凝血药主要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外科手术出血过多及各部位出血,如肺结核咯血、外伤致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及创伤出血等。

(四)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

促凝血药不良反应少见,长期应用有可能促进血栓形成,如氨甲苯酸,口服该制剂偶尔发生恶心、上腹部不适感,过量可致血栓,并可能诱发心肌梗死。

(五)药物相互作用

口服抗凝剂如双香豆素类可干扰维生素K的代谢,两药同用,作用相互抵消。水杨酸类、磺胺类、奎尼丁等也均可影响维生素K的效应。

(六)常用促凝血药

维生素K(vitamin K)

维生素K是一类具有甲萘醌基本结构的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植物性食物如苜蓿中所含的是维生素K1(phytomenadione),由腐败鱼粉所得及肠道细菌所产生者为维生素K2(menaquinone),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称为维生素K3(menadione sodium bisulfate),甲萘氢醌为维生素K4(menadiol),后两者是人工合成品,具有水溶性,不需胆汁协助吸收,前两者是脂溶性的,需胆汁协助吸收。

【作用与应用】

维生素K的主要作用是参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及抗凝血蛋白C、抗凝血蛋白S。维生素K促进这些凝血因子前体蛋白分子氨基末端谷氨酸残基的γ-羧化作用,从而使这些因子具有活性,可与Ca2+结合,再与带有大量负电荷的血小板磷脂结合,使血液凝固正常进行。维生素K主要用于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早产儿及新生儿出血等患者,香豆素和水杨酸类药物或其他原因导致凝血酶原过低而引起的出血者,也可用于预防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继发的维生素K缺乏症。但对先天性或严重肝病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无效。维生素K1作用快,持续时间长,常采用肌内注射,严重出血者可静脉注射。一般病例口服维生素K3、维生素K4,吸收不良者可肌内注射维生素K3。

【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

该类药毒性低。维生素K1不良反应少,但静脉注射速度过快时,可产生面部潮红、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发生虚脱,故一般以肌内注射为宜。维生素K3、维生素K4常致胃肠道反应,引起恶心、呕吐等。较大剂量维生素K3可致新生儿、早产儿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及黄疸。对红细胞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患者也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肝功能不良者慎用,或选用维生素K1而不用维生素K3。

凝血酶(thrombin)

凝血酶是从猪、牛血液中提取精制而成的无菌制剂,直接作用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使其变成纤维蛋白发挥止血作用。此外,还具有促进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加速创伤愈合的作用。适用于止血困难的小血管、毛细血管以及实质性脏器出血的止血。局部止血:用灭菌氯化钠注射液溶解成50~200U/mL的溶液喷雾或用本品干粉喷洒于创面。消化道止血: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不超过37℃)溶解成10~100U/mL的溶液,口服或局部灌注,也可根据出血部位及出血程度增减浓度、次数。

偶可致过敏反应,应及时停药。外科止血中应用本品曾有致低热反应的报道。

酚磺乙胺(etamsylate)

酚磺乙胺又称止血敏、止血定、羟苯磺乙胺,能使血小板数量增加,并增强血小板的凝集和黏附力,促进凝血活性物质的释放,从而产生止血作用。其作用快速,静注后1h作用最强,一般可维持4~6h。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外科手术出血过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过敏性紫癜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

不良反应:过敏反应、药物热、心血管反应、血栓形成诱发心肌梗死。

氨甲苯酸(aminomethylbenzoic acid)

氨甲苯酸又称对羧基苄胺,能竞争性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导致纤溶酶原不能转变为纤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产生止血效果。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纤溶亢进所致的出血,如肺、肝、胰、前列腺、甲状腺、肾上腺等手术所致的出血,产后出血,前列腺增生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等。但对癌症出血、创伤出血及非纤维蛋白溶解引起的出血无止血效果。

该药不良反应少,但应用过量可致血栓,并可能诱发心肌梗死。与青霉素或尿激酶等溶栓剂有配伍禁忌;口服避孕药、雌激素或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剂与本品合用,有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

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

氨甲环酸又称凝血酸、止血环酸。其止血原理与氨甲苯酸相同,但作用较强。用于预防和治疗由纤溶亢进而引起的出血,也可用于血友病患者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

常见胃肠道不良反应,还可出现头痛、耳鸣、皮肤瘙痒等症状,静脉给药过快可致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惊厥或肝脏损伤。过量也可致血栓,诱发心肌梗死。

二、抗凝血药

(一)概述

抗凝血药是一类通过干扰机体生理性凝血过程而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常用抗凝血药有肝素、低分子量肝素、阿司匹林、链激酶、尿激酶、阿尼普酶。

(二)基本药理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