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远近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远近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远近
引言:
在幼儿园的科学教学中,认识远近是幼儿培养空间感知能力的重要
一环。了解远近的概念对幼儿认知空间、感知物体位置以及发展远近
判断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本篇教案将围绕认识远近展开,旨在培养
幼儿准确判断物体远近和空间关系的能力。
目标:
1. 通过观察和实践,使幼儿初步认识远近的概念;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判断和描述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空间感知和远近判断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展示物体:小球、玩具房子、绘有远近示意图的图片等;
2. 实践活动:设有距离差异的物体摆放、倾斜、远近等;
3. 教具:绘有远近示意图的卡片、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15分钟):
1. 引导幼儿观察教室中各种物体,询问幼儿对这些物体的远近判断;
2. 利用绘有远近示意图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其中物体的远近关系;
3. 引发幼儿对远近的思考,为接下来的实践活动做铺垫。
二、实践活动(40分钟):
1. 用彩色纸剪成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房子,然后分别放在教室的远处
和近处;
2. 引导幼儿观察不同位置的房子,并询问他们觉得哪个房子离自己
更近;
3. 继续实践活动,将物体倾斜或放在高处,然后询问幼儿觉得哪个
物体离自己更远;
4. 利用绘有远近示意图的卡片,让幼儿按远近顺序排列,并用语言
描述他们的观察结果;
5. 鼓励幼儿用手指指向离自己更远的物体,并用简单的措辞表达出来。
三、总结(10分钟):
1. 引导幼儿回顾实践活动,总结他们对远近的观察和判断;
2. 引导幼儿提出一些关于远近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彼此探讨和解答;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教案
《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并结合生活体验,了解自然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初步了解并体验能量的转化;
3.初步知道符号、文字、图像和声音等是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了解信息传播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物质是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难点:掌握信息的传播方式。
教学过程
一、物质
1.大自然由物质组成
体会我们自然界都是由什么组成?
2.物质会发生变化
①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过五分钟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铸铁厂的车间里有许多砂,砂中混入了铁屑,可以用哪种简单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开来,炼出铁屑。
以上几个变化你发现了什么?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
二、能量
1.演示:让一个玩具电动车运动起来;然后再换上旧电池让它运动。
问:为什么第二次电动车跑不动了?
生:(没电了、电不够)
问:除了电能外,谁还知道还有哪些种类的能?
生:水能、光能、太阳能、声能、运动能等。
2.演示:打开录音机(两节新干电池)唱起了动人的音乐。
问:什么能消耗了,什么能产生了?
生:消耗了电能,产生了声能……
师:能的形式有多种,不同形式的能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如电动车是消耗了电能获得了动能;录音机可以让电能转化为声能;电灯可以让电能转化为光能;电视机可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声能、热能等多种形式的能。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能量的转化?
生:……
师:在学生的答案中进行分析、深入。
问: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都需要大量的能量支撑,那么我们消耗掉了哪些能源?这些又能源从何而来?
讲解:能源有限,应节约。
三、信息
多媒体投影:节能标志。
幼儿园食物链科学教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
幼儿园食物链科学教案
一、引言
1.1 背景介绍
科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科学教育,幼儿可
以在生活中观察、思考、探索。食物链是科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概念,通过食物链的学习,幼儿可以了解生物
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意识和思维能力。
1.2 目的
本教案旨在通过设计和实施相应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了解食物链的
概念,认识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
2.1 教学目标
通过本教学活动,幼儿应能够:
- 了解食物链的含义和基本组成;
- 掌握并熟练运用食物链的相关术语;
- 观察、思考并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2 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课时:食物链的概念和基本组成
- 通过图片、模型等教具向幼儿介绍食物链的概念和基本组成,引导幼儿理解食物链中的“食物链”、“食物网络”、“食肉者”、“食草者”、“食物”等术语。
- 通过教师讲解、讨论和互动问答等形式,让幼儿初步认识食物链,并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第二课时:食物链的实例观察
-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引导他们观察和发现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例如:鸟吃虫子、虫子吃植物等。
-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实验或观察,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和理解食物链的存在和重要性。
第三课时:食物链的角色扮演
- 组织游戏活动,让幼儿扮演食物链中的不同角色,如“食肉者”、“食草者”等,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加深幼儿对食物链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对话和讨论,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对食物链的观点和看法。
科学领域教案
科学领域教案
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和揭示科学事实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科学领域的教学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教案将介绍一种适用于科学领域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科学的定义和特点,了解科学知识的来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科学实验的步骤。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并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科学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
1. 科学的定义和特点
- 科学的定义:科学是一种对自然规律进行理性探究和实证研究的学科。
- 科学的特点:客观性、可重复性、预测性、可证伪性等。
2. 科学知识的来源和发展历程
- 科学知识的来源:观察、实验、归纳和推理。
- 科学知识的发展历程:从观察和经验开始,逐渐发展为理论模型,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 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和推理。
- 观察的重要性:观察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
- 实验设计的要素:问题提出、假设建立、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
结论得出。
4. 科学实验的步骤
- 科学实验的步骤:问题提出、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
结论得出。
- 实验的重要性: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自进行操作,提高实验设
计和实施的能力。
5. 科学思维的培养
- 科学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 培养科学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提问和探索,引导他
小学科学15《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
小学科学15《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小学科学中的重要概念,通过学习这一内容,可以帮助学生
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能量的流动方式。本教案将以食物链和食物网为中心,设计一节生动有趣的科学课。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掌握食物链的基本结构和食物网络
的组成;
2.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和构建简单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态平衡的认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及其构成;
2. 教学难点:构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工具:PPT、图片、小白板和马克笔;
2. 教学素材:动植物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10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典型的食物链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
- 图中有哪些生物?
- 这些生物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出食物链的概念,并解释食物链是由食物的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的。
2. 食物链的构成(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并讨论:
- 食物链中,食物链的起点是什么?
- 食物链中,食物链的终点是什么?
- 有多少种食物链可以构成一个食物网?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食物链是相互连接的,可以构成复杂的食物网。
3. 食物网的构建(20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包含多种生物的食物链图片,并引导学生根据图片构建一个简单的食物网。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短线和箭头表示食物链的方向,并在小白板上画出这个食物网的形状。
接下来,教师提问学生:
- 这个食物网中,哪些生物是食物链的起点?哪些是终点?
中班科学教案数与量的关系
中班科学教案数与量的关系
【导语】
数与量是幼儿科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中班阶段正是幼儿开始
接触数与量的时期。理解数与量的关系对幼儿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篇文章将从数与量的概念入手,分析中班幼儿数与量的关系,
并提出相应的科学教案,帮助幼儿在数与量的学习中取得良好的发展。
一、数与量的概念
数与量是数学中的重要基础概念,也是自然科学中经常涉及的内容。幼儿阶段,数与量的概念正在逐渐形成和发展,它们是幼儿认知世界
的工具和学习的基础。
1. 数的概念
数是指用来表示事物数量多少的抽象概念。幼儿通过数的刻画,能
够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多少。数可以通过数数的方式来表达,幼儿通过
数数探索世界,认识数数的规律,了解数的运算和数的大小关系。
2. 量的概念
量是指事物所具有的客观属性,可以通过数来表示。在幼儿的认知中,量是可以用来比较、排序和测量的。幼儿通过对量的认知,能够
了解事物的大小、长短、重量等属性,并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比较和排序。
二、数与量的关系
数与量是密切相关的概念,在幼儿的认知中,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
的联系。
1. 数与量的统一性
在一定条件下,幼儿可以将数量和具体事物的属性进行对应,这就
是数与量的统一性。例如,幼儿可以通过数的概念来表示和比较物体
的数量,同时也可以通过量的概念来对物体的大小、长短等进行比较。
2. 数与量的相互作用
数和量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在数与量的学习中,幼儿通过数
的概念来掌握和表达事物的多少,进而通过量的概念对事物的大小、
长短等进行比较和排序。反过来,在了解和掌握量的属性时,幼儿也
需要通过数的概念来进行表达。
科学教案【大全5篇】
科学教案【大全5篇】
科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是浮的。并能用↓、↑记录结果,表示上浮和下沉。
2、在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不同方法
3、能专心倾听别人讲话及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与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学试验材料:各种能沉、浮的物品(玩具、小木块、勺子等),大容器7个、记录表等。
2、科学术语及词汇:沉、浮。
活动过程:
一、猜测活动:
1、师: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物品宝宝,这些物品宝宝想到水里游泳,你们猜猜看会怎么样呢?(出示沉↓、浮↑卡片)
2、师:你们说有的会沉,有的会浮,我也不清楚,那我们就把玩具扔进去看看呢?
3、让幼儿大胆猜测其余物品宝宝的沉浮现象。
二、幼儿操作活动:感知“沉”、“浮”现象。
1、第一次实验:幼儿把物品放进水里,看看结果和自己的猜想一致吗?。
2、第一次记录:记录猜想和实验的结果。
3、交流:幼儿相互交流第一次猜测和实验结果,探索自己的猜测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三、探究用不同的材料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
1、这些物品宝宝,他们在水里有的是沉的、有的是浮的,现在老师要请你们去玩一玩,动动你们的小脑筋,你有没有办法使原来沉在水底的东西浮起来,使浮起来的'东西沉到水底?等玩好的时候啊,再把你的方法告诉我们。
2、幼儿操作改变物体的沉浮,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
3、你用什么办法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的?成功了吗?
幼儿:沉下去的东西请沉的东西帮忙会沉下去,要请浮的东西帮忙才会浮起来教师小结:浮的东西可以帮助沉的东西浮起来;沉的东西可以帮助浮的东西沉下去,而且和物体的轻重、大小有关四、经验迁移水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是水太大了,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发大水的时候(图片),我们周围的东西都沉到了水里,我们人也会沉到水里了,这个时候,我们想什么办法可以使自己不沉下去而得救呢?(救生圈、脚盆、木头、船等图片)五、结束小结。
有关科学领域教案(通用6篇)
有关科学领域教案(通用6篇)
有关科学领域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自己探索制作“小鸟进笼”游戏,能正确把握小鸟身体的比例。
2.会玩小鸟进笼游戏,发现转动速度与小鸟入笼的关系。
3.体验自制玩具的快乐,感受视觉暂留现象的奇妙。
【活动准备】
白色硬卡纸、小木棍、水彩笔、双面胶、剪刀
【活动重点】
掌握自制游戏的做法。
【活动难点】
知道“视觉暂留”现象的原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给小朋友变个魔术,吸引幼儿探索制作兴趣。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展示“小鸟进笼”游戏用具,请幼儿自由探索制作方法。
(1)在一张硬卡纸上画上小鸟,重点指导幼儿画小鸟时要掌握身体的比例。提醒幼儿给小鸟图上漂亮的颜色。
(2)在另一张纸上画鸟笼,在两张纸的中间夹上小木棍粘贴在一起即可。
2.引导幼儿玩游戏,双手来回搓动小木棍,即会出现小鸟入笼现象。
三、结束部分:
在玩的过程中发现手的转动速度与小鸟入笼的关系,体验视觉暂留现象的奇妙感受。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美工区寻找材料,制作更多的同原理游戏,投放到益智区,探索不同游戏转动的秘密。
有关科学领域教案篇2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
开课单位:幼特音乐教育系
备选教材:赵娟主编:《幼儿园环境布置与教玩具制作》
二、课程性质和目标
《幼儿园环境布置与教玩具制作》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它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了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基本理论、幼儿园各种教育环境设计的主要内容、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幼儿园室内外空间环境及区域环境的创设、幼儿园各类墙饰的设计与制作等内容。
七年级科学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2
一、物质
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自然界
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
1、水是一种物质,请你 找一找自然界中哪些地方 存在水?水能以哪些形态 存在于自然界?
物质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固态、液态、气态
2、空气是一种物质,请 你找一找自然界中哪些地 方存在空气?
3、请你找一找自然界中有哪些含碳物质?
6)读出砝码的质 量和游码所示的质 量,待测物体的质 量即为两读数之和。 (读数)
7)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取下待测物体, 再把天平放回原位。(整理)
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
1.不要超过量程.每台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 叫做天平的量程.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 的量程.用镊子往盘里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2.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体 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不要用手直接拿砝 码,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3、读数时,衡量标尺上游码的读数看游码左侧 对齐的刻度线,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总质量 加上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
自然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一切物体都具 有质量,质量是物体的基本性质。 1、什么叫质量?物体和物质有什么 区别?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同一物体可以用不同的物质组成, 同种物质也可以做成不同的物体
2、质量有何性质?
①一个牙膏皮。 提问: (a) 将它卷起来,形状变了, 它的质量变不变? (b) 将它从深圳 带到北京,位置变了,它的质量变 不变? ②装有冰块的带盖玻璃杯。
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
2. 能量
思考:知不知道下面几幅图中物质具有何种能 量?
1.能量有不同的形式 太阳能 动能 电能 光能 化学能 水能 潮汐能
2.不同形式的能量相互之间可以转化
1、太阳能热水器 2、太阳能电池 3、摩擦生热 4、夏天吹电扇 5、潮汐发电站 6、电炉烧开水
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
一. 物 质 1.什么是物质? 2.我们周围有什么? 3宇宙中有什么? 4.物质一样吗?
结论: ----整个自然界由各种物质组成
5. 不同的物质中可能含有相同的物质成分 6.自然界的物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不断运动的 7.物质的状态有哪几种?
-----固态、液态、气态
三. 信息
1.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们的周围到处存在 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身高、体重、体温、 心率、交通信号、地图、广告等 你知道的有哪些指示牌可以告诉我们信息?
你还知道宇宙和自然界的哪些信息?
2.信息需要传播
-----讨论、音乐会、电影、电视、广播、 网络 报纸等 传播形式-----文字、图象、声音、符号
3.信息的载体
-----书籍 报纸 广告 磁带
4.信息的传播工具
-----电视
广播
电话
来自百度文库
计算机的运用大大提高了获得和 传送信息的数量和速度
大班科学教案能量碰碰球
大班科学教案能量碰碰球
一、引言
科学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量碰碰球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工具,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大班幼儿了解能量转化的过程,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目标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的目标是:
1. 帮助幼儿理解能量转化的概念;
2. 培养幼儿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 引导幼儿团队合作,分享观察和实验结果。
三、实验材料
1. 乒乓球;
2. 平坦的表面;
3. 教师准备好的实验记录表;
4. 铅笔;
5. 彩纸;
6. 透明胶带;
四、实验步骤
1. 实验前准备
教师将乒乓球放在平坦的表面上让幼儿观察,并向幼儿提问:你们觉得乒乓球会发生什么变化?
2. 实验过程
a. 观察实验
将乒乓球从一定高度落到平坦的表面上,幼儿观察乒乓球的变化并记录下来,例如:乒乓球弹起来了,移动了等。
b. 讨论实验结果
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引导幼儿分析乒乓球发生变化的原因,引导他们意识到能量转化的过程,例如:当乒乓球落到地面时,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然后再转化为运动能。
c. 实验记录
教师将孩子们的观察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鼓励幼儿用彩纸、铅笔等材料制作图表、图画来展示实验结果,并贴在教室的墙上。
d. 团队合作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和整理观察结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实验总结
1.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们观察到了乒乓球在落地时发生的变化。他们发现,乒乓球落到地面时会弹起来并且移动一段距离。通过讨论和观察,他们意识到这是能量转化的结果,能量从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然后再转化为运动能。
华东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走进科学4几个重要的概念(1变化与性质)课件
活动2:
将一条镁条点燃,观察现象。
现象: 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并生成一
种白色的固体物质。
说明:生成了新的物质:白色固体。发生了化学 变化。
(白色固体物质:氧化镁)
物质会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是因为不同的物质具 有不同的性质。不同性质的物质在不同条件发生不同的变化。
课堂练习
5、下列变化过程中与另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 B )
A.点燃蚊香驱赶蚊虫
B.冰块的熔化
C.水果的腐烂变质
D.钢铁的生锈
课堂练习
6、下列变化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C )
A.酒精燃烧
B.水分解
C.铁丝弯曲
D.食物腐败
课堂练习
7、下列关于水的成语中涉及的有化学变化的是( B )
A.水中捞月
B.水滴石穿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物理性
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硬度、导电性、导
热性等等。
化学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腐蚀性、毒性等等。
蜡烛在空气中能燃烧,说蜡烛有可燃性; 氧气多的地方,蜡烛燃烧更旺,说明氧气有助燃性; 人吃了毒蘑菇会中毒,是因为这些蘑菇有毒性。
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第1课时)
一.物质
1.自然界由各种物质组成.
植物由物质组成
一.物质
1.自然界由各种物质组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动物由物质组成
一.物质
1.自然界由各种物质组成.
岩石由物质组成
一.物质
1.自然界由各种物质组成.
大海由物质组成
一.物质
1.自然界由各种物质组成.
云彩由物质组成
一.物质
1.自然界由各种 物质组成.
2.物质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三大基础,是 物质、能量和信息。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能量是一切物质运动的动力,
信息是人类了解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凭据。
1、观察讲台、课桌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 2、讲台、课桌、铁锤、铁钉等称为什么?物体 3、组成这些物体的木材、铁叫什么? 物质
物体与物质的区别与联系: 物体有一定的体积,占有一定的空间; 物质是组成物体的一种材料。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C )
A、火药爆炸 B、煤的燃烧 C、矿石粉碎 D、钢铁生锈
2、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
A、冰融化成水 B、钢铁生锈
C、钢锭轧成钢条 D、蜡烛熔化
3、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种有本质区别
的一种变化是 ( A )
A、鸡蛋变臭
物理性质: 质软、 密度比水小、 熔点较低、
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1
-----不断运动的 7.物质的状态有哪几种?
-----固态、液态、气态
以水为例阐述它的三种状态? 8.思考与讨论
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存在的形态:固态、液态、气态
物质都具有质量,用天平测量
物质会占有一定的空间,一定的物质的
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
一. 物 质 1.我们周围有什么?
2.宇宙中有什么?
结论:----整个自然界由各种物质组成
3.什么是物质? 宇宙中的所有东西(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
包括各种生命体;我们吃的、穿的、喝的、 呼吸的都是物质,离开物质人类无法生存
即பைடு நூலகம்物质构成物体
4.物质一样吗?
5. 不同的物体中可能含有相同的物质成分 6.自然界的物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七年级科学上册走近科学4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2
要用镊子;不可把湿润物品(wùpǐn)或是化学药品直接放在
天平托盘上;加减砝码,要轻拿轻放。
• 称量完毕,要将砝码及时放回砝码盒内。天平和砝码
要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锈蚀。
12/12/2021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五页。
天平是较为(jiào wéi)精密的仪器,使用时还应注意?
砝码及砝码盒 镊子
12/12/2021
第十一页,共三十五页。
托盘天平 的构造 (tiānpíng) 6 5
4
3
2
1
12/12/2021
第十二页,共三十五页。
7
11 8
9
10
如何正确使用托盘天平?
称量前要注意什么(shén me)?
1、注意它的称量范围,即量程 2、调节托盘天平
①水平放置: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②游码回零:即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0”位上 ③调横梁平衡: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横梁平衡的标志是指针指在平衡标牌的中央刻度线上。
12/12/2021
第十三页,共三十五页。
托盘天平的使用
1:把天平(tiānpíng)放在水平桌面上。
2:把游码拨到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调节平衡螺母, 使指针对
准中央刻度线。
(游码不动)
3:待测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从大到小试用砝码,
量的相对性大班科学教案
量的相对性大班科学教案
【导语】量的相对性是科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为大班幼儿设计一份科学教案。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让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量的相对性。
【引入】
1. 引入常见的对比概念,如大与小、长与短、高与低等,让幼儿可以理解这些概念依赖于相对的物体或事物。
2. 提问:“你们知道‘量的相对性’是什么意思吗?”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探究】
1. 利用实物进行对比:准备不同大小的水杯、餐盘、玩具等,让幼儿分别取两个物体,比较它们的大小、重量,观察并回答问题:“哪个更大?”、“哪个更重?”引导幼儿发现他们的答案依赖于对比的物体。
2. 动手制作测量工具:用纸板制作一个尺,教导幼儿如何使用尺寸量物体的长度,并与其他幼儿进行对比。比如,将尺子放置在桌子边上,然后比较桌子与尺子的长度。
3. 身体运动的对比:设计简单的体验活动,例如:站立的比赛,谁能站得更久?跳跃比赛,看看谁能跳得更远?通过体验活动,引导幼儿体会到身体运动的长短高低等相对性。
4. 图片对比游戏:准备一些图片,点击播放器随机展示两张图片,让幼儿比较图片上的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属性,并回答问题:“这个比那个大吗?”、“这个比那个高吗?”等。
【拓展】
1. 导入“容积”的概念:通过展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容器,引导幼儿思考容器的容积和物体的多少之间的关系,结合数量来加深幼儿对容积的理解。
2. 探究液体的量与容器的关系:将不同形状的容器里装满相同量的液体,比如水或米粒。让幼儿观察不同容器间液体或米粒的高低。提问:“哪个容器里的液体(或米粒)较多?”、“哪个容器里的液体(或米粒)较少?”、“哪个容器的形状对物体的量有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教案
篇一: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1课时
灵峰学校七年级科学电子备课稿
课题: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课型:新课(1课时)时间:2014-9-9
主备人:张娟琴审核人:七年级科学备课组
【教学目标】
1. 初步体会“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基本科学观念;
2.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3. 会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简单的质量估算;
4. 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和使用维护;
5. 初步学会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教学重点】
1. 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 托盘天平的结构和使用。
【教学难点】
1.会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简单的质量估算;
2.托盘天平的结构和使用。
【教学过程】
1. 新课引入
师:我们身边的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山川、河流、食物、生活用品都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
出示:一袋"小王子鲜贝酥"。
读出包装袋上的配料:淀粉、棕榈油、食用盐??等。指出其中的淀粉、油、盐等都是组成这包食品的物质。
再读:净含量72克。
讨论:72克指的是什么?
2. 物质
1) 体会“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基本科学观
播放
课件
:星系和星云→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地球水循环
讲解: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来源:学,科,网]
提问:地球上的水发生了怎样的运动和变化?
小结:水的三态变化
2)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3) 讲解:物质构成了物体,一切物体都有质量,质量是物体的基本性质。
投影
课件
:大象,西瓜,鸡蛋,米粒
提问:上述物体的质量采用什么单位表达来的恰当点呢?可以查书或讨论。小结:示例讲解单位间换算。
1 t=1000 kg=103 kg 1 kg=1000 g=103 g1 g=1000 mg=103 mg
投影常见物体,先让学生估计质量,然后说出参考答案。
3. 托盘天平的结构
讲解:实验室里常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每人发一架天平,讲解天平的测量原理,让学生观察天平并按照书本图示说出天平的结构,教师巡回指导、
4. 托盘天平的使用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书本步骤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教师巡回指导,讲解学生操作中的问题。
让学生边操作边小结天平的使用方法。
【课后作业】
作业本A第4、5页
篇二:第0章第四节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第1课时)质量教学
设计
七上第0章第四节《建立你的健康信息档案》(第1 课时) ---《质量的测量》教学
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质量的含义和单位;
2、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使用和维护方法;
能力目标:
学会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情感目标:
使学生体验不同物体的质量大小,体验科学实验是人们认识世界,
获取知识的重要途经,感受实验的严谨和成功的乐趣,提高表达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质量的含义和单位;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托盘天平的使用;
教学准备:托盘天平和木块:教师一套,学生一桌一套。教学方法:老师讲授、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身边的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山川、河流、食物、生活
用品都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构成的。
出示:一袋“小王子鲜贝酥”。
读出包装袋上的配料:淀粉、棕榈油、食用盐??等。指出其中的淀粉、油、盐等都是构成这包食品的物质。
再读:净含量72克。
讨论:72克指的是什么?
学生:??。
二、新课过程:
1、质量
教师:72克指的是鲜贝酥的质量。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越大说明所含物质越多。就像我们去商店买东西,买的商品质
量越大我们得到的物质就越多。
问题:这样一袋包装完好的鲜贝酥在商店里它所含的质量是72克,
我们买了带回家,如果没有打开包装,它在我们家里时的质量又是
多少?(还是72克)
追问:如果原封不动地带给很远的北方朋友家里,它的质量会增加
或
减小吗?(不会),如果压成粉再带上月球呢?(质量不变)小结: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质的质量不随位置、形状、
温度等改变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
教师:从刚才的包装袋中我们可知鲜贝酥的质量72克,这里的“克”就是质量的常用单位。
指导学生阅读书本中关于质量单位的内容。强调主单位和常用单位
的区别。
3、质量的测量工具:磅秤、电子秤、天平等;
实验室质量测量仪器:托盘天平。
4、托盘天平
1
)介绍托盘天平的结构和各部分作用:
要求学生对照实物复述:天平的结构
2)托盘天平的使用要注意的几点:
使用前:应注意天平的测量范围,估计被测物的质量,被测物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测量范围。
使用时:天平要放平稳;不能用手摸托盘;不能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不能用手接触砝码,必须用
镊子轻拿轻放。
使用后:把砝码及时放回砝码盒内,天平和砝码要保持干燥,清洁,以免生锈。
5、正确使用天平的方法:―――――边讲边演示
(以测量木块的质量为例)
1)调平: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调节平衡螺母(具体是: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右旋;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左旋),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右作等幅摆动,此时横梁平衡。
2)称量:把被测物(木块)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由大到小的加减砝码(左物右码),再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天平恢复平衡。
3)读数:被测物(木块)质量=所用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刻度值(注意标尺的最小刻度值;读游码左侧所指的刻度值)。
4)记录:数值+单位(克)
5)整理:测量完毕要及时整理天平,及时将砝码放回到砝码盒。
6、学生活动:学生练习天平的调平,利用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学生活动时,教师巡视指导。活动结束后汇报测量结果。教师对活动进行合理评价。
三、课堂小结
1、质量、质量单位;
2、天平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