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标准化八大要素
安全生产标准化八大要素
安全生产标准化八大要素。
1、目标职责:目标、机构和职责(机构设置、主要负责人及管理层职责)、全员参与、安全生产投入、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2、制度化管理:法律标准识别、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文档管理(记录管理、评估、修订)。
3、教育培训:教育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外来人员)。
4、现场管理:设备设施管理(设备设施建设、设备设施验收、设备设施运行、设备设施检维修、检测、检验、设备设施拆除、报废)、作业安全(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作业行为、岗位达标、相关方)、职业健康(基本要求、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警示标志)。
5、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风险管理(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控制、变更管理)、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管理、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隐患治理、验收与评估、信息记录、通报和报送)、预测预警。
6、应急管理:应急准备、应急救援组织、应急预案、应急设施、装备、物资、应急演练、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建设、应急处置、应急评估。
7、事故管理:报告、调查和处理、管理。
8、持续改进:绩效评定、持续改进。
安全生产标准化八大要素
1、目标职责:目标、机构和职责(机构设置、主要负责人及管理层职责)、全员参与、安全生产投入、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2、制度化管理:法律标准识别、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文档管理(记录管理、评估、修订)3、教育培训:教育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外来人员)4、现场管理:设备设施管理(设备设施建设、设备设施验收、设备设施运行、设备设施检维修、检测检验、设备设施拆除、报废)、作业安全(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作业行为、岗位达标、相关方)、职业健康(基本要求、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警示标志)5、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风险管理(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控制、变更管理)、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管理、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隐患治理、验收与评估、信息记录、通报和报送)、预测预警6、应急管理(应急准备:应急救援组织、应急预案、应急设施、装备、物资、应急演练、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建设、应急处置、应急评估7、事故管理:报告、调查和处理、管理8、持续改进:绩效评定、持续改进5、核心要求目标职责目标企业应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文件化的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目标,并纳入企业总体生产经营目标。
机构和职责机构设置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并应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配备相应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按照有关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建立健全从管理机构到基层班组的管理网络。
主要负责人及管理层职责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并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
全员参与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明确各级部门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职责,并对职责的适宜性、履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考核。
企业应为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安全生产投入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按照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并建立使用台账。
安全生产标准化八大要素
安全生产标准化八大要素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防范事故、保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八大要素。
一、安全责任制度安全责任制度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是保证安全生产工作开展的关键。
企业应明确安全生产工作各级责任,划定各级管理层的安全职责,落实相关人员的安全责任。
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机制,确保责任明确、任务到位、措施有效。
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框架体系,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各项安全制度得以贯彻执行,同时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明确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三、安全培训教育安全培训教育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制定安全培训计划,根据员工的工作性质和岗位要求,开展相应的安全培训。
同时,企业要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和应急演练,确保员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四、安全生产设施设备安全生产设施设备是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设施。
企业应确保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
同时,要对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五、安全生产检查评估安全生产检查评估是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查制度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各项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此外,要加强对外部安全评估的合作,及时了解企业安全状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
六、事故应急管理事故应急管理是在事故发生时有效处置和控制事态发展的重要措施。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明确各级责任和任务,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络与沟通,及时汇报和处理事故情况。
七、职业卫生环境职业卫生环境是保护员工身体健康的基础条件。
企业应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定期对生产环境进行检测和评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有害因素。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八大要素
1、目标职责:目标、机构和职责(机构设置、主要负责人及管理层职责)、全员参与、安全生产投入、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2、制度化管理:法律标准识别、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文档管理(记录管理、评估、修订)3、教育培训:教育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外来人员)4、现场管理:设备设施管理(设备设施建设、设备设施验收、设备设施运行、设备设施检维修、检测检验、设备设施拆除、报废)、作业安全(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作业行为、岗位达标、相关方)、职业健康(基本要求、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警示标志)5、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风险管理(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控制、变更管理)、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管理、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隐患治理、验收与评估、信息记录、通报和报送)、预测预警6、应急管理(应急准备:应急救援组织、应急预案、应急设施、装备、物资、应急演练、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建设、应急处置、应急评估7、事故管理:报告、调查和处理、管理8、持续改进:绩效评定、持续改进5、核心要求5.1目标职责5.1.1目标企业应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文件化的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目标,并纳入企业总体生产经营目标。
5.1.2机构和职责5.1.2.1机构设置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并应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配备相应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按照有关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建立健全从管理机构到基层班组的管理网络。
5.1.2.2主要负责人及管理层职责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并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
5.1.3全员参与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明确各级部门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职责,并对职责的适宜性、履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考核。
企业应为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安全生产标准化八大要素
1、目标职责:目标、机构和职责(机构设置、主要负责人及管理层职责)、全员参与、安全生产投入、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2、制度化管理:法律标准识别、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文档管理(记录管理、评估、修订)3、教育培训:教育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外来人员)4、现场管理:设备设施管理(设备设施建设、设备设施验收、设备设施运行、设备设施检维修、检测检验、设备设施拆除、报废)、作业安全(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作业行为、岗位达标、相关方)、职业健康(基本要求、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警示标志)5、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风险管理(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控制、变更管理)、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管理、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隐患治理、验收与评估、信息记录、通报和报送)、预测预警6、应急管理(应急准备:应急救援组织、应急预案、应急设施、装备、物资、应急演练、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建设、应急处置、应急评估7、事故管理:报告、调查和处理、管理8、持续改进:绩效评定、持续改进5、核心要求5.1目标职责企业应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文件化的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目标,并纳入企业总体生产经营目标。
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并应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配备相应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按照有关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建立健全从管理机构到基层班组的管理网络。
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并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明确各级部门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职责,并对职责的适宜性、履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考核。
企业应为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按照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并建立使用台账。
新版安全生产标准化八大要素
新版安全生产标准化八大要素
新版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八大要素包括:
1. 目标职责:明确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和职责,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2. 制度化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
3. 教育培训: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4. 现场管理: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生产设备、工具、环境等符合安全要求。
5. 安全投入:加大安全投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6. 安全检查: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7. 应急管理: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8. 事故管理:加强事故管理,及时报告、调查、处理事故,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这些要素是新版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核心内容,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安全生产标准化八大要素
1、目标职责:目标、机构和职责(机构设置、主要负责人及管理层职责)、全员参与、安全生产投入、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2、制度化管理:法律标准识别、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文档管理(记录管理、评估、修订)3、教育培训:教育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外来人员)4、现场管理:设备设施管理(设备设施建设、设备设施验收、设备设施运行、设备设施检维修、检测检验、设备设施拆除、报废)、作业安全(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作业行为、岗位达标、相关方)、职业健康(基本要求、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警示标志)5、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风险管理(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控制、变更管理)、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管理、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隐患治理、验收与评估、信息记录、通报和报送)、预测预警6、应急管理(应急准备:应急救援组织、应急预案、应急设施、装备、物资、应急演练、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建设、应急处置、应急评估7、事故管理:报告、调查和处理、管理8、持续改进:绩效评定、持续改进5、核心要求5。
1目标职责5。
1。
1目标企业应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文件化的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目标,并纳入企业总体生产经营目标。
5.1.2机构和职责5.1.2。
1机构设置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并应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配备相应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按照有关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建立健全从管理机构到基层班组的管理网络。
5。
1.2。
2主要负责人及管理层职责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并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
5.1。
3全员参与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明确各级部门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职责,并对职责的适宜性、履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考核。
企业应为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安全生产标准化八大要素
1、目标职责:目标、机构和职责(机构设置、主要负责人及管理层职责)、全员参与、安全生产投入、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2、制度化管理:法律标准识别、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文档管理(记录管理、评估、修订)3、教育培训:教育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外来人员)4、现场管理:设备设施管理(设备设施建设、设备设施验收、设备设施运行、设备设施检维修、检测检验、设备设施拆除、报废)、作业安全(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作业行为、岗位达标、相关方)、职业健康(基本要求、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警示标志)5、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风险管理(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控制、变更管理)、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管理、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隐患治理、验收与评估、信息记录、通报和报送)、预测预警6、应急管理(应急准备:应急救援组织、应急预案、应急设施、装备、物资、应急演练、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建设、应急处置、应急评估7、事故管理:报告、调查和处理、管理8、持续改进:绩效评定、 持续改进5、核心要求 5.1目标职责 5.1.1目标 企业应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文件化的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目标,并纳入企业总体生产经营目标。
5.1.2机构和职责 5.1.2.1机构设置 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并应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配备相应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按照有关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建立健全从管理机构到基层班组的管理网络。
5.1.2.2主要负责人及管理层职责 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并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
5.1.3全员参与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明确各级部门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职责,并对职责的适宜性、履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考核。
企业应为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安全生产标准化8个要素
安全生产标准化8个要素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和要求,通过制定、实施和执行标准化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标准化有8个要素,包括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标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检查和评价、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安全生产宣传。
首先,安全生产方针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包括规定企业安全生产的方针和目标,并确立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质量和效益。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适合自己的安全生产方针。
其次,安全生产标准是指根据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安全标准。
安全标准可以是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等,包括安全防护装备的使用标准、防火防爆标准等。
第三,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指确定安全生产的组织结构和责任分工,明确各级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企业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推进。
第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确保员工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规章制度应当包括安全操作规程、紧急救援预案、应急预案等。
第五,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是指通过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培训内容应该包括安全操作技术、应急救援知识、防灾减灾等。
第六,安全生产检查和评价是指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工作的检查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查和评价机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和评价。
第七,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是指通过排查安全隐患,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风险。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制度,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处理。
最后,安全生产宣传是指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高员工和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促进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应当加强安全宣传,通过安全教育、宣传栏、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总之,安全生产标准化的8个要素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要素,通过建立和落实这些要素,可以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安全生产标准化8要素
安全生产标准化8要素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在生产活动中,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安全生产标准化包括了八个要素,即安全生产方针、职责义务、安全组织管理、安全生产规程、安全教育培训、事故调查与处理、事故防范与控制、监督检查和奖惩制度。
安全生产方针是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和方向,明确了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和整体要求。
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应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适应,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职责义务是指企业中各级领导、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责和义务。
各级领导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员工应该遵守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
安全组织管理是指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明确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做好岗位职责划分和协调配合。
企业还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包括了安全生产制度、安全责任制度、安全培训制度等。
安全生产规程是指企业对各个岗位所进行的各项操作规程,以及日常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操作规范。
每个员工都应该严格遵守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程,避免出现危险和事故。
安全教育培训是指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具备相应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
企业应该加强对新员工的安全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事故调查与处理是指企业在发生事故后,要进行调查和处理,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整改。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事故调查和处理制度,追究事故责任,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事故防范与控制是指企业对潜在的事故隐患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事故的发生。
企业应该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评估,建立起完善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
监督检查和奖惩制度是指企业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对安全工作做出相应的奖惩措施。
企业应该建立起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对员工进行奖惩,激励积极的安全行为。
安全生产标准化八大要素口诀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八大要素口诀是指中国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八个要素,通常被称为"八要素口诀"。
这八大要素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具体内容如下:
1.方针目标鲜明,
-公司应该确立明确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确保所有员工都了解并遵守这些方针和目标。
2.责任体系抓紧紧,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各级管理人员要明确自己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并切实履行。
3.规章制度有机缘,
-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确保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使其成为日常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4.组织机构井然然,
-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明确职责,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5.教育培训让人懂,
-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确保员工了解相关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
6.隐患排查及时停,
-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7.监测检查严不松,
-加强安全生产监测检查,确保设备和生产环境的安全性,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危险。
8.事故应急快迅速,
-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预案和救援机制,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这八个要素形成了一个整体,相互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框架。
企业通过强化这八大要素,能够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安全生产标准化八大要素
1、目标职责:目标、机构和职责(机构设置、主要负责人及管理层职责)、全员参与、安全生产投入、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2、制度化管理:法律标准识别、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文档管理(记录管理、评估、修订)3、教育培训:教育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外来人员)4、现场管理:设备设施管理(设备设施建设、设备设施验收、设备设施运行、设备设施检维修、检测检验、设备设施拆除、报废)、作业安全(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作业行为、岗位达标、相关方)、职业健康(基本要求、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警示标志)5、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风险管理(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控制、变更管理)、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管理、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隐患治理、验收与评估、信息记录、通报和报送)、预测预警6、应急管理(应急准备:应急救援组织、应急预案、应急设施、装备、物资、应急演练、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建设、应急处置、应急评估7、事故管理:报告、调查和处理、管理8、持续改进:绩效评定、持续改进5、核心要求5.1 目标职责5.1.1目标企业应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文件化的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目标,并纳入企业总体生产经营目标。
5.1.2机构和职责5.1.2.1机构设置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并应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配备相应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按照有关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建立健全从管理机构到基层班组的管理网络。
5.1.2.2主要负责人及管理层职责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并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
5.1.3全员参与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明确各级部门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职责,并对职责的适宜性、履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考核。
企业应为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安全生产标准化8个要素
安全生产标准化8个要素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举措。
而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它包含了许多要素,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安全生产标准化的8个要素。
第一要素,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它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
只有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地保障安全生产。
第二要素,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它要求企业领导层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明确安全生产的责任和义务,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员工。
第三要素,安全培训教育。
安全培训教育是保障员工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安全培训教育,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四要素,安全生产设施。
安全生产设施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包括消防设施、安全防护设备、安全生产标识等。
只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设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
第五要素,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它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等。
通过安全生产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六要素,安全生产考核。
安全生产考核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它可以通过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考核,激励和约束企业和员工,提高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第七要素,安全生产奖惩。
安全生产奖惩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奖励和惩罚,可以有效地激励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行为,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第八要素,安全生产宣传。
安全生产宣传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8个要素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只有充分重视和落实这些要素,才能有效地保障安全生产,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希望各位企业能够认真对待安全生产标准化的8个要素,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工作,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安全生产标准化八大要素
.1、目标职责:目标、机构和职责(机构设置、主要负责人及管理层职责)、全员参加、安全生产投入、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2、制度化管理:法律标准鉴别、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文档管理(记录管理、评估、订正)3、教育培训:教育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外来人员)4、现场管理:设施设施管理(设施设施建设、设施设施查收、设施设施运转、设施设施检维修、检测检验、设施设施拆掉、报废)、作业安全(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作业行为、岗位达标、相关方)、职业健康(基本要求、职业病危害见告、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议论、警示标记)5、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风险管理(安全风险鉴别、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控制、改正管理)、重要危险源鉴别与管理、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隐患治理、查收与评估、信息记录、通知和报送)、展望预警6、应急管理(应急准备:应急营救组织、应急方案、应急设施、装备、物质、应急演练、应急营救信息系统建设、应急办理、应急评估7、事故管理:报告、检查和办理、管理8、连续改进:绩效评定、连续改进5、中心要求5.1 目标职责目标企业应依据自己安全生产实质,拟定文件化的整体和年度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目标,并纳入企业整体生产经营目标。
机构和职责机构设置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并应依据相关规定设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装备相应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依据相关规定装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建立健全从管理机构到基层班组的管理网络。
主要负责人及管理层职责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并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明确各级部门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职责,并对职责的适合性、履职状况进行按期评估和督查核查。
企业应为全员参加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创立必需的条件。
安全生产投入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依据相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花费,并建立使用台账。
安全生产标准化8要素
安全生产标准化8要素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举措。
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化要素,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8个要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法律法规要素。
安全生产首先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各种生产活动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确保员工能够正确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 组织管理要素。
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组织管理体系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企业应明确安全生产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建立起安全生产管理的各级机构和岗位,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序进行。
3. 安全技术要素。
安全技术是防范事故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加强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确保生产设备和场所的安全性,防止事故的发生。
4. 安全设备要素。
企业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消防设备、安全防护用具等,确保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5. 安全教育要素。
安全教育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6. 安全监测要素。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监测体系,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监测和预警,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7. 事故应急要素。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体系,明确各级应急组织的职责和任务,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减少事故损失。
8. 安全文化要素。
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软环境保障,企业应倡导安全文化,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总结起来,安全生产标准化的8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企业安全生产的全面保障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标职责:目标、机构和职责(机构设置、主要负责人及管理层职责)、全员参与、安全生产投入、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2、制度化管理:法律标准识别、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文档管理(记录管理、评估、修订)3、教育培训:教育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外来人员)4、现场管理:设备设施管理(设备设施建设、设备设施验收、设备设施运行、设备设施检维修、检测检验、设备设施拆除、报废)、作业安全(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作业行为、岗位达标、相关方)、职业健康(基本要求、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警示标志)5、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风险管理(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控制、变更管理)、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管理、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隐患治理、验收与评估、信息记录、通报和报送)、预测预警6、应急管理(应急准备:应急救援组织、应急预案、应急设施、装备、物资、应急演练、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建设、应急处置、应急评估7、事故管理:报告、调查和处理、管理8、持续改进:绩效评定、持续改进5、核心要求5.1目标职责5.1.1目标企业应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文件化的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目标,并纳入企业总体生产经营目标。
5.1.2机构和职责5.1.2.1机构设置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并应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配备相应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按照有关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建立健全从管理机构到基层班组的管理网络。
5.1.2.2主要负责人及管理层职责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并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
5.1.3全员参与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明确各级部门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职责,并对职责的适宜性、履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考核。
企业应为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5.1.4安全生产投入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按照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并建立使用台账。
5.1.5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应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确立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职业病危害防治理念及行为准则,并教育、引导全体从业人员贯彻执行。
5.1.6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安全生产电子台账管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病危害防治、应急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自查自报、安全生产预测预警等信息系统的建设。
5.2制度化管理5.2.1法规标准识别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管理制度,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并及时传达给相关从业人员,确保相关要求落实到位。
5.2.2规章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并征求工会及从业人员意见和建议,规范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企业应确保从业人员及时获取制度文本。
5.2.3操作规程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生产工艺、作业任务特点以及岗位作业安全风险与职业病防护要求,编制齐全适用的岗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发放到相关岗位员工,并严格执行。
企业应确保从业人员参与岗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编制和修订工作。
5.2.4文档管理5.2.4.1记录管理企业应建立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编制、评审、发布、使用、修订、作废以及文件和记录管理的职责、程序和要求。
5.2.4.2评估企业应每年至少评估一次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适宜性、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5.2.4.3修订企业应根据评估结果、安全检查情况、自评结果、评审情况、事故情况等,及时修订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5.3教育培训5.3.1教育培训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培训。
培训大纲、内容、时间应满足有关标准的规定。
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应包括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的内容。
5.3.2人员教育培训5.3.2.1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知识与能力。
5.3.2.2从业人员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应上岗作业。
5.3.2.3外来人员企业应对进入企业从事服务和作业活动的承包商、供应商的从业人员和接收的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实习生,进行入厂(矿)安全教育培训,并保存记录。
5.4现场管理5.4.1设备设施管理5.4.1.1设备设施建设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5.4.1.2设备设施验收企业应执行设备设施采购、到货验收制度,购置、使用设计符合要求、质量合格的设备设施。
5.4.1.3设备设施运行企业应对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设备设施管理台账。
5.4.1.4设备设施检维修企业应建立设备设施检维修管理制度,制定综合检维修计划,加强日常检维修和定期检维修管理,落实“五定”原则。
5.4.1.5检测检验特种设备应按照有关规定,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进行定期检测、检验。
5.4.1.6设备设施拆除、报废企业应建立设备设施报废管理制度。
设备设施的报废应办理审批手续,在报废设备设施拆除前应制定方案,并在现场设置明显的报废设备设施标志。
5.4.2作业安全5.4.2.1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企业应事先分析和控制生产过程及工艺、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安全风险。
生产现场应实行定置管理,保持作业环境整洁。
5.4.2.2作业行为企业应依法合理进行生产作业组织和管理,加强对从业人员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设备设施、工艺技术以及从业人员作业行为等进行安全风险辨识,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作业行为安全风险。
5.4.2.3岗位达标企业应建立班组安全活动管理制度,开展岗位达标活动,明确岗位达标的内容和要求。
5.4.2.4相关方企业应建立承包商、供应商等安全管理制度。
5.4.3职业健康5.4.3.1基本要求企业应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为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从业人员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
5.4.3.2职业病危害告知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5.4.3.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监管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并及时更新信息。
5.4.3.4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企业应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并保存监测记录。
定期检测结果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企业应根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提出的整改建议,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方案,立即进行整改。
5.4.4警示标志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和工作场所的安全风险特点,在有重大危险源、较大危险因素和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设置明显的、符合有关规定要求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5.5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5.5.1安全风险管理5.5.1.1安全风险辨识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辨识管理制度,组织全员对本单位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
安全风险辨识范围应覆盖本单位的所有活动及区域,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5.5.1.2安全风险评估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明确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范围、频次、准则和工作程序等。
5.5.1.3安全风险控制企业应选择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控制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等,对安全风险进行控制。
5.5.1.4变更管理企业应制定变更管理制度。
变更前应对变更过程及变更后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告知和培训相关从业人员。
5.5.2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管理企业应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全面辨识重大危险源,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制定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
含有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应将监控中心(室)视频监控数据、安全监控系统状态数据和监测数据与有关安全监管部门监管系统联网。
5.5.3隐患排查治理5.5.3.1隐患排查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责任制。
并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实行隐患闭环管理。
5.5.3.2隐患治理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
5.5.3.3验收与评估隐患治理完成后,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对治理情况进行评估、验收。
5.5.3.4信息记录、通报和报送企业应如实记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至少每月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向从业人员通报。
企业应定期或实时报送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5.5.4预测预警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安全风险管理及隐患排查治理、事故等情况,运用定量或定性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体系。
5.6应急管理5.6.1应急准备5.6.1.1应急救援组织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建立与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5.6.1.2应急预案企业应在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制定符合GB/T 29639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安全风险较大的重点场所(设施)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并编制重点岗位、人员应急处置卡。
5.6.1.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企业应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特点,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建立管理台账,安排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5.6.1.4应急演练企业应按照AQ/T 9007的规定定期组织公司(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做到一线从业人员参与应急演练全覆盖,并按照AQ/T 9009的规定对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根据评估结论和演练发现的问题,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准备工作。
5.6.1.5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建设矿山、金属冶炼等企业,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并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