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生物技术在茶学研究中的应用状态与展望
食品科学中的生物技术应用
食品科学中的生物技术应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食品科学也开始应用生物技术技术。
利用生物技术技术,食品科学家可以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更好地控制食品质量,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从而保障人们的健康。
一、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1.基因编辑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直接对基因进行编辑的技术,它主要应用在食品中对食品营养成分进行增强等方面。
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到马铃薯和玉米等作物中,增强它们的营养价值,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的食品。
2. 发酵技术发酵技术是将某些微生物植入食品原料中以促进食品发酵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品质。
其中,酸奶是应用发酵技术制成的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食品,它除了美味外,还具有很多益处,包括调节肠道菌群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等方面。
3.调味料的应用利用生物技术技术,制造出一些特殊的调味料,这种调味料可以使食品更加美味,也可以帮助人们提高食品口感和品质。
例如,众所周知的味精就是一种生化制品,它既可以增加食品口感,又可以增强人体对食物的感觉。
二、遗传工程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1. 软饮料的生产遗传工程技术可以被应用在软饮料中,用来增加饮料的口感和香气。
虽然它的应用范围有限,但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食品防腐剂的应用利用遗传工程技术,可以制造出一些天然的食品防腐剂,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从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三、生物技术在食品饮料中的食用1. 益生菌的食用益生菌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益的菌群,通过食用益生菌可以帮助人们促进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系统和增强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的功能等方面。
通过生物技术技术,益生菌的制造可以更好地控制其菌群数量和菌株等方面。
2. 合成酶的食用合成酶是一种通过生物技术技术制造的一种酶,它可以帮助人们消化食物,从而提高人体对食物的吸收率和利用率。
通过食用含有合成酶的食物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食物,保证人体健康。
总结:可以看出,生物技术对于食品科学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食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直接保护了人们的健康。
茶叶生物化学实验教程
茶叶生物化学实验教程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1.1):茶叶作为一种广泛消费的饮品,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了解茶叶的生物化学组成和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对于深入研究茶叶的功效和开发茶叶相关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教程将介绍茶叶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茶叶的化学成分和活性成分的提取与分析技术。
通过本实验教程,我们将会学习茶叶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及其生物化学特性,例如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并了解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我们还将介绍实验中使用的一些常见技术和仪器,例如超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仪等,以及提取和分离茶叶中生物活性成分的方法。
实验教程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种系统而全面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了解茶叶相关研究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术,培养其对茶叶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通过实验的学习和实践,读者将能够进一步探究茶叶的化学成分和活性成分,为茶叶的产业化利用和营养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持。
随着茶叶消费的不断增加和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茶叶的生物化学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实验教程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茶叶生物化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他们进一步深入研究茶叶的生物活性和功效提供基础。
同时,实验教程的应用价值也包括指导茶叶相关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为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不仅如此,茶叶生物化学实验教程还可以为教育和科研机构的师生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通过实验的实际操作和结果分析,读者可以培养实验设计和科学思维的能力,提高对茶叶生物活性成分和相关研究领域的理解和掌握。
这样的实验教程不仅可以促进茶叶研究的发展,也为教育和研究机构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平台。
综上所述,本实验教程将为读者提供茶叶生物化学实验的全面指导,帮助他们深入了解茶叶的生物成分和活性成分,培养对茶叶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通过实验教程的应用,我们将为茶叶产业的发展和茶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有益支持。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和分析茶叶生物化学实验教程的相关内容:1. 引言:介绍茶叶生物化学实验教程的背景和意义。
茶饮料香气研究进展和增香技术探讨
收稿日期:2002-06-27 修改稿收稿日期:2002-10-27作者简介:孙其富,男(1978年—),现为浙江大学茶学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茶饮料方面研究。
茶饮料香气研究进展和增香技术探讨孙其富 梁月荣(浙江大学茶学系 杭州 310029) 摘 要 介绍了茶饮料香味物质的特点及增香技术的现状,并对茶饮料的增香技术,特别是天然香料的提取、香味增强剂的利用、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法和微生物生产香味物质方面进行了详细地探讨。
关键词 茶饮料;增香技术:香味物质中图分类号:T S 275.2;O 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77-8921(2003)04-198-04 茶是世界最普遍的饮料之一,全世界日均消费量30亿杯以上[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个传统的饮料也正向食品工业广泛渗透,并试制成许多茶叶食品和饮料,特别是以茶叶为原料开发的瓶装、罐装的茶饮料在世界各地十分流行,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1997年世界茶饮料总产量突破1000万吨,其增长速度是碳酸饮料的三倍[2]。
尽管茶饮料呈飞速发展趋势,其加工技术的三大难点即保色、保香、防沉淀尚未完全解决。
目前,混浊沉淀及色泽褐变的研究较多,对保香的研究报道却相对较少[3]。
由于茶汤是一个热敏感的体系,因而在加工中香气品质很容易发生变化,尤其是杀菌中会产生不良气味,从而降低了茶饮料的品质。
1 茶饮料的香味香气是决定茶饮料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种类的茶叶均有其特有的香气。
任何一种茶叶的茶香都是其所含的不同芳香物质以不同浓度组合的综合表现[4]。
茶叶的鲜叶中含有醇类、酚类、醛类、酮类、酸类、酯类、含氮化合物等多类芳香物质[5],它们共同影响着茶香进而影响着茶饮料的香气。
1.1 香味物质茶饮料的感官指标包括色、香、味,而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食品风味是指人们对食品的香气和口感的综合反应。
形成食品风味的物质称之为风味物质。
其实,食品的香(香气和香味)和味(口味)是不同的概念,香味是人的鼻腔对食品中挥发出的通过空气传播的物质的综合反应,是能闻到的。
2023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解析(广东卷)
一、选择题:1. 中国制茶工艺源远流长。
红茶制作包括萎凋、揉捻、发酵、高温干燥等工序,其间多酚氧化酶催化茶多酚生成适量茶黄素是红茶风味形成的关键。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揉捻能破坏细胞结构使多酚氧化酶与茶多酚接触B. 发酵时保持适宜的温度以维持多酚氧化酶的活性C. 发酵时有机酸含量增加不会影响多酚氧化酶活性D. 高温灭活多酚氧化酶以防止过度氧化影响茶品质【答案】C【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以及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详解】A、红茶制作时揉捻能破坏细胞结构,使其释放的多酚氧化酶与茶多酚接触,A正确;B、发酵过程的实质就是酶促反应过程,需要将温度设置在酶的最适温度下,使多酚氧化酶保持最大活性,才能获得更多的茶黄素,B正确;C、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发酵时有机酸含量增加会降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C 错误;D、高温条件会使多酚氧化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失活,以防止过度氧化影响茶品质,D正确。
故选C。
2. 中外科学家经多年合作研究,发现circDNMT1(一种RNA分子)通过与抑癌基因p53表达的蛋白结合诱发乳腺癌,为解决乳腺癌这一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p53基因突变可能引起细胞癌变B. p53蛋白能够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增殖C. circDNMT1高表达会使乳腺癌细胞增殖变慢D. circDNMT1的基因编辑可用于乳腺癌的基础研究【答案】C【解析】【分析】人和动物细胞中的DNA上本来就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一般来说,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这类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相反,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研究进展
综 述
器栅 厕资蹰哟眈 与德 研宽逛腮
晏嫦妤 罗军武 长沙 4 0 2 1 18) ( 湖南农业 大学 园林 园艺学院
摘
要
茶树种质资源是生产利用、品种创新和 生物技 术研 究的
物质基 础 , 具有十分重要 的价值和 意义 。 本文 系统 阐述 了茶树 种质 资源
的收集与保存 方法及 国内外有关研 究的主要 成就和进展情况,并对茶
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工作的研 究提 出了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 茶树 ; 种质资源; 收集 ; 保存 ; 望 展
种质资源是农作物育种 的物质基础 。茶树 种质 资源是作 物种质资源的重要组 成部分 , 是茶学 领域研究 的基础。茶树种 质资源 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 三个 部分 :一是种质资源的考察 与收集 ; 二是种质资 源的保存 ; 三是 种质资源 的评 价与利用 。 其中种质 资源收集 与保 存数 量的多寡和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 茶树 育种 和茶树生物学研究 的深 度和广度 ,也反应一个 国家 的科技进步水平。世界各产茶 国都在这方面做 了大量 的工作 , 取得 了一些 富有成效 的进展 。本 文就茶树种质资源 的收集 与 保存 的方法 、 研究进展和未来研究趋 势作一综述 。 1茶树种质资源 的收集
11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方法 .
8 , O份 除川南 、 北有少数野生 大茶 树外 , 黔 多为栽培型灌木茶 树。18 —19 9 6 9 0年在海南岛五指 山区 8个县考 察征集 6 份 , O
海南野生茶树多为小乔木大叶类 。9 1 19 年 对黔西南 、 19 — 94 桂
西南 、I 川 北和陕 南 6 县进行 考察 征集 4 0份 , 西南 和桂 3个 0 黔 西多为野生大茶树 。 同时在滇 、 、 、 、 赣 闽 皖 浙等省补充征集 3 6 9
生物工程技术在茶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工程是 以生物学( 特别是其中的微 生物学 、 遗传学 、 生 物化 捻 、 渥堆 和干燥 四道工序。 黑茶具有音韵明显鲜醇浓厚 、 香气浓郁持 学 和细胞学) 的理论 和技术 为基础 , 结合化 工 、 机械 、 电子计算机 等 久等特点 。红茶发酵的实质是多酚类 、 氨基 酸等物质失去控制 与多 并利用氧气进行酶促反应, 儿茶 素产 生氧化 聚 现代 工程技术 , 定 向地改造生物 或其功能 , 短期 内创造 出具有 超远 酚氧化酶系充分接触, 缘 性状 的新 物种 , 以生产大量有用代谢产物或发挥它们独特生理功 合和缩合, 形成一系列 的有 色物质 , 综合形 成 了红茶 特有 的色 、 香、 近年来 , 茶叶深加工急剧升温 , 利用食用菌及有益微生物 能一门新兴技术 。 生物工程应用 于农业 、 工业 、 医学 、 药物学 、 能源等 味品质 。 新 型茶 叶增加 多个领域。生物工程包括五遗传工程 、 细胞工程 、 微生物工程 、 酶工 发酵开发具有特殊风 味及营养保健 功效 的新型茶叶 。 程和生物反应器 工程 。茶学可 以划分作两大部分 , 茶科学和茶文化 了一些新 的功效 , 如抗 肿瘤 、 瘦身、 促进分解 血液 中脂肪 、 降低胆 固 清热、 消暑 、 解毒 、 消食 、 去腻 、 利水 、 养胃、 护 胃、 抗衰老 、 美 白及 学。近年来生物工程技术 广泛 的应用到茶学领域。本文对生物工程 醇 、 技术在茶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 防紫外线作用 、 清除 自由基等。 新型茶叶还改善茶 叶综合 品质 、 降低 1基 因工程在茶学领域中的应用 了茶 叶内不利成分。茶学领域 的酶类主要有多酚氧化酶 、单宁酶 、 基 因工程 ( g e n e t i c e n g i n e e r i n g ) 3 / , . 称 基因拼接技术 和 D N A重组 B 一葡萄糖苷酶 、 多糖水解酶和蛋 白酶。 多酚氧化酶 主要用于催化茶 技术 , 是 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 基础 , 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 学的现 叶中多酚类氧化生成茶黄素和茶红 素 , 产生各种香气成分形成红茶 代方法为手段 , 以改变 生物原有 的遗传特性 、 获得新 品种 、 生产新产 基本风味 ;单 宁酶可促使茶叶多酚类化合物 中的没食 子类水解 , 主 品。基因工程技术为基 因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 了有力 的手 段。 要用于处 理在速溶茶和液体茶饮料 生产 中出现 的“ 冷后浑” 现象 ; 蛋 目前 基因工程技术在茶业上 的应用主要处于基因组 D N A提纯和鉴 白酶主要 用于降解茶叶 中蛋 白质而生成各种 氨基 酸 , 从而改善茶 叶 定阶段。D N A分子标记技术能直接反映出茶品种基 因组 D N A间的 的香气和鲜爽度[ 6 - 9 1 。生物技术 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我 国的传 差异 , 目前一些与茶叶品质密切 相关 的基 因已被克隆。 据报道 , 用农 统技术已很难满 足需要 , 应充分 利用生物技术 , 提高茶 叶品质 。 杆菌介 导法将 B t 基因、 I n t r o n G U S基 因和 N P T 1基因转入茶树 中 , 参考文献 取得 了很大进展 , 还没有转基因茶树 的报道 。 [ 1 ] 张秀云, 李叶 云, 余 有本. 我 国茶树 育种 的研 究进展 『 J 1 . 茶 业通报 , 2 细胞 工程在茶学领域 中的应用 2 0 0 2 , 2 4 ( 2 ) : 2 0 - 2 2 . 细胞工程是应用细胞生 物学 和分子生物学 的理论和方法 , 进行 『 2 1 - t清黎. 外源 多糖水解酶提 高红碎茶品质技术研 究: 多糖水解酶液 在细胞水平上 的遗传操作及 进行 大规模 的细胞和组织培养 。 细胞工 发 酵技 术及 制 茶 效 应 研 究 f J ] . 茶叶通讯, 1 9 9 1 N ) : 1 4 — 1 8 . 程可 以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或培养有价值 的植株 , 主要技术领域有 【 3 ] 游小清, 王 华夫. 茶叶 中萜烯 醇配糖体 的释放作 用m[ J 1 . 茶 叶科 学, 细胞 培养 、 细胞融合 、 细胞拆合 、 染色体操作及基因转移等方面 。 1 9 9 4 , 1 4 ( 1 ) : 7 O - 7 3 . 2 . 1 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技术 [ 4 ] 金 惠淑 . 茶树 生物技术研 究进展 f J ] . 茶叶科学技 术, 1 9 9 8 ( 2 ) : 1 4 . 组织 培养技术 ( T i s s u e C u l t u r e T e c h n o l o g y ) 是在无 菌 的条件下 【 5 】 谭振初, 毛清黎, 贾海云等彳q 用天然外 源酶提 高红碎 茶品质研 究 将活器官 、 组织或细胞置于培养基 内, 并放 在适 宜的环境 中, 进行 连 初 报 『 J 1 . 福 建 茶 叶, 1 9 9 0 ( 2 ) : 1 8 — 2 1 . 续培养而成的细胞 、 组织或个体 。 在1 9 9 0年 S a r a t h c h a n d r s 等就成 功 【 6 】 余凌子, 赵正 惠. 酶 制剂在茶 叶加 工中的应 用『 J ] . 中国茶叶, 1 9 9 9 ( 4 ) : -1 0. 的进行了茶树 体外 繁殖 。近年来文献纷纷报道采用茶树子叶 、 成熟 8 胚、 成熟胚 、 花粉等成 功培养成植株 。 由于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成 【 7 】 宁井铭, 方世辉. 茶饮料 防沉淀技 术研 究进展[ J 1 . 茶业通报, 2 0 0 4 , 2 6 本较高所 以至今未得到大规模发展 。 ( 1 ) : 4 1 — 4 4 . 2 . 2细胞融合或体细胞杂交技术 【 8 ] 屠 幼英, 童启 庆, 骆耀 平. 茶 叶香气释放机 理研 究——龙 井茶炒制 细胞 融合 也作为一种实验方法 被广泛适用 于单克隆抗体 的制 过程 B 一 葡萄糖苷酶和醇 系香气的关系, 1 9 9 9 , 2 ( 5 1 ) : 2 0 — 2 1 . 备, 通过培 养和诱导 , 两个或多个细胞合 并成一个双核 或多核细胞 【 9 ] 张 莹, 施 兆鹏 , 施玲. 茶 氨 酸 的 研 究 进展 产物 研 究 与开 发 , 2 0 0 3 , 1 ( 5 4 ) : 的过 程称 为细胞融合或细胞杂交。植物体细胞杂交, 又称原生质体 3 6 9 - 3 7 2 . 融合是指将植物不 同种 、 属 的植物细胞脱去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后 通 过人工方法诱导融 合 , 然后 进行离体培养 , 使其再生 杂种 植株 的 技术 。植物体 细胞杂交至少需要两 个不同品种来 源的细胞进行融 合, 合成一个杂种细胞并 培育成新 的植物体 。 因为茶树结实率太低 , 很难获得杂交植物 的种子所 以至今仍 以单 株选育为 主【 1 ] 。 3发酵工程在茶学领域 中的应用 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 的某些特定功能 , 直接把微生 物应用 于 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 。发酵工程 的内容包括菌种选育 、 培养基 的配置 、 灭菌 、 种子扩大培养等方面 。发酵可分为轻发酵茶 、 半 发酵 茶、 全 发酵 茶。轻发酵茶不经过发酵过程的茶 , 具有气味天然 、 清香 爽 口、 茶色翠绿 等特点 。 半发酵茶是指发酵程度 由 2 0 %至 7 0 %不等 并破坏 叶绿素 , 如乌龙茶 、 铁观音 等 , 其具绿茶的清香甘醇和红茶的 色泽果香 。 全发酵茶是指 1 0 0 %为发酵之茶 叶 , 因冲泡后之茶色呈现 鲜 明的红色 , 极 具特 色 , 称之为红茶 , 如阿萨姆红茶 。我 国传统黑茶 是利用菌发酵 的方式制成的一种茶叶 , 已有 2 3 0 0年历史 。 由于黑茶 大多呈现 暗褐色 , 因此被人们称为黑茶 。 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 、 揉
刘仲华等:创新驱动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茶学基础研究到支撑产业发展
刘仲华等:创新驱动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茶学基础研究到支撑产业发展茶叶深加工与功能成分利用目前,我国茶园夏秋茶占茶叶生物产量的50%以上,大部分都没有被有效利用,而茶叶深加工的重要目标是将中低档茶或弃采的夏秋茶通过提取、分离、纯化而制取儿茶素、茶黄素、茶氨酸等茶叶功能性成分及速溶茶、浓缩汁等提取物,使茶叶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因此,中国茶业在这一轮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一定要高度关注茶叶深加工。
在茶叶深加工领域这些年来也有一系列的创新成果。
如在茶汁沉淀控制方面,揭示了茶汁可逆沉淀与不可逆沉淀形成机制,提出了茶汁分类沉淀理论及茶汁沉淀控制方法。
在解决夏秋茶苦涩味方面,揭示了茶汁苦味、涩味及回甘滋味形成机理,构建了茶汁苦味、涩味及回甘滋味强度预测模型,明确了茶汁苦涩味/回甘滋味转化的临界点,为茶汁滋味品质调控奠定了理论基础,夏秋茶苦涩味转化技术目前已经非常成熟,并在产业中广泛应用。
在茶饮料(速溶茶)方面,发明了茶饮料(速溶茶)专用原料加工技术,提出了一整套适合我国的纯味和调味绿茶饮料用原料加工技术体系,解决了速溶茶浸出慢、品质稳定性差的问题;发明了速溶茶定向制备关键技术,在探明茶汁品质浸出特性的基础上,研制出多级逆流提取柱,创新性地提出了多变量动态逆流浸提—高质化定向收集新工艺;发明了基于单宁酶、蛋白酶等复合酶水解的茶汁苦涩味调控技术,结合水解过程pH的变化规律,实现茶汁滋味品质的在线调控,解决了绿茶汁苦涩味强、品质低的问题;发明了用于高香型速溶茶的茶汁ARS/微胶囊包埋加工新工艺,速溶茶香气品质及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较常规对照显著提高,解决了传统热溶速溶茶香气低的问题;发明了基于茶鲜叶固/液态复合发酵的红茶汁加工技术;创新了中空颗粒型速溶茶加工核心技术,突破了喷雾干燥工艺制备速溶茶流动性、溶解性、抗潮性的技术瓶颈,为速溶茶的大众化消费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功能性成分提取方面,创建了以纯水或酒精为溶剂,柱色谱、膜分离等技术相结合的儿茶素、茶氨酸绿色高效提制技术体系,解决了传统技术的安全性与分离效率问题;实现了儿茶素单体制备从实验室克级向吨级的跨越,填补了我国儿茶素单体规模出口空白,使我国儿茶素单体在国际市场具有绝对主导地位;提出了聚酯型儿茶素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制备技术;创建了通过儿茶素进行生物定向合成、分离纯化,最终形成工业化、规模化的茶黄素混合物和单体的茶黄素酶促氧化制备技术体系,突破了茶黄素规模化生产的技术瓶颈,这一技术使茶黄素制备成本降低70%以上,为今后茶黄素及其衍生产物在大健康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储备。
生物工程技术在茶学领域中的应用
" 现今其作为一门高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 # 农业 # 畜
+& 酶工程在茶学领域中的应用
酶工程在茶学领域中的应用 ! 主要是 利 用 酶 的 高 效 生 物 催化功能 ! 促进茶叶内不利成分及无效成分的有 益 转 化 ! 改 善 茶叶综合品质 " 目前用于茶学领域的酶类主要有单宁酶 # 多酚 氧化酶 # 蛋白酶 # 多糖水解酶和 : & 葡萄糖苷酶 !;#" 单宁酶是一 种水解酶 ! 可促使茶叶多酚类化合物中的没食子 类 水 解 ! 主 要 用于处理在速溶茶和液体茶饮料生产中出现 的 $ 冷 后 浑 % 现 象 !<#’ 多酚氧化酶主要用于催化茶叶中多酚类氧 化 生 成 茶 黄 素 和茶红素 ! 同时使香气前体物质发生偶联氧化 ! 产 生 各 种 香 气 成分形成红茶基本风味 ’ 蛋白酶主要用于降 解 茶 叶 中 蛋 白 质 而生成各种氨基酸 ! 从而改善茶叶的香气和鲜爽 度 ’ 多 糖 水 解 酶用于水解茶叶中多糖类物质 ! 而生成 各 种 单 糖 和 寡 糖 ’= & 葡萄糖苷酶主要用于释放香气 ! 是将茶鲜叶 中 香 气 前 体 物 质 转化成游离态香气的关键酶 ! 是乌龙茶花果 香 气 物 质 形 成 的 基础 !-#" 酶工程还可用于茶氨酸的合成和茶色 素 的 生 产 " 目 前 合 成茶氨酸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在化学合成法 和 微 生 物 发 酵 法 基础上的酶转化法 !%.#" 此技术是利用特定酶的催化作用 ! 使某 些化合物转化成相应的 >? 氨基酸 " 汪东风等 !%%#利用茶多酚工 业化生产设备 ! 经适当改进 ! 运用酶技术成功地 实 现 了 天 然 茶 色素的工业化生产 " 现今酶的固定化技术也 得 到 了 很 大 的 发 展 " 苏二正等已完成单宁酶的固定化研究 !%$#" 李荣林 !%(#利用海 藻酸钠包埋和戊二醛交联两种固定化技术对 多 酚 氧 化 酶 的 固 定化进行了研究 " @ & 葡萄糖苷酶固定化的研究也在进行 !%)#"
茶叶生物化学研究进展_宛晓春
茶叶科学 2015,35(1):1~10Journal of Tea Science 投稿平台:收稿日期:2014-10-10 修订日期:2014-12-20基金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101)、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专项资金(CARS —23)、国家精品课程《茶叶生物化学》、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1406C085017)作者简介:宛晓春,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茶叶生物化学的教学和科研。
E-mail: xcwan@茶叶生物化学研究进展宛晓春,李大祥,张正竹,夏涛,凌铁军,陈琪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农业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36摘要:茶叶生物化学是研究茶树生命化学的科学,主要在生物化学与分子水平上探讨茶树特别是新梢中特征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途径、结构与功能,以及在茶叶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的转化规律,与茶叶品质形成的关系。
近年来,茶叶生物化学主要侧重在与茶叶品质和健康功效密切相关的儿茶素、咖啡碱、茶氨酸、萜烯类香气物质等合成途径的研究,并在茶树基因组、特异性茶树种质资源代谢组、茶叶加工过程代谢谱、茶叶品质化学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茶叶生物化学作为茶叶科学的基础,其研究成果为茶树栽培和育种、茶叶加工和深加工、茶叶贸易和茶文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手段。
随着行业和科技的发展,茶叶生物化学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在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茶叶生物化学;次级代谢;基因组;代谢谱;加工化学;品质化学中图分类号:S571.1;Q94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9X (2015)01-001-10 Research Advance on Tea BiochemistryWAN Xiaochun, LI Daxiang, ZHANG Zhengzhu, XIA Tao, LING Tiejun, CHEN QiKey Laboratory of Tea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Ministry of Education,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ChinaAbstract: Tea biochemistry is a subject of life science on Camellia Sinensis . It mainly focus on characteristic secondary metabolites of tea plants, especially those in the fresh tea shoots using 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techniques as research tools. Those metabolites include catechins, caffeine, theanine and volatile terpenes, which contribute greatly to tea quality and healthy effects. The major research fields of tea biochemistry involve the biosynthesi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 tea plants, their transformation during tea processing and their effects on final tea quality and healthy function. Recently, there have several breakthroughs in the metabolites biosynthesis pathway, tea genome, specific tea germplasm metabolome, the processing metabolome, as well as the chemistry of tea quality. Since tea biochemistry is the fundamental in tea science, its achievements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method approaches to tea cultivation and breeding, tea primary and further processing, tea trading and tea cultu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and life science & technology,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advancement of tea biochemistry will push forward tea industry to a high level a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words: tea biochemistry, secondary metabolism, genome, metabolome, processing chemistry, quality chemistry茶叶生物化学是研究茶树生命化学的科学,在生物化学与分子水平探讨茶树生命的本质,研究茶树特别是茶树新梢中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DOI:10.13305/ki.jts.2015.01.0022 茶叶科学35卷动中的作用;研究茶树新梢的化学分子在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的转化规律以及对茶叶品质及茶叶健康功能的影响;茶叶生物化学是茶学发展的基础科学。
生物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体或其部分、细胞及其代谢过程,来改进或创造新的产品和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加安全、健康和高效的食品生产方式。
本文将详细探讨生物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各个方面及其未来前景。
1. 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生物技术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涉及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及微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它通过对生物体的遗传信息进行操控,来改变某些特定的性状,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在食品生产领域,这种科技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育种、食品的加工、贮存及检测等环节。
2. 转基因技术在农作物中的应用转基因技术是当前生物技术中最具争议但同时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一项技术。
这项技术通过引入特定基因,来赋予作物新的特性和能力。
例如:2.1 抗虫害转基因作物抗虫害转基因作物如BT玉米和BT棉花,通过引入来自细菌的抗虫基因,使植物能够产生天然的杀虫剂。
这种作物在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及提高产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2.2 抗病性转基因作物通过改良基因,培育出抗病性强的作物,例如抗病毒小麦和抗真菌大豆。
这些作物能有效抵御病害侵袭,从而提高粮食安全,减少粮食损失。
2.3 增强营养价值的转基因作物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增强作物的营养成分,如“黄金大米”通过添加维生素A前体来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儿童营养不足问题。
这一措施对于提升全球饮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 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种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发酵、保鲜及风味改良等过程。
3.1 发酵食品的生产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将原料转化为其他形式的方法,常用于制作乳制品、酱油、腊肉等。
发酵过程不仅能增强食物的风味,还能提高其营养价值和保健属性。
例如,酸奶中富含益生菌,有助于促进消化与吸收。
3.2 食品保鲜与防腐微生物也可以作为天然防腐剂。
例如,某些乳酸菌能够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生物技术在农业应用及前景
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和前景摘要:生物技术的定义为应用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以人们意志设计,对生物或生物的成分进行改造和利用的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综合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胚胎学、免疫学、化学、物理学、信息学、计算机等多学科技术,可用于研究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提供产品为社会效劳。
生物技术在农作物中已有广泛的应用。
最初通过遗传工程获得而进入市场的作物是:玉米、大豆和棉花。
它们经转基因后具有抗除草剂和棉铃虫的能力。
这种玉米、大豆和棉花从Bt细菌获得基因,经遗传改进后具有防虫害的能力。
利用Bt细菌获得经遗传改良的作物的潜力是相当大的。
例如:美国有200万hm2的Bt棉花,澳大利亚有40万hm2,两者各相当于亿美元价值。
如果将Bt玉米引种在美国1000万hm2的土地上,只要增产5%,就意味着能增加亿美元收入。
这项技术进一步促进了Bt制剂控制虫害在商业上的应用。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经转入特定基因的玉米品种,这些品种能同时抗除草剂和一些虫害。
因此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育种,转基因,病害虫防治。
关键词生物技术育种转基因病害虫防治〔一〕生物技术在育种的应用林木组织培养育种的现状和进展。
自60年代以来利用生物技术育种的植物已达近1000种,1978年,美国豪惠公司利用火炬松优树的组培苗进行小面积的造林,而美国的北卡州立大学南方林业研究中心也在进行同样的实验,1983年美国斯苗圃已经有达100万株左右的组培苗,另外德国,法国,加拿大,巴西也在不同的育种领域上进行比拟系统的研究,是育种能够进入实用化阶段。
7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许多的地方的林业科研究所和学校都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先后分别有杨属,杉木,马尾松,泡桐,桉树,落叶松,火炬松,湿地松,马褂木,柚木,竹子等物种从器官,成熟胚,花药和愈伤组织诱导成苗,自1983年国家实施“六五〞林业科技术攻关方案以来,我们的林木组培育苗研究已从实验室走向工厂化大生产。
普洱茶功效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三、 普洱茶的保健功效
( 普洱茶降脂、 一) 减肥的功效 普洱茶有降脂、 减肥的功效, 已经有不少的研 究报道。20 0 4年 3 月底 日 本农艺化学学会举办 的科研成果发布会上 , 日 朝 饮料公 司就普洱茶减 肥试验进行演讲 , 发表 了普洱茶既可减肥又能防 止体重反弹的研究报告 。他们对普洱茶、 乌龙茶 等中国茶进行 的老 鼠实验 和比较 的结果表 明, 普 洱茶对消化道的脂肪吸收起到有效 的抑制作用 ; 同时发现普洱茶还可以抑制减肥后的反弹。 l 9 王旭华等u 对云南沱茶降低血清血脂进行 动物 试验 , 茶煎 剂 (0 ) 鼠 2 l 胃。结 果 沱 4% 每 m 灌 发现 2 一 0h O 4 后血清血脂( 胆固醇、 磷脂质 和甘 油三酯) 开始 明显降低 , 这科学地说 明普洱茶具 降脂 、 减肥的功效。此外还有很多如此类的研究 报告 , 也有许 多人开始 进行普洱 茶降脂 、 减肥 功效 机理 的更深入研 究 。 吴文华 等 进行 了普 洱 茶 多糖 降 血 脂 功 能 的 量效 关 系 的研 究 , 果 表 明 茶 多 糖 高 、 、 剂 结 中 低 量组 小 鼠血 清 L L—C( 密 度 脂 蛋 白 ) 平 均 D 低 水 低 于高脂 对 照 组 , 多 糖 抑 制 高 脂 饮 食 小 鼠 血 茶 脂升 高 可能 存 在 量 效 关 系 。 之 后 他 们 又 进 行 … 了普 洱 茶 中茶 多糖 与 茶 多 酚 降血 脂 功 能 比较 的 研究 , 与高脂对照 组对 比分析 茶多糖 组小 鼠血 清 T 甘 油三 酯 ) T ( G( 、 C 总胆 固醇 ) L 卜 C水 及 D 平显 著 降低 。 ¨ 北 京利康 绿 色 医 药 生 物技 术 研 究 所 于 20 03 年首次从普洱熟茶 中检测 出他汀类物质 , 命名为 谢 氏普 洱他 汀 ( 合 物 ) 化 。他 汀类 物 质 是 一 类 组 织选择性 羟 甲基戊 二 酰辅酶 A ( HMG C A) 原 2o 还 酶抑制 剂 , 能竞争性 地抑制 胆 固醇 的生物 合成 , 致 细胞 内胆 固醇减少 , 馈 调节 细胞 表 面低 密 度脂 反 蛋 白( D ) 体 的 活力 , LL受 促进 血 浆 中 L I C水 D 一
高考生物优质试题汇编专题23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高考生物优质试题汇编专题23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一、单选题1. ( 2分 )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及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利用尿素固体培养基可迅速杀死其他微生物,而保留利用尿素的微生物B. 配制培养基时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调整培养基的pHC. 酵母菌不能直接利用糯米淀粉发酵得到糯米酒D. 适宜浓度的酒精可使醋化醋杆菌活化2. ( 2分 ) 我国的酿酒技术历史悠久,古人在实际生产中积累了很多经验。
《齐民要术》记载:将蒸熟的米和酒曲混合前需“浸曲发,如鱼眼汤,净淘米八斗,炊作饭,舒令极冷”。
意思是将酒曲浸到活化,冒出鱼眼大小的气泡,把八斗米淘净,蒸熟,摊开冷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浸曲发” 过程中酒曲中的微生物代谢加快B. “鱼眼汤” 现象是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 2释放形成的C. “净淘米”" 是为消除杂菌对酿酒过程的影响而采取的主要措施D. “舒令极冷”的目的是防止蒸熟的米温度过高导致酒曲中的微生物死亡3. ( 2分 ) 某同学在线提交了在家用带盖玻璃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报告,他的做法错误..的是( )A. 选择新鲜的葡萄略泇冲洗,除去枝梗后榨汁B. 将玻璃瓶用酒精消毒后,装满葡萄汁C. 酒精发酵期间,根据发酵进程适时拧松瓶盖放气D. 酒精发酵后去除瓶盖,盖一层纱布,再进行醋酸发酵4. ( 2分 ) 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B. 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C. 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 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D. 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参与腐乳发酵5. ( 2分 ) 某高校采用如图所示的发酵罐进行葡萄酒主发酵过程的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夏季生产果酒时,常需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B. 乙醇为挥发性物质,故发酵过程中空气的进气量不宜太大C. 正常发酵过程中罐内的压力不会低于大气压D. 可以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酵6. ( 2分) 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A. 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 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 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 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7. ( 2分) 家庭制作泡菜并无刻意的灭菌环节,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茶叶栽培的农业生物技术应用与推广考核试卷
18. A,B
19. A,B,C
20. A,B,C,D
三、填空题
1.组织培养
2.有机肥
3.生物防治
4.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5.茎尖培养
6.茶多酚含量
7.转基因技术
8.生物防治
9.微生物菌肥
10.生物肥料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A.病虫害防治
B.品质改良
C.产量提高
D. A、B和C
16.以下哪个不是茶叶栽培中生物技术的优势?()
A.提高茶叶品质
B.降低生产成本
C.加快生长速度
D.提高茶叶价格
17.下列哪种生物肥料适用于茶叶栽培?()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有机生物肥
18.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茶叶栽培中生物技术的应用效果?()
2.在茶叶栽培中,_______是一种常用的生物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提供营养。()
3.利用_______技术可以进行茶叶的病虫害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4.茶叶栽培中,通过_______技术可以筛选出抗病性强的茶树品种。()
5.在茶叶栽培中,_______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培养方法,用于快速繁殖和保持品种的遗传稳定性。()
A.环境条件
B.茶树品种
C.技术水平
D.茶叶价格
19.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茶叶栽培的农业生物技术应用?()
A.转基因技术
B.组织培养
C.抗生素使用
D.生物防治
20.在茶叶栽培中,以下哪个环节不适合应用生物技术?()
《茶树生物技术》教学大纲
《茶树生物技术》教学大纲学时:27学时学分:1.5理论学时:15学时实验学时:12学时适用专业:园艺大纲执笔人:向勤锃大纲审定人:张丽霞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与任务随着现代生物科学的高速发展,生物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相关学科领域,成为一门基础课程。
茶树生物技术这一课程反映生物技术在茶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在简要介绍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着重讲述组织培养技术在茶树上应用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及操作技术。
2、课程教学的目的与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茶树生物技术与其它植物的生物技术之间的辩证关系,即既有共性,又有其个性。
了解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能掌握茶树组织培养的关键技术,并完成愈伤组织诱导、茶树快繁等基本实践环节的工作任务。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相关技术的认识及其原理的理解,并做到活学活用。
(3)在介绍常规生物技术的基础上突出茶树生物技术的特殊性;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大量图片、录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课程教学改革本课程为我校新开课程。
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在讲授中应注意与其他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相联系。
二、教学大纲内容(一)课程理论教学(15学时)绪论(3学时)(一)基本内容生物技术广义的概念: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历程与基本原理;茶树生物技术的发展概况。
(二)基本要求了解茶树生物技术与植物或园艺作物生物技术、茶树组织培养与茶树生物技术之间具体与普遍、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了解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简史;掌握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三)重点、难点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茶树组织培养技术的特殊性。
(四)教学建议对植物组织培养发展历程的介绍中,着重突出具有转折或其它重大意义典型事件,并对其相应的科研背景详细介绍,引导学生树立在困难面前转变思维并积极探索的科学求实精神。
(五)思考题茶树组织培养技术存在哪些特殊性。
第一章茶树组织培养的操作及相关理论(5学时)(一)基本内容茶树组织培养所需的基本设备与条件;茶树组织培养常用的培养基成分及培养基的配制;常用激素的种类、作用及其机理;茶树组织培养的无菌操作技术与设备。
未来农业中的生物科技应用前景
未来农业中的生物科技应用前景农业,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发展和变革。
随着生物科技的快速进步,未来农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生物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有望解决全球粮食安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基因编辑技术是当前生物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通过精确修改生物体的基因序列,科学家能够培育出具有更优良性状的农作物品种。
例如,通过基因编辑,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
同时,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耐旱、耐盐等抗逆性,使其能够在更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长,扩大可耕种土地的范围。
此外,基因编辑还有望改善农作物的营养价值,如增加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含量,为解决全球营养不良问题提供新的途径。
在未来农业中,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的应用将日益广泛。
传统的化学农药和化肥在保障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
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或昆虫信息素等天然物质制成的农药,具有高效、低毒、环保等优点。
它们能够特异性地针对病虫害发挥作用,减少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生物肥料则是由有益微生物制成的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
与化学肥料相比,生物肥料更加环保和可持续,有助于减少土壤污染和地力衰退。
农业生物技术还为植物工厂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植物工厂是一种在完全受控的环境中进行农作物生产的新型农业模式。
通过利用LED 照明、环境控制技术和无土栽培技术,植物工厂可以实现农作物的全年连续生产,不受季节和气候的限制。
在植物工厂中,可以精准调控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素,为农作物创造最佳的生长条件。
同时,结合生物技术,可以选育出适合植物工厂环境的优良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植物工厂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够在城市等人口密集地区实现本地化的蔬菜和水果供应,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茶多酚的功效 提取和应用前景
茶多酚的功效提取和应用前景茶多酚的功效-提取和应用前景茶多酚的功效、提取和应用前景食品081何龙040811116摘要:了解了茶多酚的通常特性和生理功效;深入探讨了茶多酚的有机溶液抽取法,金属离子沉淀法和树脂溶解法三种较为广泛应用的抽取方法,并牵涉至超临界流体提炼这种正处于积极主动开发阶段的新型拆分技术,及其微波抽取技术和超音波辅助抽取法。
茶多酚做为油脂食品的抗氧化剂、功能食品的添加剂以及在医药保健品和美容化妆品等方面获得越来越广为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茶多酚;提取;应用一、详述茶多酚(teapolyphenols简写tp)是形成茶叶品质的重要成分之一,是一类存在于茶叶中的多羟基酚性化合物的混合物,又称茶单宁、茶鞣质。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说道:“茶苦而寒,最能够解毒,火为百病之因,火降则百病明也”。
茶由古代的药至后来的饮料,现在又重回至药,就是现代生物技术和现代医学科技的成果。
茶多酚从绿茶中抽取出的最主要、最精华、对人体最有益的成分,就是由茶叶中的黄烷醇类、黄酮、黄酮醇类、花青素类、茶白素类和酚酸及变小酚酸类共同组成的化合物,主要成分就是黄烷-3-醇衍生物,又称儿茶素。
它们的结构除酚及酯化酚类外,均具备a-苯基苯骈二氢吡喃(黄烷)为主体的c6-c3-c6基本碳架。
所以说道“其结构同意了茶多酚的性质及其促进作用”。
茶鲜叶中儿茶素含量占干物12%~24%,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最多,占儿茶素总量的50%左右。
儿茶素溶液加热时或在酶、酸、碱的作用下,自身可氧化缩合成不同程度的缩合产物。
在红茶制作中,儿茶素氧化缩合、聚合而成茶黄素类、茶红素类和双黄烷醇类等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对红茶汤色和滋味的形成极为重必须。
茶叶中所含的多酚类化合物具备很强的抗氧化促进作用,其主体成分为儿茶素,即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cg)、表中儿茶素(ec)。
这些儿茶素类化合物由于其分子中富含酚性羟基可以有效地终止脂肪氧化的连锁反应,因此在油脂及其制品中添加儿茶素类物质,能够防止或延缓油脂的氧化酸败。
茶叶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茶叶生物化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BF020013学分:2 总学时:36理论学时:24 实验学时:12面向专业:园艺大纲执笔人:黄晓琴大纲审定人:张丽霞一、说明1 课程的性质、任务茶叶生物化学是茶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植物生物化学的一个分枝。
普通植物生物化学主要介绍的是一级代谢规律及产物性质,而茶叶生物化学主要介绍茶树二级代谢规律及其产物性质和生化成分在不同环境、不同加工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等。
因此该课程的主要任务及研究范围如下:1.阐明茶树各器官尤其是新梢中化学成分的种类、结构、性质及研究方法。
2.阐明各化学成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代谢变化规律,为加工工艺的制定及机械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3.阐明各化学成分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为加工工艺的制定及机械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4.介绍茶叶中一些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茶叶中主要生化成分的结构、性质、不同加工及栽培条件下物质转化的规律,各化学成分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为进一步学好茶学各门专业课奠定好扎实的理论基础。
2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理论知识方面:(1)应重点讲授茶叶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如:茶叶基本生化分的结构、性质及转化规律;茶叶生化成分与茶叶品质的关系;红茶发酵理论;茶叶深加工的生化基础等。
(2)应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茶叶生产、科研中的实际问题。
实验技能方面:掌握茶叶品质生化成分:茶多酚、茶氨酸、咖啡碱和多酚氧化酶的测定方法。
3 课程教学改革总体思路:本课程为我校新开课程,与其它学校相比,学时少,因此在课程内容体系上要不断优化,并适当采用自学加讨论式的教学方式。
二、教学大纲内容(一)课程理论教学绪论(1学时)第一节茶叶生物化学的课程地位及任务。
第二节茶叶生物化学的研究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第三节茶叶化学成分与茶叶产量、品质的联系。
本章重点、难点:茶叶生物化学课程的地位及任务建议教学方法:应让学生了解本课程与其先行课程《基础生物化学》和后续课程《茶叶加工学》、《茶叶理化检验》和《茶树栽培学》课程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技术在茶学研究中的应用状态与展望新疆农业大学专业文献综述题目: 生物技术在茶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姓名: 唐瑾学院: 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班级: 082班学号: 0840312622011年12月25日新疆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在茶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摘要: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包括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以及发酵工程。
本文综述了生物技术在茶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前言生物技术指有机体的操作技术。
它包括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四大工程。
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就利用生物技术生产食品:在石器时代的后期,我国就善于酒精发酵;在公元前221年的周代后期,我国就能做豆腐并酿制酱油和醋,并且所用的基本技术沿用至今。
目前,人类已在细胞及分子水平上利用生物来解决疾病防治、人口膨胀、食物短缺、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虽然生物技术在茶学研究领域起步比较晚,但是近几年来却有力地推动了茶科学的研究发展。
1酶工程的应用利用酶的高效生物催化功能,促使茶叶内不利成分及无效成分的有益转化,改善茶叶综合品质,是酶工程在茶学领域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目前用于茶学领域的酶类主要有多酚氧化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多糖水解酶、β-葡萄糖苷酶、单宁酶等。
谭振初等利用茶幼果作为多酚氧化酶的载体应用于红碎茶的加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毛清黎报道,在红碎茶的初制中加入果胶酶、纤维素酶有利于红碎茶品质的提高。
另外毛清黎利用电镜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手段对外源多糖水解酶提高红碎茶品质的生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源多糖水解酶水解叶组织细胞壁中的不溶性多糖,产生生化破损作用,使发酵茶胚酸化,提高多酚氧化酶活性,促进茶黄素形成及叶绿素降解,同时提高成茶有效成分的浸出率,从而较全面地改善红碎茶的内外品质,Takeo发现在茶叶均浆中添加β-葡萄糖苷酶后能产生芳樟醇和香叶醇,能提高茶叶的香气。
游小清等用人工合成β-葡萄糖苷酶粗品进行夏茶香气改善试验,结果制得的烘青绿茶芳樟醇及香叶醇含量明显提高。
LaurenS.等报道,用单宁酶处理红茶,可提高茶汤中可溶性Fe与Ca的含量,而若在绿茶加工中使用单宁酶,可部分消除夏秋茶的苦涩味,提高绿茶品质。
赵和涛研究报道在绿茶加工过程中应用添加多酚氧化酶技术,可以明显提高中、低档绿茶品质,尤其对减轻夏、秋季绿茶的苦涩味;在红茶加工中添加适量微生物多酚氧化酶后使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大大增多,明显的改善茶汤的色泽和香气。
固定化酶技术在茶叶上的研究最初是用在解决红茶的“冷后浑”问题上,现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丁兆堂等用CaCO3作为固化材料,对茶多酚进行体外酶性氧化,成功地制备了高纯度的茶黄素。
另外,酶传感器用于茶叶内含成分的检测已有报道。
崛江秀树等报道了用谷氨酸氧化酶电极测定茶叶中氨基酸及多酚类的方法。
钟思强译在氧电极顶部安装L-氨基酸氧化酶固化膜,制成测定氨基酸的酶传感器,对茶叶的主要氨基酸茶氨酸,可在10-100mg/L浓度范围内直线响应,认为该传感器对于茶叶品质的评定有效。
2细胞工程的应用细胞工程在茶学上主要用于茶树离体培养和茶叶内一些重要的次生代谢物质生产。
茶树的离体培养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Arulpragasam等报道了利用茶子子叶得到了胚状体,并获得了再生植株。
Nakanura报道了利用茶树茎得到了生根和再生植株。
Sarathandra和Arulpragasam用来自田间植株的茎节作为外植体,建立了实用的茶树体外繁殖方法。
离体培养可以通过不定芽或不定胚以及营养器官的途径进行。
刘德华报道了利用茶树胚轴成功培养不定芽。
张建华、张亚萍分别报道了采用不同茶树品种新梢一芽三四叶,以MS为基本培养基能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分别提出诱导率较高的外源激素水平。
周健等利用春季新萌发枝条的第2-3腋芽进行了茶树组培快繁技术的优化研究,得到适宜茶树组培苗增殖的条件:MS+BA2.0+NAA0.1+GA33.0mg/L。
然而,离体培养在茶树上的应用目前还只是在试验研究阶段。
报道已证实茶叶内富含的次生代谢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功效。
获得次生代谢物质传统方法是利用成茶提取工艺,存在工艺复杂且成本高的缺点。
离体培养在诱导愈伤组织的同时能产生大量的次生代谢物质。
利用这个特性,可以在稳定的环境条件下,采用植物培养细胞研究其生化机制,并且可以生产大量次生代谢物质。
成浩,杨素娟等对不同培养条件下,培养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质等对愈伤组织和儿茶素的积累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设计了儿茶素的生产培养基。
袁弟顺等通过不同茶树品种诱导愈伤组织研究茶氨酸积累,发现愈伤组织的生长量与茶氨酸的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3基因工程的应用基因工程在茶学研究上的应用主要包括:DNA分子标记技术、茶树基因的分离和克隆以及茶树遗传转化系统。
DNA分子标记技术能直接反映出茶品种基因组DNA间的差异,在茶树分类学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品种鉴定,亲缘关系的鉴定,构建茶树的遗传图普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在茶研究中应用比较多的是RAPD、AFLP。
陈亮等对我国15个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了RAPD分析,表明中国的茶树品种资源在DNA分子水平上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
金惠淑利用RAPD研究了中、韩、日茶树品种资源共46个样品的基因组DNA多态性,表明了中国茶树品种的遗传背景比韩国茶树品种复杂。
Balasaravanan等运用AFLP标记技术对南印度普遍种植的49个栽培品种(中国型、阿萨姆型和禅叶型三个类群)的遗传距离进行了分析。
HackettC.A以SFS150与TN14/3杂交的F1代群体为材料,采用RAPD 和AFLP标记绘制了母本的遗传图普。
梁月荣等利用RAPD分子标记为“晚绿”品种进行了亲缘关系鉴定。
黄建安,李家贤等用祁门4号与潮安大乌叶杂交所获得的F1代群体采用AFLP标记绘制了我国第一张茶树分子标记遗传图谱,为进一步定位与克隆茶树重要经济性状基因及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加速茶树优异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另外对于SSR标记和ISSR标记在茶树品种分子鉴别和亲缘关系研究的适用性方面也有人做了相关的分析和报道。
目前,一些与茶叶品质密切相关的基因已被克隆。
赵东等克隆了决定红茶品质的多酚氧化酶基因。
李远华等对β-葡萄苷酶cDNA进行了克隆和表达。
冯艳飞等获得了茶树SAM合成酶基因的全序列序列,这对茶树逆境生理、衰老生理以及咖啡碱代谢的调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陆建良等采用rt-PCR克隆了茶树根际土壤耐酸铝真菌ALF-1与耐酸铝相关的基因片段。
陈亮等构建了国内第一个茶树新梢cDNA文库,并对EST测序成功率进行了分析。
余有本等报道了茶树咖啡碱合酶(TCS)cDNA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并能催化可可碱甲基化生成咖啡碱,证实具有正常的生物学活性,为将来利用微生物发酵手段生产天然咖啡碱奠定了基础。
转基因技术是有目的地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并使其整和,表达和遗传,修饰原有植物遗传物质,改造不良的园艺性状,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MatsumotoS.等以农杆菌介导在一个抗性愈伤组织上检测到Gus活性。
骆颖颖等报道用农杆菌介导法将Bt基因、IntronGUS基因和NPT1基因转入茶树中,获得了GUS瞬间表达。
赵东等通过对根癌农杆菌介导茶树转化研究报道了茶树较为适宜的农杆菌转化系统。
吴姗等对茶树农杆菌转化系统和基因枪转化系统的优化进行了研究,这对转基因技术在茶树上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然而由于茶树原生质体培养尚处在研究阶段,农杆菌介导法等转基因技术目前难以取得更大的进展,还没有转基因茶树的报道。
但是在茶树基因组DNA的提纯与鉴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4发酵工程的应用发酵工程是最先用在茶学上的生物技术。
我国传统黑茶加工中渥堆过程就利用了微生物分泌胞外酶及释放的生物热,促使茶叶中的内含物质发生复杂的变化,从而形成黑茶特有的品质风味。
近年来随着茶业的飞速发展,茶叶深加工急剧升温。
利用食用菌及有益微生物发酵开发具有特殊风味及营养保健功效的新型茶叶制品也受到人们的重视。
邬龄盛报道了玉灵菌茶的研究。
另外还有灵芝菌茶、川杰菌茶、阿波番茶、红茶菌、茶酒等。
夏涛等利用发酵工程的原理,建立了茶鲜叶匀浆悬浮发酵体系,并从工艺学及红茶品质形成机理角度进行了相应的基础研究,寻找到了能真实反映悬浮发酵过程中红茶品质变化规律的工艺监测参数,为悬浮发酵生产红茶饮料并实现品质在线控制奠定了工艺基础。
在茶叶的综合利用方面,以茶叶的下脚料为原料利用固体发酵技术制取果胶酶、纤维素酶,适于酶法制茶工艺的应用。
另外用茶叶下脚料还可发酵生产木糖酶和过氧化物酶等多种酶制剂。
林心炯报道利用茶废弃物栽培毛木耳,黑木耳以及香菇。
低档茶叶及茶渣还可以经过发酵直接制取动物饲料。
5应用前景生物技术在茶学中的应用起步较晚,但是大大推动了茶学领域的研究。
生物技术在茶学上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酶工程方面,应加快适于茶叶加工应用的酶原微生物的筛选,提高茶叶品质。
在组织培养方面,应针对不同的品种和外植体来源建立简便有效的高频植株再生体系。
另外在组织培养的过程中要积累大量的次生代谢物质,今后还应对该过程中代谢物质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并解决目标产物的提纯问题。
茶树是多年生的作物,传统育种周期长,利用基因工程可以缩短育种时间,提高茶树育种效率。
同时,开展茶树的高效遗传转化及重要性状的基因定位与克隆研究工作。
农残是制约我国茶叶出口的重要因素,利用发酵技术生产高效无毒或者低毒农药解决这一问题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1]谭振初,毛清黎,贾海云,等.利用天然外源酶提高红碎茶品质研究初报[J].福建茶叶,1990(2):18-21.[2]毛清黎.外源多糖水解酶液发酵技术及制茶效应研究[J].茶叶通讯,1991(4):14-18.[3]游小清,王华夫.茶叶中萜烯醇配糖体的释放作用[J].茶叶科学,1994,14(1):70-73.[4]丁兆堂,王秀峰,于海宁,等.茶多酚固定化酶体外氧化产物茶黄素组成及化学发分析[J].茶叶科学,2005,25(1):49-55.[5]SarathchandraTM,Upalipd,ArulpragasamPV.Progresstowardsthecommercialpropa gationofteabytissuecultureofCamelliasinensis[J].SLJTeaScience,1990,59(2):62-64.[6]刘德华,廖利民,周带娣.茶树组织培养的研究[J].湖南农学院学报,1991,17(11):589-599.[7]张建华,毛平生,彭火辉.茶树的组培快繁技术出探[J].蚕桑茶叶通讯,2003(4):32-33.[8]成浩,杨素娟,王玉书,等.培养基组分对茶树悬浮培养细胞儿茶素含量的影响[J].茶叶科学,1995,15(2):111-116.[9]袁弟顺,林丽明,孙威江,等.不同品种茶树愈伤组织的培养与茶氨酸的积累[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2):178-181.[10]陈亮,杨亚军,虞富莲,等.15个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A分析[J].茶叶科学,1998,18(1):21-27.[11]BalasaravananT,PiusPK,KumarRR,etal.GeneticdiversitybyamongsouthIndiateager mplasm(Camelliasinensis,sioncalyx)usingAFLPmark ers[J].PlantScience,2003,165(2):365-372.[12]黄建安,李家贤,黄意欢,等.茶树AFLP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J].茶叶科学,2005,25(1):7-15.[13]赵东,刘祖生,奚彪.茶树多酚氧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比较[J].茶叶科学,2001,21(2):94-98.[14]冯艳飞,梁月荣.茶树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茶叶科学,2001,21(2):94-98.[15]赵亮,赵丽萍,高其康.茶树新稍cDNA文库的构建和EST测序成功率初步分析[J].茶叶科学,2004,24(1):18-22.[16]骆颖颖,梁月荣.Bt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茶树遗传转化的研究[J].茶叶科学,2000,20(2):141-147.[17]赵东,刘祖生,陆建良,等.根癌农杆菌介导茶树转化研究[J].茶叶科学,2001,21(2):108-111.[18]吴姗,梁月荣,陆建良,等.茶树农杆菌介导转化系统和基因枪转化系统的优化[J].茶叶科学,2003,23(1):6-10.[19]邬龄盛,陈霖.玉灵菌茶研究初报[J].茶叶科学技术,2001(2):13-14.[20]夏涛,童启庆,萧伟祥.茶鲜叶匀浆悬浮发酵体系工艺放大指标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27(1):45-47.[21]林心炯,刘建新,张文锦.茶生物资源循环利用初报———茶废弃物栽培毛木耳、黑木耳、香菇试验[J].福建茶叶,1993(3):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