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爱情闺怨诗【有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爱情闺怨诗(含答案)(20201111011527)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爱情闺怨诗(含答案)
(20201111011527)
2020 年诗歌鉴赏二轮复习:爱情闺怨诗知识回顾:
综合提升练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1—2)题。(9 分)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两首诗的体裁都是绝句,不同的是金诗是五言绝句,刘诗是七言绝句。题材上都是闺怨诗。
B.金诗塑造了一个白天睡觉、无所事事、泼辣的女子形象,打黄莺的举动显得粗鲁且不可理喻。
C.金诗的思路不是惯常的起承转合,四句小诗,句句设疑,句句作答,犹如撕蕉剥笋,正符合所谓“一篇一意” “摘一句不成诗”。
D.刘诗从时间布局看,先写时间之晚,后写季节之晚。首句写纱窗日暮,引出次句窗内独处之人;第三句写空庭春晚,引出末句庭中落花。
2、两首诗均以“春怨”为题,但诗中都没有“怨”字,请分别分析这两首诗是如何表现“怨情”的。
答案
1、B
解析“白天睡觉、无所事事、泼辣的女子形象,打黄莺的举动显得粗鲁且不可理喻”错,金诗塑造了一个纯真娇憨、思念丈夫的女子形象。
2、①金诗借事抒情:女主人公将枝头莺儿打起,因为它的啼叫声惊醒了自己的美梦,使她没能在梦中到辽西与丈夫相会,诗歌在对一个生活细节的记叙中,寄寓了一份闺“怨” (或通过动作展现:用女主人公被黄莺儿惊醒,起来打黄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女主人公不得梦到辽西的悲苦,体现了女主人公对远征丈夫的思念,诗歌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含蓄而蕴藉地表达了“怨”的主题)②刘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诗中借落日、空庭、满地落花等景物表现主人公孤独、落寞的愁怨心情。
爱情闺怨诗鉴赏
2.表现对丈夫的思念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杂诗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征妇可以说是边塞战争的附属产物,她们不仅要饱尝一 般思妇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而且还得时刻牵挂边关 丈夫的冷暖安危。一边是对久戍边疆的丈夫朝思夜想, 一边对边关的那些无能将领颇有怨恨之情。
宫词 朱庆余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 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诗从写景开篇,以景衬情,以热衬冷。百 花盛开的阳春,应是热闹非凡,然而宫门却 寂寂锁闭。宫女赏春,本是欢欣乐事,然而 久已失宠,感怀无限,心中郁闷,极愿互吐, 却恐鹦鹉饶舌,竟不敢言。怨深怨重,裸露 无遗。
8、“托志帷房”
摊破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韵光共憔悴, 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 倚栏干 过片两句,写得尤为哀切动人。“细雨梦回鸡塞远”指 思妇在梦中梦见征人,及至梦回之际,则落到长离久别 的悲感之中,而征人则远在鸡塞之外。 “细雨”二字,雨声既足以惊梦,梦回独处时,雨声更 足以增人之孤寒寂寞之情。其下句以“小楼”之高迥, “玉笙”之珍美,“吹彻”之深情,而同在一片孤寒寂 寞之中,所以必将上下两句合看,方能体会此“细雨梦 回”、“玉笙吹彻”之苦想与深情。这二句情意虽极悲 苦,其渲染的意境、其文字与形象却极为优美。
《闺怨》原文及赏析
《闺怨》原文及赏析
《闺怨》原文及赏析
《闺怨》原文及赏析1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翻译
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
注释
柳庭风静人眠昼: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
昼眠人静风庭柳: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
香汗薄衫凉: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
凉衫薄汗香: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手红冰碗藕: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
藕碗冰红手: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
冰:古人常有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的习惯,待盛夏之时取之消暑。
郎笑藕丝长: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长久。在古典诗词中,常用“藕”谐“偶”,以“丝”谐“思”。
长丝藕笑郎: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担心他薄情寡意不如藕丝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
注释
柳庭风静人眠昼: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
昼眠人静风庭柳: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
高考诗歌鉴赏之爱情闺怨诗
高考诗歌鉴赏之爱情闺怨诗
一、特征
(一)内涵
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恋人离别相思之苦。
(二)标志
①标题中多含“怨”“怀”“思”“别”“忆”“望夫”“妇叹”“闺怨”“幽恨”等字眼或直接用“无题”。
②常见意象:“眉锁”“翠楼”“碧纱”“白发”“秋风”“夜雨”“寒月”“寒衣”“残梦”“泪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喜鹊报枝”“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
二、内容情感
(一)内容
①表现诗人对妻子的真挚感情的作品,主要包括赠内诗和悼亡诗两类。
②以妇女角度写的闺怨诗,主要包括宫怨诗、离妇诗、弃妇诗、别离相思诗。
(二)情感
①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
②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
③独守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
④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
⑤阴阳两隔的悼亡之情。
三、常用手法
①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
作用。
②衬托(正衬和反衬)。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柳、双飞斜燕、浩荡春风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
③抑扬结合(先扬后抑和欲扬先抑)。
高考诗歌鉴赏:古代诗歌7大题材+答题模式
爱情闺怨诗——心有灵犀情无限,明月孤灯梦难圆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应天长 韦 庄 绿槐阴里黄莺语,深院无人春昼午。画帘垂,金凤舞,寂寞绣屏香一炷。 碧天云,无定处,空有梦魂来去。夜夜绿窗风雨,断肠君信否?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BD )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涵
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 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
内容 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 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
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主题有潦倒 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
(1)借景抒情(或叫“寓 情于景”),情景交融。 (2)乐景衬哀情(乐景写
二、爱情闺怨诗——心有灵犀情无限,明月孤灯梦难圆
对接教材篇目:《无题》(李商隐)、《涉江采芙蓉》(佚名)、《一剪梅》(李清照)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1)表现诗人对妻子的真挚感
情的作品,主要包括赠内诗和
内 爱情闺怨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 内 悼亡诗两类。
(1)比兴(托物起兴)。先从
涵 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容 (2)以妇女角度写的闺怨诗, 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
BC [B项,“强烈的情感”理解有误,“春光已过三分”一句概括词人种种思绪,把 无限的空间感化作有限的时间感,收到的是含蓄蕴藉的审美效果。C项,“二者一有 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理解有误,这两句生动描写飞花与坠絮的情态, 并无赞美前者有情、贬斥后者无情之意。]
闺怨诗高考真题
闺怨诗高考真题大全
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闺怨诗高考真题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闺怨诗高考真题
现在还没到冲击真题的时候。还有时间看品鉴类文学作品。
剧烈推举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世人评价非常身高,我高三买过,读了点感觉对诗词力量有很大关心。不像辅导教材那样公式化,比较耐读,闲时值得一品。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年湖北作文题就是从里面抽的。
闺怨诗词可看温庭筠、晏殊、李商隐、李煜、李清照、柳永。后三个是高频,刷题时常常发现他们。李商隐比较难懂,不过迎难而上,可以了解很多文人界的“常识”意像。另外,间或也有其他派系玩这一风格,王昌龄写过《闺怨》,很是经典: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诗词除了表达独守空闺的孤独之情,有时候可以留意下,能引申到青春年华不再、岁月无情消逝、男女之爱易碎。
读懂诗词是做题第一步,关键词靠平常积累,是得分点之所在。怎么把答案说的诗意化又切题,也往往被人忽视。
二.闺怨诗高考真题
现在还没到冲击真题的时候。还有时间看品鉴类文学作品。
剧烈推举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世人评价非常身高,我高三买过,读了点感觉对诗词力量有很大关心。不像辅导教材那样公式化,比较耐读,
闲时值得一品。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年湖北作文题就是从里面抽的。
闺怨诗词可看温庭筠、晏殊、李商隐、李煜、李清照、柳永。后三个是高频,刷题时常常发现他们。李商隐比较难懂,不过迎难而上,可以了解很多文人界的“常识”意像。另外,间或也有其他派系玩这一风格,王昌龄写过《闺怨》,很是经典:
《闺怨》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闺怨》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闺怨》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闺怨》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①这是一首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族妇女赏春时心理的变化。②凝妆:盛妆。③悔教:悔使。
唐诗《闺怨》原文及赏析
闺怨
【原文】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注解】
1、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2、不知愁: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注:“不曾”一本作“不知”。作“不曾”与凝妆上楼,忽见春光,顿觉孤寂,因而引起懊悔之意,相贯而有力。
3、凝妆:盛妆,严妆。
4、翠楼: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饰青色,这里因平仄要求用“翠”,且与女主人公的身份、与时令季节相应。
5、陌头:路边。
6、柳:谐留音,古俗折柳送别。
7、悔教:后悔让
8、觅封侯:觅,寻求。从军建功封爵。
【译文】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直译】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赏析】
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鉴赏】
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这首《闺怨》和《长信秋词》等宫怨诗,都是素负盛誉之作。
高考诗歌鉴赏之闺怨诗
3、征妇怨诗。征妇可以说是边塞战争的附 属产物,她们不仅要饱尝一般思妇的相思之苦、 离别之恨,而且还得时刻牵挂边关丈夫的冷暖安 危。一边是对久戍边疆的丈夫朝思夜想,一边 对边关的那些无能将领颇有怨恨之情。沈佺期 《杂诗》中写出了一个征妇的怨辞:“闻道黄 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 取龙城。”这首诗,写闺中少妇和久戍未归的 丈夫的两地相思之情。诗中不仅表达了他们的 深挚恋情,而且也委婉、含蓄地讽刺了边将的 无能。
闺怨诗
一、主要类别
1、闺怨诗。青年士子为了博取所谓的功名 利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使得妻子在无尽的 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另外,则写 那些闺中少妇因为丈夫没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 使得自己的青春红颜空对着明镜宝奁暗暗消退。 王昌龄的《闺怨》一诗中写道:“闺中少妇不知 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 婿觅封侯。”
二、闺中人的身份
1.宦妇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悔-----怨-------思念
2.商妇
啰唝hǒng曲(其三)刘采春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埋怨---后悔----思念----盼归
闺怨练习题及答案
闺怨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以下哪个词最能概括闺怨的主题?
A. 爱情
B. 友谊
C. 家庭
D. 成长
答案:A. 爱情
2.闺怨是一种以女性为主角的文学形式,它主要描写了女性的什么经历?
A. 婚姻生活
B. 成功事业
C. 家庭责任
D. 内心痛苦
答案:D. 内心痛苦
3.以下哪个选项最能体现闺怨的文学特点?
A. 描写绝美的风景
B. 引发读者思考的人物对话
C. 主人公身世曲折的成长历程
D. 以幽默方式揭示社会问题
答案:B. 引发读者思考的人物对话
4.闺怨常用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A. 对白
B. 叙述
C. 抒情
D. 记叙
答案:A. 对白
5.以下哪个闺怨作品最具代表性?
A. 《红楼梦》
B. 《白鹿原》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 《活着》
答案:A. 《红楼梦》
二、简答题
1.闺怨作品的特点有哪些?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说明。
答案:闺怨作品以女性为主角,主要描写女性的内心痛苦和情感纠葛,展现了女性在家庭、婚姻、社会等方面的压抑和困扰。闺怨作品通常采用对白的方式,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引发读者深思,并以抒情的方式表达女性内心的情感。
2.闺怨作品对当代女性有何启示?
答案:闺怨作品揭示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面临的种种困境和压抑,对当代女性有着积极的启示。它呼吁女性要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与自由,在婚姻、家庭、事业等方面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不被传统观念束缚,勇敢为自己的权益争取。
3.举例说明一部闺怨作品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答案:以《红楼梦》为例,这部闺怨作品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以细腻、真实的笔触刻画了女性主角林黛玉的内心世界,使很多读者对女性的命运有了新的思考。这部作品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女性地位低下以及束缚女性自由发展的传统观念,引发了社会对女性权益的关注和探讨,为后来的女性解放运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题材爱情闺怨诗课件27张
“怨” 情
对年华已逝、美好不再的感慨; 对爱情婚姻的失望; 对封建制度的不合理的无奈和控诉
思念、关切 独守空闺的寂寞、孤独 长期分离的苦楚 对团聚的渴望
朝廷连年征战
的不满;对战 争无情的痛诉
少女 青春短暂等待 青春辜负,对心上人的思念、对未来的期待
宫 妃子 失宠 妇 宫女 幽闭深宫
寂寞孤单、百无聊赖;向往自由和幸福; 对帝王情薄、遭人冷落的怨恨
总结:闺人怨物诗形中象的=“人怨物”形由象+“分怨析”与情概+“括身份”
比兴 (托物起兴)
触景生情
表 现
借景抒情
烘托、渲染、衬托、双关、 对比 、用典等
乐景衬哀情 手
抑扬
直抒胸臆 法
反衬
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
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
3、常见思想情感。
①夫妻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
②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主要为宫怨诗。
③空闺独守的思亲之怨。
④情梦难圆的遗憾怅惘。 ⑤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 ⑥美人迟暮的哀伤。
皇权无上恩无常 男尊女卑夫为纲 别离迟暮源征商
人物身份 “怨”由
弃妇
年老色衰 丈夫情变 以夫为纲
征妇 丈夫戍边远征
思 商妇 丈夫为利远行 妇 游子妇 丈夫求学远行
王昌龄《闺怨》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王昌龄《闺怨》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阅读理解题目】: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①这是一首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族妇女赏春时心理的变化。②凝妆:盛妆。
③悔教:悔使。
[诗文解释]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陌头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阅读及答案
(1)首句的“”三字写出了女主人公天真浪漫、富于幻想的情态。
(2)“杨柳色”为何会引起“闺中少妇”的情感?(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3)最后一句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
【参考答案】:
(1)不知愁
(2)柳树又绿,夫婿未归,时光流逝,青春易逝。
(3)少妇的突然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
4.有人说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你是怎样理解的?说说你的理由。
解析:本诗用细腻而含蓄的笔触,描写闺中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耐人寻味。说“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就必须弄清楚是从什么转到什么上来。诗中有两个明显的词语,第一句中的“不曾愁”,第四句中的“悔”。找准了这两个感情基调,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参考答案】: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女主人公由开始的“不曾愁”到“悔”的心理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忽见陌头杨柳色”。女主人公触景生情,看到陌头杨柳色(春色),联想到千里之外的夫媚,自身的孤独寂寞、对夫婿的思念和担忧,一时涌上心头,自然而然产生“悔”的心理活动。
5.开头写少妇“不知愁”,后面却又说她“悔”,这是采用了什么写法,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爱情闺怨诗解析
离乱意境的主要意象有:清秋、夕阳、大 江、悲风、鼓角、天涯、飞雁、暮雨等
悲壮深沉,孤独寂寥、清冷忧戚、伤感惆怅
3、隐逸意境:古代文人或迫于政治的黑暗,官 场的污浊,或仕途坎坷,怀才不遇,或清高自守, 超然物外,最终选择了归隐。他们在诗词中创造 了一种清幽明澈、物我交融的隐逸意境,表现了 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
五、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的。
1、以相思寓渴望报效国家朝廷。
2、以美人迟暮寓斗志未酬功业未就的。 3、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
表 触景生情 现 乐景衬哀情 手 直抒胸臆 法
比兴 (托物起兴)
借景抒情
烘托、渲染、衬托、 对比 、用典等
抑 扬
反 衬
意象
诗情
手法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怨歌行 明•谢榛 长夜生寒翠幕低,琵琶别调为谁凄? 君心无定如明月,才照楼东复转西。 (1)诗歌的第一句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试结合 “长”和“寒”加以分析。
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寂寞、冷清的氛围。“长夜 生寒”点明时间是夜晚,天气极冷。“长”字既表 明夜还很长,又表明主人公由于苦闷而在主观上感 觉长夜难捱的情绪状态;“寒”字既是对天气寒冷 的描述,又是主人公由于寂寞、孤独而产生的内心 的寒意。
(2)诗中的比喻新奇,向来为人所赞赏。其实。把 “君心”比作明月并不是谢榛的首创,宋朝词人吕本 中的《采桑子》中有:“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西东, 南北西东,只有相随无别离。”试比较两首诗中“月” 的不同。
专题 诗歌题材补充【爱情闺怨诗、干谒言志诗、题画抒怀诗、即景抒情诗】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
二、干谒言志诗
【典型练习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只望至公[注]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 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 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1、解析:选D D项,“受恩必报”属于无中生有。“男子受恩须有地,平 生不受等闲恩”的意思是“男子接受人家的恩惠应当根据自己的能力情况, 我平生就不随便接受人家的恩惠”,这是对别人施加恩惠的态度,并无 “受恩必报”之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题画诗,先用“来从天柱峰”点明故人的来历,给人突兀 之感;接着故作惊人之笔,说他“手提石廪与祝融”,奇趣横生。 B.“两山坡陀几百里,安得置之行李中”,上句以画为真,以 虚为实;下句以真为幻,以实为虚,突出画艺的高妙传神。 C.诗中选用的潇湘清泻、丹枫摇岸、渔舟已宿、客帆争风等一 系列景象,都是动态描写,使画面富有生机和意趣。 D.全诗语言清新明快,豪迈飘逸,富有“歌行体”的特点,既 写出了山水画的韵味,又写出了诗人自己独特的感受。
王昌龄的诗词《闺怨》原文及赏析
【导语】《闺怨》是唐代诗⼈王昌龄描写上层贵妇赏春时⼼理变化的⼀⾸闺怨诗。前两句写不知愁怨,后两句写⼼理忽然转变,全诗没有刻意写闺怨,但怨之深重在这⼀⼼理变化中暴露⽆遗。先抑后扬,耐⼈寻味。下⾯就和⼀起来了解下王昌龄的诗词《闺怨》,欢迎阅读!
《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悔教夫婿觅封侯。
【赏析】
“闺中少妇不知愁”似乎和题⽬“闺怨”偏离,说少妇沉浸在天真⽆邪的⼩⼥⼉情怀中,从来不知离别之苦。下句“春⽇凝妆上翠楼”是⽤具体⾏动展⽰她“不知愁”的⼼理。她独⾃⼀⼈赏春,还不忘盛装打扮⼀番,似乎是纯粹的欣赏春⾊,⾃娱⾃乐,还稍带与春花争妍⽃艳的意味。她之所以“不知愁”,除了少不更事,⽣活条件优渥外,也有时代风⽓的影响,“觅封侯”是当时很多⼈的选择,她当然也会对此充满幻想。这两句为“抑”笔,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写怨与悔蓄势。
后两句“忽见陌头杨柳⾊,悔教夫婿觅封侯”,情感猛然⼀转,刻画出少妇从“不知愁”到“悔”的⼼理变化过程,从⽽切合“闺怨”的主旨。“忽见”⼆字,下得似乎有些突兀,因“陌头杨柳⾊”是登楼最常见到的景⾊,并⽆令⼈惊异之处。但结合少妇的⼼理,可以看出,那陌头杨柳⾊忽然引发了她的联想与想象,或青春易逝、折柳赠⼈等,这⼀切,都促使她从内⼼深处冒出⼀个以前她未明确意识到过,⽽此刻却变得⾮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个“悔”字,正是此诗闺怨之题旨。王昌龄的这⾸七绝,通篇叙别情⽽不着别字,⾔离愁⽽⽆愁字,写法极经济,意韵极深婉。
《闺怨》王昌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闺怨》王昌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
《闺怨》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从诗作主旨看,此诗深刻地描画了少妇微妙的心理变化轨迹:有愁—知愁—掩愁—解愁—触愁—悔愁。诗也抓住天真烂漫的少妇于登楼眺览春光时,顷刻间的感情波澜,表现了世俗荣华不如朝夕相爱的思想。全诗先抑后扬,耐人寻味。
作品原文: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字词注释:
1、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2、不知愁: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注:“不曾”一本作“不知”。作“不曾”与凝妆上楼,忽见春光,顿觉孤寂,因而引起懊悔之意,相贯而有力。
3、凝妆:盛妆,严妆。
4、翠楼: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饰青色,这里因平仄要求用“翠”,且与女主人公的身份、与时令季节相应。
5、陌头:路边。
6、柳:谐留音,古俗折柳送别。
7、悔教:后悔让
8、觅封侯:觅,寻求。从军建功封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