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总结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汇总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汇总
2.属于吸热反应的有: ②⑥⑨,这些反应的进行,实
现了热 能向 化学 能的转变。
二、反应热
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
能量(kJ): 物质 能量 H2(g) 436 O2(g) 496 H2O(g) 926
1.2H2(g)+O2(g)===2H2O(g)反应是放热
(填“吸热”或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 (1)(2011· 福建高考)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 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 (√)
(2)(2011· 海南高考)某反应的ΔH=+100 kJ· mol-1,则正反
应活化能小于100 kJ· mol-1。
(× )
(3)(2010· 福建高考)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
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时放出的热量大于270 kJ,C错误;
由于氢气和氟气反应生成氟化氢时放热,故2 mol HF气体 的能量小于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D正确。 答案:D
[链知识 (1)注意ΔH的符号和单位:
触类旁通]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若为放热反应,ΔH为“-”;若为吸热反应,ΔH为“+ ”。ΔH的单位为kJ/mol。 (2)注意反应热的测定条件: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ΔH的测定条件(温度、压 强),但绝大多数ΔH是在25℃、101 325 Pa下测定的,
1 H2(g)+ O2(g)===H2O(l) 2 ΔH=-286 kJ/mol

三、盖斯定律 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Ⅰ:C(s)+O2(g)=== CO2(g) ΔH=-a kJ/mol ΔH=+b kJ/mol ΔH=-c kJ/mol ΔH=-d kJ/mol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有效碰撞理论(1)有效碰撞:使分子间发生反应的碰撞.(2)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3)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那部分能量E1--正反应活化能;E2--逆反应活化能;2、化学反应能量转化的原因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的过程.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3、反应热和焓变的概念(1)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成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2)焓变:焓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符号用H表示,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是吸热还是放热由生成物和反应物的焓值差即焓变(△H)决定的,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等于焓变。

单位一般采用kJ/mol4、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吸热反应的概念: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化学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或部分物质的溶解过程:大部分分解反应,NH4Cl固体与Ba(OH)2•8H2O固体的反应,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炭与水蒸气的反应,一些物质的溶解(如硝酸铵的溶解),弱电解质的电离,水解反应等.(2)放热反应的概念: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化学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①燃烧反应;②中和反应;③物质的缓慢氧化;④金属与水或酸反应;⑤部分化合反应.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如图所示:注意:(1)反应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2)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5、热化学反应方程式(1)定义:表明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2)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①要注明温度、压强,但中学化学中所用的△H数据一般都是25℃、101kPa 下的数据,因此可不特别注明.②必须注明△H的“+”与“-”③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表示气体,l表示液体,s表示固体,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气体符号或沉淀符号.④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热化学方程式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有关,对于相同的物质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其△H也不同.当化学计量数加倍时,△H也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⑥对于化学式形式相同的同素异形体,还必须在化学是后面标明其名称.如C(s,石墨)⑦可逆反应的反应热指的是反应物完全反应后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不是达到平衡时的.6、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1)实验原理: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2)计算方法:(强酸和强碱反应)Q=mC△t(3)注意事项①大小烧杯杯口相平,可使盖板把杯口尽量盖严,从而减少热量损失;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为了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②温度计上的酸要用水冲洗干净,冲洗后的溶液不能倒入小烧杯③酸、碱混合时,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④实验中所用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比不是1:1,而是NaOH过量知识点小结1、熟记反应热ΔH 的基本计算公式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ΔH=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2、规避两个易失分点: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是同时进行的,缺少任何一个过程都不是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变化,表现为吸热或放热。

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称为放热反应。

如:所有的燃烧反应,金属与酸或水的置换反应等。

2、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称为吸热反应。

如:C与CO2、C与H2O、H2与CO2的反应等。

三、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判断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判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之为吸热反应。

2、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大多数化合反应、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置换反应、中和反应等均为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非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水解反应等均为吸热反应。

3、根据反应剧烈程度判断,金属与酸或水的置换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一般较剧烈,为放热反应;C与CO2、C与H2O等非金属氧化物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需要较高温度才能进行,为吸热反应。

4、根据物质溶于水吸热或放热的性质判断,物质溶于水的过程往往有热效应发生。

如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属于吸热反应。

5、根据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过程判断,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

如化合反应一般是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放出能量;分解反应一般是破坏化学键的过程,吸收能量。

6、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程度判断,电子转移方向与氧化还原方向相同时为放热反应;电子转移方向与氧化还原方向相反时为吸热反应。

7、根据可燃物的燃烧判断,可燃物燃烧一般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

8、根据中和热测定实验判断,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时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

四、燃烧热的定义和燃烧热的符号1、燃烧热的定义:在25℃、101kPa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考点一:焓变反应热一、焓变反应热1、定义: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在一定压强下,在敞口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反应热等于焓变。

符号:△H,单位:一般采用kJ/mol。

2、产生的原因:⑴微观角度: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相等,使化学反应均伴随着能量变化。

如下表实例一般规律理论值:△H=-183KJ/mol △H=实验值:△H=-184.6K J/mol理论推算:△H=E1-E2⑴吸热反应:ΔH为“____”或ΔH____0。

⑵放热反应:ΔH为“____”或ΔH____0。

计算:ΔH=E(反应物分子键能总和)-E(生成物分子键能总和)实验测定:在恒压条件测定⑵宏观角度:如果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产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就是反应,此时的ΔH<0;反之,则为反应,此时的ΔH>0。

即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填“<”或“>,下同)”生成物的总能量,ΔH0。

该过程能转化为能。

吸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ΔH0。

该过程能转化能。

⑶微观与宏观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分子内部的键能(或晶格能)越大,物质越稳定,具有的能量就越(填“低”或“高”下同);分子内部的键能(或晶格能)越小,物质越不稳定,具有的能量就越。

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比较类型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有热量吸收的化学反应形成原因(宏观)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化学键强弱的关系(微观)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表示方法△H<O△H=E(生成物)-E(反应物)△H>O△H=E(生成物)-E(反应物)图示E(反应物)>E(生成物)E(反应物)>E(生成物)常见反应⑴大多数化合反应⑵所有的燃烧反应⑶酸碱中和反应⑷金属与酸的反应⑸缓慢氧化⑹铝热反应⑴大多数分解反应⑵盐的水解反应⑶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⑷C和CO2、C和H2O(g)的反应实例H2(g) + Cl2(g) =2HCl (g);△H=-184.6 KJ/mol C(s) + H2O(g) =CO(g) + H2(g);△H=+131.3KJ/mol从物质的角度:有新物质生成;从微粒的角度: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从化学键角度: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从能量的角度:释放或储存能量的过程。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 化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会释放能量。

2. 反应热与焓变。

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焓变(ΔH):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吸热反应:ΔH > 0。

- 放热反应:ΔH < 0。

3. 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氯化铵与氢氧化钡的反应、以 C、CO、H₂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等。

放热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1. 定义。

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 书写注意事项。

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g、l、s)。

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在 25℃、101kPa 条件下进行,可不注明)。

要注明ΔH 的正负号、数值和单位。

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三、燃烧热和中和热。

1. 燃烧热。

定义:101kPa 时,1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单位:kJ/mol。

注意:燃烧热是以 1mol 可燃物为标准进行测量的。

2. 中和热。

定义: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mol 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

单位:kJ/mol。

注意: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反应,若有弱酸或弱碱参与,中和热数值偏小。

四、盖斯定律。

1. 内容。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

2. 应用。

可以通过已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应的加减运算,得到目标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热。

五、能源。

1. 分类。

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等。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如电能、氢能等。

2. 新能源。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

高中化学的归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总结

高中化学的归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总结

高中化学的归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总结化学反应是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变化的过程,而能量变化则是化学反应中重要的考察内容之一。

通过归纳各种类型的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反应的本质及其在能量转化中的重要性。

以下是对高中化学常见反应类型的能量变化的总结。

1. 合成反应合成反应发生时,两个或多个物质结合形成一个新的物质,同时释放出能量。

这时,反应物的能量较低,而生成物的能量较高。

典型的例子是燃烧反应,如燃烧木材产生热量和光。

2. 分解反应分解反应与合成反应相反,一个物质被分解成两个或多个较简单的物质,并且吸收能量。

此时,反应物的能量较高,而生成物的能量较低。

例如,水的电解是一个典型的分解反应,在此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3. 反应物置换反应反应物置换反应中,一个元素或离子在反应中与另一个元素或离子交换位置,形成不同的物质。

这类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例如,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氢气,同时也产生热量。

4.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的电子转移。

氧化剂接受电子,而还原剂失去电子。

在这类反应中,维持电荷平衡需要有能量变化。

例如,电池反应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5.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的化合反应,产生水和盐。

这类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可以是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例如,硫酸与钠氢氧化物反应产生水和盐,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6.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反应,通常涉及到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结合形成沉淀。

在这类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不明显。

总结起来,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和反应物置换反应往往伴随着能量的释放,而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可以是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离子反应的能量变化相对较小。

通过对这些常见化学反应类型能量变化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

这对于学习化学,并在实验中正确解释和理解反应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而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从热力学的角度来看,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和传递,包括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 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释放能量的过程。

当物质发生放热反应时,它释放出的能量会导致周围的温度升高。

常见的放热反应包括燃烧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

燃烧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并释放出大量热能。

比如,丙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3H8 + 5O2 → 3CO2 + 4H2O + 热能这个反应是放热反应,因为它释放出的能量可以使火焰燃烧,加热周围环境。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和水,并释放出热能。

例如,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NaOH + HCl → NaCl + H2O + 热能在这个反应中,酸碱中和释放的能量可以导致溶液的温度升高。

2. 吸热反应吸热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吸收能量的过程。

当物质发生吸热反应时,它会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导致温度降低。

吸热反应常常用于冷却和制冷的过程中。

一个示例是氨水和硝酸的反应:NH3(aq) + HNO3(aq) → NH4NO3(aq) + 热能在这个反应中,反应物吸收了周围环境的热量,使得反应过程降温。

吸热反应也常用于制冷过程中。

例如,氨和水的反应在制冷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当氨气和水蒸气发生反应时,产生的氨水吸收大量热量,从而使制冷系统达到降温的效果。

3. 能量变化与化学反应速率能量变化还与化学反应速率密切相关。

根据活化能理论,反应物必须具有足够的能量才能克服反应的激活能,从而发生化学反应。

因此,吸热反应通常会导致反应速率减慢,而放热反应则会加快反应速率。

放热反应中释放的能量可以提供激活反应所需的能量,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

吸热反应则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降低反应物的能量,这可能导致反应速率减慢。

总结: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密切相关。

放热反应释放能量,导致周围温度升高,而吸热反应则吸收能量,导致周围温度降低。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班级 姓名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1、化学反应的本质: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生成过程。

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会释放能量。

任何化学反应都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①放出能量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②吸收能量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2、能量守恒定律: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途径和能量形式可以不同,但是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即吸热或者放热。

3、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④绝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⑤自然氧化(如食物腐败)。

常见的的吸热反应:①铵盐和碱的反应;②绝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1、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

如流水、风力、原煤、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矿。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

如电力、蒸汽等。

2、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右图是铜锌原电池的装置图。

①锌片(负极反应):22Zn e Zn -+-=,发生氧化反应;铜片(正极反应):222H e H +-+=↑,发生还原反应。

总反应:Zn+2H +=Zn 2++H 2↑②该装置中,电子由锌片出发,通过导线到铜片,电流由铜片出发,经过导线到锌片。

③该装置中的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④由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的原电池中,一般比较活泼的金属作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相对较不活泼的金属作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电极本身不反应!)。

⑤构成原电池的四个条件:1、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2、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导体);3、有电解质溶液;4、形成闭合回路。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浓度常以mol/L 为单位,时间常以min 或s 为单位。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吸收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吸收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吸收知识点总结本文档将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吸收的重要知识点。

一、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原子、离子或分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有以下几种能量变化类型:1. 放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热量,温度升高。

例如燃烧反应。

放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热量,温度升高。

例如燃烧反应。

2. 吸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吸收外界热量,温度降低。

例如溶解硫酸铵。

吸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吸收外界热量,温度降低。

例如溶解硫酸铵。

3. 放光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放出光的能量,产生发光现象。

例如发光体与激发器反应。

放光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放出光的能量,产生发光现象。

例如发光体与激发器反应。

4. 吸光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吸收光的能量,不产生发光现象。

例如感光材料的分解反应。

吸光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吸收光的能量,不产生发光现象。

例如感光材料的分解反应。

二、能量变化与焓变能量变化和焓变密切相关,能量变化一般用焓变来表示。

焓变(ΔH)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能力。

焓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焓变为正:化学反应中吸热,外界需要向物质提供能量。

ΔH > 0。

焓变为正:化学反应中吸热,外界需要向物质提供能量。

ΔH > 0。

2. 焓变为负:化学反应中放热,物质向外界释放能量。

ΔH < 0。

焓变为负:化学反应中放热,物质向外界释放能量。

ΔH < 0。

3. 焓变为零:化学反应中没有能量变化,吸热和放热相互平衡。

ΔH = 0。

焓变为零:化学反应中没有能量变化,吸热和放热相互平衡。

ΔH = 0。

三、化学反应的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破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来自于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反应焓变(1)反应热: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时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恒压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是焓变。

(3)符号:δh,单位:kj/mol或kj?molˉ1。

(4)δH=产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反应物总键能-产物总键能(5)当δh为“-”或δh<0时,为放热反应当δH为“+”或δH>0时,为吸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不仅反映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而且反映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h2(g)+?o2(g)=h2o(l)δh=-285.8kj/mol在25℃、101kpa、1molh2和?当Molo 2反应生成液态水时,释放的热量为285.8kj。

注意事项:(1)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数,因此,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2)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数值以及符号都可能不同,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H2O与热的中和反应称为H2O在稀溶液中的中和反应。

点击查看: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二、燃烧热(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2)单位:kJ/mol三、反应热的计算(1)气体定律的内容:无论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几步完成,反应热都是相同的。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体系的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有关,而与反应方式无关。

反应热的计算常见方法:(1)按键能计算反应热:一般来说,人们认为化学键分解1mol所吸收的能量就是化学键的键能。

键能通常用E表示,单位为kJ/mol或kJ?mol-1.方法:δH=∑ e(反应物)-∑ e(产物),即δH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和产物的总键能之差。

例如,反应H2(g)+Cl2(g)==2HCl(g)δh=e(h?h)+e(cl?cl)-2e(h?cl)(2)由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反应热: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3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3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内容]一、焓变、反应热1.焓变、反应热的概念焓(H)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即焓变(△H)决定。

中学阶段,一般研究的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在敞开容器中(反应系统的压力与外界大气压力相等),此时的热效应等于焓变。

反应热用符号△H 表示,单位一般采用“kJ/mol”。

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H反应热符号有正负之分,当△H <0 时,为放热反应,△H >0 时,为吸热反应。

2.反应热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

化学键是物质内部微粒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如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本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中的H-H 键和Cl-Cl 键断开,氢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形成H-Cl 键而结合成HCl 分子。

1molH2中含有1molH-H 键,1mol Cl2中含有1mol Cl-Cl 键,在25℃和101kPa 的条件下,断开1molH-H 键要吸收436kJ 的能量,断开1mol Cl-Cl 键要吸收242 kJ 的能量,而形成1molHCl 分子中的H-Cl 键会放出431 kJ 的能量。

这样,由于破坏旧键吸收的能量少于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多余的能量就会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

放热反应的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键能),导致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放出热量;吸热反应是由于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键能)。

化学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E(反应物)>∑E(生成物)——放出能量∑E(反应物)<∑E(生成物)——吸收能量3、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①燃烧反应②中和反应③物质的缓慢氧化④金属与水或酸反应⑤大部分化合反应(2)吸热反应①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②弱电解质的电离③大多数分解反应④二氧化碳与碳高温反应、碳与水蒸汽高温反应⑤盐类水解[ 练习1] 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 液态水汽化b 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未c 浓硫酸稀释d 氯酸钾分解得氧气e 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练习2]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是A.铝片与稀硫酸B. Ba(OH)2.8H2O 和NH4Cl 的反应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D.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二、热化学方程式1.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热化学方程式是用来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速率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速率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速率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涉及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能量变化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中吸收热量的反应。

典型的吸热反应是燃烧反应。

在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过程中吸收了外界的热量。

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中释放热量的反应。

典型的放热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

在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过程中释放了热量。

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反应的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消失量或产物的生成量。

速率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

温度的影响温度的升高会使反应速率加快,因为温度的增加导致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频率和碰撞能量增加,从而促进反应物分子之间的有效碰撞。

浓度的影响浓度的增加会使反应速率加快,因为浓度的增加导致了更多的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之间的有效碰撞的概率。

催化剂的影响催化剂是能够改变反应速率而不发生永久改变的物质。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

表面积的影响反应物的表面积的增加会使反应速率加快,因为反应物表面积的增加导致了更多的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之间的有效碰撞的概率。

总结起来,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包括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而化学反应的速率受到温度、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控制这些因素,我们可以调控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和速率。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规则:反应热位于化学方程式的右侧,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H=”连接。

反应热的单位一般为kJ/mol。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应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__比例,而非质量比例。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如固体、液体、气体、溶液等)应该明确标记。

四、燃烧热的计算1、燃烧热定义:单位质量物质在氧气存在下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燃烧热。

2、计算方法:燃烧热=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燃烧热=反应物的每摩尔能量-生成物的每摩尔能量3、燃烧热的应用: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物质的燃烧性质,也可以用来计算燃料的热值和燃料的消耗量。

总结:化学反应与能量密切相关,化学反应中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和焓变是描述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概念,可以用来计算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热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重要工具。

燃烧热是描述物质燃烧性质的重要指标,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物质的燃烧性质和计算燃料的热值和消耗量。

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应用化学具有重要意义。

1.在中学化学中使用的ΔH数据通常是在25℃、101Kpa 下的数据,因此不需要特别注明温度和压强。

2.必须注明ΔH的正负号,"+"表示吸热,"-"表示放热。

3.热化学方程式中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如"g"表示气体,"l"表示液体,"s"表示固体。

不需要使用气体符号或沉淀符号。

4.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物质的物质量,而不是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

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5.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已完成的反应数量,因此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ΔH相对应。

对于相同的物质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其ΔH也不同。

当化学计量数加倍时,ΔH也加倍。

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6.对于化学式形式相同的同素异形体,必须在化学式后面标明其名称,如C(s,石墨)。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
化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将对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下是主要内容:
1.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
- 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改变的过程,原有物质消失,新的物质生成。

- 化学反应具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条件等特征。

2. 化学反应的类型
- 合成反应:两个或多个物质反应生成一个化合物。

- 分解反应:一个化合物分解成多个物质。

- 双替换反应:两个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位置。

-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反应。

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 化学方程式用符号表示化学反应,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

- 化学方程式需要平衡,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要相等。

4. 能量变化与化学反应
- 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 放热反应:化学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

- 吸热反应:化学反应吸收热量,温度降低。

- 可逆反应:既可以放热又可以吸热的反应。

5.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影响因素
- 化学反应的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产生的量。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6. 化学平衡与化学平衡常数
- 化学平衡指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后反应停止。

- 化学平衡常数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比的稳定值。

以上为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您的研究有帮助。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1、焓变与反应热 (1)化学反应的外观特征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生 成,从外观上看, 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 量的释放或吸收、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 沉淀等现象的发生。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 的变化,但是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还可以以其他 形式的能量变化体现出来,如光能、电能等。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 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④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焓变ΔΗ不同。因 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 学方程式的意义。气体用“g” ,液体用“l” ,固体用 “s” ,溶液用“aq”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 和 “↓” 。若涉及同素异形体,要注明同素异形体的名 称。 ⑤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量。 由于ΔΗ与反应完成的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ΔΗ相对应,如果化学 计量数加倍,则ΔΗ也要加倍。当反应向逆向进行时, 其焓变与正反应的焓变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4)研究物质燃烧热的意义 了解化学反应完成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以便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充分利用 能源。
3、能源 凡是能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统称能源。 (1)能源的分类 ①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 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自然能源叫一次能源,如原煤、原油、 流过水坝的水等;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获得的能源称为二次 能源,如各种石油制品、煤气、蒸气、电力、 氢能、沼气等。 ②常规能源与新能源 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科学技术水平下,已被人们广泛利用的 能源称为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人类采用先 进的方法刚开始加以利用的古老能源以及利用先进技术新发展的 能源都是新能源,如核聚变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 ③可再生能源与非再生能源 可连续再生、永远利用的一次能源称为可再生能源,如水 力、风能等;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称为 非再生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气等。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转化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能量也会发生变化。

能量变化对于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性质和过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 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释放能量的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伴随着温度的升高、发光或产生热。

常见的放热反应包括燃烧反应以及许多分解反应。

例如,燃烧甲烷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4 + 2O2 -> CO2 + 2H2O + 能量在这个反应中,甲烷和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这种放热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比如我们使用的炉灶燃烧天然气时,会有大量的能量释放,产生明亮的火焰和热。

2. 吸热反应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吸收能量的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伴随着温度的下降、冷凝或吸热现象。

常见的吸热反应包括溶解反应以及许多合成反应。

例如,将氨水溶解在水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H3 + H2O + 能量 -> NH4+ + OH-在这个反应中,氨水和水结合生成氨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并吸收能量。

这种吸热反应在制冷行业中经常被应用,如家用冰箱就是利用了吸热反应来降低内部温度。

二、能量变化的影响能量变化对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态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几个例子:1. 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发生的速率与能量变化有密切关系。

通常情况下,放热反应的速率比吸热反应的速率更快。

这是因为放热反应释放出的能量可以增加反应物的活动能,使得反应分子碰撞更加频繁和有效。

吸热反应需要从外部吸收能量,从而减慢反应速率。

2. 平衡态平衡态是指化学反应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能量变化可以影响平衡态的位置和稳定性。

对于放热反应,平衡态偏向生成物一侧,因为生成物释放出的能量使反应向正向进行。

而对于吸热反应,平衡态偏向反应物一侧,因为反应过程中吸收的能量使反应向逆向进行。

化学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化学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化学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化的过程,其中能量变化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能量变化可以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两种类型。

以下是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知识点的总结:一、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释放能量的反应。

该类型的反应通常伴随着温度升高、放出热量等现象。

以下是放热反应的几个重要概念:1. 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

在方程式的右边写出放热的能量值(通常是负值),表示反应放出了热量。

例如,反应A + B → C+ ΔH,其中ΔH表示反应放出的能量。

2. 焓变(ΔH):焓变指的是反应过程中释放或者吸收的能量变化。

对于放热反应,焓变的值为负数,表示反应放出了能量。

3. 标准焓变(ΔH°):标准焓变是指在标准状态下,每摩尔反应物参与反应时放出或者吸收的能量变化。

标准状态为25摄氏度和常压下。

标准焓变通常用ΔH°表示。

4. 燃烧反应: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的一种常见类型。

例如,燃烧木材的反应可以释放大量的热量。

这是因为燃烧反应中,木材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二、吸热反应: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吸收能量的反应。

该类型的反应通常伴随着温度降低、吸收热量等现象。

以下是吸热反应的几个重要概念:1. 热化学方程式:在热化学方程式中,吸热反应的能量值写在方程式的右边(通常为正值),表示反应吸收了热能。

例如,反应A + B + ΔH → C,其中ΔH表示反应吸收的能量。

2. 焓变(ΔH):对于吸热反应,焓变的值为正数,表示反应吸收了能量。

3. 标准焓变(ΔH°):标准焓变是指在标准状态下,每摩尔反应物参与反应时吸收或者释放的能量变化。

4. 冷冻感受器:冷冻感受器是一种常用的实验装置,用于测量吸热反应中的焓变。

冷冻感受器通过测量反应容器周围液体的温度变化,计算出反应的焓变。

总结: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是描述反应中能量转化的重要概念。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能与热能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 放热反应: 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典 型 放 热 反 应 C + O2
点燃
CH4+ 2O2 CO2 + 2H2O 物质的燃烧 H2 +Cl2 点燃 2HCl NaOH + HCl = NaCl + H2O 中和反应 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2Al+6HCl=2AlCl3+3H2↑ 金属与酸反应
2.单位: 单位: 单位 3.注意: 注意: 注意
kJ/mol
(1)燃烧的物质必须为 1mol 燃烧的物质必须为: 燃烧的物质必须为 (2)完全燃烧 是指物质中下列元素完 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下列元素完 完全燃烧 全 转 变 成 对 应 的 物 质 : C→CO2 , H→H2O(l),S→SO2等。 , (3)燃烧热通常由实验测得 燃烧热通常由实验测得
应用: 应用:间接计算一些无法直接测定的反应热


剖 析
已知: =-393.5kJ/mol 已知:C(s)+O2(g)=CO2;△H=- =- CO(g)+1/2O2(g)=CO2(g); △H=- =-283.0kJ/mol ; =- 计算反应: 计算反应: C(s)+1/2O2(g)=CO的△H=? 的 =?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
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聚集状态。 (1) 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气:g,液:l,固:s 溶液: 溶液:aq ) (2) △H“-”,为放热反应,△H“+”为吸热反应 - 为放热反应, + 为吸热反应 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若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温度和压强, (3) 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不注明温度和压强,一 ,1.01× 般指25 般指250C ,1.01×105Pa (4)系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 小数或分数。 系数只表示物质的量 整数、 (4)系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系数必须与反应热△ 相对应 相对应。 (5) 系数必须与反应热△H相对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单元总结一、“串联电池”两大题型的解题攻略原电池和电解池统称为电池,将多个电池串联在一起,综合考查电化学知识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热点,该类题目能够考查考生对解题方法的掌握情况,需要考生具有缜密的思维能力及巧妙的数据处理能力。

这类题目对知识点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电极名称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实验现象的描述、溶液中离子的移动、pH的变化、电解后电解质溶液的恢复及运用电子守恒处理相关数据等。

正确判断电池种类和灵活运用整个电路中各个电池工作时各电极上转移电子数目相等是解决多池“串联”试题相关问题的关键。

二、“串联”类电池的解题流程题型一:电解池与电解池的“串联”——有外接电源型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阴极,根据“电解池串联时阴、阳极交替出现”原则正推电极,也可以通过装置中某极的变化、现象反推电极。

下图装置中a、b、c、d均为Pt电极。

电解过程中,电极b和d上没有气体逸出,但质量均增大,且增重b>d。

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盐溶液是( )。

选项X YA MgSO4CuSO4B AgNO3Pb(NO3)2C FeSO4Al2(SO4)3D CuSO4AgNO3A项中当X为MgSO4时,b极上生成H2,电极质量不增加,错误;C项中,X为FeSO4,Y为Al2(SO4)3,b、d极上均产生气体,错误;D项中,b极上析出Cu,d极上析出Ag,其中d极质量大于b极质量,错误。

B题型二:原电池与电解池的“串联”——无外接电源型多个电池“串联”在一起,但没有外接直流电源,其中一个装置是原电池,装置中两个电极活泼性差异较大的装置为原电池,较活泼的作负极,其余均为电解池。

烧杯甲中盛有0.1 mol·L-1的H2SO4溶液,烧杯乙中盛有0.1 mol·L-1的CuCl2溶液(两种溶液均足量),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Fe极质量减少,C极有气体产生B.甲为电解池,乙为原电池C.当甲烧杯中产生0.1 mol气体时,乙烧杯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为0.1 molD.经过一段时间,乙烧杯中溶液的pH增大解析构成甲装置的是活动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两极形成了闭合的回路,所以甲为原电池装置,且甲为乙的电解提供电能。

电极反应式分别为(烧杯甲中)C正极:2H++2e-H2↑,Fe负极:Fe-2e-Fe2+。

(烧杯乙中)阴极:Cu2++2e-Cu,阳极:2Cl--2e-Cl2↑。

烧杯乙中电解氯化铜,铜离子浓度减小,水解程度减小,pH增大。

B见《高效训练》P59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1、1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5、8、9、13、17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2、3、4、5、6、7、21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化学与生活、生产有着密切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H+得电子释放出H2,钢铁被腐蚀B.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OH-失电子释放出O2,钢铁被腐蚀C.船底镶嵌锌块,锌发生还原反应而被消耗,以保护船体D.外加电源的正极连接在海水中的钢铁闸门上,可保护闸门解析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整个过程是吸收O2而不是释放出O2,B项错误;C项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金属锌发生氧化反应,错误;D项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钢铁闸门应与外加电源的负极相连,错误。

A2.下列示意图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Cu、C均不与稀硫酸反应,A装置不能构成原电池;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装置能构成原电池;C装置中的导线不是盐桥,不能形成闭合回路,故不能构成原电池;D装置中缺少盐桥,不能构成原电池。

B3.某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X为Fe,Y为Cu,铁为正极B.若X为Fe,Y为Cu,电子由铜片流向铁片C.若X为Fe,Y为C,碳棒上有红色固体析出D.若X为Cu,Y为Zn,锌片发生还原反应Fe比Cu活泼,Fe作负极,电子从Fe片流向Cu片,故A、B两项错误;若X为Fe,Y 为C,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则正极为C,上面有Cu析出,故C项正确;Zn比Cu活泼,Zn 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D项错误。

C4.研究金属桥墩腐蚀及防护是跨海建桥的重要课题。

下列有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用装置①模拟研究时未见a上有气泡,说明铁没有被腐蚀B.②中桥墩与外加电源正极连接,能确保桥墩不被腐蚀C.③中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桥墩D.①②③中海水均是实现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电解质装置①是吸氧腐蚀,a极是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而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铁被腐蚀,A项错误;金属作电解池的阴极时被保护,而桥墩与电源正极相连,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项错误;锌比铁活泼,锌失电子,所以③中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桥墩,C项正确;海水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项错误。

C5.工业上由CO2和H2合成气态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 ΔH=-50 kJ·mol-1。

下列表示合成甲醇的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排除C、D两项;由于气态产物转化为液态产物要放出能量,故排除B项。

A的是( )。

6.下列关于如图所示两个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A.c(H+)变化:①减小,②减小B.装置名称:①是电解池,②是原电池C.离子移动方向:①中H+向阴极方向移动,②中H+向正极方向移动D.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②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①中有电源,是用惰性电极电解稀硫酸的装置,为电解池,阳极上OH-放电生成氧气,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阳离子移向阴极;②为锌-铜原电池,Zn为负极,正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B、C两项均正确。

①电解硫酸相当于电解水,硫酸浓度增大,c(H+)增大;②正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硫酸浓度减小,c(H+)减小,故A项错误。

①中阳极上OH-放电生成氧气;②中Zn为负极,Zn-2e-Zn2+,故D项正确。

A7.下列关于电化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在阳极得到氯气,阴极得到金属钠B.电解精炼铜时,阳极减少的质量不一定等于阴极增加的质量C.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在阴极上依次析出Al、Fe、CuD.电解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Cu2+未反应完),加入适量Cu(OH)2可以使溶液恢复至原状态+Cl2↑,错解析A项,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 H2↑+2NaOH⏟阴极产物误;B项,阳极除铜放电外,比铜活泼的金属如Zn、Fe也放电,但阴极上只有Cu2+放电,正确;C 项,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阴极上离子的放电顺序是Fe3+>Cu2+>H+>Fe2+>Al3+,Fe2+和Al3+不放电,Fe3+得电子生成Fe2+,不会析出铁和铝,在阴极上依次生成的是亚铁离子、铜、氢气,错误;D项,电解CuSO4溶液,阴极析出Cu,阳极生成氧气,应加入CuO,错误。

B8.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H3CH2CH2CH3(g) ΔH=-236.6 kJ·mol-1CH3CH2CH2CH3(g) ΔH=-272.7 kJ·mol-1判断( ) 。

由此不能..A.1,3-丁二烯和2-丁炔稳定性的相对大小B.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子储存能量的相对高低C.1,3-丁二烯和2-丁炔相互转化的热效应D.一个碳碳三键的键能与两个碳碳双键的键能之和的大小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前者减去后者即得到ΔH=+36.1 kJ·mol-1,这说明1,3-丁二烯转化为2-丁炔是吸热反应,因此在质量相等的条件下1,3-丁二烯的总能量低于2-丁炔的总能量,则1,3-丁二烯比2-丁炔稳定性强,因此A、B、C三项均正确;反应热等于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与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但由于不能确定碳碳单键和碳氢单键键能,因此根据热化学方程式不能确定一个碳碳三键的键能与两个碳碳双键的键能之和的相对大小,D项错误。

D9.已知:①H+(aq)+OH-(aq)H2O(l) ΔH1=-57.3 kJ·mol-1;②H2(g)+1O2(g)H2O(g)2ΔH2=-241.8 kJ·mol-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含0.1 mol NaOH的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0.1 mol·L-1乙二酸,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B.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 ΔH=-114.6 kJ·mol-1C.氢气的标准燃烧热为241.8 kJ·mol-1D.若反应②中水为液态,则相同条件下的反应热:ΔH>ΔH2因乙二酸是弱酸,弱酸的电离平衡是一个吸热过程,故生成0.1 mol H2O(l)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A项正确;Ba2+与S O4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也会放出热量,B项错误;水的稳定状态应该是液态,C项错误;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是一个放热过程,故ΔH<ΔH2,D项错误。

A10.下面两套实验装置,都涉及金属的腐蚀,假设其中的金属块和金属丝均足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Ⅰ在反应过程中只生成NO2气体B.装置Ⅱ开始阶段铁丝只发生析氢腐蚀C.装置Ⅱ在反应过程中能产生氢气D.装置Ⅰ在反应结束时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Cu2+装置Ⅰ中,铁被浓硝酸钝化,铜与浓硝酸反应,在这种条件下,铜作原电池的负极,铁作正极,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为稀硝酸,随后铁作负极,Cu作正极,稀硝酸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无色的NO,金属过量,故反应结束时溶液中既有Fe2+,又有Cu2+。

因为装置Ⅱ中充满氧气,一开始发生吸氧腐蚀,消耗氧气导致左边液面上升,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发生析氢腐蚀。

C11.快速充电电池的电解液为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式为4LiCl+S+SO24Li+2SOCl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的电解液可为LiCl水溶液B.该电池放电时,负极发生还原反应C.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4Cl-+S+SO2-4e-2SOCl2D.放电时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再从正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负极电池的电解液不能是水溶液,因为Li能和水发生反应,A项错误;电池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项错误;放电时,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电解质溶液中是阴、阳离子的移动而不是电子的移动,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