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O系统技术综述

合集下载

mimo 功率分配算法

mimo 功率分配算法

mimo 功率分配算法

摘要:

一、引言

二、MIMO功率分配算法简介

1.MIMO系统概述

2.功率分配算法的重要性

三、MIMO功率分配算法分类

1.最大化信道容量算法

2.最大化系统吞吐量算法

3.节能算法

四、常见MIMO功率分配算法详解

1.最大信道容量算法实例

2.最大系统吞吐量算法实例

3.节能算法实例

五、算法性能比较与分析

1.仿真环境与参数设置

2.性能评价指标

3.结果分析与讨论

六、结论与展望

正文:

一、引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已成为第四代移动通信(4G)及其后续版本的关键技术。在MIMO系统中,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相互协作,提高系统性能。功率分配是MIMO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合理的功率分配算法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性能、降低功耗。本文将对MIMO功率分配算法进行综述,分类介绍各类算法,并通过实例分析算法性能。

二、MIMO功率分配算法简介

1.MIMO系统概述

MIMO系统利用空间多样性实现多路复用,提高信道容量和系统吞吐量。在MIMO系统中,发送端和接收端各有多个天线,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配置:天线数量相等、发送端多于接收端、接收端多于发送端以及分布式MIMO。

2.功率分配算法的重要性

在MIMO系统中,功率分配算法的作用在于合理地将总功率分配给各个天线,使系统性能达到最优。功率分配算法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信道状态信息、传输速率、传输时延、功耗等。

三、MIMO功率分配算法分类

1.最大化信道容量算法

最大化信道容量算法旨在实现每个天线单元的最大信道容量。这类算法通常基于最大化独立子信道容量原则,如water-filling 算法、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算法等。

MIMO技术原理、概念、现状简介

MIMO技术原理、概念、现状简介

MIMO技术原理、概念、现状简介/

2021-01-28 16:09

多入多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或多发多收天线(MTMRA,M ultiple Transmit Multiple Receive Antenna)技术是无线移动通信领域智能天线技术的重大突破。该技术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必须采用的关键技术。

那么MIMO技术究竟是怎样的?

实际上多进多出〔MIMO〕技术由来已久,早在1908年马可尼就提出用它来抗衰落。在70年代有人提出将多入多出技术用于通信系统,但是对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多入多出技术产生巨大推动的奠基工作那么是90年代由AT&T Bell实验室学者完成的。1995年Teladar给出了在衰落情况下的MIMO容量;1996年Foshinia给出了一种多入多出处理算法——对角-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

(D-BLAST)算法;1998年Tarokh等讨论了用于多入多出的空时码;1998年Wolniansky等人采用垂直-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V-BLAST)算法建立了一个MIMO 实验系统,在室内试验中到达了20 bit/s/Hz以上的频谱利用率,这一频谱利用率在普通系统中极难实现。这些工作受到各国学者的极大注意,并使得多入多出的研究工作得到了迅速开展。

一句话,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系统就是利用多天线来抑制信道衰落。根据收发两端天线数量,相对于普通的SISO〔Single-Input Single-Output〕系统,MIMO还可以包括SIMO〔Single-Input Multi-ple-Output〕系统和MISO〔Multiple-Input Single-Output〕系统。

关于MIMO技术的综述

关于MIMO技术的综述

关于MIMO技术的综述

(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学号:P1******* 姓名:涂佩佩)

摘要: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具有广泛地应用价值,文章介绍了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的产生背景及原理,重点介绍MIMO

技术的几大研究热点,并简单介绍MIMO与OFDM的结合.

关键词:多输入多输出OFDM

Abstract: Multiple -InputMultiple–Output Technology has broad application valu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and background of multi-input multi-output technology,and focuses on several major research hotspot of MIMO technology,and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ombination of OFDM and MIMO.

1 引言

MIMO技术对于传统的单天线系统来说,能够大大提高频谱利用率,使得系统能在有限的无线频带下传输更高速率的数据业务。目前,各国已开始或者计划进行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后3G或者4G)的研究,争取在未来移动通信领域内占有一席之地。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移动通信宽带和无线接入融合系统成为当前热门的研究课题,而MIMO系统是人们研究较多的方向之一。

2 产生背景及原理

无线通信技术在不断发展,有限的无线资源面临着通信数据大爆炸的困境,如何用较少的频率资源来传输更多的信息以及抑制无线电干扰技术成为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两大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信号通过发射端的和接收端的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每个用户得到的服务质量(误比特率或数据速率)。图1所示为MIMO系统的原理图。传输信息流s(k)经过空时编码形成N个信息子流ci(k),I=1,……,N。这N个子流由N个天线发射出去,经空间信道后由M个接收天线接收。多天线接收机利用先进的空时编码处理能够分开并解码这些数据子流,从而实现最佳的处理。

MIMO技术介绍

MIMO技术介绍

空间分集技术
空间分集技术原理
空间分集技术是一种利用多个天线在不同空间位置上传输相同数据流的技术。 通过增加天线数量,降低多径衰落的影响,提高信号质量和可靠性。
空间分集技术应用场景
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如4G、5G等,以及Wi-Fi、蓝牙等短距离无线通信 技术。
பைடு நூலகம்
最大比合并技术
最大比合并技术原理
最大比合并技术是一种利用多个天线在同一频段上传输相同数据流的技术。通过 加权合并各个天线上接收到的信号,最大化合并比,从而提高信号强度和信噪比 。
信号检测与解码技术
最大比合并(MRC)
MRC是一种经典的信号检测方法,它通过将接收到的信 号进行加权合并来提高信号强度。在MIMO系统中, MRC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性能。
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如4G、5G等,以及Wi-Fi、蓝牙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03
MIMO系统的性能分析
信道容量和频谱效率
信道容量
在MIMO系统中,通过增加天线数量,可以显著提高信道容量,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在发射端 和接收端同时使用多个天线,可以增加通信链路的并行度,从而提高整体信道容量。
3
无线广播
利用MIMO技术提高信号质量和覆盖范围。
MIMO技术的发展历程
20世纪末
MIMO技术开始研究,主要应用于军事通信 领域。

通俗易懂的MIMO技术简介

通俗易懂的MIMO技术简介

通俗易懂的MIMO技术简介

MIMO概述

MIMO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许多现代通信标准中,特别是消费领域。原因是相对于SISO,MIMO技术有很明显的优势。

MIMO是多路输入多路输出的意思,指的是当一个报文在发射端被一根或者多跟天线传输,而在接收侧被一根或者多根天线接收的情况。与之比对的是单输入单输出(SISO),SISO指发送和接收都用1根天线,而另外有种说法叫单输入多输出(SIMO),SIMO指发送用一根,接收有多根天线。

可能有人会对SIMO的输入和输出定义有点奇怪,其实这是因为当初在贝尔实验室最开始定义这个名称时,工程师在发送和接收侧都是分别测试的,而不是整个无线链路测试,因此他们把“IN”定义为发送功能,“OUT”定义为了接收,一直沿用至今。

什么是多天线技术?

在发送和接收侧的多天线引入了信号自由度的概念,这在SISO系统是没有的。这里的自由度主要指的是空间自由度。这种空间自由度可以被定义三种,分别为“分集”,“复用”或者这两种的组合。

分集(diversity)

简单点来说,分集意味着重复:举个例子,多根天线接收同一个信号,就代表发射分集。由于每根天线在接收数据时也接收到了各自的噪声,但由于各个噪声的不相关性,合并多个天线信号能够消除部分噪声,从而得质量更好的信号。打个比方,如果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

看同一个物件,那么得到的评价也会更可靠。需要说明的是,分集并不一定要多个接收天线才能实现,后面就会讲到,分集也可以使用多个发送天线通过空时编码(STC )技术来实现。 空间复用(Spatial Multiplexing )

mimo技术原理

mimo技术原理

VS
发展历程
MIMO技术经历了从理论提出到实际应用 的发展历程。早在20世纪90年代,贝尔 实验室的学者就提出了MIMO技术的概念 ,并进行了初步的理论研究。随着无线通 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用户对高速率、高质 量通信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MIMO技术 逐渐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4G、 5G等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 一。
硬件实现与成本控制
大规模MIMO技术的硬件实现和成本控制是当前面临的另一挑战, 未来需探索更高效、低成本的硬件实现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空间相关性
探讨空间相关性对MIMO信道容量的 影响,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空间相关 性的分析。
03
MIMO信号处理技术
信号检测算法设计与实现
1 2
最大比合并(MRC)算法
通过最大化接收信号的信噪比(SNR)来检测信 号,适用于高SNR场景。
最小均方误差(MMSE)算法
通过最小化接收信号与期望信号之间的均方误差 来检测信号,适用于低SNR场景。
信号处理性能评估指标
01
02
03
04
误码率(BER)
衡量系统传输错误比特的比例 ,BER越低表示系统性能越好

信噪比(SNR)
表示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 ,SNR越高表示信号质量越
好。
吞吐量
表示单位时间内系统传输的数 据量,吞吐量越大表示系统性

mimo技术

mimo技术

mimo技术

mimo技术作为尖端技术,对于了解与掌握它是很有必要的,那么什么是mimo呢?

MIMO又称为多入多出系统,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同时使用多个天线的通信系统,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可以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

MIMO技术最早于1908年由Marconi(马可尼),它在发射端和终端采用多条天线的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大幅的抑制通信过程中信道的衰落,从而提高系统信道的容量、提高信号的覆盖范围、提高信道的传输速率。2O世纪70年代,有人提出将该系统用于通信网络中,但是真正对无线通信系统产生巨大推动的是9O年代的BELL 实验室的工作者。MIMO技术是无线通信领域的一个巨大突破,2011年,多家公司开发了基于MIMO技术的WIFI或WIMAX商用系统。2012年,所有的4G通信系统的标准(例如TD.LTE,LET.A,WIMAX 等)都选用MIMO技术作为其关键技术之一。

MIMO技术已经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近几年的持续发展,MIMO技术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在无线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方面,第3代移动通信合作计划(3GPP)已经在标准中加入了MIMO技术相关的内容,B3G和4G的系统中也将应用MIMO技术。在无线宽带接入系统中,正在制订中的802.16e、802.11n和802.20等标准也采用了MIMO技术。在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研究中,如超宽带(UWB)系统、感知无线电系统(CR),都在考

虑应用MIMO技术。

随着使用天线数目的增加,MIMO技术实现的复杂度大幅度增高,从而限制了天线的使用数目,不能充分发挥MIMO技术的优势。目前,如何在保证一定的系统性能的基础上降低MIMO技术的算法复杂度和实现复杂度,成为业界面对的巨大挑战。

浅谈MIMO技术汇总

浅谈MIMO技术汇总

浅谈MIMO技术

一、MIMO简介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即是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信号通过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每个用户的服务质量(误比特率或数据速率)。

MIMO系统

根据收发两端天线数量,相对于普通的SISO(Single-Input Single-Output)系统,MIMO还可以包括MISO(Multiple—Input Single—Output)系统和SIMO(Single-Input Multiple-Output)系统。

MISO系统SIMO系统1.MIMO的发展历史

实际上多进多出(MIMO)技术由来已久,早在1908年马可尼就提出用它来抗衰落。在70年代有人提出将多入多出技术用于通信系统,

但是对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多入多出技术产生巨大推动的奠基工作则是由AT&TBell实验室学者完成的.1995年Teladar给出了在衰落情况下的MIMO容量;1996年Foshinia给出了一种多入多出处理算法——对角—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D-BLAST)算法;1998年Tarokh等讨论了用于多入多出的空时码;1998年Wolniansky等人采用垂直—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V-BLAST)算法建立了一个MIMO实验系统,在室内试验中达到了20bit/s/Hz以上的频谱利用率,这一频谱利用率在普通系统中极难实现。这些工作受到各国学者的极大注意,并使得多入多出的研究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至2010年年底,IEEE数据库收录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已达上万篇,从MIMO无线通信技术的理论研究到实验验证,再到商用化的各个方面。目前,国际上很多科研院校与商业机构都争相对MIMO通信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MIMO技术概述

MIMO技术概述

空时编码


空时格码(STTC:Space-Time Trellis Code):将发送分集与网格 编码调制相结合的联合编码方式。所获得的编码方案在不牺牲系统带 宽的情况下获得满分集增益和高编码增益,进而提高传输质量 例:两根天线,4-PSK,4状态的STTC
空时编码

上图所示,星座图上有0、1、2、3四个状态。在每条支路上斜线的上 方表示输入比特,下方表示2根天线上的输出比特。每次输入2个比特, 分别是0、1中的任一个;输出的2个符号分别是四个状态中的一个, 分配给2根天线分别发送。
空时编码

空时块码流程图
分层空时结构与空时编码的比较

空时码用并行的信道得到分集,它的频谱效率不如分层空时结构。空 时编码中所说的满数据速率是指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与未使用空时分 组码的单发射天线相同,而并不是MIMO所能达到的最大数据速率。 而分层空时结构可以实现多路完全独立数据的并行传输,因此能达到 MIMO系统的最大速率;

比特流分离成两组数据流,分别送到两根发送天线,每根发送天线采 用唯一的Walsh码或准正交函数进行扩频。
最新进展

正交发送分集在cdma2000中的具体实现见下页图。比特流在分离成 两组子流之后,一组数据采用重复,另一组数据采用反转,最后采用 相同的扩频码进行扩频,分别送到不同的天线上发送。采用这种方法 是为了保证每个用户有足够的Walsh码。

大规模MIMO关键技术综述

大规模MIMO关键技术综述

第五代移动通信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如何更加有效的利用频谱资源成为了5G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5G技术的需求及面临的挑战,然后简述了5G系统的需要用到的关键技术,对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几种潜在的关键通信技术,如异构网络、NOMA技术、毫米波通信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给出了简单的论述与讨论。最后重点介绍了大规模MIMO的工作原理和需要克服的技术难点,最后分析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5G;异构网络;NOMA;毫米波通信;大规模MIMO

1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

移动通信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虽然,目前4G还没有在全球范围内完全运用,但人们对更高性能移动通信的追求从未停止,在技术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业界启动了5G技术的研究。在2012年底由欧盟启动的“面向2020信息社会的移动与无线通信(METIS)"课题,计划于2020年实现商业5G网络.韩国于2013年宣布成功研发出NoLA(Nomadic Local Area Wireless Access)技术,该技术无线下载速度可以达到3.6G/s,可作为5G网络的基础技术。中国于2013年成立了IMT—2020推进组,作为5G推进工作的平台,推进组旨在组织国内各方力量、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共同推动5G国际标准发展。这标志着全球已开始对5G技术的研发.

虽然目前业界尚未对5G形成统一、完整的认识,但是在一些方面已经有相对明确的观点和看法。例如:就时间范畴看,业内多数观点认为,5G是一个面向信息社会需求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5G发展的另一个目标是满足未来1000倍及以上的流量增长需求及10Gbit/s的峰值速率和100Mbit/s的用户速率体验等;5G 还需要可以持续的降低网络成本和能耗、拓展业务的支持能力及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同时,5G不单单只是在速度和吞度量上有大的提高和飞跃,更多的是建立一个更为完善的网络,让用户能全方位的体验科技带来的进步,实现网络一体化,各类设备之间的网络互联,并且网络具有更强的自我检测、自我修复能力,大大地节省人力资源,提高网络稳定性和适应性.比如,通过手机终端可以与家里的高清电视进行通信,通过投影仪可以直接下载网络高清影响并进行播放,这些更为人性化的功能会让用户更好地享受科技进步对日常生活质量带来的提高和便利。

mimo技术

mimo技术

MIMO技术意味着可以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将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提高一倍。可以定义为在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存在多个独立的信道,也就是说,在天线单元之间存在足够的空间。因此,消除了天线之间的信号相关性,改善了信号的链路性能,并提高了数据吞吐量。结果表明,在瑞利衰落信道环境下。OFDM系统将使用MIMO技术来提高容量。[1]

MIMO系统是提高频谱效率的有效方法。多径衰落是影响通信质量的主要因素,但是MIMO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多径的影响来提高系统容量。系统容量受到干扰的限制,无法通过增加传输功率来提高。MIMO结构可以在不增加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实现高系统容量。因此,MIMO技术与OFDM技术的结合是下一代WLAN的发展趋势。在OFDM 系统中,使用多个发射天线是根据需要将多发射天线技术应用于每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对应一个多天线子系统和一个多发射天线OFDM 系统。正在开发的设备包括两组IEEE802.11a收发器,两个发送天线和两个接收天线(2×2),以及负责操作过程的MIMO系统。最大传输速率可达108mbit / s,支持AP与客户端之间的传输速率为108mbit / S;当客户端不支持该技术时(对于IEEE802.11a客户端),通信速率为54mbit / s。

在具有两个以上天线的路由器的促销中经常可以看到MIMO。首先,无线路由器基本上是单天线。随着发展和进步,存在多种天线。此时,宣传材料中提到了MIMO技术,实际上就是SU-MIMO。因此,本文将带您了解什么是MIMO。

MIMO是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缩写,是指通过多个天线同步发送和接收的无线网络信号,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在无线通信中,MIMO技术可以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将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效率提高数倍。

MIMO无线传输技术综述

MIMO无线传输技术综述

MIMO 无线传输技术综述

李 忻1,3,黄绣江2,聂在平3

(1.上海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上海200030;

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3研究所,上海200043;

3.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54)

摘 要 MI M O 无线传输技术是通信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突破,它能在不增加带宽与功率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效率,堪称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兴趣。回顾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概述天线分集技术与智能天线技术,剖析MI M O 无线传输技术的原理与国内外研究现状:传统单天线系统向多天线系统演进、智能天线向多天线系统演进、MI M O 无线传输技术的原理、MI M O 系统中的分集与复用、MI M O 无线信道建模、MI M O 系统中的多天线设计等,为深入认识与进一步研究MI M O 无线传输技术奠定基础。

关键词 MI M O 传输技术;天线分集;智能天线;空间复用;信道建模;多天线设计中图分类号 T N91112 文献标识码 A

An Overvie w of MIMO R adio T ransmission T echnology

LI X in 1,3,H UANG X iu 2jiang 2,NIE Z ai 2ping 3

(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Postdoctoral Workstation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 sity ,Shanghai 200030,China ;

MIMO技术

MIMO技术

MIMO技术

摘要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ultiple-1nputMultiple-Output,MIMO)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通信质量。

为满足未来全球通信在高速移动、增强数据速率等方面的需求,MIMO技术被得以运用,其在提高信道容量,以及提高信道的可靠性、降低误码率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

提咼信道容量是利用MIMO信道提供的空间复用增益;提咼信道的可靠性和降低误码率是利用MIMO信道提供的空间分集增益。同时MIMO将多径无线信道与发射、接收视为一个整体进行优化,从而实现较高的通信容量和频率利用率。

原理

一、MIMO系统的原理

图1MIMO系统的一个原理框图

发射端通过空时映射将要发送的数据信号映射到多根天线上发送出去,接收端将各根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空时译码从而恢复出发射端发送的数据信号。根据空时映射方法的不同,MIMO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空间分集和空间复用。空间分集是指利用多根发送天线将具有相同信息的信号通过不同的路径发送出去,同时在接收机端获得同一个数据符号的多个独立衰落的信号,从而获得分集提高的接收可靠性。举例来说,在慢瑞利衰落信道中,使用一根发射天线n根接收天线,发送信号通过n个不同的路径。如果各个天线之间的衰落是独立的,可以获得最大的分集增益为n。对于发射分集技术来说,同样是利用多条路径的增益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一个具有m根发射天线n根接收天线的系统中,如果天线对之间的路径增益是独立均匀分布的瑞利衰落,可以获得的最大分集增益为mn。目前在MIMO系统中常用的空间分集技术主要有空时分组码(SpaceTimeBlockCode,STBC)和波束成形技术。STBC是基于发送分集的一种重要编码形式,其中最基本的是针对二天线设计的Alamouti方案,具体编码过程如图2所示。

mimo技术的基本原理

mimo技术的基本原理

mimo技术的基本原理

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有线

或无线移动网络通信技术,它能够将多路信号发射和接收到一个地点,以改善传输数据的信号强度和无线拓扑结构,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MIMO技术也被用于4G网络的安全性,连接速度以及传输效能等方面,它通过使用多发射和多接收天线来加强信号的强度,从而大大提高传输的范围和效率。

MIMO技术的传输机制依赖于多发射和多接收天线,它可以有效

的利用现有的双向频谱,从而大大的提高传输速度,更好地利用无线通信资源,提高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

MIMO技术的最重要的特性是它的天线形式,在MIMO技术中,可以将多个接收和发射天线放置在空间中,来改变信号的传播路径,使信号可以更平稳地传播。这种使用多发射和多接收天线的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容量,吞吐量,延迟,信噪比,耗能,以及无线覆盖范围等,而且还可以支持更高速的无线拓扑结构,从而实现高带宽,高效地传输数据。

MIMO技术也可以利用多发射和多接收天线来增强信号的强度,

从而提高传输的效果和质量。例如,使用MIMO技术可以将多个信号

合并到一份信号中,从而达到吞吐量增加和带宽增加的效果,这种信号可以更有效地传播到更远的距离,实现更大距离的无线连接。

MIMO技术的优点有很多,它可以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建立和管理

无线网络,使企业的无线网络更安全,更高效,更可靠,提高企业网

络建设的效率。MIMO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提高传输速率,有效的利用无线资源,提高系统容量,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减少信号抖动和错误率,以及提高无线系统的可靠性等。

MIMO系统技术综述

MIMO系统技术综述
[4] 许 丽 花. 基 于 J2EE 的 三 层 体 系 结 构 应 用 研 究[J]. 南 京 工 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5(4):21- 22.
[5] 王 飞. 基 于 J2EE 的 网 上 考 试 系 统 的 设 计 和 实 现. 成 都 电 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9(3):23- 26.
关键词: MIMO ; OFDM; 3G; 信道模型 中图分类号: TP 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3044(2007)15- 30713- 01
The S ummary of MIMO S ys tem Technology XING Meng,ZHU Lian- xiang,YANG Zong- li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 of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China) Abs tract: During recent years, MIMO has been attracted by many researchers for its tremendous potential in capacity and performan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MIMO technology, and gives a full- scale introduction of background , principle, mode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IMO . Key words : MIMO;OFDM;3G;Channel Model

MIMO技术

MIMO技术

MIMO:新一代移动通信核心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信号通过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每个用户的服务质量(误比特率或数据速率)。

MIMO技术对于传统的单天线系统来说,能够大大提高频谱利用率,使得系统能在有限的无线频带下传输更高速率的数据业务。目前,各国已开始或者计划进行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后3G或者4G)的研究,争取在未来移动通信领域内占有一席之地。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移动通信宽带和无线接入融合系统成为当前热门的研究课题,而MIMO系统是人们研究较多的方向之一。本文重点介绍MIMO技术的五大研究热点。

MIMO信道的建模和仿真

为了更好地利用MIMO技术,必须深入研究MIMO信道特性,尤其是空间特性。与传统信道不同的是,MIMO信道大多数情况下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相关性,而不是相互独立的。在2001年11月的3GPP会议中,朗讯、诺基亚、西门子和爱立信公司联合提出了标准化MIMO信道的建议。3GPP和3GPP2推荐的链路级MIMO信道的建模方法有两个:基于相关(Corrlration-Based)的方法和基于子径(EAGC-A14H)的方法。尽管3GPP和3GPP2对链路级的信道参数进行了定义,但是对于如何实现并没有达成共识。研究信道的相关性对系统容量的影响成为MIMO技术的研究方向之一。

另外,目前对MIMO系统的研究都是假定在理想信道条件下进行的,而实际上在接收端无线传播环境中是不可能知道信道冲激响应的,因此要进行信道估计。由于在MIMO系统中进行信道估计时,天线之间存在着干扰,因此,研究在天线之间存在干扰时的信道估计方法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MO 的原理是把收发端天线的信号进行合并, 以改进每个 MIMO 用户的通信质量和速率。运营商可以利用这个优点极大地 提 高 网 络 的 服 务 质 量 以 增 加 收 入 。传 统 上 认 为 多 径 传 播 是 无 线 传 输的一个缺陷, 而 MIMO 系统的主要特征就是把多径传播转变成 为对用户有利的因素。MIMO 有效地利用随机衰落来提高传输速 率。MIMO 信道模型如图 1 所示:
假设每个 接 收 天 线 的 输 出 功 率 为 PR,每 个 接 收 天 线 的 平 均 信


为:
SNR=
PR

,它与

收天
线
数目
有关





线数

无关

!n
这样, 系统模型可以用矩阵表示, 如公式( 1) 所示:
r=Hx+n
( 1)
其中
!h1,1 K $ hM,1 H=""M O M %%
#H1,N L & hm,n
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方案一般是利用均衡技术, 还有一种是利用
OFDM。 大 多 数 研 究 人 员 认 为 OFDM 技 术 是 4G 的 核 心 技 术 , 4G
是需要极高频谱利用率的技术, 而 OFDM 提高频谱利用率的作用
毕竟是有限的, 在 OFDM 的基础上合理开发空间资源, 也就是采
(下转第 779 页)
( 2) 其 中 Hm,n,l 是 第 l 个 子 载 波 频 率 上 的 从 第 n 个 发 送 天 线 到 第 m,个接收天线之间的信道矩阵, 并且假定该信道 矩 阵 在 接 收 端 是 已知的, Cn,l 是第 l 个子载波频率上的从第 n 个发送天线发送的符 号, 是第 l 个子载波频率上的从第 m 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高斯白 噪声。这样在接收端接收到的第 l 个子载波频率上的 N 个符号可 以通过 V- BLAST 算法 进 行 解 译 码 , 重 复 进 行 L 次 以 后,NL 个 M- QAM 符号可以被恢复出来[8]。
关键词: MIMO ; OFDM; 3G; 信道模型 中图分类号: TP 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3044(2007)15- 30713- 01
The S ummary of MIMO S ys tem Technology XING Meng,ZHU Lian- xiang,YANG Zong- li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 of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China) Abs tract: During recent years, MIMO has been attracted by many researchers for its tremendous potential in capacity and performan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MIMO technology, and gives a full- scale introduction of background , principle, mode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IMO . Key words : MIMO;OFDM;3G;Channel Model
收稿日期: 2007- 07- 14 作者简介: 邢猛( 1978- ) , 男,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无线移动通信; 朱联祥( 1970- ) , 男, 副教授, 研究方向无线移动通信; 杨宗林( 1982- ) , 男, 在读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网测试技术。
713
本 栏 目 责 任 编 辑 :谢 媛 媛
4 MIMO 技术在 3G 中的应用
目前, 对 MIMO 技术的研究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 阶段。3G 中 MIMO 方案的标准化工作已经开始, 主要是在国际电 信联盟和 3GPP 的论坛上进行。不过 MIMO 在实际的蜂窝系统中 还很少商业实现。除了多入单出的纯发分集方案, 目前 3G 还没有 采用任何的 MIMO 方案。
本 栏 目 责 任 编 辑 :冯 蕾
网络通讯与安全
MIMO系统技术综述
邢猛, 朱联祥, 杨宗林 ( 重庆邮电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重庆 400065)
摘要: 近些年来, MIMO 技术以其在容量和性能上的巨大潜能吸引了广大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对 MIMO 技术这一热点问题进行 了概述,对 MIMO 技术产生的背景, MIMO 技术的原理、模型及其发展应用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4] 许 丽 花. 基 于 J2EE 的 三 层 体 系 结 构 应 用 研 究[J]. 南 京 工 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5(4):21- 22.
[5] 王 飞. 基 于 J2EE 的 网 上 考 试 系 统 的 设 计 和 实 现. 成 都 电 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9(3):23- 26.
假设接收端可以通过信道估计或者训练序列得到信道状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信息( CSIR) ,且发送端不知道信道信息(CSIT)
接收端噪声用 n 表示, n 是 N×1 阶 矩 阵 。 假 设 每 个 天 线 上 的

噪声独立, 且服从均值为 0, 方差 为 σn的 复 高 斯 分 布 , 噪 声 与 发 送 信号 x 相互独立。
1 引言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 人们对信息需求的急剧增长, 要求无 线 通 信 系 统 必 须 能 够 提 供 更 高 的 传 输 速 率 和 更 好 的 传 输 性 能 。由 于无限频谱资源的匮乏, 要达到这些要求, 就需要通信系统必须 具有更高的频谱效率。从目前技术发展来看, MIMO 是增加无线通 信系统频谱效率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MIMO 充分开发了空间资 源, 利用多个天线实现多发多收, 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上可以实现 高速率和大容量, 可以取得极高的频谱效率[1]。在当前研 究 的 下 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 MIMO 是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
(上接第 713 页) 用 MIMO 与 OFDM 相 结 合 的 系 统 , 可 以 提 供 更 高 的 数 据 传 输 速 率。另外 OFDM 由于码率低和加入了时间保护间隔而具有极强的 抗多径干扰能力。由于多径时延小于保护间隔, 所以系统不受码 间干扰的困扰, 这就 允 许 单 频 网 络 ( SFN) 可 以 用 于 宽 带 OFDM 系 统, 依靠多天线来实现, 即采用由大量低功率发射机组成的发射 机阵列消除阴影效应, 来实现完全覆盖[5- 7]。下面给出 MIMO 与 OFDM 的结合方案, 如图 2 所示:
2008 的奥运会作好了有利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沃 而 什 . J2EE1.4 基 础 教 程 [M]. 北 京 : 清 华 大 学 出 版 社 , 2004.
[2] 杨绍方. 深入掌握 J2EE 编程技 术[M]. 北 京 : 科 学 出 版 社 , 2002.
[3] 翁 卫 兵, 李 耿 , 等. JSP 网 络 编 程 技 术[M]. 北 京 : 新 时 代 出 版社, 2004.
3 MIMO 与 OFDM 的结合
MIMO 系统在平坦衰落信道中通信时, 可以利用传播中的多
径 分 量 , 即 此 时 MIMO 可 以 抵 抗 多 径 衰 落 , 但 是 对 于 频 率 选 择 性
深衰 落 , MIMO 系 统 依 然 是 无 能 为 力 。 目 前 解 决 MIMO 系 统 中 的
2 MIMO 技术原理及模型
移 动 通 信 中 的 MIMO 技 术 指 的 是 利 用 多 根 发 射 天 线 和 多 根 接收天线进行无线传输的技术, 使用这种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即 为 MIMO 系统。它利用多天线来抑制信道衰落。根据收发两端天 线数量, 相对于普通的 SISO(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MIMO 还可 以 包 括 SIMO(单输入多输出)系统和 MISO(多输入单输出)系统[3,4]。
MIMO 技术最早 是 由 Marconi 于 1908 年 提 出 的 , 后 来 在 上 世 纪 70 年代有人提出将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用于通 信 系 统 , 但 是 对 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多输入多输出技术产生巨大推动的奠基工作
则 是 在 上 世 纪 90 年 代 中 期 由 AT&T BELL 实 验 室 学 者 完 成 的 。 1995 年 , BELL 实 验 室 的 Telatar、Foschini 等 人 在 基 于 Rayleigh 衰 落 、信 道 有 大 量 的 散 射 体 、信 道 系 数 无 关 、最 优 编 解 码 、发 射 端 信 道信息在接收端准确可知的假设下, 从理论上证明了接收端和发 送端均使用多天线(MIMO)可以使通信链路容量成倍增加的结果 , 即在 M 个发射天线、N 个接收天线的 MIMO 系统中, 信道容量随 Min[M,N]线 性 增 加 [2]。
开发研究与设计技术
相关信息, 前者判断 EJB 编码正确与否, 后者判断其是否高效。 包 括 Web 应 用 程 序 的 部 署 和 EJB 的 部 署 , 有 两 种 “热 部 署 ”
方 式 一 是 在 WebLogic 的 操 作 平 台 上 部 署 、 一 是 在 JBuilder 集 成 环境中部署, 后者更为简便: 先将应用程序和 EJB 分别打包成.war 和.jar 文件, 须将 EJB 的 Home JNDI Name 记下, 启动 WebLogic 服务器后即可部署。
影响 MIMO 系统大规模商业化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一个因素
是天线问题, 在 MIMO 的系统设计中, 天线的数目和间距是很重要 的系统参数。具有多天线的基站更多地关注环境, 因此, 天线元的 数目被限制在恰当的数目, 比如说四根天线。而对于终端而言, 1/ 2 波长间距足够保证非相关衰落。可以设想终端天线的最大数为 四根, 当然, 两根天线实现的可能性更大。间距参数对于实现 MI- MO 的高频谱效率尤其重要。然而, 对于手机而言, 安装两根天线 可能是个问题; 另一个因素是接收机复杂度的问题, 首先, 接收机 中对 MIMO 信道的估计使得复杂度增加。另外, 复杂度还来自特 别的 RF、硬件和接收机高级分离算法。MIMO 接收机应该是双模 的, 以支持非 MIMO 模式。在 MIMO 模式时, 接收机的每根天线使 用一个 RF 链路, 另外还要有附加的基带操作,即用来消除 空 间 干 扰的空时合并器和检测器。这些附加需求使得四发四收 MIMO 系 统的复杂度大约是单天线接收机的两倍。有的信道条件下可能还 需要均衡和消除干扰的处理, 这样会进一步增加接收机的复杂度。
5 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传统 C/S 三层体系 结 构 的 基 础 上 , 引 人 J2EE 技 术, 对其各个层次进行分析和设计, 并重点分析了 javabean 和 EJB 的设计策略, 保证了业务逻辑的顺利实现, 使系统在安全、性 能 和 升级上都有充分的保证, 从而确保了皮划艇项目的实施, 为迎接
系统共有 M个发射天线和 N 个接收天线 整个发射功率为 P,且与发射天线数目无关, 每个天 线 具 有 相 同的发射功率 P/M 用 M×1 阶矩阵 x 代表发送信号 用 N×1 阶矩阵 r 代表接收信号
图 1 MIMO 信道模型
信道用 H 表示, H 是 N×M 阶矩阵。假设信道是平坦慢衰落瑞
利信道, 且各个信道相互独立。H 的元素 hi,j 是从发射天线 j 到接 收天线 i 的复衰落系数, 符合独立同分布的复高斯分布
图 2 MOMO- OFDM 实现框图 在本方案中的数据进行了两次串并转换, 首先将数据分成 N 个并行数据流, 将这 N 个数 据 流 中 的 第 n(n∈[1,N])个 数 据 流 进 行 第二次串并转换,变成 L 个并行数据流, 分别对应 L 个子载波, 将 这 L 个并行数据流进行 IFFT 变换, 将信号从频域转换到时域,然 后从 n(n∈[1,N])个 天 线 上 发 送 出 去 。 这 样 共 有 NL 个 M- QAM 符 号被发送。整个 MIMO 系统假定具有 N 个发送天线, M 个接收天 线。在 接 收 端 第 m(m∈[1,N])个 天 线 接 收 到 的 第 l(l∈[1,L])个 子 载 波的接收信号, 如公式( 2) 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