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更好。
一堂优秀的课程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但应该满足以下“五实”要求: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
首先,一堂扎实的课程应该是有意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到知识,还要进一步锻炼能力,发展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强烈的研究需求。
其次,一堂充实的课程应该是高效的,教师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大部分学生能跟上教学节奏,并力争让学生理解透彻,记忆深刻。
第三,一堂丰实的课程应该是有生成性的,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从而在课堂中生成新的资源和过程状态。
第四,一堂平实的课程应该是常态下的,教师需要淡化公开课,注重实效,多上研讨课,并做到心中只有学生。
最后,一堂真实的课程应该是实实在在的,教师需要提前反复研究,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授课思路和方法,并与教师和学生多交流,以做到扎实有效。
如果教师能够长期坚持这些要求,那么学生一定能够学得更好。
一堂好课的标准及要求
一堂好课的标准及要求一、关于“一堂好课”1.“一堂好课”的标准第一,目的明确。
即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该堂课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具体要求。
第二,内容精干。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视规定的教学时间,以“取其精华、削枝强干”的原则,对教学内容及教材进行取舍,明确难点,突出重点,抓住要点,切忌眉手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
第三,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即教师管教管导,寓教育于讲、演、练之中,教育学生爱学、勤学、会学。
第四,教学互动。
即开展教学双边活动。
教学中,不启不发不好,启而不发也不好,只有启而发之,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样,教师才能变“自得其乐”,方能愈加显示“教学相长”之功能。
第五,生机勃发。
即教的生动,学的活泼。
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方能如饥似渴地“消化、吸收”。
第六,知能双赢。
即学生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亦即学懂、能会、管用,使学生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
2.“一堂好课”的外在表现第一,教师对讲授的内容应相当熟悉,语言表达准确、精练、生动、感人。
语言表达是课堂教学水平的集中体现。
内容熟悉方能如鱼得水,语言精练使人心明眼亮,生动感人才能沁人心脾。
三者体现了教师的知识水平高,教学准备工作精,教学思想、教学态度好。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语言清纯,如涓涓之水,静静流淌,娓娓动听;有的语出如似剥笋,如似抽丝,如获至宝,如数家珍;有的甚至一语道破,语出惊人,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总之,教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比较精练的语言讲清楚比较复杂的问题,从而实现预期教学目的。
应特别指出的是,语言技巧要进行必要的自我训练和锤炼。
第二,板书整洁、规范、条理清晰。
板书亦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
板书布局是否合理,去留安排是否恰当,讲授与板书结合是否得当,均体现了教师教学的基本功。
板书没有统一的格式,但整洁、美观、条理清晰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第三,教学关系密切,双方互动,有声有色。
叶澜《一堂好课的标准》
叶澜:一节好课地标准叶澜,中国著名教育家,女,祖籍福建南安,年月生于上海,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主要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教育学原理学科组组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地标准,但有一些基本地要求.大致表现在个方面.()有意义,即扎实.(教师讲地学生都知道,何必再上课?)在一节课中,学生地学习首先是有意义地.初步地意义是他学到了新地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地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地、积极地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地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才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地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教师讲地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换句话说,有意义地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地课.()有效率,即充实.(课堂上学生都应该有事情做).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地多少学生是有效地,包括好地、中间地、困难地,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地高低.有地高一些,有地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地课.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地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师地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地能量很大.()生成性,即丰实.(上课不能完全预先设计).一节好课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地,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地、情感地、智慧地、思维和能力地投入,有互动地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地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地课可称为丰实地课.()常态性,即平实.(哪怕部长听课,也要“目中无人”).不少老师受公开课、观摩课地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地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地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地东西呈现.当然,课前地准备有利于学生地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地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地空间,需要有思维地碰撞及相应地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生成许多新地知识.公开课、观摩课更应该是“研讨课”.叶澜教授告诫老师们:“不管是谁坐在你地教室里,哪怕是部长、市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地人听地,要‘无他人’.”她把这样地课称为平实(平平常常、实实在在)地课,并强调: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地课,而不是有多人帮着准备,然后才能上地课.()有待完善,即真实.(只要是真实地就会有缺憾).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地课造假地可能性最大.只要是真实地就会有缺憾,有缺憾是真实地一个指标.公开课、观摩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地,那么这个预设地目标本身就是错误地,这样地预设给教师增加很多心理压力,然后做大量地准备,最后地效果往往是出不了“彩”.有了问题,才有进步地开始,不能把自己装扮起来、遮掩起来.生活中地课本来就是有待完善,这样地课称之为真实地课.扎实、充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像很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地一个追求过程中,教师地专业水平才能提高,心胸才能博大起来,同时也才能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地全部欢乐和智慧地体验”.。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形式多样1.教学内容丰富、深入,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2.教学形式多样,包括课堂讲授、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等,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和积极性。
五)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要客观、公正,能够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教学效果。
2.教学评价要及时、有效,能够指导学生的研究和教师的教学改进。
六)教学环境1.教学环境要舒适、安全、整洁,能够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2.教学环境要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七)教学资源1.教学资源要丰富、先进,能够满足学生的研究需要和教师的教学要求。
2.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研究质量。
八)教学管理1.教学管理要科学、规范,能够保障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2.教学管理要灵活、创新,能够适应不同的教学需求和教学环境。
九)教学研究1.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进,能够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2.教学研究要紧密结合教学实践,能够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和难点。
十)教学态度1.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教学工作,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和兴趣。
2.教师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不仅包括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尊重、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效果好等方面,还包括教学理念、教师行为、学生表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学评价、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学态度等方面。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方面,才能够创造出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
教学内容应该按照一定的脉络和逻辑顺序进行讲解,避免跳跃和混乱。
教师应该在讲解时清晰地表达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八)案例丰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案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这些案例应该与实际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九)互动交流教学过程应该具有互动性和交流性,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呢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呢?从宏观角度来看,有四大方面标准。
一、一堂好课应体现三点:真实的学习过程;科学的学习方式;高超的教学艺术。
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一定是真实的,而不能虚假的,学生是在实实在在的学习,实事求是的学习,揭开课堂虚伪的面纱、神秘的面纱,还原学生学习生活,尊重学生的个体,尊重学生的生命。
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符合新课程理念,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生学习要讲究效果,讲究方式,讲究实效。
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要真实,而不是伪装,课堂的教学艺术是根据需要来体现,根据需要来诞生,而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
二、一堂好课应以学生的发展来衡量,要求做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
衡量学生是否有收获,所有的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是否得到同步发展,学生的学习认知与情感是否和谐发展,具体从教学目标上是否体现多元化。
学习的过程和问题的生成,学生的学习是否体现生成性,学习内容是否开放,学生学习评价是否激励。
教师的媒体是否得到恰当的使用。
三、一堂好课应体现在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的统一。
建构性指的是学生的学习知识是自我建构的而不是灌输的,问题的生成是有分量的、有质量的、有具体的内容,有针对性的。
多元性指学习方法多元,学习方式灵活,评价手段、评价方法要多元、要灵活、要完善、要全面。
在学生的知识的建构过程、问题生成过程、学习方法的过程要嵌入评价。
四、一堂好课应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以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状态为主。
要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表现,学习状态,看学生是怎样学习的。
学生的参与程度怎样,学生在小组内,对回答问题、交流问题表现怎样。
学生回答问题的学科语言是否形成,语文学科学生回答问题,交流问题一是符合文本内容,二是否恰当流畅,数学课有数学话语等等。
学生的交流、参与、互动、情绪怎样,目标是否达成,知识结构是否掌握,过程方法是否体现,情感态度怎样,三维目标是否体现。
一节好课的标准
一节好课的标准一:让学生主动学习。
1、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时机,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
根据人们对学生参与活动探究研究的结果,一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为整节课的二分之一以上。
2、合作学习。
教学组织形式是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在"权威、参谋、同伴〞三重角色的选择中,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两种关系的处理中,形成良性开展的和谐关系。
须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停留在形式上,应让学生在实质性的讨论中真正地交流想法、丰富见解。
3、自主学习及差异开展。
好的课堂教学非常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调节,逐步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
成认学生开展的独特性,要尽可能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潜在优势,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开展,而是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个性。
在课堂教学中,区别指导,分层教学,不按统一模式去塑造学生,使学生实现有差异的开展。
4、鼓励创新。
在表达现代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努力挖掘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创造条件使学生经常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形成独特的创造力。
二:教师要有良好的素质修养。
1、课堂驾驭能力。
能较好地对课堂教学进展组织、管理和监控,根据课堂上不同的情况调节课堂教学节奏,容量适当、构造清楚、时间安排合理、课堂应变能力强。
2、实践操作能力。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演示实验以及教具的运用适时、适度,且操作标准熟练。
3、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语言标准、精练、生动;板书、板画设计合理,字体标准。
三:好课的特点。
(一)新。
1、理念新。
能够表达新课改的精神。
新课程的教学观就是自觉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体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合作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建立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
2、思路新。
能表达省时高效的教学原则。
3、手段新。
重视现代化手段与传统手段的结合应用。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的标准一堂好课的标准一堂好课总的要求是:教师善教,学生乐学。
“善教”就是教师具有现代教学观念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知识开发能力强,善于启发,善于因材施教,善于探索创新;尊重学生人格,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育规律,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乐学”就是学生学习兴趣浓,积极主动的学;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和动手,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过程。
能创造性的运用新知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具体要求:一:基本功能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正确确定包括知识、方法、能力和非智力素质方面的教学目标,确立教学的深广度和容量。
教学内容丰富,概念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楚,教态自然亲切,语言有感染力,具备民主和谐的有效学习氛围,多媒体屏幕显示和板书得当,学时准确,着装得体。
二:有意义初步的意义是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学生越来越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有效率授课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大部分学生能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能按节奏接受当堂内容。
二是效率的高低,要力争让学生理解透彻,记忆深刻。
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
四: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程度高。
五:常态性课堂独特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及相应的讨论,最后师生相互生成许多新的知识。
不管是谁坐在你的教室里,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
这样的课平平常常,实实在在,注重实效。
一堂好课的六个标准
一堂好课的六个标准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教学目标明确、恰当教学的重点、难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有良好的互动效果,师生关系和谐。
1、教学目标要明确、恰当。
教学目标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明确、恰当是一节好课的首要条件。
明确,是指师生对一堂课应达到的目的、方向要有共同的认识。
恰当,主要指要符合年段的特点,符合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
2、教学的重点、难点要突出。
教师要能深刻地理解、正确地把握教材,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3、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
要看是不是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不是在每个环节都参与了就深度而言,要看学生是被动、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学习,要看理解程度、学习质量是否得到提升。
4、教学气氛要和谐,师生关系要融洽,训练要扎实有效。
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习惯等方面学有所得,哪怕是一课一得。
扩展资料:老师讲得精巧、精致、精彩,应该通过使学生兴奋、活跃、积极地参与探究,转化为学生的精彩,转化为课堂的精彩。
如果老师的高、精、尖的展示,游离于课堂,间离了学生,会变成对学生的压抑,那么这样的所谓精彩要受到追问、叩问,因为一节成功的课落脚点不是教师教得好不好,而是学生学得好不好。
课堂自然是要解决问题,这样一种〃解构和建构〃的循环,不是以解决所有问题为〃能事〃的,带着问题进教室的学生,在探究合作解决了问题,同时还要带着更多问题和疑问,尤其是带着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走出课堂的
这才是真的成功。
一堂好课的六大标准
一堂好课的六大标准
一堂好课的六大标准如下:
1. 目标明确:教师在课前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紧扣目标,使学生清楚学习的方向。
2. 重点突出:一堂课应突出重点,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练习,提高学习效率。
3. 学生高度参与:好课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 新内容生成:好课不仅需要教师传达预设的知识,还需要在课堂互动中生成新知识,这是宝贵的课堂资源,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梯。
5. 相关拓展:在课程结束时,适当的课外拓展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展视野,增加求知欲,是课下学生自我提高的重要引导。
6. 启发心智:一堂好课除了知识的获取,还要对学生的心智有所启发。
适时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对未来的关注、对自我的关注、对世界的关注,更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这六大标准可以作为评价一堂课好坏的重要参考,也是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向。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的标准
1、“五实”扎实、充实、平实、丰实、真实。
扎实即扎实的基本功;充实即一节课内容比较多;平实即一节课平平常常;丰实即学生能够收获较多知识,教学效果好,不仅按照教学设计还能有生成课;真实即不作秀。
2、上课允许不同模式,要因课而宜、因人而宜、因情况而宜。
3、上课的一些基本要求:上课理念符合素质教育与时俱进。
目标明确,描述准确、正确,具有可检测性。
过程要有学生方面和教师方面。
教学手段和方法多样适宜。
教学效果明显。
板书有特色。
4、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课堂中要有思辨、质疑。
精心设计课堂由静态预设到动态生成,创建情境,学生主动参与构建知识。
各种活动目的让学生生成概念。
听课要以观课态度听课。
5、课堂中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教师一直讲必然要成为催眠曲。
6、三维目标分为知识方面、能力方面、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制定目标要从学生角度去看。
知识是骨架,能力是肌肉,情感态度是神经,所以三者有时候是揉合在一起的,书写也可分为1、2、3,总之三维目标要统一,目标具有可检测性,适用行为术语。
7、板书设计,不能知识记录流水课,要高度凝练,富有特色。
8、教学效果,要达成预期效果完成教学任务。
9、备课时多看教参、教材,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不仅能给学生带来知识上获得感,更能让学生有思想上的感悟和升华,我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有知识理解的深度。
一堂好课应该有足够的深度,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深入程度,更关系于学生的理解深度,不能浅尝辄止地停留在对知识的表层了解。
教师应该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解释,帮助学生把握知识脉络,深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本质和内涵,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第二,有思维拓展的广度。
课堂教学的内容应具备广泛性和多样性,帮助学生突破单一学科、单一知识板块的限制,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地认知,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创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拓展他们的学科视野和思维广度。
第三,有教学评价的效度。
好的课程应该有合适的度量和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
教师应该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如作业、测试、讨论、学业述评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实现。
第四,有难易快慢的适度。
上好一堂课应该保持适度,即教学过程中的难度、节奏都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
教师应该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进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把控好课堂节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学步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
综上所述,我认为一堂好课应该兼具深度、广度、效度和适度四个标准,保证教学内容的深入、广泛、评价及时有效、教学过程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实现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课上有所获、有所得、有所思。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激发兴奋点——“课堂不是教堂,教师不是牧师”一堂好课必须要从上课伊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兴奋点。
二、抓住中心点--要始终围绕主题创设情境,最终要回归课堂,进行知识整合。
三、突破疑难点——这是对老师最基本的要求。
好的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设疑启思,“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学的目的,也是教师的天职。
四、找准切入点——把握好知识结构的衔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要多举学生身边的例子,让学生有感而发,最贴近学生的事例才会让学生感到亲切,而不感到神秘。
身边的才是最接近、最亲密的。
五、理清知识点——知识是教学成功的载体。
抛开知识空谈素质,是空中楼阁。
六、培植发散点——要注意相近知识的链接类比,相反知识的比较鉴别。
注意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明确得分点——课改也不能抛开考试,应试能力也是一种素质,一堂好课应该知识严谨。
要注意帮学生理清知识点到得分点到采分点的链接。
规范学生的答题。
1. 一堂好课的标准(1)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意义的课。
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而不是图热闹的课。
(2)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
也就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
(3)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
也就是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迪。
(4)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
也就是平实的课。
不管谁在听课,要做到心中只有学生。
(5)一堂好课应该是真实的课。
也就是有缺憾的课。
2. 一堂好课的基本表现(1)一堂好课必须形成学生的兴趣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2)一堂好课必须兼顾有差异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3)一堂好课必须体现思维的深度。
(4)一堂好课应促使学生知行结合,有所收获。
3. 用建构主义观点探讨一堂好课的标准:(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师生有效的互动性(3)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实践性(4)学生真正的理解性(5)预备学习材料的良好组织性(6)学生学习的反思性4. “好课”标准没有定论!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关注边缘群体,实现和谐课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高中一堂好课的标准
高中一堂好课的标准一、教学目标明确一堂好课的首要标准是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目标是指课程结束后,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学过程,并且与课程整体目标相一致。
二、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是一堂课的主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一堂好课应该包含丰富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并且要能够联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方式和手段。
一堂好课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学生参与度高学生参与度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互动情况。
一堂好课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问、讨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五、教学效果显著教学效果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情况。
一堂好课应该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六、课堂氛围和谐课堂氛围是指课堂上的气氛和环境。
一堂好课应该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积极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七、教师素质高教师素质是指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一堂好课应该由高素质的教师授课,他们应该具备先进的教育观念、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资源是指用于教学的各种设备和工具。
一堂好课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设备、实验设备、网络资源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教学资源的更新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的标准
---------------------------------------------------------------------- 一堂好课需要满足以下六点标准:
1、教学目标明确,达成度高;
2、教学方法灵活,适合学生需求;
3、教学方式民主,尊重个性需求;
4、教学过程和谐,参与度高;
5、教学评价科学,面向全体学生;
6、教学理念新颖,学生愿学乐学会学;
6、教学语言得体,双边交流顺畅。
【提示】
1.一堂好课,不是看教学热闹的程度,而是看学生思维的深度;不是看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不是看教学过程是否顺畅,而是看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
2.一堂好课,教学效果一定要好。
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课堂教学
3.一堂好课,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
教师的作用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教学生,而是引导、激励和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结论】
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
要研究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人格,采取科学技术,提高育人质量。
一堂好课的八个标准
一堂好课的八个标准
1、教学目标制定的是否准确、可实现、可检测。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一堂课的信息传递量和信息的深广度。
3、核心内容和基本概念是否科学、准确、严谨。
4、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教学方式。
5、给学生以丰富的、健康的思想营养。
6、把新的知识内容组织到已有的知识经验中。
7、应在重点、难点、观点转折时设计好有效的学生参与活动。
8、是否关注到优秀学生和弱势学生的发展。
从以上8个标准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一堂好的课程必须要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持续学习的动力;必须兼顾有差异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必须体现思维的深度,应该促使学生知行合一,有所收获。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还体现在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关注边缘群体,实现和谐课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的标准1、无论是高效课堂还是有效课堂,最主要的是一堂课下来能达到“预习有收效、教学有目标、学生有收获、老师有进步”,这样的课才是最有收获的课。
预习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然后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预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学,为上课时节省一些有效的时间。
要有层次的检查,是从字词入手还是从读文入手,师的心里一定要心中有数。
教学要有目标,就是教师一定明确自己一节课达到的教学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进行教学。
学生有收获,无论是怎样的课堂,使用怎样的教学手段,只要做到让学生有所收获,就算是一节有效课,无论是读,还是生字,哪怕一个小小的问题解决了,学生能在这节课中有所收获就是学生们没有白上这节课。
老师有进步,每一节上完老师都要反思,能有提升就是进步的表现,多学习,多思考,每天进步一点点,天长日久,就会进步很多。
2、要认真解读教材。
教师一定不要停留在文本本身,还要涉猎文本之外的东西,这样才能在上课时,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
3、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学会慢下来。
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节奏,演好自己的角色,语言一定要简洁、有情趣,要符合不同年龄的孩子的特点。
教师的语言生动活泼,学生慢慢也会熏陶感染,成为好的读者。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一定学会等学生,不要还没等学生回答完问题,就去接话,抢话,要学会慢慢等待,尊重学生,让学生把心中所想说完,千万不要在学生还没说完,老师就急忙替说,这样学生不但得不到尊重,学生的积极性也会被打消。
所以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学会倾听,也要让学生都静下来,一起倾听他人的发言。
慢下来,等一等的课堂一定会有不同的收效。
4、好的课堂一定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交流的机会,就要发挥小组的作用,让好帮差,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然后交流汇报,这样学生就能够锻炼,老师只是引导者,主动权把握在学生手里,学生好比风筝,能飞多高,就让他们自由飞翔,老师只有握好手中的风筝线就可以了,学会放手和收线,收放自如的结果就是学生们这些“风筝”都能在快乐地飞翔时享受到了遨游在蓝天中的快乐!。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包括: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1)目标明确。
是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
(2)重点突出。
是指在一节课上教师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要内容(基本知识、概念和原理)的教学上,不要对所有的任务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
(3)内容正确。
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加以纠正。
(4)方法得当。
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效果。
(5)表达清晰。
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
板书(或幻灯字幕)要规范、准确、清楚。
(6)组织严密。
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7)气氛热烈。
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应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一、课前多做准备工作1、备学生。
上公开课有时候是自己的学生,有时候是别人的学生。
若是自己的学生,很多时候能够沉着应对。
因为学生的情况都很了解,提的问题会很有针对性,学生能应答自如,课堂气氛当然就好一些。
但要上好一堂公开课,也还得好好备学生,让学生在公开场合得到锻炼;当然若是别人的学生,就更应该事先了解一些他们的情况。
如他们的成绩分布,班干部名单等,同时多鼓励他们别怯场,利用有限的时间和他们融洽关系,走近他们,最好让他们喜欢上你这个陌生老师,这样他们才会最大限度地配合你,让你上课时候能得心应手。
2、备教材。
这是上课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若对所较内容不熟悉,把握不了重难点,上课时候就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上课前要非常了解自己要讲什么,不讲什么。
内容不宜过多,要明了清楚。
让学生实实在在学点东西,而不是所谓的走过场。
同时要结合所教知识与前面旧知识的联系,从而能从复习中从容过渡,让新知识的引入自然而生动。
不让自己的公开课变成“耍猴戏”。
3、备课件。
很多老师平时上课很好,但一上公开课就不知所措了,因为课件不熟悉,以为课件是现成的东西,没花时间好好研究怎么用,上下衔接不自然;另外,因是别人制的课件,使用起来很别扭,导致上课时候心慌意乱,自然就上不好课了。
二、做好新课的导入1、新课的导入要有新意。
万事开头难,有了好的开端,对后面的过程产生水到渠成的效果。
一节公开课开始的部分很重要。
因为来听课的人或评委也许是第一次听你的课,他们要是听见耳目一新的导入,会对上课人产生良好印象,因为第一印象会先入为主。
2、新课的导入要自然,简洁而又生动。
导入是很简短的一个过程,但却很有讲究,它要把复习旧课和新课联系起来,同时也得与即将上的新课衔接。
所以要求上课的老师要多多研究,找到最适宜的导入材料,让复习轻松过渡到新课。
三、扬优避短,采取多种方式上好新课1、纯朴、谦逊、高雅的形象是上课成功的第一前提。
当一位教师走进教室时,人们就会在脑海里产生第一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澜:一节好课的标准
叶澜,中国著名教育家,女,祖籍福建南安,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
主要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教育学原理学科组组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
大致表现在5个方面。
(1)有意义,即扎实。
(教师讲的学生都知道,何必再上课?)
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是有意义的。
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这样学习,学生才会学到新东西。
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
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
(2)有效率,即充实。
(课堂上学生都应该有事情做)。
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
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
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
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很大。
(3)生成性,即丰实。
(上课不能完全预先设计)。
一节好课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
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4)常态性,即平实。
(哪怕部长听课,也要“目中无人”)。
不少老师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准备过度。
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
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及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生成许多新的知识。
公开课、观摩课更应该是“研讨课”。
叶澜教授告诫老师们:“不管是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市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
”她把这样的课称为平实(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并强调: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有多人帮着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
(5)有待完善,即真实。
(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
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
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
公开课、观摩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很多心理压力,然后做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往往是出不了“彩”。
有了问题,才有进步的开始,不能把自己装扮起来、遮掩起来。
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待完善,这样的课称之为真实的课。
扎实、充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像很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很难。
但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追求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提高,心胸才能博大起来,同时也才能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