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环境与人的发展 (1)
校园环境与教育
![校园环境与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b7b1814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1.png)
校园环境与教育引言概述:校园环境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有利于学习的场所,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校园环境与教育的关系。
一、校园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1.1 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个安静、整洁、美观的校园环境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1.2 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校园环境应该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1.3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校园环境应该配备先进的教学设施和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二、校园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2.1 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校园环境应该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如加强校园安保措施,预防校园欺凌等不良行为。
2.2 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校园环境应该提供良好的体育设施和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3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校园环境应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预防和减少心理压力。
三、校园环境对学生品德教育的影响3.1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校园环境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友善、公正等道德品质,引导他们正确的行为准则。
3.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校园环境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精神。
3.3 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校园环境应该建立健全的纪律和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校园环境对师生关系的影响4.1 促进师生互动:校园环境应该鼓励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4.2 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校园环境应该提供适宜的教学场所和设施,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4.3 增强师生合作意识:校园环境应该鼓励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参与教育活动,促进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五、校园环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5.1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校园环境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社交机会,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27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讲义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27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fae5948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f.png)
第27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最新考纲】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核心素养解读知识体系导引考点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1)概念由于或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类型提示: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也往往引发生态破坏。
2.环境问题的分类及表现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其中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表现尤为突出。
(1)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略)(3)主要的水体环境问题(4)资源短缺问题【方法规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1)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而自然原因有时也是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
分析自然原因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
②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近地面,加剧了大气污染。
③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
(2)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应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分析,问题不同,解决措施不同。
①环境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②生态破坏问题: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活学巧用】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
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
学校环境分析职业生涯规划范文九篇
![学校环境分析职业生涯规划范文九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8b66b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a.png)
学校环境分析职业生涯规划范文九篇 分析英文:analysis是将事物或物体从整体分解成不同的部分或属性。
虽然&ldquo分析&rdquo作为一个正式的概念,它是近几年才逐渐建立起来的。
自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以来,这项技术已应用于数学、逻辑学和其他领域。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校环境分析职业生涯规划的文章9篇 ,欢迎品鉴!第一节外部环境分析有一句广告词非常经典:“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和主角的大学生们,从学校的“小舞台”到社会的“大舞台”,是否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如何在聚光灯下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舞姿呢?对于这个“大舞台”自己又了解多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而一份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我们全面认识、了解自己,也要清楚地认识外部环境特征,以评估职业机会为了更好地展开职业挑选与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对外部环境展开分析,通过外部环境分析弄清楚环境对职业发展的建议、影响及促进作用,对各种影响因素予以来衡量、评估,并作出反应。
一、社会环境整体分析(一)家庭环境分析任何人的性格和品质的形成及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考虑更多的是家庭的经济状况、家人期望、家族文化等因素对本人的影响。
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确立,总是同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相关联的。
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在不同时期也会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所受教育的情况,不断修正、调整,并最终确立职业理想和职业计划。
正确而全面地评估家庭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二)学校环境分析学校环境是指所在学校的教学特色与优势、专业的选择、社会实践经验等(三)社会环境分析对社会环境因素的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政策,主要就是人事政策和劳动政策;2. 社会变迁,比如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就会对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3. 社会价值观,价值观可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而出现相同程度的变化,从而可以影响社会对人的重新认识和对职业的建议;4. 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会带来理论的更新、观念的转变、思维的变革、技能的补充等,而这些都是职业生涯规划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保与发展论文(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保与发展论文(1)](https://img.taocdn.com/s3/m/4c9ed27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4.png)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保与发展论文(1)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长期以来,人类对环境的过度破坏和开采已经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我们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例如空气和水污染,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等。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确保未来几十年或几百年内的生存和繁荣。
首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相互关联的。
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前提下,保证未来世代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目标的实现。
环境变化已经催促我们实行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因为如果我们不这样做,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一系列不确定的环境问题,并可能引起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后果。
其次,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各种措施的综合实施。
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有责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以减少我们对环境的影响。
政府应该采取合适的政策使气候稳定,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管理固体废物。
企业应制定环境保护方针,改进生产过程和产品生命周期,并开发可再生能源。
个人家庭应减少浪费和污染,促进可持续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如骑自行车或公共交通出行,拒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等。
最后,环保与发展的平衡是很重要的。
许多发展中国家虽然面临着经济发展压力,但他们也应加强以环境保护为先的发展模式,特别关注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本国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在工业,交通和城市化过程中,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排放有害物质。
这些都应成为社会运动的一部分,向更多人传递环保与发展直接相关的讯息,引导正面可持续的消费习惯的养成。
总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最重要议题之一。
我们需要综合采取各种措施,从政府,企业和个人层面来推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应关注环保与发展的平衡,引导全社会形成环保与发展相统一的新型消费观念,努力实现绿色低碳的经济,构建清洁美丽的家园。
高中地理第五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案第二册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第五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案第二册地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9b0eb8fe4733687f21aa79.png)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全球性环境问题1.全球性环境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人类不合理活动日益加剧,世界各地出现了共同的、严重的环境问题,使全球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这些环境问题被称为全球性环境问题。
2.分类(1)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和水资源危机等。
(2)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
3.全球变暖(1)原因: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向大气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
(2)危害①全球变暖造成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热膨胀,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一些沿岸低地和岛国将受到被淹没的危险。
②海平面上升还会加剧风暴潮和洪涝灾害,造成城镇排污系统失效,海水倒灌导致土地和农田盐渍化。
③气候变化还会影响粮食、水资源等的供应与再分配,引起国际市场的动荡和有关国家的冲突。
4.大气污染与酸雨(1)大气污染:随着工业和交通的发展,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越来越多。
燃煤产生的污染物有硫氧化物、烟尘等,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铅等,极大地危害人类的健康。
大气污染还会造成酸雨。
(2)酸雨①概念: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
②危害:酸雨可以毁坏森林;使江河湖水酸化;酸化土壤,影响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业减产;腐蚀建筑物、塑料和金属设施等。
酸雨还常常引起国际纠纷。
5.土地荒漠化(1)分布: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2)原因:人口激增和自然资源利用不当,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具体表现在过度农垦、过度放牧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等方面。
6.生物多样性锐减(1)原因:由于人类活动对森林、草地和湿地等生态系统产生的消极影响,地球上越来越多的生物物种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
(2)危害:物种不断灭绝,必然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从而使某些生物的食物链断裂,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给人类造成无法估计的危害。
7.臭氧层破坏(1)作用:吸收99%的太阳紫外线,保护着地球上的生命免受紫外线伤害,因此臭氧层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环境与发展专题强化 (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环境与发展专题强化 (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4be0a2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b.png)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环境与发展专题强化(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环境问题依( )A.臭氧层破坏、酸雨、荒漠化、全球变暖B.臭氧层破坏、酸雨、全球变暖、荒漠化C.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荒漠化D.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荒漠化、酸雨2、由图中①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有( )A.大气污染B.腐蚀建筑物C.皮肤癌高发D.海平面上升四幅漫画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各图反映的环境问题及危害,对应正确的是( )A.①全球变暖—南极臭氧空洞增大B.②大气污染—沙尘暴频率增加C.③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D.④水体污染—下渗后污染土壤4、多名科学家预测,北极周围大量的冰川将在2030年夏季消失。
为防止该环境问题的发生,公众可采取的行动是( )①使用公共交通工具②使用无磷洗涤用品③节约用水④爱护保护绿地⑤参与光盘行动⑥自备购物袋A.①④B.①③⑤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⑤⑥读“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箭头a表示的人类活动若超过自然资源的供给服务功能,可能会引起( )A.石油资源短缺B.酸雨危害C.臭氧层空洞D.土壤污染6、图中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损害的自然环境的主要服务功能及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A.调节服务功能——煤炭资源枯竭B.供给服务功能——土壤盐渍化C.调节服务功能——染大气污染D.支撑服务功能——水土流失人类文明经历了从采猎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以及后工业文明的演进,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环境问题不同。
完成下面小题。
7、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始于( )A.采猎文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8、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萌芽的时期是( )A.采猎文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9、读图,回答1-2题。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材-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材-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b9be59e248d7c1c709a1455a.png)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
人类自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与环境休戚与共。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程度,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手段,还会受到“人地关系”思想的制约。
人类社会在早期的采集渔猎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并且发展缓慢,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
那时,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把一切自然现象及其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归结为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作用。
此图是,公元前9世纪的石碑,上面刻着美索不迭米亚人的太阳神——萨玛斯正在接受礼拜。
图6.1朝拜太阳神此图反映的是东汉时期三狩猎、生产的情景。
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
下半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现实生活。
图6.2弋射、收获进入农业文明,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使食物供应变得稳定和可靠,人口开始迅速增长。
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
在这一时期,人类还不能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只能机械地进行迁移,以此逃避自然的惩罚。
尽管当时天命观和有神论主宰着人们的思想,但是人类对人地关系还是有了科学的萌芽。
例如,在古代中国,逐步有了保护生物和因地制宜等主张。
案例1玛雅文明的消失中北美洲的玛雅文明,早在公元前2500年就开始有文字记载,其成就反映在玛雅人对宇宙的认识程度,以及城市、建筑的设计艺术和独特深奥的玛雅文字上。
玛雅文明为什么会神秘地消失了呢?据文字记载,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一种被称作“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暂时农田”,即在旱季(每年12月~次年3月)用原始的石斧清除一片林地,并在雨季来临之前进行烧荒,然后种植玉米等作物。
高中地理第5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案第二册
![高中地理第5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案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8ffaf1e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1.png)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
从区域角度认识区域主要的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
(区域认知)2.从空间和时间角度综合分析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综合思维)3。
通过生活体验或户外活动,认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地理实践力)4。
通过对环境问题的分析,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和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1.环境问题(1)概念:一般指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2)产生原因:人类对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越来越大,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
2.类型—-按性质分类主要类型表现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资源短缺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二、主要环境问题1.资源短缺2.生态破坏(1)成因:人类长期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
(2)表现:生态失衡、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态恶化。
3.环境污染(1)成因: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
(2)后果: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
(3)主要类型及其危害主要类主要污染物危害型大气污染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等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等水污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以及畜禽粪便等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土壤污染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农用化学药剂中的有害成分,以及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形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功能失调、质量下降海洋污染人类活动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损害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海洋活动、降低海洋环境质量(1)环境问题就是环境污染。
美丽校园共建和谐成长环境
![美丽校园共建和谐成长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02a4030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6.png)
美丽校园共建和谐成长环境在当今社会,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美丽、和谐的校园环境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条件,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美丽校园的建设和和谐成长环境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美丽校园的建设1. 提升校园绿化水平学校应该注重绿化工作,种植各类树木和花草,打造一个绿树成荫的校园环境。
这不仅可以美化校园,还可以净化空气,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 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学校应该加强卫生管理,保持校园的整洁和干净。
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应定期清洁,确保学生的生活环境干净整洁,避免疾病的传播。
3. 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建立图书馆、自习室等学习场所,供学生自由学习。
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学风建设的管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二、和谐成长环境的重要性1.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能够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
学校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有效地管理情绪,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2.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谐的成长环境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交和交流机会,帮助他们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应该组织各类社团和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谐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学生品德素养的培养。
学校应该注重德育教育,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
三、相关建议1. 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学校和家庭应该密切合作,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
学校可以定期与家长沟通,分享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家长也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并关注学生在校园环境中的表现。
2.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学校应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加强安全教育,规范校园秩序,制定严格的寄宿生管理制度,防止学生在校园中发生意外事故。
3.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学校可以发展特色校园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学生成长环境情况范文
![学生成长环境情况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d2c5c5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c.png)
学生成长环境情况范文
学生成长环境是指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所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它对学生的成
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学生成长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们就学生成长环境的情况进行一些范文描述。
首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环境是学生成长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学校应该
是一个知识的海洋,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同学是学生的伙伴,学校里应该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也应该完善,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
其次,学生在家庭的生活环境也是学生成长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庭是
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氛围和家庭成员的态度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能够给学生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让他们在家庭中得到关爱和支持,从而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另外,学生成长环境中还包括社会环境。
学生在社会中的交往和学习经历也会
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多元化和开放性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拓展他们的视野和思维,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学生成长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
的学生成长环境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生成长环境的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茁壮成长,茁壮成才。
学校环境分析职业生涯规划范文三篇
![学校环境分析职业生涯规划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2adc56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7.png)
学校环境分析职业生涯规划范文三篇分析英文:Analysis是将事物或物体从整体分解成不同的部分或属性。
虽然分析rdquo作为一个正式的概念,它是近几年才逐渐建立起来的。
自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以来,这项技术已应用于数学、逻辑学和其他领域。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校环境分析职业生涯规划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篇一学校环境分析职业生涯规划一、自我分析结合人才测评报告等分析方法,我对自己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的分析。
我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中,职业兴趣前四项是社会型(8分)、企业型、现实型、研究型(7分)。
报告分析显示,社会型的人喜爱训练人、治疗、教育人的活动。
他们具有教育能力和善于与人相处等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这种类型的人适合于做教员、咨询、社会工作者等以与人接触为中心的社会服务性工作,其人格特征是社交的、爱帮助人和善解人意的。
在我自己看来:我的社交能力一般,并不能在与陌生人的交往中占据主导地位;性格上具有内外向的双重特点并倾于外向但有时有点情绪化。
关心他人不知道方式,易与他人发生摩擦,而自己却不知道,而且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我对生活和对待他人总是充满热情,有着积极乐观的态度。
总的来说,我的性格相对较符合社会型的特征。
二、职业分析参考人才素质测评报告建议等途径方法,我对影响职业选择的相关外部环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经济状况:父亲是公务员,总体经济情况较好.家人期望:我的体质不算很好,所以父母都希望我通过对中药的学习来调养自己以及家人的身体。
家庭文化及影响:我的家人对传统医学都非常信赖,小姨是学习中药学的,外祖父舅舅母亲也对养生方面很有研究,这使我对中药学和传统医学有着极高的热情。
2、学校环境分析学校特色:我们大学的校名就是湖南中医药大学,而中药学又是其中开办历史最久最有经验也是在各类中医药学校中最具权威的专业。
专业学习:中药学是医药学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统一,发展空间大发展潜力大,社会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一份班级物质环境建设方案
![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一份班级物质环境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2b16c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16.png)
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一份班级物质环境建设方案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一份班级物质环境建设方案「篇一」一、指导思想班级文化建设应具有班级特色,书香氛围浓厚。
渗透班级、校园文化的教育化功能,美化、净化校园环境,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关注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长远发展,提升文化品位,争创文明班级。
二、建设目标1、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口号、班风、班训等,让每一堵墙都“说话”,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形成班级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2、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
建立强有力的班集体领导核心,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
3、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4、建立班级图书角,努力扩大班级藏书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鼓励学生积累知识,写好读后感,让全体学生“感激书籍,享受阅读”。
努力打造书香文化班级。
三、形式内容:班名:鲲鹏之志班训:态度决定一切,习惯成就未来。
班级口号:一飞冲天,傲视苍穹。
班级目标:在快乐中成长,在耕耘中收获。
班歌:《我相信》班徽:不比起点比进步,不比智力比努力。
班规:课前准备不能少,铃声响后静息好。
专心听讲勤动脑,作业工整按时交。
室内室外不追跑,小声交谈不乱吵。
穿戴整洁勤洗澡,教室卫生勤打扫。
刻苦锻炼身体好,保护视力不能少。
同学之间要宽容,对人真诚有礼貌。
班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努力学习,顽强拼搏。
四、工作措施:1、精心布置教室,让物质为精神服务。
教室里的布置合理,大方,雅静,富有书香班级氛围,富有班级特色,教室里的布置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视觉感观,也同时通过感性认知而影响着学生的理性认知。
除此之外,在教室布置上,还力求做到简洁、实用,又不失生动活泼。
如卫生角怎样布置,图书角的管理,板报的设计等。
2、坚持开展读书活动,建设“书香班级”。
学校校园文化环境育人案例
![学校校园文化环境育人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5fd6b3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3.png)
校园文化环境育人案例让学生在优秀的环境中成长近年来,打造中华传统文化校园作为学校办学特色的主题,通过传统文化的力量来矫正学生的思想,丰富学生的头脑,提高学生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有序讲文明成为校园新风,浓厚的文化氛围逐渐形成,使得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良好的学风、校风中发生改良性变化,德育工作由刻板变得生动,由沉重变得轻松;美化校容校貌、建设校园环境文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做法:一、完善校园设施学校大门、旗台旗杆、围墙、橱窗(宣传栏、公示栏、学习园地)、垃圾箱等完整、美观,校牌、功能教室牌、班牌、卫生包干区标志、教室内外显眼的地方印有诗句的标志、紧急疏散路线标志、安全标志、厕所标识等标准统一、美观大方、醒目规范、版面质地好,能体现学校特色。
二、美化校园环境(一)校园卫生整治。
对教室内外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整治。
及时清运校园垃圾,做好清扫保洁工作。
做到校园卫生整洁,环境宜人。
(二)校园绿化美化。
以改善校园生态环境和校园的对外形象为出发点,合理规划校园绿化分布,采用青草与花,合理配置不同外型,不同季节的植物品种。
校园处处有绿化,四季有花香,校园整洁美观,为师生创建一个绿色、洁净、优美、舒适、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提高文化品位(一)学校的办学理念:用爱缔造健康,用爱缔造成长,用爱缔造快乐。
办学特色是“大爱有根”。
这些写在校园的醒目位置。
在校园的适当位置有:教育方针、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等。
(二)书画展平板。
在学校后面位置设计了书画展平板,创作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健康生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人物形象等,着力营造文化氛围。
(三)走廊文化。
悬挂张贴名人名言挂图、展示师生书画作品,同时也可作为名师展示或学生个性展示走廊。
(四)围墙展示。
可以开展涂鸦活动,也可以书画中小学必背的诗词作品、还可以作为学生社团成果展示、校友风采展等。
校园文化环境育人案例
![校园文化环境育人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a4ebb48c8d376eeafaa3135.png)
校园文化环境育人案例-----让学生在优秀的环境中成长背景:近年来,打造中华传统文化校园作为学校办学特色的主题,通过传统文化的力量来矫正学生的思想,丰富学生的头脑,提高学生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有序讲文明成为校园新风,浓厚的文化氛围逐渐形成,使得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良好的学风、校风中发生改良性变化,德育工作由刻板变得生动,由沉重变得轻松;美化校容校貌、建设校园环境文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做法:一、完善校园设施学校大门、旗台旗杆、围墙、橱窗(宣传栏、公示栏、学习园地)、垃圾箱等完整、美观,校牌、功能教室牌、班牌、卫生包干区标志、教室内外显眼的地方印有诗句的标志、紧急疏散路线标志、安全标志、厕所标识等标准统一、美观大方、醒目规范、版面质地好,能体现学校特色。
二、美化校园环境(一)校园卫生整治。
对教室内外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整治。
及时清运校园垃圾,做好清扫保洁工作。
做到校园卫生整洁,环境宜人。
(二)校园绿化美化。
以改善校园生态环境和校园的对外形象为出发点,合理规划校园绿化分布,采用青草与花,合理配置不同外型,不同季节的植物品种。
校园处处有绿化,四季有花香,校园整洁美观,为师生创建一个绿色、洁净、优美、舒适、和谐的校园环境。
(图片说明:清晨,学生在本班的小菜园里除草。
拍摄者:郑志岩)(图片说明:绿化、美化校园的同时,孩子们还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拍摄者:郑志岩)三、提高文化品位(一)学校的办学理念:用爱缔造健康,用爱缔造成长,用爱缔造快乐。
办学特色是“大爱有根”。
这些写在校园的醒目位置。
在校园的适当位置有:教育方针、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等。
(二)书画展平板。
在学校后面位置设计了书画展平板,创作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健康生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人物形象等,着力营造文化氛围。
校园环境与教育
![校园环境与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49e3c97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1.png)
校园环境与教育标题:校园环境与教育引言概述: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校园环境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校园环境对学生教育的影响。
一、校园环境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1.1 学习氛围:校园环境的氛围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肃静、整洁、漂亮的校园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习的主动性。
1.2 设施设备:校园环境中的设施设备也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设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1.3 师生关系:校园环境中的师生关系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更愿意学习,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
二、校园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2.1 社交环境:校园环境中的社交环境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积极向上、友好和谐的社交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2.2 文化氛围:校园环境中的文化氛围也对学生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注重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校园环境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
2.3 心理健康: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个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匡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校园环境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3.1 教学质量:校园环境对教育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2 学生表现:校园环境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表现。
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表现。
3.3 教育成果:校园环境还会影响教育的成果。
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提高教育的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的人材。
四、校园环境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4.1 人生观:校园环境对学生的人生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个积极向上、和谐夸姣的校园环境可以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匡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教育环境与学生发展
![教育环境与学生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c77b18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b.png)
教育环境与学生发展
教育环境是指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场所,包括学校、课堂、教室、图书
馆等一系列的实体和虚拟空间。
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情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教育环境中的人际
关系和人际交往对学生的情感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学生在教育环境中与教
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并且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人际关系。
同时,教育环境
也应提供一个和谐、尊重和包容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安全和
尊重,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再次,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德育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教育环境可以提供
学生学习、实践和体验道德价值观的机会。
学校作为德育的重要阵地,教
育环境中应该提供德育教育的资源和活动。
通过进行德育教育活动,如班会、德育课程等,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常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
社会对创新能力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环境中应提供创新思维和能力
培养的条件和机会。
比如,学校可以提供开放的实验室和创客空间,让学
生能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创新的活动。
教育环境还应该鼓励学生提
出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
实践能力,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环境与成才发言稿开头
![环境与成才发言稿开头](https://img.taocdn.com/s3/m/e9c7db2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d.png)
环境与成才发言稿开头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有机会在这里向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环境与成才的思考和观点。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包括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还有我们所处的人文环境以及我们自身的内心世界。
如何在良好的环境中顺利成长,如何在逆境中锻炼成才,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环境对成才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塑造。
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我们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父母和老师的关爱和指导,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这些都会对我们的成才产生积极的影响。
然而,相反,在一个恶劣的环境中,我们可能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面对各种压力和阻碍。
但是,正是这些挑战和压力,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品质,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潜能。
在人文环境方面,我们也要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我们成才的影响。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起点,家庭环境对我们的性格、行为和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父母的言传身教、亲情的滋养,都会影响我们的成长。
学校则是我们求学的地方,学校的教育资源、师生关系、学习氛围,都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社会是我们生活的舞台,社会环境对我们的成长发展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包括社会风气、社会价值观、社会制度等诸多方面。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自身内心世界对成才的影响。
与环境相比,内心世界可能更加复杂和深远,但它同样会对我们的成才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一个健康的内心世界,包括坚定的信念、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情感品质等,会使我们更加坚强、执着、自信,从而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和诱惑。
在这里,我想强调一点,环境并不是决定我们成才的唯一因素,我们个人的努力和选择同样至关重要。
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选择改变命运,实现自我价值。
正如杨绛女士所说:“不负青春,不负生活”,他的言语生动地诠释了每个人都有改变环境、改变自我命运的权利和机会。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d8327239192e45361066f534.png)
(一)影响人发展因素的理论1.内发论(通传决定论)内发论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1)孟子,主张“性善论”,提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2)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因。
(3)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4)格赛尔,提出“成熟势力说”,认为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并通过双生子爬梯实验来证明他的观点。
2.外铄论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代表人物及观点:(1)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即人性趋向于邪恶,人们善良的行为是后天作为的结果。
“化性而起伪”,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
(2)洛克,提出“白板说“。
(3)华生,认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相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4)斯金纳,继承华生的观点,认为人的行为乃至复杂的人格都可以通过外在的强化或惩罚手段来加以塑造、改变、控制或矫正。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二)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1)遗传的概念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2)遗传的意义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但遗传素质是人的先天素质的构成部分,不是全部。
班级环境人文化范文
![班级环境人文化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1ab6ce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6.png)
班级环境人文化范文班级环境和人文文化是指在一个班级中所形成的独特的学习和交流环境,以及学生在这个环境中所形成的一系列习惯、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班级环境和人文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和人文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首先,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和人文文化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生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中,往往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他们会受到同学们的良好习惯和高标准的影响,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同时,班级环境中的各种学习资源和帮助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学习机会。
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们会相互学习借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风气。
其次,班级环境和人文文化对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一个有着良好班级文化的环境中,同学们容易建立友好和谐的关系,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更加顺畅和融洽。
学生们可以通过互相合作、互相借鉴和互相帮助来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同时,通过班级文化的熏陶和引导,学生们也能够培养出更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在集体中服从和协作。
另外,班级环境和人文文化对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和人文文化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会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并乐于助人。
通过班级文化的熏陶和引导,学生们会逐渐形成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培养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价值观。
最后,班级环境和人文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和积极向上的学习和成长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保持身心的健康和平衡发展。
学生们可以在这里得到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共同度过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同时,良好的班级环境和人文文化也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们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环境与成才主题班会发言稿
![环境与成才主题班会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88ff946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8.png)
环境与成才主题班会发言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环境与成才班会的主持人,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为大家讲解有关环境与成才的主题。
环境对于每个人的成才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我们的成才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认识到环境对成才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行动去改变自己的环境。
首先,我想介绍一下什么是环境。
环境指的是一个人所处的周围条件和各种客观因素。
它包括了我们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各种方面。
正是因为这些环境的存在,我们才会渐渐地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事物,从而塑造了我们的成长过程。
其次,环境对于我们的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我们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它对于我们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能够培养出独立、自信和勇敢的孩子,而一个家庭中充满了争吵和冷漠的气氛则会影响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学校环境也是我们成才的重要环境之一。
一个好的学校能够提供优秀的师资力量、丰富的课外活动以及良好的校风,这些无形中都会对我们的成才产生积极的影响。
社会环境也对我们的成才有一定的影响。
社会上的激烈竞争和各种不良行为都会对我们的成才产生消极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竞争力。
然而,目前的环境问题呈现出一定的严重性。
首先,自然环境的恶化对我们的成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城市化的不断扩张,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等自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问题不仅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还影响了我们的学习环境和成才机会。
其次,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也使得一些孩子无法得到良好的成才机会。
日益增长的家庭贫困、家庭暴力与家庭教育的缺位都成为影响孩子成才的重要因素。
最后,学校环境问题也使得我们无法从中得到良好的成才机会。
拥挤的教室、缺乏师资和学习资源的不足等都限制了我们在学校中的发展。
面对这些环境问题,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而是应该积极采取行动来改变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环境与人的发展学校:广州广播电视大学专业:教育管理班级:16春教育管理(本科) 学号:*************姓名:***目录摘要关键词一、前言 (1)二、学校环境 (1)(一)、陶冶学生的情操 (1)(二)、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 (1)(三)、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1)三、学校环境的影响 (2)四、学校环境的发展 (2)五、人的发展 (3)六、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4)参考文献……………………………………………学校环境与人的发展李月珩【摘要】:学校是教育、培养人才的特定的场所,学校环境的优劣,对孩子的全面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开发学生智能、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培养兴趣和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
学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只有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才可以培育出为国家做贡献的人才。
“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很好的说明了环境与人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关键词】:学校环境;人;发展;一、前言学校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合部分,其环境的优美程度自然也是现代学校文明的重要标志。
学校环境当中,校园环境文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校园环境的美化和建设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有着无可代替的推动作用。
学校环境是一所学校的窗户,是办学素质和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集中表现。
环境是人发展的重要外在因素,因此,我们在教育中为学生创设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校园文化等,努力实现环境与人。
但是,我们同事不能夸大社会环境对人影响的决定性作用。
对于学生来说,校园环境有“孩子的第三任教师”之称,它的优劣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二、学校环境学校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物质环境主要是指校舍建设、场馆设施、花草树木等一切有形的物体。
精神环境主要是办学思想、办学模式、校风校纪等。
环境教育的含义及育人的作用环境教育是指学校与教育活动相关的一切因素的综合。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心理,还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进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在学习和生活中,只有让学生感到心情愉悦,才能更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合理科学的规划校园环境,让校园绿化和教育有机地相结合,不仅增加校园的绿化环境,还可以达到育人的双重目的。
(三)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校园环境的优劣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与质量,优质的校园环境会净化学生额心灵,在净化环境中育人,养成保护环境、注意周边卫生的好习惯,有利于增强师生是的集体荣誉感和群体意识。
三、学校环境的影响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老师应主动创设教育主体环境,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环境的主导作用。
良好的教育环境主要包括美好的校园环境,有益的教育活动以及健康向上的校风校纪等。
1、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他精神面貌的形成有重大意义。
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是随便安排的,孩子周围的环境对他应有所诱导,有所启示。
”教育工作者应以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品位、丰富学生的思想、优化学生的个性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广泛涉猎和深刻内省为导向,努力创设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浓郁文化气息的校园育人环境。
整齐的校园建筑、宽敞明亮的教室、清洁卫生的校道、别致的盆景、温馨的墙语和严谨的校训牌、优美动听的校园广播音乐等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体现了学校开拓进取的美学特征。
置身于校园中,每个人会感到各种物质载体文化迸发的启迪能量像磁石一样催人奋进。
利用山水花草对校园环境巧装饰,既能美化育人环境,又显示了校园的文化氛围和人文个性特征,学生在健康文明的环境里会在不自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和启迪,如此的环境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会在无形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等。
2.班级是学校系统的细胞,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班级组织。
只有把一个班的学生很好地组织起来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才能使这个班的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在学校环境中集体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师生的行为价值取向,因此作为学校一定要形成一种正确的舆论导向。
这就需要学校有目的地培养良好的班风和校风,在素质教育中班风校风的作用如下:(1)同化作用。
良好的班风和校风,能够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教育导向,在耳濡目染中,好比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感化,养成与班风与校风相协调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2)促进作用。
一所学校如果有着运行井然的教学秩序,严谨治学的学习风气,科学民主的学习氛围,尊师爱生的道德风尚和求真求实的治校方略,那么师生双方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都能够带着宽松愉悦的心情,有条不紊地教和学,从而促进教学相长。
(3)约束作用。
一所有着安静整洁、清新美丽的环境的学校,往往能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可以改变学生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高声喧哗等不良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具有讲卫生、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习惯。
四、学校环境的发展无论怎样划分,学校管理者在制定环境发展规划时,只要能坚持规范性、情景性、效益性、功能性、参与性以及发展性的基本原则;能坚持宏观把握、长远规划、精心设计、全方位构思的基本要求,就能使学校的环境创建实现环境宜人、环境育人的目标。
校园的景观化强调改良,通过对原有景观的改造及新建景观的补充,充分利用有限资金创造良好的环境景观和校园形象,这才是其最终的目的。
景观化校园倡导自然主义,正是因为自然是个性的源泉,强调自然就是强调特色。
在尽量保留校园本身自然形态与景观要素的前提下进行环境处理,不仅使校园生态得以延续及改善,同时还能达到塑造校园品牌特色的目的,从而体现校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景观化校园”是指:为了满足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以环境品质的提升为目标,以人本主义为立足点,实现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
1.以人为本的理念独立学院校园生态环境景观化设计上要考虑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多元化和个性化。
2.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作指导,将校园环境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谐调发展,把人类发展与维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尽可能利用乔木、灌木和花草进行复合型群落式绿化种植设计,以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化量,提高场地范围内的绿地率,从而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可持续的发展。
3.景观效果与生态功能相结合的理念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此二者是需要统筹兼顾的,充分利用具有生态功能的园林植物进行营造。
4.整体绿化空间意识的理念独立学院校园整体生态环境空间的建造离不开植物,植物是建造绿化空间的主要因素。
从而做好平面绿化、垂直绿化及景观布景的同时,应在一些建筑天台布置屋顶花园,做屋顶绿化构成立体绿化和景观小品效果,形成整体绿化空间的园林景观。
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后期的养护成本、设施的安全性。
绿化设计应简洁明快,材料必须经久耐用和安全。
5.空间的组织与划分的理念独立学院校园空间组织与划分理念的合理与否也十分重要。
应依据不同层次需要组织不同活动空间。
6.生态环境艺术型学校的理念要形成生态环境友好型和文化艺术型的独立学院校园生态景观环境,需要在布局上增设景观建筑、园林小品和带有艺术气息的雕塑以来强化校园环境的景观氛围。
学校在校园改造时切忌好大喜功,大手笔、大动作,有时反而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校园的景观化强调改良,通过对原有景观的改造及新建景观的补充,充分利用有限资金创造良好的环境景观和校园形象,这才是其最终的目的。
五、人的发展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实践三种活动及其作用是共时、交融的。
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既渗透在人的一切社会活动之中,又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社会实践活动涵盖了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生产领域,人们在这些社会活动中结成各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关系,个体在这些社会关系中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运用各种活动工具,实现相应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因而,社会实践活动从综合的意义上把主体与客体、个体与社会、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在个体自身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均处于常态的情况下,它往往成为推动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这里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因为学校教育非常系统,非常全面,时间长,对学生的影响深刻:一是学校教育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是学校教育能够为学生设计系统的教育影响。
三是学校教育能指导学生选择、成长。
四是学校教育有教师的科学指导。
所以对人的发展起到主导作用。
2、个体自身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发展,无论是在遗传素质基础上的自然生长,还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都是通过个体自身所在的不同性质、不同水平的一系列活动来实现的。
个体的活动主要由生理、心理和社会实践三种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所构成,每一层次的活动对个体的身心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
其中,生理活动是人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活动,是维持人的生命的根本活动,它既与人的身体发展直接相关,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
心理活动是旨在满足个体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交换和自我控制的需要的活动,表现为个体认识外部世界并认识、构建自己内部精神世界的过程。
社会实践活动是人为了满足社会或群体的发展需要而保持、扩大自己利益的活动,也是个体为体现自身价值并满足发展和创造的需要而进行的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指向性和程序性,体现了人的主动选择,最富有综合性,代表了人的活动的最高层次。
六、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个体所接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个体因参与其中而接触到的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家庭生活,还包括同邻里、亲戚、朋友的交往等等,所有这些不以培养人为目的的外界自发形成的对个体发展产生着影响的因素,都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环境,概括起来可以说就是三个方面: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
(一)环境影响人的发展自然环境与人的发展:自然环境的构成因素众多,包括人的出生地的自然条件、所处的地理位置等。
社会环境与人的发展:社会环境包括各种性质的社会关系。
显而易见,这一切对人的发展,尤其是对人的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家庭环境与人的发展: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个体的启蒙教育地,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由于家庭是以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特殊单位,既是生产单位,又是生活单位,同时也是教育单位,因而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是重大的。
家庭作为人生的起步地,它的教育具有启蒙性特点;家庭教育的时间具有开放性,能满足孩子学习的随机性要求;家庭的血缘性使得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子女可以无所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