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训练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训练二

一、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

1. 2003年7月22日《人民日报》报道,为积极推进国企改革,北京推出“北京工业百户 国企与外资、民间资本并购重组行动”。这次并购重组就是要利用企业现有的资产存量,

吸引外 部资本,在并购的具体形式上,投资者可选择多种方式。一是股权和产权并购,二是盘活存量

资产,三是增资扩股。北京市的上述做法表明 ( )

A.

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民间资本 B.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

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 D.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已经削弱

2. 2003年8月25日《经济日报》报道,至U 2010年,我国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 性调整基本完成,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效运行,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

制经济产权明晰、融合互补、协调发展。我国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 (

A.

可能会导致私有化后果 B.是因为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越少越

好 C.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D.是为了增加国有经济比重

3. 上题材料中要求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由下列情况决定的

A .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C.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不强 4. 来自海关总署的统计显示, 同比增长1. 7倍,远远高于全国外贸进出口增长

A. 私营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

B. 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私营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

D. 私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5.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 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之一。 要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必须 (

增加公有资产的绝对数量

使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使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使公有资

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2003年8月25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新一轮发展中,我们要继续坚持“两个毫 ,推动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个体私营经济不断上规模、 上水平。推动国有经济 发展壮大 A. 是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需要 B.是克服经济私有化倾向的需要 C.是为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D.必然使公有资产支配范围扩大 7. 依据上题材料,推动个体私营经济上规模、上水平表明 ( ) A .它们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 .它们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它们的劳动生产率较高

D.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要的经济成分 8,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

“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允许非公有资本进 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 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

B.生产力整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D.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存在

2003年前7个月我国私营企业进出口额达到 280. 2亿美元,

37 O 9%的平均水平。这表明

( ) A. B. C. D.

6.

不动

①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②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③充分利用各种资源④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 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①③④ D.①②④

9. 2003年7月21日《经济日报》载文指出,要积极完善按劳分配机制。

要确立劳动、资本、 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 配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分配制度的最终原因是 ( )

A.

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 B.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C.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D.价值规律的凋节作用

10. 2003年7月21日《经济日报》载文指出,我们现在实践中实行的按劳分配,还没有真 正拉开档次,拉开差距,还有平均主义的影响。有些企业经理实行年薪制,有了改进,但档次 和差距还没有拉开。对企业的技术人员、营销人员及其他人员中成绩卓越者也要实行高薪。材 料观点之所以不赞成平均主义,

A. 只能导致共同贫穷

C.只能与按劳分配相适应

11. 上题材料主张拉开差距

A.

是正确的。它有利于共同富裕 B.是正确的。它有利于提高

效率 C.是正确的。它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平衡 D.是错误的。它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12. 2003年9月12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市场机制通过市场价格将成本和收入联系起 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市场竞争。也就是说,市场机制之所以能

刺激生产和降低成本,是因为存在竞争对手。如果你不能有效地进行生产,以更低的成本向市 场提供产品,就会被竞争对手击败。因此,市场机制有效与否直接取决于是否存在竞争以及竞 争是否有效,竞争是否有效则直接取决于竞争秩序是否规范。材料主要体现了 (

) A. 竞争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条件 B.市场机制就是竞争机制 C.价格是在竞争中形成的 D.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是生产竞争

13. 2003年8月25日《人民日报》报道,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 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

培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市场主体, 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相得益彰的格局,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这 表明,在我国 ( )

A .公有制经济与其他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利益都是一致的

B .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利益都是一致的

C. 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根本利益是不同的

D. 各种所有制经济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14. 2003年8月4日《经济日报》载文指出,要加强对投资的宏观调控。主管部门及行业 协会等中介组织要及时发布国内外市场供求信息,强化投资指导。对于重复建设比较严重的行 业主要在项目审批、银行贷款、土地征用等方面进行限制, 管部门通过限制项目审批实现对投

资的宏观调控,体现了 A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生产的作用

C.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15. 上题材料中提到的某些行业的重复建设比较严重

A. 表明市场调节存在盲目性、自发性

B. 说明单靠国家行政手段的作用有很大局限性

C. 反映了长期以来该行业产品处于供过于求

D. 表明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 16. 2003年8月4日《经济日报》载文指出,要建立产业退出援助机制。对衰退型产业, 政府要在技术、资金、劳动者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援助,促使该领域的生产要素向其他

是因为平均主义 ( B.只能实现部分人先富 防止新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主

B.国家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的作用 D.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