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形的力量》教案
小学科学23《拱形的力量》教案
小学科学23《拱形的力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23课《拱形的力量》。
本课主要围绕拱形结构展开,详细内容涉及拱形的定义、特点、应用以及拱形在生活中的实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拱形的优越性,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拱形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拱形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难点:理解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及拱形受力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学具:每组一张白纸、剪刀、胶带、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引导学生关注拱形结构。
2. 讲解:介绍拱形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让学生了解拱形的基本知识。
3. 实践:分组进行拱形实验,观察拱形受力情况,讨论拱形的优越性。
4.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实例,讲解拱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制作拱形模型,并测试其承重力。
7. 课堂拓展:介绍其他类型的结构,如三角形、矩形等,并与拱形进行比较。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定义、特点、应用。
2. 拱形受力原理。
3. 生活中的拱形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出生活中的三个拱形实例,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答案:例如:拱桥、隧道、体育馆等。
2. 作业题目:为什么说拱形具有优越性?答案:拱形能够将受力均匀分布,使结构更加稳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拱形的力量。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拱形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以提高教学效果。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类型的结构,了解它们的优缺点,并尝试将拱形与其他结构相结合,设计出更稳固、美观的建筑。
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精选8篇)
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拱形的力量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拱形能承受很大的力;让纸拱承受更大压力,不仅抵住拱足一种方法;2、过程与方法深入思考,提出增强拱形承重能力的方法,并动手实践探究,自己发现拱形的力量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激发学生课后继续探究拱形的承受力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实验让纸拱承受更大的压力。
难点:如何更好地发挥出拱形承受的受力特点。
三、教学准备学生材料:各种纸拱、垫圈、记录单教师材料:自制课件、演示用的凳子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课件出示:赵州桥(图片)还记得赵州桥吗?桥洞什么形状?(拱形)2、这座桥离我们这么久远,为什么还这么牢固?(生发言)3、今天,我们就从“拱形的力量”上去找找答案。
(板书:拱形的力量)(二)探究新知活动一:认识拱形1、要研究拱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拱形。
2、介绍拱形:纸拱上面最突起的部分叫做“拱顶”;下面与左面接触的部分(即纸拱的这两端)叫做拱脚,也叫拱足;两拱足之间的距离叫“跨度”。
活动二:拱形承受压力的测试1、接下来,我们就用纸拱来代替石拱桥,垫圈代替桥上的重物,进行“赵州桥”承受压力的模拟实验。
实验前,有几点想法与大家交流下:(1)认真观察,及时记录。
(2)垫圈如何放?(①轻放②一个一个地放(实物演示/课件出示)③正中间)(3)实验中,如果纸拱褶皱了,还能继续用吗?(换纸拱)(4)倒塌标准?(以纸拱碰到桌面为准)(5)老师遇到一个问题:垫圈放到第三个塌下去了,我们说这个拱形能承受几个垫圈?课件出示:温馨提示1、2、32、现在,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把纸先卷一卷再松开,做成一个拱形,放在纸板上。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3《拱形的力量》集体备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3《拱形的力量》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拱形的力量》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探究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能力,让学生了解拱形在工程中的应用,以及拱形的力量原理。
教材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拱形的稳定性,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观察现象,并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但是,对于拱形的力量原理,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来进一步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拱形的稳定性,并了解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4.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能力。
2.拱形的稳定性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能力。
2.讲解法:讲解拱形的力量原理和稳定性。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发现拱形的优点和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拱形模型、重物、测量工具等。
2.教学课件:拱形的结构特点、承重能力、稳定性等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生对拱形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呈现拱形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拱形的结构特点。
然后,讲解拱形的力量原理和稳定性。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用拱形模型承载重物,观察拱形的承重能力。
引导学生发现拱形的稳定性,并记录实验数据。
4.巩固(10分钟)讲解拱形在工程中的应用,如桥梁、建筑等。
让学生举例说明拱形的优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一个更稳定的拱形结构?让学生发挥创造力,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拱形的结构特点、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观察和思考拱形在周围的工程中的应用,下节课分享。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3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拱形的力量》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拱形的定义、拱形的结构特点、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拱形的设计原理。
主要围绕拱形的基本概念和数学原理进行深入讲解,并通过实例分析拱形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拱形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拱形在工程领域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设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结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拱形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拱形桥梁、建筑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拱形的特点和应用。
2. 知识讲解:1) 拱形的定义:介绍拱形的基本概念。
2) 拱形的结构特点:分析拱形的受力原理和优点。
3) 拱形的应用:举例说明拱形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讲解拱形设计原理及其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团队协作:分组讨论,设计一个拱形结构,并分析其受力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定义2. 拱形的结构特点3. 拱形的应用4. 拱形设计原理5.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解释拱形的定义和结构特点。
2) 举例说明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计算给定拱形的高度和跨度。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理掌握程度,以及对实践应用的兴趣。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拱形在建筑、桥梁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拱形设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讲解拱形设计原理及其计算方法。
3. 作业设计:特别是计算给定拱形的高度和跨度。
小学科学3《拱形的力量》(教案)
小学科学3《拱形的力量》(教案)导语:《拱形的力量》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一节重要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和掌握拱形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本教案将以常用的拱桥为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分析和运用拱形力量的原理和特点,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拱形结构及其在建筑中的重要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拱形的基本力学原理。
3. 学生能够运用拱形原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展示板2. 拱桥模型3. 尺子、橡皮筋、木片等实验材料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5分钟)将一张拱桥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引起学生对拱形结构的好奇和兴趣。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询问他们是否了解和见过这样的拱形结构。
Step 2: 引入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10分钟)1. 展示幻灯片或实物拱桥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检查拱桥的形状和构造。
2. 谈论拱桥的设计和建造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如稳定性、承重能力等。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拱桥能够承受重力并保持稳定?为什么拱桥上的砖块不会落下?Step 3: 探究拱形受力原理(20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学生分别取一张木片,在木板上搭建一座简易拱桥模型,使用尺子量取木片的弯曲程度。
2. 学生观察木片的形状,并思考为什么木片弯曲成拱形后更加坚固。
3. 学生讨论拱形结构的特点,如能够均衡分布外力、承重能力强等。
4.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拱形结构将外力通过弧线传递到基石上,形成压力分布的平衡。
Step 4: 拓展拱形结构的应用(15分钟)1. 教师给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拱形结构的图片,如拱门、拱顶等,并简单介绍其用途和特点。
2. 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任务:选择一个拱形结构并调查其设计、建造和应用的相关信息,展示给全班同学。
3. 各小组依次进行展示和讨论,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提问和交流。
Step 5: 运用拱形原理解决问题(25分钟)1. 提问学生一道问题:如果给你一块弯曲的木片,请问你会如何将它恢复直线形状?2. 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尝试使用拱形原理解决这个问题。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3《拱形的力量》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3《拱形的力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拱形的力量》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和受力情况,探索拱形所承受的压力与拱形形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力的作用效果、压力等基本概念,同时对实验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拱形的认识较少,对拱形的力量的认知更是陌生,因此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和受力情况,探索拱形所承受的压力与拱形形状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拱形的结构特点和受力情况,拱形所承受的压力与拱形形状的关系。
难点:对拱形力量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过程,自主探索拱形的力量。
六. 教学准备1.拱形模型或图片。
2.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气球、细线、桌子等。
3.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拱形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拱形的结构特点,引发学生对拱形力量的好奇心。
2.呈现(5分钟)利用PPT呈现拱形的结构特点和受力情况,让学生初步了解拱形的受力情况。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拱形的受力情况,引导学生用实验数据来分析拱形的力量。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拱形所承受的压力与拱形形状的关系,引导学生用科学知识来解释现象。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拱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桥、穹顶等,让学生了解拱形的实际意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拱形的结构特点和受力情况,以及拱形所承受的压力与拱形形状的关系。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教案优质版1(2)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教案优质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拱形的力量》,涉及教材第二章第五节。
详细内容包括拱形的定义、拱形结构的特点、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拱形受力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拱形的定义,掌握拱形结构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会分析拱形受力情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建筑结构及力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受力分析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结构特点,以及拱形受力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拱形模型、挂图、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拱形结构,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概念:(1)介绍拱形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拱形的基本结构。
(2)分析拱形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其优势。
3. 实践操作:(1)分发拱形模型,让学生观察并动手搭建。
4. 理论讲解:(1)讲解拱形受力原理。
(2)通过例题,分析拱形在建筑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力量》2. 内容:(1)拱形的定义(2)拱形的特点(3)拱形受力分析(4)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拱形的定义及特点。
2. 答案:(1)拱形是由曲面的直线段组成的结构,具有抗压能力强、跨度大、重量轻等特点。
(2)赵州桥:拱形结构使桥梁跨度增大,减轻了桥梁自重,提高了桥梁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悉尼歌剧院:拱形屋顶设计使得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增强了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拱形概念及受力原理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拱形的力量教案与反思
拱形的力量教案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工程力学》第四章第三节“拱形结构及其受力特点”。
详细内容包括:拱形的基本概念、拱形的受力分析、拱形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拱形的基本概念,掌握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
2. 能够运用力学原理对拱形结构进行受力分析。
3. 了解拱形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受力分析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拱形的基本概念、受力特点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拱形模型、挂图、PPT。
2. 学具:力学计算器、草稿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拱形桥梁图片和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拱形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拱形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受力特点。
(2)通过PPT和挂图,展示拱形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道典型例题,讲解拱形受力分析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力学原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5分钟)布置23道与例题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与答疑(10分钟)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受力特点。
2. 拱形受力分析的计算方法。
3. 拱形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拱形的基本概念及其受力特点。
某一拱形桥梁,半径为R,拱顶承受垂直向下的荷载F。
答案:(2)利用力学原理,计算拱顶处的弯矩和剪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及计算方法掌握程度较好,但在实际应用方面的理解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类型的拱形结构,如圆弧拱、抛物线拱等。
(2)研究拱形结构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受力性能。
(3)探讨拱形结构在新型建筑材料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拱形受力分析的计算方法。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 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结构与力学》中的《拱形的力量》。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探究拱形的定义及其特点;第二章,学习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三章,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拱形承受力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拱形的定义,掌握拱形的特点和承受力原理。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承受力的原理。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学具:每组一张白纸、剪刀、胶带、直尺、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引发学生对拱形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拱形的定义、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利用白纸、剪刀、胶带等材料制作拱形模型。
4. 例题讲解:讲解拱形承受力的原理,通过实验验证拱形结构在承受力方面的优势。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拱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拱形的力量》2. 板书内容:(1)拱形的定义(2)拱形的特点(3)拱形承受力原理(4)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拱形桥梁,并说明其优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的定义、特点及其承受力原理有了深入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制作拱形模型时存在一定难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拱形建筑,思考其设计原理和优势,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拱形承受力的原理。
2.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制作拱形模型。
3. 作业设计:结合所学知识设计拱形桥梁。
小学科学23《拱形的力量》(教案)
小学科学23《拱形的力量》(教案)拱形的力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拱形结构以及拱形结构的特点。
2. 理解拱形结构如何利用力量支撑重物,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辨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拱形结构的示意图、石桥的图片、小汽车、玻璃弹珠、干净的水杯等。
2. 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笔记本等。
三、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 教师呈现一幅石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你们见过这样的桥吗?这种桥是如何支撑起来的?2. 引导学生讨论,收集他们对拱形结构的初步了解,记录在黑板上。
展示(15分钟)1. 教师以示意图的形式展示拱形结构,解释其特点:由多个拱壳组成,能够将上方的重力传递到两个支点上。
2. 利用小汽车作为实例,演示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将小汽车放在两个支点上,它能够稳稳地支撑在上面并不掉下来。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拱形结构能够支撑重物?探究(35分钟)1. 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玻璃弹珠和一个干净的水杯。
2. 学生将玻璃弹珠从不同的高度落入水杯中,观察水杯边缘的变化。
3. 学生小组共同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a. 为什么水杯的边缘变形?b. 水杯边缘发生变形后,对玻璃弹珠的影响是什么?c. 在实验过程中是否有发现类似于拱形结构的原理?归纳总结(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讨论的结论。
2.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拱形结构能够利用力量将上方的重力传递到两个支点上,从而支撑起重物。
拓展应用(2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拱形结构的例子,如拱桥、拱形天花板等,并邀请学生讨论其应用领域和价值。
2. 学生小组分工合作,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拱形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写一篇短文介绍该结构的原理和应用。
3. 学生互相交流,并准备进行展示。
四、教学拓展1. 小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物体,如拱形门、拱形窗户等,进一步理解拱形结构的应用和价值。
2. 教师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形状和材料的拱形结构对重物支撑的影响。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拱形的力量》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拱形的力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拱形的力量》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原理,探索拱形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拱形的优势,并通过实验验证拱形的承重能力。
内容联系实际,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周围事物的结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拱形的承重原理和拱形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拱形的力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知道拱形具有很好的承重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探究拱形的承重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感受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原理。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拱形现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拱形模型、实验器材(如重量物、尺子等)。
2.课件: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如桥、屋顶等,引导学生关注拱形的结构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呈现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原理,让学生对拱形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拱形的承重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的安全和准确性。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总结拱形的承重原理,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讨论拱形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如桥梁、体育馆等,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强调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承重原理。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物理》第三章第五节“拱形的力量”。
具体内容包括:拱形结构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拱形结构的受力分析及其优势。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拱形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拱形结构的受力原理。
2. 能够运用拱形结构的受力原理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拱形结构的定义、分类、受力原理及其优势。
难点:拱形结构受力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挂图、多媒体设备。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拱形桥梁、拱形建筑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拱形结构,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拱形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拱形结构的受力原理;(3)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一道关于拱形结构的受力分析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5分钟)(1)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2)拱形结构的优势;(3)如何设计一个稳定的拱形结构。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结构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拱形结构的受力原理;3. 拱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4. 例题及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拱形结构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分析一个生活中的拱形结构,说明其受力原理;(3)设计一个拱形桥梁,计算其受力情况。
2. 答案:(1)略;(3)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结构的受力原理掌握程度如何?哪些环节需要改进?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更多关于拱形结构的研究和应用,如拱形隧道、拱形屋顶等,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拱形结构的受力原理;2.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中的计算题。
教科版科学六上《拱形的力量》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拱形的力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拱形的力量》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拱形的力量原理。
教材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拱形的承重能力比其他形状的结构要好,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拱形的力量。
这一节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有关结构稳定性和力学的相关知识,对于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于拱形的原理理解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拱形的力量原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拱形的力量原理。
2.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拱形的承重能力比其他形状的结构要好。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解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拱形的力量原理。
六. 教学准备1.拱形结构模型。
2.实验器材:尺子、剪刀、胶水等。
3.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如桥、建筑等,引导学生关注拱形的结构特点。
呈现(10分钟)1.介绍拱形的结构特点。
2.讲解拱形的力量原理。
操练(15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个拱形结构模型。
2.对每个小组的模型进行承重实验,观察和记录结果。
巩固(10分钟)1.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拱形的承重能力。
2.老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引导。
拓展(1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设计一个更稳定的拱形结构。
2.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并进行实验验证。
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拱形的结构特点和拱形的力量原理。
家庭作业(5分钟)1.完成课后练习。
2.观察生活中的拱形结构,记录下来并与同学交流。
板书(5分钟)拱形的结构特点、拱形的力量原理。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 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物理》第四章第五节《拱形的力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拱形的定义、拱形结构的稳定性、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以及如何计算拱形所承受的压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拱形的概念,掌握拱形的结构特点及其稳定性。
2. 学会运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拱形结构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及其计算。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结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挂图、多媒体设备。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实例,如拱桥、隧道、体育馆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为什么会采用拱形设计?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拱形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拱形的结构特点。
(2)讲解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原理,结合实例分析。
(3)引导学生探讨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桥梁等领域。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拱形结构计算压力的例题,步骤如下:(1)给出一个具体的拱形实例,如拱桥。
(2)分析拱桥所承受的力,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进行计算。
(3)给出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求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1)画出拱形的结构示意图。
(2)计算给定拱形的承受压力。
5. 小组讨论(10分钟)(1)拱形结构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2)如何提高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定义、结构特点、稳定性原理。
2. 拱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3. 拱形承受压力的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生活中至少三个采用拱形结构的实例。
(2)计算给定拱形结构的承受压力。
2. 答案:(1)实例:拱桥、隧道、体育馆等。
(2)计算公式:P = 4R/3,其中P为承受压力,R为拱形的半径。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3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物理》第三章第五节“拱形的力量”。
具体内容包括:拱形结构的定义、拱形受力分析、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重点围绕拱形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进行深入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拱形的基本概念,理解其结构特点及受力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拱形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拱形受力分析,拱形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拱形的定义,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拱形模型,演示用重物,挂图,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每组一套拱形模型,直尺,三角板,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出示拱形桥梁、拱形屋顶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其结构特点。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拱形的定义,讲解拱形受力原理。
分析拱形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如半径、材料、厚度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讲解解题步骤。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6. 实践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制作拱形模型,观察并记录不同拱形结构的稳定性。
教师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力量定义:拱形是一种具有稳定性和承重能力的结构。
受力原理:拱形通过将压力转化为水平推力,实现稳定。
稳定性影响因素:半径、材料、厚度等。
2. 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生活中一个拱形结构的应用实例,并分析其稳定性。
绘制一个拱形结构,标明受力方向和大小。
2. 答案:生活中的拱形结构应用实例:如拱形桥梁、拱形屋顶等。
拱形受力分析图:标注压力、水平推力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的定义和受力原理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分析稳定性影响因素时,部分学生存在困难,需要在下节课加强讲解。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3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优秀教案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物理》第四章《力和运动》第三节“拱形的力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拱形结构的定义、拱形受力分析、拱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章节内容涉及4.3.1拱形结构的特点,4.3.2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4.3.3拱形结构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拱形结构的特点,掌握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拱形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拱形结构的特点,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
教学难点:拱形结构在实际中的应用,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拱形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拱形模型,演示用重物,图片资料。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拱形结构(如桥梁、隧道等),引发学生对拱形结构的关注,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结构要设计成拱形?”3. 力学原理:通过实验和演示,让学生了解拱形结构的受力情况,分析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
4. 实践应用:展示拱形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加深对拱形结构的理解。
5.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结构的特点曲线受力点集中2. 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受力分析压力传递3. 拱形结构在实际中的应用桥梁隧道建筑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拱形结构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结构的理解程度,教学效果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收集生活中拱形结构的实例,了解其设计原理和应用优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的理解2. 实践应用案例的选取与分析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深度一、拱形结构的力学原理的理解利用动画或实物模型,演示拱形在受力时的压力分布,强调拱形结构的受力优势,即压力沿拱形曲线向两侧传递,使得拱顶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小。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1
教科版《拱形的力量》公开课优秀教案 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拱形的力量》,详细内容为第二章第三节“拱形结构的稳定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拱形的概念、分类、受力特点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拱形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受力特点,了解拱形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拱形结构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使其认识到拱形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拱形结构的受力分析及稳定性判断。
2. 教学重点:拱形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受力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拱形模型、图片等。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赵州桥、悉尼歌剧院等著名拱形建筑,引发学生对拱形结构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1)介绍拱形的概念、分类及其受力特点。
(2)通过实例分析,讲解拱形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讲解拱形结构受力分析的步骤及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概念、分类及受力特点。
2. 拱形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拱形结构受力分析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拱形的概念及分类。
(2)分析下列拱形结构的受力特点:赵州桥、悉尼歌剧院。
2. 答案:(1)拱形是指由两个曲率相等的圆弧组成的结构。
分类有:圆拱、椭圆拱、抛物线拱等。
(2)赵州桥:采用圆拱结构,受力均匀,稳定性好;悉尼歌剧院:采用抛物线拱结构,外观独特,受力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结构的概念、分类及受力特点掌握较好,但在受力分析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拱形结构的实际应用案例,加深对拱形结构在实际工程中重要性的认识。
【教科版】科学《拱形的力量》公开课教案1
【教科版】科学《拱形的力量》公开课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的第二课《拱形的力量》。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拱形,了解拱形的特点和优势;探究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拱形结构在承受力的作用;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拱形的稳定性和强度。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拱形的基本概念,了解拱形的优点,能够运用拱形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拱形的特点和优势,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拱形结构在承受力的作用,拱形稳定性和强度的探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拱形模型、实验材料等。
学生准备:学习单、画图工具、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通过图片展示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引导学生关注拱形结构,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建筑要设计成拱形的呢?”3. 实践操作:(1)教师演示拱形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拱形在承受力时的表现。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不同形状的拱形在承受力时的稳定性。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拱形受力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拱形知识的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拱形的概念、特点、优势2. 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3. 拱形受力分析4. 拱形稳定性和强度探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拱形桥梁,并简要说明其优点。
2. 答案:学生设计的拱形桥梁,能体现出拱形的优点,如承受力强、稳定性好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拱形知识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操作不够规范,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拱形建筑,了解其设计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科学教育科学六年级上册《拱形的力量》教案1
拱形的力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
●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边实验边思考,对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做拱形的纸,铁垫圈若干。
教师自己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
学生自己准备:搭瓜皮拱的瓜皮、小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让学生看一些拱桥的图片。
问为什么桥要做成拱形,特别是在古代,材料还不是很多,强度也不是很好的年代。
其原因在那里?同学们原意和老师一起来解开这个千古之謎吗?
二、拱形承受压测试。
1、实验:做一个纸拱,试试它能承受压力吗?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要求学生做好分工与记录)
3、要求:测试纸拱能承受多大压力。
观察纸拱随着压力的增强,形状有什么变化。
4、分组表述自己的实验结果。
三、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1、怎样使纸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2、提示:根据拱形受压变形的现象,寻找克服变形的方法。
3、学生组实验:要求学生做好工,并注意哪些量是要求不变的。
四、长寿的石拱桥
通过资料让学生感受我国历史上丰富多彩和发达的造桥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拱形的力量》教案
班级:六(2)班执教人:林登露
一、教学内容
教科版科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课本第31和32页。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明白科学概念,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2.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
3.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体验科技的力量、创造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弄清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设法保持拱形的形状,使它承受更大的压力。
难点:拱的受力原理和如何更好地发挥出拱的受力特点。
ﻫ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各种拱形。
2.这些建筑在形状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呢?(拱形)
3.猜一猜:为什么这么多的建筑物都是带有拱形的呢?
板书课题:拱形的力量
(二)实验探究
1.平桥与拱桥承重能力的比较
(1)师:那么拱形的力量有多大呢?我们不妨拿一张拱纸和一张平纸来做个比较,(出示拱纸、平纸)那么,这个实验怎么做呢?要注意些什么呢?(学生回答,师补充)
【1跨度一样。
2纸的大小、材质一样。
3扣针轻轻放,放中间,一个一个放。
4及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记录在作业本活动记录……】(2)师演示实验
(3)比较哪个承受力大。
(4)师:为什么拱形承受的压力要大呢?你能作出解释吗?(师可引导:它们分别是怎么变形的?)
(5)小结:确实拱形受到力的时候,能把力向下向外进行传递,在传递的过程中就产生了一种外推力,所以它的拱足,就散开来了。
(板书拱形图)
2.使拱形承受更大的力
(1)师:现在你们有没有办法使我们刚才的拱承受更大的压力?(跨度不变,纸的大小、材质不变。
)
(2) 学生实验
①出示实验单和材料
②说明实验要求
(3)汇报实验结果。
(4)分析实验
观察:抵住拱足的书本数与拱纸承受的扣针数有什么关系?
(一般情况下,抵住拱足的书本越多,拱能承受的垫圈也越多。
)(5)小结:是啊,这就说明了:拱形承受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受到压力会产生一种向外推的力,如果抵住了这个外推力,拱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看教科书P32拱形受力示意图及文字)
(三)知识延伸
1、图片展示过渡:同学们,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拱形结构的桥,那么你们想不想做个模拟实验?(搭一个瓜皮拱)
2、布置学生课后做,照教科书P32做
五、板书设计
拱形的力量
抵住外推力
拱形承受压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