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三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通用10篇
初三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通用10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在和学生们一起学习的这段时间,我们深刻体会到学生的化学学习方法对学习成绩影响很大,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最新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最新,欢迎查阅!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二:其它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
(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完整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
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
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
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
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
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
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
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装点移—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a.书写方法: b.意义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如Fe.He .C .Si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 c.有关元素周期表 *发现:门捷列夫 *排列依据 *注:原子序数=质子数d.分类 e.元素之最:地壳:O.Si.Al.Fe 细胞:O.
初三的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
初三的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只开设九年级一年,它既是化学学科的启蒙教育,又是初中毕业与升学的必考科目,那么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初三的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篇1
1、八大沉淀:
白色沉淀:
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氢氧化镁;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2、常见产生气体的离子:
阳离子:
氢离子(H+)、铵离子(NH4+);
阴离子:
碳酸根离子(CO32-)、碳酸氢根离子(HCO3-)、亚硫酸根离子(HSO3-);
3、酸碱盐推断题中常见的一些离子的颜色归纳:
(1)无色离子:
钠离子、镁离子、钙离子、钡离子、铵离子、银离子、锌离子;
(2)有色离子:
二价亚铁为绿色,二价铜为蓝色,三价铁为黄色;
4、气体与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的显色:
石蕊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
酚酞遇酸变蓝色,遇碱变红色;
5、化学框图推断中常见的酸性气体和碱性气体:
碱性气体∶氨气;
酸性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检验通常用澄清石灰水)。
初三的化学基本知识点归纳篇2
1.化学(Chemistry)
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用途、制法,以及物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如:冰化成水、水变成水蒸气、木刻成舟;化学变化:有生成新物质。如:燃烧、食物腐败。
3.前20号元素:
1H氢2He氦3Li锂4Be铍5B硼6C碳7N氮8O氧9F氟10Ne 氖11Na钠Mg镁13Al铝14Si硅15P磷16S硫17Cl氯18Ar氩19K 钾20Ca钙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与能量的关
系的科学。在初三化学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化学基础知识、元素、化学方程式、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化学反应和化学实验等内容。下面
就对初三化学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归纳。
一、化学基础知识
1. 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具有一定的
化学性质;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以上不同物质组成,物质之间保持其独
立的性质。
2. 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和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个态。
3.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类。元素是由原
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
4. 基本粒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元,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带负电荷的电子和中性的中子组成。
5. 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构成。原子核
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二、元素
1. 元素的符号和名称:元素通过化学符号表示,例如氧元素的
符号为O。元素名称是对应的汉字名称。
2. 元素的周期性表: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可以帮助
我们了解元素的性质和规律。
3. 常见元素的特点:常见元素如氧、氢、氮、碳等有特殊的性
质和用途。
三、化学方程式
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组成: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生成物和化
学反应符号组成。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平衡态下化学反应物质的质量和能量保
持恒定。
3. 储存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物常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生成物也可以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
四、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1. 溶液的组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其中溶质是溶解于溶剂中的物质。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1500字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三化学主要涉及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周期表及元素的性质等内容。以下是初三化学知识点的完整总结归纳。
1.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1.1 元素与化合物
- 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核中质子的数量)的原子构成的物质。
- 化合物是由两个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 元素和化合物都有自己的化学符号,如氧元素的符号为O,水的化学式为H2O。1.2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 物理性质是通过观察和测量可以直接获得的性质,如颜色、固体、液体或气体状态、密度等。
-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酸碱中和等。
2. 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
2.1 化学反应的表示
- 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反应物写在箭头的左边,生成物写在箭头的右边,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加号相连。
- 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符号表示物质的种类,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
2.2 燃烧反应
- 燃烧是一种快速氧化反应,它需要氧气、燃料和点火源三个要素。
- 鉴别燃烧反应的标志是火焰、光和热的释放。
2.3 酸碱反应
-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的过程。在酸碱反应中,酸和碱产生水和盐。
2.4 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反应
- 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
2.5 能量变化
- 化学反应过程中可能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吸热反应是指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系统的能量增加;放热反应是指反应过程中释放热量,系统的能量减少。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1. 物质的分类:
- 纯净物:由同一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和固定的性质。
- 混合物:由不同种类的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可以分离为其组成部分。
2. 物质的性质:
- 物理性质:可通过观察和测量来确定,不改变物质的化学组成,如颜色、硬度、密度等。
- 化学性质: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腐蚀等。
3. 常见的物质:
- 元素: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氧、氢、铁等。
-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一定的化学方式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盐酸等。
- 混合物:由不同种类的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海水等。
4. 物质的分离方法:
- 过滤:利用不同物质的颗粒大小,通过滤网或滤纸使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分离。
- 蒸发: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使液体物质蒸发成气体,留下固体物质。
- 蒸馏: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将混合物加热使某种物质沸腾后冷凝成液体,分离出纯净物质。
- 浓缩:通过蒸发去除溶剂中的水分,使溶液中物质浓度增高。
- 离心:利用物质的密度差异,使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分离。
5. 常见化学反应类型:
- 合成反应:两个或多个物质反应生成一个新物质。
- 分解反应: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多个不同物质。
- 双替反应:两个物质互相交换部分或全部原子组成。
-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电子的转移过程,氧化剂与还原剂相互作用。
- 酸碱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6. 酸碱盐的性质:
- 酸:味酸、蓝红试纸变红、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以下是初三化学常见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1. 元素与化合物:
-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
- 元素可以通过化学符号表示,例如氧(O)、铁(Fe)等。
- 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式表示,例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
2. 原子结构:
-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的核心(原子核),电子围绕在核外的电子壳层中。
- 原子的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量)。
- 原子的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减去电子数。
3. 元素周期表:
- 元素周期表是将化学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和电子结构排列的表格。
- 元素周期表分为横排(周期)和竖排(族)。
- 周期数表示元素电子壳层的数量,族数表示元素电子外层的电子数。
-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可以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包括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
4. 化学方程式:
-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和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
-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反应物在化学方程式的左边,生成物在右边。 -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箭头表示。
- 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和元素电荷守恒定律是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原理。
5. 化学反应:
-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转化的过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 合成反应是两个或多个物质合并成一个物质,例如2H2 + O2 → 2H2O。
- 分解反应是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多个物质,例如2H2O → 2H2 + O2。
- 置换反应是一个元素取代另一个元素的位置,例如Zn + 2HCl → ZnCl2 + H2。
初三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化学中考常考知识点
1、化学是⼀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然科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些如放热、发光、变⼀、放出⼀体、⼀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粉末变成⼀⼀,②管⼀出现⼀⼀滴,③⼀灰⼀变浑浊。 cu2(oh)2co3—
6、我国的某些化学⼀艺像造纸、制⼀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明作出过巨⼀贡献。
(空⼀)
1、空⼀中氧⼀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量⼀烟⼀成,②同时钟罩内⼀⼀逐渐上升,冷却后,⼀⼀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上升⼀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氧⼀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锡提出了空⼀主要是由氧⼀和氮⼀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先后⼀不同的⼀法制得了氧⼀。
3、空⼀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约是氮⼀为78%、氧⼀为21%(氮⼀⼀氧⼀约为4︰1)、稀有⼀体(混合物)为0.94%、⼀氧化碳为0.03%、其它⼀体和杂质为0.03%。空⼀的成分以氮⼀和氧⼀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中的有害物质,⼀致可分为粉尘和⼀体两类,⼀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体主要来⼀矿物燃料的燃烧和⼀⼀的废⼀。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完整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好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构造、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根底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响符合绿色化学反响)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绘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亮堂〕、外焰〔温度最高〕〔2〕比拟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拟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一样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测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化学知识点初三总结归纳
化学知识点初三总结归纳
化学知识点初三总结归纳
一、分子和原子、元素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的特点: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
物质三态的改变是分子间隔变化的结果,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原子间隔越大。水银温度计遇热汞柱升高,就是因为温度升高时汞原子间间隔变大,汞的体积变大。
例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有一种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一般不写。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2、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免费)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免费)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
非金属: O氧 H氢 N氮 Cl氯 C碳 P磷 S硫
金属: 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Cu铜 Hg 汞 Ag银 Mn锰 Ba钡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
硫酸根磷酸根铵根
OH- NO3- CO3 2- SO4 2- PO43- NH4+
2、化合价口诀
(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五氮磷三价铝;铜汞一二铁二三; 二、四、六硫四价碳; 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
一价硝酸氢氧根; 二价硫酸碳酸根; 三价常见磷酸根; 通常负价除铵根。
(3) 熟练默写常见元素的常用的化合价
+1价 K+、Na+、H+、Ag+、NH4+
+2价 Ca2+、Ba2+、Mg2+、Zn2+、Cu2+、 Hg2+、亚Fe2+
+3价 Fe3+,Al3+
-1价 Cl-、OH-、NO3-
-2价 O2-、S2-、CO3 2-、SO4 2-、
-3价 PO43-
3、必须熟记的常见物质的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及物理性质名称化学式俗称主要物理性质
硫 S 硫磺黄色固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二氧化碳 CO2 固体俗称干冰无色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固体干冰易升华。
一氧化碳 CO 煤气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有毒性。
甲烷 CH4 沼气、坑气无色、无味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
乙醇 C2H5OH 酒精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易挥发的液体,可与水任意互溶。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1500字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化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有助
于我们理解和解释许多自然现象和工业生产过程。在初中阶段,我们接触到的化学知
识大多数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下面是我对初三化学知识点的一个整理和总结。
1. 物质的分类:
(1) 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物质,如金属、非金属等;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2)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任意比例混合而成,可以分为均匀混合物(溶液)和非均匀混合物(悬浮液、胶体)。
2.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 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及用途:金属具有导热、导电、延展性和可塑性等特点,常用作导体、结构材料等;非金属大多数不导电、不导热,常用作绝缘体、酸碱中和剂等。
(2) 焦炭和活性炭的性质及用途:焦炭是由高纯度的煤炭或木炭经高温热解得到的固体炭,具有高燃点、不燃气和高热值等特点,广泛用于冶金、化工、轻工等领域;活性
炭是由石炭、木炭和果壳等制成的一种有机吸附剂,具有吸附能力强、能除臭、净化
水质等特点,常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等方面。
3.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
(1)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平衡:化学方程式用符号和数字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和数量必须相等;化学方程式能通过系数进行平衡,保持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和数量的相对比例。
(2)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影响因素:化学反应的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的量,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构造、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是环境友好的化学,符合绿色化学反应的四个特点是: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的现象包括:火焰的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的方法是用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是两端先碳化,结论是外焰温度最高。检验产物H2O的方法是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
有水雾;检验产物CO2的方法是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是,与吸入空气相比,
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
与呼出气体成分是一样的。
6.科学探究是研究化学的重要途径。其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猜测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研究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常用仪器包括: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等。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需垫石棉网以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有量筒、漏斗、集气瓶。测是量筒,注意使用方法包括放平稳、保持水平、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完整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作者:Lovegood和luna 0位粉丝 2007-2-23 11:37 回复此发言
2【分享】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液体以1~2mL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
(二)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三)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四)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
(五)蒸发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
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
棉网。
(六)仪器的洗涤:
(1)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3)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热的纯碱(Na2CO3)溶液或洗衣粉洗涤,再用水冲洗。
(4)玻璃仪器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
(5)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