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专题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导学案

合集下载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导学案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导学案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导学案制作人:谭卫红一、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二、研习教材重难点(一)主干知识梳理(二)重难疑点探究1、结合唐诗、宋词和元曲理解文学艺术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唐诗:唐代经济的全面繁荣以及科举考试的实行,大大推动了诗歌的发展。

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明开化的社会背景;中唐时诗风日渐平实浅近,讽喻诗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社会弊端日益暴露,阶级矛盾日渐激化的社会状况;晚唐时诗风凝重抑郁,多为感时伤世之作,反映了唐朝日渐衰败,大唐盛世一去不复返的社会状况。

宋词:宋词能取代诗歌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与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增多有关。

词能吟能唱更加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

宋代城市生活繁荣,词大多体现了太平盛世下城市的多彩生活。

两宋之际,金人南侵,词充满了流落异乡的士人们的思乡之情,南宋朝廷不思进取,词体现了士人们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元曲:宋代时,散曲兴起,到元代时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

元朝时,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实行民族分化政策,科举考试也被废止,汉族文人没有出路,就用散曲来抒发人生的失意和理想的破灭。

2、唐诗的特点。

(1)数量众多。

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诗48 900多首。

唐代书籍主要靠手抄,八个世纪后尚有近五万首作品传世,说明这些作品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

(2)作者广泛。

上有帝王将相,下有贩夫走卒和释道倡优,上有老人,下有几岁的小孩,还有外国作者。

其中有个人专集传世的便有691人(明人统计)。

(3)题材多样。

政治、经济、战争、宗教、宫廷、吏治、科举、婚姻、亲情、友谊、羁旅、怀古、山水、田园、动植物等社会与自然现象的各个方面唐诗都写到了。

(4)体制齐备。

乐府、古诗(包括五言、七言和杂言、四言)、绝句、律诗等在唐朝都已发展成熟,出现了大批优秀作品。

人教历史必修三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导学案

人教历史必修三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导学案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导学案【课标要求】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2、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教学重点】: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繁荣的背景、文学成就及其特色。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时代的变迁对文学、艺术风格的影响。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状况的反映。

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又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

【教材梳理】一、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____________整理编纂,《五经》之一(1)内容:保存了从_______至______________大约500年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注:风(国风160篇)——各诸侯国的民歌;雅(大雅、小雅共105篇)——宫廷乐曲歌词;颂(共40篇)——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2)特点:①它以____________为主,多采用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语言质朴丰富。

(3)地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_________;它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___________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尊为儒家经典。

2.楚辞(1)概念:是战国时期____国________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诗歌体裁,又称“骚体”。

(2)特点:突破四言句式,六言七言参差错落,句式灵活,多用语气词“_____”字。

示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楚辞》——体现了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探求真理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3)代表:屈原、宋玉等,作品《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4)影响: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_______________风格的先河。

“骚体”(楚辞)与“风”(《诗经》)合称“_____________”,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赵翼《论诗》3.汉赋(1)含义:以为基础,创造出的的综合文体;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必修3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必修3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学案(一)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2)了解、诗,词、歌、赋等各种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形式,知道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3)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赏析和运用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日常积累,通过阅读,讨论,分析,评论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特色。

(2)通过阅读,观察,练习,欣赏,表演,评论,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

通过对文学家、诗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把学生带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感受古人的呼吸,思想,情操。

增强文化修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峨嵋文化、峨嵋月考收集整理)知识结构一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是春秋末年经编定的中国第—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三部分。

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被后世奉为。

2、《离骚》: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为基础,采用方言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代表作是,楚辞因此又称“骚体”。

3、汉朝时以为基础,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赋;: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西汉司马相如《》《》,东汉张衡的《》,都是汉赋中的佳作。

4、唐诗:(1)原因:;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2)代表性诗人:初唐:王勃;陈子昂;盛唐:边塞诗人高适;盛唐时边塞诗岑参的“”,都洋溢着豪迈的气概;孟浩山水诗人孟浩然的“”,王维的“,都富于诗情画意。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导学案(3)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导学案(3)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导学案班级: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 组名: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能说出《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2、能说出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3、会根据古代中国不同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理解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难点: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特点【学法指导】通过阅读教材和学过的文学作品,对所学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了解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化,通过对文学家、诗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古人的思想、情操;增强文化修养,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知识链接】王国维先生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上古的神话、西周的《诗经》、春秋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汉代的乐府民歌、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一个朝代都有其独领风骚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这些作品既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又给我们提供了无穷的研讨之机。

琼瑶的《在水一方》出自《诗经·秦风·蒹葭》;《梅花三弄》主题曲中“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出自金人元好问的《摸鱼儿》;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出自明代杨慎的《临江仙》。

文学是传承的,今天的发展是在昨天的基础之上。

你对此怎么看?现在的我们应该怎样继承传统文学的精华并加以创新呢?【基础梳理】知识点一:从《诗经》到唐诗一、《诗经》1.内容:收录了西周至_____________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3.地位:(1)中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总集。

(2)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_____________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导学案 必修三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参考答案2015 9 17

导学案 必修三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参考答案2015 9 17

问题探究一(1)根据材料一分析李白和杜甫的诗风有何不同?分析其社会原因。

诗风: ◆李诗:浪漫主义: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想像丰富、手法夸张、意境深远。

◆杜诗:现实主义::深沉忧郁、忧国忧民、语言深厚。

原因:李白生活在唐朝的繁荣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杜甫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社会动荡,人民颠沛流离。

(4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探讨唐诗繁荣背后的时代原因?经济: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政治: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

文化: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唐代诗人在继承前人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把中华诗歌文化推向新的高峰。

问题探究二(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宋词的特点。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特点:内敛、忧患和世俗化并存。

长短句结合,便于抒情达意。

原因:两宋国家分裂、国力衰弱、社会矛盾尖锐的政治状况;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发展;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等。

(2)结合所学,分析词曲为什么会成为宋元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文人的喜好及许多上层人物的提倡;市民阶层的扩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能够歌唱的词和表演的曲,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

两宋之交天下分裂,战乱频仍,山河的破碎和民众的苦难激发了诗人们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问题探究三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谈一谈元曲产生的时代背景?(1)元世祖忽必烈主张用汉法,重视文治,恢复和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城市经济活跃,是民俗文学繁荣的基础。

(2)元朝民族关系复杂,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

(3)中原和江南地区的农业经济遭到破坏,汉族文人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与宋朝形成鲜明的对比。

(4)在政治上,科举考试一度停止,汉族士人不受重用,汉族文人进取无望,以此抒发愁闷情怀(5)在价值观念上,文人一直奉行的道德观念,价值观被严酷的现实所摧毁,汉族文人只好依靠散曲这种形式来抒发对社会的不满。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 含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 含答案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诗经》和楚辞、汉赋和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小说各种文学体裁特点与成就;(2)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3)归纳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历史探究、联系比较、综合归纳、情境再现法。

(1)通过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日常积累,通过阅读,讨论,分析,评论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特色;(2)通过阅读,观察,练习,欣赏,表演,评论,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2)通过对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学习,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怀和美感教育;(3)以一些杰出的文学家身上具有的热爱祖国、关怀民情等高尚的思想情操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塑造健全的人格。

【重点难点】1、重点:《诗经》、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2、难点: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发展变化的根源【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毛泽东与贺龙、徐向前谈三部古典小说与中国人的关系导入新课。

一、先秦时期:《诗经》和楚辞1、《诗经》(1)概况:A、成书时间:B、内容跨时:C、内容分为三部分:(2)特点:(语言)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内容)内容古朴,现实感强;(手法)形式灵活,赋比兴;(3)地位:①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②儒家经典之一;③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2、楚辞(骚体)--诗歌体裁(1)特点:①语言: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②内容:以南方民歌为基础;③想象力:奇特;④句式:灵活,多“兮”字;(2)代表及作品:屈原《离骚》二、汉赋-—————汉代一种新的文学体裁1、特点: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楚辞+诗经)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2、代表及作品: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二京赋》三、唐诗-诗歌的黄金时期1、背景:(1)政治: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科举“以诗取士”(2)经济:经济发达,国力强盛(3)文化:汉代以来五言诗、七言诗的发展。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课程标准: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历史史实:阅读理解概念:屈原、理解记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典型代表作品及作者。

历史解释:感悟唐诗所体现的“盛唐气象”;结合唐代书法、绘画艺术,探讨不同艺术对时代特征的理解演绎。

探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发展性选择:以柳永生平为例,探讨宋代对文人“义与利”的社会态度。

以明清小说为例,结合政治、经济模块相关知识,分析其繁荣的原因,探讨文学作品的市场化、世俗化倾向。

课程学习提纲:断竹,续竹,飞土,逐肉①。

这是我国远古流传下来的歌谣《弹歌》。

断竹、就是砍伐产子;续竹、制造弹弓的意思;飞土,射出弹丸;逐肉,是说射鸟兽。

字里行间洋溢着人们劳动生活的欢快。

最早的歌谣就是从劳动中产生的。

后来,从这类原始歌谣中逐渐发展出独立、成熟的诗歌。

一、从《诗经》到唐诗(一)《诗经》1、内容:《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特点:《诗经》的诗,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3、地位:⑴春秋末年,中国出现了第—部诗歌总集《诗经》。

⑵《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资料回放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周南•关雎》(二)楚辞:1、创始人: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

2、体裁: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3、特点:楚辞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

一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无比热爱。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三单元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三单元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学案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1.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①地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②内容:风、雅、颂三部分,绝大部分是从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③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诗经》的内容风是民间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因多是周代各诸侯国的民歌,因而从各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两部分,是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主要反映贵族阶层的生活和感情。

颂是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主要歌颂祖先和当权者的功德。

(2)楚辞①创始者: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

②特点: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自由活泼,句子参差不齐,句末常带有一个“兮”字,易于表达感情,富含浪漫主义色彩。

③地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

④代表作:《离骚》。

(3)汉赋①含义:是由楚辞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②特点: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③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4)唐诗①唐诗繁荣的原因:政治开明:国家统一强盛,文化政策开明;经济发达:封建农工商业活跃,经济繁荣;科举制度的促进:唐朝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②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例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从其创作风格来看,该作品属于()A.先秦时期的民歌B.战国时期的楚辞C.文采华丽的汉赋D.讲求规范的唐诗解析:这首诗句式以四言为主,音节和谐,应出自《诗经》,属于先秦时期的民歌。

答案:A2.宋词和元曲(1)宋词: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故名宋词。

①繁荣的原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导学案设计 无答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导学案设计 无答案)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师版)文明范畴最大: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文化其次:含科技、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文学是用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反映客观现实和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

它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

他们以不同的体裁形式表达内心情感,同时也再现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现实。

所以文学艺术发展,是客观环境与作者本身相互作用结果,社会存在(社会环境)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政府政策,如汉代乐府诗与汉代设立乐府机构有关;唐诗繁荣与科举制有关;清代大兴文字狱,文学成果少。

文化环境:文化氛围、文化政策;经济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唐诗、宋词、元曲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需要有关)一、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学习探究】欣赏几段诗经名句引入。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

美丽贤德的,正是我的好伴侣。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500年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风土之音、雅--宫廷之音、颂—宗庙之音三部分。

孔子整理编定。

主要是国风,即西周各代诸侯国的民间民歌,从各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大部分是春秋时期的做品。

是诗的精华部分。

(2)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现实主义文学)(3)地位和价值: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孔子编订,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五经之首)。

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2.楚辞关于端午节的来历。

屈原介绍--世界文化名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忧国忧民;"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寻求真理不畏艰险--《离骚》。

楚辞(1)产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楚国方言为基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因《离骚》闻名,也称“骚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三单元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导学案2牛老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三单元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导学案2牛老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导学案【课标要求】: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考点落实】一、先秦诗歌1.《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1)内容:收录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3)地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战国时期,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1)作品:《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楚辞因此又称“骚体”。

(2)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二、汉赋与唐诗1.汉赋:以楚辞为基础的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1)作品: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2)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2.唐诗:唐朝文学的主要形式,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

(1)原因: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

(2)作品:①初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②盛唐:边塞诗:高适《燕歌行》、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山水诗:孟浩然《宿建德江》、王维《汉江临眺》。

诗仙:李白(浪漫)《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

诗圣:杜甫(现实)《石壕新安潼关吏》《新婚无家垂老别》等。

③中唐:白居易《琵琶行》《长恨歌》等。

④晚唐:杜牧《江南春》、李商隐《无题》。

(3)特点:①边塞诗写出了边塞景物的雄奇壮观和军旅生活的英武豪放。

②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富于诗情画意。

③李白诗风壮浪恣肆,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夸张和想象。

④杜甫诗风浑厚深沉,语言凝重精练,充满忧国忧民的炽热之情。

三、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1.宋词:唐代出现的诗的另一种形式,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学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学案

高二历史LS-15-06-09第九课《灿烂辉煌的文学》导学案班级: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 组名: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能记住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2.能说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3.会运用历史分析方法揭示一定社会的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唐诗、宋词与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发展变化的根源。

【学法指导】通过阅读、观察、分析、评论等多种学习方式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感受古人的思想、情操,增强文化修养。

通过体验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知识链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了解掌握了古代中国在各个领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作为世界闻名的文明古国,我国古代不仅科技成就突出,而且文学成就更加辉煌灿烂。

【学习过程】第一部分感知古代中国文学特色1.感知以下不同题材的文学风格材料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材料二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

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

——《楚辞·九章·涉江》材料三“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余也。

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

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

其山则盘纡……”——司马相如《子虚赋》材料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材料五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寇准《江南春》材料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诗经·硕鼠》材料二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屈原《离骚》材料三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导学案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学习目标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2.了解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预习内容(一)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1)地位:。

(2)内容:。

(3)特点:。

(4)影响:。

2.楚辞(1)创始人:。

(2)含义:。

(3)代表作:。

(4)特点:。

3.汉赋(1)含义:。

(2)特点:。

(3)代表:。

4.唐诗(1)原因:①。

②。

(2)成就:①初唐:。

②盛唐:。

③中唐:。

(二)宋词和元曲1.宋词(1)原因:①。

②。

(2)形成:①。

②。

(3)特点:。

①。

②。

2.元曲(1)形成:。

(2)特点:。

(3)代表:。

(三)明清小说1.小说的兴起:。

2.小说的发展:(1)。

(2)。

3.小说的繁荣(1)时间:。

(2)原因:①。

②。

③。

①四大名著:。

②其他作品:。

合作探究1.说说《诗经》《离骚》各自有哪些特点和意义?2.唐朝时诗歌发展进入时期,其重大表现有哪些?3.明清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及特点是什么?课堂练习1.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述词句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楚辞、以赋、唐诗B.楚辞、唐诗、宋词C.唐诗、宋词、楚辞D.唐诗、宋词、元曲2.《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A.《诗经》是第一部诗歌总集B.《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诗经》开创了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大一统时代风貌3.“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这首古代著名诗歌()A.反映了西周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B.体现了楚国地方特色和浪漫风格C.透射出盛唐诗人气度的宏阔广大D.表达了宋代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4.杜甫的诗以反映现实为特点,被誉为“诗史”。

他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与“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形成鲜明的对比。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文学特色、代表人物及作品)。

2.分析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认识文学发展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的关系。

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课前预习一、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1)内容:收录了______至________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________、雅、颂三部分。

(西周、春秋、风)(2)特点:以________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

(四言)(3)地位:①中国第—部诗歌总集,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②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___________的基础。

(现实主义)2.楚辞:(1)特点:以________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

(南方民歌)(2)代表作:屈原的《________》具有__________风格。

(离骚、浪漫主义)3.汉赋:(1)特点:以楚辞为基础;半诗半文;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

(2)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________》《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子虚赋)4.唐诗:(1)繁荣原因: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________中以诗赋为主的促进。

(科举考试)(2)成就:①初唐:著名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

②盛唐:边塞诗高适、岑参;山水诗人孟浩然、______。

(王维)③唐诗丰碑:A.李白:以__________的创作,赢得“__________”的美誉。

(浪漫主义、诗仙)B.杜甫:以________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现实主义)C.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______________”。

(诗歌合为事而作)指引:《诗经》是研究西周到春秋中期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

应用思考:以唐诗为例,说明社会变迁对文学风格的影响。

提示:盛唐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中唐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晚唐诗风凝重浓郁,反映了唐朝的由盛转衰。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导学案: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导学案: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学习目标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课前预习一、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1)内容:收录了西周至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春秋中期)(2)特点:以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四言)(3)地位:是中国第一部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诗歌、现实主义)2.楚辞(1)形成:战国时期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又称“骚体”。

(楚辞)(2)特点: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3)代表作:《离骚》。

想象奇特,具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无比热爱。

(浪漫主义)3.汉赋(1)含义:以为基础,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楚辞)(2)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大一统)(3)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上林赋)4.唐诗(1)初唐:王勃、陈子昂等。

(2)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诗仙”,“诗圣”。

(李白、杜甫)(3)中唐:白居易。

[误区警示]《诗经》和楚辞的体裁都是诗歌,但文学风格不同。

《诗经》主要是现实主义,楚辞是浪漫主义。

二、宋词和元曲1.宋词(1)繁荣原因①商业的发展,的繁荣。

(城市)②市民数量的增加,市井生活的需要。

(2)演变①唐代出现了诗的另一种形式——词。

②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3)特点: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能够歌唱。

(4)代表人物:婉约派的柳永、,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

(李清照)2.元曲(1)形成:宋代,民间兴起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即。

元代,散曲与一起,合称元曲。

(散曲、元杂剧)(2)特点:元曲大多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3)代表:以关汉卿、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马致远)[知识点拨](1)诗:主要是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诗经》和楚辞、汉赋和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小说各种文学体裁特点与成就。

理解:理解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

揭示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运用:归纳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

探究文学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社会参与法、问题探究、情境再现、历史比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B通过对古代辉煌文化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美感教育;C以一些杰出的文学家身上具有的热爱祖国、关怀民情等高尚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塑造健全的人格。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特点。

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等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过程一、从《诗经》到唐诗1、诗歌的起源语言──歌谣──诗歌2、《诗经》A概况:《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绝大部分是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京赋》。

【探究学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为何西汉和东汉的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西汉由于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的大一统,呈现一种蓬勃发展、昂扬向上的气派。

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赋,大多篇幅较长,气势恢宏,手法夸张,词藻华美,充满着豪迈昂扬的精神。

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文人关注的热点也从宫廷苑囿转向更广阔的社会现实,赋的创作逐渐趋向短篇,以抒情为主,昔日以铺张扬厉、汪洋肆恣为主调的风格和豪迈昂扬的气势,也逐渐被深邃冷峻、平正典雅的风格所取代。

5、唐诗【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回忆必修1、2的相关内容及阅读教材P43,分析唐诗繁荣的原因。

教师总结如下:A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B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C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导学案【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法指导】1 •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

揭示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

2 •归纳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

探究文学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

3 •通过教科书及自己的日常积累,通过阅读,讨论,分析,评论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特色。

4 •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

【学习过程】1 .《诗经》(1) 内容: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____ 总集,收录了西周到_________________ 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_______ 、________ 、 ______ 三部分。

(2) 特点:以________ 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_______________ 强。

(3) 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_____________ 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 楚辞(1) 特点:屈原以_______________ 为基础,采用 ___________ 方言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式_______ ,易于表达___________ ,又称“__________ 。

”(2) 《离骚》:想象奇特,具有_____________ 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无比热爱。

3. 汉赋(1) 形成:汉朝时,文学家以_____________ 为基础,创造出 _______________ 的综合文体一一汉赋。

(2) 特点:_______ 华丽,__________ 夸张, __________ 丰富,表现出__________ 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 代表作:西汉________ 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东汉张衡的《____________ 》。

4. 唐诗(1) 原因①唐朝_______ 与_________ 的社会环境。

②____________ 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2) 发展概况细节点拨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二、宋词和元曲1 .宋词(1) 原因① _______ 的发展, _________ 的繁荣。

② _______ 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能适应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需要,受到市民欢迎。

【问题思考】1. 唐诗繁荣的原因是什么?(2) 特点① _______ 出现了诗的另一种形式,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便于抒发感情。

②是宋代文学的_____________ 和标志。

(3) 代表人物著名词作家有婉约派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豪放派的__________ 、 _________ 等人。

2. 元曲(1) 形成①宋代:民间兴起新的诗歌形式,即____________ ,题材广泛,可雅可俗, ______________ 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②元代:散曲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___________ 一起,合称元曲。

元曲大多通俗生动,。

(2) 代表:以________ 、 ________ 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细节点拨分析宋词的特点时,要注意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要善于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分析认识历史现象。

三、明清小说1 .兴起_____________ ,出现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2. 发展唐朝的短篇小说___________ 和宋朝供说话人使用的___________ ,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新阶段。

3. 繁荣(1) 背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入强化阶段。

②经济领域手工业、商业繁荣,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现。

③ _______ 阶层壮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 特点________ 繁多,__________ 多样,_______________ 丰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

(3 )代表作品①四大名著:《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等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是中国和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②其他: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 》和讽刺小说《_______________ 》等。

细节点拨小说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的结果。

【问题思考】2 .宋词繁荣的原因有哪些?3. 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有哪些?探究一从《诗经》到唐诗1. 材料一《离骚》诗句摘录与译文: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难道我还害怕什么灾祸吗?我担心的是祖国遭殃。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长声叹息泪流满面,是为百姓的多灾多难而伤悲。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我心中总是牵挂着祖国的安危,即使九死一生也不后悔。

材料二问题我国有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纪念屈原的习俗。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把屈原列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出现上述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阅读下面的诗句思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一《春望》问题唐代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名家迭出,流派纷呈。

请说出上面诗句各自的特点及所处的时代特征。

探究二宋词和元曲1 .材料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如梦令》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至潢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一《声声慢》问题材料中的两首词均出自李清照之手,但风格却有天壤之别,请你联系所学知识找出其中的原因。

2 .材料响当当的铜豌豆一一关汉卿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的戏剧家。

与郑光祖、白朴、700 马致远合称元曲四大家”并位居其首。

1958年曾作为世界文化名人,在中外展开了关汉卿创作周年纪念活动。

他的剧作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

问题《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剧目《窦娥冤》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探究三明清小说1 .问题明清小说的特点有哪些?2 .问题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有何趋势?【典型例题】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诗词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 .宋词、唐诗、楚辞B .楚辞、唐诗、宋词C •楚辞、汉赋、唐诗D •唐诗、宋词、元曲思维流程解题技巧名句诗歌题的一般解法1. 特点:名句诗歌类题,一般为选择题所用,作为高考命题取材容易采用,切入路径广。

名句诗歌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现状,具有极高的史学研究价值,因而成为近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引用材料。

近年各地高考试题中较典型的有川江号子、童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山歌、大学校歌、楹联等。

2. 解题思路:不仅要求学生在解答此类试题时要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更需要学生对诗歌的背景,以及所反映的社会政治、经济和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

【参考答案】一、1.(1)诗歌春秋中期风雅颂(2)四言现实感(3)现实主义2. (1)南方民歌楚国灵活情感骚体(2)浪漫主义3.(1)楚辞半诗半文(2)词藻法内容大一统(3 )司马相如二京赋4 . (1)①开放繁荣②科举考试(2)王勃陈子昂①边塞诗②山水诗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讽喻诗二、1.(1)①商业城市②市民市井生活(2)①唐代长短不齐②主流形式(3)柳永清照苏轼辛弃疾2.(1)①散曲抒情叙事②元杂剧豪放飘逸⑵关汉卿马致远三、1•魏晋南北朝2•传奇话本3. (1)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②资本主义萌芽③市民(2)数量体裁表现手法(3)①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②聊斋志异儒林外史问题思考1.⑴唐代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经济发达,为诗歌的繁荣创造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 唐代统治者实行较为开明的思想文化政策,是诗歌繁荣的有利条件。

唐代统治者对诗歌的爱好和提倡,也形成了整个社会崇尚诗歌的风尚。

(3) 科举制的推行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唐代的科举考试以进士科最为显耀,而进士科又以声律取士,推动了诗歌的创作和发展。

(4) 南北文化的融合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诗歌高潮的到来。

唐代以前五言、七言诗所取得的成就,对唐诗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5) 唐诗的繁荣也是诗歌本身不断发展变革和大量诗人勇于创新的结果。

2 . (1)经济: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2) 阶级: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丰富娱乐生活,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

(3) 政治:宋朝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4) 其他:科举制的推动、社会的变迁等也是宋词发展的原因。

3. (1)素材来源: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明清时期腐朽的封建礼教、科举制等为明清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

另外,一些神仙方术、迷信、佛教等思想以及各种历史人物的轶闻琐事也是小说素材的来源。

(2) 物质基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

(3) 社会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阶层追逐物质利益和个性解放自由的观念增强,对文学作品的要求进一步通俗化。

(4) 社会识字率普遍提高,更多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

(5) 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迅速发展。

课堂活动区探究一1 .材料反映了屈原热爱祖国和人民并忠诚于祖国和人民,关注祖国的安危和人民生活艰难的爱国主义情怀;材料还反映了屈原在困境中探索,对真理执著追求的精神;屈原创立骚体”诗,在文学上的贡献突出。

2 •第一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充分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第二首诗作于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了都城长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诗人在长安城内忧虑国家命运,惦念家人的下落,哪怕是春天的鸟语花香,也只能引起诗人的伤感悲哀。

忧愁使诗人日渐衰老,白发掉得更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