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区位理论的古典基础—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体系述评
韦伯工业区位论
概念。区位重量是指运移每一单位的产品重量和
原料重量的总和。如利用遍存原料生产,生产地 和消费地在一起,产品重量为1,生产原料指数为 零,则区位重量为1。因此,原料指数增大,区位 重量亦随之增大,如原料指数为1/2时,区位重量 为3/2,凡是区位重量小的工业则被吸引到消费地, 而区位重量大的工业总是趋向于原料地。
韦伯第一本著作纯属理论探讨,第二本则是结合实际 的研究,论著于 1929 年译成 英文版后,受到西方各国 学者的重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至后期的许多区位 理论都或多 或少的以韦伯理论模式为基础,而形成了各 种学派。因此,研究工业区位理论时,首先要了 解具有 代表性的韦伯工业区位论。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前提
③ 原料仅在特定地区存在,且为粗原料(指在生产 制造过程中重量减损的物质),在这种场合下, 工业区位应在原料地,可以减少大量运输费用。
2、一个市场和两种原料的场合
某工业制品的消费者集中于一个市场。工业制品由两种原料 (R1和R2)制造的场合,其工业区位有下述几种形式: ① R1和R2为普遍存在的原料时,工业区位与一个市场一种原
料的场合一样,应位置在市场。
② R1为普遍存在的原料,R2是市场地区以外的某个局部地区 的原料,如同为纯原料时,工业区位在市场,因为耗费的 仅为R2的运费,例如,位置在R2时,制品的重量为两原料 之和,运费必然增加。
③ R1和R2皆为局部地区的原料,又是纯原料的场合,工业区 位在市场。
运输定向,寻求最小费用点
1、一个市场和一种原料的场合 工业制品的需要地限于一个,且仅用一种原料
生产的场合,有下述三种区位形式:
① 原料是任何地方都有的普遍存在着的场合,工业 区位在市场。因为在市场区,不论原料和工业制 品的运费均为最小。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理解
1.区位因素:
即决定工业空间分布与特定点的因素、 原因,也即“作为区位经济原因运作的力, 指经济活动发生在某个特定点或若干点上, 而不是发生在其他点所获得的优势”。在 韦伯看来,这种优势就是成本的节约
韦伯将区位因素分为一般因素与特殊因素
❖ 一般因素:影响各种工业的一般区位原因
1.运费指向论
❖ 不考虑运费以外的一般区位因子,即假定不 存在运费以外的成本区域差异,运费是影响 工业区位的唯一因子。由运费指向形成工业 区位基本格局。
❖ 主要使用“原料指数”判断工业区位指向
❖ 韦伯借鉴劳恩哈特的数学方法,分析多个原 料地与市场分布在不同点是的工业区位布局。
❖ 如原料地N个,且同市场不在一起时,其区 位图形为N边形,同时他还采取了“范力农 架构”力学方法,推导出运费最小地点应是 市场、原料产地1和原料产地2三点组成的区 位三角形重力中心
3.聚集指向论
❖ 考察集聚、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和劳动力 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基本格局的影响。集 聚指向使由运费指向和劳动力成本指向所决 定的工业区位基本格局再次偏移。
集聚的两个阶段
❖ 一、企业经营规模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 ❖ 二、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地方集
中化,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分工和基础设施 共享带来集聚利益
2.原料指数和区位重量
❖ 假定运费主要取决与重量和运距 ❖ 韦伯认为原谅重量和产品质量的比例关系比
运输的绝对量更为重要,因而在前人基础上 建立了“原料指数”和“区位重”的概念, 来分析运费对工业区位布局的影响 ❖ 原料指数即地方原料重量与制成品重量之比 区位重量指运输单位产品的总质量
3.劳动费指数和劳动系数
(二)、不足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Weber's 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 韦伯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纯粹理论》,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的最基本理论。
以后他又于1914年发表《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的理论》,对工业区位问题和资本主义国家人口集聚进行了综合分析。
工业区位论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
韦伯将区位因子分成适用于所有工业部门的一般区位因子和只适用于某些特定工业的特殊区位因子,如湿度对纺织工业、易腐性对食品工业。
经过反复推导,确定3个一般区位因子:运费、劳动费、集聚和分散。
他将这一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假定工业生产引向最有利的运费地点,就是由运费的第一个地方区位因子勾划出各地区基础工业的区位网络(基本格局)。
第2阶段,第二地方区位因子劳动费对这一网络首先产生修改作用,使工业有可能由运费最低点引向劳动费最低点。
第3阶段,单一的力(凝集力或分散力)形成的集聚或分散因子修改基本网络,有可能使工业从运费最低点趋向集中(分散)于其他地点。
①运输区位法则。
假定铁路是唯一的运输手段,以吨公里之大小计算运费。
已知甲方为消费地,乙方为原料(包括燃料)产地,未知的生产地丙方必须位于从生产—销售全过程看吨公里数最小的地点。
吨公里数量小地点在什么地方,是根据运费确定区位的核心问题。
韦伯研究了原料指数(即原料重量与制品单位重量之比)与运费的关系,指数越小,运费越低。
从而得出运输区位法则的一般规律:原料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于原料产地;原料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于消费区;原料指数近似为1时,生产地设于原料地或消费地皆可。
几乎完全根据原料指数确定工业区位。
②劳动区位法则。
某地由于劳动费低廉,将生产区位从运费最低地点吸引到劳动费用最低的地点。
工业的劳动费是指进行特定生产过程中,单位制品中工资的数量。
古典区位论三大法则
古典区位论三大法则
古典区位论主要是指成本决定论和利润决定论,它们都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单个厂商的最优区位决策。
以下是古典区位论三大法则的介绍:
1. 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是古典区位论的重要法则之一,其理论基础是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该理论认为,农业生产的产品不仅是最终产品,还可以是中间产品,并且产品具有部分可运输性,从而可以寻找其生产的最佳区位。
2.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的理论基础是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该理论认为,工业生产要考虑运费、劳动费和集聚因素,选择运输成本最低、劳动成本最低或集聚效益最高的地点作为工业企业的最佳区位。
3. 运输区位论:运输区位论的理论基础是廖什的市场区位论。
该理论认为,商品销售范围取决于商品运输成本和销售成本的大小,应尽可能地接近消费市场,减少运输费用,提高利润。
古典区位论三大法则对于现代区位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现代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研究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工业区位论理论综述
工业区位论理论综述[内容摘要]工业区位选择是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呈现出动态的演化过程, 工业区位研究理论也是不断更新完善的过程, 从传统的工业区位研究到今天的新兴工业区位研究,体现了人们对客观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韦伯的工业区位研究是局限在封闭的、假定的、理想的环境下构思,面对如今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缺乏实践性。
[关键词]工业区位;工业区位选择;理论综述引言21世纪是经济迅速发展的世纪。
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同时也是党和国家政策的要求,淘汰落后产能,转型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
工业作为我国的第二大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人们对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关注。
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工业的推进。
“工业带动农业”、“工业反补农业”等等越来越成为工业重要性的代名词。
工业区位的选择不仅会影响工业自身的发展,同时对工业所在地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一)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产业革命后,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现代工业迅速发展,新的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社会分工普遍得到加强,企业间竞争趋于激烈,迫使工厂企业寻求最佳区位,以减少生产成本,获得最大利润,区位论就是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产生的。
韦伯是工业区位论研究的奠基人,经过分析、筛选,韦伯确定运费、劳动力费用和集聚因子为三大主导因子。
韦伯分三个阶段构建其工业区位论。
第一阶段:假定不存在运费以外成本区域差异,影响工业区位的因子只有运费一个,根据运费指向来确定运费最低点,形成工业布局的初优区位。
第二阶段:以前一程序为前提,加入劳动力费用因子的影响,即考察运费和劳动费合计为最小时的区位。
可以使运费指向的初优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形成工业布局的较优区位。
第三阶段:再将集聚因子加入,考察对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较优区位影响,区位模式发生第二次偏移,形成工业布局的最优区位。
韦伯关于工业区位的研究提出在原料产地、能源基地与消费市场一定的情况下,选择运费最低的地点。
阿尔弗雷德_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述评
阿尔弗雷德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述评江淑文(武汉大学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摘要阿尔弗雷德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对区位论作出了重大理论探索,系统述评该理论,对新生产力条件下区位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业区位论指向性述评中图分类号:F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788(2005)06-043-02工业区位论是研究人类工业生产活动中的空间分布和空间选择规律的理论。
1909年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 韦伯(A lf red.Weber)发表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之作!工业区位论∀。
韦伯等为代表的古典工业区位论思想在方法上逐渐从对单个企业的相对静态、动态区位分析,过渡到考虑整个市场因素的一般均衡分析,对现代经济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产生的背景工业区位论产生于产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时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它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物。
产业革命后,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现代工业迅速发展,新的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社会分工普遍得到加强,企业间竞争趋于激烈,迫使工厂企业寻求最佳区位,以减少生产成本,获得最大利润,古典工业区位论就是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产生的。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为出发点和以成本最小的区位是最好的区位为理论前提。
在作出一系列严格假定的基础上,韦伯试图对德国在产业革命以后资本、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城市空前发展,特别是不同产业特征城市形成的原因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框架。
韦伯认为工业或制造业的生产活动是经济活动中尤其重要的,他试图要寻找工业区位移动规律的纯理论,即脱离社会制度、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普遍的区位规律。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概念和核心内容(一)主要概念韦伯提出了决定工业区位的最小成本原理,以及一系列区位分析的概念和工具,如区位因素、区位指向、原料指数等,对区位论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区位因素区位因素即决定工业空间分布于特定地点的因素、原因,即#作为区位的经济原因运作的力,指经济活动发生在某个特定点或若干点上,而不是发生在其它点所获得的优势。
工业区位理论简介
工业区位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是德国经济学家阿尔申尔德·韦伯。
其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一)韦伯工业区位理论假设条件为了理论演绎的需要,与杜能一样,韦伯首先做了下列若干基本假设:1.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均质的国家或特定的地区。
在此范围内只探讨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而不涉及其他因素。
2.工业原料、燃料产地分布在特定地点,并假设该地点为已知。
3.工业产品的消费地点和范围为已知,且需求量不变。
4.劳动力供给亦为已知,劳动力不能流动,且在工资率固定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是充裕的。
5.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
6.仅就同一产品讨论其生产与销售问题。
(二)以运输成本定向的工业区位分析以运输成本定向的工业区位分析,是假定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下,仅就运输与工业区位之间的关系而言。
韦伯认为,工厂企业自然应选择在原料和成品二者的总运费为最小的地方,因此,运费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运输距离和货物重量,即运费是运输物的重量和距离的函数,亦即运费与运输吨公里成正比关系。
在货物重量方面,韦伯认为,货物的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原料重量与成本重量间的比例)对运费的影响是不同的,后者比前者尤为重要。
为此,他对工业用原料进行了分类:一是遍布性原料,指到处都有的原料,此类原料对工业区位影响不大;二是限地性原料,也称地方性原料,指只分布在某些固定地点的原料。
它对工业区位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以上分类,韦伯提出原料指数的概念,以此来论证运输费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所谓原料指数,是指需要运输的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和制成品总重量之比,即:原料指数=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量按此公式推算,可得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不同种类原料的原料指数。
一般使用遍布性原料的指数为0,纯原料的指数为1,失重性原料的指数大于1,限地性原料加用遍布性原料,其指数都可能大于1。
由此可知,限地性原料的失重程度愈大,原料指数也愈大;遍布性原料的参用程度愈大,原料指数则愈小。
经济地理各区位理论主要观点及区别
简述各种区位理论的主要观点,并比较其主要区别主要观点: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在杜能假想的“孤立国”和企业经营农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纪人”的条件下,地租收入随距城市的距离和运费率的增加而减少;地租收入为零时,即使耕作技术可能,而为某种作物耕作的极限;在市场中心即运费为零的点与耕作极限直接的连线为地租曲线;地租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运费率的大小;同种作物当运费率不变时,离城市越远农产品价格越低。
2、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在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和产品的消费地和规模前提下,规定劳动力多数地点不能移动,劳动力成本固定且劳动力供给无限,总结了以下三个指向论。
运费指向论: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最小运费原理;劳动力指向论:在劳动力成本的节约大于企业离开最小的运费区位而增加的运费时,劳动力指向占主导地位;集聚指向论:当集聚的节约额比运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时产生集聚。
3、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大多数工业企业寻求利润最大的空间点,收入和费用的差最大点(利润最大点)是最优区位。
当一生产者成本下降,其市场领地扩大,从而占据其它生产者的市场领地,使空间上原有的均衡被打破。
4、区位的相互依附学派如果只有一个企业,无论在何点布局都能占据所有市场,如果又有一个企业进入,在两者竞争空间达到均衡时,一定是两者都在市场的中心点,如果产品有需求弹性,竞争的结果在空间达到均衡时两厂商一定是在市场的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处,此时两厂商销量最大。
5、行为区位理论在收益性空间界限的区位模型中,在平均费用与价格相等的区位中选择一个最满意的区位而不一定选择最佳区位;费用曲线与收入曲线的倾角越大,工业布局越集中,相反则表现出分散的倾向;经营能力较强的企业,平均成本较低,获利空间范围较大,企业在空间选择区位的余地较大,反之亦然;政府区位政策的差异造成区位条件的变化。
6、中心地理论不同规模的商业中心在空间分布按一定的规律呈等级分布;同级中心地具有大致相同的功能;高一级中心拥有低一级中心地的全部功能;各中心地之间的距离不取决于地域面积的大小,只取决于地区人口密度与人均购买力水平;空间大大小小的市场网络是一个等级系统,是一个多重结构的等级系统;良好的区位条件是各级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最重要的条件。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原料指数与区位重量
韦伯对工业原料作了如下分类:①根据 原料的产出和分布情况,分为遍在原料(指 到处都有的原料)和偏在原料(系指仅产在 特定地方的原料,在地理分布上有严格的限 制如铁矿石等);②根据原料转换过程中的 重量变化,分为纯原料(如棉纱织成布,重 量很少变比)和粗原料(指在制成品过程中 失去一部或大部重量的原料)。通过分类, 韦伯认为偏在原料和粗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 响较大。
• 韦伯理论的另一个根本缺欠是没有认识到技术 进步对工业区位产生的重要影响。一些西方学 者在评论中指出,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的 新技术革命已赋予大部分工业有相当程度的区 位可变性。这不仅是因为当前技术水平已经有 可能利用诸种不同原料生产同一制品(例如从 煤或石油中都可提取有机化工制品),它们之 间的生产成本费用差别很大。又如运输技术的 改进,促使运输费用较其他生产费用有更多的 下降,因而使运输定向模式的确切性受到损害。
集聚对运输、劳动力定向模式的影响
韦伯认为集聚的作用也会使生产成本费 用节约,其经济利益是由于: ①工业企业本身的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集中 的经济效果; ②同一工业部门中工厂企业之间的协作; ③企业外部经济利益的增长。因此韦伯所指的 集聚不是一般工业的集合,只有为了集聚的 经济目的而集中的工业才是“纯”集聚,才 能带来经济利益。
优点
• 与此同时,有些学者(包括西方或东方的学者) 从科学的角度认真地对待这一理论。 • 他们认为,作为经济学家韦伯首先把数学推理 和区位模式应用于经济地理学,可以说他是现 代计量地理学研究工业配置问题的先驱。其次 韦伯考察了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不同因素,在 具体区位问题上他抽象概括出三个因素,形成 他的区位理论。这种抽象和演绎的方法,对个 别工厂企业区位研究,对地理科学的区位分析 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论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理论要点
论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理论要点工业区位论是研究工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原则和方法的理论形成标志:1909年初,韦伯A·Weber,发表的《工业区位论》。
根据19世纪60年代后德国和西欧的工业发展资料,建立了推理和应用的区位论体系1 相关概念区位因子:对工业定点和生产起到有利作用的因素。
区位因子分成一般区位因子和特殊区位因子一般区位因子:适用于所有工业部门。
运费、劳动力费用和聚集力特殊区位因子:适用于某些特定工业2理论假设(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生产规模(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且不能移动遵循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原则(1)第一阶段,暂定劳动费与聚集效益因子都不起作用,孤立地研究在只有运费因子单独起作用的情况下,工业最合理的布局模式;根据工业生产当中的一个市场、一种工业原料、一种燃料的情况,工业区位可由三角形和区位多边形来进行解释,(2)第二阶段,研究在加进了劳动费因子的作用时,上述工业布局模式将发生何种变形;(3)第三阶段,研究当加进聚集力因子的作用时,这一工业布局模式又会相应地发生何种变形。
根据区位三要素—运费、劳动力、集聚力,韦伯将产业布局指向分为运输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集聚指向型等。
主要由运费(原料、燃料、市场)高低决定某产业部门的生产成本,产业最优区位在运费最低点上。
分原料地、燃料地和市场指向型如果只在原料地和市场区之间进行选择,用原料指数来判断如果在原料地、燃料地和市场区等多个点中进行选择,用区位多角形来确定A、原料地指向型原料指数。
原料指数是韦伯研究工业布局时指出来的概念,为了分析问题的深入,他把原料分为广布原料和地方原料。
广布原料,即广泛分布在各个地方的原料,如空气、水、砂石等。
B、燃料动力指向。
燃料、动力的耗费在成本中在35%以上时一般应属于燃料动力指向。
如金属冶炼、石油化工、玻璃等部门燃料动力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一般在35~60%C、市场区指向:原料指数小于1:啤酒酿造业、清凉饮料制造业和酱油制造业等在加工过程中,体积增大或体形变得不规则,难以运输原料耐运(不易碎、不易腐、不易出危险),而成品不耐运(家具)原料地分散,市场区集中(水泥)生产商需要与消费者保持密切接触(饮食)(2)劳动力指向型(3)集聚力指向型集聚也可带来成本节约。
工业区位论
• 绿色产业强调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
• 绿色产业发展对工业区位选择和发展产生影响
• 绿色产业发展对工业区位论提出新的挑战与机遇
工业区位论在绿色产业发展中的应用
• 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工业区位竞争力
• 优化绿色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集聚,提高工业区位效益
• 创新绿色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区位优化
工业区位论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转型
数字经济时代的特点
• 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广泛应用
• 数字经济时代对工业区位选择和发展产生影响
• 数字经济时代对工业区位论提出新的挑战与机遇
工业区位论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转型
• 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工业区位竞争力
• 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集聚,提高工业区位效益
• 优化全球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集聚,提高工业区位效益
• 创新全球化政策,引导企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区位优化
CREATE TOGETHER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 创新数字经济政策,引导企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区位优化
工业区位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背景下的特点
• 全球化导致资源、信息、技术等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
• 全球化对工业区位选择和发展产生影响
• 全球化对工业区位论提出新的挑战与机遇
工业区位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
• 加强全球化基础设施建设,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工业区位竞争力
中国工业区的区位特点
• 沿海地带、沿江地带等地理位置优越,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重点
• 大中城市、城市群等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有利于工业区位选择
三个区位论的内容及应用
三个区位论的内容及应用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三个区位论的内容及应用一、韦伯工业区位论针对如何以最低成本和最大利润的原则选择厂址,韦伯先后对其作了分析。
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
韦伯将区位因子分成适用于所有工业部门的一般区位因子和只适用于某些特定工业的特殊区位因子,如湿度对纺织工业、易腐性对食品工业。
经过反复推导,确定3个一般区位因子:运费、劳动费、集聚和分散。
他将这一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假定工业生产引向最有利的运费地点,就是由运费的第一个地方区位因子勾划出各地区基础工业的区位网络(基本格局)。
第2阶段,第二地方区位因子劳动费对这一网络首先产生修改作用,使工业有可能由运费最低点引向劳动费最低点。
第 3阶段,单一的力(凝集力或分散力)形成的集聚或分散因子修改基本网络,有可能使工业从运费最低点趋向集中(分散)于其他地点。
①运输区位法则。
假定铁路是唯一的运输手段,以吨公里之大小计算运费。
已知甲方为消费地,乙方为原料(包括燃料)产地,未知的生产地丙方必须位于从生产—销售全过程看吨公里数最小的地点。
吨公里数量小地点在什么地方,是根据运费确定区位的核心问题。
韦伯研究了原料指数(即原料重量与制品单位重量之比)与运费的关系,指数越小,运费越低。
从而得出运输区位法则的一般规律:原料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于原料产地;原料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于消费区;原料指数近似为1时,生产地设于原料地或消费地皆可。
几乎完全根据原料指数确定工业区位。
②劳动区位法则。
某地由于劳动费低廉,将生产区位从运费最低地点吸引到劳动费用最低的地点。
工业的劳动费是指进行特定生产过程中,单位制品中工资的数量。
③集聚(分散)区位法则。
分散和集聚是相反方向的吸引力,将工厂从运费最小点引向集聚地区或分散地区。
如果集聚(分散)获得的利益大于工业企业从运输费用最小点迁出而增加的运费额,企业可以进行集聚或分散移动。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8页word文档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韦伯(Alfred Weber)是德国的经济学家,他于1909年发表了《关于工业区位,第一部区位的纯粹理论》。
在1914年又出版了《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的理论》。
韦伯第一本著作纯属理论探讨,第二本则是结合实际的研究,论著于1929年译成英文版后,受到西方各国学者的重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至后期的许多区位理论都或多或少的以韦伯理论模式为基础,而形成了各种学派。
因此,研究工业区位理论时,首先要了解具有代表性的韦伯工业区位论。
1)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前提韦伯在分析复杂的工业区位现象前,用抽象的方法做出“简单化的假设”,从而演绎出他的理论。
韦伯的假设是把他认为次要的因素舍掉,视为一个常数,不引入模式。
他提出的理论前提的假设是:①分析的地域单位是具有同一的气候、地形、种族、技术,在单一的政府统治下的孤立国。
②在那里有普遍存在的原料(例如水和砂子)和有局部存在的原料(例如煤和铁矿)的分布。
③劳动力普遍地分布在特定地域,供应的劳动力是无限的,每个区位的工资水平不一定相同,但工资是固定不变的。
④消费地点是已定的,工业制品只能在一定的市场出售,消费量是已知的。
⑤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直接运送距离与载运重量成正比。
就是在以上的前提条件下,韦伯建立了工业区位受运费、劳动力费用以及集聚力这三个因子决定的理论。
2)区位因子与一般区位因子体系韦伯认为,工业分布地理位置(工业区位)的选择决定于生产成本费用的大小。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理想的工业区位都应当选择在生产成本费用最小的地点上。
韦伯考虑到影响生产成本费用的主要因素是:①原料及燃料;②劳动力;③运输;④集聚;⑤地租;⑥固定资产的维修和折旧;⑦借款利息等。
对于造成某一生产地点生产费用节约的因素,韦伯称之为区位因子。
韦伯把区位因子分为三大类:①对于所有的因子分为一般区位因子与特殊区位因子两种。
前者指适用于所有工业的,如运费与劳动力费用,后者专指影响某种特殊工业的因子,如湿度对于纺织业,净水对于化学工业等;②对于影响工业区域分布的因子分为地方的区位因子和集聚(或者分散)的区位因子两种。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韦伯(Alfred Weber)是德国的经济学家,他于1909年发表了《关于工业区位,第一部区位的纯粹理论》。
在1914年又出版了《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的理论》。
韦伯第一本著作纯属理论探讨,第二本则是结合实际的研究,论著于1929年译成英文版后,受到西方各国学者的重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至后期的许多区位理论都或多或少的以韦伯理论模式为基础,而形成了各种学派。
因此,研究工业区位理论时,首先要了解具有代表性的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前提韦伯在分析复杂的工业区位现象前,用抽象的方法做出“简单化的假设”,从而演绎出他的理论。
韦伯的假设是把他认为次要的因素舍掉,视为一个常数,不引入模式。
他提出的理论前提的假设是:①分析的地域单位是具有同一的气候、地形、种族、技术,在单一的政府统治下的孤立国。
②在那里有普遍存在的原料(例如水和砂子)和有局部存在的原料(例如煤和铁矿)的分布。
③劳动力普遍地分布在特定地域,供应的劳动力是无限的,每个区位的工资水平不一定相同,但工资是固定不变的。
④消费地点是已定的,工业制品只能在一定的市场出售,消费量是已知的。
⑤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直接运送距离与载运重量成正比。
就是在以上的前提条件下,韦伯建立了工业区位受运费、劳动力费用以及集聚力这三个因子决定的理论。
二、区位因子与一般区位因子体系韦伯认为,工业分布地理位置(工业区位)的选择决定于生产成本费用的大小。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理想的工业区位都应当选择在生产成本费用最小的地点上。
韦伯考虑到影响生产成本费用的主要因素是:①原料及燃料;②劳动力;③运输;④集聚;⑤地租;⑥固定资产的维修和折旧;⑦借款利息等。
对于造成某一生产地点生产费用节约的因素,韦伯称之为区位因子。
韦伯把区位因子分为三大类:①对于所有的因子分为一般区位因子与特殊区位因子两种。
前者指适用于所有工业的,如运费与劳动力费用,后者专指影响某种特殊工业的因子,如湿度对于纺织业,净水对于化学工业等;②对于影响工业区域分布的因子分为地方的区位因子和集聚(或者分散)的区位因子两种。
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19世纪末,德国工业的大发展,要求人们将工厂布局在成产成本最低点。
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工业布局问题。
韦伯在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区位论。
韦伯理论的基本框架是:研究运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再研究劳动费与聚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首先,韦伯阐述了区位三角论,然后将区位三角形一般化为区位多边形,因为一个工厂往往不止有一个原料地与一个燃料地,他假定有n 个原料地、燃料地,则工厂的最优区位必须满足的条件为: 1m i n m i n ()n i i ki F f m r r ==⨯+∑上式含有若干假设条件,主要有:(1)所研究的是一个匀质国家,各地生产成本一致;(2)只研究一种产品的生产布局,不考虑生产的相互作用;(3)原料地与市场已知;(4)运费与重量和距离成正比。
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
韦伯将区位因子分成适用于所有工业部门的一般区位因子和只适用于某些特定工业的特殊区位因子,如湿度对纺织工业、易腐性对食品工业。
经过反复推导,确定3个一般区位因子:运费、劳动费、集聚和分散。
他将这一过程分为3个阶段:①运输区位法则;②劳动区位法则;③集聚(分散)区位法则; 韦伯进一步认为,由聚集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也会对工业最优区位产生影响。
规模经济效益的产生,首先是由于工厂规模的扩大所带来的利益增长,其次是由于企业外部经济利益外部经济利益亦称聚集经济效益,它是由那些在生产或分配上有着密切联系或在布局上指向性相同的产业按的增长。
工厂规模既受一般技术经济因素影响,又受特定区位的条件影响。
衡量最有规模有两个标准:一是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二是企业总利润最大。
用这两个标准确定的最优规模是不一致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平均成本最低的那一点,而总利润最大点为边际利润为零的那一点。
企业规模越大,布局越集中;反之,则布局越分散。
一定比例与规模集中布局在拥有特定优势的区位所产生的增加效益。
第四讲 韦伯工业区位论
补充:廖什市场区位论思想
(一)假设条件 1、在均质的平原上,沿任何方向运输条件都相同; 进行生产必要的原料充足,且均等分布。 2、在平原中均等地分布着农业人口,最初他们的 生产是自给自足,且消费者的行为相同。 3、在整个平原中居民都具有相同的技术知识,所 有的农民都可能得到生产机会。 4、除经济方面的作用外,其它因素都可不考虑。
2、工业原料的性质与重量
遍在原料
(1)原材料
纯原料
局地原料 粗原料
8
(2)原料指数与区位重量,前者为局地原料重量与产品 重量之比;后者为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总重量,形式上等 于原料指数+1。
3、运费最小企业区位的讨论
(1)考虑一个市场和一个原料地时的区位: ➢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原料地; ➢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市场; ➢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自由区位。
10
单位运费率 是相同的
图2.8 二维坐标中的区位三角形(a)和区位多边形(b)
11
注意:单位运 费率相同
图2.9 范力农构架(Varignnon Frame)
12
图2.10 工厂区位的平面图解析
(资料来源:Getis A, Getis J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The Land and
(1)等费用线——运输费用相同的点的连线。 (2)综合等费用线——全部运费相等点的连线。
等费用线 综合等费用线
图2.11 综合等费用线示意图
15
(三) 劳动费指向论
1、主要观点: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费指向, 仅限于节约劳动力成本大于因偏离运费最低点而增加的 运费,此时廉价劳动力成本指向占主导。(图2.12) 2、理解劳动力成本指向的几个概念 (1)劳动力成本——指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工资部分。 它不仅反映工资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劳动能力的差距。
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韦伯工业区位论(Weberian 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 )是1909年德国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提出的一种城市空间组织理论,主要关注企业设立的地点选择。
韦伯认为,企业在选择设立的地点时,需要考虑地理、经济和文化等因素。
地理因素涉及自然资源及环境,包括气候、地形、空间位置等;经济因素涉及经济活动,如贸易、交通、金融等;文化因素涉及社会和法律规定,如教育水平、社会保障、法律环境等。
企业设立地的选择,需要考虑物流成本,比如从原材料的交付地到生产地的路程费用,以及从生产地到市场的运输费用。
此外,企业还需要考虑工人和资本的供应情况,以及服务提供的条件,如电力供应、水系统、排污系统等。
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发展对于企业的定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它的基本理论为企业选择设立地点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并且为城市空间组织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
企业区位理论的古典基础_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体系述评
企业区位理论的古典基础)))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体系述评¹保建云内容提要本文以核心文献为基础,阐明古典区位论重要分支)))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体系在假设条件、研究内容、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等方面成为企业区位理论研究基础的原因和表现。
认为,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体系的不断改进和扩展推动了企业区位理论的形成和完善,成为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汇入主流经济学理论研究视野的关键。
关键词企业区位理论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体系古典基础1中图分类号2F2071文献标识码2A1文章编号20447-662X(2002)04-0057-05一、引言企业区位理论以企业经济活动区位选择为主要研究内容,是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础和核心,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1909)是企业区位理论古典分析框架的主要奠基者。
此后,经麦欧恩#L#格林哈特(M elvin L.Greenhut)、瓦尔特#艾萨尔德(Walter Isard)等学者的发展,企业区位理论的研究基础和体系日趋完善,再经穆克什#尔斯瓦恩(Mukesh Esw aran)和戴维#瑞昂特(David Ryart)、理查得#E#温德尔(Richard E.Wendell)和阿瑟#P#哈特(Arthur P.Hurter)等学者的改进和扩展,已成为当代区域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
在企业区位理论研究文献中,韦伯提出的企业经济活动最优区位选择问题始终是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后来的市场区位论、中心地理论、贸易区位论、消费者区位论的形成和发展,无不是在放宽韦伯假设条件下,对韦伯区位问题进行更一般化的理论解析与经验研究。
另一方面,韦伯工业区位论作为古典区位论的主要分支,秉承和发扬了古典区位论的研究方法,以单个的或某一方面的经济客体的地域空间分布与地域空间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为单个经济客体最优区位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是一种静态的局部均衡区位理论。
本文把以工业区位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的韦伯企业区位理论体系简称为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以核心文献为依据,对企业区位理论研究的古典基础进行分析。
5、韦伯工业区位论
5、韦伯⼯业区位论韦伯⼯业区位论、德国经济学家韦伯1909年出版了《⼯业区位论:区位德纯理论》⼀书,创⽴了⼯业区位论。
韦伯认为,任何⼀个理想的⼯业区位,都应选择在⽣产和运输成本最⼩点上。
从这⼀思想出发,他运⽤数学⽅法和因⼦分析法,对当时的德国鲁尔区作了全⾯系统的研究,得出了⼯业区位理论的核⼼内容——区位因⼦决定⽣产区位。
(⼀)理论前提基本假定1、所分析的对象是⼀个孤⽴的国家或地区,内部的⾃然条件、技术条件和⼯⼈技艺都相同,影响⼯业布局的因素只有经济因素。
2、⼯业原料、燃料产地为已知点,⼀般性原料普遍分布。
3、产品销售地为已知点,销售量固定不变。
4、劳动⼒供给地及供应量预先确定,劳动⼒不流动,⼯资固定。
5、⽣产和交易就同⼀产品进⾏讨论。
6、运输费与货运量、距离成正⽐。
7、运输⽅式为⽕车(⼆)主要内容主要观点包括寻求运费最⼩、集聚与分散区位法则和劳动⼒区位法则三个⽅⾯。
1、区位因⼦体系为分析⽅便,韦伯按不同标准把区位因⼦分三种不同类型:①按因⼦作⽤范围分——⼀般区位因⼦、特殊区位因⼦⼀般区位因⼦——对所有⼯业区位都产⽣影响的因⼦,劳动⼒费⽤、运输费⽤、地租等。
特殊区位因⼦——对特定⼯业区位产⽣影响的因⼦,⽔质、空⽓湿度。
②按作⽤性质分——区域因⼦、集聚因⼦(⾮区域因⼦)区域因⼦——影响⼯业分布于各种区域的因素,使⼯业企业向特定的地区布局。
原料、燃料、劳动⼒、地租、⼚房设备、其他固定资产费⽤。
集聚因⼦——使⼯业集中于某⼀个或某⼏个地⽅的因⼦。
相关⼯业(产业链企业)、设施的有效利⽤③按属性分——⾃然技术因⼦、社会⽂化因⼦⾃然因⼦——由于⾃然条件、⾃然资源和技术⽔平的特殊性⽽使企业取得效益的因⼦。
社会⽂化因⼦——由于社会经济形态和⼀定的⽂化⽔平⽽使企业取得效益的因⼦。
2、⼯业区位论的构建经过分析、筛选,韦伯确定运费、劳动⼒费⽤和集聚因⼦为三⼤主导因⼦。
韦伯分三个阶段建⽴构建其⼯业区位论。
第⼀阶段:假定不存在运费以外成本区域差异,影响⼯业区位的因⼦只有运费⼀个,根据运费指向来确定运费最低点,形成⼯业布局的初优区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 ・ 7
维普资讯
人 文 杂 志 2 0 午 第 4期 0 2.
域性 区 位 因 素 , 并 通 过 一 系 列 简 化 问 题 的
业 都 配 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 消 费 地 ;其 二 ,纯 原 料 决 不 会
假 设 ,构 建 区 位 纯 理 论 分 析 前 提 ,亦 即 企 把 生 产 捆 在 自 己 的 原 料 产 地 上 , 因 为 它 们 业 区位 理 论 研 究 的 基 本 假 设 前 提 … 韦 伯 被 加 工 成 产 品 时 没 有 失 重 , 原 料 重 量 总 是 1。 认 为 , 区位 因 素 作 为 区 位 经 济 动 因 所 产 生 接 近 等 于 产 品 重 量 ,其 原 料 指 数 ( . 1) M . 和 发 挥 作 用 的 力 量 ,是 经 济 活 动 发 生 在 指 4 1 。换 句 话 说 ,就 是 失 重 原 料 可 能 把 生 产
E waa ) 和 戴 维 ・ 昂 特 ( a d R at 、 行 分 析 。 s rn 瑞 D v yr) i 理 查 得 ・ 温 德 尔 ( c ad E.We d l) E・ Ri r h n e1 二 、企 业 区 位 理 论 的 古 典 基 础 — — 韦 和 阿 瑟 ・ 哈 特 ( t u P・ Arh rP.Hutr 等 学 伯 工 业 区位 理 论 体 系 的分 析 框 架 re ) 者 的 改 进 和 扩 展 , 已 成 为 当 代 区域 经 济 理 韦 伯 针 对 经 济 活 动 的 生 产 、 销 售 和 消
究 。另 一 方 面 , 韦 伯 工 业 区 位 论 作 为 古 典 企 业 区 位 理 论 以 企 业 经 济 活 动 区 位 选 区位 论 的 主 要 分 支 ,秉 承 和 发 扬 了 古 典 区
一
、
引言
择 为 主 要 研 究 内 容 , 是 区 域 经 济 理 论 的 基 位 论 的 研 究 方 法 , 以 单 个 的 或 某 一 方 面 的
动 了企 业 区位 理 论 的形 成 和 完 善 ,成 为 区域 经济 理 论 研 究 汇入 主 流 经 济 学理 论 研
究视 野 的 关键 。
关键 词
企 业 区位 理 论
韦伯 工 业 区位 理 论 体 系 古 典 基 础
[ 中图 分类号 ]F 0 [ 27 文献 标识 码 ]A [ 文章 编号 ]0 4 —6 2 (0 2 4—0 5 4 7 6 X 2 0 )0 0 7—0 5
首 先 ,韦 伯 在 “ 位 因 素 ” 与 “ 位 区 区 无 不 是 在 放 宽 韦 伯 假 设 条 件 下 ,对 韦 伯 区 单 元 ” 概 念 界 定 的 基 础 上 ,通 过 区 位 因 素 位 问 题 进 行 更 一 般 化 的 理 论 解 析 与 经 验 研 分 类 与 一 般 区 位 因 素 判 断 。 明 确 工 业 的 区
维普资讯
理 论 经 济 学
企 业 区 位 理 论 的 古 典 基 础
— —
韦伯 工 业 区位 理 论 体 系述 评①
保 建 云
内容 提 要
本 文 以核 心 文 献 为 基 础 , 阐 明 古 典 区位 论 重要 分 支— — 韦伯 工 业
区位 理 论 体 系在 假 设 条件 、研 究 内容 、研 究 范 式 与研 究 方 法 等 方 面成 为 企 业 区位 理 论 研 究 基础 的 原 因和 表 现 。 认 为 ,韦伯 工 业 区位 理 论 体 系的 不 断 改 进 和 扩展 推
础 和 核 心 ,德 国经 济 学 家 阿 尔 弗 雷 德 ・ 伯 经 济 客 体 的 地 域 空 间 分 布 与 地 域 空 间 关 系 韦 ( fe Al d r r 9 9 是 企 业 区 位 理 论 古 作 为 研 究 对 象 ,为 单 个 经 济 客 体 最 优 区 位 ,1 0 ) 典 分 析 框 架 的 主 要 奠 基 者 。 此 后 ,经 麦 欧 决 策 提 供 理 论 依 据 。 是 一 种 静 态 的 局 部 均 恩 ・ 格 林 哈 特 ( li .Gre h t 、 瓦 衡 区 位 理 论 。 本 文 把 以 工 业 区 位 问 题 为 主 L・ Me n L v en u ) 尔特 ・ 萨尔德 ( 艾 W trIad e sr )等 学 者 的 发 要 研 究 内 容 的 韦 伯 企 业 区 位 理 论 体 系 简 称 展 ,企 业 区 位 理 论 的 研 究 基 础 和 体 系 日趋 为 韦 伯 工 业 区 位 理 论 体 系 。 以 核 心 文 献 为 完 善 , 再 经 穆 克 什 ・尔 斯 瓦 恩 ( k 依据 ,对 企 业 区 位 理 论 研 究 的 古 典 基 础 进 Mu  ̄h
贸 易 区 位 论 、消 费 者 区 位 论 的 形 成 和 发 展 。
①
本 文得到 南京 大学长 江三 角洲 经济社 会发 展研 究 中心承 担 的教育 部重 大项 目 ( 目批 2 0 Z M7 0 3 项 0 1 DX 9 0 )资助 ;作 者 的博 士 后
联 系 导师 沈坤 荣教 授给予 了悉 心指 导 。在 此深 表感谢 ;文中所 有 错误 和遗 漏均 由作者 承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