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从地面到天空航天器发射过程
6.5宇宙航行
小 小 大 小 小
贴着地面的卫星周期最小,为84min。
15
判断 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绕地球运行的 最小环绕速度。( ) 能否能发射一颗周期为80min的 人造地球卫星? ( )
16
三、梦想成真
1.万户飞天
14世纪-明朝
“人类航天始 祖! ”
17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12日苏联空军少校 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载人飞 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人类进 入太空的梦想。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 11号将人类送上了月球。
V>11.2Km/S
9
3. 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v3=16.7 km/s
如果人造卫星具有这样的速度,将会挣脱 太阳的引力束缚飞到太阳系外.
如果人造卫星的速度大于 11.2km/s而小于 16.7km/s,则它的运行轨道相对于太阳将是椭 圆,太阳是该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
10
总结
发射速度v v﹤7.9km/s v=7.9km/s 运动情况
思路1:万有引力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 的向心力 2 GMm mv 2 R R
v
GM R
6.67101 15.89102 4 6.4106
m/s百度文库
7.9km / s
5
回顾书P28思考与讨论:若已知地球表 面重力加速度g=9.8m/s2,R=6400km。
卫星发射设备工作流程
卫星发射设备工作流程
卫星发射设备工作流程是指将卫星从地面送入太空的操作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经历多个步骤,包括准备工作、发射前检查、卫星发射、分离与部署等环节。本文将详细介绍卫星发射设备的工作流程及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
一、准备工作
卫星发射设备工作流程的第一步是准备工作。这一步骤主要包括卫星准备、火箭准备和发射场地准备。
卫星准备阶段,主要是对卫星进行系统检查和测试。这包括对卫星的载荷进行检查,确认卫星系统运行正常,并与地面控制中心建立通信。
火箭准备阶段,主要是对火箭进行准备工作。这包括对火箭的燃料加注、系统检查和测试,以确保火箭能够正常发射。
发射场地准备阶段,主要是对发射场地进行准备工作。这包括清理场地、布置设备和系统、确保通信和控制设备无故障,并确保发射场地的安全。
二、发射前检查
在完成准备工作后,进行发射前检查是确保发射顺利进行的关键步骤。
发射前检查包括对卫星、火箭以及发射场地的全面检查。同时还需
要对天气状况进行评估,确保发射时的天气条件符合安全要求。
此外,还需要与发射场地的地面控制中心进行通信,确保双方的工
作协调一致。
三、卫星发射
卫星发射是卫星发射设备工作流程的主要阶段。这一步骤中,卫星
通过火箭送入太空。
首先,火箭点火,产生巨大推力将卫星送入大气层上空。火箭的加
速阶段将持续一段时间,直到火箭达到足够的速度进入轨道。
在加速阶段结束后,火箭进入轨道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火箭将
逐渐减小推力,并调整火箭的姿态,以确保卫星能够进入正确的轨道。
最后,火箭进入轨道稳定阶段,卫星将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漫谈宇宙航行第6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
小结
一、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 二、三个宇宙速度 三、人造卫星的运动规律 四、人造卫星的超重和失重 五、地球同步卫星
课后练习: 求同步卫星离地面高度 是地球半径的几倍
h
a b c d
极地轨道
倾斜 轨道
赤道轨道 同步 轨道 自转轴
1、发射速度:是指被发射物在地面附近离开发射装置 时的速度。 2、运行速度:是指卫星进入轨道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 运动的速度。 (低轨高速周期短 )
两点说明
①宇宙速度均指发射速度。 ②第一宇宙速度为在地面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也 是环绕地球运行的最大速度。即:
v发 7.9km / s v运
练: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则 ( BC ) A、速度越小,周期越小 B、速度越小,加速度越小 C、加速度越小,周期越大 D、角速度越小,加速度越大
v v
v v
B
三、人造卫星的运动规律
GM a 2 r
r T 2 GM
3
G
Mm
r
2
ma m
v
2
r
m 42 r
2
T
mr
2
GM 3 r
GM v r
可见:a、v、ω、T 与 r 有 一 一对应关系
可以总结成两句话:
低轨高速周期短 高轨低速周期长
概念辨析
第六章从地面到天空——航天器发射过程
1975 7 18
年 月
日 美 苏 飞 船 在 轨 对 接 联 合 飞 行
8
“ 双 子 星 座 ” 号 飞 船 的 指 令 舱
载人飞船等航天器的交会对接,是一项重要的航 天技术。它可用于向正在空间轨道运行的航天器运 送人员和货物,如航天员定期轮换、补给燃料和食物 以及更换设备;在轨道上为其他应用卫星提供服务;用 于组装大型空间站;维修在轨道上出事故的航天器等 等。
“嫦娥”一号三次变轨
1975年7月18日,美国“阿波罗”号飞
船与前苏联的“联盟”号飞船在大西洋上 空对接成功,进行第一次联合飞行。两国的 宇航员互相访问对方的飞船,互致问候,这次
对接成功表明国际合作开发太空时代的来 临。而在此之前,前苏联和美国各自实施了 本国飞船间的对接,如1965年美国飞船“双 子星座”7号和6号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太 空交会对接;1968年,前苏联飞船“联盟”2 号和3号成功地在太空自动交全对接。
是利用飞行器绕其自转轴自旋产生陀螺定 轴性空间定向。由于陀螺漂移的影响,自 转抽的方向实际上是在不断变化的,因而 保持准确性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方向 的变化会大到无法容忍的地步。另外,它 不具有控制自旋速度和偏离预定方向后的 再定向能力。
风云一号b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对飞行姿态调整
第四节 空中飞吻
发射窗口
在确定了火箭的发射时间之后,气象保障部门 开通气象情报网和天气会商网、启动气象测量雷 达,开始进行天气的长、中、短期预报。而越临近 发射日期,气象部门越要提供临发射前发射场区的 天气情况及发射场区上空的高空风场等情况以及 火箭飞行经过地区的气象情况。
第六章第5节宇宙航行PPT
三、人造地球卫星运行的规律
发射速度:卫星在地面附近离开发射装置的 初速度,一旦发射后再无能量补充,被发射物仅 依靠自己的初动能克服地球引力上升一定的高度、 进入运动轨道; 运行速度:卫星在进入运行轨道后绕地球做圆 周运动的线速度。所以,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人 造卫星的最小速度,也是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的最大速度。
GMm
v2 GM m ,v 2 R R R
推导方法二:地表附近,重力提供向心力
v2 mg m , gR2 GM , v gR R R2 g=9.8m/s2,R=6400km,代入数据得:v 7.9km / s GMm
人们把7.9km/s这个速度称作第一宇宙速度,又叫最大环绕速度。 如果发射速度如小于第一宇宙速度,卫星将落到地面; 如果发射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卫星刚好能贴着地球表面作匀速圆 周运动。 所以,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同步卫星
同步卫星有以下几个特点:
(1)周期一定T=24h
(2)在赤道平面内
(3)高度一定
同步卫星的高度:
G
(R+h)
解得高度 :h=
-
km
人类探索太空的过程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 尔·阿姆斯特朗、迈克尔·柯林 斯、巴兹·奥尔德林(上图从左至 右),成功登月。 1984 年 , 美 国 宇 航 员 布 鲁 2001年,第一位太空游客美国人蒂 左图为月球上的奥尔德林,头 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 加加林,完成人类历史 斯·麦坎德利斯离开航天飞机320 盔中人影为阿姆斯特朗。 托(中),进入国际空间站,开始太空观 上第一次宇宙飞行,人类飞天梦想终于变成现实。 英尺,完成人类首次无安全索太空 1963年,瓦莲蒂娜· 捷列什科娃, 光。 行走。
第六章第5节宇宙航行课件ppt
ຫໍສະໝຸດ Baidu
地 球
以平抛运动为模型的推理过程
牛顿人造卫星原理图
需要给物体以多大的速度,它才会不落回到地面呢?
建立模型: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基本思路: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 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
第三宇宙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 16.7km/s
如果物体的速度等于或大于 16.7km/s,物体就摆脱了太阳引力 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 间去
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
卫星圆周运动的圆心和地球的地心重合。
存在三类人造地球卫星轨道: ①赤道轨道,卫星轨道在赤道平面,卫星始终处于赤道上方; ③一般轨道,卫星轨道和赤道成一定角度。
②极地轨道,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卫星通过两极上空;
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
1、同步卫星与地球同步转动,又称静止卫星(相对 地面静止) (1)周期、角速度与地球自转周期、角速度相同, 所有同步卫星T=24h。
(2)轨道确定:
只能在赤道面的正上方,且为一定高度处。
北
西
F引
赤道平面
东
南
(发射速度不能低于它,否则卫星将不能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而落回地面)
2、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的环绕速度
火箭发射全过程
第一步:准备就绪航天飞行按以下程序进行:
飞船和运载火箭在技术厂房按垂直组装和垂直测试的一系列程序完成技术准备工作后,整体垂直运输到脐带塔,并进行最后的功能检查。一切准备就绪后,火箭一级发动机及4个助推器同时点火。火箭升空,开始程序转弯,火箭继续飞行,抛逃逸塔,助推器分离,火箭一级二级分离,整流罩分离。二级发动机关机,随后船箭分离,飞船入轨。入轨后,飞船捕
获地球,建立轨道运行姿态,展开太阳电池帆板并对太阳定向。飞船入轨一段时间后,地面测控系统提供初始轨道数据,并通过测控站和测控船对飞船注目,飞船按预定轨道环绕地球飞行,飞行一周约90分种。当飞船进入海陆测控区时,飞船上的设备开机工作,发射遥测信息,接收遥控信息。在海陆测控区外,短波通信机工作。飞船在环绕地球飞行规定的圈数和完成科学试验任务后返回,在返回前由地面站和测量船发出调姿指令。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建立返回制动姿态。飞船制动进入返回轨道,返回舱降低至140公里的高度时,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在降至100公里时,返回舱进入再入姿态调整,约80公里时,返回舱再入稠密大气层,进入黑障区后,通信中断,约40公里高度时,出黑障区,通信恢复。在返回舱再入大气层后,着陆场地面雷达站和测量站跟踪捕获目标,测量返回轨道,预报返回舱着陆点。在约10公里高度时,返回舱抛撒舱盖,拉出引导伞和辅助引导伞,拉出减速伞,减速伞分离,拉出主伞,主伞张开,抛返回舱防热大底,返回舱从斜吊挂状态改为垂直吊挂,当下降到离地面约1米左右高度时,着陆缓冲发动机工作,返回舱着陆。随后,截断主伞,抛天线罩,弹出回收信标天线,发射信标。空中搜索直升机和地面搜索车辆发现目标后迅速赶往着落地点回收返回舱。至此,这次神州号的飞行任务就结束了。
航天卫星发射工作原理
航天卫星发射工作原理
航天卫星的发射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涉及到多个阶段和各种
工作原理的应用。本文将介绍航天卫星发射的工作原理及其在不同阶
段的应用。
一、发射前准备阶段
在航天卫星发射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是选择合适
的发射场地,根据卫星任务要求和地理条件来确定最佳的发射场所。
其次是对航天器进行检测、调试和包装,确保其正常工作。最后是将
卫星与运载火箭进行组装,确保卫星能够顺利地与运载火箭连接。
二、离地起飞阶段
航天卫星的发射通常使用的是多级火箭,离地起飞阶段是整个发射
过程的起点。在这个阶段,火箭利用内部的推进剂,通过引擎燃烧产
生的推力来克服地球引力,达到离地起飞的目标。这个阶段的工作原
理主要是推力和重力的相互作用,通过逐渐减小重力与推力的差值,
使火箭能够逐步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
三、加速上升阶段
在离地起飞后,火箭进入加速上升阶段。这个阶段的工作原理是火
箭引擎通过燃烧燃料产生推力,使火箭持续加速上升,以克服空气的
阻力和地球的引力。此外,火箭在这个阶段还会利用多级火箭的原理,逐级分离废弃的火箭级别,减轻负载质量,提高速度和高度。
四、进入轨道阶段
当火箭达到一定高度和速度后,进入进入轨道阶段。这个阶段的工
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火箭的动力学原理和引力平衡原理。具体而言,通
过调整火箭的高度、速度和方向,使得火箭能够穿过地球的大气层,
进入空间。在进入轨道后,火箭会进一步调整其轨道和姿态,确保其
能够与地球的旋转速度和方向相匹配,以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
五、卫星分离阶段
当火箭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后,卫星分离阶段开始。在这个阶段,
卫星发射原理及过程
卫星发射原理及过程
卫星发射是将卫星通过运载火箭送入太空的过程。其基本原理为:利用火箭发动机产生的巨大推力,克服地球引力和空气阻力,为卫星提供足够的能量和速度,使其突破地球引力场,进入轨道运行。
卫星发射通常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筹备阶段:在发射前,需要对卫星进行严格的测试和检验,以确保其能够
正常工作。此外,还需要准备好火箭、地面控制设备和通信系统等。
●点火升空:在发射前,会进行倒计时,点燃火箭发动机,产生强大的推
力,逐渐加速卫星和火箭运动。当火箭突破地球引力场时,速度已经达到了接近10公里每秒的水平。
●分离及轨道注入:当卫星和火箭达到预定轨道时,会通过分离装置将卫星
从火箭上分离出来,卫星在其自身推进系统的作用下,进入预设不同的轨道。
●轨道控制:卫星发射后,需要进行轨道控制和校正。地面控制设备会通过
通信系统与卫星进行连接,采集卫星运行数据,进行轨道修正或调整,以保持其运行稳定。
总的来说,卫星发射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活,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协同工作,才能确保卫星能够准确地进入预定轨道并正常工作。
课件6:6.5 宇宙航行
【解析】根据v=
可知,卫星的轨道半径r越大,即距离地面越
远,卫星的环绕速度越小,v1=7.9 km/s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
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选项D正确;其余绕地球运动的卫星在圆轨道
上运行时的速度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选项A错误;美国发射的“凤
凰”号火星探测卫星,仍在太阳的引力范围内,所以其发射速度小于
质量
星的_____无关,即同一轨道上的不同卫星具有相同的周期、线速度及
角速度,而且对于不同的轨道,轨道半径越小,卫星线速度和角速度
越小
______,周期______。
越大
2.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使卫星能环绕地球运行所需的
最小 发射速度,其
大小v1= 7.9 km/s又称环绕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使人造卫星脱离地球的引力束缚,不再绕地球运行,从
解答:没有立即达到第一宇宙速度,火箭的速度是逐渐增加的。
2.火箭发射升空后会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一般来说其绕行的方向
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还是相反?
解答:相同,借地球自转的惯性可以节省能量。
3.我国于2011年10月发射了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试问这个探
测器应以多大的速度从地球上发射?
解答:发射速度应在第二宇宙速度与第三宇宙速度之间,即11.2
11.2 km/s
6宇宙航行课件
同步 轨道
倾斜 轨道
赤道轨道 自转轴
同步卫星是如何使用的
三颗同步卫 星作为通讯 卫星,则可 覆盖全球。
三颗同步卫星作为通讯卫星,则可覆盖全球。
为了卫星之间不互相干扰,大约3° 左右才能放置1颗,这样地球的同步卫 星只能有120颗。可见,空间位置也是 一种资源。
2019年10月25日星期五
2)特点:
①轨道平面一定_与__赤__道__平__面__共_面_______
②周期T一定: T=24h
思考:同步卫星的哪些 物理量是不变的呢?
③离地面的高度一定, h=36000km
④ R、v、ω、T、an _“__全___部__固___定__”__
同步卫星又叫静止轨道卫星,通常用作通讯卫星
极地轨道
2003年10月15日9时,神州5号宇宙 飞船在酒泉卫星中心成功发射,将 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绕行 14圈,10月16日6时23分降落在内蒙 古主着陆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开展载 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舟六号发射升空
费俊龙聂海胜
神舟七号出舱
神七英雄
一个人最完美和最强烈的情感来自面对 不解之迷!
人类航天始祖----万户
人类航天的始祖是我国明朝的万户。在15世纪的我国明 朝早期,一位名叫“万户”的官员,在一把椅子的背后 装上47支火箭。当然,那是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的火箭。 他自己坐在椅子上,并用绳子绑紧。两手则各拿一个大 风筝。然后他要仆人将47支火箭同时点燃,想借用火箭 的力量把他推向空中。这是美国人罗伯特·吉姆在1945 年出版的《火箭与喷射》一书中的叙述。英国、德国和 前苏联的一些火箭专家,在他们的著作中也提到或引用 了这件事。可见,万户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尝试利 用火箭进行飞行的人”。为表彰他的功绩,国际天文联 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火箭起飞的原理
火箭起飞的原理
一、引言
火箭起飞是航天器发射的关键步骤之一,它利用火箭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将航天器从地球表面推向太空。本文将详细介绍火箭起飞的原理。
二、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火箭发动机是火箭起飞的核心装置,它通过燃烧燃料和氧化剂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喷出来产生推力。火箭发动机主要包括燃烧室、喷管和供氧系统。
1. 燃烧室
燃烧室是火箭发动机内部的装置,它是燃料和氧化剂混合并燃烧的地方。在燃烧室中,燃料和氧化剂被点燃并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2. 喷管
喷管是火箭发动机尾部的装置,它是气体喷出的通道。当高温高压气体从燃烧室进入喷管时,由于喷管内部的形状和材料的选择,气体会加速喷出,并产生巨大的推力。
3. 供氧系统
供氧系统是火箭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氧化剂供燃料燃烧。常见的供氧系统包括液体氧和固体氧化剂两种。
三、火箭起飞过程
火箭起飞的过程可以分为发射、离地和升空三个阶段。
1. 发射阶段
在发射阶段,火箭发动机点火并产生推力。推力将火箭推离地面,火箭开始垂直上升。
2. 离地阶段
当火箭离开地面后,推力会逐渐减小,但火箭仍然处于加速上升的状态。火箭在离地阶段主要通过推力来克服重力,使火箭能够继续向上运动。
3. 升空阶段
当火箭进入升空阶段时,火箭发动机的推力逐渐消失。此时,火箭已经脱离地球的引力,开始进入轨道或飞向目标。
四、火箭起飞的关键因素
火箭起飞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多个关键因素。
1. 推力
推力是火箭起飞的关键,它越大,火箭的加速度越大,起飞速度越快。因此,火箭发动机的设计和性能对火箭起飞至关重要。
2. 质量比
质量比是指推出的物体质量与推出物体前的总质量之比。火箭起飞
放卫星_精品文档
放卫星
放卫星是指将人造卫星送入太空并释放,使其进入预定轨道并执行各种任务。卫星在现代科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通信、导航、气象预报、地球观测等各个领域。本文将探讨放卫星的过程、技术和应用。
一、放卫星的过程
放卫星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发射、进入轨道和释放。首先,发射阶段是将卫星从地球表面送入太空的过程。这通常通过火箭或太空飞机来完成。火箭运载卫星进入太空,而太空飞机通常用于将卫星运载到亚轨道。在发射阶段,卫星要经历大气层的阻力和地球引力的束缚,需要克服这些力才能成功进入太空。
接下来是进入轨道的阶段。在发射阶段后,卫星进入目标轨道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定位、校正和调整。这些过程涉及到导航、姿态控制和轨道校正等技术。导航系统可确保卫星按照计划的轨道前进,并保持稳定的姿态。姿态控制是指调整卫星的朝向和角度,以确保卫星的传感器和设备能够正常工作。轨道校正则是为了使卫星始终保持在目标轨道上,而不会因为外界因素而偏离。
最后一个阶段是卫星的释放。一旦卫星进入目标轨道并经过各项检查,就可以将其释放到太空中。卫星通常会被释放到朝向地球的方
向,并以一定的速度继续运行。卫星的释放通常是通过释放机构实
现的,这些机构会释放卫星并确保其离火箭或太空飞机的安全距离。
二、放卫星的技术
放卫星涉及到多个技术领域,包括火箭发射技术、导航与定位技术、姿态控制技术和轨道校正技术等。
火箭发射技术是放卫星的关键技术之一。火箭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
推力,以克服地球引力并进入太空。发射火箭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
虑到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等因素。现代火箭通常由多级组成,每
太空宇航知识(二)-第6章
第6章什么是光年
我们日常测量距离的单位,小的可用毫米、厘米、米,大的可以用公里。
但把这些长度单位用到天文上,真可谓“海水用斗量”,太不合适了。例如离我们最近的
天体--月亮距地球有300,000公里,太阳和我们相距150,000,000公里。但这比起地球与恒星间,或者恒星与恒星间的距离又太小太小了,所以天文学家又制造了一把“量天尺”--光年。
光是跑得最快的物质,它每秒能跑300,000公里,也就是说光从地球到月球只需
1秒钟。从地球到太阳,每小时飞行1000公里的飞机要花17年多的时间,而光只
需8分半钟便可到达。光年是光在一年时间内所走的距离,一光年等于9。46万亿公里!读者您别以为这个单位太大了,要知道除太阳外,离太阳最近的恒星,距我们4。22光年呢!遥远的天体距我们有几十万、上百万光年远呢!
人造卫星
人造卫星是现代高科技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根据我们人类的要求制造的一个极其复杂的
系统。卫星上有上百台仪器设备和错综复杂的电缆网,靠运载火箭发射进入太空,按一定轨道
围绕地球旋转。根据人造卫星发射的目的和用途,可以把它们分成许多种,通讯卫星是其中的
一种。世界上第一颗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名字叫“辛康-3号”,是在1964年8月
19日上天的,它成功地转播了日本东京奥运会。通信卫星使人们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每天,国际国内发生的任何重大事情,不论它是在千里、万里之外,你都可从每晚的新闻电视报
道中获悉。
一台精彩的艺术演出,一场激动人心的音乐会,不论它来自哪个国家或哪个民族、哪个地域,你都可从卫星电视转播中得到充分的听觉和视觉上的艺术享受。
航天飞机如何飞上天的原理
航天飞机如何飞上天的原理
航天飞机飞上天的原理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起飞、离地和进入太空。
1. 起飞阶段:航天飞机通常在地面的起飞跑道上使用助推器和发动机进行垂直起飞。助推器是一种产生大量推力的火箭发动机,它们通过燃烧燃料和氧化剂来产生巨大的推力,以推动航天飞机垂直上升到大气层的较高高度。在起飞过程中,助推器燃烧的燃料会不断减少,直到它们被耗尽。
2. 离地阶段:一旦航天飞机达到足够的高度,通常为约150公里以上,它就会通过推进器进行水平加速,俯冲和转向,以离开地球的大气层。在这个阶段,航天飞机依靠其主要发动机提供推力,这些发动机使用液态燃料(如液氢和液氧)进行燃烧,产生巨大的推力。通过调整发动机的喷嘴角度和推力大小,航天飞机可以逐渐脱离地球的引力,向外太空飞行。
3. 进入太空阶段:一旦航天飞机穿过大气层,并达到离地球足够远的太空环境,它就进入了太空阶段。在这个阶段,航天飞机可以关闭主要发动机,并在太空中运行以完成任务,如进行科学实验、卫星部署等。航天飞机通常在任务结束后,再次进入大气层并使用其翼面和制动系统来减速和控制降落。
第六章 从地面到天空——航天器发射过程
从倒计时开始,到火 箭升空,最后分离,这个过 程看似简单却是关乎成败 的旅程,许多航天器都是 失败在这个阶段,而航天 工作者最紧张的时刻也是 这一刻。
第一节 发射前的准备
火箭发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过程, 必须严格遵循预定程序进行。火箭的 升空看似只有短短的几十秒时间,但 它的前期准备工作却是漫长而精细的。 它涉及的面很广,包括运载火箭的检 查、测试、转运、加注推进剂、发射 程序与数据的计算和装订、地面勤务 保障等多方面的工作。
风云一号b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对飞行姿态调整
第四节 空中飞吻
在太空航行中,如果一艘宇宙飞船突然发生 故障,另一艘宇宙飞船如何去营救呢?如果人们想 在太空建造一座巨大的空间站,如何将一个个小 部件组装成整座空间站呢?这就催生了航天的一 项新技术,即交会与对接技术。 当受控航天器距目标航天器300米以内时,即 实现了交会。从两个航天器对接轴对准开始,到 对接装置开始运作位置,即为停靠阶段,这时发动 机要立即关闭,至此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完成。
卫星轨道是椭圆形的,而节省发射火箭燃 料的方法,可以先将卫星发射到大椭圆形的轨 道。当它处于远地点的时候,卫星上面的姿态 调整火箭点火,这样卫星的轨道变成需要的高 度。可以多次变轨,这就需要精确计算卫星变 轨的时间,由地面控制指令。 “嫦娥”一号卫星的首次变轨是在远地点 进行的。按照计划安排,从2007年10月26日开 始,卫星在近地点实施3次变轨。其中最重要 的是最后一次变轨,即10月31日实施的变轨。 卫星在那次变轨后,正式踏上奔月的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星轨道是椭圆形的,而节省发射火箭燃 料的方法,可以先将卫星发射到大椭圆形的轨 道。当它处于远地点的时候,卫星上面的姿态 调整火箭点火,这样卫星的轨道变成需要的高 度。可以多次变轨,这就需要精确计算卫星变 轨的时间,由地面控制指令。 “嫦娥”一号卫星的首次变轨是在远地点 进行的。按照计划安排,从2007年10月26日开 始,卫星在近地点实施3次变轨。其中最重要 的是最后一次变轨,即10月31日实施的变轨。 卫星在那次变轨后,正式踏上奔月的征程。
“嫦娥”一号三次变轨
所谓变轨,顾名思义就是改变航天 器在太空中的运行轨道。受运载火箭 发射能力的局限,航天器往往不能直接 由火箭送入最终运行的空间轨道,而是 要在一个椭圆轨道上先行过渡。在地 面跟踪测控网的跟踪测控下,选择合适 时机向航天器上的发动机发出点火指 令,通过一定的推力改变航天器的运行 速度,达到改变航天器运行轨道的目的。
第一节 发射前的准备
火箭发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过程 ,必须严格遵循预定程序进行。火箭 的升空看似只有短短的几十秒时间, 但它的前期准备工作却是漫长而精细 的。它涉及的面很广,包括运载火箭 的检查、测试、转运、加注推进剂、 发射程序与数据的计算和装订、地面 勤务保障等多方面的工作。
发射前检查火箭
火箭发射的时间在航天术语里叫 做“发射窗口”,就是允许运载火箭或导 弹发射的时间范围。这个范围的大小 也叫做发射窗口的宽度。发射窗口的 宽度不是固定的,有宽有窄,宽的以小时 计算,以天计算,甚至以月、年计算;窄 的则以分、秒计算。根据每个火箭所 承担的任务不同,对发射窗口的选择也 不尽相同。
风云一号b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对飞行姿态调整
第四节 空中飞吻
在太空航行中,如果一艘宇宙飞船突然发生 故障,另一艘宇宙飞船如何去营救呢?如果人们想 在太空建造一座巨大的空间站,如何将一个个小 部件组装成整座空间站呢?这就催生了航天的一 项新技术,即交会与对接技术。 当受控航天器距目标航天器300米以内时,即 实现了交会。从两个航天器对接轴对准开始,到 对接装置开始运作位置,即为停靠阶段,这时发动 机要立即关闭,至此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完成。
1975年7月18日,美国“阿波罗”号飞船 与前苏联的“联盟”号飞船在大西洋上空对 接成功,进行第一次联合飞行。两国的宇航 员互相访问对方的飞船,互致问候,这次对接 成功表明国际合作开发太空时代的来临。 而在此之前,前苏联和美国各自实施了本国 飞船间的对接,如1965年美国飞船“双子星 座”7号和6号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太空交会 对接;1968年,前苏联飞船“联盟”2号和3号 成功地在太空自动交全对接。
神舟九号发射倒计时
神舟九号第一级火箭点火
在地面控制中心数到0的时候,第一级火箭 发动机就开始点火。火箭的一级燃烧室箱开始 燃烧,喷射出炽热的气体,火箭开始离开地面,加速 升空。 在大概100秒后,第一级火箭的燃料燃尽,在 第一级准备脱离火箭的同时,第二级火箭点火,火 箭继续升空。这时火箭所处的高度大概是70千 米了。火箭已经冲出大气层,达到最高速度了。 火箭在达到最高速度后,开始依靠惯性和地 球引力继续飞行。此时,第三级火箭开始点火加 速飞行,直到达到预定速度,进入轨道,火箭的任务 就基本完成了。
1975 7 18
年 月 日 美 苏 飞 船 在 轨 对 接 联 合 飞 行
“ 双 子 星 座 号 飞 船 的 指 令 舱 ”8
载人飞船等航天器的交会对接,是一项重要的航 天技术。它可用于向正在空间轨道运行的航天器运 送人员和货物,如航天员定期轮换、补给燃料和食物 以及更换设备;在轨道上为其他应用卫星提供服务;用 于组装大型空间站;维修在轨道上出事故的航天器等 等。 与一个在空间高速运行的航天器实施交会对接, 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技术,整个过程可分为地面引导、 自动手找、交会、停靠和对接5个阶段。当一方航天 器进入另一方的轨道后,在地面监控站的控制下,将进 行轨道机动,直到受控航天器上的特定装置捕获另一 航天器为止;然后受控航天器对目标航天器进行瞄准、 测量两个航天器的相互距离和相对速度。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竖立在发射架上
第二节 发射火箭
倒数计时是火箭发射程序中不可缺少的 一项程序。这个惯例来自一部关于发射火箭 的科幻电影。在拍摄火箭升空的镜头时,导 演弗里兹利用了模型。为了加强影片的戏剧 效果,他在影片中设计了倒数计时的发射程 序,即“10、9……3、2、1,发射!”没想到,这一 有意设计的发射程序立即引起了箭专家们的 浓厚兴趣,他们认为这种计时法有一定科学 道理,于是便将这一方法借鉴过来,直到现在 还在使用。
第三节 控制飞行姿态
我们在读书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 航天器在太空中也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吗?是 的,这可是航天器在执行任务时要满足的最 起码的条件。 姿态控制系统能保证飞船在轨道上稳 定地飞行,并控制飞船的变轨、交合、对接 和返回时的制导控制等。它是飞船上十分 重要的系统,所以要百度文库非常高的可靠性。并 且其主要设备和部件既能自动控制,也能由 航天员手动控制。
天宫一号对接
“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和平”空间站交会对接
第五节 航天器的变轨
我国首个月球探测卫星“嫦娥” 一号于2007年发射升空,经过8次变 轨,一年多对月球的观测,圆满地获 取了月球的第一手资料。在人们关 注着“嫦娥”一号的丰硕成果的同时 ,也对它的变轨技术产生了浓厚的 兴趣,那么什么是航天器的变轨呢?
发射窗口
在确定了火箭的发射时间之后,气象保障部门 开通气象情报网和天气会商网、启动气象测量雷 达,开始进行天气的长、中、短期预报。而越临近 发射日期,气象部门越要提供临发射前发射场区的 天气情况及发射场区上空的高空风场等情况以及 火箭飞行经过地区的气象情况。 当运载火箭在经检查测试达到可以进行发射 的状态后,即可转运到发射区。运载火箭分级运至 发射区后,由勤务塔上的吊装设备对运载火箭分组 吊装、对接和总装,并将其竖立在发射台上、随后 在竖立状态下对运载火箭再一次进行分系统测试、 系统间性能匹配测试、总检查和发射演练等。
早期的航天器特别是各种卫星限于当 时的技术水平,往往采用简单易行的被动 式姿态稳定方式,如自旋稳定。自旋稳定 是被动稳定控制中最简单的一种。其原理 是利用飞行器绕其自转轴自旋产生陀螺定 轴性空间定向。由于陀螺漂移的影响,自 转抽的方向实际上是在不断变化的,因而 保持准确性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方向 的变化会大到无法容忍的地步。另外,它 不具有控制自旋速度和偏离预定方向后的 再定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