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营出口企业 收汇风险 控制与防范管理

合集下载

我国企业出口收汇风险的有效规避

我国企业出口收汇风险的有效规避



我 国 对 外 贸 易 现 状 及 风பைடு நூலகம்险
三 、 险管理 风 在经 济危机 的影响下 , 国出 口企业将要 面临 的收汇风险 比 我 原 来更大 。 谓 出口收 汇风险 , 所 即指某 企业产 品出 口后没有 能够按 ( ) 一 - B用风 险 管理 。 对于信用 风险的管理, 国际上通行 的做法 首先是测量进 口商 的 照 合同约定 金额收回 相应的货 币而 导致损 失的风险 。由于 对外贸 我国 出I--可 以参照 国际评级机构给 出的信用评级 。 :t ̄ 1'k r l 易相 比于 国内贸易来 说需要经过 的环节 更多、 更复杂 , 面对的风 信用评 级。 所 对 交易 对手 的资信 调查 还可 以委 托银 行进 行 。 交 易前 , 在 对 险也肯定 更大 。 何一个环节 出了 问题 , 任 都将 影响到最终 能否顺利 对 也 收 汇。 而我 国的企业 由于历史 原因, 对进 出口贸易中 的风险 认识不 对 方的 基本情 况应 做到 较为 详细 的调 查研 究 。 于老 客户 , 不 够, 在进入 全球竞 争时往往 会面临 比其他 国家 的企业更大的风 险。 能放 松 调查 , 因为其 信用状 况 也是 时刻 变化 的 。 交 易的各 个环 在 节都 应该 密切 注意 对方所 发 生 的新 情 况 , 争做 到快 速 反应 。 力 二、 风险产 生的分类及原因 在 交 易 结束 后 , 当 建立 起 自己 的客 户 档 案库 。对 交 易 中 应 ( ) 用风 险 。 一 信 所遇到的问题详细分析并记录。 信 用 风 险是 指 是 指 交 易对 手未 能 履 行 约 定 契约 中 的 义 务 ( ) 业 内部 风 险 管理 。 二 企 而 造成 经 济 损 失 的风 险 。当 出 口商 品 的 价格 下 跌 的时 候 , 口 进 l 聘 综 合型 人 才或 者 以各类 所 需 专 才来 组 建 综 合 型 团 、招 商 就有 不履 行合 约 的冲 动 。 队。尤其要注重激励约束机制 的设计, 使得团队内所有成员形 其 产 生 的 原 因有 : 成 合力 而 不 是 内耗 。 l 经 济 运行 的周 期性 : 、 在经 济 扩 张 期 , 强的 赢利 能力 使 较 2 聘请 专 业 人士 ( 咨询 机 构 ) 分参 考 国 际惯 例和 我 国 、 如 充 总体 违 约 率 降低 。在 紧缩 期 时 , 为赢利 情 况 总 体恶 化 , 因 借款 法 律 来 建立 一 套清 晰 的 操 作规 则 。 人 因 各种 原 因不 能 及 时足 额还 款 的 可 能 性增 加 。 目前世 界经 3 建立 信 用 风 险管 理制 度 。对新 老客 户 一 视 同仁 。 、 济 正处于 一个 紧缩 的周期 之 中, 由此 造 成 的信用 风险 大大 增加 。 ( ) 家风 险 管理 。 三 国 2 进 口商 自身经 营 中 出现 的特 殊事 件 : 、 这种 特 殊 事件 发 生 出 口企业 应 该首 先 对整 个 世 界政 治格 局 有 一 个 清 晰 的 认 与 经 济运 行周 期 无 关 , 却影 响 了 公司 的 还款 能 力 。 但 识 。在每笔交易达成之前 , 要详细了解此合同的所有利益相关 3 诈骗 : 口商 签 订合 同的 目的 即是 诈骗 , 者 根 本就 没 、 进 或 方 所 在 国家 的 政策 情 况 。 有 想 要 正常 履 约 。 只 要 货款 没 有 收 到 就 应 当 密切 留意 这 些 国 家 的 政 治 经济 ( ) 二 企业 内部风 险。 走 势有 什 么 不 利于 收 汇 的变 化 出现 。若 出现 不 利 变化 , 当积 应 企业 内 部风 险 指 由于 出 口企业 内部 管 理 的 问题 造 成 的 风 极联 系 行业 协 会 、 国商 务 部 、 国驻 外 国使 馆 等 一切 渠 道 , 本 本 并 险 。其 原 因 为 : 与进 口商 协调 共 同 解 决 问题 。 l产 品结构 不 合 理 . 术含 量 和 附 加值 低 。这 使 得我 国 出 、 技 ( ) 率 风险 管理 。 四 汇 口企业 在 国际 竞争 中难 以获 得话 语权 , 生产 的产 品没有 独特 性 。 对 我 国 的 出 口企业 来 说 , 当前 , 以外 币计价 , 且本 币升 值 为 2 从 业 人员 素质 、 验 不 足 , 多企 业 又 没有 一 套系 统规 、 经 很 主要 风 险 。 范 的业 务 操 作流 程 。尤 其 是 国 内 的外 贸 公司 人 员流 动 性大 , 约 企业规避 汇率风 险 的关键 是要选 择合理 的避 险工具 和产 品 。 束激 励 机制 不 合 理 , 导致 有 经验 的从 业人 员 或者 自创 企业 或者 其 中短 期 措施 有 . 期货 交 易 、 大 本 币结算 、 夕汇 扩 外汇 资产 不 愿 意 把经 验 传 授 给新 人 。 国内 业务 员 对 WT 且 O规 则 了解得 平 衡 、 向交 易平 衡 等 。 反 不足 , 因此 产 生 了额 外 的风 险 。 中长 期 措 施 : 国 出 口企 业 可 以采 取 提 高产 品 附加 值 、 我 增 3 大部分 出口企业还没有 建立起信用风 险管理 制度 , 、 交易前不 强 竞 争力 等措 施 , 来克 服 本 币升 值 带 来 的不 利 影 响 。并 且 利用 重视 对国外客户进行 资信调查 , 交易过程中又过分迁就客 户, 而一 加 扩 旦形成逾期应收帐款 , 如何追讨 的问题又成 为出口企业的一大难题 。 本 币升值 , 快 海外 转 移 , 大 多 边 贸 易 。这样 既可 以提 高对 汇 率 变动 的抵 抗 能力 , 能 够确 立 全球 化 的 内部 分工 体系 。 又 ( ) 家风 险 。 三 国 ( ) 合风 险 管理 。 五 综 国家 风险 是 指 在 国际经 济 活 动 中发 生 的 、 一 定程 度 上 由 在 除此之外还可 以考虑综合的风险管理方法, 把风险整体交 外 国或 本 国政 府 控 制 的 事件 或社 会 事 件 引起 的给 出 口商 应收 给银 行或 者 保 险 公 司之 类 的 专 业 公 司 来 处理 。如 出 口保 理 和 账 款造 成损 失的 可 能 性 。 企 业可 能遇 到 的 国 家风 险 主 要 包括 出 口信 用 保险 。口

出口企业税务风险防控措施

出口企业税务风险防控措施

出口企业税务风险防控措施在市场全球化的背景下,出口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税务风险。

为了降低风险,并确保企业合规运营,出口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税务风险防控措施。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出口企业应采取的税务风险防控措施。

一、合规守法意识的培养出口企业首先需要树立合规守法的意识,建立遵纪守法的思想观念。

企业应加强员工的税法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税务风险的认识和理解,确保员工对税务规定的遵守和执行。

二、税务筹划与税收政策的熟悉出口企业需要关注国内外的税收政策,并合理利用各项税收政策进行税务筹划。

企业需要确保自身的税务筹划合法合规,避免利用漏洞进行偷漏税行为。

同时,企业也应熟悉各个国家的税收政策,了解进出口商品的相关税收政策,以避免因为不了解税收政策而引发税务风险。

三、合同和文件的规范管理出口企业在与客户、供应商等相关方签订合同时,应特别注意税务风险的规避。

合同中应明确纳税义务和责任的承担,确保自身权益的合法合规。

此外,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文件管理制度,对涉及税务的合同、发票、报关文件等进行分类、归档和备份,以备税务稽查或审计时提供相关证据和资料。

四、财务数据的及时准确报送出口企业应及时准确地报送财务数据,特别是涉及税务的财务数据。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报告制度,确保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企业还应及时将报表数据报送给税务部门,以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因延迟或误报而引发税务风险。

五、税务合规风险的内部控制出口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税务合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税务风险的有效防控和管理。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部门或派驻专人负责税务风险的防范和应对工作。

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对企业的税务合规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六、合理利用税务优惠政策出口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来降低税务风险和税负。

企业应积极申请享受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并确保所享受的优惠政策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出口贸易运作中的风险管理控制策略

出口贸易运作中的风险管理控制策略

出口贸易运作中的风险管理控制策略在当今全球化的贸易环境中,出口贸易运作中的风险管理控制策略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管理控制策略。

1.市场风险管理:出口企业需要对目标市场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竞争状况和潜在风险。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与当地分销商或代理合作,获取更多市场信息和资源。

此外,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出口市场,分散市场风险。

2.供应链风险管理:供应链风险可能包括原材料供应不稳定、供应商倒闭或质量问题等。

为了管理供应链风险,企业可以与多个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关系,确保及时交付和质量一致性。

此外,企业还可以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以确保稳定的供应。

3.运输和物流风险管理:运输和物流环节可能导致货物延误、丢失或损坏。

为了管理这些风险,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运输和物流合作伙伴,并建立稳定的业务关系。

此外,企业还可以购买货物运输保险,以减轻运输风险。

4.法律和合规风险管理:出口贸易涉及到复杂的法律和合规要求,如国际贸易法规、知识产权保护和税务规定等。

为了管理法律和合规风险,企业应积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确保遵守。

企业还可以聘请合格的法律顾问,以确保合规。

5.汇率和金融风险管理:汇率波动和金融风险可能对出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管理这些风险,企业可以使用稳定的货币合同或避免依赖单一货币。

此外,企业还可以购买外汇期权或期货合约,以对冲汇率风险。

6.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风险管理:出口企业需要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目标市场的要求,并提供及时的售后服务。

为了管理产品质量风险,企业可以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并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审核。

此外,企业还应制定有效的售后服务策略,以满足客户需求并维护声誉。

7.政治和地缘风险管理:政治和地缘风险可能导致贸易壁垒、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的情况。

为了管理这些风险,企业可以积极关注国际政治和地缘形势,并及时调整业务战略。

此外,企业还可以购买政治风险保险,以应对不可预见的情况。

传统结算方式下我国出口企业的收汇风险及防范措施

传统结算方式下我国出口企业的收汇风险及防范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已然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出口国。

全球贸易信息服务公司(GTI)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

所以在国际贸易中,中国出口企业如何有效地避免结算中的风险至关重要。

在我国对外贸易过程中,传统的结算方式有汇付、托收、信用证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防范海外坏帐风险, 以确保外汇资金安全。

本文对我国出口企业采用这些结算方式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结合当下电子商务平台提出自己对国际结算风险的防范措施及新的认识。

关键字:出口企业、收汇、风险防范AbstractWith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ompre 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China has become thelargest exporter all over the world. Global Trade Information Services (GTI) released the latest data show that last year China has surpassed Germany to become the world's largest exporter. Therefore,in t he international trade,how to effectively avoid the risk of settlement is essential.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foreign trades,the traditional settlement with remittance, colle ction, letters of credit, what should be taken to prevent the risk of bad debts from oversea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foreign exchange funds. In this paper, Chinese exp ort enterprises to adopt these methods of settlement analysis of actual cases, there may be risks of which summed up and put forward their own e-commerce platform with current international methods of settlement of preventing measures and new un derstanding.Key words:Chinese foreign trade,exchange funds, risk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引言随着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我国的出口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加大了我国外贸企业的出口风险,使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际贸易持续低迷,进口商恶意逃债或违反合同的现象日益增多,我国出口收汇风险明显加大,为了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企业有时会以优惠的结算方式来吸引买家。

中小企业出口业务中常见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中小企业出口业务中常见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中小企业出口业务中常见的风险和防范措施【摘要】中小企业在进行出口业务时面临着多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合规风险、信用风险和物流风险。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中小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并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变化。

通过这些措施,中小企业可以降低风险,并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取得更好的业务表现。

风险防范在中小企业出口业务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中小企业应该意识到风险存在的必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规避风险,确保出口业务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中小企业出口业务、风险、防范措施、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合规风险、信用风险、物流风险、风险管理体系、内部控制、审计、国际形势变化。

1. 引言1.1 中小企业出口业务的重要性中小企业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经济的发展引擎,中小企业不仅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增长,同时也有助于拓展国际市场。

出口业务是中小企业实现国际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出口,企业可以开拓新市场、获取更多的客户资源,增加销售额和盈利空间。

中小企业的出口业务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

通过出口,企业可以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推广到全球范围,提高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口碑。

与此出口业务也能够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合作伙伴,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中小企业的出口业务还可以为企业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在国内市场波动较大或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通过出口多元化经营,企业可以降低单一市场的风险,稳固企业盈利能力。

中小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出口业务的重要性,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1.2 风险防范的必要性在中小企业出口业务中,风险防范至关重要。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风险是中小企业出口业务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

除了市场风险外,汇率风险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由于外汇市场波动较大,如果企业没有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措施,可能会导致不可预测的损失。

合规风险也是中小企业出口业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国外贸企业收汇风险的规避

我国外贸企业收汇风险的规避

我国外贸企业收汇风险的规避摘要:良好的出口贸易收汇是我国外贸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亦是我国整个外贸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我国企业出口风险主要在于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本文提出应健全风险信用管理机制、合理选择国际结算方式、建立良好交易关系、加强收汇人员素质提高等措施来对收回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

关键词:贸易收汇风险规避一、引言我国外贸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贸易总额不断增加、贸易层次不断加深、贸易主体不断更新。

但问题也不少,比如贸易收汇风险。

很多企业因不能及时规避收汇风险而导致资金短缺,造成损失甚至破产。

于是,强化外贸企业收汇风险的管理意识,建立一套实用的收汇风险管理及对策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不能有效地规避收汇风险,不但对我国外贸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威胁,甚至会对我国的外贸事业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二、出口贸易收汇风险的概念、分类及成因(一)出口贸易收汇风险的概念出口贸易收汇风险指出口商在出口结算中无法按时收汇,导致对外债权流失的可能。

(二)出口贸易收汇风险的分类出口收汇风险大致可以分为一般风险和特殊风险,一般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性风险、环境性风险,特殊风险主要指由于政治因素的出口逃汇。

1、一般风险一般风险主要指出口商无法按时收汇的风险,主要是经济因素方面的风险,例如进口商的违约等,其具体又可以分为:(1)操作性风险。

因外汇人员的操作失误而导致的出口贸易收汇风险。

(2)环境性风险。

指整个世界贸易环境发生了劣于出口商的变化,如汇率波动或者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引起的风险。

(3)市场风险。

多数是由于国际市场上对应商品价格的变动使出口企业无法全额收汇,而价格变化的原因是供求关系的变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信息获取日益便捷,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对供求的反应愈加敏感,价格的波动也越来越频繁,于是市场风险也随之加大。

(4)信用风险。

是指交易对象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约定而发生的收汇风险,主要有商业和银行信用风险。

外贸出口企业收汇风险的防范

外贸出口企业收汇风险的防范

外贸出口企业收汇风险的防范作者:孙敏敏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09年第12期摘要:在金融危机下,我国各类外贸出口企业必须规范业务操作流程,提高业务操作水平,建立健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并利用好国家出口信用保险等工具,有效地防范和规避收汇风险,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外贸出口企业;收汇风险;防范收汇风险是指外贸出口企业在运用外币进行计价收付的交易中,经济主体因外汇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在国际贸易中,从签订商品进出口合同到收付货款之间都有一段时间间隔,这段时间的外汇汇率发生变化对于未来有外汇收入的出口商而言存在外汇汇率贬值的风险,相反未来有外汇支出的进口商则面临外汇汇率上升的风险。

1、收汇风险的来源1.1 结算方式风险国际贸易经常发生货款结算,以结清买卖双方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这种结算称为国际贸易结算。

国际贸易结算是以物品交易、货钱两清为基础的有形贸易结算。

在外贸操作中,结算是很关键的一环,结算是否把握得好,直接关系到出口企业能否安全收到货款,顺利实现利润。

目前国际贸易中采用的结算方式主要有汇付、托收、信用证三种。

在国际业务中,各种结算方式都存在风险,只不过风险程度不同而已。

一般束说,即期信用证结汇最为安全,当然,全额预付货款,即前T/T是几乎没有风险的,但在买方市场条件下,这种付款方式不多见。

承兑交单(D/A)和付款交单(D/P)全凭客户的商业信用,风险就较大。

采用赊销(O/A)结算的风险则更大。

1.2 产品质量有问题一般来说,进口商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有时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所以出口商在备货和交货时,一定要完全遵循合同或信用证中有关产品质量、规格、数量等的约定,切勿以次充好,以少充多。

当前,由于部分出口企业盲目追求数量的扩张而轻视质量提高的经营理念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加上受到日夜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出口产品因质量低劣而遭外商退运、索赔和拒付的情况时有发生。

出口收汇风险及防范(精)

出口收汇风险及防范(精)

7
中国银行贸易融资产品介绍
二、福费廷 产品定义: 福费廷是指我行无追索权地买入因商品、服务或资产交易产生的未到期 债权。通常该债权已由金融机构承兑/承付/保付。 对出口商的好处: 无追索权买断。 规避各类风险。 无需占用客户授信额度。 增加流动资金。 优化财务报表。 提前获得出口退税。
8
中国银行贸易融资产品介绍
17
中国银行贸易融资产品介绍
七、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 产品定义:
由中央财政出资设立,为符合规定的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开具的投标、履 约、预付款保函提供担保、垫支赔付的专项资金。
产品功能:
解决对外工程承包企业银行授信不足、资金紧张的困难。
18
中国银行贸易融资产品介绍
产品特点: 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向我行申请使用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开 立保函,而不必全额缴纳保证金或获得中国银行的授信,从而简化了开立 保函的手续,减少了资金占压,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适用客户: 国际工程承包项目中的承包方。
业务范围: 结算方式为信用证、托收、信保、国际组织担保项下形式的债权,都可以 叙做此项业务。 业务提示: 短期融资1年期以下,而且可以提供3-5年,甚至更长期限的中长期融资。 对出口商的融资无追索权。
9
中国银行贸易融资产品介绍
三、国际组织担保项下贸易金融 产品定义: 在中国银行与部分国际组织签署的全球贸易融资协议下,我行为客户向涉 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贸易和项目工程提供福费廷/信用证保兑/转开保函 等贸易金融服务,由国际组织担保债务人的信用风险和国家风险。 产品功能: 解决企业向中、高风险国家出口贸易和项目工程中的融资和担保问题。 产品特点: 针对性强。 价格具有竞争力。 支持多种贸易结算工具。

如何控制管理外贸的风险

如何控制管理外贸的风险

如何控制管理外贸的风险如何控制管理外贸的风险?一、首先从接单风险开始:1、心态要平和,用平等的心态对待客户:对客户提出的要求认真考虑,不可接受的坚决拒绝或提出我方意见。

不能觉得客户来之不易,任何条件都答应。

2、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实际情况,有些单可以不接。

如:有些客户质量要求特殊,包装特别,付款拖欠;我方操作勉强,对我方建议毫不理会时可拒绝接受此单,不能有侥幸心理。

3、分类管理:对于信誉好、合作久的客户,提供优先支持;对于了解较少的、或者同行普遍反映信誉较差的客户,接单时要特别小心;或者不同这些上了“黑名单”的客户发生业务,以避免损失。

二、收购环节:1、要增加透明度,让工厂了解外贸出口业务的操作。

方式,让工厂明白自己的责任及违约给自己和外贸公司造成的后果。

2、要有严谨的收购合同,对品质、交期等要求有明确的描述,避免产生对文字理解上的分歧。

3、质量检验,货物做好后,要派业务员检验。

出现问题要第一时间通知工厂,在装船前解决;若不能解决的,立即通知客户,并保留证据。

等客户再次确认后方可装船,以避免到港后出现客户不提货、要求赔偿问题。

三、操作环节:1、要熟悉国家对所报货物品名、成分的要求,真实申报。

避免海关查验货物时,出现不符和侵权问题扣货,而造成严重损失。

2、对于相关的单据制作要仔细,避免出现单证不符,成为客户拒付的理由。

四、收汇风险:这是最大的风险,如果货物已发出,钱收不回,不仅意味着损失货款,相应的运费、保险等费用也赔了进去。

结合实际的业务情况,我们主张在签单付款方式的选择上要慎重。

1、优先选用L/C付款方式,因有银行信誉担保,可以有效控制货物。

但L/C 项下要做到认真审证,注意以下问题:(1)拒绝软条款,既信用证中有关客户要求出具品质确认书方可装货,或者其他对我方不利的限制条款时,不可接受。

避免客户因市场行情变化等因素不出具此确认,而无法装船。

(2)要及时交货,避免修改信用证。

因不能及时交货而要求修改信用证时,如遇到市场行情下滑,客户可拒绝改证,或要求降价或以此原因拒绝收货,这样就会造成严重损失。

外贸企业如何防范和控制应收外汇账款的风险

外贸企业如何防范和控制应收外汇账款的风险

外贸企业如何防范和控制应收外汇账款的风险外贸企业如何防范和控制应收外汇账款的风险加入WTO以后,我国与世界各国间的贸易量激增。

由于外贸企业业务经营活动的特殊性,信用风险已成为其财务风险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

然而,我国外贸企业贸易风险防范意识差,信用风险管理薄弱,切实加强应收外汇账款的风险管理,已成为我国外贸企业的当务之急。

一、外贸企业逾期应收外汇账款产生的原因据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外贸企业逾期应收外汇账款大约为贸易金额的5%,其原因大体可归纳为内外两方面。

从外部看,主要是国外客户的违约风险,表现为:(一)因客户所在国的进口商品市场价格下跌,客户寻找借口,拒付货款。

(二)因商品质量原因或运输途中商品受损、灭失等造成客户不予付款。

(三)因出口商交货不及时,致使客户不付款。

(四)因客户所在国金融政策变动,本国货币大幅度贬值,或国外客商因其经营状况恶化,无力偿还欠款。

(五)有的客户从一开始交易,就心存诈骗动机,拖欠不付。

从内部看,主要是目前我国外贸企业普遍缺乏国际贸易风险意识和有效的信用风险防范手段,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自我保护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国际贸易风险管理薄弱。

我国一些主管部门在考核标准和财务制度上没有反映企业逾期未收款的情况,也没有设立预警线,缺乏防范国际拖欠的有效机制。

(二)缺乏一套完整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信用风险管理至今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信用风险管理领域几乎是空白。

(三)外贸业务中缺少对客户资信调查,业务随意扩大。

不少外贸企业尤其是近几年获得外贸经营权的新企业,片面追求营业额,销售前没有对国外买家的资信作必要的了解和评估,销售后也没有进行及时跟踪,结果造成大量坏账。

(四)外贸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出口工作面广,内外环节多,工作要求高,并且随着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其专业技术性亦日益增强。

出口货款拖欠固然有不法外商蓄谋欺诈的,但外贸人员缺乏必要的国际贸易知识和经验,业务素质差也是重要的原因。

出口收汇风险与防范

出口收汇风险与防范
可编
第一部分: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业务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产 生的影响
◎ 汇款 ◎ 托收 ◎ 信用证
可编
第一部分: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业务的影响
基础合同
◎ 修改 ◎ 违约 ◎ 毁约
可编
第一部分: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业务的影响
欺诈手段及特征
◎ 虚假贸易背景/合同 ◎ 伪造单证 ◎ 骗保
在风险苗头,例如:
– 价格的大幅变动 – 买卖双方的关系变化
• 严防单据欺诈
– 警惕信用证中出现“单据由第三方出具”的 规定
• 对相关国际惯例、法律法规的掌握
– 对非实质性不符点及时提出反拒付
可编
第三部分:出口业务项下的风险防范措施
积极争取对出口商有利的信用证兑用 方式 ◎ 即期付款信用证 ◎ 延期付款信用证 ◎ 承兑信用证 ◎ 议付信用证
工作 ◎ 加强银企合作,在信用证真实性未核实之前,切不可存
侥幸心理仓促发货 ◎ 对大额信用证,应与开证行及时联系,证实其是否开证 ◎ 受理信开信用证应小心谨慎,必要时应与开证行证实 ◎ 在收到借用第三家银行密押开出的信用证时,一定要想
方设法和该银行取得联系,确保信用证的真实性和可靠 性
可编
第三部分:出口业务项下的风险防范措施
可编
第一部分: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业务的影响
◎ 国际保理融资
• 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保理业务同比虽有所 下降,但降幅逐月收窄
• 中国银行的出口双保理业务发展良好,已连 续16个月蝉联FCI世界第一
可编
内容大纲
第一部分: 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业务的影响
第二部分:我国近期涉及出口信用证项下发生 诉讼/纠纷的基本情况
可编
第三部分:出口业务项下的风险防范措施

外贸企业出口收汇风险的防范探讨

外贸企业出口收汇风险的防范探讨

财富生活>>Wealth Life外贸企业出口收汇风险的防范探讨■ 文 / 徐佩芬摘要:国际贸易具有特殊性特点,贸易双方地理位置距离较远。

若贸易双方的运营情况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就会导致外贸企业出口安全面临收汇风险问题。

本文针对出口收汇存在的坏账、欠款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多方面的风险防范策略。

希望减少欠款、坏账的完问题,不断提升外汇企业的出口收汇质量。

关键词:外贸企业;出口贸易;收汇风险;防范对于各个企业的发展与进步来说,都离不开充足的资金保障,并逐步建立良性的循环管理体系。

对于各个企业来说,资金的管控十分重要,属于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的重要资本。

因此,对于外汇企业来说,确保安全收汇十分重要。

外汇企业需要明确如何科学化的开展收汇风险防范与管理工作,将收汇损失降到最低,建立科学的客户信用资信管理制度,实现全流程的管控。

一、出口收汇风险及其成因随着国际贸易方式的不断变化,贸易产品数量不断增加,使得各个国家的贸易业务往来越来越频繁。

基于各个国家贸易收入增长的背景下,贸易中蕴藏了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也就是国际贸易主体。

外贸出口企业在贸易活动中,面临着许多方面的收汇风险。

出口收汇风险,主要就是出口贸易的出口商在出口结算的过程中,无法按时的进行收汇。

对于出口贸易来说,应当经过签约、备货、包装、托运等许多环节,涉及许多地区或是当事人的法律规定,所以存在许多方面的潜藏风险。

从整体的发展角度进行分析,出口收汇风险可以划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特殊风险与一般风险。

其中一般风险主要就是出口商无法按时收汇引发的风险问题,代表经济因素方面的风险,例如进口商违约等。

而特殊风险主要代表出口逃税,并且是政治因素方面影响的。

例如,进口国家进行外汇管制,限制进口企业实行对外付汇。

出口企业需要承担的风险属于一般风险,而国家承担的风险除了一般风险,还有许多特殊的风险。

概括进行分析,出口收汇风险的产生原因,具体阐述如下:(一)进口商的资质较差引发风险问题。

出口风险控制及其应对措施

出口风险控制及其应对措施

出口风险控制及其应对措施1.对外出口经营资格入门的“门坎”降低,一些地方的出口企业数量激增且良莠不齐,出口规模和退税规模增长异常。

2.出口骗税犯罪呈现专业化、网络化、团伙化和智能化趋势,作案手段隐蔽,骗税单证“合法”化。

以常规的方法审核、核查难以发现骗税线索,对涉嫌骗税企业检查存在取证难、定性难和处罚难等问题。

3.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农产品收购发票等进项抵扣凭证的违法行为如得不到有效打击、遏制,势必危及出口退税管理的安全。

1.营销处加强对新开辟出口企业的管理,开展首笔出口退税业务实地核查,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并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出口企业规范经营行为。

2.把出口退税管理绩效考核作为一项重要的部门内控措施,强化内部日常监控,规范出口退税审核、审批程序,以考核促规范,以规范降低执法风险。

3.深化出口退税预警分析,提高出口退税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防范能力。

落实出口退税审核特殊关注信息、税收函调制度,重点核实出口业务的货物流、资金流和供货企业生产能力及纳税等情况。

4.加强内外部门协作,加强与稽查部门的联动,与海关、外管等部门的配合,密切凝视骗税新动向、新线索,严防和严厉打击骗税活动。

当前,随着外向型经济的不断托展,乳山市出口企业户数和出口行业越来越多,出口金额也是越来越大。

2022 年共办理出口退税额 1.9 亿元,占全年税收总收入的 38.85%,占增值税收入的 69.6%。

出口退税额的快速增长,必然加大了出口退税的管理风险。

为更好地加强出口退(免)税管理,防范出口骗税,乳山国税局以狠抓出口退税风险管理为核心,采取风险排查、风险提醒、风险排序、风险防范等多项举措,积极应对出口退税管理风险,出口退(免)税管理质量提高显著。

一、乳山出口企业现状目前,乳山市出口企业主要有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鱼具、汽车配件、电子产品、化工产品、农药等 20 多个行业。

其中,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两个行业,占整个出口企业户数的 50%摆布。

进出口公司外汇汇兑风险防范与控制

进出口公司外汇汇兑风险防范与控制

ACCOUNTING LEARNING207进出口公司外汇汇兑风险防范与控制文/杨天永摘要: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币的波动区间也越来越大,给进出口公司的对外贸易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

人民币贬值或者增值都可能使企业面临一定的汇兑损失,常常使企业面临比较大的外汇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重视对外汇汇兑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减少外汇风险给企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企业;汇兑;控制随着我国逐渐地融入世界经济,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对外经济活动也越来越普遍,表现在对外投资日益旺盛,而且在金额方面其规模也越来越大,外汇汇兑风险成为了我国企业参与外贸交易活动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例如对于航空公司来说,虽然在运输成本方面下降了比较多,但是由于前一段时间人民币贬值的影响,发生的汇兑风险使企业的利润处于亏损状态,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盈利空间,有必要加强对外汇风险的管理。

一、进出口公司面临的外汇汇兑风险的原因(一)人民币相关因素的影响对于我国境内的进出口公司来说,人民币是衡量公司会计收益的法定货币。

在进行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如果只使用人民币来局限性结算,就不会面临到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汇兑过程,也就能够有效地避免汇兑风险的发生。

但是在实际的贸易活动中,由于人民币在世界上的流通性还不够强,在世界货币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够大,特别在国际金融交易中还没有完全实现自由兑换,这样就需要将人民币与外币进行兑换,这样就会面临到外币升值和贬值所带来的风险,使企业承受相应的汇兑损失。

同时人民币在运行的过程中其汇率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特别是人民币逐渐升值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外汇汇兑风险也越来越多,表现在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比较大,人民币虽然在部分时间内呈现出了贬值的局面,但是在大部分时间内都处于缓慢升值的状态。

(二)汇率波动性的影响对于外汇汇兑来说,随着国际经济的变化以及本国经济状况的变化,其币值不是一成不变的,汇率波动成为了外汇市场的常态。

出口企业收汇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预防

出口企业收汇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预防

从2007年底开始,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风暴越演越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已经酿成了一场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在这种形势下,收汇风险成为我国外贸出口企业面对的最大外部风险之一。

而在我国的出口企业中,中小企业又占据大多数,这就更造成了其认知和抗御收汇风险的能力严重不足。

本文对出口企业收汇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收汇风险的制度性安排进行了系统的阐释,期望能对化解收汇风险,避免出口企业财产损失及确保国家经济安全有所裨益。

一、收汇风险产生的原因出口企业收汇风险是指外贸企业产品出口后,未能按照合同约定金额收回相应的货币,导致对外债权丧失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出口企业所面临的收汇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性风险和环境风险等四大类。

在目前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中,我国企业面临收汇风险比正常情况下又加大了不少,具体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受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影响,国外消费市场不断萎缩,使得国外进口商拒收货物的风险快速增加,海外买家的信用风险逐渐加大。

由于欧美银行普遍在金融危机中受到很大的冲击,它们被迫催缴欧美进口买家的贷款资金,以充实银行资本金。

这对欧美中小贸易商的冲击非常大。

在这类贸易企业中,相当部分类似“皮包”公司,往往依靠银行贷款来进行资金周转,一旦无法从银行贷款,就有可能拖延支付货款的时间甚至赖账。

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买家在购买中国出口企业的货物时,往往采用赊账形式,一般三个月结一次款,有的长达120—150天,拉美地区甚至长达360天,这给坏账埋下了隐患。

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些买家的资金链条断裂,出现资金短缺,这就使得给中国厂商造成坏账的几率大大增加。

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统计,我国出口商平均坏账率约为1%,而2008年坏账率高达5%。

最严重的是中国对美国出口,坏账增长了至少3倍。

另据统计,素有“外贸风向标”之称的义乌企业的海外坏账率增长约268%。

进出口业务中防范出口收款风险的具体措施

进出口业务中防范出口收款风险的具体措施

进出口业务中防范出口收款风险的具体措施我国加入WTO后,出口环境应该会有相对的改变。

但与此同时,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力度将进一步凸现,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的界限将逐步消失。

值得高度注意的是,并轨的消极影响不仅对进口和国内产业,对出口及外向型产业应该也是不可避免的。

主动将风险防患于未然,事前采取措施避免与风险直接对抗,预先调整风险的变化与发展方向,以便转移并分散风险,这理应是智者之首选而决非怯弱的表现。

因此,加强研究出口经营风险,探究行之有效的微观风险防范对策,构建并不断完善出口经营风险防避机制,不仅在主观认识和学术上极为重要,当前更具有客观和实践上的迫切意义。

本文提出了具体实用的风险防范与规避整合对策,还总结归纳出多种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出口风险防避措施,可供我国外向型经济实体及其从业人员在实务中参考、借鉴和选用。

具体构建如下:除对货运风险按惯例可通过加固包装,选用装运港交货贸易术语和加保相应的货运险等办法加以防护外,对其余的出口经营风险进行防避采取的对策可概括为三类,即出口经营前的市场风险调研,出口合同的条款保护与出口经营中的配套防护措施。

这三类对策相互之间并不矛盾,综合运用时也不会相互冲突;它们在逻辑上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

只要在出口经营中使用配合得当,其防范与规避风险的整体功能与效果将会更加突出与完美。

出口经营前的市场风险调研应通过进行以国际市场为主要内容,结合国别市场的综台性风险调研,对出口经营全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种风险进行考察、分析和研究。

对出口经营目标市场的风险范围、种类和强度进行识别、预测和分析评估,在出口经营正式运作前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将风险防范于末然。

出口合同的条款保护措施对出口合同条款加以斟酌,设法在合同中加订保护性措施,以进一步防避出口经营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在贸易术语条款中采用国际商会INCOTERM S2000中统一规范的贸易术语。

在不得不使用象征交货传统方式与术语,即FOB、CFR和CIF一组术语,或规定现代方式与术语,即FCA、CPT和CIP一组术语时,应在出口合用中明确规定交货责任(如CY—CY等),和风险转移的划分界限(如货交承运人或船舷为界)等等,以清除买卖隐患,减少贸易纠纷,有效地防避贸易术语风险。

论我国出口企业外汇风险管理

论我国出口企业外汇风险管理

论我国出口企业外汇风险管理前言: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恶化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2008年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急转直下,月度进出口总值自2001年10月份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12月份外贸进出口再次负增长并继续下滑。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仍在蔓延和深化,作为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开放大国,我国进出口企业正面临巨大挑战。

在参与国际贸易过程中如何规避外汇风险,加强外汇风险管理将是影响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之举,本文结合我国外汇管理实际,在分析外汇风险管理基本范畴及意义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进出口企业外汇风险管理存在的三大客观问题和两大主观问题,并就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建议,供进出口企业参考借鉴。

关键词金融危机;进出口企业;外汇风险一、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范畴(一)外汇风险1、外汇风险也称为汇率风险,是指微观经济主体在从事对外经济活动中,以外币计价的债权或债务因汇率的变动而引起相关价值下降或上升所造成的损益]。

2、外汇风险的类型就外贸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而言,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①经济风险。

是指由于汇率的变动影响企业的产销数量、价格和成本从而使企业的收支发生变动的风险。

经济风险相当复杂,涉及企业财务、销售、生产等各个方面。

因此,经济风险应该由企业的各个部门共同承担。

②会计风险。

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和进行外币债权、债务决算时,对于必须换算成本币的各种外币计价项目进行评估时所产生的风险。

会计折算风险产生的原因是企业决算日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某些科目因汇率的变动而处于不稳定状态,而企业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只能用本国货币计价。

这样,企业会计报表就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外币余额折算成以本币计价的余额,特定的汇率变化将导致报表产生异常波动,进而导致评价过大或过小。

③交易风险。

是指以外币计价的交易中,由于汇率波动导致企业应收帐款和应负债务的价值发生变化的风险。

这是外贸企业面临的最主要的外汇风险,企业在签订贸易合同后,以外币计算的现金流量基本可以确定,而汇率的变动会影响以本币计算的现金流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义胜:涉外财会应用研究20年自营出口企业收汇风险控制与防范管理曹义胜中国对外贸易会计学会会员1. 企业自营出口“贸易术语选择”与“收汇风险”控制、防范管理企业在自营出口实务中,不可忽视出口“贸易术语选择”,这对防范日后出口收汇风险起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洽谈业务选择贸易术语中,如果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有经验的出口企业一般采用涉及以我方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合同当事人的贸易术语。

如以C&F或CIF 价格条件。

此FOB价格条件有利。

因为CIF价格条件涉及买卖双方,货运方与保险公司等三方。

这样一旦察觉有风险,救济的余地多于FOB贸易术语出口下的结汇风险。

风险分担关联者不单一;其次,如为达成出口业务只能用FOB术语时,也要务必通过与买方合同对船运公司不影响业务作出相关要求,以免耽误交货期,影响出口收汇结算。

特别要注意尽量避免买方指定境外货代,一方面,其在中国装运港协调装运还得通过中国当地“中介”机构,而且协调麻烦,总是不很畅通。

另外更是增加客户进口费用,间接影响了我们企业产品出口业务。

再次,在CIF术语下贸易,船货衔接问题上须解决好,尽可能使自营出口企业有较多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一般情况下,出口业务要保证交运货物符合合同规定,单据齐全、正确时,进口商就必须付款,而且货过船舷后,货物损失进口商也不会受影响。

因为这种交付方式属于象征交货,也叫单证交货(Documentary delivery)或推定交货(Constructive delivery)是一种特定类型的单据买卖。

2. “国际结算方式”与企业自营出口“收汇风险”控制、防范管理2.1 国际结算方式一般包括“现汇结算”和“记帐结算”两大类。

“记帐结算”主要用于双方互进互出对换贸易时或是国际组织机构等大额外汇收支时减少资金流动成本而使用的结算方式,在企业贸易中不常用。

“现汇结算”是我们中小企业自营出口贸易中常用的国际结算方式。

主要有三大类:汇付、托收和信用证(L/C)。

2.2 自营出口企业实务中,多采用信用证(L/C)结算方式。

由于进出口双方分处两地,无法做到象国内贸易一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种“钱货两讫”的结算方式,更加复杂的是买卖双方贸易中还加上跨越国界所引起的运输、保险、法律管辖与障碍等系列问题,从而形成了买卖双方担心,国外进口商害怕拿不到合格的货物,而不愿先付款,我们出口商担心钱货两空而不愿先发货。

需要第三方银行用其可靠信誉来完成双方交易结算。

这种方式为大多数进出口商采用,更有利于出口方。

2.3 当自营出口企业与客户彼此经过长期合作,双方足以互相信赖时,结合使用收款方式,可以使双方的合作更融洽,更长久。

常见的有先付部分信用证,余款托收;先预付T/T款,余款托收;汇付与托收。

但为控制收汇风险和保证货物安全,实务中一定要在合同相关单据中注明:如货款未付清,货物所有权属于卖方。

2.4 采用货到付款或托收等商业信用结算时,尽可能少用FOB和C&F价格条件交易,因为在此交易条件下,按合同规定卖方没有办理货运保险的义务,而由买方自行办理。

如买方未办保险,货运受损受潮而拒收,则出口企业就可能赔了,不仅要承担“收汇风险”外还要出现“钱货两空”的损失。

为此,这种情况交易,出口企业还须在当地投保出口方利益险。

2.5 使用信用证(L/C)结算时,要尽可能避免结汇单证“不符点”出现。

一方面增加“改证费”,另一方面可能造成拒付,而给出口企业带来收汇风险。

26怎样选择合适的国际结算方式更有利于控制与防范出口收汇风险呢?依照对自营出口企业有利程度,或者说是按企业风险级别由低向高将常见国际结算方式划分如下级次:“预付货款——信用证——托收——到货付款——赊销”。

对国外进口商来说正好相反。

从理论上讲,进出口双方都想选择对己有利的结算方式,然而在实际业务操作中选择某种结算方式取决于以下诸多条件:商品供求状况、商品市场环境、进出口双方的信赖程度、双方资金实力情况、进出口双方所在国家对出口结算方式及外汇管理制度规定、双方贸易习惯等。

3. “出口贸易合同”签订规范与企业自营出口“收汇风险”控制、防范管理“细致、认真洽谈,规范签订出口合同”是企业规避和防范出口“收汇风险”的关键。

3.1出口合同在当前许多自营企业出口操作中不受重视:在一些企业,出口合同有的是应付ISO9001认证检查,有的是公司管理部门逼迫的,出口排产、发货前公司规定要有其他相关部门评审,于是打印一份合同右手签销售代表自己名称,左手签“国外客户(BUYER)签名”;也有的是在商检、议付等各环节使用。

许多企业一般采取“收到信用证后才交货”这样有限的风险控制办法,这无疑会制约企业出口发展。

而作为出口销售合同则是在国际贸易中明确划分买卖双方权利、义务、责任、费用、风险、收汇方式等条款内容的主要经济交易契约,更是商务纠纷的法律责任界定证明,不可忽视。

3.2一份完善的出口销售合同,贯彻业务始终及售后,更是日后履约依据及双方权益保护依据。

要求每一条款理解准确、透彻,交易磋商时要细心、全面,编制合同时要严密、完整;出口履约时要一丝不苟,及时沟通。

3.3出口合同的拟订——评审——签订——履行,跟踪管理须全过程管理,这是企业顺利出口销售,安全收汇的保证,是防范出口收汇风险的关键。

4. “出口制单、审单制度”与企业自营出口“收汇风险”控制、防范管理4.1 自营出口企业内部组织机构设置,一般地在出口业务开始初期,大多采取的是由出口业务先出口市场——出口报价——谈判——出口货——外贸制单——结算——核销,“一条龙式”地完成。

我们称之为“全程式(条状)模式”,谁的业务谁全程完成。

这对出口业务人员来说是很好职业成长机会,但对企业长期发展不利。

由于业务人员是外向型岗位,而制单证、审核则是要静下心来细致内向型岗位做的,业务人员精力分散有可能导致出口规格、日期与出口合同规定不符而造成出口收汇风险。

4.2随着企业自营出口业务的增长,企业出口组织结构内部分成“业务”与“单证”、“储运”、“财务”几大块,即分专业细化“块状模式”。

这种方式最大优点就是将易引起“收汇风险”的出口单证制作、审核专门分工出来,努力做到交议付行单证单据的单单一致,单证相符,节省了过去因不符点而支付的昂贵国际通讯费用和不符点扣费,缩短了收汇时间。

4.3专业单证人员未能够回避信用证规定的“陷阱条款”而造成的收汇风险。

有的信用证规定商检合格证是议付主要单据之一,而出口企业急于出口货物,如未发现这点就有可能在议付时国外进口商因验货不符而延付或拒付。

另外有的信用证规定:运输单据出具后7个工作日内到期等条款。

这些条款议付款与受益人是无法保证做到的,因此审证工作一定要专业、细心。

企业出口单证在收到国外客户开出L/C后一定要认真核对合同条款的一致性,对L/C条款中含有“灰色条款”“条款”的内容立即要求对方修改此条款,不可勉强履约,以免为日后留下“收汇风险”隐患。

4.4在交付银行的议付单据中,一定要认真制单、严格审单,要求做到“货、单、证”三相符,杜绝“不符点”的产生,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或认为与客户关系好而马虎。

4.5加强业务交流与学习,学会识别、防范国际结算诈骗。

国外不法进口商蓄意诈骗以及与某些国家银行信誉不可靠沟通诈骗等情况都是造成出口企业“钱财两空”的风险。

98年在东南亚就有发生过某商业银行与进口商一起勾结诈骗的案例。

4.6 我们在选择出口结算银行作为自己合作伙伴时,要尽量选择一切工作专业水平高、专业人员综合素质好、责任心强、服务态度好的银行合作。

这一点很重要。

他们可以从通知议付银行与开证银行不同的角度去替出口企业把关审核,同时企业单证业务人员可以从他们那学到许多书上没有的国际结算实务知识。

5. 企业自营出口“收汇风险”规避与转嫁为促进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避免收回风险损失,各国政府采取了各种促进本国企业出口产品有效手段,使本国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平等参与。

5.1 银行保函是通过银行信用补充和代替商业信用,解决协调了涉外商务合同中有关当事人互不信任的问题,按作为担保人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可分为:信用性质的保函和付款性质的保函,信用性质保函是凭银行的信用为申请人的资信状况或履行能力等进行担保,使贸易顺利进行。

如投标、履约、预付款、补偿贸易等保函。

付款性质保函是指银行向保函受益人保证一旦受益人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履行了其责任义务,申请人则须付款,否则担保银行将负责代履行付款责任,如借款保函,透支保函,进口付款保函,关税保函等。

显然,我们可以要求国外客商向其银行申请进口付款保函,使收汇风险转嫁给银行担保。

5.2出口信用保险,一般可以视为政府鼓励企业出口贸易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国外政治风险的保险方面更是由政府承保,更显优势和必要。

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仅维持收支平衡,主要目的是扶持本国企业出口产品平等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只能按发票金额的70%——90%投保,金额30%——10%自己承担。

5.3出口货运险主要是指在CIF价格条件下,由出口企业投保的货险,防范出口途中货损风险,可以按110%发票金额投保。

5.4出口保理亦称保付代理(Factoring),是出口业务中以托收赊账为付款条件下对自营出口企业提供的一种收汇风险担保。

主要由保险公司向自营出口企业提供包括:海外进口商资信调查与评估;100%的收汇风险担保;应收账款的管理追收,以及资金融通等综合性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较早开始了国内国际保理业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