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优秀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离骚
教学目标:1、了解《离骚》及其特点。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4、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感受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教学重点: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1、讲读法2、讨论法3、比较阅读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由对联“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导入作者及作品。
二.屈原及相关简介:(多媒体出示,附教案后)
三.解题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
四.自由诵读课文,正音、把握节奏,初步感知
1、请大家朗读这段用血泪写成的文字,注意在形式上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如何。
楚辞体或叫骚体,兮就是一个标志:“兮”具有很强的节奏感。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特别强烈的咏叹表情色彩、构成诗歌节奏的能力;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反映了荆楚民族的自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怨愤激情绪。闻一多认为“兮确乎是诗歌的核心与原动力”。项羽是楚国的贵族,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女性中的偶像,同样是楚国的贵族,《离骚》中屈原是怎样的形象呢?
2、学生朗读课文:正音、把握节奏
把握骚体诗的节奏:每个诗句都可以分成两半,中间用虚词连接,它的基本句式是:X——X X 虚词——X X(空拍或加语尾助词),一般一句是三四个节拍。
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虚词皆加括号)
五、整体把握课文
(一)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课文内容,注意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
(1)补充注释
①民生:游国恩《离骚纂义》:“民生即人生。”人生是泛指,应包括屈原自己。
②浩荡:原形容水大貌,引申为放纵自恣,反复无常,不知深思熟虑。
③民心:人心。楚辞中“民”多指“人”,此处的意思是“别人心情”,也即是诗人屈原的心情。
④糅:这里指性质相反的两个事物揉合在一起。
(2)必须掌握的实词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
①替:废弃。(王朝兴替)②申:申斥、申述,加上罪名。(三令五申)
③嫉jí:忌妒。(嫉贤妒能)④溘kè:突然,忽然。(溘然长逝)
⑤不群:卓尔不群。⑥方圆:方枘圆凿,也说圆凿方枘。
⑦相安:相处,相容。(相安无事)⑧尤yóu:罪过,过失。(以儆效尤);责难,怨恨(怨天尤人)
⑨岌岌jí:山势高耸的样子。(岌岌可危)⑩陆离:修长的样子,也形容色彩繁杂的样子。(光怪陆离)
⑾昭zhāo:明白(明洁),(以己昏昏,岂能使人昭昭)⑿游目:放眼远眺。(游目骋怀)⒀弥彰:更加明显。(欲盖弥彰)⒁惩chéng:挫败。(惩恶扬善)
(一)讨论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学生四人一组)
明确:《离骚》集中反映了屈原的爱国思想感情,表达了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以统一中国的进步政治思想,以及献身祖国的爱国感情,体现了决不苟且偷安、同流合污的伟大人格。全诗共93节,课文节选的是第20节至第32节,共13节,52句。
课文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7节)自述遭贬原因,表示决不跟那些小人同流合污的精神,这就是司马迁所称道的“正道直行”。
第二部分(8—13节)表现诗人保持美好品质的愿望。这六节从反省、检查自己的行为,反省明志,以退为进、斗志弥坚,更表现出诗人追求美政、美德而九死未悔的精神和品德。
鉴赏第一段:
1、学生朗诵。
2、重点字词:众女嫉余之蛾眉兮众女,喻指许多小人。蛾眉,喻指高尚德行。
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忳郁邑侘傺兮。忳,忧闷;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侘傺,失意的样子。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
3、找出并品析本段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诗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内心苦闷,忧国忧民。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追求美德,至死不改。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愿献身正道。
4、小结:
述怀,揭示“朝谇而夕替”原因(洁身自好,小人诽谤,君王昏庸),表现“九死未悔”的坚定节操。
鉴赏第二段
1、齐诵
2、字词:
步余马于兰皋兮。步,缓行,使动用法。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不知吾”高余冠……长余佩……高、长,用作动词。
唯昭质其犹未亏。“唯…犹…”,唯独(只有)…还…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
3、找出本段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诗句。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修身洁行,不管别人怎么看。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以“好修”为乐,至死不变。
4、小结:反省。检查自己的行为,表现追求美德,体解不悔的高尚品格
(三) 集体诵读课文,体味诗的情感:朗读时要把握每一节主旨,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感情。
第1节因进谏而遭贬黜,朝中小人诬蔑,君王却执迷不悟……但他决不同流合污,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伏清白以死直”。
第二部分:既黜之后,肯定了自己的美好品质及政治主张——“苟余情其信芳”,“唯昭质其犹未亏”,信念更加坚定,为了寻求理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坚持真理,嫉恶如仇。
六.总结、扩展:课文节选比较集中地表现出屈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要善于“移情”,学习屈原追求理想、保持节操、九死未悔、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并产生共鸣。
布置作业:1.诗人讴歌、追求的是怎样的理想?(找出诗句,并稍加阐述)2.你最喜爱哪些诗句?在这些诗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对你有什么启示?
附:板书设计
离骚
屈原
线索:谇——替——退——往
内容:直言进谏替而不悔谨慎审度斗志弥坚
情感波澜:跌宕起伏
六、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它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不愧为我国最早的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典范。课文比较集中地表现屈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主要表现在:追求、讴歌理想,九死未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