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分离分析导论ppt

合集下载

色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

基本理论
热力学理论:塔板理论 热力学理论:塔板理论——平衡理论 平衡理论
动力学理论:速率理论 动力学理论:速率理论——范第姆特方程 范第姆特方程
一、塔板理论
塔板模型: 塔板模型:将一根色谱柱视为一个精馏 即色谱柱是由一系列连续的、 塔,即色谱柱是由一系列连续的、相等 的水平塔板组成。 的水平塔板组成。每一块塔板的高度用 表示,称为塔板高度。 H表示,称为塔板高度。
第一节 色谱及分类
茨维特实验
固定相——CaCO3颗粒 CaCO 固定相 流动相——石油醚 流动相 石油醚
色带
一、色谱法
• 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分析技术。它是利用各 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分析技术。 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 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两 相作相对运动时, 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相中进行 多次反复的分配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 • 色谱法以其具有高分离效能、高检测性能、 色谱法以其具有高分离效能、高检测性能、 分析时间快速而成为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中 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分离过程
当流动相中携带的混合物流经固 定相时, 定相时,其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 用。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性质 和结构上的差异, 和结构上的差异,与固定相之间 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 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强弱不同 ,随着流动相的移动,混合物在 随着流动相的移动, 两相间经过反复多次的分配平衡 ,使得各组分被固定相保留的时 间不同, 间不同,从而按一定次序由固定 相中流出。 相中流出。
色谱流出曲线的意义
色谱峰数=样品中单组份的最少个数; 色谱峰数=样品中单组份的最少个数; 色谱保留值——定性依据; 定性依据; 色谱保留值 定性依据 色谱峰高或面积——定量依据; 定量依据; 色谱峰高或面积 定量依据 色谱保留值或区域宽度——色谱柱分离效能评价指 色谱柱分离效能评价指 色谱保留值或区域宽度 标; 色谱峰间距——固定相或流动相选择是否合适的依 固定相或流动相选择是否合适的依 色谱峰间距 据。

化工导论课件 第6章_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科学基础

化工导论课件 第6章_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科学基础
现代化工导论
第六章 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科学基础
第六章 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科学基础
化学工业中存在着千变万化 的各种化学加工过程,即化工过 程。化工过程中不仅包含化学变 化的过程,而且还包含分离混合 物为较纯净的不同组分以及改变 其物理状态和性质的各种过程。
在某现有装置中进 行一台结晶器的安装
大规模装置(15万吨/年)
到另一个设备,或由上一工序送往
下一工序,形成完整的生产流程。
2.2 换热
换热(加热和冷却操作的总称) 是以热量传递为主要理论基础的
一种单元操作。
2.3 蒸馏
蒸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
发度的差异,从而实现液体混合物各
组分的分离的一种单元操作。
2.4 吸收
利用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的差异
(4)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A.增加产出的价值; B.减少投入,降低消耗,降低成本。
<第六章 习题>
简答题 1、化工基本单元操作理论基础在于三种传递过程,说 出这三种传递过程是什么。 2、化工单元操作基本定义是什么?列举六种化学工业 中常见的单元操作。 3、化工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4、常见的化学反应器有哪三种形式? 5、简答蒸馏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目的。 6、吸收单元操作的原理是什么? 7、化学反应有哪两种基本操作方式,说出它们的特点 和应用场合。 8、简答化工过程控制的目的。
此装置有六台结晶器,此规 模中显示出其中的两台
结晶与精 馏结合用于 分离萘及其 衍生物
第一节 化工单元操作及设备
1、单元操作的概念
任何化工过程无论规模大小,都可 以分为一系列基本操作,如流体输送、 过滤、加热、冷却、蒸馏、萃取等等。 单元操作就是按照特定要求使物料发 生物理变化的这些基本操作的总称。

第6章色谱分离技术ppt课件

第6章色谱分离技术ppt课件
5.吸附薄层色谱法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薄层色谱法:将吸附剂或支持剂均匀的铺在 玻璃板上,铺成一薄层,然后把要分离的样品 点到薄层的起始线上,用合适的溶剂展开,最 后使样品中各组分得到分离。
在 日 常 生 活 中,随 处都可 以看到 浪费粮 食的现 象。也 许你并 未意识 到自己 在浪费 ,也许 你认为 浪费这 一点点 算不了 什么
交换吸附: 吸附剂表面如果由极性分子或离子组成,则会 吸引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形成双电层,同时 放出等物质的量的离子,发生离子交换。
离子的电荷是决定因素,离子所带电荷越多, 在吸附剂表面的相反电荷点上的吸附力越强。
电荷相同的离子,水化半径越小,越容易被吸 附。
在 日 常 生 活 中,随 处都可 以看到 浪费粮 食的现 象。也 许你并 未意识 到自己 在浪费 ,也许 你认为 浪费这 一点点 算不了 什么
缺点: 处理量小、操作周期长、不能连续操作,因此 主要用于实验室,工业生产上应用较少。
在 日 常 生 活 中,随 处都可 以看到 浪费粮 食的现 象。也 许你并 未意识 到自己 在浪费 ,也许 你认为 浪费这 一点点 算不了 什么ຫໍສະໝຸດ 3.色谱法的分类吸附色谱法
分配色谱法
分离机理
离子交换色谱法 凝胶色谱法 亲和色谱法
将待分离的样品溶液点在薄层板的一端,在密 闭的容器中用适宜的溶剂(展开剂)展开。
在 日 常 生 活 中,随 处都可 以看到 浪费粮 食的现 象。也 许你并 未意识 到自己 在浪费 ,也许 你认为 浪费这 一点点 算不了 什么
当溶剂流过时,不同物质在吸附剂和展开剂之 间发生连续不断的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 吸附。
为了增加薄层的牢固性且易于保存,可在涂布过程 中加入某些黏合剂。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分离分析方法全套课件

分离分析方法全套课件

第一节 离子交换分离法一般原理 一、离子交换树脂的化学结构和类型 ⒈离子交换树脂的化学结构 结构为:骨架—交换官能团
(1).骨架。具有立体网 状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 (2).交换官能团。连接 在骨架上可被交换的活性 基团(交换基),可与溶 液中的离子进行离子交换 反应。结构示意图中以波 形线条代表树脂的骨架,SO3H为离子交换基。
返回
⑵根据交换功能团分类:
①阳离子交换树脂——其功能团是酸性基团
活性基团:-SO3H(磺酸基) -CH2SO3H(次甲基磺酸基) -PO3H2(磷酸基) -COOH(羧基) -OH(酚基) 特点:在水中浸泡溶胀后,电离产生H+ 。
根据活泼基团酸性强弱的不同,阳离子交 换树脂分为: Ⅰ: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含-SO3H活泼基 团。
固 态
三﹑分离方法的发展趋势
1.经典分离富集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完善﹑发展。 如:沉淀分离﹑溶剂萃取﹑离子交换分离等在研究合成 新型分离试剂、功能分离试剂方面有不断创新,扩展了 经典分离方法的应用范围。 2.色谱——当今研究最活跃,发展最快的分离技术 现代色谱分析将组分的浓缩﹑分离﹑连续定性定量 测定结合起来,成为复杂体系中组分﹑价态﹑化学性质 相近的元素或化合物分离﹑分析的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发的气相色谱,60年代发展的色 谱-质谱联用技术,70年代崛起的高效液相色谱﹑80年 代初出现的超临界流体色谱和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色 谱等,使色谱领域成为分析化学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 的领域之一。
Ⅲ:中等酸度阳离子交换树脂:含-PO3H活泼基
团,应用不多。
②阴离子交换树脂——其功能团为碱性基团,
骨架均为苯乙烯—二乙烯苯的共聚物,聚苯乙烯。 Ⅰ: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含季胺基R-N(CH3)3 + Cl-, 其中Cl-可被其它阴离子所交换,在酸、碱和中和溶液 中均能使 用。 Ⅱ: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含伯胺基R-NH2、 仲胺基R-NH(CH3)及叔胺基R-N(CH3)2活性基团,在 水中溶涨后以OH- 阴离子的形式存在:

《分离定律》课件

《分离定律》课件

豌豆杂交实验
总结词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观察到F1代植株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证明了遗传因子的存在。
详细描述
孟德尔选择了豌豆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将具有不同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观察F1代植株的表现型,发 现F1代只表现出一个亲本的性状,这证明了遗传因子的存在和遗传因子的分离。
测交实验
总结词
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验证了分离定律,即杂合子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进入不同配子,独立遗传给 后代。
转录调控
基因表达的第一步是转录,转录调控是指通过调节转 录因子的活性,控制基因转录的速率和数量。
翻译调控
翻译调控是指通过调节翻译因子的活性,控制蛋白质 合成的速率和数量。
THANK YOU
《分离定律》ppt课件
• 分离定律的背景和意义 • 分离定律的基本概念 • 分离定律的实验证据 • 分离定律的应用 • 分离定律的扩展和深化
01
分离定律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介绍
01
02
03
遗传学的发展
遗传学作为一门科学,在 19世纪末开始快速发展, 科学家开始研究生物体的 遗传规律。
孟德尔的研究
孟德尔是一位奥地利植物 学家,他通过豌豆实验发 现了遗传规律,为分离定 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VS
详细描述
孟德尔让F1代杂合子自交,观察后代的表 型及比例。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表现为 显性与隐性的分离,且分离比为3:1,这 证明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独立遗传。同时 ,这也证明了遗传规律的存在和作用。
04
分离定律的应用
在育种中的应用
植物育种
通过分离定律,育种专家可以更好地 理解植物种质资源,并选择具有优良 性状的个体进行杂交,培育出更优质 的新品种。

《分离工程第六章》课件

《分离工程第六章》课件

04
分离工程的应用领域
石油工业领域
01
02
03
石油分离
利用分离工程原理,将石 油中的不同组分进行高效 分离,如汽油、柴油、润 滑油等。
油气处理
通过分离技术对油田采出 液进行脱水、脱气和净化 处理,提高采收率和产品 质量。
石油化工
分离工程在石油化工中应 用广泛,如烯烃、芳烃、 合成橡胶等生产过程中的 分离和纯化。
萃取技术在处理放射性废液、提 取植物油、分离石油组分等领域
应用广泛。
吸附技术
吸附技术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对不 同组分的吸附能力差异,实现气
体或液体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吸附剂可以选择具有特定孔径和 表面性质的分子筛、活性炭、硅
胶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吸附技术在气体分离、废气处理 、气体纯化等领域应用广泛,是
一种高效节能的分离技术。
在分离过程中,相平衡原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利用物质在不同相态下的溶解度、蒸 汽压等性质差异,通过相平衡计算,确定最佳分离条件。
相平衡原理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蒸馏、萃取、吸收等分离技术。
传质过程原理
传质过程是物质传递的一种方式,主 要涉及到物质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的 过程。
传质过程原理涉及到质量传递的基本 概念和扩散理论,通过了解扩散系数 、传质系数等参数,可以更好地应用 传质过程原理。
高分子膜材料
研究开发具有高渗透性、高选择性的高分子膜材料,用于膜分离 过程。
智能材料
利用智能材料(如形状记忆材料、自适应材料等)实现分离过程 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新型分离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新型萃取技术
研究开发高效、低能耗的萃取技术,如反胶团萃取、膜萃取等。
新型吸附分离技术

分离分析导论课件

分离分析导论课件
学术研究
R在学术界广泛使用,许多统计和机器学习的最新研究成果都在R中实 现和发布。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数据预处理
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统计 分析之前,对数据进行清洗、
整理和转换,以提高数据的质 量和可用性。
分离分析的基本原理
距离度量
可视化呈现
通过计算数据点之间的距离或相似度 来衡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或差异程 度。
通过图形化界面或可视化工具将聚类 结果呈现出来,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 的分布和结构。
聚类算法
根据距离度量结果,采用不同的聚类 算法将数据点分为不同的组或簇。常 见的聚类算法包括K-means、层次聚 类、DBSCAN等。
02
分离分析方法
经典分离方法
沉淀分离法
利用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差异,通 过添加沉淀剂使目标物质沉淀,与其 他物质分离。
萃取分离法
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种不混溶的溶剂中 的溶解度差异,使目标物质从一种溶 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
析,以识别出语音中的情感信息。
05
分离分析的挑战与展望
数据质量对分离分析的影响
数据清洗
数据中的异常值、缺失值和重复 值等会影响分离分析的结果,需
要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
数据平衡性
在分离分析中,如果数据集存在 不平衡的情况,会影响分类器的 性能,需要进行数据平衡处理。
数据噪声
数据中的噪声和无关信息会影响 分离分析的准确性,需要进行降
蒸馏分离法
利用物质沸点的差异,通过加热使不 同物质以蒸汽形式分离,再通过冷凝 收集。
色谱分离法
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 的吸附、分配等作用力的差异,实现 多组分的分离。
现代分离方法

《分离分析法导论》课件

《分离分析法导论》课件

算法改进
随着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领域的发 展,将会有更多的算法和优化技术 应用于分离分析法,以提高其效率
和准确性。
A
B
C
D
标准化和验证
随着分离分析法的广泛应用,将需要更多 的标准化和验证工作来确保其可靠性和准 确性。
混合方法
将分离分析法与其他数据分析方法结合使 用,例如集成学习或深度学习,可能会产 生更强大的分析工具。
THANKS
感谢观看
05
CATALOGUE
分离分析法的优缺点与未来发展
分离分析法的优点
高效性
分离分析法能够有效地处理大规模数据集 ,通过将数据集分解为较小的部分,可以
在可管理的范围内进行更详细的分析。
可扩展性
随着数据集的增大,分离分析法可以轻松 地扩展到更大的数据集,而不会遇到内存
限制或计算瓶颈。
灵活性
分离分析法允许用户根据需要自定义数据 集的分割方式,从而能够灵活地应对各种 不同的分析需求。
分离分析法通过将数据集分解为具有相似特征的子集,使得 每个子集内的数据点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不同子集之 间的数据点相关性较弱,从而简化数据结构,提高分析效率 。
分离分析法的历史与发展
分离分析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用于处理基因遗传 数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分离分析法逐渐被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市场营销 、社交网络分析、推荐系统等。
量分析,以获取各组分的详细信息。
分析原理的实现依赖于各种现代分析仪器和方法,如 光谱、质谱、色谱-质谱联用等。
分析原理的应用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物质的组成 和结构,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优化原理
优化原理是指在分离和分析过 程中,通过对各种实验条件和 参数的优化,提高分离和分析

《分离现象的解释》课件

《分离现象的解释》课件

配子形成与分离
配子形成
配子形成是生物繁殖过程中的一 个重要环节,在此过程中,同源 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 组合,导致基因的分离和重组。
雌雄配子形成
雌雄配子形成过程中,性染色体 也会发生分离,导致雌雄配子具
有不同的性染色体组合。
受精作用
受精作用是配子结合的过程,雌 雄配子结合后形成合子,合子中 的基因会发生重新组合和分离,
基因组学研究
01
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科学 家们将更全面地了解基因与疾病 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疾病的预防 和治疗提供更有效的策略。
02
基因组学研究还有助于发现新的 药物靶点,加速新药的开发和上 市,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人工进化
人工进化是指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来优化和改进 生物系统。
05
分离现象的未来展望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为遗传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 精确地编辑人类基因,可以纠正导致遗传性疾病的基因突变,从而实现个体化治 疗。
基因编辑技术还有助于保护和保存濒危物种,通过编辑繁殖种群中个体的基因, 可以消除有害基因,提高种群的生存能力。
导致后代出现多样性。
03
分离现象的差异来检验假设。
详细描述
卡方检验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比较实际观察频数与期望频数之间的差异,从 而检验某种假设是否成立。在遗传学中,卡方检验常用于分析分离现象的数据 ,以验证孟德尔遗传定律。
F检验
总结词
用于比较两个样本的方差是否显著差异。
个体识别
在法医学中,分离现象可用于个体识别,通过分析DNA分 型结果,可以确定个体身份,为刑事案件和亲子鉴定提供 证据。

分离定律ppt课件

分离定律ppt课件


2、无卷舌
图4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
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
9
相对性状
图6 食指长短
图5上眼睑有无褶皱
1、双眼皮
2、单眼皮
1、食指比无名指长
2、食指比无名指短
图 7 脸颊有无酒窝
1、有酒窝
2、无酒窝
完整编辑ppt
10
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1、闭花授粉、自花传粉(纯种)
2、子代数量多(太少会偏离正常分离
n)
½

1-1/2
隐性纯合体:
若每次自交后均除去aa再自交,
完整编辑ppt
自交n次后AA所占的比例又是多少?
43
猪的白毛对黑毛为显性,要判断一
只白毛猪是否是纯合子,选用与它
交配的猪最好是
B
A.纯种白毛猪
B.黑毛猪
C.杂种白毛猪
D.以上都不对
完整编辑ppt
44
思考:
1、如果要选育作物的性状(如小麦的秆
所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在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呈现不同性状的现象。
完整编辑ppt
15
二、单因子杂交实验 (现象)











P
×
紫花
白花
紫花
F1
×
F2
高茎
白花
705

224
3

1
完整编辑ppt
16
提出问题:
1、F1代中全为紫花,白花哪里去了?
代的基因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随T、固定相、流动相的体积变化而变化
k’越大,组分在固定相中质量越多, tR越长
K、k’越大,组分在固定相中tR就越长
经推导得k’与tR之间的关系:
三、色谱图及常用术语
k’= t’R / t0 = (tR-t0) / t0 k’= V’R / V0 = (VR-V0) / V0
总结 (1)色谱峰的位置即保留值—进行定性分析。 (2)色谱峰的h .A —进行定量分析。 (3)色谱峰的位置及峰的宽度—可评价色谱 柱效 的高度。
(1)涡流扩散项A
在填充色谱柱中,当组分随流动相向柱出口迁移时, 流动相由于受到固定相颗粒障碍,不断改变流动方向, 使组分分子在前进中形成紊乱的类似“涡流”的流动, 故称涡流扩散。
四、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A=2λdp A与填充物的平均直径dp的大小和 填充不规则因子λ有关。 减小A:固定相颗粒应适当细小、均 匀填充要均匀。
四、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2)分子扩散项B/u(纵向扩散项)
待测组分是以“塞子”的形式被流动相带入 色谱柱的,在“塞子”前后存在浓度梯度,由浓→ 稀方向扩散,产生了纵向扩散,使色谱峰展宽。
四、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B=2γD γ——是填充柱内流动相扩散路径弯曲的因素,也 称弯曲因子,它反映了固定相的几何形状对分子扩散 的阻碍情况。 D——为组分在流动相中扩散系数(c m2· s-1)。 Dg气相扩散系数比液相扩散系数Dm大的多(约105倍) 减小纵向扩散项B/u 采取措施: ① 适当提高流动相流速u,减小保留时间 ② 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气体作流动相。 ③ 适当降低柱温Tc .
四、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四、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2、柱效能—指色谱柱在分离过程中的分离效能,常用n,H 来描述,n 越大,H越小,柱效越高,对单个组分而言。 对多个组分的分离来说,无法用n ,H 来描述,n 大,H 小,几个峰未必分的开。
t R 2 t R1 R (Wb 2 Wb1 ) / 2
式中:分子反映了溶质在两相中分配行为对分离的影响,
是色谱分离的
热力学因素。
分母反映了动态过程溶质区带的扩宽对分离的影响,是
色谱分离的动力
学因素。
从中得到:两溶质保留时间相差越大,色谱峰越窄,分离越好。
四、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两个峰tR 相差越大,W越窄,R值越大, 说明柱分离较能高。 R≥1.5 两个组分能完全分开。 R=1.0 两组分能分开,满足分析要求。 R<1.0 两峰有部分重叠。
四、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3)传质阻力项Cu
传质阻力系数包括两部分, C=Cm +Cs两项组成 Cm —流动相传质阻力系数 组分从流动相移动到固定相 表面进行两相之间的质量交换时所受到的阻力,质量 交换慢,引起色谱峰变宽。
0.01k ' d p Cm n 2 (1 k ' ) Dg
2
2
四、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四、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一、塔板理论
在50年代,色谱技术发展的 初期,Martin等人把色谱 分离过程比作分馏过程,并 把分馏中的半经验理论-塔 板理论用于色谱分析法。
四、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1、 塔板理论把色谱柱比作一个分馏
塔,假设柱内有n个塔板,每个塔板高度 称为理论塔板高度,用H表示,在每个 塔板内,试样各组分在两相中分配并达 到平衡,最后,挥发度大的组分和挥发 度小的组分彼此分离,挥发度大的最先 从塔顶(即柱后)逸出。尽管这个理论 并不完全符合色谱柱的分离过程,色谱 分离和一般的分馏塔分离有着重大的差 别,但是因为这个比喻形象简明,因此 几十年来一直沿用。
值,定性参数。
二、原子吸收光谱仪
(3)调整保留时间 t’R—扣除了死时
t’ R
间的保留时间。
t’R=tR-t0又称校 正保留时间,实
际保留时间。
t’R体现的是组分 在柱中被吸附或
溶解的时间。
三、色谱图及常用术语
保留值用体积表示:
( 4)死体积 V0 —不被固定相滞留的组分流经色谱柱所 消耗的流动相体积称死体积,色谱柱中载气所占的体 积。 V0=t 0F0 柱后出口处流动相的体积流速mL/min ( 5)保留体积 VR — 组分从进样开始到色谱柱后出现最 大值时所需流动相体积,组分通过色谱柱时所需流动 相体积 VR =t RF 0 (6)调整保留体积V’R—扣除了死体积的保留体积,真 实的将待测组分从固定相中携带出柱子所需的流动相 体积。V’R= t’RF 0 V0、t0与被测组分无关,因而V’R . t’R更合理 地反映了物质在柱中的保留情况。
三、色谱图及常用术语
4. 色谱峰面积A ——色谱峰与峰底所围的面积。
对于对称的色谱峰
对于非对称的色谱峰
A=1.065h W1/2
A=1.065h(W 0.15+W 0.85)/2 5. 色谱保留值——定性的依据
组分在色谱柱中停留的数值,可用时间t 和所消耗流动相的体积 来表示。组分在固定相中溶解性能越好,或固定相的吸附性越强,在柱 中滞留的时间越长,消耗的流动相体积越大,固定相、流动相固定,条 件一定时,组分的保留值是个定值。
二、色谱分析法分类
2、按操作形式分类
(1)柱色谱:
填充柱色谱—固定相填充到柱管内 毛细管柱色谱—把固定相涂在毛细管内壁上, 空的。 中间是
二、色谱分析法分类
(2)纸色谱:滤纸为固定相的色谱法,流动相 是含一定比例水的有机溶剂,样品在滤纸上展开 进行分离。 (3)薄层色谱:把固体固定相压成或涂成薄膜 的色谱法。
=16 (tR/Wb )2
四、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有时n 大,分离效果也不好,因用tR 内含tm , 后来改用有效塔板数。 n 有效= 5.54 (t’R /W 2 ) 1/2 =16 (t’R/Wb )2 n理 = 5.54 (tR /W 1/2)2 =16 (tR/Wb )2
H有效=L/n 有效 塔板理论的成功之处,提出了计算理论塔板高度、 塔板数的公式及评价柱效的方法,具有开创性, 但有一定局限性。
三、色谱图及常用术语
(7)相对保留值 γ2,1或γi ,s —在相同操作条件下,组 分2或组分i对另一参比组分1或s调整保留值之比
2.1
VR2 t R2 t R1 VR1


i.s
t Ri

t Rs

VRi

VRs
三、色谱图及常用术语
三、分配平衡
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所达到 的平衡叫分配平衡,组分在两相中的分配行为常采用分 配系数K和分配比k’来表示。
H理=L/n 理
四、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2、速率理论—范第姆特方程
1956年,荷兰学者范第姆特VanDeomter) 提出一个描述色谱柱分离过程中复杂因素使色谱 峰变宽而致柱效降低(即:使 H 增大)影响的方 程。此方程经简化后写为:
B H A Cu u
该式称为速率方程(范氏方程)。
u为流动相线速 度cm.s-1,线速 度=柱长/死时间
三、色谱图及常用术语
(1)死时间t0——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组分流经色谱 柱所需的时间。 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峰最大值所需的时间。 气相色谱 — 惰性气体(空气、甲烷等)流出色谱柱所需 的时间。
t0
三、色谱图及常用术语
(2) 保留时间 t R ———
组分流经色谱柱时 所需时间。进样开 始到柱后出现最大 值时所需的时间。 操作条件不变时, 一种组分有一个 tR定
一、概述
定义
分离分析法是一种利用试样中共存的组分间的吸附、分配、交换、迁移速率及 其性能上的差异,先将其分离,而后通过检测器按一定顺序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色谱法的产生
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技术,它是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1906年创立的。分离 植物叶子中的色素时,将叶片的石油醚(饱和烃混合物)提取液倒入玻璃管中, 柱中填充CaCO3粉末(CaCO3 有吸附能力),用纯石油醚洗脱(淋洗)。色素 受两种作用力影响: (1)一种是CaCO3 吸附,使色素在柱中停滞下来 (2)一种是被石油醚溶解,使色素向下移动 各种色素结构不同,受两种作用力大小不同,经过一段时间洗脱后, 色素在柱子上分开,形成了各种颜色的谱带,这种分离方法称为色谱法。
三、色谱图及常用术语
一、色谱图
混合物样品(A+B)→色谱柱中分离→检测器→记录
下来。组分从色谱柱流出时,各个组分在检测器上所 产生的信号随时间变化,所形成的曲线叫色谱图。 记录了各个组分流
二、色谱图中的基本术语
• 1、基线—在实 验操作条件下, 色谱柱后没有组 分流出的曲线叫 基线。 • • 稳定情况下,一 条直线。 基线上下波动称
1、分配系数 K(浓度分配系数)
K=
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 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
=cs/cm
K随T变化,与固定相、流动相的体积无关
三、色谱图及常用术语
2、分配比k’(又叫容量因子,容量比) 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 k’ = 组分在流动相中的质量 = ms/ mm =svs/ mvm =K vs/vm
Cs —固定项传质阻力系数
即组分从两相界面移动
到固定相内部,达分配平衡后,又返回到两相界面, 在这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为固定相传质阻力。
2 k' d f CS 2 3 (1 k ' ) DS
2
固定液膜厚度
组分在固定相中扩散系数
四、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二、色谱基本分离方程
1、分离度R——色谱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 定义:相邻两个峰的保留值之差与两峰宽度平均 值之比
四、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对一个色谱柱来说,若色谱柱长度固定L,每一个 塔板高度H越小,塔板数目越多,分离的效果越好,柱 效越高。塔板数用n 表示。
n =L/H
或 H=L/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