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的诊治讲述

合集下载

新生儿黄疸科室讲课

新生儿黄疸科室讲课
03
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消退,一般不需要治疗
05
母乳性黄疸: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现黄疸, 一般不需要停止母乳喂养,可继续观察
02
分类: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母乳性黄 疸等
04
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 持续时间较长,需要及时治疗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皮肤、巩膜、黏膜等部位出现黄染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胆红素等指标检测 影像学检查:B超、CT等检查,了解肝脏、胆道等器官情况 病理学检查:肝组织活检,明确病因和病理变化
02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治 疗
预防措施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有助于 预防新生儿黄疸
孕期保健:孕妇应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有害 物质
及时治疗:发现新生儿黄疸 应及时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定期检查:新生儿出生后应 定期进行黄疸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
治疗原则与方法
早期发现:及时发现新生儿黄疸,尽早治疗 光照疗法:通过光照治疗,降低胆红素水平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降低胆红素水平,如白蛋白、苯巴比妥等 换血疗法:对于严重黄疸,可采用换血疗法,降低胆红素水平 预防措施:加强孕期保健,避免早产、低体重儿等高危因素,预防新生儿黄疸发生。
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皮肤、 巩膜、黏膜等部位黄染。
胆红素代谢异常:包括胆红素生成过多、胆红素排泄障碍、胆红素结合蛋白缺乏等。
其他原因:如新生儿溶血、感染、缺氧、药物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新生儿黄疸。
临床表现与分类
01
临床表现:皮肤、巩膜、黏膜等部位出现黄 染,严重时可出现肝脾肿大、胆红素脑病等
解答:新生儿黄疸不一 定需要停止母乳喂养, 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 判断是否需要停止母乳

新生儿黄疸演示文稿

新生儿黄疸演示文稿
肝脏摄取和/或结合胆红素功能低下 胆汁排泄障碍
※ 临床疾病产生常不是单一原因而是多种原因所致
第17页,共95页。
胆红素生成过多
红细胞增多症
静脉血红细胞>6×1012/L,血红蛋白>220g/L,红细胞压积> 65%
母-胎或胎-胎间输血、脐带结扎延迟、先天性青紫型心脏病 及IDM等
血管外溶血
较大的头颅血肿、皮下血肿、颅内出血、肺出血和其他部 位出血
肝功能检查
– 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碱性磷 酸酶、血浆蛋白、凝血酶原时间
第36页,共95页。
诊断步骤
黄疸
总胆红素
足 月 儿 < 12.9mg/dl , 早 产 儿 < 15mg/dl 或 每日升高<5mg/dl
生理性黄疸
阳性
Rh 、ABO及其他
血型不合
正常或降低
正常
RBC压积
RBC形态、网织RBC
第22页,共95页。
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缺氧
窒息和心力衰竭等→UDPGT活性受抑制
Crigler-Najjar综合征(先天性UDPGT缺乏)
Ⅰ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酶完全缺乏,酶诱导剂治疗无效,很难存活 Ⅱ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酶活性低下,酶诱导剂治疗有效
第23页,共95页。
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Gilbert综合征(先天性非溶血性未结合胆红素增高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肝细胞摄取胆红素功能障碍 黄疸较轻,伴UDPGT活性降低时黄疸较重,酶 诱导剂治疗有效,预后良好
第40页,共95页。
定义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 ) 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
ABO血型不合最常见

新生儿黄疸讲课

新生儿黄疸讲课
疸的原因
观察新生儿症状:观察新生儿 食欲、睡眠、精神状态等,判
断黄疸是否影响新生儿健康
治疗方案
1
2
3
4
光照疗法:通过光照射,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
使胆红素分解为水溶性 如苯巴比妥,加速胆红
物质,易于排出体外
素的代谢和排泄
辅助治疗:保持新生儿 的体温、湿度和营养状 况,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换血疗法:对于严重黄 疸的新生儿,通过换血
04
观察大便颜色:注 意观察新生儿大便 颜色,及时发现胆 道闭锁等疾病。
营养补充
母乳喂养:新生儿黄疸
期间,建议坚持母乳喂 01
养,有助于黄疸消退。
水分补充:新生儿黄疸
期间,适当补充水分, 03
有助于黄疸消退。
益生菌补充:新生儿黄
疸期间,适当补充益生 05
菌,有助于黄疸消退。
维生素D补充:新生儿黄
02 疸期间,适当补充维生
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 内出现的黄疸,需要及时治疗,否则 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母乳性黄疸:由于母乳喂养引起的黄 疸,一般无需停止母乳喂养,可继续 观察
溶血性黄疸:由于红细胞破坏引起的 黄疸,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引发 严重后果
黄疸的成因
1
胆红素生成过多
3
胆红素排泄障碍
5
胆红素摄取障碍
2
胆红素代谢障碍
新生儿黄疸讲课
演讲人
目录
01. 新生儿黄疸基础知识 02.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治疗 03.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与保健 04. 新生儿黄疸的常见问题与解

1
新生儿黄疸基础 知识
黄疸的定义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 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 谢异常,导致血液中 胆红素水平升高,引 起皮肤、黏膜和巩膜 黄染的现象。

新生儿黄疸科室讲课

新生儿黄疸科室讲课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皮肤、巩膜黄染,严重时可出现神经症状,如嗜睡、反应低下、尖叫、抽搐等。
诊断
通过观察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清胆红素测定、肝功能检查等,以及必要的影像学 检查如超声、核磁共振等,进行综合诊断。
02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主要通过 口服或静脉注射药物来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常用的药 物包括肝酶诱导剂、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
02 保持充足水分
新生儿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促进新陈 代谢和胆红素排出。
03 合理喂养
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喂养,保证新生儿获得足够 的营养和水分。
喂养与营养
01
02
03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有助于促进新生 儿排便和排尿,降低黄疸 的风险。
添加维生素
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适 当给新生儿补充维生素, 以增强免疫力。
分类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持续约1周,程度较轻;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 早、持续时间长、程度重,可能伴有其他症状。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胆红素生成过多、胆汁 排泄障碍等。
病理生理
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皮肤、巩膜黄染。高胆 红素血症还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导致 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药物治疗的优点在于起效较快,适用于病情较重的患儿 。但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 功能损害等。
光疗
光疗是新生儿黄疸的经典治疗方法,通过特定波 长的光线照射皮肤,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 常用的光疗方法包括蓝光治疗和绿光治疗。
光疗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安全有效,适用于大 多数新生儿黄疸患儿。但需注意光疗过程中的护 理和监测,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新生儿黄疸小讲课课件

新生儿黄疸小讲课课件
预防感染
护理要点
观察新生儿皮肤颜色变化,及时发现黄疸症状 定期测量新生儿体重、身高、头围等生长发育指标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鼓励母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 密切观察新生儿精神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遵循医嘱,按时服药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 保健
孕期预防措施
01
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孕期异常 02
解答思路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案例分析
1. 案例1:新生儿黄疸持续时间较长, 如何处理?
2. 案例2:新生儿黄疸值较高,是否 需要治疗?
3. 案例3:新生儿黄疸与母乳喂养的 关系?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
情况
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03
避免感染:预防病毒、细菌等感染, 04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避免接触辐射、
减少孕期并发症
有毒化学物质等,减少对胎儿的影响
05
预防贫血:补充铁、叶酸等营养素, 06
预防早产:避免劳累、情绪波动等,
预防孕期贫血
预防早产发生
产后护理要点
1
2
3
病理性黄疸:出生 后24小时内出现, 持续时间较长,可
能伴有其他症状
感染性黄疸:因感 染导致,可能伴有 发热、食欲不振等
症状
母乳性黄疸:因母 乳喂养导致,一般
2-3周内消退
病因分析
病理性黄疸:感 染、溶血、胆道 闭锁等疾病导致
药物性黄疸:药 物使用不当导致
生理性黄疸:新 生儿胆红素代谢
特点所致
母乳性黄疸:母 乳喂养引起

新生儿黄疸-科室讲课

新生儿黄疸-科室讲课
胆红素竞争结合Y、Z蛋白。
• 先天性非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Crigler—Najjar综合Ⅰ型
、Ⅱ型Gilbert综合征。
• 家族性暂时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LuceyDriscoll综合征 • 其他:甲状腺功能低下、脑垂体功能低下、先天愚型、幽门狭
窄、肠梗阻常伴有胆红素升高或黄疸延迟消退。
胆红素排泄异常
溶血病类型
Rh溶血 ABO溶血
血 源
Rh血型同母亲,ABO血型同患儿,紧急 情况下也可选择O型血。
O型红细胞和AB型血浆的混合血。
治 疗
(三)药疗: 1. 白蛋白: △ 与未连接胆红素的联结,减少核黄疸发生 △1克白蛋白可结合15mg胆红素 2.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 以利于未连接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 △ 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能力与pH成正比 pH7.4 两者结合比1:2(mol) pH7.0 两者完全分离
60%胆红素及抗体
换血治疗指征

胎龄小于35周以下早产儿换血参考标准同2001年标准
胎龄35周以上及足月儿换血标准参考2014年标准
严重溶血,出生脐血胆红素>76umol力衰竭。

出现急性胆红素脑病症状: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颈部抵
抗,发热,哭声高尖等
胆红素脑病
• 急性胆红素脑病: 急性期、痉挛期、恢复期 • 慢性胆红素脑病期:
后遗症期
诊断
病史: 1.出现时间 < 24小时 新生儿Rh或ABO血型不合溶血症
2-3天 超过生理性黄疸范围,多由各种围产因素 4-5天 感染或胎粪排出延迟 生理性黄疸期已过 母乳性黄疸,感染性疾病,球形红细 胞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胆红素脑病
• 早期(警告期)
在生后前几天,表现为嗜睡,反应略低下,吮吸弱,轻微高调 哭声,活动减少,肌张力轻度减低等,此阶段胆红素水平若能 迅速降低,上述表现是可逆的。

中西医儿科课件新生儿黄疸详解演示文稿

中西医儿科课件新生儿黄疸详解演示文稿
证。
2. 治疗法则
第十四页,共20页。
3.分型用药:(1)常证
①湿热熏蒸——清热利湿——茵陈蒿汤
加减
②寒湿阻滞——温中化湿——茵陈理中 汤加减
③气滞血瘀——化瘀消积——血府逐瘀 汤加减
第十五页,共20页。
3.分型用药:(2)变证
①胎黄动风——平肝熄风,利湿退黄—
—羚角钩藤汤加减 ②胎黄虚脱——大补元气,温阳固脱— —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
第九页,共20页。
2.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 生理性黄疸
* 病理性黄疸:感染与非感染
第十页,共20页。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主症:黄疸的特点 2.体征:
3.辅助检查:主要针对病理性
*血清胆红素(205.2、256.5、12、15) *血型
* G-6-PD酶检测
* B超 *肝功能及肝炎抗原抗体
> 12.9mg/dl
早产儿
早产儿
<15mg/dl
> 15mg/dl
● 胆红素

> 5mg/dl/天
上升速度
● 血清结 < 2mg/dl
> 2mg/dl
合胆红素
● 黄疸持续 7~10天
长,>2~4周或进
时间
行性加重
第十三页,共20页。
五、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辨性质;从神态、 发黄趋势辨轻重;审便色辨病 因;审色泽辨阴阳;观动态辨变
1.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胆红素生成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8.8mg/kg:3.8mg/kg
*转运胆红素的能力不足:与白蛋白的联结、早 产儿白蛋白数量较低
*肝功能发育未完善:① Y、Z蛋白含量低 ;②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③排泄结 合胆红素的功能差。

新生儿黄疸的诊疗ppt课件

新生儿黄疸的诊疗ppt课件

02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医生会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和黄疸的原因,开具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常见的药物 包括肝酶诱导剂、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
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过程中,家长需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给药,并留意宝宝的反应,如有异 常应及时就医。
光照疗法
光照疗法
光照疗法是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新生儿皮肤,促使皮肤中的胆红素转化成水溶性物质,随尿液排出体外,从 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新生儿黄疸的诊疗ppt课件
目录
• 新生儿黄疸概述 •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 • 新生儿黄疸的并发症与预后 • 新生儿黄疸诊疗的未来展望
01
新生儿黄疸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 起皮肤、巩膜和黏膜黄染的一种生理 或病理现象。
分类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 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一周内自 行消退;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持 续时间长,可能伴随其他症状。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胆红素 生成过多、胆汁排泄障碍等。
病理生理
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导致皮肤 、巩膜等组织黄染。过高的胆红 素还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皮肤黄染、巩膜黄染、黏膜黄染等。病理性黄疸可能伴随发热、呕吐、厌食、 精神萎靡等症状。
诊断标准
根据黄疸出现时间、持续时间、伴随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如胆红素水平)进 行诊断。
家长在采取辅助治疗措施时,应先咨询医生的意见。同时,要留意宝宝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03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和治疗课件》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和治疗课件》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和治疗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问题,但也可能是一种严重疾病。了解黄疸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对于婴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什么是黄疸?
定义
黄疸是一种疾病,导致皮肤和眼睛变黄。这是 由于赤字胆红素在体内积累。
原因
新生儿黄疸通常是由于未发育完全的肝脏无法 处理多余的胆红素所致。
病因
肝脏问题
血液问题
肝脏未完全发育或受到感染或损 伤时,可能无法有效处理胆红素。
IVIg
IVIg可以通过血液静脉注射来治 疗严重的黄疸情况。
仿生胆汁酸
仿生胆汁酸可以帮助减轻引起黄 疸的某些健康问题的症状。
光疗的注意事项
时间和强度
光疗的时间和强度可能因宝宝的健康状况而异。
组织暴露
让宝宝暴露在裸露的光线下是很重要的,通常 是在医院的特定空间中进行。
预防新生儿黄疸的措施
1
定期接受产后检查
2
定期接受产后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并处
理宝宝的健康问题。
3
早产儿食用人工奶
研究表明早产儿喝人工奶有助于减轻黄 疸的程度。
加强宝宝饮食的营养
母乳、人工奶、多喝水、常换尿布等都 会对宝宝的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治疗原则
光疗
光疗是治疗黄疸的有效方法。 将宝宝裸露在特定的光照下, 以分解过量胆红素。
药物治疗
如果宝宝胆红素水平非常高, 则医生可能会使用药物来帮助 宝宝处理胆红素的过剩量。
输血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会给宝宝 输血,以帮助处理过量的胆红 素。
常用药物
P h en o b arb ital
苯巴比妥是一种可以帮助新生儿 清除过多胆红素的药物。
一些病情会导致新生儿体内的赤 字胆红素水平升高,增加黄疸的 风险。

新生儿黄疸诊治护理课件

新生儿黄疸诊治护理课件
经常给宝宝洗澡,保持皮 肤清洁,防止皮肤感染。
提供舒适的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 和湿度适宜,让宝宝感觉 舒适。
观察黄疸变化
注意观察宝宝黄疸的颜色 、程度和变化情况,及时 记录并报告医生。
喂养指导
母乳喂养
鼓励母乳喂养,母乳中含 有丰富的营养和抗体,有 助于宝宝的健康。
按需喂养
根据宝宝的需求进行喂养 ,不要强迫宝宝进食。
新生儿黄疸诊治护 理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新生儿黄疸概述 •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 •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保健
01
CATALOGUE
新生儿黄疸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 致皮肤、巩膜出现黄染的现象。
分类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 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一周内自 行消退;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持 续时间长,需要治疗。
换血疗法
换血疗法是新生儿黄疸的紧急治疗方法,通过换血来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预防 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换血疗法的优点在于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对于重度黄疸疗效显著。但需注 意换血过程中的感染、溶血等风险,以及血源的选择和管理问题。
04
CATALOGUE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日常护理
01
02
03
保持宝宝皮肤清洁
注意喂奶姿势
确保喂奶姿势正确,避免 宝宝吸入空气而引起腹胀 和呕吐。
病情观察与记录
观察宝宝症状
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有其他异常症 状,如发热、呕吐、腹泻等。
记录病情变化
记录宝宝的黄疸变化情况,以及 其他相关症状和体征。
及时就医

新生儿黄疸诊疗与护理学习PPT

新生儿黄疸诊疗与护理学习PPT
血液因素: 新生儿血红蛋白分解产生的 胆红素过多。
黄疸的原因
母婴血型不合: 母亲和婴儿血型不匹配 ,导致红细胞溶解释放胆红素。
黄疸的分类
黄疸的分类
生理性黄疸: 出生后2-3天内发生,是 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治疗。
肝内黄疸: 由于肝脏功能不完全引起, 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黄疸的分类
肝外黄疸: 由于溶血等其他因素引起, 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光疗治疗: 通过特殊的蓝光照射,帮助 婴儿体内的胆红素转化为可排出的形式 。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特定 药物来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
黄疸的治疗
饮食调节: 根据婴儿的情况,调整喂养 方式和食物成分,帮助婴儿更好地排出 胆红素。
黄疸的护理
黄疸的护理
观察婴儿情况: 定期观察婴儿的黄疸程 度和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高质量的护理: 给予婴儿良好的护理, 包括保持皮肤清洁、保持室内温暖、适 当的喂养等。
黄疸的护理
家庭护理指导: 向家长提供黄疸的相关 知识,指导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新生儿黄疸诊疗与护理 学习PPT
目录 引言 黄疸的原因 黄疸的分类 黄疸的诊断 黄疸的治疗 黄疸的护理
引言
引言
黄疸是指新生儿皮肤和黏膜发生黄染的 现象。 新生儿黄疸的诊疗和护理非常重要,需 要专业的医生进行正确的处理和指导。
黄疸的原因
黄疸的原因
胆红素代谢障碍: 新生儿肝脏功能未完 全发育,导致胆红素代谢受阻。
Hale Waihona Puke 黄疸的诊断黄疸的诊断
观察黄疸程度和部位: 通过观察婴儿皮 肤和黏膜的黄染程度和部位,初步判断 黄疸的严重程度。
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 通过血液检测确 定胆红素的浓度,帮助判断黄疸的原因 和严重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பைடு நூலகம்
≥291(17)
≥ 342(20)
~72 ≥205(12) ≥257(15) >72 ≥257(15) ≥291(17)
≥342(20) ≥376(22)
≥ 428(25) ≥ 428(25)
不同胎龄、体重早产儿 黄疸干预标准
胎龄、 出生体 重
~28周 <1000g ~31周 ~1500g
~34周 ~2000g ~36周 ~2500g
产生的原因和机制是多方面的
分类
肝前性 黄疸
发病原理 溶血性
胆红素 产生过多
非溶血性
临床疾病 新生儿溶血病,G-6-PD 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 症,败血症,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头颅血 肿,药物致溶血等 旁路性高胆红素血症
对胆红素摄取缺陷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Gilbert 综合征)
肝细胞 性黄疸
换血的目的
降低血清胆红素,防止核黄疸 移去致敏红细胞、缺陷红细胞及游离抗体,阻
止继续溶血 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及其引致的水肿和心衰 去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药物中毒,先天性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等 改善氧合:早产儿肺透明膜病 换出过多红细胞,降低红细胞压积(Hct),此为
部分换血
换血途径
脐静脉或脐动静脉插管换血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
对胆红素 结合障碍
先天性酶缺陷 酶发育不成熟
酶受到抑制
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 Crigler—Najjar 综合征) 生理性黄疸
暂时性家族性高胆红素血症(Lucer-Driscoll)
对胆红素 排泄障碍
先天性 后天性
Dubin Johnson(肝细胞有色素) 慢性特发性黄疸
Roter(肝细胞无色素)
肝内胆汁郁积症(肝毒性和中毒性肝炎) TORCH 感染,败血症
新生儿黄疸的诊治
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刘玲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 胆红素产生增加:红细胞寿命短、旁路性和 早期标记的胆红素来源增多、红细胞数量过 多
❖ 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能力低下 ❖ 肝细胞对胆红素排泄缺陷 ❖ 肠肝循环的特殊性
新生儿黄疸的发病机制
黄疸在整个新生儿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 症状
种族、地区、遗传、性别、喂养方式等
病理性黄疸
➢ 生后24小时内发生的黄疸 ➢ TSB每日上升的速度大于5mg/dl ➢ TSB>l2mg/dl(足月儿)或l5mg/dl(早产儿) ➢ 直接胆红素大于1.5~2.0mg/dl ➢ 足月儿黄疸持续l周以上,早产儿持续2周以上不退 ➢ 退而复现的黄疸 ➢ 黄疸同时出现了无法解释的神经系统症状
活性碳、益生菌:减少肠壁对未结合胆 红素的吸收,减少肠肝循环
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
1g白蛋白可与16mg胆红素结合 用于早期新生儿及早产儿 一般用1g/kg,用葡萄糖稀释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可用于治疗新生儿溶血病, 阻断免疫性溶血过程,减少胆红素的生成, 一般用1g/kg.次×3天
肝后性 肝内和肝外胆道阻塞
黄疸
胆红素反流入血
先天性胆道闭锁,毛细胆管炎, 胆汁郁积症,小肠下段闭锁(间胆升高)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 生理性黄疸 ❖ 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 出现时间:生后2-3天 ➢ TSB:足月儿﹤l2mg/dl ,早产儿﹤l5mg/dl ➢ 消退时间:足月儿第2周末,早产儿第3周末。 ❖ 全身情况:正常。 ❖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程度受许多因素影响:个体差异、
≥154-171 (9-10)
≥154 (9)
≥188-257 (11-15)
≥171-205 ≥257-291 (10-12) (15-17)
≥ 205-239 ≥274-308 (12-14) (16-18)
光疗副作用
发热 腹泻 皮疹 核黄素缺乏与溶血 青铜症 低钙
换血疗法
换血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的方法 主要用于重症母婴血型不合的溶血病
出生~24h umol/L(mg/dl)
光疗
换血
≥17-86 (1-5)
≥ 17-103 (1-6)
≥ 86-120 (5-7)
≥ 86-154 (5-9)
≥ 17-103 (1-6)
≥ 17-120 (1-7)
≥ 86-171 (5-10)
≥ 86-188 (5-11)
~48h umol/L(mg/dl)
❖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
黄疸的影像学检查
❖ 超声 ❖ 核素检查 ❖ 胆道造影 ❖ 计算机断层摄影(CT)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 对新生儿黄疸进行适时、有效、安全、经济 的干预,避免胆红素脑病发生,减少不必要 的治疗和医疗资源浪费,是国内外医学界多 年来努力的方向
光照疗法 Phototherapy
光疗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降低TSB的方法 光疗指征:各种原因导致的高未结合胆
红素血症均可进行光疗 不同胎龄、日龄、体重的患儿达到光疗
指征的TSB不同
不同日龄足月新生儿黄疸 干预标准

总血清胆红素水平umol/L(mg/dl)
龄 (h) 考虑光疗
光疗 光疗失败换血 光疗+换血
~24 ≥103(6) ≥154(9)
≥205(12)
≥257(15)
~48 ≥154(9) ≥205(12)
黄疸的实验室检查
❖ 一般的血液检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白细 胞、网织红细胞、有核红细胞、血型
❖ 尿液检查:尿色、尿胆原 ❖ 大便检查:粪胆原 ❖ 肝功能检查:TSB、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
酶、血浆蛋白和凝血酶原、甲胎蛋白测定等
黄疸的实验室检查
❖ 血液特殊检查:红细胞脆性实验、高铁血红 蛋白还原试验、丙酮酸激酶活性
头皮静脉—桡动脉 手臂静脉—颞动脉 头皮静脉—下肢静脉
换血指征
产前诊断溶血病,且出生Hb<120g/L, 伴明显水肿、心衰、肝脾肿大
血清胆红素达到需要换血的水平 出现胆红素脑病前兆 早产儿及前一胎有死胎,全身水肿,严
重贫血病史者可放宽换血指征
药物治疗
肝酶诱导剂:诱导肝细胞微粒体增加葡萄糖醛酰转 移酶生成,增加肝脏清除胆红素的功 能常用鲁米那、尼可刹米
光疗
换血
≥86-120 ≥120-154 (5-7) (7-9)
≥ 103-154 ≥137-222 (6-9) (8-13)
≥ 103-171 (6-10)
≥ 120-205 (7-12)
≥171-256 (10-15)
≥205-291 (12-17)
~72h umol/L(mg/dl)
光疗
换血
≥ 120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