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中的综合收益

合集下载

利润表中其他综合收益的处理及例解

利润表中其他综合收益的处理及例解

利润表中"其他综合收益"的处理及例解利润表中"其他综合收益"的处理及例解财会信报 2021年11期财政部近期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以下简称新30号准则),该准则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利润表中正式增设“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两个项目。

事实上,其他综合收益涉及各具体准则的有关规定,如不系统梳理,填报时很容易疏漏。

对此,本文依据新修订报表准则中的“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其他具体准则中对企业不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利得和损失的会计处理规范,对“其他综合收益”的会计处理进行详细介绍。

综合收益、其他综合收益的定义及构成新30号准则中涉及综合收益、其他综合收益的定义和分类规范如下:(一)综合收益综合收益,是指企业在某一期间除与所有者以所有者身份进行交易之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变动。

利润表中的“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反映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相加后的合计金额。

(二)其他综合收益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其他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

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根据各该项目是否能在以后会计期间重分类进损益而分为两类:1.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主要包括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等情况。

2.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新30号准则列举了按照权益法核算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等五种情况。

综合收益涉及的交易和事项(一)因重新计量产生利得或损失在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在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是指这些交易或事项的发生时企业会产生利得或损失,但这些利得或损失按相关会计准则规定不得计入企业当期损益,而且在以后会计期间也不能重分类转入损益。

按准则的相关规定,利得或损失产生时按规定不得计入当期损益的,只能计入所有者权益。

净亏损和其他综合收益计算

净亏损和其他综合收益计算

净亏损和其他综合收益计算净亏损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支出超过收入的金额,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出现的亏损金额。

净亏损可以通过利润表中“净利润”一栏来计算。

利润表是财务报表中最主要的财务报告,它记录了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收入、成本和费用的情况。

利润表的一般格式如下: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毛利-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所得税费用=净利润净亏损的计算方法是将上述公式中的“净利润”换成“净亏损”。

如果净亏损为正值,表示企业在该期间内出现亏损;如果净亏损为负值,则表示企业在该期间内出现盈利。

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由于非经营性活动而发生的非常规收益或损失。

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收益或损失:企业持有的证券、衍生工具等金融资产可能会因为市场价格的变动而产生收益或损失。

2.外币报表的换算差额:如果企业有海外子公司或外币资产或负债,那么由于不同币种间的汇率变动可能会产生兑换差额。

3.现金流量套期损益: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操作时,由于未实现套期收益或损失,会产生现金流量套期损益。

4.其他综合收益:包括企业内部重组、股权奖励等因素带来的综合收益。

其他综合收益的计算方法是将上述各项综合收益加总,得出一个综合收益总额。

这一金额通常和净利润并列在财务报表的所有者权益部分,用于衡量企业的财务状况。

总结起来,净亏损是指企业支出超过收入导致的亏损金额,可以通过利润表中的“净利润”项计算;其他综合收益是指非经营性因素导致的非常规收益或损失,包括公允价值变动、外币报表换算差额、现金流量套期损益等,可以通过将各项综合收益加总计算得出。

这两个指标对于衡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收益率、财务收益率

综合收益率、财务收益率

综合收益率、财务收益率
综合收益率和财务收益率是财务领域中常用的两个指标,它们
分别用于评估投资或资产的收益情况。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综合
收益率。

综合收益率是指投资或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总收益率,它包括了投资的各种收益形式,比如股息、利息、资本利得等。


合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用总收益除以投资的初始成本来表示。


个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全面了解他们的投资表现,因为它考虑了所
有形式的收益。

而财务收益率则是指公司或个人在财务活动中获得的收益率。

在企业财务中,财务收益率通常指的是企业在投资、融资和经营活
动中获得的收益率。

财务收益率的计算可以涉及到净利润、资产回
报率、股东权益回报率等指标。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其财务
活动的效益和盈利能力。

综合收益率和财务收益率在某种程度上都反映了投资或资产的
收益情况,但两者的应用场景和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综合收益率更
侧重于投资的总体收益情况,而财务收益率更侧重于企业财务活动
的盈利能力。

在实际运用中,投资者和企业都需要综合考虑这两个
指标,以便更全面地评估其财务状况和投资表现。

总的来说,综合收益率和财务收益率都是重要的财务指标,它们对于投资者和企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综合收益率和财务收益率的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和企业更好地评估其投资和财务活动的表现,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新增会计科目——其他综合收益的使用规定

新增会计科目——其他综合收益的使用规定

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编辑整理(营改增后知识点),学知识,抓紧了!
新增会计科目——其他综合收益的使用规定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最大亮点之一是利润表中正式增设“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两个项目。

“其他综合收益”作为一级科目核算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即原来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的业务,新准则将其进行了分类梳理,将部分项目归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核算,这涉及到《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等多项具体准则的有关规定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改头换面,另起炉灶
原来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现记入“其他综合收益”。

如此变化,主要是因为“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即以后终究会归入损益类科目核算,只是当时业务还不适合直接归入损益核算。

这就像百川归海,需要中途转个弯。

这个中转站就是“其他综合收益”科目,主要包括下面几种情况:
其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减值及处置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

还包括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部分。

其二,长期股权投资确认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

这其中又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投资,采用
1。

试析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

试析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

试析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一、相关名词定义及解讀(一)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但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各项利得或损失。

(二)综合收益,是指企业在利润表中反映的净利润与其他综合收益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相加后的合计金额。

(三)纳税调整,是指在会计核算的利润总额与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产生差异时,按照会计服从税收的原则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通过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或调减应纳税所得额,消除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差异。

二、其他综合收益的核算方法按照會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和一般流程,凡是应列入财务报表集中、汇总反映的经济业务,发生时均应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在按会计科目序列排列的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中,尔后根据总分类账,结合明细分类账编制各种财务报表。

但是,无独有偶,在其他综合收益中核算的不计入当期损益的企业利得或损失,发生时并没有专门会计科目进行汇集和登记,而是直接与其他核算内容一并计入“资本公积”科目中。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则先编报表附注,将不同内容的其他综合收益明细项目,分类排列编制其他综合收益的明细表,并同时按照所得税预期税率计算出该项目的所得税影响,作为其他综合收益的减项,再减去各该项目“前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净额”,小计后与其他明细项目“小计”加总,作为填报利润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依据,无须像利润表的各个损益项目那样按照损益科目发生额分析填报。

不过,会计人员应当在“资本公积”科目中单设“其他综合收益”明细科目,以便于该项目的附注披露和报表列报。

《其他综合收益明细表》格式请见本文“第五部分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和披露”。

三、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行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一)特点1.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涵义不能重分类进损益,是指相关事项发生时,一般会导致企业资产、负债和相对应的资本公积的增减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利得或损失以后期间随着与其他资本公积的终止确认而自然终结,有时或按规定要求,将相关利得或损失转入当期未分配利润。

利润表中引入综合收益的影响分析

利润表中引入综合收益的影响分析
投入 资 本无 关 的经 济 利益 的流 入 ; 损 失 是 指 由 企 业 非 日常 活 动 所 发 生 的 、 会 导 致 所 有 者 权 益 减 少 的 、 向 所 有 与 者分 配 利润 无关 的经 济利 益 的 流 出 。 积 的 减 少 。2确 认 按 照 权 益 法 核 算 的 .


综 合 收益 的 引入 与 内涵
在 被 投份 额 导 致 的 其 他 资 本 公 积 的增
加 或 减 少 。3 自用 房 地 产 或 存 货 转 换 .
由于净 资 产是 企 业 财富 的代表 , 因 此 企 业 收 益 可 以 通 过 当 期 净 资 产 的 增 长 额 ( 包 括 业 主 的 投 资 、 资 不 减
43
或摊余 成 本 计量 的 金融 资 产 时 , 于 对
原 计 入 资本 公 积 的相 关 金 额 进 行摊 销 或 处 置 时 转 出 导 致 的 其 他 资 本 公
期 工 具 利 得 或 损 失 中 属 于 有 效 套 期
以及 对 业 主 的分 配 造 成 的净 资产 变 动) 来确 认 。无 论净 资 产 变化 是 由营 业 行 为形 成还 是非 营 业行 为形 成 , 也
不 论 是 已 经 实 现 的 经 营 收 益 还 是 尚 未 通 过 交 易 验 证 的 持 有 收 益 , 要 是 只
失扣 除所 得税 影 响后 的净 额 ; 合 收 综 益总 额项 目 , 映 企业 净 利 润 与其 他 反
综 合 收 益 的 合 计 金 额 。 ” 据 这 个 定 根
类 日公 允 价 值 与账 面 余 额 的 差 额 计 入 “ 他 资本 公 积 ” 其 的部 分 , 以及 将 可 供 出售 金 融 资 产重 分 类 为采 用 成 本

利润表:企业收益一览

利润表:企业收益一览

利润表:企业收益一览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展示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和盈利能力。

利润表主要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项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清晰地了解企业的盈利情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利润表中各项内容的含义和作用。

1. 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活动所获得的收入总额。

营业收入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直接反映了企业的销售业绩和市场竞争力。

在利润表中,营业收入通常是首先列出的项目,其金额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后续各项利润指标的表现。

2. 营业成本营业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生产、销售直接相关的成本支出,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营业成本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毛利润水平,是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3.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企业在扣除营业成本、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后所获得的利润额。

营业利润是衡量企业核心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利润水平。

营业利润的增长代表着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是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表现。

4. 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企业在扣除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等项目后的总利润额。

利润总额是企业全面盈利能力的综合体现,包括了企业在经营活动以外所获得的收益或支出。

利润总额的增长代表着企业整体盈利水平的提升,是企业财务状况良好的表现。

5. 净利润净利润是企业在扣除所得税后的最终净利润额,也是利润表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净利润直接反映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盈利情况,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的关键指标。

净利润的增长代表着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是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重要标志。

通过利润表,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和盈利能力,帮助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及时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因此,利润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

利润表中的综合收益

利润表中的综合收益

利润表中的综合收益“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净利润与其他综合收益的合计金额。

“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反映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内容: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

2.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汇兑差额形成的利得和损失。

3.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

4.存货或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形成的利得和损失。

5.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形成的利得和损失。

6.套期保值(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7.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影响所形成的利得和损失。

8.外币报表折算时产生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并非当期所有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下核算的项目,都属于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内容,比如:1.可转债转股时,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了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并未形成真正的损益,所以不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2.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行权时,原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也部分转入了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并未形成真正的损益,不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另外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不属于其他综合收益的范畴。

根据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相关领域企业管理影响因素所得税,各项利得等1相关规定2内容相关规定编辑内容编辑资本公积与权益性交易、其他综合收益之间的三角关系资本公积与权益性交易、其他综合收益之间的三角关系第一部分资本公积的分类与用途限制伴随着近年来上市公司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资产重组以及股权并购业务的日益增多,执行新准则后清晰地界定资本公积中哪一部分的金额可用于增资、冲减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合并差额以及恢复合并留存收益已迫在眉睫。

如果不考虑法律法规规定的因素,单纯从会计角度考虑,对股东权益的最佳分类方法应当是分为两大类:(1)由权益性交易形成的股东权益;(2)由综合收益(包括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形成的股东权益。

2019会计准则 利润表其他综合收益

2019会计准则 利润表其他综合收益

2019会计准则利润表其他综合收益一、引言作为会计报告的重要部分,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和盈利情况。

在2019年的会计准则中,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指标。

本文将就2019会计准则下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进行详细解读。

二、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其他综合收益是指除了净利润以外的,来自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之外的收益或损失。

它们通常不会对企业的净利润产生直接影响,但会对企业的净资产产生影响。

三、其他综合收益的分类根据2019会计准则,其他综合收益被划分为两大类:可重分类项目和不可重分类项目。

1. 可重分类项目可重分类项目是指那些将在未来重新分类至损益表的项目。

例如,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现金流量套期损益等。

这些项目在未来可能会对企业的净利润产生影响。

2. 不可重分类项目不可重分类项目是指那些不会在未来重新分类至损益表的项目。

例如,重新计量养老福利计划的净负债或净资产、权益法下的股权投资或联营企业的变动等。

这些项目对企业的净利润没有直接影响,但会对企业的净资产产生影响。

四、其他综合收益的会计处理根据2019会计准则,其他综合收益在利润表中以独立的子表形式呈现,与净利润分开列示。

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够更清晰地展示企业的综合收益情况。

为了更好地理解其他综合收益的会计处理,以下举例说明:假设某企业在2019年发生了以下情况:1.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为10万元,属于可重分类项目;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为5万元,属于可重分类项目;3. 养老福利计划净负债的重新计量为-2万元,属于不可重分类项目;4. 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为3万元,属于不可重分类项目。

根据以上情况,该企业的其他综合收益为(10+5-2+3=)16万元。

在利润表中,该企业将其他综合收益以独立的子表形式列示,与净利润分开呈现。

五、其他综合收益的意义其他综合收益的存在使得利润表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盈利情况和综合收益情况。

会计准则对综合收益的定义

会计准则对综合收益的定义

会计准则对综合收益的定义综合收益是指在一定期间内企业所获得的除普通利润以外的经济利益。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IAS)20号,综合收益包括两个部分: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

净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通过正常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减去相关成本和费用后的剩余金额。

它是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盈余情况。

净利润是企业财务报表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它可以通过利润表来展示。

与净利润相对应的是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综合收益是指除净利润以外的所有经济利益,这些利益不会计入净利润,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的净资产。

其他综合收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重新计量收益或亏损:当企业拥有某些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会产生重新计量收益或亏损。

这些变动可能来自于市场价格的波动或企业的经营决策。

例如,企业持有的股票价格上涨或下跌,或者企业持有的外币金额因汇率波动而发生变化。

2. 公允价值变动的金融资产再分类:如果企业拥有某些金融资产,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这些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可能被重新分类到其他综合收益中。

这种重新分类一般发生在企业将某些金融资产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或贷款和应收款项的情况下。

3. 现金流量套期损益的再分类: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时,会产生现金流量套期损益。

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这些损益可能会被重新分类到其他综合收益中。

这种重新分类一般发生在企业将某些套期保值项目的预测现金流量转为实际现金流量的情况下。

4. 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效应:其他综合收益中的某些项目可能会受到税收的影响,因此需要考虑税后效应。

税后效应是指将其他综合收益中的金额减去相应的税收影响后得到的金额。

综合收益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除正常经营活动以外的经济利益。

通过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的综合表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由于综合收益不仅包括净利润,还包括其他经济利益,因此对企业的财务分析和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新准则科目其他综合收益-您会用了吗?【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新准则科目其他综合收益-您会用了吗?【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一是改头换面,另起炉灶。 原来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现记入“其他综合收 益”。如此变化,主要是因为“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 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即 以后终究会归入损益类科目核算,只是当时业务还不适合直接归入损益 核算。 这就像百川归海,需要中途转个弯。 这个中转站就是“其他综合收益”科目,主要包括下面几种情况: 其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减值及处置导致的其他综 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还包括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 资产时,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部分。 其二,长期股权投资确认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 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这其中又分为两 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的被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新准则科目”其他综合收益”,您会用了吗?【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最大亮点之一 是利润表中正式增设“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两个项目。 在 2015CPA考试新版会计教材中,“其他综合收益”也做了相应变化。
例:A 企业持有 B 企业 30%的股份,能够对 B 企业施加重大影响。当期 B 企业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 额为 1200万元。除该事项外,B 企业当期实现的净损益为 6400万元。假 定 A 企业与 B 企业适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相同,投资时 B 企业各项 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亦相同。双方在当期及以前 期间未发生任何内部交易。不考虑所得税影响因素。A 企业在确认应享有 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时(单位均为“万元”):

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数据计算及列报要求

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数据计算及列报要求

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数据计算及列报要求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利润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

而其中的“其他综合收益”这一项目,对于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利润表中其他综合收益数据的计算以及列报要求。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其他综合收益。

简单来说,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

这些利得和损失虽然不在当期利润中体现,但会影响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那么,其他综合收益的数据是如何计算的呢?这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和会计准则的规定来确定。

常见的情况包括: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当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如果该变动未被计入当期损益,而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2、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企业在设定受益计划中,对净负债或净资产进行重新计量所产生的变动。

3、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企业对被投资单位采用权益法核算时,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的变动,投资方应按比例确认归属于自身的部分。

在计算其他综合收益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接下来,我们看看其他综合收益在利润表中的列报要求。

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并且分为“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和“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两类。

对于“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常见的项目如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等。

而“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则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等。

在列报其他综合收益时,应当清晰、准确地反映各项具体项目的金额和变动情况。

同时,还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其他综合收益的各项组成部分、形成原因、会计政策等进行详细的披露,以便使用者能够充分理解其含义和影响。

利润表“其他综合收益”具体构成项目分析

利润表“其他综合收益”具体构成项目分析

利润表“其他综合收益”具体构成项目分析
“其他综合收益”指的是公司在账面上的其他收益项,具体构
成项目可包括以下内容:
1. 可转换债券公允价值变动:一些公司可能持有可转换债券,
如果股票市场价格发生变动,可转换债券的公允价值则会随之变化,这样的变动会反映在“其他综合收益”中。

2. 外币翻译差异:如果公司在海外进行业务,他们的报表可能
需要进行外币翻译,即将外币财务报表转换为主要经营货币的财务
报表。

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翻译差异,即外币汇率变化引起的账
面价值变化,这样的差异会体现在“其他综合收益”中。

3.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如果公司持有金融工具,如股票、
债券、衍生品等,这些工具的公允价值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也会发
生变化。

这样的变动也会体现在“其他综合收益”中。

4. 养老计划变动:一些公司可能为员工提供养老金等福利计划,这些计划的财务状况也会对公司的财务报表产生影响。

如果养老计
划的估值变化,这样的变化也会体现在“其他综合收益”中。

5. 现金流量套期保值工具:企业为了规避汇率和利率等风险,
可能会通过套期保值等方式进行对冲。

这样的操作会产生账面上的
现金流量套期收益或损失,也会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以上是“其他综合收益”常见的具体构成项目分析。

需要注意
的是,“其他综合收益”并不是公司的实际盈利收入,而是表明公
司在账面上的其他未实现收益或损失。

浅议我国会计准则中的综合收益观

浅议我国会计准则中的综合收益观

浅议我国会计准则中的综合收益观综合收益是在经济学收益基础之上采用会计方法衡量的企业收益,相比传统的会计收益,它所能反映的企业收益将更为全面详细。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综合收益观念的阐述,对我国会计准则中的综合收益做了简要的概述,并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引入综合收益理念的意义。

【关键词】收益综合收益利得和损失会计信息质量一、综合收益概念收益的概念最早来源于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书中,他认为收益就是在保持原有资本前提下可以消费的额度,在他看来收益就是财富的增加。

后来经济学家希克斯给出了一个比较一般性的收益概念,他在著作《价值与资本》中提到收益是指期末资产在保持期初财富的前提下,一个人所能消费的最大金额。

在早期的商品交易活动中,单独核算收益的理念并不流行,企业主一般通过期末资产总额减去期初资产总额来确定所赚取的财富。

随着复式簿记的逐渐应用,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有关收益的确认和计量问题,主要的想法就是将经济活动中所实现的收入与为实现这些收入而耗费的成本相互匹配,二者之差就是企业的收益。

20世纪3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为此企业就要通过积累利润来向股东分红,因而收益的确认对企业来说尤为重用。

之后随着企业之间所涉及的经济交易活动越来越复杂,为适应经济环境,人们开始通过不断地完善会计收益的确认计量制度以便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并使其不断地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会计收益观越发的显示出其举足轻重的地位。

综合收益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收益概念,它是在结合了经济收益和传统会计收益后以经济收益为基础提出来的,综合收益主要是在实务中尽最大的可能利用会计上的确认计量方法,将传统名义货币下的收益在考虑了货币价值变动因素后还原为实际意义上的收益。

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首次引入了综合收益这一会计要素,并给予了明确的解释,即综合收益是企业在会计期间,在除所有者投资和企业主派给所得以外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一切权益变动。

会计综合收益计算公式

会计综合收益计算公式

会计综合收益计算公式在会计领域,综合收益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所有收益的总和。

综合收益不仅包括企业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利润,还包括其他各种因素所带来的收益,如投资收益、汇兑收益等。

因此,综合收益的计算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收益的来源和计算方法。

综合收益计算公式是会计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帮助企业准确地计算综合收益,并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下面我们将介绍综合收益的计算公式及其相关内容。

一、综合收益的计算公式。

综合收益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综合收益 = 净利润 + 其他综合收益。

其中,净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利润,是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

其他综合收益是指除净利润之外的各种收益,包括投资收益、汇兑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

二、净利润的计算方法。

净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利润,可以通过利润表来计算。

利润表是会计报表中的一种重要财务报表,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收入和费用情况,是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

利润表的基本结构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项目。

净利润是利润表的最后一项,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净利润 =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税金及附加其他收益。

其中,营业收入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收入,营业成本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成本,营业费用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税金及附加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当缴纳的税金和附加,其他收益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其他活动所实现的收益。

三、其他综合收益的计算方法。

除了净利润之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其他综合收益来实现收益。

其他综合收益包括投资收益、汇兑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

这些收益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其他综合收益 = 投资收益 + 汇兑收益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其他综合收益。

其中,投资收益是企业通过投资活动所实现的收益,汇兑收益是企业通过外汇兑换活动所实现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是企业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活动所实现的收益,其他综合收益是企业通过其他活动所实现的收益。

综合收益表

综合收益表

综合收益表一、引言综合收益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用于展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面收益情况。

通过综合收益表,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各类收益、费用和盈利情况,为投资者、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本文将从综合收益表的结构、内容和意义等方面进行介绍。

二、综合收益表的结构综合收益表通常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1.营业总收入: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主营业务中取得的全部收入额。

2.营业总成本:包括直接成本、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等,反映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类成本支出。

3.营业利润:是指在扣除营业总成本之后剩余的收益。

4.非营业收支:包括投资收益、营业外支出等,反映企业非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收支情况。

5.利润总额:是指在扣除非营业收支之后的总收益额。

6.所得税: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纳税的所得额。

7.净利润:是指在扣除所得税之后的净收益。

三、综合收益表的内容综合收益表所呈现的内容主要包括每个部分的具体金额数额,以及相应的增减变动情况。

通过综合收益表,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企业在当期内实现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对企业的盈利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四、综合收益表的意义综合收益表是企业对外披露财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方利益相关者具有重要意义:1.投资者:通过综合收益表,投资者可以了解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盈利情况,以便做出投资决策。

2.管理层:综合收益表可以帮助管理层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经营策略。

3.债权人:债权人可以通过综合收益表评估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

4.员工:员工可以通过综合收益表了解企业的盈利情况,增强对企业的信心。

5.社会公众:综合收益表对于社会公众了解企业运营状况、贡献税收等方面也非常重要。

五、总结综合收益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对综合收益表的认真分析,可以为投资者、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企业应该加强对综合收益表的编制和披露,提高透明度和可信度,从而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

利润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辨析

利润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辨析
4.第七项,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收购本公司股票方式减资的,按股票面值和注销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借记“股本”科目,按所注销的库存股的账面余额,贷记“库存股”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应借记“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购回股票支付的价款低于面值总额的,应按股票面值总额,借记“股本”科目,按所注销的库存股的账面余额,贷记“库存股”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
理由是,既然最后还是要计入处置当期损益中,这决定了应属与投资者投入资本无关的“利得和损失”。
2.第五项,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小于时,计入当期损益)。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原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部分,应当转入“营业外收入”。
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110万元,高于其账面余额100万元,差额10万元,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10万元,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10万元;同时,还应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2.50万元(设适用税率为25%),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2.50万元;如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10万元,则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2.50万元,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2.50万元。以后每次变动时,都应作出税务调整。其他有关内容中凡经过变动后与计税基础产生暂时性差异的,都应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并适时进行税务调整,直至该项内容进行最后处理。
理由同上,属与投资者投入资本无关的“利得和损失”。
3.第六项,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相应调整资本公积。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润表中的综合收益“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净利润与其他综合收益的合计金额。

“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反映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内容: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1. 可供岀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

2. 可供岀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汇兑差额形成的利得和损失。

3. 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

4. 存货或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形成的利得和损失。

5. 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形成的利得和损失。

6. 套期保值(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7. 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影响所形成的利得和损失。

8. 外币报表折算时产生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并非当期所有在“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下核算的项目,都属于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内容,比如:1. 可转债转股时,资本公积一一其他资本公积转入了资本公积一一股本溢价,并未形成真正的损益,所以不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2. 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行权时,原计入资本公积一一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也部分转入了资本公积一一股本溢价,并未形成真正的损益,不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另外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不属于其他综合收益的范畴。

其他综合收益其他综合收益(Other Comprehe nsive In come ,简称OCI)是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企业在计算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时,应当扣除所得税影响;在计算合并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时,除了扣除所得税影响以外,还需要分别计算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

中文名其他综合收益外文名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简称根据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相关领域企业管理影响因素所得税,各项利得等1相关规定2内容目关规定编辑企业在编制利润表时,应当在利润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下增列每股收益'项目。

企业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除应当按照上述做法进行调整以外,还应当在综合收益总额’项目下单独列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项目。

除利润表和合并利润表的列报需要做上述调整以外,企业还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及其所得税影响,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金额等信息。

2内容编辑(一)属于其他综合收益的情况包括以下情况:一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减值及处置导致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增加或减少。

也包括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计入其他资本公积”的部分。

以及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对于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进行摊销或于处置时转出导致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减少。

二是确认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导致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增加或减少。

这里需区分两种情况:。

(1)对合营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导致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增加,不是资本交易,是持有利得。

因此,不论是在投资单位的个别报表还是合并报表,均应归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2)对子公司投资,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只有因子公司的其他综合收益而在合并报表中按权益法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才是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因权益性交易导致的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的变动使得合并报表按权益法相应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不是其他综合收益。

三是计入其他资本公积的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以及其后续的转出。

四是境外经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增加或减少。

五是与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针对不确认为当期损益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所得税影响。

其他。

如:(1)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导致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增加,及处置时的转出。

(2)计入其他资本公积的,满足运用套期会计方法条件的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中有效套期的部分,以及其后续的转出。

(二)不属于其他综合收益的情况:一是所有者资本投入导致的实收资本(或股本)与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的增加。

包括控股股东捐赠视为资本投入而确认的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增加。

二是当期实现净利润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以及利润分配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的减少。

三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而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

四是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子公司除净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导致投资单位相应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增减变动。

如对子公司投资,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采用权益法核算,对于子公司因权益性交易产生的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的变动而相应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变动。

五是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确认成本费用时相应增加其他资本公积”,以及在行权日减少其他资本公积”和确认的资本溢价”导致的资本公积的变动。

六是减资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包括:收购本公司股份、库存股的转让和注销而导致的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增减变动。

七是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导致所有者权益项目专项储备” 的增加或减少。

八是其他权益性交易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

如:(1)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拥有的对子公司的股权,母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因购买少数股权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此处理导致的合并财务报表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不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2)母公司在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处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净资产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

(3)接受控股股东_或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的捐赠(包括直接捐赠现金或实物资产、直接豁免或代为清偿债务等),导致的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的增加。

⑷上市公司收到的由其控股股东或其他原非流通股股东根据股改承诺为补足当期利润而支付的现金,按权益性交易原则处理导致的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的增加。

(5)企业购买上市公司,被购买的上市公司不构成业务的,购买企业按照权益性交易的原则进行处理导致的合并报表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的增减变动。

(6)上市公司大股东将其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份按照合同约定价格(低于市价)转让给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该项行为的实质是股权激励),上市公司按照股份支付的相关要求进行会计处理。

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记入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而导致的资本公积的增加。

或者,上市公司的股东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的股份赠予(或低价转让给)激励对象。

根据要求应视为股东先将股份赠予(或转让)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以零价格(或特定价格)向这部分股东定向回购股份。

然后,按照经证监会备案无异议的股权激励计划,由上市公司将股份授予激励对象。

上市公司接受股份赠予参照接受大股东捐赠的处理原则,即按权益性交易原则确认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的增加。

九是与上述事项相关的所得税的影响,针对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

资本公积与权益性交易、其他综合收益之间的三角关系资本公积与权益性交易、其他综合收益之间的三角关系第一部分资本公积的分类与用途限制伴随着近年来上市公司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资产重组以及股权并购业务的日益增多,执行新准则后清晰地界定资本公积中哪一部分的金额可用于增资、冲减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合并差额以及恢复合并留存收益已迫在眉睫。

如果不考虑法律法规规定的因素,单纯从会计角度考虑,对股东权益的最佳分类方法应当是分为两大类:(1)由权益性交易形成的股东权益;(2)由综合收益(包括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形成的股东权益。

在企业会计准则引入“权益性交易”和“其他综合收益”这两个概念之后,新准则对资本公积进行了大幅地(收缩式)重分类调整,资本公积项目也被重新设定为“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以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两大类。

结合资本公积形成的原因以及新准则对两大类资本公积的定义,我们可以总结:1)权益性交易与“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相联系,其他综合收益则与“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相对应。

2)★可供转增资本(股本)的资本公积以及♦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差额与恢复留存收益)可供使用的资本公积,都应当只是由权益性交易形成的资本公积,即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不言而喻,由其他综合收益形成的资本公积不能用于转增资本、冲减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差额和恢复留存收益。

与此同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由于存在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的衔接,所以现行★可供转增资本(股本)的资本公积以及♦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差额与恢复留存收益)可供使用的资本公积还会有一个特例,即存在专家工作组意见【第二期】中补充规定的“其他资本公积原制度转入”可供使用。

上述分析总结主要源于对以下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的考虑,请大家参阅:、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第二期】问:企业按原制度核算的资本公积执行新准则后应当如何处理?答:企业按照原制度核算的资本公积,执行新准则后应当分别下列情况进行处理:原资本公积中的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执行新准则后仍应作为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进行核算。

(二)原资本公积中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外其他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变动产生的股权投资准备,执行新准则后应当转入新准则下按照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三)原资本公积中除上述以外的项目,包括债务重组收益、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关联交易差价、按照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账面净资产的份额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等,执行新准则后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中单设“原制度资本公积转入”经行核算,该部分金额在执行新准则后,可由于增资、冲减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合并差额等。

二、《企业会计准则》其他规定:①确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后,合并方账面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贷方余额大于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自“资本公积”转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

②确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后,合并方账面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贷方余额小于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的,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以合并方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的贷方余额为限,将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自“资本公积”转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