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技术教案《7》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第一章:电子测量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让学生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测量方法。
1.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电子测量技术的分类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常用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步骤引入电子测量技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定义和作用。
讲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测量技术。
讲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其工作原理。
介绍常用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让学生了解不同测量方法的应用场景。
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并加深对电子测量技术的理解。
第二章:电压测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电压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
2.2 教学内容电压测量的基本原理电压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电压测量仪器的类型及特点电压测量仪器的选用原则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步骤讲解电压测量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电压测量的过程。
介绍不同类型的电压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让学生了解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的重要性。
讲解不同类型电压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让学生了解不同仪器的适用场景。
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并加深对电压测量的理解。
第三章:电流测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流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电流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
3.2 教学内容电流测量的基本原理电流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电流测量仪器的类型及特点电流测量仪器的选用原则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步骤讲解电流测量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电流测量的过程。
介绍不同类型的电流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让学生了解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的重要性。
讲解不同类型电流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让学生了解不同仪器的适用场景。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只要有测量,必须有测量结果,有测量结果必然产生误差。误差影响测量精度。
对误差的特点,性质及分类要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最后找出合理的、科学的办法加以消除。
思考题、讨论题、作业: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电子测量技术》夏哲雷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电子测量技术基础》杨吉祥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3章电压测量
3.1概述
3.2电压的模拟测量
3.3电压的数字化测量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时间
第1周周3第6-7节
重点:
测量误差的估计和处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
根据误差的性质,将测量误差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三类,这三类误差的概念和来源;
与测量结果有关的三个术语:准确度、精密度、精确度,及它们与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总误差的关系。
教学手段与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学手段与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
教学资源:多媒体
思考题、讨论题、作业:
3-4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电子测量技术》夏哲雷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电子测量技术基础》杨吉祥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4章时间频率测量及调制域分析
4.1时间频率测量
4.2电子计数器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是机电、电子仪器与测量、检测技术与仪器仪表、电子工程等专业的必修课。
电子测量技术,是以电子技术为基本手段的一种测量技术。
它是测量学和电子学相互结合的产物。
电子测量除运用电子科学的原理、方法和设备对各种电量、电信号及电路元器件的特性和参数进行测量外,还可以通过各种敏感器件和传感装置对非电量进行测量。
开设《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化的分析、测量方法,使之具有电子测量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何种专业技术工作,都能为之奠定坚实的、重要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电子测量的基本思想、理论、和方法,提高测量电路的设计能力和应用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电子测量的基本组成原理;2、能够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分析测量误差、处理测量结果;3、了解电子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4、掌握测量频率、时间、相位等数字量的基本方法;5、掌握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模拟量的基本方法;6、了解频域测量和数据域测量的基本知识;7、了解自动测量系统及通信技术。
三、教学内容(一)、概述(2学时)1、电子测量的基础知识2、电子测量系统的组成3、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及发展(二)、测量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4学时)1、误差及其来源2、误差的分类3、随机误差分析4、系统误差分析5、系统误差的合成6、测量数据的处理(三)、电子示波技术(4学时)1、示波器基本原理2、模拟示波技术3、数字存储示波技术4、示波器的应用(四)、信号发生器(4学时)1、信号发生器概述2、函数发生器3、频率合成器(五)、频率和时间的测量(6学时)1、计数器2、频率计(转速仪)3、定时器(周期仪)4、相位差的测量5、频率-电压转换器(六)、电压的测量(6学时)1、模拟量的测量及其标准表头2、各种电参数的测量方法3、数字万用表(七)、频域测量(2学时)1、频谱分析基础2、频谱分析仪(八)、数据域测量(2学时)1、数据域测量基础2、逻辑分析仪(九)、自动测量系统及通信技术(2学时)1、自动测量系统概述2、通信协议四、学分及学时分配本课程2学分,授课32个学时。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教案第一章:实验基本知识1.1 实验目的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1.2 实验要求熟悉实验设备和工作环境。
掌握基本测量方法和技巧。
1.3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触电、短路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章: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2.1 测量误差的概念介绍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大误差的定义和特点。
2.2 误差分析与计算分析误差来源,掌握误差减小和补偿的方法。
学会使用公式计算误差和不确定度。
2.3 数据处理方法学习数据采集、记录和整理的方法。
掌握有效数字的规则和四则运算规则。
第三章:电子测量仪器3.1 电压表和电流表了解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和结构。
学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进行测量操作。
3.2 示波器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技巧。
3.3 频率计了解频率计的原理和功能。
学会使用频率计进行测量操作。
第四章:基本测量方法4.1 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学习电压和电流的测量方法。
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接线和读数方法。
4.2 时间的测量学习时间的测量方法。
掌握示波器测量时间的方法和技巧。
4.3 频率和周期的测量学习频率和周期的测量方法。
掌握频率计的接线和读数方法。
第五章:实验操作与实践5.1 实验设备准备学习如何正确开启和使用实验设备。
熟悉实验设备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5.2 实验操作流程学习实验操作流程和步骤。
掌握实验数据的测量和记录方法。
5.3 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分析实验结果,评估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第六章:信号发生器与频率测量6.1 信号发生器学习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掌握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和输出信号调整。
6.2 频率测量实验使用信号发生器和频率计进行频率测量实验。
掌握频率计的接线和读数方法,以及频率测量的注意事项。
第七章:时间与频率测量综合实验7.1 时间与频率测量原理学习时间与频率测量原理及其相互关系。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教学目的:了解新型数字仪表的发展趋势;
熟悉误差的基本概念
掌握引用误差和分贝误差
熟悉测量误差的来源
教学重点:引用误差及仪表的等级
教学难点:分贝误差
教学实施
过程设计
主要讲授内容:
1、真值、实际值、标称值示值等的概念
2、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满度相对误差
3、分贝误差
教学形式: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以多媒体为主
主要讲授内容:
1、削弱系差的方法
2、误差的传递公式
3、常用函数的合成误差
4、误差的分配
教学形式:主要以多媒体形式讲解,例题计算辅以板书讲解。
教学方法及手段:案例教学法。
1、通过一个案例,系统的介绍这几个判断准则的应用,要强调使用条件;
《电子测量技术》
授课教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教师姓名:
授课对象:
授课学时:48/44
选用教材:Leabharlann 电子测量技术》学院****大学教案
第1次授课日期
授课章节:介绍本课的要求和主要讲授内容
第1章绪论
§1.1电子测量概述
§1.2电子测量的方法
§1.3电子测量仪器概述
教学目的:明确对本课的要求,熟悉电子测量的意义,掌握电子测量的内容和电子测量的特点。掌握电子测量的方法分类及测量仪器的功能;了解测量仪表的主要性能指标及测量仪器的分类
4、采取慕课堂发布3个练习,巩固本节知识点。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课后复习:误差的基本概念、侧重引用误差和分贝误差的计算
作业:阅读MOOC平台中的案例
课后小结:
时间:
****大学教案
第3次课授课日期
授课章节:2.1.4测量误差的来源2.1.5测量误差的分类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第一章:电子测量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电子测量技术的分类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分类讨论法:探讨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投影片: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示意图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电子测量技术定义和作用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技术分类和发展趋势的掌握程度第二章: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2.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种类和功能掌握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2.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种类和功能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使用方法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2.3 教学方法演示法:展示各种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讲解其功能和使用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掌握其使用方法2.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各种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2.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操作能力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三章:电子测量电路分析3.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测量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电子测量电路的测量技术和方法能够分析电子测量电路的性能和指标3.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电路的基本原理电子测量电路的分析方法电子测量电路的测量技术和方法电子测量电路的性能和指标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电子测量电路案例,讲解测量技术和方法3.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投影片:电子测量电路示意图和性能指标表格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电子测量电路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电路测量技术和方法的掌握程度第四章:电子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4.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来源掌握电子测量误差分析和补偿方法掌握电子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4.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来源电子测量误差分析和补偿方法电子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来源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电子测量误差案例,讲解分析和补偿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处理电子测量数据,掌握数据处理方法4.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4.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电子测量误差分析和补偿方法的理解程度第五章:电子测量实验5.1 教学目标掌握电子测量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够正确操作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进行实验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正确结论5.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电子测量实验的操作要点电子测量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5.3 教学方法演示法:展示电子测量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子测量实验,掌握操作方法和数据分析5.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5.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第六章:频率与时间测量6.1 教学目标理解频率和时间测量的重要性学习频率和时间的测量原理掌握常见频率和时间测量仪器的使用6.2 教学内容频率和时间测量的基础知识频率计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时间测量仪器如时间间隔计的使用方法实际测量案例分析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频率和时间测量原理演示法:展示频率计和时间测量仪器的操作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仪器进行测量练习6.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频率计、示波器、时间间隔计等6.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频率和时间测量仪器操作的准确性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频率和时间测量原理的理解第七章:电压与电流传感器测量7.1 教学目标认识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的作用学习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原理掌握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的使用方法7.2 教学内容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电压和电流测量仪器的结构与使用电压和电流测量中的注意事项实际测量案例分析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演示法:展示电压和电流测量仪器的操作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压和电流测量7.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电压表、电流表、电流传感器等7.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压和电流传感器操作的准确性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压和电流测量原理的理解第八章:信号发生器与信号分析8.1 教学目标理解信号发生器在电子测量中的作用学习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掌握信号分析的基本技巧8.2 教学内容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信号发生器的操作和使用技巧信号分析的方法和应用实际测量案例分析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分析的基础知识演示法:展示信号发生器的操作和信号分析过程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信号发生器并进行信号分析8.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8.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分析操作的准确性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分析原理的理解第九章:网络分析与阻抗测量9.1 教学目标理解网络分析在电子测量中的重要性学习网络分析仪的使用方法掌握网络参数的测量技术9.2 教学内容网络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网络分析仪的结构和操作网络参数测量技术实际测量案例分析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网络分析和阻抗测量的基础知识演示法:展示网络分析仪的操作和测量过程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网络分析仪进行测量9.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网络分析仪、阻抗测量设备等9.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网络分析仪操作的准确性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网络分析和阻抗测量原理的理解第十章:现代电子测量技术与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新发展学习先进测量技术的应用探讨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0.2 教学内容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新发展先进测量技术的应用案例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和趋势案例分析法:分析先进测量技术的应用案例讨论法:讨论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10.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投影片:现代电子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子测量技术概述补充说明: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工程领域的基础技术,通过对电子信号的准确测量,可以确保电子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标准(电子信息技术专业)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子测量技术 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性质:专业选修学分:2.5总学时:45,理论学时:36,实验(上机)学时:9适用专业:电子信息技术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信息、自动控制、测量仪器等专业的通用技术基础课程。
包括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误差分析和实际应用,主要电子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电参数的测试方法,该领域的最新发展等。
电子测量技术综合应用了电子、计算机、通信、控制等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开拓学生思路,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求实求真的科学作风,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研发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三、各章节主要知识点与教学要求第1章序论第一节测量的基本概念一、测量的定义二、测量的意义三、测量技术第二节计量的基本概念一、计量二、单位和单位制三、计量标准四、测量标准的传递第三节电子测量技术的内容,特点和方法一、电子测量二、电子测量的内容和特点三、电子测量的一般方法第四节电子测量的基本技术一、电子测量的变换技术二、电子测量的放大技术三、电子测量的比较技术四、电子测量的处理技术五、电子测量的显示技术第五节本课程的任务重点: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单位和单位制,基准和标准,量值的传递准则。
难点:量值的传递准则教学要求: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理解计量的基本概念,单位和单位制,基准和标准,量值的传递准则。
理解测量的基本原理,信息获取原理和量值比较原理。
理解电子测量的实现原理:变换、比较、处理、显示技术。
第2章测量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一节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一、有关误差的基本概念二、测量误差的基本表示方法第二节测量误差的来源与分类一、测量误差的来源二、测量误差的分类第三节测量误差的分析与处理一、随机误差的分析与处理二、系统误差的判断及消除方法三、粗大误差的分析与处理第四节测量误差的合成与分配一、测量误差的合成二、测量测量不确定度及其合成三、误差分配及最佳测量方案第五节测量数据处理一、有效数字处理二、测量结果的处理三、最小二乘法与回归分析重点:测量误差的分类估计和处理,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的判断及处理,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工程测量电子教案7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7.3.3.2 偏离水ຫໍສະໝຸດ 基准线的微距离测量——准直法水平基准线通常平行于被监测物体(如大坝 、机器设备)的轴线。 偏离基准线的垂直距离或到基准线所构成的 垂直基准面的偏离值称偏距(或垂距)。 测量偏距的方法称准直(测量)法。 基准线(或基准面)可用光学法、光电法和 机械法产生。
工程测量学
三级
≤1.50
≤10.0
中国地质大学
7.2.3.2 观测周期数和一周期观测时间的确定
一、观测周期数的确定
原则:
观测周期数取决于变形的大小、速度及观测的目的, 且与工程规模、监测点数量、位置以及观测一次所需时间 有关。在工程建筑物建成初期,变形速度较快,观测周期 应多一些,随着建筑物趋向稳定,可减少观测次数;但仍 应坚持观测,以便发现异常变化。 及时进行第一周期观测具有重要意义,推延初始测量 可能失去已经发生的变形,应特别重视第一周期观测的质 量,以后各周期的成果要与第一期比较。
1、实用意义:
保障工程安全。
2、科学意义:
解释变形的机理, 验证变形的假说, 检验设计是否合理, 为修改设计、制定规范提供依据。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7.1.1.3变形监测的内容
• 获取变形几何量:
水平位移、垂直位移以及偏距、倾斜、扰度、弯曲、扭转、震动 、裂缝等的测量,主要是对描述变形体自身形变和刚体位移的几何量的 监测。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表7-2 建筑物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
变形 测量 等级 沉降观测 位移观测 适用范围
观测点测站 高差 中误 差 (mm)
观测点坐 标中误 差 (mm)
特级
一级 二级
≤0.05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信息、自动控制、测量仪器等专业的通用技术基础课程。
该课程包括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误差分析,主要电子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电参数的测试方法,该领域的最新发展等。
电子测量是现代科学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从事现代电子科学研究的必备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标志性课程。
其特点是综合性强、实践性突出、应用面广泛。
电子测量技术综合应用了电子、计算机、通信、控制等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开拓学生思路,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求实求真的科学作风,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研发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一)理论知识目标(1) 掌握近代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测量误差分析和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3) 熟悉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应用技术。
(4) 掌握正确选用测量仪器的基本方法。
(二)实践技能目标(1) 能够制订先进、合理的测量和测试方案。
(2) 能够正确选用测量仪器。
(3) 能够正确操作测量仪器。
(4) 能够正确处理测量数据。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一)绪论1、主要内容测量和电子测量;电子测量的内容与特点;电子测量的一般方法;电子测量仪器概述;计量的基本概念。
2、教学要求了解常用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的分类;掌握计量的概念;掌握电子测量的概念、特点;掌握电子测量常用仪器和常用方法。
3、作业要求《思考与练习1》中的1.1,1.3,1.5。
4、实践性教学内容及要求列举常用电子测量的实例,归纳电子测量方法及仪器的类别。
(二)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处理1、主要内容误差的相关概念;测量误差的来源;误差的分类;随机误差分析;系统误差分析;系统误差的合成;测量数据的处理;测量方案选择等。
2、教学要求掌握误差的相关概念、分类、表示方法及公式;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掌握随机误差分析方法,会熟练计算,掌握数学期望值、残差等的计算;掌握正态分布、平均分布,会熟练计算,能使用贝塞儿公式,掌握有限次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掌握系统误差分析方法和合成方法,熟练相关计算;熟练消弱系统误差的典型测量技术、原理、计算。
《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标准目录一、课程名称二、适用专业三、必备基础知识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六、重点和难点七、内容及要求模块一:电子测量技术基础1、教学内容2、教学要求3、教学手段及方法模块二:电子测量仪器1、教学内容2、教学要求3、教学手段及方法模块三:电子测量实训1、教学内容2、教学要求3、教学手段及方法模块四:现代电子测量技术1、教学内容2、教学要求3、教学手段及方法八、说明1、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2、模块学时分配3、考核方法及手段4、注意事项5、其他说明一、课程名称: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
二、适用专业:电子工程系各专业、通信工程系各专业。
三、必备基础知识:电分析基础、路低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等。
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1、课程的地位:电子工程系与通信工程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2、课程的作用《电子仪器与测量》课程是我院电子工程系与通信工程系各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有关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知识和电子测量仪器的操作使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电子测量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处理方法。
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处理、测量用信号源、波形测量与示波器、频率与时间的测量、电压测量、频域测量、频谱分析和非线性失真的测量等。
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使用和维护电子仪器,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
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职业道德观得到加强。
该门课程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就业能力。
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电子测量及测量技术基础、测量用信号源、电子示波器、电能量测量仪器、时间与频率测量仪器、频域测量仪器、常用元器件测量仪器、数据域测量仪器、现代电子测试技术与自动测试系统等。
公差与技术测量电子教案7
中国地质大学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轴承的配合尺寸
由于轴承内、外圈均为薄壁结构,制造和存放时易变 形,但在装配后能够得到矫正。为了便于制造,允许有一定 的变形。为保证轴承与结合件的配合性质,所限制的仅是内、 外圈在其单一平面内的平均直径,即轴承的配合尺寸。计算 滚动轴承与孔、轴结合的间隙或过盈时,应以平均尺寸为准。 外径: Dmp=(Dsmax+Dsmin)/2 内径: dmp =(dsmax+dsmin)/2
2013-9-17
中国地质大学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7.3 滚动轴承的配合及选择 7.3.3 滚动轴承的配合及选择
滚动轴承是标准件 与外圈相配合的部分采用基轴制 与内圈相配合的轴采用基孔制 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是基孔制,虽然滚动轴承内圈所有 公差等级的公差带都在零线的下方且上偏差为零。其主要原 因是轴承配合的特殊要求。在大多数情况下,轴承的内孔要 随轴一起转动,两者之间的配合必须有一定的过盈。
2013-9-17
中国地质大学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7.3 滚动轴承的配合及其选择 7.3.2 滚动轴承精度等级的选择
结构型式的选择: 属于《机械零件》的范畴。主要对轴进行受力分析,确 定轴承的类型(向心、推力、向心推力)、轴承的基本尺寸 (内径、外径、轴承宽度)。 轴承配合的精度计算: 轴承是根据工况选用;与轴承相配合的轴颈、轴承座则 需进行精度设计:包括配合性质的确定、形位公差的确定、 表面粗糙度的确定等。这部分内容由互换性解决。
2013-9-17
中国地质大学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7.1 概述 7.1.2 滚动轴承的精度等级
3.滚动轴承的主要尺寸及配合性质要求 主要尺寸: 外径D、内径d、宽度B、圆锥滚子轴承的装配高度T。 配合性质要求: 必要的旋转精度; 向心滚动轴承的旋转精度包括:轴承内、外圈的径向跳 动;轴承内、外圈端面对滚道的跳动;内圈基准端面对内孔的 跳动;外径表面母线对基准端面的倾斜度变动量等。 合适的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教案第一章: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掌握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让学生了解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教学内容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应用和发展趋势。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案例。
1.4 教学评估采用课堂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定义的掌握情况。
采用小组讨论方式,评估学生对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应用领域的理解情况。
第二章: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
让学生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
2.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
电子测量仪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电子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电子测量仪器,加深对电子测量仪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4 教学评估采用课堂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
采用实验报告方式,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工作原理的理解情况。
第三章: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与维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维护方法。
3.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电子测量仪器的维护方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电子测量仪器,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仪器的维护方法。
3.4 教学评估采用实验报告方式,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采用课堂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维护方法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电子测量教案
教案课程名称:电子测量仪器及应用技术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汽车电子总课时: 32______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__ 职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庆电信职业学院制二〇一五年八月二十六日填写说明1.教案编写要求内容简明、条理清楚、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设置合理、重点难点清晰;以简案为主。
2.教案按一个教学单元编制,一个教学单元原则上为2-4课时,具体的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单元内容:指本教学单元的主题内容,可以是课题、训练项目、工作任务或是教学模块。
重庆电信职业学院课程教案程就是计量。
计量工作是国民经济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它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国防建设以及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起着技术保证和技术监督的作用。
二、单位和单位制根据定义而令系数为1的量称为单位。
单位是表征测量结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单位制是由国际单位制单位、国际单位制词头和国际单位制的十进倍数单位三部分组成。
国际单位制词头表示使单位增大或缩小的十进倍数。
例:5.4X10-9s=5.4ns三、基准和标准1.基准基准用来复现某一基本测量单位的量值,只用于鉴定各种量具的精度,不直接参加测量。
(1)一级基准,又称主基准和国家基准具有最高水平的基准。
一个国家只有一个。
(2)二级基准,又称副基准副基准的量值精度由主基准确定,用以代替主基准向下传递或代替主基准参加国际比对(3)三级基准,又称工作基准工作基准用来直接向下属标准量具进行量值传递,用以检定下属计量标准量具的精确度。
2.标准根据工作基准复现出不同等级的便于经常使用的计量标准量具或仪器,简称标准。
计量标准的准确度等级在工作基准之下,工作计量器具之上。
a.频率范围宽。
最低为零(直流),最高可达109Hz。
b.测量范围广。
微弱信号、超高压信号。
c.适应多样化的电压波形。
电压信号波形是被测量信息的具体反映,有各种波形。
电子 测量 教案
A、组成框图B、框图作用10、可变是量程分压器:改变加到后级的电压,扩大量程。
20、带宽交流放大器:放大电压,提高灵敏度30、检波器:AC/DC转换。
输出直流与输入交流电压的平均值成正比,采用均值检波C、特点优点:灵敏度高、性能稳定、作用方便、电路简单、波形失真小缺点:工作频率范围窄(受放大器带宽的限制)上限达5-10MHz,也称视频电压表。
D、适用范围:测量电压较小(mV级)、频率低(1MHz以下视频10MHz以下)的高频信号。
2、检波-放大式A、组成框图B、框图作用10、检波探头:输出直流电流与交流电压的峰值成正比例的检波器即交流-直流且V=K×V P20、可变是量程分压器:改变加到后级的电压,扩大量程。
30、直流放大器:放大直流电压。
因受直流放大器零点漂移和噪声的限制,灵敏度不高,约为0.1V。
C、特点优点:工作频率范围宽(20Hz-1GHz称为高频电压表或超高频电压表)输入阻抗大缺点:灵敏度低D、适用范围:测量频率较高的高频电压。
3、外差式模拟表的特点:电路简单、价廉,特别适用于高频电压的测量,但测量精度较差,不能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化。
(二)、数字式电压表数字式电压表由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两部分组成,其框图为:P.14.页图2-41、比较型数字电压表(直接转换)特点:精度高、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差2、积分式数字电压表(间接转换)特点: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速度慢3、复合式数字电压表特点:精确度高,速度、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高精确度的测量。
的平均值。
若被测电压的波形因数已知,可经过换算得到被测电压的有效值。
例1:用均值电压表分别测量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电压,若电压表示值均为10V 问被测电压的有效值各是多少?解:(略)3、波形误差用均值电压表测量非正弦波时,如果将电压表的读数值当作它的有效值,将会产生测量误差,该测量误差称为波形误差。
如:三角波γ=-3.5%方波γ=10%4、特点电路较简单、灵敏度高、波形失真小、测量范围大活动二峰值电压表1、峰值检波器电路结构:如图2.12(整流滤波)条件:充电时间短,放电时间长,使电容C两端保持为峰值)a 、串联式峰值检波器(开路式)实际响应值为交流电压波形的峰值U P+b、并联式峰值检波器(闭路式)实际响应值为交流电压的振幅Um2、定度系数峰值电压表与均值电压表类似,一般按正弦波的有效值进行定度α=U~=KV P=0.707V P定度系数为0.707用峰值电压表测量正弦波电压,其读数就是正弦波的有效值,测量非正弦波其读数无意义,把读数乘以1.414等于被测电压的峰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22 出 22
图7-7晶体管图示仪的等效电路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23 出 23
阶梯波电压加入到基极回路,通过RB 形成基极 阶梯电流IB. 集电极扫描电压的变化使uCE 可以自动从零增至 最大值,然后又降至零; 阶梯波基极电流与集电极扫描电压都是由50Hz 交流电得来的,可以实现集电极扫描电压与阶梯 波基极电流保持同步,即TB=nTc(n为正整数), 如图7-8所示,阶梯波电压每一级的时间正与集 电极扫描电压变化一次相同,测绘输出特性所需 的uCE和iB就能同步地自动变化.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10 出 10
成阶梯波电压的形式输出. 其波形变换如图7-4所示,利用三个不同周期的方波 T1,T2,T3相加而得. 此时Tl :T2:T3=l:2:4,幅度为U1:U2:U3=1 : 2:4.
11 出 11
IC1,IC2,IC3方波波形的周期比为1:2:4. 接在三个开关管集电极的电阻为RCl:RC2:RC3=4:2:1 三个方波电流的振幅比为IC1:IC2:IC3=1:2:4. 电流合成管VT4的集电极电流IC4=IC1+IC2+IC3. 由串联在VT4管集电极的电阻RC4,将阶梯电流转变
13 出 13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图7-5 阶梯波放大电路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14 出 14
把放大器A1当作一理想运算放大器(即A1=∞),根 据对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分析,其输出电压为:
R2 R2 U0 = U i + (1 + )U 2 R1 R1
式3-2 3-2
' ' ' R1 RL I 0 R1 R1 ' U2 = ' U3 = ' U0 = ' ' ' ' R1 + R2 R1 + R2 R1 + R2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图7-4 阶梯波合成波形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12 出 12
阶梯波放大电路 阶梯波放大器实际上是一个电压——电流转换电 路; 它的作用是将阶梯波电压转换成为不受负载变化 影响的恒定阶梯波电流. 图7-5是一种电压一电流变换电路,A1为对称输入, 单端输出的主放大器电路.接在反馈电路中的放大 器A2,实际接成电压跟随器形式,即U3=U '. 电压跟随器A2的输入阻抗很高,能减少反馈电阻 对输出阶梯电流的影响,起着缓冲或隔离级的作用.
' ' R2 ( R1 R1 + R1 R2 )Ui I0 = ' ' ' ' R1 [ RL ( R1 R2 R1 R2 ) R3 ( R1 R1 + R1 R2 )]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16 出 16
为使输出电流I0与RL无关,应使 I0应为:
' (R1' R2 R1 R2 ) = 0
26 出 26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如图7-1将S1 接"+"(NPN型管),S2 接中间位置, S3 接 UBE ,S4 接 IB ,S5 接"+" (NPN型管),S6 接测量, S7接测量,取Uce 为扫描电压,uBE用作阶梯波电压,测 试时,一般只显示曲线即可. 实际测量中,取样电阻RB两端得到的电压(正比于iB, 即iB的取样电压)加到示波器的Y轴输入端; uBE加至X轴输入端(示波器内X放大器需反相一次),集 电极回路加全波整流电压. 当uCE=0V,屏幕上的光点在uX和uy的作用下产生跳跃 移动,即从0—l—2—3……8,各点连接起来即构成如 图7-9a所示的输入特性曲线. 当uCE的峰值为Um时,在uX,uy阶梯变化的同时,集电 极扫描电压uCE由0-Um-0变化,如图7-9b使亮点在各级 水平方向往返移动,例如在1点,亮点沿l--1运动,接着 随uy跳到2点,继续下去,得到图中的图形.左侧一条 由断续亮点连接起来的曲线是uCE=0入特性,右测一条 由断续亮点所形成的曲线是uCE=Um(例如2V)时的曲线.
章节目录
7.1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简介 7.2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应用 7.3实训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1 出 1
第7章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
本章要点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组成及原理框图 晶体管特性曲线的测量方法 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测量二极管,三极管 和场效应管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2 出 2
7.1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简介
, R1 = R1' , R2 = R2' 选择
R2U i I0 = R1 R3
从上式可知, I0 与负载 RL 无关,式中负号表示输 入电压Ui为正阶梯波时,输出电流为负阶梯波.R 1, R2取为固定值的电阻,可改变R3来调节电流幅值/级. 因此R3是步进可变的mA/级选择开关.
17 出 17
最后一页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6 出 6
(a) 图7-2阶梯波电压形成方法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b)
目 录 退
7 出 7
脉冲宽度t D 占空比= 重复周期
×100%
式 (3-1) 占空比在(10~40%)连续可调.很显然,当占空比 为100%时,脉冲阶梯波就变成了一般阶梯波.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从上式可知,I0与负载RL无关,式中负号表示 输入电压Ui为正阶梯波时,输出电流为负阶梯波. R 1,R2取为固定值的电阻,可改变R3来调节电流 幅值/级.因此R3是步进可变的mA/级选择开关.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18 出 18
(2)集电极扫描电压发生器 作用是供给测试电路所需的集电极扫描电压. 由电源变压器,全波整流电路和极性转换开关所组成 的. 市电交流220V电压经电源变压器降压后全波整流而得 到的100Hz单向脉动电压. 它与基极阶梯信号同时由50Hz电源而得到,能够保证 两者之间同步工作. 利用开关改变扫描电压的正负极性,用来以满足对集 电极不同电压极性的要求,如PNP型或NPN型晶体管; 集电极扫描电压大小的调整是通过改变电源变压器次 级绕组的抽头来实现的,可以适应晶体管对集电极电压 不同大小的要求.
式3-3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15 出 15
将U2代入3-2式得:
' R2 R2 R1 RL I 0 U0 = U i + (1 + ) ' ' R1 R1 ( R1 + R2 )
式3-4
设运算放大器的输入阻抗为无穷大,由输出电路得 U0 = (R3+RL)I0 式3-5 根据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24 出 24
图7-8输出特性曲线的形成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25 出 25
(2)测量晶体三极管的输入特性原理
三极管的输入特性体现在发射结电压Ube与电流Ib 之间的关系上. 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相似于一个正向偏置的二极管, 所以其伏安特性也与二极管相似,当集电极与发射 极之间的电压Uce变化时,曲线的左右位置也不相同. 根据三极管的输入特性的性质,测量时uBE用扫描 电压,uCE用阶梯波电压,示波器的X轴作为uBE轴,Y 轴作为iB轴,此时荧光屏上可显示三极管的两,三根 输入特性曲线. 在实际测量时,仍采用全波整流电压作为集电极扫 描电压,而用阶梯波提供基极电流.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27 出 27
(a)
(b)
图7-9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
28 出 28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7.1.2 晶体管特性曲线的测量方法
图7-8 XJ4810晶体管图示仪面板图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29 出 29
1.电源及示波管显示部分 控制旋钮 测试之前的调整 2.X轴部分 (1) "电压/度"旋钮是四种偏转作用的开关. 集电极电压UCE CE; 基极电压UBE; 当旋钮置于 位置时,可使屏幕X轴代表基极电 流或电压量程旋钮; 当旋钮置于"外接"时,X轴系统处于外接收状态, 输入灵敏度为0.05V/div.外输入端位于仪器左侧面. (2)"增益"电位 器
1.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组成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主要是由阶梯波信号源,集电极 扫描电压发生器,工作于X—Y方式的示波器,测试转 换开关以及附属电路等组成的仪器. 测试时阶梯信号源为被测晶体管提供偏置电压; 集电极扫描电压发生器用于供给所需的集电极扫描 电压; 示波器用于显示晶体管特性曲线; 开关及附属电路的作用是为了测试晶体管与参数, 实现电路的转换.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是利用电子扫描的原理,在 示波管的荧光屏上直接显示半导体器件特性的仪 器. 它可以直接观测器件的静态特性曲线和参数; 它还可以迅速比较2个同类晶体管的特性,以便 于挑选配对. 它还可以用它来测试场效应晶体管及光电耦合 器件的特性与参数.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3 出 3
7.1.1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组成及框图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