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欣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17.《红旗谱》教案
《朱老巩护钟》教案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熟读课文,化繁为简,概括小说情节脉络。
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写带读,读写结合。写一篇赏析性的短文,并分角色朗读课文,赏析朱老巩这一人物形象,感受他的侠义与血性。
思维发展与提升:总结并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小组合作与交流,联系时代背景及作者的创作意图,探究农民苦难的根源。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老一代农民对封建剥削压迫的觉醒和反抗精神,珍惜今日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写带读,读写结合。写一篇赏析性的短文,并分角色朗读课文,赏析朱老巩这一人物形象,感受他的侠义与血性。
思维发展与提升:总结并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小组合作与交流,联系时代背景及作者的创作意图,探究农民苦难的根源。
【教学方法】
1、化繁为简,拟小标题。文章较长,学生应具备很好的概括能力,梳理情节脉络。
2、以写带读,读写结合。写赏析片段,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助于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分角色朗读课文,可以更直接地演绎人物的性格。
3、小组合作,共同研讨。同学之间的交流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有助于思维的提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走近英雄
在电视剧《红旗谱》的主题曲中有这样几句:“自古燕赵多祸殃,大鼓小曲唱凄凉。志士慷慨洒热血,只为百姓谋稻粱。”对老百姓而言,最基本的要求就
是生存,所以当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被侵犯的时候,他们就会拿起武器奋力反抗。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红旗谱》的第一章“朱老巩护钟”这个故事,一起来领略燕赵大地上的这位农民英雄的风采。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第1课 《三国演义》——曹操献刀
《三国演义》——曹操献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教会学生如何概括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梳理情节脉络。
2.促进对《三国演义》的了解,激发阅读兴趣。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课外阅读《三国演义》,试找出有关曹操的情节脉络。
2.合作探究:①识记主要情节,②学会概括主要情节要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团结协作,合力解决难题的正确学习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概括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梳理情节脉络。
难点:筛选并概括主要情节主要事件要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授课过程】
一、引入新知
下面名著阅读题选做一题
(1)《红楼梦》“宝玉挨打”的情节历来为读者所津津乐道,请简述宝玉挨打的直接原因。(2)“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说的是“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二、新知讲授
(一)曹操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二)《三国演义》之曹操相关情节脉络梳理
曹操出场——劝何进勿招董卓进京——曹操借刀谋刺董卓——献刀——出逃——遇陈宫——杀伯奢——投陈留谋起事——曹操袁绍会盟共讨董卓——曹操与袁绍发生矛盾——盟军瓦解——曹操建“青州军”——张闿杀曹操一家——报父仇讨徐州——曹吕交战——吕布败逃——曹操应诏辅佐王室——迁都许都——曹操与张济妻私通惹祸致典韦惨死——曹孟德败师淯水——杀粮官王垕——践麦田割发代首——曹阿瞒许田打围——曹操煮酒论英雄——望梅止渴——祢衡裸衣骂曹操——黄祖杀祢衡——吉平下毒遭刑——曹操厚待关羽——官渡之战——曹操乘胜追击——用程昱“十面埋伏”计仓亭再败袁绍——曹操回师大败刘备——用郭嘉遗计平定辽东——统一北方——曹操欲收得徐庶(单福)——杀孔融——三江口曹操折兵——曹操横槊赋诗——黄盖诈降烧曹军——曹操惨败被追杀——诸葛亮智算华容道——关云长义释曹孟德——曹操大宴铜雀台——曹阿瞒割须弃袍——曹操抹书间韩遂——曹操平定汉中——左慈掷杯戏曹操——曹操兵退斜谷——曹操杀杨修——“梦中”杀人——洛阳城曹操感神——曹操建宫触梨神得头痛之疾——杀华佗——曹操死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中国小说欣赏》:中国小说概貌 (共25张ppt)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
二是《三国演义》塑造人物主要 是进行粗线条的勾勒,细节描写比较 少;而《水浒传》则有比较丰富的细 节描写,人物富于个性化、立体化。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
3、语体色彩不同。《三国演义》采 用了浅近的文言;《水浒传》则用纯 粹的白话写成,完全是人们当时使用 的口语。
历史演义的特点
瓶:《 瓶梅》(兰陵笑笑生)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明 冯梦龙) 二拍:《一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明凌蒙 初) 今古:《今古传奇》(抱瓮老人)
聊斋:《聊斋志异》(蒲松龄) 史书:《史记》(司马迁) 西厢:《西厢记》(王实甫) 镜:《镜花缘》(清李汝珍)
时间
发展阶段
魏晋南北朝以前 起源
三少言中这国二首古拍小代赞诗文今到学古底作,包品含聊呢了斋?多其史书 中有哪几部西不厢属镜于。小说?
东:《东周列国志》(余邵鱼) 西:《西游记》(吴承恩) 三:《三国演义》(明罗贯中) 水:《水浒传》(明施耐庵) 桃花:《桃花扇》(清孔尚任) 红:《红楼梦》(曹雪芹 高颚)
官场:《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儒林:《儒林外史》(吴敬梓)
总
结
1、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
虚构描写的,主要按历史顺序展开,
构成情节;
2、人物大部分带有定型化的特点, 看不出他们的个性与出身遭遇、具体 的生活环境等有什么关系。
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电子版教师用书
第一单元历史与英雄
教学目标
一、了解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两类小说的发展概貌。
二、把握两类小说的主要特点。
三、了解《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特色。
四、欣赏所选片段的人物刻画和精彩描写。
单元介绍
一、两类小说的发展史
中国小说产生以来,演绎历史与谱写英雄一直是绵延不衰的两个主题,其中的代表作就是本单元所选的两部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个主题有共性,主要表现为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在叙史的同时关照英雄人物,如《三国演义》;也有各自的特点,像《水浒传》基本上是群雄谱,当然小说一开始也写宋朝廷乐极生悲,京师流行瘟疫,请人祈禳天灾,结果却放出一百零八个魔君,这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演绎着历史,但总的说是以歌颂英雄为主。
1.历史演义系列小说
《三国演义》自明代嘉靖年间流行以后,模仿它的历史演义小说开始大量出现,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一个最重要的流派。《三国演义》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后产生了列国志传系列小说、隋唐志传系列小说,以及宋史演义和明史演义系列小说,主要有《新列国志》(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蔡元放)、《隋唐志传》等,其中隋唐志传系列小说中的《隋唐演义》(褚人获)是影响最大的一部。
《隋唐演义》共20卷100回,叙述的内容始于隋文帝伐陈,终于唐玄宗还都而死,历时170余年。小说所涉事件多,时间跨度长,头绪庞杂,但作者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杂而不乱,松而不散,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小说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是以隋炀帝、朱贵儿为中心人物的隋末宫廷故事,一是以秦琼、单雄信、程咬金为中心人物的“乱世英雄”起兵反隋的故事;一是以唐明皇、杨贵妃为中心人物的唐代宫廷故事。其中瓦岗寨英雄起兵反隋部分,艺术地描写了隋末历史现实,颂扬了这些草莽英雄的侠义勇武,人物形象也较为鲜明生动。有人评说《隋唐演义》吸收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创作特色同时又有一些新意,它既有真实的历史线索可寻,又塑造了一群草莽英雄的形象,而且还能看到才子佳人小说的踪影。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平凡的世界·做客》授课设计
《平凡的世界之做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做客》一文节选自《平凡的世界》,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中国小说欣赏》中的一篇文章,隶属于第七单元“情系乡土”部分。这个单元所选择的作品主要介绍普通乡下人的故事,借他们的生活情况,显示出生活的本真、质朴以及普通人的精神生活和形象特征。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在学习必修教材时,已经对小说的相关知识有所积累,例如人物的描写手法,小说的要素等。选修教材选择的都是篇幅比较长,创作背景比较久远,主题比较丰富的作品,所以学生阅读时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如何通过快速对作品内容的阅读抓住作品的人物形象特征,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但是如果能教给学生一个可以方便操作的方法,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这个问题,我在课前设置了“导学案”。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完成对孙少平性格的概括和形象的分析
(3)学习小说主题的概括方法
(4)、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2、过程与方法:
(1)快速阅读课文内容,划出文中对孙少平进行描写的语句
(2)小组合作探究:文本描写了孙少平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3)归纳总结孙少平的形象和作品彰显主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孙少平身上那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2)通过作品理解什么叫做知识改变命运
四、教学重难点:
1、准确找到文中描写孙少安的语句并概括出相应的性格特征
2、小说主题的概况方法
五、教法,学法指导:
1、启发式教学,使课堂的导入既新颖别致又紧扣主题
2、利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节选内容相关的视频,作为对请节的补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九单元 红高粱 教案
《红高梁》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作者及《红高粱》的相关知识。
2.简述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能力目标
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特点,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分析余占鳌的人物形象。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红高粱》是最能反映莫言风格的一篇奇作。小说以一块块的感觉画面组合而成,形成一个以独特感觉为基础的“红高粱”世界。从题材看,小说取材于作者家乡的抗日生活,写作目的也很明确,在小说结尾处作者表示:“谨以此文召唤那些激荡在我的故乡无边无际的通红的高粱地里的英魂和冤魂。我是你们的不肖子孙,我愿扒出我的被酱油腌透了的心,切碎,放在三个碗里,摆在高粱地里。伏惟尚飨!尚飨!”在小说里,作者以家乡的红高粱作为背景,以活生生的感觉记忆为笔锋,游犁般地描写着家乡的抗日生活画面。无边无际的高梁地红成洋的血海,血海中,有着生命的野合,有着活剐的血腥,有土匪的出没,有英勇的伏击。与以往的“抗日文学”不同,《红高粱》摒弃了种种思想框框的制约,抹去了单纯乐观的色调,把家乡的抗日生活重新放置在民族的自然发展和充满血腥的历史过程中去。后来有人惊叹地评价,《红高粱》把抗日题材“拖出了困海”。不仅如此,《红高梁》还为我国当代的“战争文学”拓出了一条新路。
二、作者及创作背景简介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6年3月5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大栏乡一个农民家庭。极左路线从50年代末期造成了农村社会的普遍贫困,他家是上中农成分,连领救济粮的资格都没有。他曾在某一年的大年三十到别人家讨饺子。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歧视给他的少年生活留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小二黑结婚》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小二黑结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自主了解乡土小说特点和作家赵树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掌握小说中人物塑造的常见方法,概括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对愚昧、落后、迷信的思想,歌颂了广大农民思想解放的一次胜利;
【教学重点】
1、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
2、掌握小说中人物塑造的常见方法;概括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3、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情感主旨;
【学习难点】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原文阅读、影片观赏)、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本章的主题是“情系乡土”那么我们检验一下大家预习
的情况,找同学来谈一谈什么是“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是指靠作家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的生活带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作品以表现农村或者边远城镇生活为主,所写的多数是普通乡下人的故事。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很多都是直接受鲁迅的影响并有意识地模仿鲁迅而开始创作的,大都师承了鲁迅小说的批判国民性特点,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乡土小说”《社戏》《祥林嫂》等,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三十年代乡土小说”《边城》,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四十年代乡土小说”《小二黑结婚》
二、自主学习:作者简介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他首先是个政治工作者,历任中国文联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协会主席。之后才是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等等,大多反映四五十年代中国农村难得变革的题材。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1《三国演义》
课前考一考
• 1曹操的字,小名是什么,本姓什么? • 孟德 阿瞒 本姓夏侯 • 2曹操的父亲是谁? • 曹嵩 曹腾的养子 • 3曹操的谥号? • 魏武 • 4许劭(约150年—约195年),字子将。
那么,历史上的曹操到底
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曹操)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陈寿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 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鲁迅
曹操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 形象最多样的人。他聪明透顶,又 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 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 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 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 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操幼时……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
于曹嵩。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
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
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
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欺骗;蒙蔽)耳。”
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因此,操得
恣意放荡……汝南许邵,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
• 现在看起来曹操的做法是 正确的,如果完全按照儒家 学说,以忠君为最高境界, 事事听命于皇帝,对于功高 震主的曹操来说,其下场必 然和岳飞一样。但这些在罗 贯中等封建文人眼里是大逆 不道的,这是造成罗贯中痛 恨曹操的又一大原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西游记》教案
人教新课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第二单元幻中寄幽怀
【单元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文言笔记体“志怪小说”和白话章回体“神魔小说”的特点、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掌握有关文学常识。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过程和方法
通过讲解、讨论、点评、写作、对比阅读等方式学习长篇小说的鉴赏方法,把握人物形象,品味作品语言,理解小说主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加强古典文学修养,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能形成自己的看法。
《西游记》教学设计
一、选修课设计理念:体会阅读快感、探究创意阅读
1、自主学习,体会阅读快感:课前阅读原著,再次熟悉故事内容,了解《西游记》经典情节。
2、合作学习、碰撞阅读激情: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提倡小组的合作精神,通过讨论、辩论展示自己的阅读《西游记》的成果。
3、探究学习、思考创意阅读:学习已经成文的“赏析”“链接”,积极参与“扩展”《西游记》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获得阅读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结合作品故事情节理解主要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探究,学会分析人物,点评人物,形成个性化的认识和看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体会作品中传达出的不畏艰难、克服干扰、团结合作、勇往直前的精神。
3、整合学习过程获得的素养,穿透文本,交融学生切身体验,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思维习惯,进行有效的学习能力迁徙,包括了解《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初步理解作者、读者和作品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明确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及人物形象意义
2、教学难点: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形成自己的看法。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第14课平凡的世界教案(系列一)
《平凡的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平凡的世界》思想内容,由此认识社会的变革。
2、学习作者以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理的方法。体会孙少平心理的变化过程。
3、把握人物形象的内在特征和精神品质。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 3 教学难点:把握人物形象的内在特征和精神品质。教学时间:1- 2 教学过程:读一本适合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好书并不容易。我是在大学里碰到《平凡的世界》的,当时读这部小说真的可以用废寝忘食来形容。看完之后,久久不能放下,激奋的心绪难以平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找一个看过这本书的人一起痛快的抒发一下这种情感,一定要是和看过这本书的人聊着才痛快,才过瘾!我喜欢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三遍了,就是再看几遍我也不会厌,我真的为有这本书而自豪,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去看它,看我们在那种环境中是否也有那样刻苦奋斗的精神。我很遗憾我没能在高中接触到这部小说,因为高中阶段的同学是极容易产生学习的倦怠感的,很需要外界不断地注入精神动力。《平凡的世界》就是这样一部能让我们在心灵受到震撼之后主动要求上进的小说。
一、作家作品介绍《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1949-1992陕西省清涧县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曾经务农,并在农村小学做过一年的民办教师,随后又回到县里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他边劳动、边工作、边学习,阅读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并尝试着写了一些习作。在1973年,路遥作为“工农兵学员”进入了延安大学,毕业后,他先后来到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相继在《陕西文艺》编辑部和《延河》编辑部任编辑。他创作的中篇小说《人生》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后来还被作者本人改编成了电影剧本并搬上银幕。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于1991年荣获国内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上的文学地位。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教案教学设计第八单元第15课《子夜》吴老太爷进城
第15课《子夜》——吴老太爷进城
(对应学生用书P77)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魔窟.(k ū) 2.目眩.(xu àn) 3.巡捕.
(b ǔ) 4.时髦.(m áo) 5.迷惘.(w ǎn ɡ) 6.鼓槌.
(chu í) 7.霓.虹灯(n í) 8.梦魇.(y ǎn) 9.怜悯.
(m ǐn) 10.掳.掠(l ǔ) 11.蓦.地(m ò) 12.贪婪.
(l án) (二)多音字
1.颈⎩⎪⎨⎪⎧ 瓶颈.ɡ脖颈.儿ɡěnɡ
2.臂⎩⎪⎨⎪⎧ 臂.弯b
ì胳臂.bei 3.柏⎩⎪⎨⎪⎧
柏.油b ǎi
柏.林b
ó
黄柏.b
ò 4.扎⎩⎪⎨⎪⎧ 扎.营zh
ā扎.染z
ā挣扎.zh
á 5.翘⎩⎪⎨⎪⎧ 翘.首qi áo 翘.尾巴qi ào 6.刹⎩⎪⎨⎪⎧ 刹.那ch
à刹.车sh
ā 二、写准字形 1.⎩⎪⎨⎪⎧ xi āo 宵旰xi āo 霄汉 2.⎩⎪⎨⎪⎧ h ōng 哄堂大笑h ōng 烘
云托月 3.⎩⎪⎨⎪⎧ 梦y ǎn
魇笑y è靥y àn 餍足
4.⎩⎪⎨⎪⎧ b ào 爆
裂b ào 曝
光b ào 暴虎冯河 5.⎩⎪⎨⎪⎧ ni è孽障萌ni è蘖 6.⎩⎪⎨⎪⎧ 闪shu ò
烁l ì砾石
三、用对词语
1.时髦时尚
2.况且何况
四、积累成语
1.排山倒海: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2.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
3.九流三教:也说“三教九流”。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或社会上各种行业。也用来泛称江湖上各种各样的人。
4.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5.神出鬼没:比喻变化巧妙迅速,或一会儿出现,一会儿隐没,不容易捉摸。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教学案:第一单元 第2课 《水浒传》——李逵负荆 Word版含答案
第2课
《水浒传》——李逵负荆
(对应学生用书P7)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呼延灼.(zhu ó) 2.绾.个扣儿(w ǎn) 3.发髻.(j ì) 4.弩.子(n ǔ) 5.揪.住(ji ū) 6.箭疮.(chu āng) 7.脸颊.(ji á) 8.蹙.秋波(c ù) 9.掳.掠(l ǔ) 10.筵.
席(y án) (二)多音字
1.泊⎩⎪⎨
⎪⎧ 梁山泊.
p
ō泊.
车b
ó
2.咽⎩⎪⎨⎪⎧
哽咽.
y
è咽.喉y ā
n 咽.
东西y à
n
3.畜⎩⎪⎨
⎪⎧
畜.
生ch
ù畜.
养x
ù
4.蹊⎩⎪⎨
⎪⎧
蹊.径x
ī蹊.
跷q
ī
《水浒传》是一部产生于元末明初的长篇小说。它生动而深刻地描写了北宋末年一支以宋江为领袖、有众多英雄豪杰参加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可歌可泣的事迹。作者写农民起义,不满足于写农民起义的一两个片段、插曲,而是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从发生、发展到衰败、瓦解,全都收入笔底。作者的创作意图在于,形象地表现和反映历史上的一场农民起义从首至尾的全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让人们深入地思考。这支队伍的参加者,绝大多数曾不同程度地遭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各种各样的迫害。为了树起反抗的大旗,他们走到了一起,共同的目标把他们团结起来。他们开辟了根据地,建立军队。他们有严格的组织和严明的纪律。他们进行的是武装的斗争,而不是和平的、“合法的”斗争。他们的矛头所向是地主恶霸,是贪官污吏,是封建官府,而不是某一特定的个人。
本课节选自第七十三回,上回写的是宋江到东京观灯,李逵、燕青随行。宋江到京后想通过与皇帝素有联系的李师师面见宋徽宗,请求招安。李逵认为宋江是贪恋女色,于是怒火中烧并在门外闹起来。宋江的计划泡了汤,慌忙带人马杀出京城。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7.14.《平凡的世界》教案
《平凡的世界·做客》教案
知识与能力目标:分析孙少平的心理变化过程,把握他的内在品质;了解润叶形象的特征和塑造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人物的生存状态;立足文本,
情感与价值目标:体会平凡的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了解人物的生存状态,体会平凡的内涵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探究法等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中的乡土文学单元。本单元两篇小说都是表现乡土文学特点的佳作选段,乡土文学,一般指以农村生活为主要创作题材,茅盾更进一步指出“乡土文学”最主要特征并不在于对乡土风情的单纯描绘:“关于‘乡土文学’,我以为单有了特殊的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像看一幅异域图画,虽能引起我们的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心的餍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运命的挣扎。一个只具有游历家的眼光的作者,往往只能给我们以前者;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方能把后者作为主要的一点而给与了我们。”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所表现的就是这样一层更深层次的理念与思想。教材中选取这样一篇代表作,也是想让读者通过作品与作者和其中的人物对话,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和人生态度,对于今天的学生很有好处。
学情分析:虽然对于乡土一词,学生并不陌生,可面对不同于东北黑土地的黄土高原,面对几十年前,文革后期,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面貌,同学们还是很陌生的,特别是对于文中人物贫穷的生存状态,更是难以感同身受。因此,了解人物心理和精神世界时会有差异。而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物质上的充足反而使他们精神空虚,意志薄弱,因此,作为同样是高一学生的孙少平身上的品质更值得他们认识和学习,甚至应该树立成为这一代人的精神偶像。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课件《中国小说欣赏选修》
融入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儒、释、道三教合一的 思想、民间信仰和习俗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精 神追求。
04
小说创作技巧探讨
情节构思与结构设计
情节构思
情节是小说的核心,好的情节构思能够吸引读者,推动故事发展。在构思情节 时,要注重创意和新颖性,同时要考虑到情节的合理性和连贯性。
结构设计
小说的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四个部分。在设计小说结构时,要注 重整体性和层次感,合理安排情节的发展和高潮,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人物刻画与心理描写
人物刻画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鲜明的人物形象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在刻画人物时,要注 重细节和个性化,通过外貌、语言、行为等方面展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明清时期小说高峰
四大名著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高峰 ,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 传》、《西游记》、《红楼梦》 四大名著,这些作品代表了古代
小说的最高成就。
短篇小说
明清时期还涌现出了大量的短篇 小说,如“三言二拍”、《聊斋 志异》等,这些作品以简洁明快 的笔触描绘了各种人物形象和社
会现象。
评话小说
中国小说的基本特征和要素
讲解了小说的定义、特点、构成要素,以及与其他文学体 裁的区别和联系。
经典小说文本解读
选取了《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经典小说片段 ,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人物塑造、 情节设置、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特点。
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学案:第三单元 第5课 《红楼梦》 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 人情与世态
第5课 《红楼梦》——情真意切释猜嫌
作品导读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属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原名《石头记》《风月宝鉴》等。《红楼梦》一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人们称《红楼梦》内蕴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生动地描写了18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课前自主学习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嗽.疾(sòu) 多嫌.
(xián) 咒.(zhòu) 宝钗.
(chāi ) 黛.玉(dài) 姊.
妹(zǐ) 苛.责(kē) 虎视眈.
眈(dān ) 2.多音字
将⎩⎨⎧ 将
.官(jiàn ɡ)将.养(jiān ɡ)将.
进酒(qiān ɡ) 强⎩⎨⎧ 强.嘴(jiàn ɡ)强.烈(qián ɡ)强.词夺理(qiǎn ɡ) 参⎩⎨⎧ 参
.商(shēn )参.加(cān )参.差(cēn ) 症⎩⎨⎧
病症.(zhèn ɡ)症.结(zhēn ɡ)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 咳sou (嗽)lǎ(喇)叭
⎩⎨⎧ 消qiǎn (遣)yí(遗)留 ⎩⎨⎧ á
o (熬)汤凶神恶shà
(煞)áo (遨)游
⎩⎨⎧ xián (嫌)弃qiān (谦)虚zhuàn (赚)钱
三、词语积累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第14课《平凡的世界·做客》教学设计(曾平)
《平凡的世界》做客
教学设计
(共2课时)
涪陵第二十中学曾平
一、设计依据
(一)课标要求(节录)
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关于五类选修课的教学
小说与戏剧
(1)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2)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结合观摩剧、小说改编的戏剧影视作品、剧场的戏剧演出、有关音像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作品。(3)可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网上搜集有关资料,帮助对作品的理解。(4)组织小说、剧本阅读欣赏的报告会、讨论会,交流阅读欣赏的心得。
(二)考纲要求(节录)
E.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鉴赏评价 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设计理念: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高尚的人对话。”精彩的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小说中有许多发人深省、催人奋进的语句,通过让学生朗诵这些语句,畅谈体会,以此来濡染自己的人生认知,积累感性资料。
(四)学情分析
选文没有阅读障碍,提供资料,知识链接,放手学生自读,做好批注,课堂举行读书沙龙活动,交流阅读所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小说欣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
修)
单元目标
了解文言笔记体“志怪小说”和白话章回体“神魔小说”的特点、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掌握有关文学常识。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了解中国古代神鬼小说的两种类型和崇“奇”贵“幻”的艺术手法;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理解小说的主题应为单元学习的重点。而学生用现代观念对小说的审视,以及两篇作品在艺术手法上的不同应为学习的难点。
【主要内容概述】
本单元为中国古代神鬼小说,选取了《西游记》和《聊斋志异》两部作品,它们分别代表了古代神鬼小说的两种类型,学习本单元要注意比较两部作品在内容和艺术上的相同及不同。
1、《西游记》产生于十六世纪的中国明朝嘉靖公元(1522—1566)时期,距今已四百多年了。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居士,《西游记》是吴承恩中年时期写成初稿,后
来经过润饰而成的。他在前代多年积累下来并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唐僧取经的文学作品和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并且把原来的以唐僧取经为主的故事,改为孙悟空为主的战天斗地史。
孙悟空是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大闹天宫”突出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精神“西天取经”表现他见恶必除、除恶必尽的精神。孙悟空大闹天宫失败后,经过五行山下五百年的镇压,被唐僧放出,同往西天。他已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个头戴紧箍,身穿虎皮裙,专为人间解除魔难的英雄。在重重困难之前顽强不屈,随机应机,就是镇魔者孙悟空的主要特征。
2、《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从题材内容来看,《聊斋志异》中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类,是反映社会黑暗,揭露和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残害人民罪行的作品,如《促织》、《红玉》、《梦狼》、《梅女》、《续黄粱》、《窦氏》等;
第二类,是反对封建婚姻,批判封建礼教,歌颂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和争取自由幸福而斗争的作品,如《婴宁》、《青
凤》、《阿绣》、《连城》、《青娥》、《鸦头》、《瑞云》等;
第三类,是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的腐败和种种弊端的作品,如《叶生》、《于去恶》、《考弊司》、《贾奉雉》、《司文郎》、《王子安》、《三生》等;
第四类,是歌颂被压迫人民反抗斗争精神的作品,如《商三官》、《席方平》、《向杲》等;
第五类,总结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教育人要诚实、乐于助人、吃苦耐劳、知过能改等等,带有道德训诫意义的作品,如《种梨》、《画皮》、《劳山道士》、《瞳人语》等。
【学法导航】
一、小说鉴赏基本步骤
1、依托文字理清情节线索;
2、通过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3、透过形象挖掘主题内涵;
4、研究写作技巧,如语言特性、叙述角度节奏等
二、小说鉴赏的具体方法
1.人物鉴赏:顰笑言语见真性;(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2.情节鉴赏:文似看山不喜平;(节奏、悬念、巧合、突转等)
3.环境鉴赏:一草一木总关情;(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4.叙事技巧:笔端变幻风云生;(视角、详略、顺序等)
单元教学设计《孙悟空大战红孩儿》《香玉》《王六郎》【整体思路】
1、整体局部(单元整体把握局部课文解读;单课整体把握局部研读)
2、学时设计:把握情节赏析人物研讨主题
3、学生活动
自读感知个人内化互动探究能力形成
【学习目标】(略,参见“单元总说”之“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学习人物刻画,分析人物性格;鉴赏精彩描写,理解作品的意义。
【学时安排】6学时
【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活动内容】单元介绍及《西游记》介绍
【活动过程】导入新课
可从让学生演唱《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导入,通过歌曲来渲染研学情境把学生带到研讨文学作品的氛围中来。
(这样导入,能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进学生与名著间的距离)
【活动过程】
一、谈神说鬼
1、你了解或阅读过哪些神鬼小说?留下怎样的印象?就你所了解的向老师和同学做一介绍。
2、《西游记》、《聊斋志异》同属于神鬼小说,根据你的了解和阅读,哪部小说的哪些情节或人物给你的印象深刻?谈谈你的看法。
3、《西游记》、《聊斋志异》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神鬼小说的两种类型——白话章回体“神魔小说”和文言笔记体“志怪小说”,结合你的了解和认识,你认为这两部作品在艺术手法上有何异同?
(通过以上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发学生对这类小说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淀,从整体上把握单元内容)
二、大话西游
1、向老师和同学介绍你心中的《西游记》。(有关《西游记》作者、情节或自己与《西游记》的有关故事均可)
2、海选部分学生充当不同角色表演《西游记》中的一些精彩情节。
3、《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人耳熟能详,这四人中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位,最不欣赏的是哪一位?为什么?说给大家听听。
4、你认为《西游记》中最主要的人物形象是谁?谈谈你的理由。
5、《西游记》中塑造的人物与上一单元《三国演义》《水浒》中塑造的人物有何不同?
(通过以上环节引导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整体认识,并感知重要人物,浅层了解作品在塑造人物上“三位一体”的特点。教师要相机点拨,引导学生的思路朝以上知识点思考)
6、完成学案“文本细读”中的部分题目。
三、作业布置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材料,以便课堂交流
1、汇集〈西游记〉中有关孙悟空的精彩段落,并对其性格做简要分析。
2、查阅史料,分析〈西游记〉写人方面的突出特点。
3、搜集聊斋故事
第二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