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输送工艺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管道输送课程设计(DOC)

管道输送课程设计(DOC)

摘要自然界中天然生成的气体化合物或气体元素的混合物统称为天然气。

石油工业所述天然气是指从油气田开采出来的可燃性气体,它在各种压力和温度下的物性参数是管输工艺计算所必须的基本数据。

长距离输气管道由管路和压缩机站两部分组成,气体沿管道流动,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压缩机站的任务就是提供一定的能量,将天然气安全、经济地输送到终点。

某长距离输气干线,沿线地形起伏不大,海拔高度1200m。

要求对该管道进行工艺设计。

通过已知的设计参数及基础数据,对该管道进行工艺设计。

管道的设计计算和选择不当,将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经济性及工作的可靠性,甚至会带来严重的破坏性事故。

在对长距离输气干线的工艺设计中,管道设计十分重要。

本文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长距离输气管道管道规格设计。

关键词:输气管道天然气压缩机1 绪论自然界中天然生成的气体化合物或气体元素的混合物统称为天然气。

石油工业所述天然气是指从油气田开采出来的可燃性气体,它在各种压力和温度下的物性参数是管输工艺计算所必须的基本数据。

天然气管输系统是一个联系采气井与用户间的由复杂而庞大的管道及设备组成的采、输、供网络。

一般而言,天然气从气井中采出至输送到用户,其基本输送过程(即输送流程)是:气井(或油井)-油气田矿场集输管网-天然气增压及净化-输气干线-城镇或工业区配气管网-用户。

天然气管输系统虽然复杂而庞大,但将其系统中的管线、设备及设施进行分析归纳,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即:集气、配气管线及输气干线;天然气增压站及天然气净化处理厂;集输配气场站;清管及防腐站。

天然气管输系统各部分以不同的方式相互连接或联系,组成一个密闭的天然气输送系统,即天然气是在密闭的系统内进行连续输送的。

从天然气井采出的天然气,以及油井采出的原油中分离出的天然气,经油气田内部的矿场集输气支线及支干线,输往天然气增压站进行增压后(天然气压力较高,能保证天然气净化处理和输送时,可不增压),输往天然气净化厂进行脱硫和脱水处理(含硫量达到管输气质要求的可以不进行净化处理),然后通过矿场集气干线输往输气干线首站或干线中问站,进入输气干线,输气干线上设立了许多输配气站,输气干线内的天然气通过输配气站,输送至城镇配气管网,进而输送至用户,也可以通过配气站将天然气直接输往较大用户。

油气管道输送技术课程设计

油气管道输送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1 总则 (1)1。

1设计依据及原则 (1)1.1.1设计依据 (1)1.1.2设计原则 (1)1。

2总体技术水平 (1)1。

3确定工艺流程的原则 (1)2 工程概况 (3)3 工艺计算 (4)3.1管径与管材的确定 (4)3。

1。

1 管道内径计算 (4)3。

1.2管材的确定 (4)3。

1。

3管道壁厚计算 (5)3。

1。

4管道规格的确定 (6)3.2 输油管道热力计算 (6)3。

2.1管道总传热系数的确定 (6)3。

2。

2原油比热容、平均地温的确定 (9)3。

2.3进出站油温、质量流量的确定 (9)3。

2.4站间距的试算与热站数的确定 (9)3.2.5站间距L与出站温度的重定 (10)R3。

2。

6加热站的热负荷计算 (11)3.2.7加热炉的选型与数量的确定 (11)3。

3热油管道水力计算 (11)3。

3.1油流平均温度的有关计算 (11)3.3。

2油流的体积流量与雷诺数计算 (12)3.3。

3摩阻计算 (12)3.3.4泵站数的确定与泵的选型 (12)4 站场布置 (14)4。

1泵站数校核 (14)4.2泵站的布置 (14)4.3加热站的布置 (16)4.4判断翻越点 (16)5 结论 (17)参考文献 (18)1 总则1.1设计依据及原则1.1.1设计依据(1)国家的相关标准、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2)相似管道的设计经验;(3)设计任务书.1。

1。

2设计原则(1)严格执行现行国家、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2)采用先进、实用、可靠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保证工程项目的高水平、高效益,确保管道安全可靠,长期平稳运行. (3)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良田,合理布站,站线结合.站场的布置要与油区内各区块发展紧密结合.(4)在保证管线通信可靠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通信网络结构,降低工程投资。

提高自控水平,实现主要安全性保护设施远程操作。

(5)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充分合理利用资金,减少风险投资,力争节约基建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油气管道输送技术课程设计 (2)

油气管道输送技术课程设计 (2)

油气管道输送技术课程设计一、简介油气管道输送技术是指将油气资源通过管道输送到目的地的技术,是石油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技术可以使石油资源的运输更加高效、安全和环保。

本文主要对油气管道输送技术的课程设计进行说明。

二、课程设计内容1. 基础理论本课程主要从管道输送的能源性、流体力学、热力学、材料力学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全面了解油气管道输送技术的基础理论,为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2. 管道设计本课程重点讲解管道的设计和选材,包括设计流程、管道的防腐蚀和绝热、设备的选型等方面。

让学生理解石油工业中管道设计的重要性,并具备一定的设计和选材能力。

3. 施工技术本课程主要是针对管道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进行讲解,包括施工方案的制定、现场管理、工程验收等方面。

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施工管理能力,为未来在石油工业中从事项目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4. 维护与安全本课程主要是讲解在管道运营过程中的维护和安全措施,包括管道的日常检修、防腐蚀、泄漏处理等方面,让学生具备维护和安全管理的能力。

三、实践训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油气管道输送技术,课程设计还包括了一定的实践训练环节。

通过实践训练,让学生对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实践训练要求学生参与实际的管道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包括设计一条道路和在地理位置处筹集资金、管理合同、采购材料、选择承包商和监督施工全过程等。

同时还要学习理解管道的日常操作、维修和安全管理。

四、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

理论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课程中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具体包括理论分析、计算能力、应用能力等。

实践考核则主要测试学生对实践训练中的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五、总结油气管道输送技术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石油工业中的重要技术,以及具备石油工业项目管理和维护安全的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全面掌握油气管道输送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为未来在石油工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打下坚实基础。

油气管道输送技术课程设计

油气管道输送技术课程设计

目 录1 总 则 (4)1.1设计依据及原则 (4)1.1.1设计依据 ....................................................... 4 1.1.2设计原则 ....................................................... 4 1.2总体技术水平 ......................................................... 4 1.3确定工艺流程的原则 ................................................... 5 2 工程概况 .................................................................. 6 3 工艺计算 (7)3.1管径与管材的确定 (7)3.1.1 管道内径计算 ................................................... 7 3.1.2管材的确定 ..................................................... 8 3.1.3管道壁厚计算 ................................................... 8 3.1.4管道规格的确定 . (9)3.2 输油管道热力计算 (9)3.2.1管道总传热系数的确定 ............................................... 9 3.2.2原油比热容、平均地温的确定 . (12)根据《油气管道输送技术》可知原油和石油产品的比热容通常在 1.6~2.5/(kJ kg ⋅℃)之间,在该工程中取2.1/(kJ kg ⋅℃)[2]。

................ 12 管道埋深处的平均温度可按下式计算[2]: (12)ocp 01020121t =t +t ++t 12⋅⋅⋅()(3-11) ....................... 12 式中 0102012t t t ⋅⋅⋅,,,,分别为1~12各月份的平均地温。

流体输送课程设计

流体输送课程设计

流体输送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流体输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流体的性质、流动类型和输送设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流体的密度、粘度和表面张力等基本性质,掌握层流和湍流的区别,了解不同类型的流体输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流体输送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流体流动的速度和压力,选择合适的输送设备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流体输送技术的兴趣,认识到流体输送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流体的性质、流动类型和输送设备。

首先,介绍流体的基本性质,如密度、粘度和表面张力,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这些性质在实际中的应用。

其次,讲解流体的流动类型,包括层流和湍流,分析两种流动的特点和区别。

然后,介绍常用的流体输送设备,如泵、风机和压缩机,讲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选择合适的输送设备、计算流体流动的速度和压力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首先,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流体输送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其次,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流体流动类型和输送设备的选择,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然后,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最后,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流体输送设备的工作原理,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准备了一系列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用《流体力学》作为主教材,辅助以《流体输送技术与应用》等参考书。

多媒体资料方面,制作了流体流动类型和输送设备的工作原理演示PPT,以及相关实验视频。

实验设备方面,准备了流体输送实验装置,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流体输送原理的理解。

此外,还提供了网络资源,如流体输送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相关论坛,供学生课外拓展学习。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带式输送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带式输送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带式输送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带式输送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2. 理解带式输送机在不同工况下的设计要求,能够运用相关公式进行初步的设计计算;3. 了解带式输送机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需求,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带式输送机;2. 培养学生运用CAD等软件进行机械设计的能力,完成带式输送机的图纸绘制;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课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勇于创新,树立工程意识;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带式输送机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培养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机械设计课程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带式输送机的设计任务,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带式输送机概述:介绍带式输送机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基本结构,使学生对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材章节:第一章 引言2. 带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与主要参数:讲解带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分析其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带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与参数3.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学习带式输送机在不同工况下的设计要求,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设计计算。

教材章节:第三章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4. 带式输送机的结构设计:分析带式输送机的各部分结构设计,包括传动系统、支承结构、张紧装置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带式输送机的结构设计5. 带式输送机的安装与调试:介绍带式输送机的安装、调试方法及注意事项,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

教材章节:第五章 带式输送机的安装与调试6. 带式输送机的维护与故障排除:讲解带式输送机的日常维护、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设计带式输送机课程设计

设计带式输送机课程设计

设计 带式输送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带式输送机的基本原理与结构,掌握其工作流程及关键参数计算。

2. 学生能够描述带式输送机在不同工业领域的应用,并掌握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3. 学生掌握带式输送机的设计步骤,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简单输送系统的设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力学原理分析带式输送机的受力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参数计算。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带式输送机的安装、调试及维护方法。

3. 学生能够利用CAD软件绘制带式输送机的基本结构图,提高图纸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兴趣,增强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与交流,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认识到带式输送机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环保意识,关注可持续发展。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带式输送机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责任感,使其成为具备综合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带式输送机原理与结构- 基本原理介绍:摩擦驱动原理、输送带的张力分析。

- 结构组成:驱动装置、输送带、滚筒、托辊、张紧装置等。

2. 带式输送机的应用与安全操作- 应用领域:矿山、港口、工厂等不同场景的应用案例。

- 安全操作规程:启动、运行、停止、紧急情况处理等。

3. 带式输送机设计与计算- 设计步骤:需求分析、参数计算、结构设计、设备选型。

- 参数计算:输送能力、带速、带宽、功率等。

4. 带式输送机的安装与维护- 安装步骤:基础施工、设备就位、调试运行。

- 维护方法:日常检查、故障排除、润滑保养。

5. 教学实践- 实践操作:带式输送机的安装、调试及维护。

- 图纸绘制:利用CAD软件绘制带式输送机结构图。

油气管道输送技术课程设计

油气管道输送技术课程设计

油气管道输送技术课程设计
1. 概述
油气管道输送技术是现代石油、天然气行业中极为重要的一门技术。

它涉及到油气管道液流、气流、液气混输流等力学性质,以及油气管道的设计、运行、维护等方面。

本文将从油气管道输送技术的基本理论、计算方法、设计规范、设备选型以及应用实践等方面进行描述和分析。

2. 理论基础
油气管道输送技术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流体力学和热力学两个学科。

其中,流体力学对于油气管道输送的液流、气流、液气混输流等力学性质的研究起着关键性作用。

而热力学对于管道输送中油气的热力学性质、热力学循环和热力学计算有着重要作用。

3. 计算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油气管道的输送流量、压力、速度、温度等参数的计算。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Weymouth公式、Panhandle公式和AGA公式等。

4. 设计规范
油气管道输送的设计需要严格遵守工程设计标准和国家规范。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管道长途输送、管道地形的变化、管道弯曲、管道直径和厚度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管道的材料、防腐、防震及安全运输等问题。

1。

带式输送系统课程设计

带式输送系统课程设计

带式输送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带式输送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在工业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带式输送系统的相关参数计算,如输送带速度、功率、张力等。

3. 学生能够了解带式输送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中带式输送系统的问题。

2.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带式输送系统设计,包括选型、计算和布局。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模拟带式输送系统的运行,并进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在项目实践中相互协作、共同进步。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养成遵守规程的好习惯。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物理、数学和工程技术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思维。

课程性质为实践性、综合性,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了解带式输送系统,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带式输送系统概述- 带式输送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功能- 带式输送系统在工业中的应用及发展2. 带式输送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参数计算- 输送带的运动分析- 输送带速度、功率、张力等参数的计算方法- 影响带式输送系统性能的因素3. 带式输送系统的设计与选型- 输送带、滚筒、驱动装置等主要部件的选型方法- 带式输送系统的布局设计原则- 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 带式输送系统的安全操作与维护保养- 安全操作规程- 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维护保养措施5. 带式输送系统案例分析与实践- 分析实际工程中的带式输送系统案例- 学生分组进行带式输送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利用软件或工具进行系统模拟与优化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按照教材章节进行划分,涵盖带式输送系统的各个方面。

输送机课程设计

输送机课程设计

输送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输送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2. 学生掌握输送机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3. 学生了解输送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输送机在实际生产中的使用场景,并选择合适的输送机类型;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输送机系统;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评估输送机的工作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输送机技术及工业生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输送机在节能降耗、减少人工成本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工程技术类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以实际操作为主,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提高学生的工程技术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输送机基本概念- 输送机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教材第二章第一、二节2. 输送机工作原理- 输送机的主要工作部件及其作用- 教材第二章第三节3. 输送机的主要部件及功能- 驱动装置、传动装置、输送带、托辊等部件的结构与功能- 教材第二章第四节4. 输送机的应用及选择- 不同类型输送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场景- 教材第二章第五节5. 输送机设计及评估- 简单输送机系统的设计方法- 教材第二章第六节- 输送机工作效果评估方法- 教材第二章第七节6. 实践操作- 输送机模型制作与调试- 教材第二章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输送机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第二课时:输送机工作原理第三课时:输送机主要部件及功能第四课时:输送机的应用及选择第五课时:输送机设计及评估第六课时:实践操作(输送机模型制作与调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进度,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所学知识。

步行输送机课程设计

步行输送机课程设计

步行输送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步行输送机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掌握步行输送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如速度、承载能力等。

3. 学生了解步行输送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领域和实际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分析步行输送机的结构特点,并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步行输送机输送方案。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熟练使用步行输送机,提高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步行输送机技术研究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学生认识到步行输送机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对机械设备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技术学科,结合实际操作,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需要引导和激发。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步行输送机的基本概念- 输送机械的分类及特点- 步行输送机的定义及主要功能2. 步行输送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输送链、驱动装置、张紧装置等主要部件的作用及结构- 步行输送机的工作原理及运行方式3. 步行输送机的性能参数与应用- 速度、承载能力、输送长度等性能参数的介绍- 步行输送机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4. 步行输送机的操作与维护- 正确操作步行输送机的方法与步骤- 常见故障的排查与处理方法- 定期维护与保养的重要性及方法5. 步行输送机输送方案设计- 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步行输送机输送方案- 考虑因素:输送物料的特性、输送距离、速度等6. 实践操作- 现场参观步行输送机的运行,了解实际工作场景-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提高操作技能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工学]管道输送工艺课程设计报告

[工学]管道输送工艺课程设计报告

[工学]管道输送工艺课程设计报告[工学]管道输送工艺课程设计报告管道输送工艺课程设计目录1 总论3 1.1 设计依据及原则3 1.1.1 设计依据3 1.1.2 设计原则3 1.2 总体技术水平3 2 工程概况4 3 输油方案设计6 3.1 输送方式确定6 3.2 确定两种输油方案6 4 工艺计算(方案一)8 4.1 计算体积流量8 4.2 管道材质及规格选择8 4.2.1 管道管径8 4.2.2 选择管道壁厚及管径9 4.2.3 验证经济流速10 4.3 热力计算及加热站布置11 4.3.1 总传热系数K的确定11 4.3.2 比热容的确定13 4.3.3 加热站布置13 4.4 水力计算16 4.4.1 输油平均温度下的原油运动粘度16 4.4.2 判断流态18 4.4.3 摩阻计算19 5 设备选型(方案一)21 5.1离心油泵的选型21 5.2 原动机的选型22 5.3 加热设备选型23 6 泵站布置及最小输量(方案一)24 6.1泵站布置24 6.2 最小输量27 7 工艺计算(方案二)29 7.1 计算体积流量29 7.2 管道材质及规格选择29 7.2.1管道管径29 7.2.2 选择管道壁厚及管径30 7.2.3 验证经济流速31 7.3 热力计算及加热站布置31 7.3.1 总传热系数K的确定31 7.3.2 比热容的确定32 7.3.3加热站布置32 7.4 水力计算35 7.4.1 输油平均温度下的原油运动粘度35 7.4.2 判断流态35 7.4.3摩阻计算35 8 设备选型(方案二)37 8.1离心油泵的选型37 8.2 原动机的选型38 8.3 加热设备选型38 9 泵站布置及最小输量(方案二)40 9.1泵站布置40 9.2 最小输量41 10 两种方案技术经济比较42 10.1 方案一、方案二项目投资计算42 10.2 动态技术经济评价43 11 设计结果45 12 课程设计总结49 参考文献50 1 总论 1.1 设计依据及原则 1.1.1 设计依据(1)国家的相关标准、行业的有关标准及规范;(2)相似管道的设计经验;(3)设计任务书。

天然气管道输送课程设计任务书

天然气管道输送课程设计任务书

天然气管道输送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天然气管道输送》课程的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构架设计方案,提高资料查找、运算、制图等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掌握输气管道工艺计算方法,输气管道工艺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输气管道设计图纸绘制。

二、设计题目某天然气管道工艺设计三、设计原始数据1)已知天然气性质; 2)气候条件; 4)输量等。

四、设计任务1、设计计算1 )水力计算;2 )热力计算;3 )强度计算。

2、设计方案1 )管材选择;2 )管径、壁厚;3 )压缩机站数及位置;4 )工艺运行参数3、图纸绘制1)离心式压缩机站工艺流程图; 2)首站工艺流程图。

五、设计设计依据课程设计任务书GB50251-2003俞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相关的规范、法规、条例、标准六、设计成果要求1.设计说明书说明书要求字迹清楚,标题编排合理,引用的数字、公式要有根据,内容应包括设计概述,设计依据,设计原始资料,计算过程等。

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封面、目录、前言、正文、总结、参考资料、附录等,用 A4纸打印并装订成册。

2.图纸1)离心式压缩机站工艺流程图一张;2)首站工艺流程图一张。

图纸绘制及图例应符合现行制图标准及工程设计习惯用法,尺寸、标注和文字等要用工程字体。

图纸标注一定要完整准确,包括管径、风管断面尺寸、标高和定位尺寸等。

图纸作为附录装订在说明书最后。

3.成果提交要求每人提交一份设计成果(含图纸的设计说明书、设计任务书),装在档案袋里,封面应注明课程设计题目,姓名和学号。

七、进步安排八、参考资料[1]李长俊. 天然气管道输送 [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0.3[2]王国付,吴明等.干线输气管道优化设计[J].油气储运,2006,25⑸:23〜2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51-2003 ). 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6.10[4][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 石油天然气工程总图设计规范 (SY/T 0048-2000).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0.12.25[5][美] paul c.Hanlon 著,郝点等译 . 压缩机手册 .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附录:1.设计题目及原始数据基本经济参数:管道设计使用寿命:30年;基准内部收益率:0.12;与管径成正比的敷设费用:1.21794元/mm.m;与管路单位重量成正比的敷设费用:960元/吨;与管径和重量都无关的敷设费用:15元/ m ;与功率无关的每座压缩机站的投资:2 107元;与功率成正比的压气站的投资费用:7200元/KW ;压缩机备用系数:1.05;管路部分的年经营费用:100元/m.a;与功率无关的每座压缩机站的年经营费用:100000元/ a;压缩机单位功率的年经营费用:5000元/KW. a ;题目1:陕京输气管道(20亿m/年)工艺设计起点压力:4.5 MPa;起点供气温度:40° C;终点配气压力:不低于1.6 MPa ;线路概况:全长840km,沿线高差可忽略;任务输量:20亿方/年;工作天数:350/年;根据管道沿线气象资料,管道埋深处的地温为:夏季:15C冬季:5 C表1.1天然气组分表表1.2北京市正常日小时用气不均匀系数题目2:陕京输气管道(15亿m/年)工艺设计年输量Q: 15亿m/年;首站天然气进气压力:4.0MPa;进站温度:40C;管道埋深处的平均地温为:夏季:15C;冬季:5C;管道总传热系数取5.0w/ (m i • k);管道理论年工作天数:350d;线路概况:全长840km,沿线高差可忽略;北京市正常日小时用气不均匀系数(见表 2.2 )表2.2北京市正常日小时用气不均匀系数表题目3:陕京输气管道(30亿mV年)工艺设计年输量Q: 30亿方/年;首站天然气进气压力:4.8MPa;进站温度:40C;管道总传热系数取5.0W/ (mb K);末站用气压力:1.6MPa;线路走向和大致的长度L, 840km;管道理论年工作天数:350d;天然气组分、相对密度;表3.2北京市正常日小时用气不均匀系数表题目4:某天然气管道工艺设计表4.1天然气组成起点压力:4.8MPa;起点供气温度:38 C;终点配气压力:不低于1.8MPa;线路概况:全长640km,沿线高差可忽略;任务输量:25亿方/年;工作天数:360天/年;供气系数见下表。

龙门式输送系统课程设计

龙门式输送系统课程设计

龙门式输送系统课程设计随着中国制造技术的崛起,企业生产效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企业生产流水线也悄悄的从只能生产一种产品的固定流水线,向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柔性生产线过渡。

随着生产需求的多样化,企业生产流水线之间的交互也更为频繁,同一件产品上的零部件需要分步骤按顺序进行装配,当一条生产线上装配完同一批零部件后,需要将产品转移至另一生产线上以便于按顺序装配下一批零部件,传统方法一种是先将装配好同一批零部件的产品集中放置在周转箱中,并人工搬运到下一道装配工序的生产线上,该方法人工成本高,且产品转移效率低,取而代之的另一种方法是在相邻生产线的端部之间连接水平传送带,即前一生产线的末端通过水平传送带连接至后一生产线的起始端,在上一道装配工序完成后通过水平传送带运送到下一生产线上,但由于水平传送带设置在相邻生产线之间,导致该处无法通过行人或其它设备,需要绕过传送带,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生产线之间的产品转移设备阻挡在相邻生产线之间,导致无法通过行人或其它设备,影响生产效率。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龙门式循环提升输送结构,包括基座;龙门支架,其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立柱组件及架设在两个立柱组件上部并连接两个立柱组件的横梁组件;所述立柱组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升降机构,其具有若干第二承载部;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任一所述立柱组件上;所述第二承载部在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下适于在所述立柱组件上做循环升降运动;转移机构,设置在所述横梁组件上;所述转移机构适于将待转移载具由其一升降机构转移至另一升降机构上;至少两组第一运输组件,任一所述第一运输组件具有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一运输组件分别对应连接两侧立柱组件下部的所述升降机构;在所述第一运输组件的驱动下,所述第一承载部适于将待转移载具输送至所述第二承载部上或将待转移载具从所述第二承载部上转移出来;旋转组件,设置在其一所述第一运输组件上方,其具有旋转夹持部;所述旋转夹持部适于夹持并水平旋转位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上的待转移载具后放回所述第一承载部上。

课程设计输送装置

课程设计输送装置

课程设计输送装置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输送装置的基本原理、类型和应用;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环保意识。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和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输送装置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各种输送装置的结构、特点和应用;输送装置的设计和选型方法;输送装置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

本章教学内容分为四个课时,分别为:第1课时:输送装置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第2课时:固体输送装置(如螺旋输送机、皮带输送机等)第3课时:液体和气体输送装置(如泵、风机等)第4课时:输送装置的设计和选型方法及运行管理三、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教学方法应多样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本章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输送装置的基本原理、分类和设计方法。

2.讨论法:用于探讨输送装置的应用、运行管理和维护问题。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输送装置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输送装置,增强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学资源应该能够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本章教学中,需准备以下资源:1.教材:《输送装置设计与应用》2.参考书:相关领域内的专业书籍3.多媒体资料:输送装置的图片、视频等4.实验设备:输送装置模型或实物设备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在输送装置课程中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科技学院《油气管道输送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油气储运10-3班学生XX:学号:设计地点(单位)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设计题目: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完成日期: 2013 年 12 月 27 日指导教师评语:成绩(五级记分制):指导教师(签字) :/ 32摘要本设计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设计要求并根据《管道输送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X》,《石油库设计规X》,《工程管道安装手册》,《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地面工程设计手册》,《石油专用管》等相关设计手册及规X进行设计。

分别对输油管线所采用输送方式,管道规格及选材,热泵站的位置,加热设备的选型,泵机组的选型及泵站、热站的布置位置,校核动静水压,计算最小输量,反输工艺参数确定进行设计并进行校验。

关键词:热油管道工艺设计目录摘要1 绪论02 工艺设计说明书12.1 工程概况12.1.1 线路基本概况12.1.2 输油站主要工程项目12.1.3 管道设计12.2 基本参数的选取12.2.1 设计依据12.2.2 设计原则22.2.3 原始数据22.2.4 温度参数的选择32.3 其他参数的选择32.3.1 工作日32.3.2 油品密度42.3.3 粘温方程42.3.4 总传热系数K42.3.5 摩阻计算42.3.6 最优管径的选择42.4 工艺计算说明52.4.1 概述52.5 确定加热站及泵站数52.5.1 热力计算52.5.2 水力计算62.5.3 站址确定72.6 校核计算说明82.6.1 热力、水力校核82.6.2 进出站温度校核82.6.3 进出站压力校核82.6.4 压力越站校核82.6.5 热力越站校核82.6.6 动、静水压力校核82.6.7 反输运行参数的确定92.7 站内工艺流程的设计92.8 主要设备的选择102.8.1 输油泵的选择102.8.2 加热炉的选择102.8.3 首末站罐容的选择112.8.4 阀门113 工艺设计计算书123.1 经济管径123.1.1 经济流速123.1.2 确定管道承压133.2 热力计算与确定热站数133.2.1 确定计算用各参数133.2.2 确定流态133.2.4 最小输量下确定热站数153.3 水力计算与确定泵站数173.3.1 迭代算出站油温173.3.2 判断翻越点173.3.3 选泵确定泵站数183.3.4 确定站址193.4 不同输量下的布站方案193.4.1 最小输量时布站方案193.4.2 最大输量时布站方案203.5 各站运行参数223.6 反输计算233.6.1 反输量的确定233.6.2 反输泵的选择233.7 设备选取233.7.1 输油站储罐总容量233.7.2 输油主泵的选择243.7.3 给油泵选择243.7.4 加热炉选取243.7.5 电动机选择244 结论26参考文献271 绪论长输管道设计是对油气储运专业本科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次重要培养与锻炼,也是对其专业知识学习的一次综合考验。

本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由经济流速确定经济管径,确定所使用管材,由最小输量确定其热站数,最大输量确定其泵站数,并计算各个输量下的运行参数,校核动静水压等等。

此设计管材采用X70钢管;采用加热密闭式输送流程,先炉后泵的工艺,充分利用设备,全线输油主泵和给油泵均采用并联方式,加热炉采用直接加热的方法。

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确定经济管径、站址确定、调整及工况校核、设备选型、反输计算、站内工艺流程设计和开炉开泵方案;在此次课程设计中使自己不但系统了学习了以前的知识,还有了对管输设计更深刻的理解。

2工艺设计说明书2.1工程概况2.1.1线路基本概况本设计依据某油田实际情况,由工建情况,结合人文地理环境等方面通过综合分析确定线路走向。

管线全长350km,管线经过区域地势起伏较大。

管线设计为密闭输送,能够长期连续稳定运行,输送油品手外界环境恶劣气候的影响小,无噪音,油气损耗少,且对环境污染小,能耗少,运费较低。

2.1.2输油站主要工程项目本管线设计年输量为1500万吨/年,综合考虑沿线的地理情况,贯彻节约占地、保护环境和相关法律法规,本着尽量避免将站址布置在海拔较高地区和远离城市的人口稀少地区,以方便职工生活,并本着“热泵合一”的原则,兼顾地区的布站方针,采用方案如下:设立热泵站四座,即首站和三座中间站,均匀布站。

本次设计中管道采用可减少蒸发损耗,流程简单,固定资产投资少,可全部利用剩余压力便于最优运行的密闭输送方式,并采用“先炉后泵”的工艺方案。

选用直接加热式加热炉。

鉴于传统的采用加热盘管对罐内油品进行加热的方法存在种种弊端,本次设计将热油循环工艺也包括在内,而且设有专用泵和专用炉,同时该泵和炉还可分别作为给油泵的备用泵和来油的加热炉,充分体现了一泵两用,一炉两用的方针。

2.1.3管道设计本设计中选择的管道为外径φ660,壁厚10.0mm,管材为X70的管道。

由于输量较大,且沿线地温较高,故从经济上分析,本管道不采用保温层。

2.2基本参数的选取2.2.1设计依据《管道输送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中国石油大学储运教研室《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X》GB 50253—2003《石油库设计规X》GBJ 74《工程管道安装手册》XX《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中国石油大学其它有关法规及技术文件2.2.2设计原则(1)设计中贯彻国家有关政策,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使用、确保质量;(2) 保护环境,降低能耗,节约土地;处理好与铁路、公路、空运、水路间的相互关系,在满足管线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管线的承压能力以减少不必要的损耗;(3)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合理吸取国内外新的科技成果。

管线线路选择应根据沿线的气象、水文、地形、地质、地震等自然条件和交通、电力、水利、工矿企业、城市建设等的现状与发展规划,在施工便利和运行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综合分析和技术比较确定;(4)采用地下埋设方式。

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时,局部地段可采用土堤埋设或地上敷设。

(5)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兼顾热力站、泵站的布置,本着“热泵合一”的原则,尽量减少土地占用。

2.2.3原始数据(1)最大设计输量为1500万吨/年;生产期生产负荷(各年输量与最大输量的比率)见下表2-1:表2-1生产期生产负荷表(2) 年最低月平均温度3 C;(3)管道中心埋深1.8m;(4)土壤导热系数1.8w/(m C);(5)沥青防腐层导热系数0.18w/(m C);(6)原油物性①20℃的密度880kg/m3;②初馏点80℃;③反常点20℃;④凝固点22℃;⑤比热2.1kJ/(kg C);⑥燃油热值4.1×104kJ/kg。

(7)粘温关系: 35~43℃lgμ=2.86924-0.026477137T43~65℃lgμ=2.594060-0.02004657T(8)行压力9.0MPa ,热站和泵站压力损失分别为10m ,热泵站为30m ,进站压头为80m ,末站剩余压头60m 。

(9) 沿程里程、高程(管道全程350km )数据见表2-2:表2-2 管道纵断面数据2.2.4温度参数的选择(1) 出站油温R T考虑到原油中不可避免的含水,故加热温度不宜高于100℃,以防止发生沸溢。

由于本设计采取先炉后泵的方式,则加热温度不应高于初馏点,以免影响泵的吸入。

另外,管道采用沥青防腐绝缘层,其输油温度不能超过沥青的耐热程度。

而且,考虑到管道的热变形等因素,加热温度也不宜太高。

综上考虑,初步确定出站温度T R =60℃。

(2) 进站油温Z T加热站进站油温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经济比较。

对于凝点较高的含蜡原油,由于在凝点附近粘温曲线很陡,故其经济进站温度常略高于凝固点。

由于含蜡原油的粘温特性及凝点都会随热处理条件不同而不同,故应考虑最优热处理条件及经济比较来选择进出站温度。

综合考虑,借鉴经验数据,初步设计进站温度T z =35℃。

(3)平均温度当管路的流态在紊流光滑区时,可按平均温度下的油流粘度来计算站间摩阻。

计算平均温度可采用下式:Z R pj T T T 3231+=(2-1)式中:pj T —平均油温,℃;R T 、Z T —加热站的出站、进站温度,℃。

2.3其他参数的选择2.3.1工作日年工作天数350天。

2.3.2油品密度根据20℃时油品的密度按下式换算成计算温度下的密度:)(2020--=t t ξρρ (2-2) 式中:20,ρρt —分别为温度为t ℃和20 ℃下的密度; ζ—温度系数,201.8250.001315ξρ=-;2.3.3粘温方程㏒μ=2.362-0.0153T (2-3)2.3.4总传热系数K管道传热由:(1) 管壁、沥青防腐层的热传导 (2) 管外壁周围土壤的传热(1)1121111ln 2i i i wD KD D D D αλα+=++∑(2-4) 2α=(2-5)式中:λi —导热系数,w/(m C); λt —土壤导热系数,w/(m C);α1—油流至管内壁的放热系数,w /(m 2 C); α2—管壁至土壤放热系数,w /(m 2 C); ht —管中心埋深,1.8m ; Dw —管道最外围的直径,m ;Dw —管道最外围的直径,m 。

2.3.5摩阻计算当管路的流态在紊流光滑区时,可按平均温度下的油流粘度来计算站间摩阻。

管道设计参数:(1) 热站、泵站间压头损失10m ; (2) 热泵站内压头损失30m ; (3) 年输送天数为350天; (4) 首站进站压力80m 。

2.3.6最优管径的选择在规定输量下,若选用较大的管径,可降低输送压力,减少泵站数,从而减少了泵站的建设费用,降低了输油的动力消耗,但同时也增加了管路的建设费用。

根据目前国内加热输油管道的实际经验,热油管道的经济流速在1.5~2.0m/sX 围内。

经过计算,最终选定为外管径26英寸,壁厚10.0mm 。

2.4工艺计算说明2.4.1概述对于高含蜡及易凝易粘油品的管道输送,如果直接在环境温度下输送,则油品粘度大,阻力大,管道沿途摩阻损失大,导致了管道压降大,动力费用高,运行不经济,且在冬季极易凝管,发生事故,所以在油品进入管道前必须采取降凝降粘措施。

目前国内外很多采用加入降凝剂或给油品加热的办法,使油品温度升高,粘度降低,从而达到输送目的。

本管线设计采用加热的办法,降低油品的粘度,减少摩阻损失,从而减少管道压降,节约动力消耗,但也增加了热能消耗以及加热设备的费用。

热油管道不同于等温输送,它存在摩阻损失和热能损失两种能量损失,而且这两种损失相互影响,摩阻损失的大小决定了油品的粘度,而粘度大小又取决于输送温度的高低,管子的散热损失往往占能量损失的主导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