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9、20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学案 岳麓版必修2

合集下载

2020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2020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2020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40页 0087页 0168页 0210页 0262页 0366页 0426页 0498页 0536页 059wk.baidu.com页 0654页 0690页 0777页 0807页 0865页 0891页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11课 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 第13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6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第18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3课 综合探究:调查改革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26课 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第28课 综合探究: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教材内容全解 岳麓版必修2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教材内容全解 岳麓版必修2

word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知识拓展】

1.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的原因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

(2)过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且已关系农民的温饱问题,所以要先从农村进行改革。人民公社旧体制的存在,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一些打破人民公社体制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了改革试验,农村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所以农村改革率先开始。

2.运用比较法把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不同

(1)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在农业合作化前,土地等生产资料归个体农民私有,实行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土地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农民只有经营权和使用权。

(2)经营管理方式不同。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只是单纯的以农民个体力量进行生产的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由集体统一管理,在集体统一规划下进行农田基础建设。

(3)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不存在按劳分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发展后果不同。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经营方式落后,个体力量薄弱且无法采用农业机械和新技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有利于改革农业经营结构,有利于我国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作业 第四单元 第20课 课时跟踪训练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作业  第四单元  第20课 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他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分别是()

A.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苏联实施“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

C.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解析:哈默获得特许在苏俄开采石棉,只能是在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而石油公司进驻中国也只能是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

答案:C

2.下图为“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示意图”,对此图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率先从东南沿海四个经济特区起步②逐步开放到东部沿海地带③进一步开放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

④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该图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由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逐步深入到内陆,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答案:D

3.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毗临港澳B.政策扶植

C.科技领先D.资源丰富

解析:珠海是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珠海经济迅速发展主要由于被划定为“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B项符合题意。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学案:第四单元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学案:第四单元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

第20课_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1.方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

2.过程

(1)经济特区: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2)开放城市: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沿海经济开发区: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地。

(4)新区建设: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重点与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从2004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引起世人关注。

3.特点:全方位、多层次。

4.意义

(1)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2)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原因

(1)世贸组织实际上是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2)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之一。由于历史原因,中止了在关贸总协定中的活动。

2.过程

(1)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员列席关贸总协定主持召开的国际纺织贸易协议谈判。

(2)1986年,正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

(3) 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

3.影响

(1)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3)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名师点拨]

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中“点、线、面、全、多、宽”的含义

(1)“点”是指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经济特区的成功产生了强烈的辐射作用,引来开放的高潮。

(2)“线”是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发区。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发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共46张PPT)(共46张PPT)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共46张PPT)(共46张PPT)

(四)不断突破
80年
81年 82年 83年
打破“铁饭碗”
开创中国内地工程招投标先河 率先终结近四十年的票证制度 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发行
84年
85年 86年
“三天一层楼”,“深圳速度”被载入史册
率先实行暂住证制度 个别企业发行股票
87年
率先放开土地市场
……
(五)全面开放
满洲里
塔城 伊宁
黑河
长春
珲春
(三)激烈交锋 1982年一位领导要将《旧中国租界的由来》 作为附件一并下发,特区被影射为清末上 海的租界。 某元老到了深圳,痛哭流涕地说:“只剩 下一面五星红旗,全都资本主义化了。” 有人编了顺口溜:“辛辛苦苦几十年,一 夜退到解放前。”
为何这些在今天看来根本不算什么的做法在当时会遭到那么多 的阻碍?那些同样是元老的反对派为何要阻碍开放的进行?
(六)烽烟再起
“浦东”——思想的再解放
《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保卫社会主义》 《批驳社会主义失败论》……
“改革开放还是要讲” “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 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 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希望上海人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 更快一点。” (邓小平)
30多年的开放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利益分配不公、环境污染、 科技创新滞后、政治体制滞后, 道德水平下滑等等。面对这些 再次出现的批评和质疑声,我们该怎么做?前面30年的开放之 路中又有哪些启示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难题?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_岳麓版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_岳麓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知识点总结-- 高考岳麓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知识点总结-- 高考岳麓版历史必修2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知识总结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知识点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背景:

(1)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政府领导人民进行经济调整,大力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成为当务之急。

(2)1952年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基本形式基本好转,工业化提上了日程。

(3)中国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

2.指导:过渡时期总路线

(1)过渡时期:1949年新中国建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2)核心内容——“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3)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会

(4)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变化

3、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年)

(1)内容:集中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交通、轻、农、商业;有步骤的进行三大改造(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处理好重、轻、农的关系

(3)成果及意义:1957年底“一五计划”超额完成①我国新建了一大批工业部门,初步建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②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③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目的:为适应国家工业化的,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过程:

①农业改造: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初级社(半社会主义,特征:土地入股、统一经营)到高级社(社会主义);

②手工业过程跟农业大体相似:生产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途径:国家资本主义;过程: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创举:和平赎买)

19课经济体制改革

19课经济体制改革

第四单元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本课具体内容分三目。第一目“农业生产的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讲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决
策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和重要成就,重点交待了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二目 “国有企业改革”,讲在农村改革推动下的以国有企业改 革为主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第三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确立”,讲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十五大”确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贯穿本课的线索是“经 济体制改革”,这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取得 巨大成就的基本保证。
革开放政策是在20世纪80年代逐步展开的。
第四单元 二、非选择题 6.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在我国历史不同的阶段
有不同的内容。下列四幅图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和70年
代末的我国农村变革。请认真读图,结合图中信息回答问 题: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岳 麓 版 历 史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例2】 (2009·山东·13)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 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
况。该时期是
(
农业(%) 26.6 27.2 28.8 工业 轻工业(%) 重工业(%) 32.1 41.3 34.3 36.7 38.5 34.5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经济建设方针、农村改革的两种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建立的意义;国企改革的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讲读法、讨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并采用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讨论等方法来完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农村改革前后的对比,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情感,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的讲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及其作用

难点:理解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具:PPT课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一年级新教材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的一节重点课,主要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状况。本课主要讲的就是对内改革,对内改革的成功为我们对外开放的开展提供了根本保障,为中国进入崭新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和生活巨变打下了良好基础,本课又为下一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提供了前提。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该课地位举足轻重。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文革结束;真理标准大讨论解放思想;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优质课件(30张)(共30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优质课件(30张)(共30张PPT)

探究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和实际分析加入世贸 给我国带来的机遇。
机遇
加入WTO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有利于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 国际资源增强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参与国际贸易新规 定的制定; 利于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经济发 展。
……
第21课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曾经这样妙喻中国 入世:如果我们只是一般性参加世界经济,那不遵守 世界规则也可以,就像担着菜篮卖小菜的那种小贩, 尽管市场就在那里,你也可以不进入市场,可以不遵 守工商部门的规则,看到工商管理干部来了就赶快跑。 但如果要进入世界经济的主流,想把生意做大,你就 要进入市场,要成为市场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就得在 市场里建一个铺面,就得遵守市场的规则,甚至还得 与工商部门建立好的关系。而且这个时候你不按照市 场规则办事也不行,跑也跑不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闽南三角区、长江三 角洲、珠江三角洲 大秦天烟青连南 上宁温福广湛北

东部 线
长江三角洲
浦东
闽南三角区
西部 面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珠江三角洲
知识延伸:
全方位是指: 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对社会主义国家,不论 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不仅经济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在精神文明方面也 坚持对外开放(不同制度、开放程度、领域)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2

提示
变化: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及其他
经济占有较大比重。
方向: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结构。
影响: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国民经济
快速发展。
提示
史论总结 从经济体制改革看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改革是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的发展会产生矛盾, 要求改革来解决矛盾,正是由于有了社会矛盾,统治者才要求通过改 革来巩固统治,因此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改革的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缓和社会矛盾,因此, 改革又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 (3)改革能够调节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改革能够 促进社会发展。
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该公司创立于 1984 年11月18 日,是新
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
图一 史料解读
图二
注意挖掘图片隐含信息:粮票代表的是计划经济,股票则是商品市场 经济的象征。
问题思考
由发行粮票到发行股票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
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意义。 提示 变化: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到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意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联合。
②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

2016年高一历史下册《经济体制改革》说课稿格式

2016年高一历史下册《经济体制改革》说课稿格式

2016 年高一历史下册《经济体制改革》说课稿格式

转眼间高中的课程已过半,为了老师更好的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现将经济体制改革说课稿格式提供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Ⅱ经济体制改革,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这四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实践着我国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008 年是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总结三十年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对于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进程和本模块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通过全面研读课程标准,确立本单元的主题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习题: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习题: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Word版含解析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课后篇巩固提升

学业水平引导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逐步实行()

A.农业合作社

B.现代企业制度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答案:D

2.1979年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到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 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C.系统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实行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题干中粮食产量的前后对比,体现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带来的变化,故选D项。

答案:D

3.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包产到户

C.发展外向型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确定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答案:A

4.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从此,中国的经济体制逐步迈向()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

解析: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岳麓版高一来自百度文库史必修2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 的形成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55页 0111页 0113页 0139页 0232页 0289页 0354页 0444页 0527页 0529页 0550页 0583页 0643页 0705页 0707页 0734页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11课 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 第13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6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第18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3课 综合探究:调查改革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26课 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第28课 综合探究: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优质教学课件(33张)(共32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优质教学课件(33张)(共32张PPT)

在这个时候,各个职业的人们纷纷讨论中国加 入WTO究竟对自己有利还是不利。对此,不同职业 的工作人员发表了不同的言论:
1、经济特区
• 含义: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
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地区。
• 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
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 经济的发展。
深 圳
珠 海
汕头
厦门
海南
为什么国家把经济特区 设在这几个地方呢?
⑴离香港、澳门、台湾较近。 ⑵是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海 路通道。 ⑶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大连 烟台 环渤海地区
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对世界上所有类 型的国家开放
全方位

内地
由东到西、由点到 线、由线到面、由 沿海到内地推进
多层次
线 面
不仅是经济领 域,也在科学、 教育、文化等领 域开放
宽领域
第三篇章 春色满园
——开放格局的形成与深化
(一)开放格局的形成及特点 从上海的历史看中国近现代的对外开放的不同
对外开放:是指在独立自 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 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 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 作和技术交流。
结合材料从国际和国内形势分析中国为什么要实行 对外开放?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 命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 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 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向中国这么 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 这叫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 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来技术和外国资金 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 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吸收 和利用外国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 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019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册: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2019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册: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1.1978年12月,陈云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说:“我们不能到处都紧张,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农民有了粮食……就都好解决了。摆稳这一头,就是摆稳了大多数,七亿多人口稳定了,天下就大定了。”材料说明中央将()

A.增加粮食供应B.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C.变革土地制度D.废除人民公社管理体制

2.从下图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

B.我国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C.公有制主体地位发生了改变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3.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提出:前几年扩大了企业的权限,发挥了市场的作用,方向正确、收效明显;今后,要继续发挥市场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这说明当时()

A.计划经济体制已有所改变

B.我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对外开放格局已初步形成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4.1985—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的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B.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

C.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推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5.下表是1985—1987年中国经济信息表。

A.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

B.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6.1986年8月,邓小平在视察天津港时高兴地说:“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块地,一改革,效益就上来了。这无非是给了你们权……你们有了权,有了钱,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发生了很大变化”的直接背景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第19、20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学案岳麓

版必修2

第19、20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

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基础知识】

一、改革开放的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

1、内容:确立了和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方面来的方针。

2、意义: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经济体制改革

(一)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概念、特征是什么?作用如何?

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有何意义?

(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的时间、中心环节、目标?

2、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意义?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过程:(1)明确提出:1992年召开的_________。

(2)完善创新:“十五大”报告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初步建立:21世纪初,以_____________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及确立的意义?

三、对外开放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建立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这种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2、对外开放新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1)时间:______________

(2)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机遇与挑战)

【知识检测】

1、农村的经济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其中“离土

不离乡”指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撤消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C.发展乡镇企业 D.进城打工

2、经济发展是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1979年凤阳一段花鼓词中唱到“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

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凤阳地区“家家生活变大样”的原因是()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创办乡镇企业 D.改革国有企业

3、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

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以下有关表述,正确的是:①对外开放的

根本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②扩大对外贸易的原则是平等互利③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是广东、福建两省④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A.①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下列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符合中国大多数人的利益

B.标志着世界市场对中国的开放

C.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D.使我国所有企业面临竞争和被淘汰的命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