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药学案例讨论——案例五教学讲义ppt

合集下载

中药学总论演示用稿(课堂用五六章)

中药学总论演示用稿(课堂用五六章)

十九畏
最早见于《医经小传》刘纯
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 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 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 草乌不顺犀(犀角);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 调冷气,若逢石脂(赤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 顺逆,炮爁(lan)炙煿(bo)莫相依。
为什么妊娠禁忌药不是用于堕胎的 1.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在我国古代,堕
胎是违反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前人记载堕
胎药,主要还是从妊娠禁忌药的角度来认识、 对待,而不是在寻求堕胎的有效药。
2.用妊娠禁忌药堕胎,既不可靠,也不 安全。
3.能引起堕胎是早期妊娠禁忌的主要理 由。
妊娠禁忌药的分类 在为数众多的妊娠禁忌药中,不同的药
对妊娠的危害程度是有所不同的,因而在临 床上也应区别对待。古代对妊娠禁忌药主要 提禁用与忌用,极少提慎用。近代则多根据 临床实际,将妊娠禁忌药分为禁用与慎用两 大类。
禁用药——剧毒药、药性峻猛之品、有堕胎 作用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商陆、 麝香、三棱、莪术、水蛭、斑螫、雄黄、砒 霜等。
慎用药——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 温里药中的部分药及滑利之品。如桃仁、红 花、牛膝、大黄、枳实、附子、肉桂、干姜、 木通、冬葵子、瞿麦等;
4配伍的临床指导意义:
①药物配伍后产生协同作用饿而增强了疗效,临床 应该充分利用。(相须、相使)
②药物配伍后可能产生拮抗而抵消或消弱原有的功 效、作用,用药时应注意。(相恶)
③药物配伍后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药物毒性或副作 用,在使用有毒药物、烈性药物时,必须考虑选用。 (相杀、相畏)
④药物配伍后可以产生或增加毒副作用,属于配伍 禁忌者,原则上应该避免应用。(相反)
4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中药学ppt课件

中药学ppt课件
特点
中药学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注重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 强调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药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中药学
起源于古代,通过对各种草药的观察 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中药学的理论和 实践体系。
现代中药学
在现代医学的影响下,中药学得到了 进一步的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 合,开展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中药制剂的保存与使用方法
保存
中药制剂的保存需要注意防潮、防霉、防虫等问题。一般而言,散剂和丸剂需 要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膏剂需要存放在阴凉处。
使用方法
使用中药制剂时需要按照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进行操作。同时需要注意用药剂 量和时间,以及观察身体反应。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需要及时停药并 就医。
中药学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中药学概述 • 中药的药理作用与功效 • 中药的采集与炮制 • 中药的制剂与用法 • 中药的药性与配伍禁忌 • 中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中药学概述
01
中药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组成、功效 、作用机制等的一门学科,旨在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药物研发。
中药配伍的注意事项与实例分析
01
实例分析
02
03
04
如麻黄与桂枝相须相使,能够 增强发汗解表的作用。
石膏与知母相畏相杀,能够减 轻知母的寒性,增强其清热泻
火的作用。
甘草与海藻相恶相反,能够降 低海藻的药效,甚至产生不良
反应。
中药的应用与发展
06
前景
中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辨证论治
中药在临床治疗中强调个体化和辨证论治,通过望、闻、问、切等多种方式了解患者病 情,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完整版《中药学》完整ppt课件

完整版《中药学》完整ppt课件

紫苏
发汗解表,行气宽中。
生姜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 咳。
清热药
石膏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知母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栀子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夏枯草
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祛湿药
茯苓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苍术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薏苡仁
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 结。
厚朴
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制等。
02
中药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中药的性能与功效
四气五味
中药具有寒、热、温、凉四种药 性和酸、苦、甘、辛、咸五种基 本味道,是中药治疗疾病的基本
原理。
升降浮沉
中药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 即升、降、浮、沉四种作用,是
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
归经
中药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 用,即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 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 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
中药配伍理论
阐述中药配伍的原则、方 法及禁忌等。
中药学的学科体系
中药用药方法
中药资源与开发
中药药理与毒理
中药制剂与剂型
阐述中药的煎服方法、 用量用法及注意事项等。
阐述中药资源的分布、 采集、加工及开发利用
等。
阐述中药药理作用机制、 毒理作用及安全性评价
等。
阐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 法、剂型选择及质量控
散剂
将中药饮片研成细粉后制成的干燥粉末状 制剂。便于携带和服用,可直接吞服或外 用。
膏剂
将中药饮片加水煎煮后,浓缩制成的半固 体外用制剂。具有保护创面、滋润皮肤和 局部治疗作用。
丸剂

中药学课件教学讲义PPT

中药学课件教学讲义PPT

04
中药方剂与剂型
中药方剂的组成与分类
中药方剂的组成
中药方剂通常由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四 部分组成,各部分在方剂中发挥着不同的作 用。
中药方剂的分类
中药方剂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如按照功效可以分为解表方、泻下方、补 益方等;按照中药的种类可以分为单味药方 和复方方等。
中药剂型的种类与特点
02
中药制剂工艺
采用现代制药技术,改进中药 制剂工艺,提高中药制剂的稳 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03
中药质量控制
建立和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 ,实现中药质量可控、可追溯 。
04
中药研发创新
鼓励中药新药的研发,利用现 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发新型中药 。
中药国际化发展现状
1 中药进入国际市场
中药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一定份额,尤其在亚洲地区有较 大影响力。
02
中药药材与炮制
中药材的采集与鉴别
总结词
中药材的采集与鉴别是中药学的基础, 对于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 要。
VS
详细描述
中药材的采集与鉴别是中药学的基础,对 于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采集中药材时,需要根据药材的生长周期 和季节进行采收,以确保药材的有效成分 含量最高。同时,鉴别药材的真伪也是非 常重要的,可以通过观察药材的外观、气 味、颜色等方面进行鉴别。
反应。
05
中药临床应用与实践
中药治疗的原则与方法
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
中药治疗需全面考虑患者的体质、病情、环 境等因素,针对不同的证候采用相应的治疗
方法。
治未病思想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个性化治疗
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在疾病初期尽早干预, 以防止病情恶化。

完整版《中药学》PPT演示课件

完整版《中药学》PPT演示课件
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原因,如药物本身毒性、使用 不当等。
不良反应防范措施
提出防范中药不良反应的措施,如规范用药、加强监测等 。同时,强调在使用中药时应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的剂量 和使用方法,避免自行滥用。
06
未来发展与挑战
国际化发展趋势及挑战
中药国际化发展现状
中药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和接受度逐渐提高,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
止痛等功效。
木本植物药
如杜仲、黄柏、厚朴等 ,具有补肾强腰、清热
燥湿等功效。
藤本植物药
如钩藤、络石藤、忍冬 藤等,具有息风止痉、
通络止痛等功效。
矿物药
如石膏、滑石、芒硝等 ,具有清热泻火、利尿
通淋等功效。
中草药采集、加工与贮藏方法
采集方法
根据药用部位和生长发育特点,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工具进行采集 。
作用
中药学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同时也在保健 、康复和养生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习中药学意义与方法
意义
学习中药学有助于了解中药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掌握中药的 临床应用技能,为从事中医药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方法
学习中药学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操作、 临床实习等,同时还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 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等,用于治疗火热毒邪 所致的病证,如痈疡肿毒、丹毒等。
ABCD
清营凉血
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等,用于治疗热入营血证, 如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等。
气血两清
清瘟败毒饮,用于治疗瘟疫热毒、气血两燔证。
祛湿剂及治法
01
02
03
04
燥湿和胃

中药学中药学总论精品PPT教学课件

中药学中药学总论精品PPT教学课件

分别为《平帝纪》、《郊祀志》、《游侠传• 楼护
传》.
2020/12/8
11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神农本草经集注》 ⑴作者:陶弘景 ⑵年代:南朝梁代 ⑶记载药物数730种,分为七类 ⑷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分为玉石、草木、虫兽、 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七类,又各分为上、中、下品) ⑸首创诸病通用药
17
八.清代 1.《本草纲目拾遗》 ⑴作者:赵学敏 ⑵成书年代:清代(完稿于19世纪初叶) ⑶内容:载药921种,其中新增716种,许多是各地草药 ⑷特点:为清代新增内容最多的本草著作。
附:①《植物名实图考》—吴其浚编,为学术价值较高的药用植物 学著作。
②《本草备要》—汪昂编,为近代有影响的本草学普及及入门性著 作。
⑴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奠定中药学发展的基础 ⑵内容主体形成于西汉,最终成书于东汉末年
⑶作者:托名神农 ,应是众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⑷记载药物365种;按性能分为上、中、下三品; ⑸记述的药学理论有药物性能(四气五味、 有毒无 毒) 、 配伍七情、 用药原则、剂型、服药时间及 用药的度等.
本草:本词首见于记述西汉历史的《汉书》,共3处,
3.元代有“广惠司”,后改为“回回药物局”,由 阿拉伯医生配制“回回”药物。
2020/12/8
16
七.明代 《本草纲目》 ⑴作者:李时珍 ⑵成书年代:明代 ⑶内容:载药1892种 分16纲(部) 60(类) 附药图1160幅 附方11000余首 ⑷价值 1.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的总结,是部伟大的药学巨著 2.批判纠正了以前药物学中的一些错误论述 3.分类法的伟大进步
一.先秦时期
1.中药的起源
⑴ 采集天然动植物以供食用——“药食同源”
⑵ 以动物为师

中药学课件PPT课件

中药学课件PPT课件
2024/1/26
唐宋时期
中药学得到全面发展,出现《 新修本草》、《本草纲目》等 本草巨著。
近现代
中药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中 药药理、中药化学等分支学科 逐渐兴起。
5
中药学的学科体系
中药药理学
研究中药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学科。
02
中药化学
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结构、性质及其 与药效关系的学科。
01
03
中药药剂学
中药学的特点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注重整体 观念和辨证论治,强调中药的性 味归经、功效主治等特性。
4
中药学的发展历程
秦汉时期
中药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张 仲景《伤寒杂病论》等著作问 世。
明清时期
中药学进一步成熟和完善,温 病学派和滋阴学派等学术流派 形成。
先秦时期
中药学的起源,出现《神农本 草经》等早期本草著作。
加强中药材种植养殖管理
规范中药材种植养殖技术,加强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控制 ,提高中药材质量。
推进中药生产工艺创新
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中药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减 少人为因素对中药质量的影响。
加强中药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质量标准制定、检验检测、质量追溯 等方面,确保中药质量可控。
净制
清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使药物达到一定的净度标准。
炮炙
用火焰处理药物,改变其性能,增强疗效。
蒸制
将药物蒸透,改变其性能,增强疗效。
2024/1/26
切制
将净选后的Leabharlann 物进行切割,便于炮制和制剂。煅制
将药物置于高温中煅烧至酥脆,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 分。
煮制
将药物加水煮沸,去除毒性或刺激性,或使药物有效成 分易于煎出。

完整版《中药学》PPT演示课件

完整版《中药学》PPT演示课件
既能开窍又能外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冰片
既能开窍又能宁神化湿和胃的药物是 石菖蒲
既能开窍又能解毒止痛的药物是 蟾蜍
6
5
既能安胎又能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的药物是 菟丝子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的药物是 牛蒡子 、 升麻 、 紫草
既能开窍又能熄风止痉、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牛黄
既能开窍又能宁心安神、祛痰、消散痈肿的药物是 远志
15.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14.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
人参——大补元虫、自然铜、骨碎补、断续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破血逐瘀的药物是 庶虫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活血补肾的药物是 骨碎补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散瘀止痛的药物是 自然铜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补肝肾、止血安胎的药物是 断续
03
特殊疗效
特殊疗效
1.
01
诸骨鲠喉——威灵仙
02
吐泻转筋——木瓜
03
黄疸——茵陈蒿
04
3.刺蒺藜(白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4.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6.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ANNUAL
REPORT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04
苦楝皮——杀虫疗癣(川楝树的根皮或树皮)
03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姜的干燥根茎)
少阳——柴胡
太阴——苍术
少阴——细辛
厥阴——吴茱萸
8.胸痹
通阳散结——薤白、枳实
宽胸散结(结胸)——瓜蒌

中药学课件全套ppt完整版x

中药学课件全套ppt完整版x
注意中药的饮食禁忌
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 食物。
注意中药的妊娠禁忌
孕妇应慎用或禁用某些中药,以免对胎儿造 成不良影响。
注意中药的煎服方法及时间
不同的中药煎服方法和时间不同,应遵医嘱 正确煎服。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干姜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 饮。
肉桂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 脉。
吴茱萸
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止 泻。
理气药
陈皮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木香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枳实
破气消积,化痰散痞。
香附
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
消食药
山楂
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麦芽
消食健胃,回乳消胀。
神曲
消食和胃。
鸡内金
君臣佐使
中药处方中药物分为君、臣、佐、使 四种角色,君药为主药,臣药为辅药 ,佐药协助君臣药发挥作用,使药为 引经药或调和药性的药物。
用药禁忌
注意中药的用药禁忌,如孕妇禁用、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等。
常见疾病的中药治疗与处方举例
胃痛
胃寒痛可用良附丸治疗,胃热痛 可用清中汤治疗,气滞胃痛可用
柴胡疏肝散治疗。
中药的服用方法与剂量
服用时间
根据病情和药性确定服药时间,如补药空腹服, 驱虫药睡前服等。
服用方法
汤剂一般温服,丸剂、散剂等固体剂型可温开水 送服。
服用剂量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等因素确定剂量, 避免过量或不足。
中药使用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注意中药的配伍禁忌
避免“十八反”、“十九畏”等药物的配伍 使用。
中药学的特点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强调中药的性 味归经、升降浮沉等特性。

2024版《中药学》课件(完整版)

2024版《中药学》课件(完整版)

《中药学》课件(完整版)目录•中药学概述•中药的分类与功效•中药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中药的炮制与制剂•中药的鉴定与质量评价•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01中药学概述中药学的定义与特点中药学的定义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中药学的特点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强调中药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特性,以及中药的配伍和用药禁忌等。

先秦时期中药学的起源,出现《神农本草经》等早期本草著作。

秦汉时期中药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等著作问世。

魏晋南北朝时期本草学著作大量涌现,如《本草经集注》等。

唐宋时期中药学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出现《新修本草》、《本草纲目》等巨著。

明清时期中药学发展达到高峰,温病学派和滋阴学派等学术流派形成。

近现代时期中药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中药药理、中药化学等分支学科逐渐兴起。

中药学的发展历史中药药剂学0102030405研究中药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学科。

研究中药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学科。

研究中药真伪优劣鉴别方法和标准的学科。

研究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学科。

研究中药资源的分布、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等内容的学科。

中药学的学科体系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资源学中药鉴定学02中药的分类与功效按药物功能分类按药用部分分类按有效成分分类如根类、叶类、花类、果实种子类等。

如生物碱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等。

0302 01中药的分类方法如解表药、清热药、祛湿药等。

解表药清热药祛湿药补益药各类中药的功效与主治01020304发散风寒、风热,用于感冒、咳嗽等症。

清解里热,用于热病、火症等。

祛除湿邪,用于湿阻中焦、风湿痹痛等症。

滋补强壮,用于体虚、气血不足等症。

中药的性味归经与配伍禁忌性味中药具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和辛、甘、酸、苦、咸五种味。

归经中药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

中药学教学课件-PPT

中药学教学课件-PPT
❖ 李时珍谓“其图说药物形状,颇详于陶(弘景)、 苏(敬)也”。
(五)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时期 (公元960-1368年)
❖ 1、宋代官修本草 ❖ (1)公元973~974年刊行得《开宝本草》; ❖ (2)1060年刊行《嘉祐补注神农本
草》;(3)1061年刊行得《本草图经》。
❖ 2、代表作

2、其她有名得本草著作
❖ 《炮炙论》--南朝刘宋时期雷斆著,收录了 300种药物得炮制方法。提出药物经过炮制, 可以减低毒性,增强疗效,便于贮存、调剂、 制剂等。
❖ 该书就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也标志着本草 学新分支学科得产生。
(四)隋唐时期 ――医药发展鼎盛时期 (公元581—907年)
❖ 1、代表作:《新修本草》
(二)秦汉时期――本草学得形成时期 (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 代表作:《神农本草经》

--我国现存最早得药学专著。
❖ 作 者: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
❖ 成书年代:约成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

(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 。
❖ 载药数目:365种。
❖ 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 46种,按药物功效得不同分上、中、下三品,即 “三品分类法”。
2、药物知识由“口耳相传”发展到文字记载
❖ ①商代已有“药”字出现: ❖ ②西周时代,已有专业得“医师”与记载药物得
书籍: ❖ ③《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可以说就是
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具体药物得书籍。
❖ ④《山海经》:记载药物126种,并明确指出药物 得产地、效用与性能。
❖ ⑤《五十二病方》:记载药物240余种,并有 丸、散、汤等剂型。
❖ 【目得与要求】 ❖ 1、了解中药得起源与中药学得发展。 ❖ 2、熟悉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得主药本草著

《中药学病案讨论》课件

《中药学病案讨论》课件

01
02
03
04
05
06
诊断: 根据症状和体征
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
•·
,结合胃镜检查结果进行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诊断。
保持心情愉悦。
03
中药治疗策略
针对病因治疗
总结词
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消除病因,预防疾病复发。
详细描述
中药治疗策略之一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通过消除疾病的根 本原因,达到治愈疾病和预防复发的目的。例如,对于风寒 感冒,中药治疗多采用发散风寒的药物,如麻黄、桂枝等, 以消除病因,使身体康复。
药性功效
中药药性功效主要包括补 虚、泻实、调理脏腑功能 等,每伍原则
配伍禁忌
某些药物配伍会产生化学 反应或降低药效,需要避 免相互配伍。
配伍规律
根据病情和药物特点,合 理搭配药物,以达到最佳 治疗效果。
配伍剂量
药物配伍时需根据病情和 药物性质,合理掌握药物 剂量,以确保安全有效。
中药煎煮与服用方法
煎煮器具
中药煎煮最好使用砂锅、瓦罐等 器具,不宜使用铁、铜等金属器
具。
煎煮方法
煎煮前需先浸泡药材,煎煮时掌握 火候和时间,根据药物性质选择煎 煮方式。
服用方法
中药煎好后需趁热服用,服用时注 意药量,遵循医嘱,不可随意增减 剂量。
02
常见病案分析
感冒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 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引
起。
症状: 发热、咳嗽、流涕 、喉咙痛等。
治疗: 多休息,遵医嘱治 疗,中药和西药治疗均可

诊断: 根据症状和体征,
预防: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结合流行病学史进行诊断
,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中药学实验课件》

《中药学实验课件》
通过科学研究,验证中医中药的功效和安全性。
中医教育研究的未来方向
1
创新教学模式
探索灵活多样的中医教学方法,提高学
培养中医创新人才
2
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注重中医学科的创新研究和人才培养,
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
3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中医药组织的合作,促进中 医药的国际传播和交流。
将草药材置于蒸馏器中,通过蒸汽提取草药 的挥发性成分,制成蒸馏制剂。
4 炮制法
采用炒、爆、炙、炙热等处理方法,改变草 药的性能,增强草药的疗效。
中草药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外观鉴别
通过观察草药的形状、颜色、气味等特征来鉴 别其真伪。
微生物检测
检测草药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确保草药的安 全和卫生。
理化性质检测
利用理化性质测试仪器,测试草药的含水量、 溶解度、挥发性成分等指标。
化学成分分析
通过色谱、质谱等分析技术,确定草药中的化 学成分。
中医的诊断和治疗理论
四诊合参
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综合分析病情,制定 治疗方案。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目 的。
拔罐疗法
利用负压原理,通过将罐子吸附在皮肤上,促进血 液循环,改善身体状况。
中药学实验课件
探索中药学的奥秘,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和不同类别的中草药,掌握中药材 的提取与制备技术,以及中草药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方法。
中草药材的提取与制备技术
1 水煎法
用水煮沸草药材,使草药的有效成分溶于水 中,制成煎剂。
2 浸泡法
将草药材浸泡在液体中,以促进有效成分的 溶解,制成浸膏剂。
3 蒸馏法
活血化瘀
中药能够促进血液循理

中药学理论课件及案例分析

中药学理论课件及案例分析

2. 中药学的历史传承和发展
1
传统中药
探索古代中药的历史源流和传承。
2
现代中草药
了解现代中药学的发展和创新。
3
国际影响
探索中药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和认可。
3. 中药材的采集、储藏和鉴别方法
采集技巧
了解正确的中药材采集方法和 注意事项。
储藏措施
学习如何正确保存中药材以保 持其药效。
鉴别技术
掌握中药材的鉴别方法,避免 使用错误的药材。
6. 中药临床应用病治疗中 的应用效果。
安全性评估
评估中药的安全性和副作用 风险。
临床研究
介绍中药临床研究的设计和 结果。
7. 中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1
替代疗法
探讨中药作为替代疗法的应用场景。
综合治疗
2
研究中药与现代医学综合治疗方案的效
果。
3
保健功效
了解中药在保健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1. 中药学理论课件及案例分析
中药学理论课件及案例分析 PPT 大纲: 1. 中药学理论基础概述 2. 中药学的历史传承和发展 3. 中药学的分类和特点 4. 中药材的采集、储藏和鉴别方法 5. 中药炮制技术和配伍原则 6. 中药饮片加工和质量控制 7. 中药药性学及其应用 8. 中药方剂学及其分类 9. 中药药效评价方法和指标 10. 中药毒性与不良反应的防范 11. 中药代谢与药动学 12. 基于中药的疾病治疗案例分享 13. 中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 14. 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和推广 15. 国家中药药品法律法规及其实施
8. 中药文化与教育的继承与传播
中药文化 中药教育 传承与传播
探索中药文化的传统和现代内涵。 探讨中药教育的发展和挑战。 推动中药文化和教育的传承与传播。

中药学说课PPT课件

中药学说课PPT课件
【使用注意】 本品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 自汗、阴、 膀胱经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干燥草质茎
掌握知 识点
外感风寒表 实证等
阴虚盗汗及 肺肾虚喘等 者均当慎用
煎服,2~ 9g
Your site here
LOGO
麻黄与麻黄根功效对比
同出一源, 均可治汗
⑤膀胱气化不行----水肿、小便不利者,每与茯苓 、猪苓、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
⑥阴寒内盛,引动下焦冲气,上凌心胸——奔豚
,常重用本品,如桂枝加桂汤。
桂枝 《名医别录》
【用法用量】 煎服,3~9g。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
,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 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虚内热者忌服。
香薷 《名医别录》
香薷 《名医别录》
[来源] 为唇形科 (Labiatae)植物江 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cv.jiangxia ngru及石香薷 Mosla chinensis Maxim.的干燥地 上部分
香薷 《名医别录》
【药性】 辛,微温。 归肺、脾、胃经。
麻黄为解表 药,有发汗 之功效
麻黄根为收 涩药,有止 汗之功效
Company Logo
桂枝 《名医别录》
[来源]为樟科 (Lauraceae) 植 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 燥嫩枝。
药性、功效
【药性】 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防风 《本经》
【药性】 辛、甘,微温。
归膀胱、肝、脾 经。 【功效】 祛风解表, 胜湿止痛, 止痉。
防风 《本经》
【应用】 1.外感表证。为“风药之润剂.” 以辛散祛风解表为主,虽不长于散寒,但又

中药学相关知识演示幻灯片

中药学相关知识演示幻灯片

略扁平,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
状,内侧有一短裂隙,下端有时
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体轻,质
松软,无油润光泽,干燥后质脆
易断。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
微苦。
取本品浸水中,可见橙黄色成直线下降,
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无沉淀。
25
艾叶
? 来源: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全国各地均产。 ? 性状鉴别:多皱缩破碎,具短叶柄,完整叶片呈卵状椭圆形,
? 性状鉴别:茎呈方柱形,有对生分枝;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 棱角处有茸毛,节间2~5cm。质脆,断面白色,髓部中空;叶对 生,有短柄;叶片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宽披形针、长椭 圆形或卵形,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稀被茸毛,有凹 点状腺鳞。轮伞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先端 5齿裂,花冠淡紫色。 揉搓后有特异清凉香气,味辛凉。
【性状】 北柴胡 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 15cm,直径0.3~0.8cm。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 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 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 不易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 色。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 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 维,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 ,靠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 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性状】本品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
5条或更多 。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
纹和横长皮孔样突起。根头(归头) ,具环纹
,上端圆钝,或具数个明显突出的根茎痕,
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和叶鞘的残基;主根(
归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归尾)直径 ,上
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
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方剂
君药 臣药
佐使
备述
患者素体湿热偏重,溃疡好发于长夏 初秋。 急则治其标,当先泻心火,利小便, 清湿热,使邪去正安。
然湿性缠绵,三剂之后需进一步调理, 以清利湿热、行气健脾之味标本兼治, 以收长效。
表内乘法(二) 例5解决问题
修山小学 赵建辉
直接说出得数。
4×7= 28 3×4= 12 9×6= 54 5×6= 30 4×8= 32 5×9= 45 2×8= 16 3×7= 21 7×6= 42 5×4= 20 6×8= 48 9×3= 27
7个<10个 3×7=21(条)
诊断结论
心火亢盛、肝胆湿热
选药分析
4、栀子: 通利三焦,善清心除烦,且能清热利湿 5、大黄: 六腑以通为用,清热泻火,导热下行, 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6、海金沙:善止尿道疼痛,为治诸淋涩 痛之要药。 7、甘草: 调和诸药
竹叶 12 茵陈 12 木通 6 栀子 6 大黄 6 海金沙 10 甘草 3 三剂
8×4=32(个) 32+1=33(个)
幼儿园35个小朋友每人吃1个鸡 蛋,这些鸡蛋够吗?
预设1:横着看
预设2:竖着看
5×2=10(个) 6×4=24(个) 24+10=34(个)
6×5=30(个) 30+4=34(个)
一把椅子有3条腿,有25条椅子腿,10个椅子面。 工人师傅想做7把椅子,够吗?
中药学案例讨论——案例五
案例五
某女,30岁。五年前开始患有复发性口腔 溃疡,经常发作于夏、秋两季。两个月前 口腔和舌又出现糜碎灼痛,经治疗后仍然 时好时坏。平时小便短赤,近五天来小便 不畅,色赤似血,且尿道灼痛难忍,心烦, 口干口苦,失眠,大便干结,舌左侧及下 唇左内侧有黄豆大溃疡三处。脉弦数,舌 红少津、苔薄黄、近舌根部黄腻。
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有2 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 坐得下吗?
预设1:
预设2:
预设3:
4×7=28(个) 28+5=33(个)
7×4=28(个) 28+5=33(个)
2×7=14(个) 2×7=14(个) 14+14+5=33(个)
预设4:
预设5:
预设6:
2×8=16(个) 4×8=32(个) 2×8=16(个) 32+1=33(个) 16+16+1=33(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