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专项阅读及答案

合集下载

《论语十二章》专项阅读及答案解析

《论语十二章》专项阅读及答案解析

《论语十二章》

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

()()不思不逾矩

..

则罔.()不学则殆.()

而枕.一箪.食()曲肱

..

()()()好.之者()笃.志() 三、解释加点词语

之(按时复习)1. 学而时习

..

2.有朋自.远方来(从)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乎(指道德上有4.不亦君子

..

修养的人)

吾身(每天)(多5.吾日三省

...

次反省)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

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越过,超过)10.不逾矩

..

(规矩,规范)

11.温故.而知新

(学过的知

..

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

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疑惑)

师矣(可以)(\凭14.可以为

...

借)(做,当作)

15.人不堪.其忧(忍受)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

《论语十二章》(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含答

案)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阅读]《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及答案[古诗文阅读]《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5-8题。(14分)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吾身(4)不逾矩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吾日三省吾身”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的修养。(4分)

8.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2分)

答案:

5.(1)通“悦”愉快(2)生气,发怒;(3)自我检查,反省(4)越过,超过

6.(1)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2)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

以成为老师了。

7.忠信习品德

8.略

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论语》十二章答案(精选五篇)

《论语》十二章答案(精选五篇)

《论语》十二章答案(精选五篇)

第一篇:《论语》十二章答案

《论语》十二章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每空0.5分,每题1分,共计2分)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或至圣先师”,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每空0.5分,共计5分)

论语(lún)不亦说乎(yuâ)..不愠(yùn)三省吾身(xǐng)..传不习乎(chuán)不惑(huò)..不逾矩(yú)(jǔ)不思则罔(wǎng)...不学则殆(dài)一箪食(dān)..曲肱而枕(gōng)好之者(hào)..笃志(dǔ).

三、解释加点词语(每空0.5分,共计10分)1.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

《论语》12章阅读与答案

《论语》12章阅读与答案

《论语》12章

一、黑体字解释与句子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有修养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我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情;四十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超过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却不思考问题,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学习,就会对自己的学业有害。“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论语十二章阅读理解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阅读理解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慑,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9.孔子名丘,字________,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传不习乎( ) (2)匹夫不可夺志也( )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则,阐述了学习的三种态度,其中哪种学习态度最重要?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_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_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5-8题。(14分)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

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吾身(4)不逾矩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吾日三省吾身”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的修养。(4分)

8.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

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2分)

答案:

5.(1)通“悦”愉快(2)生气,发怒;(3)自我检查,反省(4)越过,超过

6.(1)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2)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

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7.忠信习品德

《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及答案

《十二章》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是指《人教版》(新版)初中一年级课本上的十二章论语,其中多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行。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论语》十二章的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对你的阅读能力的有所帮助。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吾身(4)不逾矩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吾日三省吾身”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的修养。(4分)

8.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2分)

《<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答案:

5.(1)通“悦”愉快(2)生气,发怒;(3)自我检查,反省(4)越过,超过

6.(1)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2)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7.忠信习品德

8.略

《<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论语十二章》阅读训练六篇(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阅读训练六篇(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阅读训练六篇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16分)

【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1.用“∕”标划出下面句中的语音停顿(每小句只标一处)。(2分)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博学而笃.志笃:___________

(2)年与时驰.驰:___________

(3)不逾矩.矩:___________

(4)静以.修身以: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一文中,作者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也归结为一个“”字,对比鲜明。(2分)

《论语十二章》专项阅读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专项阅读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着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

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

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

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

()()不逾矩

..

不思则罔.()不学则殆.()一箪.食()曲肱

而枕.()

..

()()好.之者()笃.志()

三、解释加点词语

之(按时复1. 学而时习

..

习)

2.有朋自.远方来(从)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乎(指道德上4.不亦君子

..

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

吾身(每天)...

(多次反省)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

诚,诚实)

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10.不逾矩

(越过,超过)..

(规矩,规范)

(学过的11.温故.而知新

..

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

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疑惑)

师矣(可以)(\ 14.可以为

...

凭借)(做,当作)

15.人不堪.其忧(忍受)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

(喜欢,爱好)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

《论语十二章》专项阅读及答案解析

《论语十二章》专项阅读及答案解析

《论语十二章》

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

()()不思不逾矩

..

则罔.()不学则殆.()

而枕.一箪.食()曲肱

..

()()()好.之者()笃.志() 三、解释加点词语

之(按时复习)1. 学而时习

..

2.有朋自.远方来(从)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乎(指道德上有4.不亦君子

..

修养的人)

吾身(每天)(多5.吾日三省

...

次反省)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

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越过,超过)10.不逾矩

..

(规矩,规范)

11.温故.而知新

(学过的知

..

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

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疑惑)

师矣(可以)(\凭14.可以为

...

借)(做,当作)

15.人不堪.其忧(忍受)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

《论语》十二章练习与答案

《论语》十二章练习与答案

《论语》十二章阅读理解

—、黑体字解释与句子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

德有修养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我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

“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情;四十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超过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却不思考问题,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学习,就会对自己的学业有害。“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

多么咼尚啊!”

《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5-8题。(14分)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吾身(4)不逾矩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吾日三省吾身”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的修养。(4分)

8.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

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2分)

答案:

5.(1)通“悦”愉快(2)生气,发怒;(3)自我检查,反省(4)越过,超过

6.(1)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2)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7.忠信习品德

《论语十二章》(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含答

案)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阅读答案

论语十二章阅读答案

论语十二章阅读答案

论语十二章阅读答案

做阅读题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脉络。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论语>十二章》阅读题的答案,欢迎大家阅读。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⑥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阅读题

15.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不亦说乎说:

(2)人不知而不愠愠:

(3)传不习乎传:

(4)必有我师焉焉:

(5)博学而笃志笃: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人不知∕而不愠

B.传∕不习乎

C.可以为∕师矣

D.择其善者∕而从之

18.选文的句子中有些谈学习方法,有些谈学习态度,有些谈品德修养,请各找出一例。(3分)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品德修养:

答案:

15.(5分)说,同“悦”,愉快; 生气,恼怒; 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坚定。

16.(4分)(1)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困惑。(2)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论语十二章》(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含答

案)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二章》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着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

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

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

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

()()不逾矩

..

不思则罔.()不学则殆.()一箪.食()曲肱

而枕.()

..

()()好.之者()笃.志()

三、解释加点词语

之(按时复1. 学而时习

..

习)

2.有朋自.远方来(从)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乎(指道德上4.不亦君子

..

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

吾身(每天)...

(多次反省)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

诚,诚实)

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10.不逾矩

(越过,超过)..

(规矩,规范)

(学过的11.温故.而知新

..

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

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疑惑)

师矣(可以)(\ 14.可以为

...

凭借)(做,当作)

15.人不堪.其忧(忍受)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

(喜欢,爱好)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

饮水.(吃饭)18.饭疏食

...

(粗粮)(冷水)

枕之(弯曲胳19.曲肱而

...

膊)(承接连词)

20.不义

而富且贵(不正..

当的手段)

21.于.我如浮云(对于)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而从之(好23.择其善者

..

的方面,优点)

24子在川上

曰(河流上,

..

河边)

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

26.不舍.昼夜(舍弃)

可夺帅也(军队27.三军

..

的通称)

28.匹夫..

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29.博学而笃.

志(忠实,坚守)

30.切问..而近思..

(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

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文:几个人在一起行

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我十五岁就有志

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会逾越规

矩。”

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

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

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

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吗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

(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吗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后,能有新理解、新体会,就可以凭借(它)做

老师了。”

1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开动脑筋,就会迷惑;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12、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颜回(多么有)贤德啊!一竹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

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多么有)贤德啊!”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

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