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知识】第3章企业生产管理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精选文档】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一、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所谓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性活动的独立核算经济单位。
具有以下一些基本要素:1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设备和资金—财和物;2要有一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土地;3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工人和管理者—人;4从事产品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服务;5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法人地位--法人;6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利润。
企业具有以下特征:1企业是一个经济性组织--盈利性。
2企业是一个社会性组织.今天世界出现了一种崭新的企业新概念,即企业已不再被看做只是为拥有者创造利润和财富的工具,它还必须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负责。
3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法人.从法律的角度说,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从事经营活动的法人组织。
4企业是一个自主经营系统。
这就要求我们减少对企业的干预,特别是行政干涉.二、企业的目标企业的目标有两个:获利、满足社会需要.五、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最早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西方国家,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在古典企业制度基础上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一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使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市场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制度.㈠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公司制度为主要表现形式,体现企业是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要求的企业体制,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
公司制企业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㈢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现代企业制度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现代企业法人制度现代企业法人制度主要体现为公司的产权制度,核心是要理顺和完善企业的产权关系。
根据企业法人财产权理论,公司企业对企业财产(动产、不动产和流动资金)所享有的权利,应为法人财产权;出资者对企业的权利为股东权.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表现为企业依法拥有法人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权,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企业对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并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依法享有所有权的权益,承担有限责任.2现代企业的组织制度①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最全企业管理学课件PPT

1.1 企业的概念
一、企业的定义
1、企业: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等活动,为满足社 会需要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风险、实行 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
企业的概念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1)企业是一个营利性经营组织
(2)企业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劳务活动的经济组 织
(3)企业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
(6)制定计划的几种技术方法 ①环境扫描 ②预测技术—定性、定量预测 ③作业计划法— 甘特图、线性规划 ④排队论法
2020年2月1日
25
2、组织职能
组织是把企业生产经营的各要素、各环节以及同企业外部 的各种联系,合理地组织起来。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合 理地处理好人们在工作中的分工和协作及其相互关系,二 是合理配备和使用企业的物力和财力,使企业有限的资源 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具体包括: 职务设计 ①组织的设计 人员配备 ②组织的运作 部门划分、整合
企业管理学
全书内容
全书共分三部分
第一篇 理论篇
第一章 企业管理概述 第二章 战略管理 第三章 企业变革与企业文化
2020年2月1日
2
第二篇 实务篇
第四章 市场营销
第五章 经营管理
第六章 人力资源管理
第七章 企业生产管理
第八章 质量管理
第九章 现代物流管理
第十章 会计基础
第十一章 设备管理
(1)劳动密集型
这种类型企业是指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进行生 产,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较低的企业
(2)资金密集型
资金密集型企业是指产品成本中物化劳动消耗所占 比例较大或资金构成较高的企业
(3)知识密集型
知识密集型企业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 主要生产高、精、尖产品,集中大量科技人员,科 研设备先进的企业
工厂生产管理流程及制度

工厂生产管理流程及制度一、引言。
工厂生产管理是指对生产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建立科学的生产管理流程和制度对于工厂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生产计划。
1. 生产计划的制定。
生产计划是根据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设备状况等因素制定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
2. 生产计划的调整。
随着市场需求和原材料供应等因素的变化,生产计划需要及时调整,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生产组织。
1. 生产任务分配。
根据生产计划,对生产任务进行合理分配,确保每个环节的工作任务明确,避免资源浪费和生产混乱。
2. 生产流程优化。
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消除不必要的环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四、生产指挥。
1. 生产指令下达。
对生产任务进行明确的指令下达,确保每个生产环节的工作人员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责任。
2. 生产进度监控。
对生产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生产中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五、生产协调。
1. 各部门协作。
生产过程中各部门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协作,共同完成生产任务,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2. 生产资源协调。
对生产所需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协调安排,确保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充分利用。
六、生产控制。
1. 质量控制。
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产品质量达标,满足客户需求。
2. 成本控制。
对生产成本进行合理控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七、制度建设。
1. 生产安全制度。
建立健全的生产安全制度,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 质量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提高客户满意度。
八、总结。
工厂生产管理流程及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建立科学的管理流程和制度,才能确保工厂生产的顺利进行,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厂生产管理流程及制度

工厂生产管理流程及制度一、生产计划编制与发布1. 生产计划编制:根据市场需求、销售订单及库存情况,生产管理部门制定生产计划,确定生产任务和生产周期。
2. 生产计划发布:将生产计划发布给相关部门,包括生产车间、采购部门和物流部门等,确保各部门了解生产计划,做好准备。
二、原材料采购与供应1.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采购部门根据工厂的原材料需求,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定期进行供应商的评估,以确保原材料质量和供应的可靠性。
2. 订单下达与跟踪:采购部门向供应商下达订单,并及时跟踪订单进展,确保按时供货,以避免原材料短缺导致生产延误或停产。
三、生产执行与监控1. 车间生产安排:生产管理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和订单情况,合理安排车间生产任务,确保生产效率和质量。
2. 生产进度监控:生产管理部门监控车间生产进度,及时排查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3. 生产质量控制:质量管理部门对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减少不良品率。
4. 及时反馈与协调:各部门之间及时沟通、反馈和协调工作,确保生产进程顺利进行。
四、生产物流与仓储管理1. 物流计划与安排:物流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和订单情况,制定物流计划,包括运输路线、运输方式等,确保产品在正确的时间送达目的地。
2. 仓储管理:仓储部门负责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妥善的仓储管理,包括货物分类、存储条件控制及库存管理等,确保产品安全、便捷地储存和交付。
3. 物流信息管理:物流部门及时更新物流信息系统,跟踪货物运输状态,确保及时了解物流动态,提供准确的物流信息。
五、生产安全与环境保护1. 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生产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工人和设备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2. 安全培训与教育: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环境保护措施:执行相关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政策,减少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六、生产绩效考核与改进1. 绩效指标设定:制定适合工厂的生产绩效指标,包括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
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

参考书籍: 1、[美]詹姆斯.菲茨西蒙等著,服务管理(Service Management),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2、[美]理查德 B. 蔡斯等著,宋国防等译:生产与运作管理——制造与服务,机械
工业出版社,1999 3、陈荣秋,马士华主编:生产与运作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杂志
1、【英】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 & production
柔性 Flexibility
Operations Management
价格/成本 Price /cost
响应速度 Speed
清洁生产
1.1 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
■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 1、成本效率(Cost efficiency) 低成本、高效率地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 2、质量( Quality ) 能提供比竞争对手质量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3、时间(Time) 交货时间短;准时交货;产品开发时间短。
供应商
制造商
分销商
零售商
组织流
姓名 职称
姓名 职称
姓名 职称
姓名 职称
姓名 职称
姓名 职称
姓名 职称
姓名 职称
1.1 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
源 ■ 生产运作系统(广义)--集成的供应链
汇
零件供应商
制造商
分销
零售
供应商的供应商
供应商
分销商
用户
核心企业
物流 信息流 资金流
核心企业:制造商、零售商、物流服务商,等等
经济的发展
工业化
制造业 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 创造所需的产品 机器和动力 工厂 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
生活节奏加快 拥有产品数量 同经过加工物品打交道
企业生产管理的名词解释

企业生产管理的名词解释企业生产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生产经营目标,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规范、组织、调度和控制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这些活动涵盖了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包括生产计划制定、订单管理、物料投入控制、生产进度跟踪、质量管控等方面。
一、生产计划制定生产计划制定是企业生产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也是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组织和协调的起点。
它包括对市场需求的调研和分析,制定企业的长期和中期生产计划;以及在日常生产中根据订单情况、原材料库存、设备状况等因素进行短期生产计划的制定。
生产计划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的波动性、企业资源的可利用性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等多个因素。
合理的生产计划可以确保企业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订单管理订单管理是指企业对接收到的订单进行合理安排和管理的过程。
它包括订单的接收、处理、安排生产和交付等环节。
关键在于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订单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和供应链,以保证订单按时交付。
订单管理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订单的优先级、生产能力的限制、原材料的供应周期等。
同时,还需要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与销售部门、生产部门以及供应商之间保持信息的畅通,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供应链,以确保订单按时完成。
三、物料投入控制物料投入控制是指企业对原材料、配件等物料的采购和使用进行有效控制的过程。
它包括从物料需求的分析、供应商的选择、采购的合理安排,到物料的接收、存储和使用等环节。
物料投入控制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物料质量的要求、供应商的信誉度、物料的价格和供应周期等。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物料管理制度,合理规划物料库存,确保物料的及时投入和有效利用,以避免物料的短缺或过多造成的资源浪费。
四、生产进度跟踪生产进度跟踪是指企业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跟踪的管理活动。
它包括对生产任务的跟踪、产能的调度,以及对生产进度、质量和成本等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估。
生产进度跟踪需要根据生产计划和实际情况对生产进度进行及时调整和安排,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生产进度的顺利进行。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参考范本(5篇)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参考范本【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及企业的合法权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指明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责任的制度。
第三条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领导责任制:企业领导应当对安全生产负主体责任,制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并将其传达给全体员工。
2. 部门责任制:各部门负责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方案,明确部门内部的安全生产职责和责任。
3. 人员责任制:各岗位人员应当根据职责和任务,严格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4. 监督责任制:监督机构应当对各部门和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追究相关责任。
第四条企业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应当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全面贯彻执行。
第五条企业领导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六条企业各部门应当根据自身职责和任务,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方案,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第七条企业岗位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企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根据职责和任务,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第八条监督机构应当按照监督责任制的要求,对各部门和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追究相关责任。
第九条制定本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由企业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制定,并报企业领导批准。
第十条本管理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同时废止以前的相关制度和规定。
【说明】本制度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参考范本(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人员安全,财产安全,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企业工作的人员,包括内部员工、外包人员、临时工、访客及来访人员。
第三条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公司生产管理流程

公司生产管理流程公司生产管理流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等功能,实现对生产活动的有效管理,确保生产任务按时按质完成,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生产管理流程的设计和执行对于一个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公司生产管理流程的主要内容和步骤:一、生产计划阶段1.确定生产目标和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计划,确定具体的生产目标和需求,包括生产数量、生产周期等。
2.编制生产计划:根据生产目标和需求,制定具体的生产计划,包括生产任务分配、生产进度计划等。
3.调度生产资源:确定生产所需的人力、物资、设备等资源,合理调度和安排生产任务,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
二、生产执行阶段1.生产准备工作:进行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设备检查、材料准备、人员培训等,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2.执行生产计划:按照生产计划的要求,组织生产活动,指导员工进行生产操作,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3.监控生产过程:通过监控生产现场和生产数据,及时掌握生产情况,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生产进度和质量符合要求。
三、生产控制阶段1.生产进度控制: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资源,确保生产进度得以控制,避免产能浪费和交货延误。
2.质量控制:通过质量检测和质量管理,控制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合格率和客户满意度。
3.成本控制:通过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和利润水平。
四、生产总结阶段1.生产数据分析:对生产过程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了解产能利用率、生产效率、成本效益等指标,为生产管理提供依据。
2.总结经验教训:总结生产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和改进空间,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3.改进优化措施:根据总结分析的结果,制定改进优化措施,优化生产流程和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公司生产管理流程是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需要全员参与和协作,涉及生产计划、生产执行、生产控制和生产总结等多个环节。
只有不断优化和改进生产管理流程,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适合生产管理看的课程

适合生产管理看的课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高效的生产管理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了帮助生产管理人员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下列举了一些适合生产管理人员学习的课程。
一些与生产计划和调度相关的课程是非常重要的。
生产计划和调度是一个企业生产活动的核心,它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生产管理人员需要学习如何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调度方案,以确保企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这方面,一些课程如《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调度优化》等都是非常有益的。
生产过程管理是另一个重要的领域。
生产过程管理涉及到如何管理和优化生产流程、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如何控制生产成本等方面。
在这方面,一些课程如《现代生产管理》、《精益生产管理》等都可以帮助生产管理人员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生产过程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质量管理也是生产管理人员必须要关注的一个方面。
高质量的产品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生产管理人员需要学习如何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如何监控和改进产品质量等。
在这方面,一些课程如《质量管理原理与方法》、《六西格玛管理》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生产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领域,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生产管理人员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应对未来更加激烈和复杂的市场竞争。
希望以上提到的一些课程可以帮助生产管理人员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生产管理水平,取得更好的工作业绩。
【注:以上文章仅供参考,学习课程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第二篇示例:生产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涉及到生产计划、生产调度、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对于生产管理人员来说,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技能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参加适合的课程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下面将推荐一些适合生产管理人员看的课程。
工厂车间生产管理

工厂车间生产管理工厂车间生产管理是指对工厂车间的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
以下是关于工厂车间生产管理的详细内容:一、生产计划管理1. 制定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产品特性和生产能力,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包括生产数量、生产周期、生产工艺等。
2. 生产排程管理: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的时间和顺序,确保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3. 生产进度跟踪:及时了解生产进度,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二、物料管理1. 采购管理: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物料的采购,确保物料供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库存管理:建立合理的物料库存管理制度,确保物料的充足性和安全性,同时避免库存过高造成的资金浪费。
3. 物料使用管理:合理安排物料的使用,避免浪费和损耗,提高物料利用率。
三、生产过程管理1. 生产设备管理: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处理设备故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生产人员管理:合理安排生产人员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间,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3. 生产现场管理:确保生产现场的整洁和安全,建立安全生产制度,防止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和工作效率。
四、质量管理1. 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材料的检验、生产过程的监控和产品的检测等,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2. 不良品处理:对于不合格产品,及时进行处理和追溯,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避免不良品对产品质量和声誉的影响。
3. 持续改进:定期进行生产管理的评估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五、绩效评估1. 生产效率评估: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数据分析,评估生产效率,找出瓶颈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提高生产效率。
2. 质量绩效评估:根据产品质量标准和客户反馈,评估产品质量绩效,找出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提高产品质量。
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生产管理是指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对生产活动进行科学、规范、高效的组织和管理。
下面是一个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的示例,供参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是为了加强企业生产管理,保障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益而制定的。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各个部门和生产线,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本规章制度执行。
第二条企业生产管理的宗旨是:科学管理、规范作业、高效运转、不断改进。
第三条生产管理的原则是:统筹规划、科学组织、精细控制、持续改进。
第四条生产管理的目标是:确保生产过程稳定、产品质量优良、生产效率高、成本控制合理、客户满意度达到预期。
第二章生产计划管理第五条生产计划管理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状况,合理组织和调配生产任务的过程。
第六条生产计划制定以年度为基础,通过各级部门的协调、评审和批准,确定全年的生产计划。
第七条生产计划按月、周细化,并通过生产调度系统进行动态管理和调整。
第八条生产计划应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确保资源充分利用和生产能力的合理配置。
第三章生产流程管理第九条生产流程管理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工序、工艺、设备、物料等进行规范管理的活动。
第十条在生产流程管理中,工序的拆分、时间安排、工艺的制定、设备的操作要求、物料的使用等都需要明确规定。
第十一条生产流程中的缺陷、异常、延误等问题,必须及时上报和处理,并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改进。
第十二条生产流程中的工序间交接和配合关系,应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确保生产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第四章质量管理第十三条质量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和提升。
第十四条质量标准、质量检验要求、质量控制点等都需要制定明确的规定,并进行培训和宣传。
第十五条对生产过程中的不良品,需要进行分类、记录、追溯和改进,确保质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第十六条客户投诉和反馈信息应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和改进措施,确保客户满意度。
(完整版)生产与运作管理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产与运作管理知识点汇总⽣产运作管理浓缩课件!第⼀章⽣产运作管理概述第⼀节⽣产运作管理的内容⼀、基本概念1、⽣产与运作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是指对⽣产与运作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
2、⽣产与运作活动:是指“投⼊——变换——产出”的过程,即投⼊⼀定的资源,经过⼀系列多种形式的变换,使其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产出供给给社会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个社会组织通过获取和利⽤各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产品的过程。
⼆、⽣产运作管理的地位企业是⼀个有机的整体,企业管理就是⼀个完整的系统,它是有许多⼦系统组成的。
⽣产管理作为⼀个⼦系统,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处于什么地位,主要从它和其它⼦系统之间的关系上来考察。
⽣产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新产品开发、成本、质量、交货期四⼤竞争优势都与⽣产管理状况密切相关。
这四个基本要素⽆不取决于⽣产管理的⽅式和效率。
企业管理⼯作的内容很多,基本上可分为:经营管理和⽣产管理两⼤部分。
经营管理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主要解决企业的⽣产技术经济活动问题,使企业同外部环境取得动态平衡;⽽⽣产管理是对企业⽣产系统的管理,主要解决企业内部⼈、财、物等各种资源的最优组合问题。
所以⼆者的联系表现为:经营管理是⽣产管理的先导,⽣产管理是经营管理的基础。
三、⽣产与运作管理学的发展⾃从泰罗的科学管理诞⽣以来,⼈们对企业管理的研究逐步由经验⾛向科学化。
第⼀阶段:⽣产管理学⼈们最初对上述变换过过程的研究主要限于有形产品变换过程的研究,即对⽣产制造过程的研究。
从研究⽅法上来说,也没有把它看作上述的“投⼊——变换——产出”的过程来研究,⽽主要是研究有形产品⽣产制造过程的组织、计划与控制。
所以当时该学科被称为“⽣产管理学”。
第⼆阶段:⽣产与运作概念的形成(1)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以及社会⼯业化、信息化的发展,⼈们除了对各种有形产品的需求之外,对有形产品之后的相关服务的需求也逐渐提⾼。
《生产管理》教案

《生产管理》教案1. 了解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原则。
2. 掌握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3. 理解生产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1. 生产管理的定义和基本原则。
2. 生产计划、生产调度和生产控制的方法和工具。
3. 生产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生产管理的核心概念和原则。
2. 掌握生产计划、生产调度和生产控制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结合案例分析。
2. 小组讨论和展示。
3. 视频资料播放和讨论。
五、教学内容1. 生产管理的定义和基本原则。
2. 生产计划、生产调度和生产控制的方法和工具。
3. 生产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和作用。
六、教学步骤1. 讲解生产管理的定义和基本原则,引导学生理解生产管理的核心概念。
2. 案例分析生产计划、生产调度和生产控制的方法和工具,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 展示视频资料,讨论生产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和作用。
4. 小组讨论和展示,加深学生对生产管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总结归纳,强调生产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和对学生的实际意义。
七、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情况的测验。
2. 案例分析和小组展示的评价。
3. 课堂表现和参与度的评价。
八、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实际生产管理工作流程和方法。
2. 鼓励学生参与企业实践项目,通过实际操作提升生产管理技能和素养。
九、教学过程展开生产管理是指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生产活动的过程。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生产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生产调度和生产控制,三者相互配合,可以使生产过程更加顺利、高效。
1. 生产管理的定义和基本原则首先,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向学生介绍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原则,例如精益生产、及时生产等。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企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理解生产管理对实际生产活动的重要性。
纺织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范文(3篇)

纺织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加强纺织企业安全生产,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职业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纺织企业的安全生产及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的纺织企业是指棉纺织及印染精加工业、毛纺织及染整精加工业、麻纺织及染整精加工业、丝绢纺织及印染精加工业、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业、针织或钩针编织物及其制品制造业、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业、非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业、纺织服装和服饰制造业等企业。
第三条【监管职责】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纺织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职能划分,按照属地监管、分级负责原则,在其职责范围内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纺织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纺织企业的消防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和建设安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专项监督管理。
第四条【企业责任】纺织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相关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集团公司对其所属子公司(含全资和控股子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负主管责任。
第二章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第五条【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纺织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第六条【安全管理机构人员配置】纺织企业的从业人员超过____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不少于从业人员____‰比例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纺织企业,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注册安全工程师或者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纺织企业各车间(部门)或班组应当配备专兼职安全员。
第七条【安全投入】纺织企业应当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须的资金投入,安全资金投入应当纳入企业年度生产经营的计划和财务预算,应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准确记录提取、使用情况。
生产各项管理制度

生产各项管理制度一、生产计划管理制度1. 生产计划编制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活动的指导性文件,主要包括生产目标、生产任务、生产计划和生产调度。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应规定生产计划的编制程序、内容、审批流程等,确保生产计划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2. 生产排程管理生产排程是按照生产计划安排生产活动的具体时间表,通过生产排程管理,可以合理安排生产资源、协调各个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排程管理制度应规定生产排程编制方式、生产资源分配原则、生产进度控制方法等,确保生产活动有序进行。
3. 生产任务执行生产任务执行是生产计划的具体实施过程,这一环节的管理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生产任务执行管理制度应规定生产任务分配方式、生产过程监控措施、异常处理流程等,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生产过程畅通无阻。
二、生产过程管理制度1. 生产工艺流程管理生产工艺流程是生产操作的步骤和程序,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
生产工艺流程管理制度应规定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验证、调整和优化方法,确保生产工艺合理、稳定、可控。
2. 生产设备管理生产设备是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生产设备管理制度应规定设备选型标准、设备维护保养、设备故障处理等方面的管理要求,确保生产设备正常运转、安全可靠。
3. 生产质量管理生产质量管理是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生产质量管理制度应规定质量标准、检验要求、不合格品处理等内容,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达到客户要求。
三、生产人员管理制度1. 生产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是领导和监督生产活动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素质和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生产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生产管理人员管理制度应规定人员招聘、培训、考核、激励和晋升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生产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
2. 生产员工生产员工是生产活动的主体,他们的素质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生产员工管理制度应规定员工招聘、培训、考核、激励和晋升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员工具有必要的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3篇)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的员工和管理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所述的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保障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环境和职业卫生等各方面的安全工作。
第四条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制度应当坚持责任明确、权责一致、原则统一、标准统一、责权相统一的原则。
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确保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六条企业应当制定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工作程序和操作规范,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七条企业应当加强安全技术设备的管理,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第八条企业负有保障员工的安全生产环境的责任。
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装备,确保员工的安全生产环境。
第九条企业负有教育和培训员工的责任。
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第十条企业负有检查和监督工作的责任。
企业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
第十一条企业负有事故处理和救援的责任。
企业应当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事故处理和救援能力。
第十二条企业负有上报和记录工作的责任。
企业应当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记录并留存有关安全生产的信息和资料。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文件和记录,明确安全管理的职责和要求。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制度。
企业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生产过程中的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纪律和安全生产惩戒制度。
企业应当明确安全生产的纪律要求,并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进行惩戒。
生产部三级管理制度

生产部三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生产部的管理、规范部门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加强生产作业安全生产,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生产部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章程,遵纪守法,做好生产工作。
第三条生产部三级管理制度是依据公司的相关管理规定及生产部工作特点而制定的。
第四条生产部实行三级管理责任制。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五条生产部的组织机构分为总经理、生产部经理、车间主任,下设生产班组长、操作工等职务。
第六条总经理是生产部的领导,全面负责生产部的工作。
第七条生产部经理是总经理的助手,负责落实总经理的工作要求,管理好生产部的各项工作。
第八条车间主任是车间的领导,全面负责车间的生产,安全以及车间管理。
第九条生产部各级领导和职工应当严格执行公司和生产部的各项制度和管理要求。
第十条生产班组长是车间的基层领导,负责组织生产线的生产作业和生产人员的安全教育。
第三章职责分工第十一条总经理的职责是负责生产部的全面工作,全面掌握生产部的各项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生产部经理的职责是协助总经理管理生产部的生产、技术和安全工作,落实总经理的各项工作要求。
第十三条车间主任的职责是全面负责车间的生产,安全以及车间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生产部各级领导和职工应当严格执行公司和生产部的各项制度和管理要求。
第十五条生产班组长的职责是组织生产线的生产作业和生产人员的安全教育。
第四章工作流程第十六条生产部工作按照总经理的工作要求和生产部经理的指示来开展。
第十七条生产部的工作流程是从生产计划、生产准备、车间生产、生产记录、安全生产等一系列流程来进行的。
第十八条生产部工作严格按照生产部的工作流程和生产计划来进行。
第十九条生产部的工作每天都要做好工作记录,并及时报告给生产部经理。
第二十条生产部的车间主任要严格按照生产部的工作流程来管理车间生产工作。
第五章质量安全管理第二十一条生产部的全体领导和职工要严格按照公司的质量安全管理要求来生产。
第二十二条生产部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安全生产要求来生产。
工厂生产运营管理手册

文件编号: 页数: 共 页生效日期:效力层级:细则类【三级制度】 编制部门:装配制造部制定人: 审核人: 批准人:工厂生产运营管理手册(试行版)目 录 第一章 安全三级教育培训第二章 安全事故处理第三章 会议管理第四章 生产进度管理第五章 工厂车间现场5S管理第六章 废弃物资管理第七章 工厂改善提案管理第一章 安全三级教育培训1 目的工厂所有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能力,特制定本流程。
2 依据《安全生产管理法》. 3 工作流程员工岗前三级安全培训流程厂级培训车间级培训班组级培训安全工程师工位长/班长工厂厂长生产经理记录人事专员入职报道组织公司级/厂级安全培训培训记录组织车间级安全培训确定生产车间组织班组级安全培训确定生产班组培训大纲归档入厂人员安全教育三级培训大纲1、厂级或公司大纲a. 讲解《公司》的架构,考勤制度、薪金发放、假期、处罚、辞职等等问题;b. 讲解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使用劳动保护的意义、内容及基本要求,使新入厂人员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c. 介绍《公司》的安全生产情况,包括企业发展史(含企业安全生产发展史)、企业设备分布情况(着重介绍特种设备的性能、作用、分布和注意事项)、主要危险及要害部位,介绍一般安全生产防护知识和电气、机械方面安全知识;d. 介绍企业的安全生产组织架构及成员,企业的主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等;e. 介绍企业安全生产的经验和教训,结合企业和同行业常见事故案例进行剖析讲解(着重讨论对案例的预防),阐明伤亡事故的原因及事故处理程序等.提出希望和要求(如要求受教育人员要按企业管理制度积极工作)。
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主要思想,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努力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经常参加安全生产经验交流和事故分析活动和安全检查活动。
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一)

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一)引言概述: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是指企业为确保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规范员工的行为和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来阐述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的内容,包括生产计划制定、原材料采购管理、生产过程控制、设备维护与保养、生产信息记录与分析。
正文:一、生产计划制定1. 制定年度、月度和周度生产计划,包括产量目标和工序安排等。
2. 确定生产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并与各相关部门进行协调。
3. 建立生产计划执行制度,及时调整计划,并做好沟通与协调工作。
4. 制定生产任务分解与分配的标准和流程,确保任务的合理分派。
二、原材料采购管理1. 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包括采购数量、供应商选择以及采购时间等。
2. 建立供应商评估和审核制度,确保选择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供应商。
3. 监控原材料库存情况,进行及时补货和库存调整,避免生产中断或库存积压。
4. 建立原材料检验制度,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和质量评估。
三、生产过程控制1. 明确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制定相应的作业标准和操作规程。
2. 进行生产现场巡检和抽查,确保生产设备、工艺和操作符合规定要求。
3. 强化岗位责任意识,建立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流程和品质记录。
4. 建立异常处理和纠正措施,对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
四、设备维护与保养1. 编制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
2. 建立设备故障及时报修和紧急维修制度,确保设备故障能够及时处理。
3. 建立设备使用记录和设备抽查制度,对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监控和评估。
4. 建立设备维护培训制度,提高员工对设备维护和保养的意识和技能。
五、生产信息记录与分析1. 建立生产信息记录和统计制度,包括生产产量、质量、效率等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2. 分析生产数据,发现问题和瓶颈,提出改进和优化方案。
3. 建立生产报表制度,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生产情况和问题。
4. 建立生产数据保密制度,确保生产数据的安全和机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邢光军《现代管理科学基础》
8
开篇案例
4、实施效果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工厂基本改变了月月赶紧缺
第三章 企业生产管理
学习目标
⑴了解现代企业企业的基本活动与生产系统的 构成
⑵熟悉生产管理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内容 ⑶了解生产的分类与生产类型的划分 ⑷了解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熟悉企业生产
过程的时间组织 ⑸了解生产计划体系 ⑹了解生产管理新理论
2014-邢光军《现代管理科学基础》
2014-邢光军《现代管理科学基础》
13
(5)供应活动。这项活动就是为了保证企业正常进 行生产经营活动所提供的一切服务工作。主要包 括能源、设备、工具等的供应,以及人力资源的 组织培训等一系列活动。
(6)营销活动。这项活动就是采用各种营销策略, 通过各种销售渠道,寻找和发现目标市场,在市 场上进行产品的销售,并为顾客进行售前、售后 服务等一系列活动。
2014-邢光军《现代管理科学基础》
11
(1)计划活动。这项活动就是通过市场调查和预测, 结合企业经营环境和自身条件,确定计划期企业 产品的品种、产量、成本、价格及利润目标,制 订生产经营计划,拟定实现计பைடு நூலகம்的措施。
(2)生产活动。生产资源人、财、物、信息、技术 等通过生产过程,按期、按质、按量转化为社会 所需要的各种产品或劳务,这就是生产活动。生 产活动是产品的创造过程,是生产经营活动的核 心。
(3)生产部每月不核算和平衡生产力,经常向车间下 达紧缺件计划。
(4)车间的生产进度由每天早晨的碰头会来决定。
2014-邢光军《现代管理科学基础》
5
开篇案例
(5)生产能力不足,同时又有大量的零件积压,紧缺 件越积越多,整个生产线长期处于应付紧缺件的局 面,占用了大量的生产力和资金。(当年月平均零 件消耗额为 45.6 万元,可实际半成品库存的月平 均占用额为117.8万元)为了弄清工厂生产计划管 理的基础工作,咨询组对该厂产品进行分类分析, 发现:该厂是一种包含大批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小 批量生产的生产类型。因此,产品及零件的作业计 划应按照它们各自的生产类型制定不同的期量标准 和采用不同的作业编制方法。
2014-邢光军《现代管理科学基础》
2014-邢光军《现代管理科学基础》
3
开篇案例
A 开关厂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产品零件齐套难、 急件多。当月组装、当月不齐套的产品就有100多 个规格。生产资金占用大,全厂定额流动资金300 万,实际占用就有460-470 万,生产资金270万元, 占流动资金的 58.7%。因此,开关厂的领导要求就 生产计划进行咨询,通过生产计划管理的改善来改 变生产的被动局面。
2014-邢光军《现代管理科学基础》
12
(3)技术活动。这项活动就是运用科学技术,为企 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主要包括开发 新产品,改进老产品,创新品牌,确保质量,采 用新技术、新工艺等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一系 列技术活动。
(4)质量活动。企业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一定 要保证质量,确保产品质量是企业所有活动中的 中心工作。企业的质量活动主要包括标准化、计 量化、信息化、责任制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2014-邢光军《现代管理科学基础》
14
(7)财务活动。这项活动就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 动筹集资金,对企业取得的销售收入和利润进行 合理分配,对企业的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进行精 细管理。
(8)信息活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信息, 同时又会产生大量信息。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为企 业的腾飞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经营风 险。企业的信息活动就是要使企业把握机遇、规 避风险,为企业的发展引领航向。这项活动主要 包括信息的收集、记录、处理和利用等工作。
2014-邢光军《现代管理科学基础》
10
3.1.1企业的基本活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我国企业是产品或服 务的生产者和提供者,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 亏、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企业的基本任务 是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或服务,同时取得良好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为了完成基本任务, 就要进行一系列的生产经营活动。一般来说,企 业的基本活动包括以下几方面:
2
开篇案例
1、案例背景 A开关厂是生产开关键的中型厂,职工 1200 人,
年利润 650 万元。产品分 13 大类、共 2000 多个 规格,为 2000 多用户服务,每年的订货合同在 4000 份以上,每月要生产 2000 万件左右的零件, 临时任务占总任务的 20%左右。这种多品种、多 规格的生产类型,在生产组织上有它的复杂性。A 开关厂如果不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计划管理系统,就 难以形成完好稳定的生产秩序。
2014-邢光军《现代管理科学基础》
4
开篇案例
2、调研分析
(1)经调研发现了解到该厂的生产计划编制过程:从 订货到车间收到生产计划需要25—55天。由此造成 生产准备工作的紧张和生产安排的忙乱。
(2)该厂只编制厂级 生产作业计划,不编制车间生 产作业计划,这对于多品种、多规格生产类型的企 业来说是难以适应的。
件的现象,初步建立了稳定的生产秩序,生产资金 在扣除原材料涨价的因素后,下降了20%。
2014-邢光军《现代管理科学基础》
9
3.1 企业生产管理概述
生产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基础,生产管理是企业管 理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特别是企业在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和精细 化管理转变的今天,企业更要重视生产管理。
2014-邢光军《现代管理科学基础》
6
开篇案例
提出 (1)重新设计工厂的生产计划 流程体系。 (2)工厂生产的是多品种、多规格且不同类型的产品, 因此要针对不同的产品或零件的生产特点编制计划。 (3)订货、以及编制 生产计划 时均要平衡生产能力。
2014-邢光军《现代管理科学基础》
7
开篇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