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1章 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教案 浙教版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第1、2课时)教案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
圆盘中心的气体崩塌收缩形成太阳。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
3、星云学说推论的重要依据:
①只有太阳和太阳系的行星形成于同一个旋转的星云云盘,太阳的自转方向和太阳系的行星的公转方向才会一致;
②形成太阳系的行星的物质来源于同一个扁平的星云云盘,才导致太阳系的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位于同一平面上。
活动:把准备好的沙子分成三堆,分别制作太阳系形成三个阶段的模型:
1、圆盘状星云阶段。
2、早期太阳形成阶段。
3、行星形成阶段。
思考与讨论:关于太阳系的形成还有哪些学说?
(二)、“灾变说”
地球等行星的物质是因为某种偶然的巨变
(如另一颗恒星接近太阳或与太阳相撞)而从太阳中分离出来的。思考与讨论: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也是由星云形成的一颗恒星,恒星真的能永恒吗?
对于太阳这样低质量的恒星,成年期能延续100亿年。
3、恒星的演化
1.恒星是在相对小的体积内积聚大量的气体而构成的。
恒星的演化就是一颗恒星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过程,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
读图:恒星是如何演化的?
2.恒星的演化历程
3.恒星寿命与质量的关系
4.恒星演化的不同阶段形态各异
红巨星,红色,直径比太阳大10-100倍,亮度比太阳大得多
埃利斯行星状星云的中心有一颗密度很大、体积和亮度很小的白矮星。
思考:白矮星在哪里?为什么看不到?
黑洞的密度比白矮星大得多,在它的附近所有物质都会被吸进去。这是黑洞的想象图。
思考与讨论:黑洞是个空洞吗?你能想象它看不见的原因吗?它又是怎样被发现的?
超新星在超红巨星的爆炸中诞生,这是超红巨星爆炸前后的照片,星体核心(箭头指处)密度非常大。
九年级科学下册 1.2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课件 (新版)浙教版
5.质量较大的恒星晚年期将形成超红巨星,然后爆发成超新星, 最后进一步形成中子星或黑洞。
课内讲练
1.恒星的演化
【典例 1】 根据科学家预测,大恒星的演变过程为( ) A.大恒星→红巨星→中子星→黑洞 B.大恒星→中子星→超红巨星→超新星
【答案】A
名师指津
1.轨道环绕太阳的天体被分为三类: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 天体。八大行星是环绕太阳且质量够大的天体,特点是:(1) 有足够的质量使本身的形状成为球体;(2)有能力清空邻近轨 道的小天体。
2.太阳系形成和演化有两大主要假说:(1)星云假说。这个理论认 为太阳系是在一个巨大分子云的塌缩中形成的。(2)大爆炸形 成假说。该理论认为在大爆炸时期,黑洞的爆炸产生大量气团, 气团的核聚变产生了恒星的幼体,幼体在漫长演化中,逐渐成 为今天的太阳和太阳系。
【点拨】(1)本题考查太阳系中行星公转的特点。 (2)解题的关键是分清现象与结论,寻找两者之间的关系。
【解析】太阳系各行星运动的特点是一个客观事实,根据这一事实人 们提出了太阳系形成的“ 星云说” ,“星云说” 可以比较合理地解释 这一事实。A、B 选项均描述现象,而不是结论,C 选项所述错误。
【答案】D
【答案】C
2.太阳系
【典例 2】 “太阳系的行星绕太阳公转的方向和太阳自转方向一致,
浙教版 九年级下册 1.2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第一、二课时)1(共16张PPT)
1.关于“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的叙述正确 的是-------------------------------------------( C )
A.太阳系是由星系爆炸形成的 B.太阳系是由星系分离出来的 C.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 D.太阳系是由多块星云收缩,形成太阳和
核心成为原恒星 幼年期
(原恒星不断收缩, 引发氢燃烧,)
恒星成为一颗主序星 成年期
4、恒星演化的不同阶段形态各异
红巨星,红色,直径比太阳大10-100倍, 亮度比太阳大得多
埃利斯行星状星云的中心有一颗密度很大、 体积和亮度很小的白矮星。
白矮星在哪里?为什么看不到?
黑洞的密度比白矮星大得多,在它的附近所有 物质都会被吸进去。这是黑洞的想象图。
八大行星
2、太阳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将变成--------( B) A.红巨星 B.白矮星 C.超新星 D.黑洞
3、恒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将会-----------( D ) A.变成黑洞 B.变成中子星 C.变成白矮星 D.不同质量的恒星最后的演化结果不同
4、根据科学家预测,大恒星的演变过程为( C) A.大恒星—红巨星—中子星—黑洞 B.大恒星—超新星—超红巨星—中子星、黑洞 C.大恒星—超红巨星—超新星—中子星、黑洞 D.大恒星—中子星—超红巨星—超新星
浙教版科学九下1.2《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ppt课件
子星
C.红巨星 恒星 白矮星 黑洞
D.黑矮星 白矮星 红巨星 中子星
4.太阳最终将变成(B )
A.红巨星
B.白矮星
C.超新星
D.中子星或黑洞
5.星系的运动特点不包括(D ) A.所有的星系都在离我们远去 B.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 速度越快
C.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 D.宇宙中的星系都以地球为中 心向外运动
白矮星
白矮星是一种很特殊的天体, 它的体积小、亮度低,但质量大、密度极高。 它的密度在1000万吨/立方米左右。白 矮星 是一颗已死亡的恒星,中心的热核反 应已 停止 。
中子星
质量约是太阳4-10倍的恒星在超新星 爆炸的过程,遗留下来的核心变成一颗体积 很小,质量却很大的中子星,由中子构成, 密度为水的1014倍,仅1cm3的质量就有全球 人类那么重,直径仅为30km。
黑洞
质量比太阳大10倍以上的恒星,超新星爆炸后会形 成“黑洞”。黑洞会把附近所有的物质都吸进去,就连 光线也会被吞没,所以我们是看不见 黑洞的。但是如 果黑洞附近有另外一颗恒星,我们可以从这颗邻近恒星 的物质被吸入黑洞时的情形,证明黑洞的存在。
太阳的未来
1
2
3
4
5
6
1 成年的太阳
2、3、4 红巨星
太阳星云因万有 绕着中轴旋转,形
引力作用而收缩 成中间增厚的大
2024年初中科学九年级全套教案浙教版
2024年初中科学九年级全套教案浙教版
一、教学内容
1. 第一章《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第一节:宇宙与星际物质
第二节:恒星与行星
第三节: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2. 第二章《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
第二节:生物的进化
第三节: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圈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构,提高学生对天文现象的认知能力。
2. 使学生理解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3. 培养学生关爱生物多样性,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
宇宙的起源与演化过程的理解;
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科学原理。
2. 教学重点:
宇宙和生命的演化过程;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
天文望远镜;
宇宙演化模型;
生物进化挂图。
2. 学具:
九年级科学课本;
笔记本;
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
利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星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宇宙的认识和疑问。
2. 例题讲解:
解析宇宙起源的学说,以实例说明恒星、行星的形成。
3. 随堂练习:
学生绘制宇宙演化过程图,加深对宇宙起源与演化的理解。
4. 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
以互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生命起源的假说。
通过挂图、模型等教具,讲解生物进化的过程。
5. 生物多样性与环保:
学生分组讨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提出保护措施。
六、板书设计
1. 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宇宙大爆炸理论;
恒星、行星的形成过程。
2. 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
生命起源假说;
生物进化过程。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请简述宇宙的起源与演化过程。
请谈谈你对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认识。
《第一章第2节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九年级下册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作业目标
本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太阳系的形成过程及恒星演化的基本知识,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作业内容
1. 预习任务:学生需预习《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相
关章节内容,了解太阳系的基本构成和恒星的分类。
2. 观察与记录:学生需在家中利用网络资源或天文望远镜,
观察星空,记录至少五颗恒星的名称及位置,并尝试描述其可能属于的恒星类型。
3. 制作太阳系模型:学生需利用身边的材料(如纸板、彩纸、胶水等)制作太阳系模型,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等,并在模型上标明各天体的名称及相对位置。
4. 课堂讨论:在课堂上,学生需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和太阳
系模型制作经验,并就恒星演化的过程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小组观点报告。
5. 作业报告:学生需撰写一份关于太阳系形成和恒星演化知
识的总结报告,包括自己的理解、观察记录和模型制作过程等。
三、作业要求
1. 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并做好笔记,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深入学习。
2. 观察与记录要求真实准确,描述具体,能反映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制作太阳系模型时,要求学生遵循科学比例,尽可能还原天体之间的实际距离和大小关系。
4. 课堂讨论要积极参与,发言应言之有据,观点明确。
5. 作业报告要求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能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作业评价
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预习笔记、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和详细程度进行评价。
2. 太阳系模型的制作将根据其科学性、比例关系、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评价。
九年级科学下册1.2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1教案新版浙教版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教学目标:
1、知道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宇宙体系
2、大致了解地心说与日心说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
3、了解太阳系形成的主要学说——星云说
4、了解科学假说的时代局限性
5、感悟科学家科学探究的历程
教学重点:
地心说与日心说;太阳系形成的主要学说——星云说
教学建议:
1、教学让学生搜集资料,讨论“(1)什么是地心说?(2)为什么地心说统治了人类1300多年?(3)地心说有什么不足?(3)日心说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4)日心说的主要观点?(5)日心说是否正确?”(资料从托勒密到哥白尼)
从而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体悟到地心说与日心说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
2、通过图片与视频展示太阳系行星绕太阳公转的三个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也就是说,太阳的九大行星都是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它们的公转轨道基本上近于圆形的,同时这九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基本上在同一个平面上。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这三方面的特征对太阳系各大行星的起源产生什么样的启示?
注意:讨论时学生能说几种就几种,不要拓展,太难、面太广;若学生无法讨论则直接到下面教学(星云说;灾变说;慧星碰撞说;陨星说;宇宙星云说;双星说;行星平面说;卫星说等)
从而使学生感悟科学家科学探究、建立假说的过程、也认识到假说的不确定性。
教学过程:
一、从托勒密到哥白尼(地心说与日心说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
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已提出
了"地心说",即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公元140年,古希腊天
文学家托勒密发表了他的13卷巨著《天文学大成》,在总结前人工
初中科学九年级全套教案浙教版
第1节宇宙的起源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的对宇宙的认识
2、知道宇宙膨胀的现象和证据
3、尝试根据证据建立假说
4、了解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观点
课题:1.2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
课型:新知识课
课时:1
教学目标:1、知道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宇宙体系。
2、了解太阳系形成的主要学说------星云说。
3、知道地球是随太阳系的形成而诞生的。
教学方法:图表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PPT
教学重难点:地心说,日心说,星云说,地球的形成和诞生。
教学过程:
复习:(七年级科学第三章“地球和宇宙”)
图片:太阳系
师:请按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的九大行星的名称。
生答:水、金、地球、火、木、土、天王、海王、冥王星
问:其中最大的两颗行星是?
生答:木、土
问:木、土星有何最显著的特点?
生答:都是固体的核心和几千万米厚的由氢气和氦气组成的大气层,并且有光环。
师:地球是太阳系中一个小行星,它和其他八大行星及小行星和彗星等天体一样,按一定的轨道绕着太阳公转。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庞大的天体,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颗。在整个宇宙中,目前人们能观察到的类似银河系的天体系统有10多亿个。
新课
引入:太阳系是怎么形成的?地球的诞生与太阳的形成有什么关系?认识这些问题,人们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板书:1.2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
图:托勒密的宇宙体系
问:结合这个体系,你能说说最开始人们的认识是怎样的吗?
生答:地心说
讲解:人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而大地是静止不动的,根据这种感觉,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大地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其他天体都是绕着地球转动的。在公元2世纪,希腊科学家托勒密在总结前人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在心说”宇宙体系。
浙教版九年级下科学教案
课时计划
2006 年1 月18 日
2006 年1 月19 日
第1节种群和生物群落(4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种群和生物群落的概念
2、学会识别种群,区别不同的生物群落
3、了解种群的基本特征、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
4、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生命活
动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重点难点:种群、群落的概念、种群的特征
教学过程
▽▽▽▽▽▽▽▽▽▽▽▽▽▽▽▽▽▽▽▽▽▽▽▽▽▽▽▽▽▽▽▽▽▽▽▽▽▽▽
第1课时
课堂引入: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关系怎样?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又有什么联系?一、认识生物种群
读图:这些生物是同一种生物吗?为什么?
苔藓金鱼藻灵芝蝗虫
――它们不是同一种生物,因为它们的形态、结构并不相同。
物种(species):一群生物,它们的形态、结构相似,并能相互交配而生育子孙后代。
读图:看上面几张图片,有什么共同点?
种群(population):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强调:种群并不是许多生物个体的简单相加,且也有三个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特点:
①一定空间和时间内(一个区域);
②同种生物(一个物种);
③个体的总和(一群个体)。
练习:1、一个池塘中的鲢鱼、鲤鱼等鱼群。则这个池塘中全部的鱼是否一个种群?
2、判断下列属于种群的是哪一项[]
A.一片森林里全部的蛇B.一座山上所有的树
C.一片农田中所有的虫D.一块稻田中所有的水稻
强调:如果某种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人们总是希望它们越来越多;如果某种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人们总想使它们越来越少。由此可见: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要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首先要了解种群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章 演化的自然教案 浙教版 教案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
word
课题 第四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
课时 教学 目标
1、猜想地球形成初期的形态特点
2、了解25亿年前至今地壳的演变和生物的进化现象
3、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假说和其他假说
4、培养学生建立假说并修正与完善假说的能力
5、树立自然界是在不断演化发展的基本观念
课时教学 重难点
1、地球及地球上生命演化的历程
2、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假说
教学媒体 准备 多媒体 时间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
设问:“星云说”认为地球是由星云收缩形成,“灾变说”认为地球是其它恒星的一部分脱离恒星形成,你认为地球的最初是怎样的? 一、地球的演化
1、讨论:根据太阳系形成的过程,想象地球诞生时的“模样”。
2、播放录像:地球的初期模样。
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体 随着地球温度不断下降,固态的地壳逐渐形成(原始地壳的形成) 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出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构成了非常稀薄的原始大气(原始大气的形成)
3、设问:海洋、陆地、大气是怎样形成的? 38亿年前,随着湿度的下降,水蒸气北纬成水滴 降到地表,汇流成海洋(原始海洋的形成) 看书上的图和化石记录想象地球25亿年的发展历程。
4、原始大气可能有哪些成分,与现在的大气有什么区别? 氮气、二氧化碳、甲烷、氨气等物质,没有氧气 二、原始生命是如何诞生的? 1、设问:构成生物体的 基本物质和元素有 哪些?原始大气能 满足这些物质和元 自由发言 讨论猜想 观看交流
猜想讨论
交流
思考、交流 观看、体验 电火花
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1章 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教案 (新版)浙教版
第2节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太阳系的构成及太阳系中行星运动的共同特点。
2、了解太阳系形成的主要学说——“星云说”,知道太阳系形成各阶段的例外特点。
3、知道地球等行星是随太阳系的形成而产生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太阳系中行星运动的共同特点来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思考和探究。
2、通过用沙子模拟太阳系形成的三个阶段并画图帮助学生了解“星云说”,培养学生动手和画图分析的能力。
3、体验科学家探索的进步和发展和科学探索的精神。
学情分析
学生从一些科普书或科普影片中对于宇宙空间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宇宙中各种星系的形成以及形成过程中的特点并不是很清晰,而且天体运动和形成与学生生活有太大的距离,因此要了解宇宙中的星系有一定的困难。关于太阳系的形成也存在很多学说,形成过程中涉及更繁复的天体学,所以要让学生了解主要的学说以及严重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是太阳系形成的主要学说“星云说”的各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中的特点;科学家是如何通过现象和研究进行推理;难点是理解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特点来推测出太阳系如何形成,各阶段中太阳系发生的变化是怎么样的。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九下第一章第2节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教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教学引入
【提问】幽深的夜晚,仰望星空,繁星点点,我们看到的能发光的大多是什么星?
【学生】恒星
【提问】与地球息息相关的恒星以及地球是什么星体。
【学生】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
【说一说】太阳系的成员
复习回顾太阳系的构成
一、太阳系的构成
浙江版初中科学太阳系教案
浙江版初中科学太阳系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结构;
2. 掌握太阳系中各大行星的特点和排列顺序;
3. 理解太阳系形成的理论;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
1. 太阳系的组成和结构;
2. 太阳系中各大行星的特点和排列顺序。
教学难点:
1. 太阳系形成的理论;
2. 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1. 图片素材:太阳系模型、各大行星图片;
2. 视频素材:太阳系形成的过程;
3. 教具:模型地球、模型行星。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图片素材展示太阳系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系的整体结构;
2. 提问:太阳系是由哪些天体组成的?
二、探究太阳系的组成和结构(15分钟)
1. 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周围有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等天体组成;
2. 分组讨论:让学生观察各大行星的图片,总结各大行星的特点和排列顺序;
3. 各组汇报:太阳系的组成和结构;
4. 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探究太阳系的形成(15分钟)
1. 播放太阳系形成的过程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太阳系的形成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件?
3. 学生汇报:太阳系的形成过程;
4. 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实践与探究(15分钟)
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行星,制作该行星的模型;
2. 各组展示自己的模型,并介绍该行星的特点和排列顺序;
3. 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太阳系的组成、结构和形成过程;
2. 强调太阳系中各大行星的特点和排列顺序。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教案及教学反思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
的演化》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以及各行星和卫星的特点。
2.了解恒星的演化顺序和生命周期,以及主序星的特
点。
3.了解太阳系的重要性和地球在其中的位置。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对太空探索的兴
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
1.太阳系形成的过程及行星的特点。
2.恒星的演化顺序和生命周期。
3.如何观测各行星和卫星。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本节课是关于太阳系和恒星的基础知识的讲解,首先教师
可以通过PPT或视频展示引入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太阳系的形成及各行星和卫星的特点
1.学生对太阳系的了解:
•常规的想法和印象如何?(引导学生讲述一下自己的印象)
•太阳系由什么组成?哪些行星最靠近太阳,哪些行星离太阳最远,为什么?(可能还需要以模型形式展现)
2.讲解太阳系形成的过程:
•太阳系的形成是什么时候?(与题目有关,建议提
前做好准备)
•太阳系的形成过程中都有哪些事情发生了?(聚拢、融合、分化等)
•什么是撞击理论?(解释一下现有的太阳系形成学说,与实际的巨大撞击有关)
3.讲解各行星和卫星的特点:
•内行星和外行星的特点有什么不同?每个行星的特
点是什么?(比如地球有氧气,金星温度最高)
•其实这里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展示一些图片、视频
什么的,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太阳系各行星和卫星的特点。3. 讲解恒星的演化及主序星的特点
1.学生对恒星的了解:
•常规的想法和印象如何?(引导学生讲述一下自己
的印象)
•恒星是什么?它产生的能量有用到什么地方吗?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1.2-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课件(28张PPT)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教学目标
• 了解太阳形成的主要学 说,知道地球是随太阳 系形成而诞生的。
• 了解太阳一生的演变过 程和大恒星的演变过程。
•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观 察、演绎推理的能力, 认识宇宙的演变规律。
教学重难点
• 重点:太阳系的形成和 地球的诞生以及太阳、 大恒星的演变过程。
2.有关恒星演化过程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A.星际云 恒星 红巨星 白矮星 黑矮星 B.恒星 白矮星 红巨星 黑矮星 中子星 C.红巨星 恒星 白矮星 黑洞 D.黑矮星 白矮星 红巨星 中子星
练一练
1.下列说法不是太阳系中行星运动的共同特点 的是 ( D ) A、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自转的方向一致 B、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大多接近同一 平面 C.除了水星和金星,其他行星都有卫星绕转, 而且绕转的方向一致 D.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是在以太阳为中心 的一个球面上
练一练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宇宙是原始火球大爆炸形成的 B.星云是指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云雾状 天体,星云很庞大 C.太阳系是由受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组成的 系统 D.九大行星都是主要由石质和铁质构成的
小结 恒 星 的 演 化
小质量 恒星
成年的太阳
红巨星
大质量 恒星
超红巨星
更大质量
浙教版科学九下《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ppt课件1
2、凝聚的星云,绕着中轴旋转,形成中间 增厚的大园盘(图盘状星云阶段)
3、继续旋转,盘面形成几个同心圆的圆环 (早期太阳形成阶段)
4:中心部份质量较大形成恒星----太阳 圆环部分形成一颗颗行星及卫星
关于太阳系的形成还有哪些学说?
1、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2、“灾变说” 3、20世纪中期:新星云说
哥白尼 3.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____建立了 “ 日心说” ____宇宙体系学说,核心是:太阳是宇宙 中心 大阳 的___,地球和行星是绕___转动的。 4.有关“日心说”宇宙体系学说,下列说法不 确切的是 ( D ) A、“日心说”科学地阐明了天体运动现象,为 后人认识太阳系、地球的起源奠定了基础 B、日心说推翻了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地心说 C、太阳中心论的宇宙观从现代天文学发展看 显然是错误的 D、“日心说”与基督教关于上帝创造一切的 论点完全吻合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方 向和太阳自转方向一致,九大行星绕 太阳公转的平面大多接近同一平面。
这些行星公转的特点如果与太阳系形成有 关,就可以作为推论太阳系形成的依据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
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
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
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巨大云雾 状天体。
为什么人们会感觉到太阳是东升西落,而 大地是静止不动的?
《第一章第2节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九年级下册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作业目标
本作业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太阳系的形成过程和恒星演化的基本知识,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科学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作业内容
1. 预习任务:
(1)学生需预习《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课程内容,了解太阳系的基本构成和恒星的基本特性。
(2)阅读相关科普资料,了解太阳系形成的假说和恒星演化的主要阶段。
2. 课堂互动任务:
(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太阳系形成的可能原因,并记录每个小组的观点。
(2)课堂展示:每组选派代表,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解释其观点的依据。
3. 作业实践任务:
(1)制作太阳系模型:学生需根据所学知识,制作一个简易的太阳系模型,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等。
(2)恒星演化绘图:学生需绘制恒星从诞生到演化的过程图,包括恒星的主要阶段和特点。
三、作业要求
1. 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预习后能对太阳系和恒星的基本知识有初步了解,并能提出自己的疑问。
2. 课堂互动任务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观点明确,表达清晰,并能对其他小组的观点提出质疑和补充。
3. 作业实践任务要求学生在制作太阳系模型时,注重细节,尽可能还原真实情况;在绘制恒星演化图时,要准确标注各个阶段的特点和名称。
4. 所有作业需按时完成,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四、作业评价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提交时间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包括知识掌握程度、思维活跃度、团队合作能力、作品质量等。
五、作业反馈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同时,教师将在课堂上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对于存在问题的作业,教师将与学生进行个别沟通,帮助他们找出问题原因并加以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引导]
1、星云(与星系之间的不同之处。)
2、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3、其它学说:
(1)灾变说:也叫撞击说,认为慧星等其它天体和太阳相撞后,它们的残骸渐成行星。
(2)遭遇说:其他天体经过太阳附近,吸引出太阳内部物质形成行星。
补充练习:
1、什么是“地心说”?什么是“日心说”?
新授:
一、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教师]1、“地心说”是亚里士多德的首创。而集大成者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天文学家托勒密。(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宇宙体系)
2、托勒密创立了“地心说”宇宙体系说。
3、“地心说”的核心是大地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其它天体都是绕地球转动的。
[讨论]P6。
4、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建立了“日心说”宇宙体系。
[视频]布鲁诺。
二、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起源
[学生读图]P7太阳系模式图。
[教师]播放视频:太阳系九大行星运行模式图。
[提问]九大行星的公转方向和太阳的自转方向有什么关系?
[教师归纳]两点P8。
科学家在坚持真理过程中的勇气、代价、精神。
体验了科学发展总是一步一步前进,要历史的评价一种理论的功绩
[学生讨论]你是怎样理解哈勃发现的关于星系运动的特点的?你能想像出宇宙中的星系在怎样运动吗?
2、请叙述太阳系内各天体的运行有哪些共同特点?
3、请叙述“星云说”的主要内容。
教师归纳小结:
1、知道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宇宙体系;
2、了解太阳系形成的主要学说——“星云说”。
3、知道地球是随太阳系的形成而产生的。
布置作业:作业本。
板书设计
5、核心是“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是绕太阳转动的”。
[学生阅读]读图1-5,并结合教师介绍的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宇宙体系。由学生作出关于两大学说的对比评价。
[教师解说]不能因为地心说的错误抹杀托勒密的历史功绩。不能因为地心说被占统治地位的教廷利用而贬低地心说。不能因为“日心说”反宗教而过分地迷信,作为科学的宇宙体系,是不存在“中心”的,事实上,科学独立于宗教。科学不为宗教而存在。
课题
ξ1.2 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宇宙体系;
2、了解太阳系形成的主要学说——“星云说”。
3、知道地球是随太阳系的形成而产生的。
重点
难点ຫໍສະໝຸດ Baidu
重点: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
难点:星云说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手段)
引入:
太阳系是怎样形成的?地球的诞生与太阳的形成有什么关系?认识这些问题,人们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