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诗词三首教案 张龙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古诗词三首》。
2.通过分析诗词,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3.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背诵《古诗词三首》。
2.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2.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古诗词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古诗词的美。
2.学习《古诗词三首》第一首:《登鹳雀楼》教师朗读诗词,学生跟随朗读。
学生自读诗词,理解诗意。
教师讲解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学生分享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首:《望庐山瀑布》教师播放古诗词朗读音频,学生聆听并跟随朗读。
学生自读诗词,理解诗意。
教师讲解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学生分享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首:《题临安邸》教师朗读诗词,学生跟随朗读。
学生自读诗词,理解诗意。
教师讲解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学生分享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3.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这三首诗词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教师提出问题:如何鉴赏古诗词?4.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课堂讨论,激发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学生在朗读、自读、分享和讨论中,逐步理解了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3.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4.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1.部分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不够,需要在课后加强阅读。
2.部分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表达不够清晰,需要加强训练。
3.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语速过快,可能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思路,需要调整语速和教学方式。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5篇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包括《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和《江雪》三首古诗词。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登鹳雀楼》:全诗内容、诗意、背景及作者简介。
2.《望庐山瀑布》:全诗内容、诗意、背景及作者简介。
3.《江雪》:全诗内容、诗意、背景及作者简介。
二、教学目标1. 熟读三首古诗词,理解诗意,感受诗词的韵味。
2. 学习古诗词的写作手法,提高审美情趣。
3. 了解诗词的背景和作者简介,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三首古诗词的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掌握古诗词的朗读技巧,学习古诗词的写作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三首古诗词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朗读技巧,感受古诗词的韵味。
3. 讲解:分析三首古诗词的诗意、背景和作者简介。
4. 实践情景引入:以《登鹳雀楼》为例,让学生想象站在高楼上俯瞰远方,体会诗人的情感。
5. 例题讲解:以《望庐山瀑布》为例,讲解古诗词的写作手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首古诗词,展示并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诗词三首》2. 板书内容:(1)三首古诗词的全文(2)诗意、背景和作者简介(3)古诗词的写作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分别以《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和《江雪》为题,仿写一首古诗词。
2. 答案:示例1:《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示例2:《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示例3:《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六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六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六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5篇古诗词大家背过不少,这是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承载着古代文人墨客的思想精髓和情感积淀。
《古诗三首》教案
《古诗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这三首古诗。
2、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帮助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中重点字词和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1)感受古诗的意境,理解诗人借助诗歌所传达的深层内涵。
(2)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诗,掌握一定的古诗鉴赏方法。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讲解法:对古诗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诗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与古诗相关的图片或播放一段优美的古典音乐,营造出浓厚的古典文化氛围,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三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倾听字音、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朗读,教师进行正音和指导。
(三)理解诗意1、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诗句的意思。
2、小组内交流讨论,互相补充和纠正。
3、教师针对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
以第一首古诗为例: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两句,重点讲解“疑”字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把月光误以为是霜的感受,从而体会诗人当时孤独、寂寞的心情。
(四)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让学生结合诗人的身世背景和创作时代,深入体会诗歌的内涵。
例如,第二首古诗可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诗中的景物描写入手,感受诗人的情感。
(五)诵读感悟1、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2、开展古诗诵读比赛,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学生。
(六)拓展延伸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同类型的古诗。
《古诗词三首》教案:以诗会友,促进师生沟通
《古诗词三首》教案:以诗会友,促进师生沟通。
一、教学目标1.掌握《古诗词三首》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2.学会读懂古人的诗意和情感表达,领悟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欣赏能力,提升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
4.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增强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古诗词三首》的语言特色、意境描绘和情感表达。
2.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认识历史文化,感受人文气息。
3.通过学习、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促进师生沟通和交流。
三、教学难点1.解读古人的情感体验,领悟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
2.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提高文学欣赏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3.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发挥文学教育的独特价值作用。
四、教学过程1.启发思考通过《诗经》中的《关雎》和《思美人》等经典诗歌,启迪学生的思考,引导其了解古人生活、抒发真情实感的方式和价值观念。
同时,老师也可以用现代流行歌曲或民歌等形式,让学生体验不同形式的情感表达方式,加深对情感表达和艺术形式的认知。
2.导入课文在启迪思考和情感表达方面,杨洵美的《诉衷情》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都是非常优秀的范本。
通过逐句解读、注解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情境、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老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不同诗人、不同时代的作品,加深学生对于诗意和情感体验的理解。
3.文学欣赏通过朗读、赏识、注解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的语言艺术和丰富内涵。
老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在朗读、表演、写作等方面提供启发和指导。
同时,也可以探讨文学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加深对于文学的认识和了解。
4.交流研讨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演讲、群体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交流和研讨,发表个人见解和意见。
通过交流和研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含义和文化内涵,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效果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提升师生的诗词素养和文学修养。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文案策划、工作计划、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copywriting planning, work plan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speech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古诗词三首》是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
古诗词三首教案
古诗词三首教案《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3.学会欣赏和朗读古诗词。
教学重点:学习和欣赏古诗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种古诗词的选本;2.课件或挂图,展示古诗词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提问:“你们对古诗词有什么了解?你们最喜欢的古诗词是哪一首?为什么?”2.教师简要介绍古诗词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学习古诗词(15分钟)1.教师给学生讲解一首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然后分段朗读并解释诗词中的生字、短语和句子。
2.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诗词,然后进行讨论。
3.学生分组朗读诗词,老师点评。
三、欣赏古诗词(15分钟)1.教师给学生播放一段优美的古诗词朗诵音频,让学生欣赏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2.学生对所听到的古诗词进行表演,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创作古诗词(15分钟)1.教师给学生展示一幅美丽的图片或给予一个主题,鼓励学生创作一首与图片或主题相关的古诗词。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创作,然后挑选一首代表作进行朗读。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学习到的古诗词。
可以让学生一起背诵他们喜欢的古诗词。
2.推荐一些与学生喜好相关的古诗词选本,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和欣赏。
六、作业(5分钟)1.布置《古诗词三首》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阅读其他几首古诗词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古诗词朗诵比赛,并邀请家长参与欣赏。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古诗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传统的兴趣和理解。
3.通过学习古诗词的技巧和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诗词文本、录音机等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笔、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一首古诗词的录音或朗诵一首古诗词,引起学生的兴趣。
2.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古诗词的了解和喜好。
二、探究(15分钟)1.教师将三首古诗词的文本给学生,带领学生读一读,并讨论文本中的生词和难句。
2.教师简要介绍古诗词的特点和形式,如韵律、格律、字数等。
3.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分享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三、鉴赏(15分钟)1.教师通过PPT或课件,向学生播放一段关于古诗词的视频,介绍古诗词的发展历史和重要作家。
2.教师选取其中一首古诗词,详细解读诗词的意境、修辞手法和主题思想,并引导学生分析。
四、创作(20分钟)1.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个主题(如四季、山水、友情等),让学生自由创作一首古诗词。
2.学生完成创作后,互相交流、分享并互相评价。
五、总结(5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并总结学生在诗词创作中的优点和不足。
2.教师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古诗词,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可以了解到古诗词的特点和形式,学习到一些鉴赏技巧和创作方法,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维方式。
同时,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也锻炼了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六、延伸拓展(20分钟)1.教师选取一些其他的古诗词让学生阅读,并进行鉴赏和解读。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读一首古诗词,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同一首古诗词,增加对古诗词多样性的认识。
七、综合评价(10分钟)1.教师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古诗词的读后感或心得体会,让学生总结自己在本节课上的收获和体验。
《古诗三首》教案5篇
《古诗三首》教案5篇《古诗三首》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二、基本部分1、猜拼图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呢?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3、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多媒体)(1)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千山鸟飞绝)(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万径人踪灭)(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孤舟蓑笠翁)(4)他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古诗)(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
(不同的方法朗诵)(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幼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
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三、结束部分1、总结: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2、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古诗三首》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了解梅花的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通过手指点画进一步了解梅花的基本形态。
3、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体会梅花不畏酷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活动准备:1、古诗《梅花》挂图1幅、课件、语言CD。
2、古筝《渔舟唱晚》音乐。
3、颜料、彩纸活动过程:一、以谈话形式引出活动内容。
请幼儿猜一猜:在冬天里,大部分花受不了寒冷的袭击都凋零了,可有一种花却不怕严寒,傲然挺立在风雪之中,这是什么花?二、欣赏梅花图片,了解梅花。
1、出示梅花图片,请幼儿观察和欣赏。
《古诗词三首》教案(精选(1)
《古诗词三首》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古诗文阅读与鉴赏》教材第四单元,具体章节为《古诗词三首》。
详细内容包括三首精选古诗词:《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和《登高》。
每首诗词都将从作者背景、诗句解析、意境领会等方面进行深入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首古诗词的作者及其背景,感受古代诗人的情怀。
2. 通过对诗句的解析,使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基本鉴赏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句的意境理解和欣赏,古诗词鉴赏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重点:三首古诗词的作者、背景、诗句解析及审美情趣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古诗文阅读与鉴赏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三首古诗词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诗词的思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作者背景介绍:简要介绍《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和《登高》的作者及其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诗词的创作情境。
3. 诗句解析:逐句讲解三首古诗词,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人的情感。
4. 意境领会:分析诗词中的意象,指导学生领会诗句的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5.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相关实践情景,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进一步理解诗句的内涵。
6. 例题讲解:针对古诗词鉴赏方法,给出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7.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鉴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古诗词三首》2. 内容:《静夜思》:作者、背景、诗句解析、意境领会《望庐山瀑布》:作者、背景、诗句解析、意境领会《登高》:作者、背景、诗句解析、意境领会古诗词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分别用白话文翻译《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和《登高》的诗句,并解释其中的意象。
请运用所学鉴赏方法,分析三首古诗词的艺术特色。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古诗词,拓宽知识面。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句的意义,掌握诗词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词的美,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珍惜美好时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词,分析诗句的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三首古诗词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些图片对应的古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让学生朗读三首古诗词,注意读音、停顿、语气等,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
3. 讲解:分析诗句的意义,讲解诗人的背景和创作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
4. 例题讲解:以《登鹳雀楼》为例,讲解诗句的意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其中一首古诗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的意境,进行课堂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古诗词三首》2. 内容:三首古诗词的题目、作者、重点词语、诗句意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三首古诗词。
(2)选取其中一首,写一篇50字左右的诗句意境描述。
(3)查找资料,了解其他古诗词,下节课分享。
2. 答案:(1)见课本。
(2)示例:《登鹳雀楼》描绘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的情怀。
(3)见学生查找资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阅读其他古诗词,提高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组织古诗词朗诵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句的意义,掌握诗词的基本知识。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案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
2、认识并会写诗中的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初步理解三首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
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的意思。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感受古诗的意境。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我们的中华文化宝库中,古诗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三首古诗,领略古诗的魅力。
2、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与古诗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三首古诗,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指名朗读,正音。
4、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教师可以通过划分节奏线的方式帮助学生。
(三)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字形,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2、教师重点指导难写的字,如“陵”“辞”等,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四)理解诗意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各小组汇报交流,教师进行补充和讲解。
(五)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思考:这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学生结合诗句和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
3、教师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
(六)朗读背诵1、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味。
2、尝试背诵三首古诗。
(七)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生字、诗意和诗人的情感。
2、鼓励学生多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魅力。
(八)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
2、选择一首古诗,用自己的话把它描述出来。
五、教学反思在本课时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能够较好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但在体会诗人情感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古诗背景知识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古诗三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悯农》【课程目标】1.了解古代农民的生活状况;2.了解古代社会的阶级分化现象;3.学习文言实词和比喻的运用。
【教学重点】1.了解古代农民的生活状况;2.学习文言实词和比喻的运用。
【教学难点】1.理解古代社会的阶级分化现象;2.理解比喻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悯农》课文,黑板、彩笔。
【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先向学生了解农村的生活,例如:今天早晨过早、放学后帮爷爷奶奶活动等等。
2. 学习课文印发课文《悯农》,老师和学生共同朗读和解读课文。
注重学习文言实词和比喻的作用。
3. 理解课文学生就文中的描述进行探究,了解文中所描述的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
4. 学习课文中的比喻老师要求学生自己找出课文中的比喻,然后交流分享比喻的意义和作用。
【课后作业】1.背诵《悯农》;2.思考为什么古诗中会用到比喻。
二、《小石潭记》【课程目标】1.了解唐代的文学风气;2.能理解古人的诗意和含义。
【教学重点】1.了解唐代的文学风气;2.理解古人的诗意和含义。
【教学难点】1.理解唐代文学风气的独特性;2.理解古人的诗意和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石潭记》课文,黑板、彩笔。
【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先向学生介绍唐代的文学风气及其特点。
2. 学习课文印发课文《小石潭记》,老师和学生共同朗读和解读课文。
注重理解古人的诗意和含义。
3. 理解课文学生就课文中的描述进行探究,品味文字中的诗意,理解他们表达的含义。
4. 体验古人的诗意通过阅读,让学生体验古人的诗意,尝试模仿唐代的古诗写作。
【课后作业】1.背诵《小石潭记》;2.尝试模仿唐代诗歌写作。
三、《江南》【课程目标】1.了解江南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特色;2.了解唐代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1.了解江南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特色;2.了解唐代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理解江南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的诗意表达;2.理解唐代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
《5古诗词三首》word教案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激发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引用诗词的兴趣。
3.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三首诗词的对比学习和拓展,初步了解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4.通过对三首古诗词的学习,体会作者对家乡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积累并内化诗句,体会作者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体会三首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感受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学习方法:借用注释,查阅资料、工具书,质疑问难,自读感悟,朗读涵咏,讨论交流,撰写小论文等。
教学理念:以文定教、顺学而导——根据古诗词的体裁和思乡诗词的题材特点和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经验和规律,确定了以朗读品味为主的教学方法;依据单元、课文的编排特点,设计了对比教学的教学思路。
课前预习:1.针对课文内容有侧重地查阅资王安石、张籍两位诗人的资料,对他们的基本情况、籍贯故乡、人生履历有所了解,并做简要地记录。
简要的记录:王安石张籍纳兰性德2.借助注释、工具书、联系语境,正确流利地朗读三首诗词,并尝试读懂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
2.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经过对比学习,体会出两首诗词都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但思乡的缘由、表达的方式、语言特点是不同的。
课前互动:播放《思乡曲》,师生合作背诵思乡的诗词。
一、相机导入,揭示课题。
师:思乡是一种平凡而又高尚的情怀,她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中。
由古至今,从未间断。
今天我们再来读三首思乡的诗词。
我们先来学习前两首诗。
(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诗词题目“泊船瓜洲”“秋思”。
古诗词三首教案
古诗词三首教案一、《登鹳雀楼》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诗歌写作风格;2.学会品味诗歌的情感表达和形象描写;3.培养学生欣赏和表达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内容:1.课文朗读和讲解;2.诗歌赏析和诗句理解;3.反复练习和背诵。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介绍唐代诗人王之涣和他的《登鹳雀楼》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唐代的社会背景和李白的诗歌创作情况。
2.课文朗读和讲解请学生齐读《登鹳雀楼》,然后让几位学生背诵诗歌。
在学生背诵诗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以指导和评价。
3.诗歌赏析和诗句理解让学生自主分析和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形象描写和主题思想等方面的意义。
4.反复练习和背诵让学生通过跟读、默读和诵读等多种方式进行反复练习,逐渐掌握诗歌的意义和结构,最后进行背诵。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并欣赏其他古代诗词作品。
二、《静夜思》教学目标:1.了解李白的创作背景和诗歌写作风格;2.学会品味诗歌的情感表达和形象描写;3.培养学生欣赏和表达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内容:1.课文朗读和讲解;2.诗歌赏析和诗句理解;3.反复练习和背诵。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介绍唐代诗人李白和他的《静夜思》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李白的诗歌创作情况和他的个人经历。
2.课文朗读和讲解请学生齐读《静夜思》,然后让几位学生背诵诗歌。
在学生背诵诗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以指导和评价。
3.诗歌赏析和诗句理解让学生自主分析和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形象描写和主题思想等方面的意义。
4.反复练习和背诵让学生通过跟读、默读和诵读等多种方式进行反复练习,逐渐掌握诗歌的意义和结构,最后进行背诵。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并欣赏其他古代诗词作品。
三、《登高》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的创作背景和诗歌写作风格;2.学会品味诗歌的情感表达和形象描写;3.培养学生欣赏和表达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内容:1.课文朗读和讲解;2.诗歌赏析和诗句理解;3.反复练习和背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泊船瓜洲》《秋思》教学目标1.运用对比的方法了解诗人借景抒情和叙事抒情的写法。
2.想象朗读中体会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重难点)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首诗,这两首古诗虽然是不同诗人所写,但是却抒发了相同的情感。
自己小声读一读,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一下诗人表达的情感。
(出示两首古诗)……思念家乡(板书)。
过渡:是啊,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二、步入课文1.同样是思乡的情感,作者是如何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呢?2.我们先来走进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内心世界。
出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整体感知,直扑重点1.谁来给大家读读这首诗。
2.正字音。
这首诗的多音字很多,你是怎样确定字音的?“泊(bo)船瓜洲”“一水间(jiàn)、数(shù)重(chóng)山、照我还(huán)”(同学们都能根据意思确定字音,非常会学习。
)一水间:出示地形图(板书)那你知道京口、瓜洲、钟山都在哪儿吗?(不出示地名,让学生猜)讲解: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
而“京口”不仅是东汉吴国第一古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地。
许多诗人在此流下千古绝唱的诗句: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宋代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课件展示诗句)还有──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3.指名再读这首诗,王安石是通过什么把这份思乡之情表达出来的呢?(二)赏析诗句,感悟诗境1.通过春风、江南岸、明月把这份情感表达出来的。
2.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诗,你觉得诗人都看到了什么?看到:京口、瓜洲、春风、江南岸3.看到了这些景物,同学们,想象一下,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江南河岸会有哪些景物呢?绿色代表春天,形容它的时候语言比较贫乏,缺少生命力,你知道有哪些词语吗?看,在我们学过的词汇中有这么多绿呢?指导写话——二次写话一碧千里青山绿水翠色欲滴山清水秀碧绿翠绿青绿苍翠娇绿油绿鲜绿深绿墨绿黛绿暗绿……4.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春色盎然的景象。
所以诗人用一个字写活了江南的美景,这个字是——“绿”。
“绿”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吹绿,动词)多么生动形象啊!一个绿字就把江南生机勃勃的景象变化的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
5.想象这样的画面,读出来吧过渡: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了吗?他心中念念不忘、千思万想的是什么?——回家乡看到这样的景象,王安石就想到了家乡,钟山,于是,他吟诵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王安石仅仅是今年想念家乡吗?(又)每年都想啊7.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王安石创作这首诗的心路历程当王安石的船停泊在瓜洲,他看到——京口瓜洲一水间,想到——钟山只隔数重山,(再翻过几座山就能回故乡了)他放眼向江南岸望去,江南已经是春天了,真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此时此刻想到——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诗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经瓜洲时所写。
这个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立志于国家改革。
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图吗?千头万绪涌上心头……于是他吟诗一首——他身在瓜洲,对岸再翻几座山就是故乡了,思乡切,却难还,于是吟诗一首——短短28个字展现了江南的一片嫩绿,也抒发了诗人久思故乡的一寸衷肠。
让我们一起来吟诵这首——《泊船瓜洲》总结:同学们,《泊船瓜洲》这首诗,作者借助春天的景物来抒发自己心中思念家乡的情感。
(板书:借景抒情)学习《秋思》1.同学们,刚才我们说,这两首诗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你发现这两首诗有什么不同了吗?谁来给大家读读这首诗?(1)春风秋风(2)借景借事大家太善于发现了,第一句:诗人说“洛阳城里见秋风,”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诗人想告诉我们的是看见什么了?(本叶黄落,百花凋零)一片萧瑟之感,自古诗人多伤秋,有诗为证:盈盈月满入中秋,遥望故土倍添愁!萧萧枯叶随风落,阵阵雾霜遍地浮!2.看到这种景象,黄叶满地,你此时此刻会想到什么呢?作者也是一样啊3.你从哪儿感受到诗人也是这种心情呢?a.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客居洛阳,又见秋风。
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b.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带信的人将要出发的时候,我却又打开了封好的信。
)4.想要表达的意思太多太多,用诗中的词语是:意万重5.你们猜一猜,一个游子,想要表达什么表达不完呢?6.同学们,你们了解张籍吗?他为什么有太多的话表达不尽呢?补充张籍资料:一生官位卑微,50岁后才得到提升。
张籍多病,身体一直不太好。
他患眼病,视力也不好。
写《秋思》时,诗人已经62岁了,刚从首都长安调出,被委派到东都洛阳任职,新的工作刚刚开始。
秋风又起了,此时此刻的张籍遥望着故乡,你们说此时此刻,他会对家乡的亲人说些什么呢?就用学过的想象的方法他有可能对他的年迈的母亲说……他也有可能对自己的儿子说……把他此刻想表达的话说出来。
7.交流汇报秋风又起了,评价语:公务繁忙不敢回路途遥远没法回身患疾病无力回小结:此时,他想表达的太多太多了,他只能把思念埋在心底,他只能把寂寞独自品尝,他只能思念寄托在家书之中,这就是诗句中的——意万重。
8.体会着这样的情感,谁再来读整首诗“见秋风,不见亲人;不见故乡,只见秋风”,孩子们,你觉得这是一种怎样的“见”啊?(是感伤的,是孤独的,是无奈的,是彷徨的,是愁肠百结的,是痛苦万分的……)带着这样的伤感再读这首诗——读出了伤感的思念,但是这首诗中仅仅是伤感吗?再看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人“恐”的是什么?此时此刻作者百感交集啊——读是啊,我对故乡的思念说不尽呀,我对朋友的思念说不尽呀,再读——小结:一个小小的细节却把诗人的深情厚谊全都包含进去了。
正如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总结:思乡是每个远离家乡的人永远割舍不断的情怀,无论是借景抒情,还是叙事抒情,从古至今皆有之。
让我们再次走进唐朝张籍的《秋思》走进宋朝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走进清朝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走进近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三、作业①继续编写故事②把这两首思乡诗默写下来。
第二课时《长相思》教学目标:1.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2.学会“榆畔帐聒”四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并背诵。
4、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词的情感,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重难点)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前两首古诗,感受到了王安石和张籍那浓浓思乡情。
那么谁愿意给大家背诵一下古诗?请学生背诵。
2.当“洛阳城里见秋风”的时候,张籍的内心涌动着“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乡之情。
那么,在风雪交加的夜晚,纳兰性德又将流露出一份怎样的思乡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相思》。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作者名叫纳兰性德,复姓纳兰,跟我一起读他的名字---纳兰性德, 他是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一生淡泊名利、文武双全。
他的词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但细读却又感淡淡忧伤。
二、检查预习1. 检查2.在预习时,你发现长相思与前两首古诗有什么不同了吗?词是诗的别体,词因为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
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3.检查朗读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五更。
三、学习这首词1.作者为什么会如此的长相思?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读的时候注意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插图,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注解,然后试着去想一想这首词大概在讲什么意思。
2.默读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长相思》上半阙,听着听着,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看到诗人纳兰了吗?他在哪儿?他在干什么?(配乐范读上半阙)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大河小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
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
(板书:征途)3.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可以形容这种漫长艰辛的征途?(长途跋涉、千里迢迢、翻山越岭、跋山涉水)4.告别了家乡,告别了亲人。
纳兰性德作为御前一等侍卫随皇上从北京出发,出山海关去长白山祭祀,初春时节出发,现在已经到了寒冬时节,这期间他们岂止翻过一座山,跨过一道河,他们风餐露宿,走了一程又一程。
这千里迢迢的旅程谁来读给我们听。
5.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走进营帐、走近纳兰性德,边听边想,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和上阕的山一程水一程一样,这儿的风一更雪一更,指的是,一整夜风雪交加。
)6.生回答后,让学生读出自己看到的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
7.同学们,出现我们在面前的,是一位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词人。
(板书:心系故园)他行走在千山万水之间,然而他那颗心,却在故园,在家人身上。
8.孩子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配音乐,教师范读)你们看到什么了?大家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纳兰性德。
这是在征途中的词作者,让我们把画面切回他的故园,想象一下在他魂牵梦绕的故园会有什么样的情景呢?请大家拿起你的笔把这幅美景这下来。
9.天伦之乐,温馨融融,多美好的生活。
他多么希望可以,梦回故园,感受这份温馨、宁静、祥和,但是现在,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全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
10.再读《长相思》同学们,故乡,是游子心头永恒的家。
多年以后,当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我们的心中,也会情不自禁地涌起——再次激情诵读《长相思》。
板书设计:长相思身在征途心系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