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解题技巧归纳总结---好(5份)

合集下载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标题: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综述

摘要:本文总结了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为了方便学生理

解和应用。首先,我们介绍数列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数列类型,包括等

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混合题型等。接着,我们

详细描述了每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并通过实例进行解析和演示。最后,我们总结了数列题目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并提供了避免错误的

建议和注意事项。

第一节:引言

数列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掌握数列的概

念和解题方法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完整版数

列题目为基础,介绍数列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

解和应用数列知识。

第二节:数列的基本概念

1.1 数列的定义

数列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组数,其中每个数称为数列的项。

1.2 数列的表示方法

数列可以使用通项公式、递推公式或者递归定义来表示。

1.3 数列的性质

数列可以有有限项或无限项,可以是有序的或无序的。

1.4 数列的常见类型

(1)等差数列:相邻两项之差相等的数列,通项公式为an=a1+(n-1)d。(2)等比数列:相邻两项之比相等的数列,通项公式为an=a1*r^(n-1)。

(3)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混合题型:数列中既有等差数列又有等比

数列的题型。

第三节:等差数列的解题方法

2.1 确定公式

通过观察数列的前几项,确定数列的公式an=a1+(n-1)d。

2.2 确定项数

根据公式an=a1+(n-1)d中的已知量,确定要求的项数n。

2.3 求和公式

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n/2[a1+an],计算数列的和。

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列

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列

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列

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列

数列作为高中数学中重要的一部分知识点,无论是在数学的学习中

还是在高考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高考中,数列是一个既出现频

率较高,又考查内容较为广泛的知识点,因此对数列的归纳总结对于

高考的备考至关重要。

数列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组合而成的数字。高中数学中常见的数列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两种类型。等差数列是

指由相等的等差差值逐项相加或相减而得到的数列,而等比数列则是

由相等的等比比值逐项相乘或相除而得到的数列。

对于等差数列的学习,我们首先需要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

和公式。对于首项为$a_1$,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其通项公式为

$a_n = a_1 + (n-1)d$,其中$a_n$表示第$n$项的值。而等差数列的求和

公式为$S_n = \frac{n}{2}(a_1 + a_n)$,其中$S_n$表示前$n$项的和。

掌握这两个公式可以方便我们求等差数列的任意项和。

在高考中,等差数列常常与等差数列的性质和题型相结合,考察我

们对数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研究和总结历年高考真题,可以发

现等差数列的题目主要包括找规律、给定条件求解、等差数列与数列

和的关系以及应用题等方面。因此,我们在备考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

这些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与等差数列类似,等比数列也是高考数学中常见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对于等比数列的学习,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

公式。对于首项为$a_1$,公比为$r$的等比数列,其通项公式为$a_n =

a_1 \cdot r^{n-1}$。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_n = \frac{a_1 (1-

高考数列题型总结(优秀范文五篇)

高考数列题型总结(优秀范文五篇)

高考数列题型总结(优秀范文五篇)

第一篇:高考数列题型总结

数列

1.2.3.4.5.6.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1.2.3

4..

5.

6.(1)(2)

第二篇:数列综合题型总结

数列求和

1.(分组求和)

(x-2)+(x2-2)+…+(xn-2)

2.(裂相求和)

++Λ+1⨯44⨯7(3n-2)(3n+1)

3.(错位相减)

135+2+3+222+2n-12n

1⨯2+2⨯22+3⨯23+Λ+n⨯2n

4.(倒写相加)

1219984x)+f()+Λ+f()=x 求值设f(x),求f(1999199919994+25.(放缩法)

求证:1+

数列求通项

6.(Sn与an的关系求通项)

正数数列{an},2Sn=an+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7.(递推公式变形求通项)已知数列{an },满足,a1=1,8.累乘法

an+1=5an求{an }的通项公式 5+an11++2232+1<2n2

数列{an}中,a1=122,前n项的和Sn=nan,求an+1.2222a=S-S=na-(n-1)a⇒(n-1)a=(n-1)an-1 nnn-1nn-1n解:⇒

∴an=ann-1=an-1n+1,

anan-1a2n-1n-2111⋅Λ⋅a1=⋅Λ⨯=an-1an-2a1n+1n32n(n+1)an+1=1 (n+1)(n+2)

9累加法

第三篇: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文德教育

知识框架

⎧列⎧数列的分类⎪数⎪⎪⎨数列的通项公式←函数⎪的概念角度理解⎪⎪⎩数列的递推关系⎪⎪⎧⎧等差数列的定义an-an-1=d(n≥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等差数列⎪⎨n⎪⎪⎪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Sn=2(a1+an)=na1+n(n-1)d⎪⎪⎪⎪⎪2⎪⎩等差数列的性质an+am=ap+aq(m+n=⎪⎪p+q)⎪两个基⎪⎧等比数列的定义an=q(n≥⎪本数列⎨⎪⎪a2)n-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1⎪n=a1q数列⎪⎪等比数列⎨⎨⎧a1-anq=aqn1(1-)⎪⎪⎪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S(q≠1)n=⎪⎨1-q1-q⎪⎪⎪⎪⎪⎪⎪⎩na1(q=1)⎪⎪⎪⎩等比数列的性质anam=apaq(m+n=p+q)⎪⎩⎪⎧公式法⎪⎪分组求和⎪⎪⎪⎪错位相减求和⎪数列⎪⎪求和⎨裂项求和⎪⎪倒序相加求和⎪⎪⎪⎪累加累积⎪⎪⎩归纳猜想证明⎪⎪⎪数列的应用⎧分期付款⎨⎩⎩其他

如何快速学习数学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如何快速学习数学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如何快速学习数学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学是一门需要理解和掌握的科学,其中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是数学基础中的重要内容。学好数学数列与数学归纳法,不仅能够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够为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供指导和启发。下面将介绍几种快速学习数学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的方法和技巧。

一、了解数学数列基础概念

在快速学习数学数列与数学归纳法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数学数列的基本概念。数学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系列数的集合。数列可以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等。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的相关知识。

二、掌握数学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的相关公式和性质

掌握数学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的相关公式和性质是学好这门知识的关键。例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其中a1为首项,d 为公差,n为项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r^(n-1),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n为项数。掌握这些公式和性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和推导数列中的各项值。

三、多做数学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的练习题

熟能生巧,多做练习题是学好数学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多做练习题,可以增强我们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可以选

择从简单到复杂的练习题,逐步提高难度。在做题过程中,可以注意总结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形成自己的解题经验。

四、关注数学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的实际应用

数学数列与数学归纳法不仅仅是数学学科中的理论知识,它也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通过关注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例如,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在金融、经济、物理等领域中都有应用,了解这些应用可以提高我们学习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的兴趣和动力。

数列解题技巧归纳总结好

数列解题技巧归纳总结好

知识框架

111111(2)(2)(1)(1)()22()n n n n n n m p q n n n n a q n a a a q

a a d n a a n d n n n S a a na d a a a a m n p q --=≥=⎧⎪

←⎨⎪⎩-=≥⎧⎪

=+-⎪

⎪-⎨=+=+⎪⎪+=++=+⎪⎩两个基等比数列的定义本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数列数列的分类数列数列的通项公式函数角度理解

的概念数列的递推关系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性质1111(1)(1)

11(1)()

n n n n m p q a a q a q q q q S na q a a a a m n p q ---=≠--===+=+⎧⎪⎪⎪

⎪⎧⎪⎪⎪⎪⎪⎪⎪⎪⎪⎪⎪⎪⎪⎪⎪⎪⎧

⎪⎨⎪⎪⎪⎪⎪⎪⎪⎪⎪⎪

⎧⎪⎪⎨

⎪⎨⎪⎪⎨⎪⎪⎪⎪⎪⎩⎪⎪

⎪⎪⎪⎪⎩⎩

⎧⎪

⎪⎪

⎪⎪

⎪⎪

⎪⎨⎪⎪⎪⎪⎩⎧⎨⎩⎩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等比数列的性质公式法分组求和错位相减求和数列裂项求和

求和倒序相加求和累加累积

归纳猜想证明分期付款数列的应用其他⎪⎪⎪⎪⎪⎪⎪

掌握了数列的基本知识,特别是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及性质,掌握

了典型题型的解法和数学思想法的应用,就有可能在高考中顺利地解决数列问题。

一、典型题的技巧解法 1、求通项公式 (1)观察法。(2)由递推公式求通项。

对于由递推公式所确定的数列的求解,通常可通过对递推公式的变换转化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问题。

(1)递推式为a n+1=a n +d 及a n+1=qa n (d ,q 为常数) 例1、 已知{a n }满足a n+1=a n +2,而且a 1=1。求a n 。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数列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数学中常见的题型之一。数列题目通常会给出一定的条件和规律,要求我们找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等相关内容。下面对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一、数列的基本概念

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用通项公式a_n表示。

2. 首项和公差:对于等差数列,首项是指数列的第一个数,公差是指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通常用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3. 首项和公比:对于等比数列,首项是指数列的第一个数,公比是指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通常用a1表示首项,r表示公比。

二、等差数列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

1. 找通项公式:

(1)已知首项和公差,求第n项的值。使用通项公式a_n = a1 + (n-1)d。

(2)已知相邻两项的值,求公差。根据 a_(n+1) - a_n = d,解方程即可。

(3)已知首项和第n项的值,求公差。根据 a_n = a1 + (n-1)d,解方程即可。

2. 找前n项和:

(1)已知首项、公差和项数,求前n项和。使用公式S_n

= (n/2)(a1 + a_n)。

(2)已知首项、末项和项数,求公差。由于S_n =

(n/2)(a1 + a_n),可以列方程求解。

(3)已知首项、公差和前n项和,求项数。可以列方程并解出项数。

3. 找满足条件的项数:

(1)已知首项、公差和条件,求满足条件的项数。可以列方程,并解出项数。

三、等比数列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

1. 找通项公式:

(1)已知首项和公比,求第n项的值。使用通项公式a_n = a1 * r^(n-1)。

数列常用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数列常用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数列常用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一、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 定义:为常数,a a d d a a n d n n n +-==+-111() 等差中项:,,成等差数列x A y A x y ⇔=+2

()()前项和n S a a n na

n n d n n =

+=+

-112

12

{}性质:是等差数列a n

()若,则;1m n p q a a a a m n p q +=++=+

{}{}{}()数列,,仍为等差数列;2212a a ka b n n n -+ S S S S S n n n n n ,,……仍为等差数列;232--

()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可设为,,;3a d a a d -+ ()若,是等差数列,为前项和,则

;421

21

a b S T n a b S T n n n n m m m m =-- {}()为等差数列(,为常数,是关于的常数项为52

a S an bn a

b n n n ⇔=+

0的二次函数)

{}S S an bn a n n n 的最值可求二次函数的最值;或者求出中的正、负分界=+2

项,即:

当,,解不等式组可得达到最大值时的值。a d a a S n n n n 11

000

0><≥≤⎧⎨

⎩+

当,,由可得达到最小值时的值。a d a a S n n n n 11

000

0<>≤≥⎧⎨⎩+

{}如:等差数列,,,,则a S a a a S n n n n n n =++===--1831123

(由,∴a a a a a n n n n n ++=⇒==----12113331

数列求和各种方法总结归纳

数列求和各种方法总结归纳

数列求和各种方法总结归纳

数列求和是数学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涉及到很多的方法和技巧。下面

我将对几种常见的数列求和方法进行总结归纳。

一、等差数列求和

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都相等的数列。我们可以通过以下

几种方法来求等差数列的和:

1. 公式法:对于等差数列求和的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公式来求和。

等差数列的和可以表示为:S = (a1 + an) * n / 2,其中a1为首项,an

为末项,n为项数。

2.差分法:我们可以通过差分法来求等差数列的和。即将数列中相邻

两项的差列示出来,并求和,这样就变成了一个等差数列求和的问题。例

如对于数列1,3,5,7,9,差分后得到的数列是2,2,2,2,再求和得到8

3.数学归纳法:我们可以通过数学归纳法来求等差数列的和。首先假

设等差数列的和为Sn,然后通过归纳可以得到Sn+1和Sn之间的关系,

最终求得Sn的表达式。例如对于数列1,3,5,7,9,我们可以假设

Sn=1+3+5+7+9,然后通过归纳可以得到Sn+1=1+3+5+7+9+11=Sn+a(n+1),

其中a(n+1)为数列的第n+1项,最终求得Sn=n^2

二、等比数列求和

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相等的数列。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

种方法来求等比数列的和:

1.公式法:对于等比数列求和的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公式来求和。等

比数列的和可以表示为:S=a*(1-r^n)/(1-r),其中a为首项,r为公比,

n为项数。需要注意的是,当r小于1时,求和公式仍然成立。当r等于1时,等比数列的和为a*n。

2.求导法:我们可以通过对等比数列求导来求和。对等比数列进行求导得到的结果是一个等差数列,然后再对等差数列进行求和就可以求得等比数列的和。

关于数列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关于数列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关于数列的知识点总结归纳【关于数列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数列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数所组成的序列。其中,每个数字称为数列的项,项的位置称为项数。

二、数列的分类

1.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各项之间的差值相等的数列。其中,差值称为公差。常用符号表示为an=a1+(n-1)d。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1+(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2.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各项之间的比值相等的数列。其中,比值称为公比。常用符号表示为an=a1*r^(n-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1*r^(n-1),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

3.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的数列。其中,首项和次项为1,即F1=F2=1,第n项的值为Fn=Fn-1+Fn-2。

4.等差减数列

等差减数列是指数列中各项之间的差值递减的数列。例如,1,2,4,7,11就是一个等差减数列。

5.等差倍数数列

等差倍数数列是指数列中各项之间的差值递增的数列,并且差值是

递增的倍数关系。例如,1,2,6,15,31就是一个等差倍数数列。

三、数列的性质和定理

1.递推公式

递推公式是指通过前面几个项计算后面项的公式。根据不同数列的

特点,可以得到相应的递推公式。

2.通项公式

通项公式是指通过项数n直接计算出第n项的公式。根据不同数列

的特点,可以得到相应的通项公式。

3.前n项和公式

前n项和公式是指数列前n项的和的公式。通过该公式,可以快速

计算数列前n项的和。例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a1+an)*n/2。

数列题型的解题技巧

数列题型的解题技巧

数列题型的解题技巧

近几年高考题可见数列题命题有如下趋势:

1.等差(比)数列的基本知识是必考内容,这类问题既有选择题、填空题,也有解答题;难度易、中、难三类皆有.

2.数列中an与Sn之间的互化关系也是高考的一个热点.

3.函数思想、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常常用到,解答试题时要注意灵活应用.

4.解答题的难度有逐年增大的趋势,还有一些新颖题型,如与导数和极限相结合等.因此复习中应注意:

1.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学习时要善于利用函数的思想来解决.如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

2.运用方程的思想解等差(比)数列,是常见题型,解决此类问题需要抓住基本量a1、d(或q),掌握好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解方程三个环节,常通过“设而不求,整体代入”来简化运算.

3.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本章尤为突出.学习时考虑问题要全面,如等比数列求和要注意q=1和q≠1两种情况等等.

4.等价转化是数学复习中常常运用的,数列也不例外.如an与Sn的转化;将一些数列转化成等差(比)数列来解决等.复习时,要及时总结归纳.

5.深刻理解等差(比)数列的定义,能正确使用定义和等差(比)数列的性质是学好本章的关键.

6.解题要善于总结基本数学方法.如观察法、类比法、错位相减法、

待定系数法、归纳法、数形结合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定能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7.数列应用题将是命题的热点,这类题关键在于建模及数列的一些

相关知识的应用.【考点透视】

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

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因此数列 {a n+1-a n} 是公比为 3 的等比数列,其首项为 a2-a 1=(3× 1+2)-1=4
∴ an+1-a n=4· 3n-1
∵an+1=3an+2 ∴ 3an +2-a n=4· 3n-1
即 a n=2· 3n-1 -1
2
n-2
解法二: 上法得 {a n+1-a n} 是公比为 3 的等比数列,于是有: a2-a 1=4, a3-a 2=4·3, a4-a 3=4·3 ,…, an-a n-1 =4· 3 ,
( n 1时, a1 S1, n 2时, a n Sn Sn 1)
3、求差(商)法
如: a n 满足 1 a1 2
1 22
a2
……
1 2n
an
2n 5
1
解: n 1时, 1 a1 2 1 5,∴ a1 14 2
n 2时, 1 a1
1
2
a2
……
1
n1
an
1
2n 1 5
2
22
2
1
2
1 得: 2 n a n
2、错项相减法 :适用于差比数列(如果 an 等差, bn 等比,那么 anbn 叫做差比数列)
即把每一项都乘以 bn 的公比 q ,向后错一项,再对应同次项相减,转化为等比数列求和。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数列作为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是许多数学问题的基础和核心。本文

将对高中数学中关于数列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

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一、数列的定义

数列是一系列有序排列的数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集合。数列

可以分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两种类型。其中,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

相邻两个数之差恒定,而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的比值恒定。

二、等差数列

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用来确定第 n 项的值,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第 n 项的值,A1是首项的值,d是公差。

2. 等差数列的性质

(1)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为Sn = (A1 + An) * n / 2。

(2)等差数列的任意三项可以构成一个等差中项。

(3)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与末项的关系可以表示为Sn = (n / 2)(A1 + An)。

三、等比数列

1.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用来确定第 n 项的值,公式为:An = A1 * r^(n-1)。其中,An表示第 n 项的值,A1是首项的值,r是公比。

2. 等比数列的性质

(1)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为Sn = A1 * (1 - r^n) / (1 - r)。

(2)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与无穷项的关系可以表示为Sn = A1 / (1 - r)。

四、常见数列问题

1. 求和问题

求和问题是数列问题中常见的一类问题。对于等差数列,可以利用前 n 项和公式直接求得和;对于等比数列,可以利用前 n 项和公式来求和。

利用数列递推公式解题的技巧

利用数列递推公式解题的技巧

利用数列递推公式解题的技巧

【摘要】

数要求等。是数学中重要的题型之一,在解题过程中,首先要找

出递推关系式,确定数列之间的规律。然后找出初始条件,即确定第

一个数值的具体数值。接着推算数列的通项公式,从而得出数列的整

体规律。通过实际例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利用通项公式解题。数列递推公式解题还有一些其他技巧,比如逆向递推等。通过这些技巧,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解决数列递推公式题目。掌握这些技巧能够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列之间的规律,提高解题能力。

【关键词】

数列、递推公式、解题、技巧、通项公式、例子、初等数学

1. 引言

1.1 引言简介

数要求等。在数学中,利用数列递推公式解题是一种常见的方法。数列递推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找出数列中相邻项之间的关系,从而推算

出数列的通项公式。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够更快捷地计算数列中任

意项的值,也能够更方便地解决一些与数列相关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利用数列递推公式解题的一般步骤和技巧。我们将讨论如何找出数列中的递推关系式,也就是相邻项之间的规律。接着,我们将介绍如何找出数列的初始条件,这是求解递推关系式的

关键一步。然后,我们将推算数列的通项公式,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任意项的值。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具体例子演示利用通项公式解题的过程,展示数列递推公式的实际应用。我们将介绍一些数列递推公式解题的其他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方法。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掌握利用数列递推公式解题的基本技巧,提高数学问题解决的效率和准确性。希望本文能为读者带来帮助,让大家更加熟练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公考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公考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公考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列作为数学中的重要概念,经常在公共考试中出现。掌握数列的

相关知识点,不仅有助于解题,还能提升解题效率。本文将对公考数

列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提供相应的解题技巧与注意事项。

1. 数列的定义与常见表示方式

数列是指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串数,常用的表示方式有通项公式、递推公式和集合表示法。通项公式表示数列中的每一项,递推公式则

表示数列中每一项与前项之间的关系,集合表示法则用花括号将数列

中的元素列出。

2. 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常

用的表示方式为a、d和n,其中a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等差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解题时,可根据首项、公差、项数中的任意两个量求出第n项的值。

3. 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常

用的表示方式为a、q和n,其中a为首项,q为公比,n为项数。等比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q^(n-1)。解题时,可根据首项、公比、项数

中的任意两个量求出第n项的值。

4. 错位相减法

错位相减法是一种解决数列问题的常用技巧。当遇到数列问题时,

首先观察数列是否存在相邻两项之差或之比满足某种规律。如果存在

规律,则可利用错位相减的方式推导出数列的通项公式,从而解决问题。

5. 数列求和

数列求和是数列相关问题中常见的一个考点。对于等差数列,求和

公式为Sn=(a1+an)*n/2;对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为Sn=a1*(1-q^n)/(1-q)。在应用求和公式时,需注意计算终点的取值,以及项数与终点之间的关系。

行测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行测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行测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在行测考试中,数列是一种常见的数学题型。对于考生来说,了解数列的相关知识点是备考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将对行测数列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数列的定义与概念

数列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起来的一串数字的集合,其中每个数字称为数列的项。例如,1,2,3,4,5,6,7就是一个数列,其中每个数字都是这个数列的一项。

常见的数列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相等的数列,而等比数列则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相等的数列。

二、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点

1. 公差

在等差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称为公差,用d表示。公差可以通过数列中任意两项的差值来求得。

2. 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中的第n项可以通过通项公式来计算,通项公式为:an = a1 + (n - 1)d,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3. 前n项和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通过求和公式来计算,求和公式为:Sn = (a1 + an) * n / 2,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1表示首项,an表示第n项,n表示项数。

三、等比数列的相关知识点

1. 公比

在等比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称为公比,用q表示。公比可

以通过数列中任意两项的比值来求得。

2. 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中的第n项可以通过通项公式来计算,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 - 1),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q表示公比。

3. 前n项和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通过求和公式来计算,求和公式为:Sn =

高考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项之间的差值恒定的数列。常用的表示

方式是:a,a + d,a + 2d,a + 3d...,其中a为首项,d为公差。

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为了快速计算等差数列中任意一项的数值,我们可以使用通项公式。对于等差数列{an},其通项公式为:

an = a + (n - 1)d

其中,an表示第n项的值,a为首项,d为公差。

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通过求和公式来计算,公式为:

Sn = (n/2)(a + l)

其中,Sn表示前n项和,n为项数,a为首项,l为末项。

3. 等差数列性质

等差数列具有以下性质:

- 任意三项成等差数列,当且仅当它们的差值相等。

- 等差数列中,如果知道了首项、末项和项数,就可以计算出公差。

或者前n项和。

二、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项之间的比值恒定的数列。常用的表示

方式是:a,ar,ar^2,ar^3...,其中a为首项,r为公比。

1.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为了快速计算等比数列中任意一项的数值,我们可以使用通项公式。对于等比数列{an},其通项公式为:

an = ar^(n-1)

其中,an表示第n项的值,a为首项,r为公比。

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通过求和公式来计算,公式为:

Sn = a(r^n - 1) / (r - 1)

其中,Sn表示前n项和,n为项数,a为首项,r为公比。

3. 等比数列性质

等比数列具有以下性质:

- 任意三项成等比数列,当且仅当它们的比值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框架

111111(2)(2)(1)(1)()22()n n n n n n m p q n n n n a q n a a a q

a a d n a a n d n n n S a a na d a a a a m n p q --=≥=⎧⎪

←⎨⎪⎩-=≥⎧⎪

=+-⎪

⎪-⎨=+=+⎪⎪+=++=+⎪⎩两个基等比数列的定义本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数列数列的分类数列数列的通项公式函数角度理解

的概念数列的递推关系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性质1111(1)(1)

11(1)()

n n n n m p q a a q a q q q q S na q a a a a m n p q ---=≠--===+=+⎧⎪⎪⎪

⎪⎧⎪⎪⎪⎪⎪⎪⎪⎪⎪⎪⎪⎪⎪⎪⎪⎪⎧

⎪⎨⎪⎪⎪⎪⎪⎪⎪⎪⎪⎪

⎧⎪⎪⎨

⎪⎨⎪⎪⎨⎪⎪⎪⎪⎪⎩⎪⎪

⎪⎪⎪⎪⎩⎩

⎧⎪

⎪⎪

⎪⎪

⎪⎪

⎪⎨⎪⎪⎪⎪⎩⎧⎨⎩⎩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等比数列的性质公式法分组求和错位相减求和数列裂项求和

求和倒序相加求和累加累积

归纳猜想证明分期付款数列的应用其他⎪⎪⎪⎪⎪⎪⎪

掌握了数列的基本知识,特别是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及性质,掌握了典型题型的解法和数学思想法的应用,就有可能在高考中顺利地解决数列问题。

一、典型题的技巧解法 1、求通项公式

(1)观察法。(2)由递推公式求通项。

对于由递推公式所确定的数列的求解,通常可通过对递推公式的变换转化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问题。

(1)递推式为a n+1=a n +d 及a n+1=qa n (d ,q 为常数)

例1、 已知{a n }满足a n+1=a n +2,而且a 1=1。求a n 。

例1、解 ∵a n+1-a n =2为常数 ∴{a n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a n =1+2(n-1) 即a n =2n-1 例2、已知{}n a 满足11

2

n n a a +=,而12a =,求n a =?

(2)递推式为a n+1=a n +f (n )

例3、已知{}n a 中112a =

,12141

n n a a n +=+-,求n a . 解: 由已知可知)12)(12(11-+=

-+n n a a n n )1

21

121(21+--=n n

令n=1,2,…,(n-1),代入得(n-1)个等式累加,即(a 2-a 1)+(a 3-a 2)+…+(a n -a n-1)

2

43

4)1211(211--=

--+=n n n a a n ★ 说明 只要和f (1)+f (2)+…+f (n-1)是可求的,就可以由a n+1=a n +f (n )以n=1,2,…,(n-1)代入,可得n-1个等式累加而求a n 。

(3)递推式为a n+1=pa n +q (p ,q 为常数)

例4、{}n a 中,11a =,对于n >1(n ∈N )有132n n a a -=+,求n a .

解法一: 由已知递推式得a n+1=3a n +2,a n =3a n-1+2。两式相减:a n+1-a n =3(a n -a n-1) 因此数列{a n+1-a n }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其首项为a 2-a 1=(3×1+2)-1=4

∴a n+1-a n =4·3n-1 ∵a n+1=3a n +2 ∴3a n +2-a n =4·3n-1 即 a n =2·3n-1-1

解法二: 上法得{a n+1-a n }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于是有:a 2-a 1=4,a 3-a 2=4·3,a 4-a 3=4·32,…,a n -a n-1=4·3n-2,

把n-1个等式累加得: ∴an=2·3n-1-1

(4)递推式为a n+1=p a n +q n (p ,q 为常数)

)(3211-+-=

-n n n n b b b b 由上题的解法,得:n n b )32

(23-= ∴n n n

n

n b a )31(2)21(32-==

(5)递推式为21n n n a pa qa ++=+

思路:设21n n n a pa qa ++=+,可以变形为:211()n n n n a a a a αβα+++-=-,

于是{a n+1-αa n }是公比为β的等比数列,就转化为前面的类型。

a。

n

(6)递推式为S n与a n的关系式

关系;(2)试用n表示a n。

∴)21

21

(

)(1211--++-

+-=-n n n n n n a a S S

∴1

112

1-+++

-=n n n n a a a ∴n n n a a 2

1211

+=+ 上式两边同乘以2n+1得2n+1a n+1=2n a n +2则{2n a n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2n a n = 2+(n-1)·2=2n

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拆项分组法:即把每一项拆成几项,重新组合分成几组,转化为特殊数列求和。

2、错项相减法:适用于差比数列(如果{}n a 等差,{}n b 等比,那么{}n n a b 叫做差比数列)

即把每一项都乘以{}n b 的公比q ,向后错一项,再对应同次项相减,转化为等比数列求和。

3、裂项相消法:即把每一项都拆成正负两项,使其正负抵消,只余有限几项,可求和。

适用于数列11n n a a +⎧⎫⎨⎬⋅⎩⎭和1n n a a +⎧⎫⎨

⎬+⎪⎪⎩⎭

(其中{}n a 等差) 可裂项为:

111111()n n n n a a d a a ++=-⋅,111

()n n n n a a d

a a ++=-+

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最值问题:

1、若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10a >,公差0d <,则前n 项和n S 有最大值。

(ⅰ)若已知通项n a ,则n S 最大⇔1

0n n a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